城域网中粗波分的优势

城域网中粗波分的优势
城域网中粗波分的优势

城域粗波分复用CWDM技术浅析

上海贝尔有限公司成都光通信研发中心陈楠

摘要:目前,密集波分复用(DWDM)技术是长途骨干网(广域网)建设的主流技术,在城域网(Metro)和接入网建设方面,DWDM高昂的系统成本极大地限制了它的应用,而粗波分复用(CWDM)技术在系统成本、性能及可维护性等方面的优势,正逐渐成为今后日益增长的城域网市场的主流技术。本文通过对CWDM技术优势的分析,探讨了CWDM在城域网建设方面的应用方案。

关键词:城域网、DWDM、CWDM、宽带IP。

一、概述

城域网(Metro)原是与局域网和广域网相对应的计算机网络的概念,指城域范围的计算机网络。数据通信和电信技术的发展赋予城域网新的内涵,将城域网的概念延伸到整个通信网络,泛指运营商在城市及其郊区范围内提供多种业务的所有网络。它以宽带光传输为开放平台。各类网关实现话音、数据、图像、多媒体、IP接入合各种增值业务及智能业务,并与各运营商的长途网和公用电话交换网(PSTN)互通的本地宽带综合业务网。城域网与广域网的主要区别在于城域网的业务范围不仅有话音,还有数据和图像,是全业务网络。城域网需要支持各种客户层信号,而且要能很快地提供客户层信号所需的带宽。局域网的地域限制使各行各业形成了一个个信息孤岛,广域网的带宽限制又使信息高速公路上的宽带应用大打折扣,核心问题可归结为带宽与距离的矛盾。而城域网则是解决带宽和增加网络覆盖范围的很好方法,这使得城域网成为未来最具发展潜力的网络系统。

宽带城域网的建设正成为电信建设的热点。由于密集波分复用(Dense Wave Divisionmultiplexer,DWDM) 技术的巨大带宽和传输数据的透明性,人们自然希望能把DWDM作为城域网中的传输平台。在长途传输中,由于DWDM采用了EDFA(掺铒光纤放大器)将光信号直接放大,节省了大量的电中继设备,从而大大节约了成本。但由于EDFA平坦增益带宽较窄和它本身某些增益特性的限制,人们不得不采用高波长稳定度的激光器和密集波分复用器和解复用器,并且在整个线路上进行光功率均衡;此外,由于电中继传输距离加长,对激光器的色散容限和啁啾特性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些技术的应用又提高了系统成本。尽管这些高性能的器件和部件价格昂贵,由于广域网传输距离很长,DWDM系统中多个波长通道共用光纤和放大器,仍然可以大幅度降低成本。

而在城域网由于传输距离短(一般100公里以内),不需要使用放大器,增加一根光纤成本也不高,如果简单采用和广域网一样的DWDM设备,无疑将得不偿失。解决的方法是采用粗波分复用(Coarse WDM,CWDM)技术。

二、城域网对波分复用(WDM)技术的需求

首先是成本需求。众所周知,城域网的用户群相对长途网络较小,如果按照用户数量分摊成本,城域WDM 技术占不到任何优势。考虑其它技术来降低用户成本,WDM技术才可能更有发展潜力。值得庆幸的是,城域网的传输距离较短,可以利用减少光纤放大器数目的办法初步降低设备成本。但这还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在系统内部找原因,减少关键部位的技术成本。

其次是承载业务的灵活性需求。城域网的业务复杂多样,带宽颗粒分布几乎没有严格的规律及可预见性,对传输系统的适应性要求很强。而长途波分系统提供的波长通道一般为2.5G或10G。

最后是业务的可靠性及质量保证措施需求。由于城域网中的业务特别是数据业务大都没有QoS保障,需要系统在光层全面考虑。

由于城域网范围传输距离通常不超过l00km,因而长途网必须使用的外调制器和光放大器在城域网中可以不使用。由于没有光放大器,波长数的增加和扩展也不再受光放大器频带的限制,可以容许使用波长间隔较宽、波长精度和稳定度要求较低的光源、合波器、分波器和其他元件,使元器件特别是无源器件的成本大幅度下降,城域网系统对WDM技术的的成本需求是很低的。

对于城域网,系统对单模光纤的传输衰减要求不高,也不需要使用光纤放大器。这样这可以使用1200-1700nm的宽窗口,将相邻波长间隔放宽到10或20nm同样可以构成数十路的波分复用系统。这就是粗波分复用(CWDM)系统。

DWDM的收发设备要比CWDM系统的同类产品贵四、五倍,DWDM的收发设备价格高与激光器的许多因素相关。CWDM的激光器与DWDM激光器制造上的波长容差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DWDM激光器的波长容差的典型值为±0.1nm。然而CWDM激光器的波长容差却高达±2-3nm。另外,激光片的成品率低也增加了DWDM激光器的造价。此外,带Peltier冷却设备和热敏电阻的蝶形DWDM激光器要比无冷却的同轴CWDM 激光器贵得多。

CWDM系统采用的DFB激光器不需要冷却,当CWDM系统工作在0℃到70℃的温度范围内,其激光器的波长一般会有6nm的漂移。这个波长漂移再加上激光器生产过程造成的±3nm波长变化,总共大约有±12nm 的变化。这样就要求光滤波器的通带和激光器信道间距必须足够宽。在这些系统中,在信道带宽为13nm的情况下信道间距一般为20nm。当复用的信道数为16或者更少时,在成本、功耗要求和设备尺寸方面,CWDM 系统比DWDM系统更有优势。随着越来越多的城域网运营商开始寻求更合理的传输解决方案,CWDM越来越广泛地被业界所接受。

CWDM最大的特点即是对波分复用设备系统要求不高。CWDM无须选择成本昂贵的密集波分解复用器和EDFA,只须采用便宜得多的多通道激光收/发器作为中继,因而成本大大下降。在地理范围不是特别大、数据业务发展不是非常快的城市,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三、粗波分复用CWDM技术的优势

在城域网中,由于传输距离短,不必使用放大器,对光纤的传输衰减值也不太敏感,采用CWDM粗波分复用技术可以降低对器件、部件的性能要求,从而大幅度降低成本。

在同一根光纤中传输的不同波长之间的间距是区分DWDM和CWDM的主要参数。DWDM系统的波长间距一般为200GHz(1.6nm),100GHz(0.8nm)或50GHz(0.4nm),将来的系统中可能会有更窄的间距。在DWDM 系统中,采用DFB(分布反馈)激光器作为光源,后者的温度漂移系数为0.08nm/℃,它需要采用冷却技术来稳定波长,以防止由于温度变化波长漂移到复用器和解复用器的滤波器通带之外。

CWDM技术充分利用了城域网传输距离短的特点,不必受EDFA放大波段的限制,而是可以在1310-1560 nm的整个光纤传输窗口上,以比DWDM系统宽得多的波长间隔进行波分复用。由于波长间隔宽、传输距离短,CWDM无须选择价格昂贵的高波长稳定度和高色散容限的激光器,这可以大幅度降低激光器成本。此外,CWDM无须选择成本昂贵的密集波分解复用器和复用器,只须选择廉价的粗波分复用器和解复用器;无须

采用比较复杂的控制技术以维护较高的系统要求;无须采用EDFA,只须采用便宜得多的多通道激光收/发器作为中继。由于器件成本和系统要求的降低,使得CWDM系统的造价比DWDM系统有大幅下降。

虽然价格成本比DWDM低得多, CWDM系统也能和DWDM一样支持多业务接口,例如可以提供SDH 接口,实现IP/Ethernet over SDH、ATM over SDH;可以为路由器和ATM交换机提供光纤直连接口,实现IP/Ethernet over Optical和ATM over Optical等。CWDM系统也可以通过使用OUT(光传输单元)和OADM (光分/插复用),同使用标准波长的DWDM系统互连、成环或接入DWDM骨干层。此外,CWDM可以兼容在城域网中已得到广泛应用的1310nm的SDH系统,而目前的DWDM还做不到这点。CWDM技术还具有应用于长途传输的潜在能力,一旦宽带的LAMAN(拉曼)光放大器进入商用, CWDM技术就有可能进入长途传输市场。

3.2 成本低

在CWDM系统中,相邻波长通道的间隔放宽到20nm,这就有可能将各个部件的容错范围放大,可以使用廉价的复用器、解复用器、插/分设备和交换机。例如,DWDM解复用的薄膜滤波器0.4nm、0.8nm的由于生产工艺复杂成品率低,价格昂贵。而20nm的滤波器生产工艺简单、成品率高,价格要便宜得多。

在复用器和解复用器方面,DWDM和CWDM的造价差别主要是由于CWDM的滤波器包含的层数少,故CWDM滤波器的成本比DWDM滤波器的成本低。DWDM系统中使用的100GHz滤波器一般大约有150层,而CWDM系统的20nm滤波器大约有50层。CWDM滤波器的成本比DWDM滤波器的成本要少50%,预计在未来的2到3年内,自动化生产的成本可望再降1/3。此外,新的滤波器和复用器/解复用器技术的采用有望进一步缩减成本。

3.3 功耗低

光传输系统的运营成本取决于系统的维护和系统消耗的功率。既使DWDM和CWDM系统的维护成本都可以接受,DWDM系统的功耗要比CWDM系统的功耗高得多。例如,DWDM激光器采用的冷却器及其控制电路每波长要消耗大约4W的功率。而没有冷却器的CWDM激光器仅消耗0.5W的功率。四波CWDM光传输系统大约消耗10-15W的功率,然而类似的DWDM系统却要消耗高达30W的功率。在DWDM系统中,随着复用的波长总数的增加以及单信道传输速率的增加,功率损耗及其温度管理变成了电路板设计的关键问题。

3.4 体积小

CWDM激光器要比DWDM激光器小得多,不带冷却器的激光器一般是由激光片和密封在带有玻璃窗口的金属容器中的监控光电二极管构成的。DWDM激光发射机的尺寸大约是CWDM激光发射机体积的五倍,也就是说,如果DWDM激光发射机的体积为100cm2,那么没有冷却器的CWDM激光器体积仅仅为20cm2。

如今,厂家已经能够提供具有2到8个波长的商用CWDM系统,将来这些系统有望在1290nm到1610nm 的频谱内扩展到16个复用波长。目前,大多数CWDM系统工作在从1470nm到1610nm的范围内,其信道间距为20nm。此外在1310nm窗口附近也在开发之中。由于到目前为止,已经安装的大部分光纤中有残留水分,使得其在1400nm波长附近的光信号衰减。这个附加损耗会限制系统在长途传输中的使用,但是对于城域网使用的CWDM系统而言,这并不是一个障碍。

四、CWDM技术在城域网中的应用

我国的大部分城市,包括东部发达地区的一部分城市和西部不发达地区的大部分城市,数据业务的发展在"十五"期间还仅仅处于起步状态或初步发展时期,很多城市城域业务量的需求不高,应用DWDM不能体现良好的性价比。此时,用低成本的CWDM技术对城域网进行组织就显得十分必要。CWDM系统由于和DWDM系统一样,具有多种业务接口,因此具有很广泛的适应性。在不发达地区,可以直接应用CWDM技术进行城域核心层和城域汇聚层组网;在比较发达地区,数据业务发展比较好、光纤资源不太紧张的城市,CWDM 技术可以和路由器结合组织汇聚层网络,也可以和以太网结合组织城域接入层网络。

CWDM技术充分适应了城域传输网传输距离短的特点,而且不受EDFA放大波段的限制,可以在1310nm-1560nm的整个光纤传输窗口上,以比DWDM系统宽得多的波长间隔进行波分复用。由于波长间隔宽、传输距离短,CWDM无须选择价格昂贵的高波长稳定度和高色散容限的激光器,这至少可以从三个方面大幅度降低激光器成本:

1.由于使用无致冷激光器,使激光器制造和封装成本降低。

2.对波长误差的放宽也便于生产更廉价的激光器。

3.CWDM用的激光器可以使用和DVD激光器一样的生产和封装技术,成本低,工艺成熟简单,而今天DVD 激光器正在大批量生产,这可进一步降低CWDM激光器的生产成本。

此外,CWDM无须选择成本昂贵的密集波分复用器和解复用器,只需选择廉价的粗波分复用器和解复用器;无须采用比较复杂的控制技术以维护较高的系统要求;无须采用EDFA,只须采用便宜得多的多通道激光收/发器作为中继。由于器件成本和系统要求的降低,使得CWDM系统的造价比DWDM系统大幅下降。

CWDM传输系统和高性能路由交换机连接起来就可以构成宽带IP城域网,也可以把CWDM传输设备直接与路由交换机相连,由路由交换机直接驱动光传输设备。路由交换机对各波长和数据流都可以进行分/插。

CWDM技术是应宽带IP城域网到需求而发展起来的,将CWDM传输系统和高性能路由交换机连接起来就构成宽带IP城域网。另外一个趋势是将CWDM光传输设备和路由交换机结合在一起,这就可以由路由交换机端口直接驱动光传输设备。最简单情况,一根光纤只传输一路数据时,在裸光纤上直接运行吉位以太网(GE)。如果需要传输多路数据可采用CWDM系统,根据需要逐步增加波长通道。

宽带IP城域网采用IP Over CWDM系统和NXGbE帧格式。传输采用CWDM系统,路由器采用N×GbE端口较SDH端口要便宜得多。因此,IP o ve r CWDM系统的成本比IP over DWDM 要低得多。这种系统的另外一个好处是由于采用自适应速率对光缆的性能要求不高,一些由于性能下降原来已经不能使用的旧光缆也有了使用价值。由于采用以太网帧格式,任何有局域网使用经验的人都可以租借,购买光缆来构成自己的城域网甚至广域网。

IP over CWDM宽带IP城域骨干网与100/1000Mb/s以太网接入网可以无缝连接,中间不需要格式转换,可以便宜高效率地实现100/1000M b/s接入速率的宽带IP城市域网。

五、CWDM的技术标准

美国的1400nm商业利益组织正在致力于为CWDM系统制定标准。目前建议草案考虑的CWDM系统波长栅格分为三个波段。“O波段”包括四个波长:1290、1310、1330和1350nm,“E波段”包括四个波长:1380、1400、1420和1440nm,“S+C+L”波段包括从1470nm到1610nm的范围,间距为20nm的八个波长。这些波长利用了光纤的全部光谱,包括在1310、1510和1550nm处的传统光源,从而增加了复用的信道数。20nm的信道间距允许利用廉价的不带冷却器的激光发射机和宽带光滤波器,同时,它也躲开了1270nm高损耗波长,并且使相邻波段之间保持了30nm的间隙。

尽管目前还没有CWDM的技术标准,在市场上已经存在一个

事实上的城域网标准:IEEE已经制定了万兆以太网10GbE标准。CWDM的标准将据此来制定。

对城域网和接入网的业务提供商而言,CWDM系统的开发及其标准的制定是很及时的。随着宽带需求遍及边缘网络,低价传输系统就显得非常迫切。今天的CWDM技术正好适应了这一需求,它为城域网和接入网提供了一种可升级的体系结构。

CWDM的复用/解复用器和激光器正在逐渐形成自己的标准。相邻波长间隔根据无冷却的激光器在很宽的温度范围内工作产生的波长漂移来决定。目前被确定为20nm,其中心波长为:1491,1511,1531等一直到1611nm。而在1300nm波段,IEEE以太网定义通道宽度为20nm,但是中心波长为1290,1310,1330和1359nm。在1400nm波段如何定义还不知道。目前已经成立CWDM用户组开始结束CWDM城域网标准的混乱状态。

虽然CWDM目前尚没有形成统一的技术标准,不过,CWDM用户组已经成立,估计不远的将来,这种混乱的局面将结束。目前已经有设备生产厂商着手开发CWDM的传输设备,并已经有设备投入商用化,能够支持从100Mbit/s-2.5Gbit/s的传输速率。

粗波分复用CWDM系统是一种适合宽带城域网使用的波分复用系统。这项技术正在发展中,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我国目前正在进行宽带IP网建设,及时采用CWDM技术可以降低成本,促进发展建设。

七、结束语

从纯技术角度, CWDM与DWDM相比有明显的弱势,其传输距离以及通道数远低于DWDM。但是市场从来就不是单单由技术推动的,成本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在城域网中,一方面用户需求并没有达到长途骨干网的通信容量,由于城域网对带宽的需求是有限的;另一方面城域网络服务提供商支付不起昂贵的DWDM 设备费用。CWDM作为一种可选择的扩容方案,可以解决提供商的燃眉之急。粗波分复用CWDM系统是一种适合宽带城域网使用的波分复用系统。这项技术正在发展中,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我国目前正在进行宽带IP网建设,及时采用CWDM技术可以降低成本,推动城域网建设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肖剑.宽带城域网的组网技术分析.网络通信世界,2001,(1)

2 唐雄燕. 城域宽带网的发展策略. 电信科学,2001,(1)

3 王志军.城域DWDM光网络技术方案研究.邮电设计技术,2002,(5)

4. Yi Chen et al. Metro Optical Networking. Bell Labs Technical Journal,1999, (1)

光纤无源器件技术的发展方向

光纤无源器件技术的发展方向
光纤无源器件是光纤通信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按其功能分类,有光纤连接器、 光纤耦合器、波分复用器、光开关、光衰减器、光隔离器和光环行器等。光纤通信系统 正在向接入网、宽带网、密集波分复用系统和全光网方向发展,对光纤无源器件的技术 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如何把握光纤无源器件的技术发展方向,以适应市场的 需求,已成为业内人士所关注的问题。本文首先介绍光纤无源器件的技术概况,然后就 光纤无源器件的技术发展方向,概括地说,就是光纤连接器的小型化、光纤耦合器的宽 带化、波分复用器的密集化、光开关的矩阵化以及光纤无源器件的集成化,进行粗浅地 讨论。 一、无源器件的技术概况 1.分类和应用 光纤无源器件种类繁多,结构纷呈,一般按器件的功能进行分类。 光纤(缆)连接器 架与光端机的连接。 光纤耦合器 在光纤通信线路中个有分路或耦合功能的器件。 按其端口配置的形式, 又可分为树形耦合器和星形耦合器,一般由单个的 1×2(Y 型)耦合器和 2×2(X 型) 耦合器级连而成,用于各种光纤网络,如光纤有线电视、局域网(LAN)等。 波分复用器 在光纤通信线路中可以对波长进行分割复用/解复用的器件。按复用波 长的数量,可分为二波长复用器和多波长复用器;根据复用波长之间的间隔,又可分为 粗波分复用器(CWDM)和密集波分复用器(DWDM) ,用于各种波分复用系统、光纤 放大器等。 光开关 在光纤通信线路中具有光路转换功能的器件。按其端口的配置,又可以分 为多路光开关(1×N)和矩阵光开关(N×N) ,一般由单个的 1×2 或 2×2 光开关级连 而成,用于备用线路、测试系统和全光网络等。 光衰减器 光隔离器 光环形器 2.结构和工艺 光纤无源器件的结构和工艺大体可以分为 3 种。 第一种是全光纤型结构。它们在光路中只有光纤,没有其他光学零件。例如光纤端 面接触式(又称近场型)连接器,采用精密加工的插头体(单芯一般为陶瓷,多芯一般 为聚合物) ,光纤插入并固定后进行研磨抛光,然后配以外围零件。又如熔融双锥耦合器 (FBT) ,采用微火炬加热并拉伸平行接触的两要光纤耦合区,使用形成双锥,通常称为 熔融拉锥法。 第二种是分立元件组合型结构,又称微光器件。它们由光纤与自聚焦透镜、棱镜、 滤波器等各种微小光学零件组成光路,其基本的光路是由光纤与 2 个 1/4 节距的自聚焦 在光纤通信线路中可以按要求衰减一部分光信号能量的器件。按衰减量 在光纤通信线路中使光信号只能单向传输的器件。 使光信号只能沿固定途径进行环行传输的器件。 的可调性,又可以分为固定衰减器和可调衰减器。 在光纤通信线路中具有连接功能的器件。除光缆之间的固定接 头外,大多是单芯或多芯的活动连接器,用于光缆与光配线架(ODF)的连接、光配线

无源粗波分复用器简介

无源粗波分复用器简介 无源粗波分复用器应用 随着移动通信的发展,三大运营商对4G网络的建设刻不容缓。由于4G频点相对于2G和3G的频点更高,这就意味着覆盖同样的范围需要建设更多的基站,而在4G基站的建设中,由于宏站方式建设成本过高以及选址困难等原因,目前开始选择“集中式BBU+分布式RRU(C-RAN)”的基站建设方法。 C-RAN是根据现网条件和技术进步的趋势,提出的新型无线接入网构架。其本质是通过实现减少基站机房数量,减少能耗,采用协作化、虚拟化技术,实现资源共享和动态调度,提高频谱效率,以达到低成本,高带宽和灵活度的运营。C-RAN的总目标是为解决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给运营商所带来的多方面挑战(能耗,建设和运维成本,频谱资源),追求未来可持续的业务和利润增长。但是C-RAN 在实际的组网中也存在着出局光缆和接入光缆资源不足,开通压力大等问题。 山东华辰泰尔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三大运营商的接入厂商,针对C-RAN建设中存在的出局光缆和接入光缆资源不足的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即采用粗波分复用器(CWDM: Coarse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来解决基站建设中光缆紧缺的问题,减小基站开通压力。 应用方案如下:

无源粗波分复用器概述 粗波分复用器CWDM (CWDM: Coarse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是粗波分复用系统中的最重要器件之一。CWDM具有设备成本低,提高光纤资源,灵活性和可扩展性好等优点。 HC-CWDM-8/HC-CWDM-8D为8路无源粗波分复用器具有以下特点: ?可实现最多8路单向业务在一根光纤中传输,或实现最多4路双向业务在一根光纤中传输 ?对业务信号完全透明,可接入任何速率的业务 ?具有优良的光学性能指标,如低插入损耗、低偏振敏感性、高回波损耗、通道隔离度高、高稳定性及高可靠性,不影响光信号的传输质量 ?无源产品,无需配置,维护简单, ?体积小,易安装 HC-CWDM-8/HC-CWDM-8D参数如下:

CNS解决方案优势分析v3

随着xx集团网络规模逐步发展,在网络中目前也部署了较为完善的各种网络安全设备。在而在用户终端IP地址管理方面,目前采用传统的手工静态方式进行IP地址分配,IP地址管理较为繁琐,IP地址管理审计及访客IP授权控制方面更多是通过人工管理。 因此,如何维护一个稳固的人与IP的关系,实现实名制的IP分配管理审计是我们这个方案需要关注的主要问题。 通过新一代网络核心服务自动化开通平台(简称:CNS-APP)的建设,可以为xx集团的相关业务系统提供安全、可控、强化的IP地址支撑管理平台。一.IP地址管理需求简要分析 优良网络的基础是IP地址的分发与管理,顺畅的企业网络依赖于完善的IP地址管理方案。随着各种IT基础设施(例如:VoIP、云计算、服务器虚拟化、桌面虚拟化、IPv6和服务自动化等)复杂性的增加,促使网络团队需要选用自动化的IP地址管理(IPAM)的工具。 自动化的IP地址管理工具可让管理员管理域名、分配子网、分配/追踪/回收/审计IP地址以及提供对网络的可视性。IP 地址的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了企业内员工的工作效率、业主的工作效率以及企业内部信息的共享和安全。完整的IP地址管理方案不仅需要关注IP的规范分配与管理,更需从整体上关注IP/MAC安全准入和地址审计等功能。 目前在IP地址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如下: 核心网络服务故障频出,运营管理效率低下 DNS域名解析的稳定性问题 手工管理IP和维护复杂度高 IP地址冲突和欺骗现象 IP地址回收问题

缺乏统一全面的IP地址跟踪审计分析 访客IP地址授权控制 故障终端节点的快速排查和定位 预防私设非法DHCP和ARP病毒 通过分析以上的需求,虽然其他相似产品虽可提供类似的功能,但各自都有其缺点及不甚完善的地方。就目前来看市面上的其他产品虽能实现CNS解决方案的部分功能,但存在两点非常明显的缺陷: 1)实现的功能简陋、不完整。就好比是有些车型有车载屏幕,虽可播放电影但毕竟不是专业的媒体播放设备。 2)不是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不能实现完整的IP地址分配、回收和管理审计功能。 二.IP地址管理方案对比分析 2.1DHCP功能部署在三层设备(如:Cat6509)上的缺陷 利用核心交换机所提供的DHCP功能虽可提供简单的IP地址分配的功能,但是存在诸多不足,主要体现在如下的几个方面: 1)IP地址管理功能简陋 利用思科Cat6509进行IP地址的分配,仅完成了IP地址的基本分配,所有相关数据(比如:主机信息、MAC地址、端口对应关系等)均不可见,无法进行IP 地址的动态变更审计(也就是说对于管理员来说很难追溯那个IP对应那个MAC 地址等基本信息)。思科Cat6509是一台专业的三层核心交换设备,IP地址的分配仅为其一个小小的附加功能,利用思科Cat6509进行IP地址的分配仅能完成IP地址管理定义(TMF/ETMO/ITIL中IP地址管理的功能定义)中20%的功能,其他功能则无法实现。 迪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1

城域网中粗波分的优势

城域粗波分复用CWDM技术浅析 上海贝尔有限公司成都光通信研发中心陈楠 摘要:目前,密集波分复用(DWDM)技术是长途骨干网(广域网)建设的主流技术,在城域网(Metro)和接入网建设方面,DWDM高昂的系统成本极大地限制了它的应用,而粗波分复用(CWDM)技术在系统成本、性能及可维护性等方面的优势,正逐渐成为今后日益增长的城域网市场的主流技术。本文通过对CWDM技术优势的分析,探讨了CWDM在城域网建设方面的应用方案。 关键词:城域网、DWDM、CWDM、宽带IP。 一、概述 城域网(Metro)原是与局域网和广域网相对应的计算机网络的概念,指城域范围的计算机网络。数据通信和电信技术的发展赋予城域网新的内涵,将城域网的概念延伸到整个通信网络,泛指运营商在城市及其郊区范围内提供多种业务的所有网络。它以宽带光传输为开放平台。各类网关实现话音、数据、图像、多媒体、IP接入合各种增值业务及智能业务,并与各运营商的长途网和公用电话交换网(PSTN)互通的本地宽带综合业务网。城域网与广域网的主要区别在于城域网的业务范围不仅有话音,还有数据和图像,是全业务网络。城域网需要支持各种客户层信号,而且要能很快地提供客户层信号所需的带宽。局域网的地域限制使各行各业形成了一个个信息孤岛,广域网的带宽限制又使信息高速公路上的宽带应用大打折扣,核心问题可归结为带宽与距离的矛盾。而城域网则是解决带宽和增加网络覆盖范围的很好方法,这使得城域网成为未来最具发展潜力的网络系统。 宽带城域网的建设正成为电信建设的热点。由于密集波分复用(Dense Wave Divisionmultiplexer,DWDM) 技术的巨大带宽和传输数据的透明性,人们自然希望能把DWDM作为城域网中的传输平台。在长途传输中,由于DWDM采用了EDFA(掺铒光纤放大器)将光信号直接放大,节省了大量的电中继设备,从而大大节约了成本。但由于EDFA平坦增益带宽较窄和它本身某些增益特性的限制,人们不得不采用高波长稳定度的激光器和密集波分复用器和解复用器,并且在整个线路上进行光功率均衡;此外,由于电中继传输距离加长,对激光器的色散容限和啁啾特性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些技术的应用又提高了系统成本。尽管这些高性能的器件和部件价格昂贵,由于广域网传输距离很长,DWDM系统中多个波长通道共用光纤和放大器,仍然可以大幅度降低成本。 而在城域网由于传输距离短(一般100公里以内),不需要使用放大器,增加一根光纤成本也不高,如果简单采用和广域网一样的DWDM设备,无疑将得不偿失。解决的方法是采用粗波分复用(Coarse WDM,CWDM)技术。 二、城域网对波分复用(WDM)技术的需求 首先是成本需求。众所周知,城域网的用户群相对长途网络较小,如果按照用户数量分摊成本,城域WDM 技术占不到任何优势。考虑其它技术来降低用户成本,WDM技术才可能更有发展潜力。值得庆幸的是,城域网的传输距离较短,可以利用减少光纤放大器数目的办法初步降低设备成本。但这还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在系统内部找原因,减少关键部位的技术成本。 其次是承载业务的灵活性需求。城域网的业务复杂多样,带宽颗粒分布几乎没有严格的规律及可预见性,对传输系统的适应性要求很强。而长途波分系统提供的波长通道一般为2.5G或10G。

光波分复用系统的基本原理

光波分复用系统的基本原理 本文简要介绍光波分复用系统的基本原理、结构组成、功能配置、关键技术部件和技术特点,说明光波分复用WDM系统是今后光通信发展的方向。 一、光波分复用(WDM)技术 光波分复用(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WDM)技术是在一根光纤中同时同时多个波长的光载波信号,而每个光载波可以通过FDM或TDM方式,各自承载多路模拟或多路数字信号。其基本原理是在发送端将不同波长的光信号组合起来(复用),并耦合到光缆线路上的同一根光纤中进行传输,在接收端又将这些组合在一起的不同波长的信号分开(解复用),并作进一步处理,恢复出原信号后送入不同的终端。因此将此项技术称为光波长分割复用,简称光波分复用技术。 WDM技术对网络的扩容升级,发展宽带业务,挖掘光纤带宽能力,实现超高速通信等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加上掺铒光纤放大器(EDFA)的WDM对现代信息网络更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二、WDM系统的基本构成 WDM系统的基本构成主要分双纤单向传输和单纤双向传输两种方式。单向WDM是指所有光通路同时在一根光纤上沿同一方向传送,在发送端将载有各种信息的具有不同波长的已调光信号通过光延长用器组合在一起,并在一根光纤中单向传输,由于各信号是通过不同波长的光携带的,所以彼此间不会混淆,在接收端通过光的复用器将不同波长的光信号分开,完成多路光信号的传输,而反方向则通过另一根光纤传送。双向WDM是指光通路在一要光纤上同时向两个不同的方向传输,所用的波长相互分开,以实现彼此双方全双工的通信联络。目前单向的WDM系统在开发和应用方面都比较广泛,而双向WDM由于在设计和应用时受各通道干扰、光反射影响、双向通路间的隔离和串话等因素的影响,目前实际应用较少。 三、双纤单向WDM系统的组成 以双纤单向WDM系统为例,一般而言,WDM系统主要由以下5部分组成:光发射机、光中继放大器、光接收机、光监控信道和网络管理系统。 1.光发射机 光发射机是WDM系统的核心,除了对WDM系统中发射激光器的中心波长有特殊的要求外,还应根据WDM系统的不同应用(主要是传输光纤的类型和传输距离)来选择具有一定色度色散容量的发射机。在发送端首先将来自终端设备输出的光信号利用光转发器把非特定波长的光信号转换成具有稳定的特定波长的信号,再利用合波器合成多通路光信号,通过光功率放大器(BA)放大输出。

波分复用光纤传输系统的结构设计及性能研究

通信工程 专业综合实践 课程名称:专业综合实践 设计题目:波分复用光纤传输系统的结构设计及性能研究学院:电气信息学院 专业年级:通信工程2011级 指导教师: 姓名: 学号: 时间:

在当今的时代光纤通信系统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很多光纤系统应运而出,这些系统通常有很多个信号的通道以及不同种类的拓扑结构,另外这些系统的非线性器件和非高斯噪声源也是有许多的不同,所以这就需要大量人员去对这些系统进行设计和分析。 WDM作为现在光通信的主流技术,对它的研究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本论文将对W DM光传输系统的调制方式、EDFA和WDM光传输系统进行设计仿真,并得到一些有参考价值的结论。论文的主要工作及成果是对掺饵光纤放大器(EDFA)进行设计仿真,用optical system仿真软件对WDM光传输系统进行仿真,验证2路信道下的系统性能,并提出一个方案,达到系统性能与传输速率的平衡。 关键字:WDM 光纤放大器EDFA 掺饵光纤WDM光传输系统

摘要---------------------------------------------------------------2 目录---------------------------------------------------------------3 第一章绪论--------------------------------------------------------4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4 1.2 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4 1.3 波分复用技术的发展-----------------------------------------------------5 1.4 TDM FDM WDM的特点及应用场合---------------------------------------------5 1.5 仿真软件OptiSystem的使用-----------------------------------------------6 第二章波分复用技术------------------------------------------------6 2.1 WDM技术简介------------------------------------------------------------6 2.2 波分复用技术的特点-----------------------------------------------------8 2.3 波分复用在光纤中的应用-------------------------------------------------8 第3章 WDM的结构设计-----------------------------------------------9 3.1 WDM系统的基本形式------------------------------------------------------9 3.2 WDM系统的基本结构-----------------------------------------------------10 3.3 光波分复用器和解复用器------------------------------------------------10 3.4 WDM技术目前存在的问题-------------------------------------------------11第四章 WDM光传输系统的性能研究及仿真------------------------------11 4.1 点到点2信道WDM光传输系统仿真系统图-----------------------------------11 4.2 点到点2信道WDM光传输系统仿真结果图-----------------------------------12 4.3 点到点2信道在频率为120,100,80下的输入频谱图--------------------------15 4.4 点到点2信道在频率为120,100,80下的输出频谱图--------------------------17第五章系统仿真结果分析-------------------------------------------18参考文献----------------------------------------------------------19

光纤通信波分复用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武汉工程大学邮电与信息工程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 光纤通信波分复用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Research And Design Of Optical Fiber Communication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 System 学生姓名谭辉 学号1030210221 专业班级通信技术1002(光纤通信方向) 指导教师陈义华 2013年5月

作者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的地方外,没有任何剽窃、抄袭、造假等违反学术道德、学术规范的行为,也没有侵犯任何其他人或组织的科研成果及专利。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如本毕业设计(论文)引起的法律结果完全由本人承担。 毕业设计(论文)成果归武汉工程大学邮电与信息工程学院所有。 特此声明。 作者专业: 作者学号: 作者签名: ____年___月___日

摘要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光纤通信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光纤通信中的新技术也在不断涌现,其中波分复用技术就是光纤通信中重要的技术之一。波分复用(WDM)是在同一根光纤中同时传输两个或众多不同波长光信号的技术。 本文首先介绍了光纤通信的发展、特点、基本组成和波分复用技术(WDM)的基础知识、应用状况及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状况,其中重点介绍了稀疏波分复用(CWDM)技术和密集波分复用(DWDM)技术的特点及其应用。其次深入分析了波分复用技术的基本原理与基本结构,同时深入分析了WDM系统的基本形式和主要特点及存在的问题,最后对现在的WDM的发展方向和前景做了进一步的探讨。 关键词:光纤通信;波分复用;技术研究

CWDM标准与关键技术

CWDM 1 CWDM的技术标准 CWDM是指信道之间的波长间隔较大的一种波分复用,即人们所称的粗波分复用。CWDM(粗波分复用)技术的出现使运营商找到一种低价格、高性能的传输解决方案,由于CWDM具有低成本、低功耗、小体积等诸多优点,在城域传送网已经有了一定应用。许多国内外制造商也开始研发和陆续推出产品,ITU也在加速其标准化进程。CWDM技术提高了光纤利用率,给运营商和用户以更大的灵活性。 ITU-T的CWDM建议。 “针对WDM应用的光谱间隔:CWDM波长间隔”。在1270~1610nm范围内,建议了波长间隔20nm的18个可用波长,可以在光纤上使用,如图所示。 IEEE的10GbE系列标准。 该系列主要包括850nm窗口的10GBaseSX-4 CWDM和1310nm窗口的10GBaseLX-4CWDM两个标准。10GBaseLX-4 CWDM同]TU-T建议1310nm窗口的标准相似,只是其波长间隔为,即WWDM。由于仅采用了4个波长,波长间隔较大的信道之间能够容许更大的色散,每个信道传输速率可以达到s,传输距离超过10km。在1310nm 窗口建议的可选信道波长为:(~);(~);(~):(~)。 0IF的VSR-5标准。 在40Gb/s的VSR5中的4×10CWDM方案中,4路传输速率为s至s的并行数据信号,分别驱动4个波长在至的激光器。每个激光器的中心波长间隔为,同IEEE的标准一致。从这些激光器发出的光经一个光复用器耦合到一根普通的单模光纤中,复用后的光信号以s至s的速率在光纤链路上传输。

以上几个国际建议标准,趋向于统—采用波长间隔的IEEE和0IF建议。这样在1260~1625nm的波长范围内,可用波长数为17个,16个波长可以在城域网或者局域网的范围内分配给用户使用,剩余一个波长用做管理信道。 2 CWDM系统优点 CWDM系统的最大的优势在于成本低,其主要表现在器件、功耗、集成度几个方面。 器件成本低 CWDM技术将大大降低建设和运维成本,特别是激光器和复用器/解复用器成本。对于波长间隔小于50GHz DWDM系统,激光器需要采用精密的温度控制电路来控制波长,有时需要采取波长锁定器等来保证波长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光复用器(滤波器型)则需要精确的上百层多层介质膜器件,为了防止同频和异频串扰,还必须采用多次滤波等。而CWDM则不需要激光器制冷、波长锁定和精确镀膜等复杂技术,大大降低了设备成本。 功耗低 DWDM系统激光器集成了Peltier致冷器,采用的温度检测和控制电路消耗较大的功率,每波长需要消耗4W左右,CWDM的无致冷激光器及其控制电路每波长只需要约左右。对于多波长和高速率的DWDM系统,单盘功耗控制是系统设计中的一个困难问题。采用无致冷激光器的CWDM系统的低功耗减少电源备用蓄电池,降低成本。 体积小,集成度高 CWDM激光器物理尺寸上远小于DFB激光器。DWDM光发射机尺寸是CWDM光发射机的5倍左右。由于CWDM激光器结构和简单的控制电路,单个模块可以实现多路光收发,目前商用器件已经做到4路transceiver集成在一个尺寸仅为16cm′9cm′的模块,相当于一路DWDM系统光转发器大小。CWDM系统不使用光放大器,因此有

从设计到制造集成解决方案设计与制造集成优势

从设计到制造集成解决方 案 设计与制造集成的优势 将设计与制造整合在一起 您可以制定的最佳决策之一,可在加快产品开发流程的同时降低成本并提高质量。 要在当今全球市场中取得成功,需要的不仅仅是有创意的创新产品,产品还必须提供客户希望购买的功能。与此同时,您还必须能够以经济的方式设计并制造产品,从而实现可盈利。但是时间非常重要,必须在竞争到来之前达到所有这些目标。要在当今的全球经济形式下生存并占据竞争优势,就必须在确保质量的同时控制成本。简单来说,您必须定义要构建的目标,并始终以经济高效的方式来管理其构建方式。 要想达到这些目标,就必须在从概念到交付的产品开发过程中协调所有参与者的工作。必须对流程进行简化,以消除设计从一个阶段进入另一个阶段时经常会遇到的难题。在设计与制造之间,有可能会出现这种脱节。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使用了不同的工具,并且缺乏一种通用的统一平台,导致设计参与者无法开展协作、解决问题并进行沟通。

本电子书将揭示采用集成式设计和制造解决方案如何允许实现并行工程,从而帮助公司从设计无缝地过渡到制造。由于工具需要转换才能完成沟通,因此在团队之间造成误解,进而导致信息损失,而统一平台可以减少这种情况,从而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并提高产品质量。研究发现,并行工程可以将上市时间缩短、将废品和返工情况减少最多、将制造成本降低最多,并将整体质量提高。 思考一下需要怎样才能提高产品竞争力 确保在性能、创新、质量、成本和时间之间达到平衡。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全球经济环境下,赢得竞争优势变得越来越困难。下图显示了各家公司在实现产品差异化时最常用的方法。尤其有趣的是,仅仅关注一个方面已不再足够。要保持竞争优势,产品必须拥有出色的性能、具有创新性且提供高质量。这种平衡很难达到,特别是这些目标经常会与其他业务标准发生冲突。如果过多关注产品差异化,可能会造成计划延迟和成本上升。不仅仅如此,竞争对手可能还会抢走市场份额。 考虑到这一点,如果有机会能够简化流程,就务必要牢牢抓住。这样,您就有更多时间去关注差异化,并且更快投入市场。当然也可以将全部精力投入到解决质量问题上,以避免损害产品声誉或导致成

CWDM(粗波分复用)传输技术出现,使电信运营商找到一

粗波分复用关键技术及应用 张成良 粗波分复用(CWDM)技术的出现使运营商找到一种低价格、高性能的传输解决方案,由于CWDM具有低成本、低功耗、小体积等诸多优点,在城域传送网已经有了一定应用。许多国内外制造商也开始研发和陆续推出产品,ITU也在加速其标准化进程。CWDM技术提高了光纤利用率,给运营商和用户以更大的灵活性。 本文将讨论CWDM 特点、波长选择、光纤类型等关键技术,并对CWDM 和DWDM 进行详细比较,最后对CWDM 的应用和发展予以了展望。 1、CWDM 系统优点 CWDM 系统的最大的优势在于成本低,其主要表现在器件、功耗、集成度几个方面。 1.1器件成本低 CWDM技术将大大降低建设和运维成本,特别是激光器和复用器/解复用器成本。对于波长间隔小于50GHz DWDM系统,激光器需要采用精密的温度控制电路来控制波长,有时需要采取波长锁定器等来保证波长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光复用器(滤波器型)则需要精确的上百层多层介质膜器件,为了防止同频和异频串扰,还必须采用多次滤波等。而CWDM 则不需要激光器制冷、波长锁定和精确镀膜等复杂技术,大大降低了设备成本。 1.2功耗低 DWDM系统激光器集成了Peltier致冷器,采用的温度检测和控制电路消耗较大的功率,每波长需要消耗4瓦左右,CWDM的无致冷激光器及其控制电路每波长只需要约0.5瓦左右。对于多波长和高速率的DWDM系统,单盘功耗控制是系统设计中的一个困难问题。采用无致冷激光器的CWDM系统的低

功耗减少电源备用蓄电池,降低成本。 1.3体积小,集成度高 CWDM激光器物理尺寸上远小于DFB激光器。DWDM光发射机尺寸是CWDM光发射机的5倍左右。由于CWDM激光器结构和简单的控制电路,单个模块可以实现多路光收发,目前商用器件已经做到4路transceiver集成在一个尺寸仅为16cm?9cm?1.65cm的模块,相当于一路DWDM系统光转发器大小。CWDM系统不使用光放大器,因此有可能设计成结构紧凑的台式或者是盒式设备,非常方便安装和维护。 2、CWDM 关键技术 2.1 波长选择 国际电联(ITU)建议G.694.2定义了18个从1270nm~1610nm CWDM标称波长,波长间隔为20nm,这种间隔允许在使用无致冷光源条件下,各个波长的同时传输,CWDM波长涵盖了单模光纤系统的O、E、S、C、L等五个波段。 无致冷激光器通常工作温度(管壳温度)范围为0?C~70?C,其热漂移系数约为0.08nm/?C。 标称中心波长值是指在常温下即23?C激光器输出波长。 无源器件滤波特性(如复用器)几乎不随温度变化,一般认为无源器件标称中心波长应该对准激光器35?C时的输出信号波长,因为35?C在整个工作温度范围的中间。也就是说,无源器件标称中心波长应该是λ0加上激光器输出从23?C 到35?C的波长漂移值,即λ0 + 0.08nm/?C *(35?C -23?C) = λ0+1nm。为了解决激光器波长标称温度与实际工作温度不同造成的波长差异问题。ITU将建议G.694.2波长上移1nm(为1271nm/1291nm/…/1611nm),从而使激光器波长在实际环境刚好工作在(1270nm/1290nm/…/1610nm)。

波分复用系统WDM结构原理和分类

波分复用系统(WDM),波分复用系统(WDM)结构原理和分类 波分复用系统简要介绍 光波分复用技术是在一根光纤中传输多波长光信号的一项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在发送端将不同波长的光信号组合起来(复用),并耦合到光缆线路上的同一根光纤中进行传输,在接收端又将组合波长的光信号分开〔解复用),并进一步处理,恢复出原信号后送入不同的终端。具体如下。 如图1所示。发送端内有N个发射机:发射机所发出的光的波长是不同的,它们的波长分别为波长1-N。每个光波承载1路信号。再把N个光发射机发出的光信号(光信号1-N)集中为1个光的群信号,送进光纤线路,直到接收端。若线路很长,光信号太弱,就加一光放大器,把光信号放大。在接收端有N个光滤波器(1-N)。滤波器1对载有信号1的光信号(波长1)有选择通过的作用,……滤波器N对载有信号N的光信号(波长N)有选择通过的作用。光接收机的作用是把载有信号的光信号还原为原信号。 光波分复用的关键器件 (1)分布反馈多量子阱激光器(DFB MQW—LD) (2)光滤波器 (3)光放大器

图1 波分复用系统原理 波分复用系统的发展与现状 WDM 波分复用并不是一个新概念在光纤通信出现伊始人们就意识到可以利用光纤的巨大带宽进行波长复用传输但是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该技术却一直没有重大突破其主要原因在于TDM 的迅速发展从155Mbit/s 到622Mbit/s 再到2.5Gbit/s系统TDM 速率一直以过去几年就翻4 倍的速度提高人们在一种技术进行迅速的时候很少去关注另外的技术1995 年左右WDM 系统的发展出现了转折一个重要原因是当时人们在TDM 10Gbit/s 技术上遇到了挫折,众多的目光就集中在光信号的复用和处理上WDM 系统才在全球范围内有了广泛的应用。 WDM技术还具有以下若干优点:1 )能同时传输多种不同类型的信号;2)能实现单根光纤双向传输;3)有多种应用方式;4)节约线路投资;5)降低器件的超高速要求;6)对数据格式透明,能支持IP业务;7)具有高度的组网灵活性、经济性和可靠性。 在80年代中,已有人采用1.3微米和1.55微米两个频道的光波分复用技术,制造出简便实用的光纤通信系统。在90年代初,光波分复用的关键器件有突破,它包括:高精确和稳定的波长的激光器、滤光器和光放大器。于是,所谓密集光波分复用(DWDM,dense wavelenght division multiplex)光纤通信系统研制成功。 通过引入光交叉连接( OXC,Optical Cross-Connected)和光分插复用器(OADM, Optical Add-Drop Multiplexing),组建下一代智能化的宽带大容量的高度可靠的自动交换光网络将成为可能。WDM技术首先是作为一种点到点的传输技术而提出的,它发展很快并很快走向成熟,目前在骨干光纤网上己经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从1995年到1999年,美国各大长途电话公司已经完成在其干线网络中配置WDM设备的工作。1998到1999年,中国

CWDM关键技术及应用

CWDM(粗波分复用)技术的出现使运营商找到一种低价格、高性能的传输解决方案,由于CWDM 具有低成本、低功耗、小体积等诸多优点,在城域传送网已经有了一定应用。许多国内外制造商也开始研发和陆续推出产品,ITU也在加速其标准化进程。CWDM技术提高了光纤利用率,给运营商和用户以更大的灵活性。本文将讨论CWDM特点、波长选择、光纤类型等关键技术,并对CWDM和DWDM进行详细比较,最后对CWDM的应用和发展予以了展望。 1CWDM系统优点 CWDM系统的最大的优势在于成本低,其主要表现在器件、功耗、集成度几个方面。 1.1器件成本低 CWDM技术将大大降低建设和运维成本,特别是激光器和复用器/解复用器成本。对于波长间隔小于50GHzDWDM系统,激光器需要采用精密的温度控制电路来控制波长,有时需要采取波长锁定器等来保证波长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光复用器(滤波器型)则需要精确的上百层多层介质膜器件,为了防止同频和异频串扰,还必须采用多次滤波等。而CWDM则不需要激光器制冷、波长锁定和精确镀膜等复杂技术,大大降低了设备成本。 1.2功耗低 DWDM系统激光器集成了Peltier致冷器,采用的温度检测和控制电路消耗较大的功率,每波长需要消耗4W左右,CWDM的无致冷激光器及其控制电路每波长只需要约0.5W左右。对于多波长和高速率的DWDM系统,单盘功耗控制是系统设计中的一个困难问题。采用无致冷激光器的CWDM系统的低功耗减少电源备用蓄电池,降低成本。 1.3体积小,集成度高 CWDM激光器物理尺寸上远小于DFB激光器。DWDM光发射机尺寸是CWDM光发射机的5倍左右。由于CWDM激光器结构和简单的控制电路,单个模块可以实现多路光收发,目前商用器件已经做到4路transceiver集成在一个尺寸仅为16cm′9cm′1.65cm的模块,相当于一路DWDM系统光转发器大小。CWDM系统不使用光放大器,因此有可能设计成结构紧凑的台式或者是盒式设备,非常方便安装和维护。 2CWDM关键技术 2.1波长选择 G.694.2定义了18个从1270nm~1610nmCWDM标称波长,波长间隔为20nm,这种间隔允许在使用无致冷光源条件下,各个波长的同时传输,CWDM波长涵盖了单模光纤系统的O、E、S、C、L等五个波段。 无致冷激光器通常工作温度(管壳温度)范围为0°C~70°C,其热漂移系数约为0.08nm/°C。标称中心波长值是指在常温下即23°C激光器输出波长。无源器件滤波特性(如复用器)几乎不随温度变化,一般认为无源器件标称中心波长应该对准激光器35°C时的输出信号波长,因为35°C在整个工作温度范围的中间。也就是说,无源器件标称中心波长应该是l0加上激光器输出从23°C到3 5°C的波长漂移值,即l0+0.08nm/°C*(35°C-23°C)=l0+1nm。为了解决激光器波长标称温度与实际

新一代数据中心解决方案的4大优势

H3C新一代数据中心解决方案的4大优势 推荐 打印 收藏 标准化 新一代数据中心之标准化 传统数据中心的异构网络 数据中心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变革,已经成为企业IT系统的心脏,然而,随着企业信息化发展的不断深入和信息量的爆炸式增长,数据中心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其中,传统数据中心在不断的建设和升级过程中积累下来的繁杂、异构的网络,阻碍了数据中心向高效、敏捷的方向发展。 从数据中心的网络结构看,存在相对独立的三张网:数据网(Data)、存储网(SAN)和高性能计算网(HPC),而目前的网络现状: 数据中心的前端访问接口通常采用以太网进行互联而成,构成了一张高速运转的数据网络数据中心后端的存储更多的是采用NAS、FC SAN等 服务器的并行计算则大多采用Infiniband和以太网 不同的服务器之间存在操作系统和上层软件异构、接口与数据格式不统一

以上问题导致数据中心运行时,协议转换开销大、速率不匹配、性能瓶颈明显、开发与部署周期长、无法满足业务快速灵活部署和实际应用的需求。 标准化之统一交换架构 为了便于未来的业务整合和服务提供、简化管理、降低建设成本和运营维护成本,为了解决传统数据中心异构网络带来的种种问题,数据中心的建设应尽量避免异构系统的存在,用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规划完整的数据中心网络体系。 在业务网络,以太网随着技术的变革一直在向前不断的发展,以满足不断变化的行业和市场的需求。自1983年以太网开始大规模普及开始,到1995年的以太网网卡被大多数PC所采用,再到快速以太网(100 Mbps ),千兆以太网( 1000 Mbps )以及今天的万兆以太网,和即将推出的40 Gbps和100 Gbps以太网标准。其经历了从终端到局域网、从局域网到广域网、从广域网到城域网的变革,可以说以太网正凭借其强大的生命力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和壮大。 在存储领域,自IP存储自诞生以来快速发展,万兆存储更将存储发展带入新纪元。 在超级计算和高性能计算领域,08年6月发布的世界TOP500超级计算机排名显示,285个站点采用以太网连接,占据57%的份额。 随着CEE(Convergence Enhanced Ethernet 融合增强型以太网)对现有以太网标准的改进,以太网解决了数据中心应用面临的所有技术问题。融合增强型以太网已经成为构建统一交换架构数据中心的最佳选择。

CWDM DWDM双架构波分复用系统网管平台

CWDM/DWDM双架构波分复用系统网管平台 16槽机架式多业务网管系统可同时支持125M~2.5G/125M~4.25G/10G CWDM/DWDM双架构波分复用系统,是高可靠、低成本的传输设备。支持各种速率,单模/多模,单纤/双纤,SFP,SFP+,XFP等。此网管平台功能全面、设置简单,支持SNMP、WEB、CONSOLE及TELNET等网管方式,可实现多业务卡局端远端统一平台集中管理。 1.基于图形界面(GUI)的网络管理,软件操作简单,用户界面友好,设置不同的授权用户(普通用户、高级用户和管理员) 2.采用集中式管理方式,结合树形目录,可在一个软件界面内同时管理多台机架式设备;同时引入组管理方式,在管理中充分增强层次性,即使同时管理很多设备,也可以方便地对任意一台设备进行操作 3.提供主从式管理模块,可以级联3个子机架管理,管理模块失败不影响其他模块正常工作 4.支持基于Snmp、Web、Telnet和Console方式的图形化和命令行管理Console口管理:用户可以直接使用WINDOWS自带的超级终端,通过机架串口进行网络配置和设置用户权限,并可以显示/控制局端和远端设备工作状态;WEB管理:使用网络浏览器(IE等),通过WEB页面进行远程访问,可以进行网络配置和设置权限,并可以显示/控制远程设备的工作状态; 5.标准SNMP协议:提供MIB库文件,方便整合到第三方的SNMP网管软件;用户可以设置达四个TRA P地址,按用户需要选择TRAP触发条件,如TX由Link到Down、FX由Link到Down等; 6.专用网管软件:中心局专用网管软件在后台运行,采集信息以数据库的形式保存在网管PC机硬盘。可以设置用户权限和显示/控制局端和远端设备的工作状态。 7.网管系统支持网络设备自动发现与添加功能 8.可以显示和配置机架名称、地域信息、IP地址相关信息及软硬件版本号等系统信息 9.可查询详细的电源以及业务卡工作状态,显示机箱温度信息,有故障实时上报 10.支持SFP/XFP、CWDM SFP/XFP、DWDM SFP/XFP及显示SFP/XFP信息与数字诊断功能 11.支持远端掉电检测,能够通过对端发送的远端错误信号检测发送端光纤连接状态 12.支持故障转移(LFP)功能,能迅速定位故障发生的链路,为维护人员提供方便 13.支持远程重启,通过网管软件设置系统重启或单个模块重启 14.业务板卡可恢复出厂设置配置或拨码开关配置,掉电后配置信息自动保存

波分复用器在光纤通信中的应用

物理与工程 Vol.17 No.5 2007 波分复用器在光纤通信中的应用 李叶芳 王晓旭 柳 华 (大连理工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辽宁大连 116024) (收稿日期:2006 12 01) 摘 要 在光纤通信领域中使用波分复用技术,可以极大地提高网络的传输容量及速率,是解决现代通信技术带宽危机的有效方法.本文介绍了波分复用(WDM)器件的特性,并以 双路双向光纤通信为例说明应用WDM技术的优势. 关键词 波分复用器;光纤通信;双路双向光纤通信 THE APPLICATION OF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ER IN FIBER C OMMUNICATION Li Yefang W ang Xiaoxu Liu Hua (School of Ph ysics and Optoelectr on ic Technology,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Dalian,L iaoning, 116024) Abstract T he transmissio n capacity and r ate in fiber com munication could be significantly im pro ved by using w aveleng th div ision multiplexer(WDM),w hich is one of the most effectiv e w ays to settle the bandw idth crisis.T he characteristics of WDM are intr oduced,and the advantages of WDM ar e illustrated w ith tw o w ay bi directio nal fiber communicatio n. Key Words w 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er;fiber comm unication;tw o w ay bi directio nal fiber com munication 1 引言 自1880年贝尔设计的 光电话装置被证实光波可以传送信息开始,真正使光通信到来的时代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一个完整的光通信系统应具备3个条件:!光源;?光纤;#光电检测器.1966年,美藉华人高锟博士发表论文,指出 用石英玻璃纤维传送光信号来进行通信.1970年,美国康宁公司首次研制成功了光纤,为光通信提供了理想的传输介质.在这一时期,半导体激光器也被研制成功,波长适用于光纤低损耗传输的光源在光纤通信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这一切使光纤通信的发展极为迅速.但是随着信息传送量与日俱增,通信网的传输容量成为阻碍其发展的瓶颈.20世经纪80年代初,波分复用技术就已经出现了,但波分复用器还没有成熟.1995年以后,波分复用技术获得了突破,这为解决通信技术危机提出了有效方法.波分复用技术是指使用多束激光在同一条光纤上同时传输多个不同波长光波的技术,其关键器件是波分复用器(WDM).本文介绍波分复用器的特性,将其用于光纤通信实验有通俗易懂、步骤简单及技术先进的特点. 2 波分复用器的特性 光波分复用器是对光波波长进行分离与合成的器件,将不同光源波长的信号结合在一起经一根传输光纤输出的器件称为复用器;将同一根光纤送来的多波长信号分解为个别波长输出的器件称为光解复用器.在图1中,M是光波分复用器; D是光解复用器. 在早期,波分复用器有粗波分复用及密集波分复用器之分.波长在1310nm及1550nm两个窗口各传输一路光波信号的被称为粗波分复用器(WDM).粗波分复用器的特点是插入损耗小, 2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