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监测毕业论文

合集下载

水质监测论文

水质监测论文

水质评价问题摘要水质综合评价就是根据各水质指标值,对某水体的水质等级进行综合评判,为水体的科学管理和污染防治,提供决策依据,在地区可持续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问题一:本文首先考虑利用水质评价和污染评价两个方面,将与水质评价问题无关的项目指标除去。

然后对剩余7项指标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锌、挥发酚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东井,西井,南井,北井四口井水质检测报告进行分析,选取主成分,并把主成分得分按方差贡献率加权求和,得出每个地区的污染综合评价指数,进而可以计算每个口井的污染综合评价指数。

对于问题二:本文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将定性评价转化为定量评价即利用模糊数学对受到众多因素影响的事物做出总体评价,充分考虑了各项水质影响因子在总体水环境中的地位。

运用隶属函数求出隶属度,根据隶属度最大原则判断四口井的井水属于哪一等级。

关键词:水质评价主成分分析模糊综合评价隶属度一.问题重述:某村内有各相距500米以上的四口水井,分别位于村东、村西、村南和村北,由于农业和生活排放废物使地下浅表水遇到污染,水质监测资料如附录1所示请完成以下问题:(1)请用2种以上的数学方法对该村的四个井水的水质进行排序,并比较是否由于方法的不同导致存在着异,以及差异产生的原因。

(2)请对该村的四个井的地表水分别进行水质等级判断。

(水质分级标准参考附录2,或自己查有关资料)二.问题分析2.1对问题1的分析井水的质量是由多个指标来进行测量评估的,为了使得建立的模型能够客观、准确地对四口井水质做出全面的评价,要求:第一、能够消除指标之间可能存在的相关性,以避免数据的重叠冗余。

第二、必须可以确定不同的指标对水质影响的权重。

有很多传统的系统评估方法比如加权评估法、专家评估法、综合评分法以及层次分析法都不免受到主观因素不同程度的影响。

而本文使用的基于主成分分析所构造的评估机制则可以避免主观因素对评估的影响,使得评估结果客观的反映系统状况。

水质分析论文模板(10篇)

水质分析论文模板(10篇)

水质分析论文模板(10篇)1.1起步阶段八十年代中期,PC-1500袖珍计算机使得最基层的地勘队有幸成为计算机的拥有者。

袖珍机用于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的一些小型计算,物理力学试验资料的分析整理,一些小型的简单图件的绘制等等。

许多袖珍计算机的使用者们将自己的经验和成果无私奉献出来,在各类专业技术刊物上登出了大量解决实际问题的源程序,自发地形成了自由软件库。

单位和个人的应用程序的交流也比较随便和自由,这对提高系统内计算机整体应用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可以这样说,八十年代中期水利水电系统的袖珍计算机热,为系统内的计算机应用培养了人才,锻炼了队伍。

1.2发展阶段八十年代后期至九十年代初期,随着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技术的发展,PC系列微机大量涌入中国市场,国内计算机处理汉字信息技术也进入了实用阶段,中国人应用计算机有了划时代的突破,水利水电工程地质的计算机应用也进入了形势大好的发展阶段。

系统内一些领导比较重视的单位相继组建了工程地质专业的微机室或电算组,装备了一定数量的台式微机,部分地质师转而从事工程地质计算机应用工作,从此有了水利水电工程地质计算机应用的专业队伍。

在此期间,工程地质专业计算机应用软件有了很大发展,绘制钻孔柱状图、地质剖面图、等值线图、节理统计图等地质图件亦可达到计算机出图的实用水平;数据库的应用方面,有了一些初步实践和应用规划;在工程地质数值计算方面,将当年在袖珍机上应用较为成熟的一些工程地质计算程序搬到了微机上,并继续开发了一些新的计算程序。

总之,这些成果反映出工程地质的计算机应用逐渐进入了实用阶段。

1991年底在长沙首次召开了水利水电工程地质计算机应用交流会,将计算机应用作为水利水电工程地质专业的一项应用技术提高到了可以召开专门会议的重视程度,也是对当时一些人曾认为计算机在工程地质专业中没有多大用处的正面回答,是对本行业计算机应用工作的一次总结。

1.3“相持”阶段这个阶段大至为1992年到1995年期间,此期间的硬件已从286、386档次迅速更新换代到486和Pentium系列;各类编程工具、制图平台、数据库平台等等,功能越来越强大,Windows系统走向成熟。

水质监测系统设计论文

水质监测系统设计论文

水质监测系统设计论文随着工业和城市化的发展,水污染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如何保障饮用水的安全和环境的健康已经成为当今社会所面临的头号难题之一。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各国采取了不同的措施,例如加强水资源管理、完善水处理设施和建立水质监测体系等。

本文将介绍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水质监测系统设计论文。

一、系统设计思路目前的水质监测系统大都采用离线监测的方式,即定期采集水样进行分析。

这种方法存在时间成本高、监测精度低、数据延迟等问题。

为解决这些问题,本系统采用基于物联网的水质监测方法,即通过传感器实时获取水质数据,并将数据上传至云端进行分析和处理,以实现实时监测和数据应用。

本系统设计思路如下:1、硬件平台:本系统采用由微型计算机、传感器、网络模块和电源组成的硬件平台,可实现水质监测设备的自动化、集中化、信息化和智能化。

2、传感器选择:为了满足不同的水质监测需求,本系统采用多种传感器,包括温度、PH值、溶解氧、电导率、浊度等,能够同时监测多个指标。

3、网络通讯:本系统采用无线通讯技术,如GPRS、3G、4G、LoRa等,可实现水质数据的远程监测和云端数据处理。

4、云平台:本系统采用云平台进行数据存储、数据处理、数据分析、数据可视化展示等工作。

云平台可以实现数据的实时监测、多样化的数据分析和数据共享服务。

二、系统实现步骤1、传感器选择:根据不同的水质要求,选择相应的传感器模块,包括温度、PH值、溶解氧、电导率和浊度传感器。

2、硬件设计:本系统的硬件主要由微型计算机、传感器、网络模块和电源组成。

通过AD转换器将传感器采集到的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并通过单片机将数据传输至云平台。

3、软件设计:通过单片机将采集到的数据实现数据的实时传输,并通过云服务将数据上传至云端,同时实现数据的存储、处理和分析等功能。

4、数据分析:云平台对上传的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同时对数据进行分析、统计和综合评估,以便对水质状况进行综合分析和预警。

水质监测毕业设计

水质监测毕业设计

水质监测毕业设计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水质监测毕业设计的内容和方法,包括水质监测的意义和重要性、监测的主要内容和方法、设备和技术的应用等方面。

通过对水质监测毕业设计的研究和分析,可以更好地认识到水质监测的重要性,为保护水资源、维护生态环境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关键词:水质监测、毕业设计、意义、方法、设备、技术一、引言水是人类生活和生产的基本需求,水资源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扩张,水资源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水质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

对水质进行监测和评估显得尤为重要。

作为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毕业生,水质监测毕业设计成为了必修课程,也是毕业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通过对水质监测毕业设计的研究和分析,从理论和实践角度探讨水质监测的意义、方法以及设备和技术的应用,旨在为今后从事水质监测工作的相关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二、水质监测的意义和重要性1.保护水资源水质监测可以帮助人们了解水资源的污染状况和变化趋势,及时发现并解决水质问题,有助于保护水资源,维护水生态平衡,保障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2.维护生态环境水质监测可以帮助人们了解水生态环境的状况和变化趋势,及时采取措施保护水生态系统,维护生态平衡,保护水中生物多样性。

3.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水质监测可以为相关部门制定水质标准和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为水质治理和污染防治提供技术支持。

三、水质监测的内容和方法1.监测内容水质监测的内容主要包括水体中的化学物质、微生物和生物学参数。

其中化学物质包括各种重金属、有机物和无机盐类,微生物包括大肠杆菌等细菌,生物学参数包括水质浊度、氧化还原电位、溶解氧等。

2.监测方法水质监测的方法主要包括野外取样、样品处理、实验分析和数据处理。

野外取样需要选择合适的取样点和取样时间,确保取样的准确性和代表性。

样品处理需要根据监测目的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环境水质监测技术论文

环境水质监测技术论文

环境水质监测技术论文摘要:社会工业的发展导致环境水资源的污染越来越严重,对水资源的保护刻不容缓。

一方面,通过提高对水质的监测分析能力,依靠可靠的、有效的监测手段,科学地分析监测数据,找出环境水质污染的源头,并及时处理,遏止污染的辐射;另一方面,环境监测是一项持续的动态过程,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引进高新技术,加强对水质的监测,达到保护水资源的目的。

前言随着我国现代化的进程,工业化用水远大于农业用水和日常饮用水的总和,工业废水对环境水质污染的威胁程度日益严峻,加之我国人口众多,虽然水资源丰富,但是分布不均匀,人均占有量也相对较低,一旦水质被污染,将严重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并威胁人们的健康,因此,为改善水资源环境,加强对水资源的保护,一方面,要加强工业污染治理,从源头上杜绝工业废水、城市生活污水对日常饮用水的污染;另一方面,引进先进的水质分析技术,掌握切实有效的水质监测数据,提高对监测数据的处理能力,进而为水资源环境的保护提供科学的依据。

1环境水质监测概述环境水质监测主要是通过监测水体中污染物的种类以及各种污染物的浓度和变化趋势,对监测数据处理对比后,来评价水体水质是否符合标准的一个过程。

其监测范围相对广泛,包括污染和未被污染的天然水,如江、河、湖、泊、地下水以及各种工业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等。

对监测项目可以分为反映水体水质状况的综合指标、对有毒物质的监测两大类。

前者主要包括色度、温度、浊度、酸碱性、导电性以及微生物需氧度;后者主要包括As(砷)、Pb(铅)、Cr(铬)、Cd(镉)、Hg(汞)等有毒重金属以及有机物农药等污染物。

水质评价是环境质量评价的重要环节,水体监测的对象不同,对水质的取样、监测方法、评价指标都不相同。

如对河流的监测除了对其物理、化学等综合指标的监测,还要考虑到河流的流量以及水流速度等。

一般对环境水质监测的方法主要有化学法、气相色谱法、ICP-AES(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离子色谱法等。

水质检测毕业设计

水质检测毕业设计

水质检测毕业设计【实用版】目录一、引言1.水质检测的重要性2.毕业设计的意义二、水质检测的方法1.物理检测法2.化学检测法3.生物检测法三、水质检测的现状与问题1.我国水质检测的发展历程2.存在的问题四、毕业设计的实践与探索1.设计目标与要求2.研究方法与步骤3.实验结果与分析五、结论1.对水质检测的意义与价值2.对毕业设计的总结正文一、引言水质检测是环境保护和公共卫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乎到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其中水污染问题尤为突出。

因此,水质检测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毕业设计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既是对学生所学知识的巩固和运用,也是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本篇毕业设计以水质检测为主题,旨在通过实践探索,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二、水质检测的方法水质检测的方法主要包括物理检测法、化学检测法和生物检测法。

物理检测法主要通过测量水的色度、浊度、PH 值等物理性质,来判断水质的好坏。

化学检测法则是通过对水中的化学物质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来评价水质的污染程度。

生物检测法则是通过检测水中的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来评估水质的生态安全性。

三、水质检测的现状与问题我国水质检测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上世纪 70 年代,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已经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水质检测体系。

然而,在水质检测的实践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如检测设备落后、检测方法单一、检测结果不准确等。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水质检测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也制约了我国水环境保护和公共卫生的发展。

四、毕业设计的实践与探索本篇毕业设计的目标是通过实践探索,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具体来说,首先要明确设计目标和要求,然后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和步骤,最后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发挥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以实现设计目标。

五、结论通过对水质检测的毕业设计,学生不仅可以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提高专业技能,还可以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对未来的职业生涯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水质监测与分析范文

水质监测与分析范文

水质监测与分析范文水质监测与分析是指通过对水体中的各种化学物质、微生物和其他污染物的检测和分析来评估水质的状况。

水质监测与分析是水环境保护和管理的重要手段,能够及时发现水体污染问题并制定相应的保护策略,保障人民群众的生活用水安全。

水质监测与分析的方法主要包括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种。

定性分析是通过检测水样中是否存在一些特定物质来判断水质的好坏,常见的检测方法包括试剂盒检测、光谱分析、电化学分析等。

定量分析是通过测量水样中特定物质的浓度来定量评估水质,常见的检测方法包括原子吸收光谱法、色谱法、质谱法等。

水质监测与分析需要参照一系列的标准和指标来评估水体的状况。

例如,对于饮用水源水,常见的指标包括总大肠菌群、总氮、总磷、溶解氧、浑浊度等;对于工业废水,常见的指标包括氨氮、化学需氧量、有机污染物、重金属等。

水质监测与分析需要广泛采集水样,并对水样进行合适的处理和保存。

采样时需要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取样点,避免采样点受外部污染的影响。

采样容器和仪器需要进行适当的清洗和消毒,以防止样品污染。

采样后需要对水样进行适当的处理,例如过滤、酸化、碱化等,以使样品更适合进行分析。

水质监测与分析的结果需要进行合理的解释和评估。

结果的解释需要参考相应的水质标准和指标,判断水体是否达到预期的水质要求。

对于不符合水质要求的样品需要及时采取相应的修复措施,以减少水体对人类和环境的危害。

总之,水质监测与分析是评估水质状况的关键方法,对保护水环境和保障人民群众的生活用水安全至关重要。

我们应该加强水质监测与分析的研究和应用,不断提高水环境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水质检测论文

水质检测论文

水质检测论文引言水是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资源之一,保护和维护水质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水质检测是评估水体健康状况和确定是否符合相关标准的关键过程。

本文将介绍水质检测的重要性、常见的水质检测方法以及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水质检测的重要性水质检测是保护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关键步骤。

首先,水是人类饮用的重要来源,如果水质不合格,可能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严重影响。

其次,水作为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水体污染不仅会对水中生物产生负面影响,还会破坏生态平衡。

因此,定期进行水质检测对于保护人类健康和维持生态平衡至关重要。

常见的水质检测方法化学分析法化学分析是目前最常用的水质检测方法之一。

该方法通过测量水中特定的化学物质的含量来评估水质。

常见的化学分析方法包括pH值测定、溶解氧含量测定、氨氮、总磷等有机和无机污染物浓度的测定等。

化学分析法可以提供详细的水质信息,但需要实验室设备和专业知识的支持。

生物指示法生物指示法利用水生生物对水质的敏感度来评估水质。

该方法通过观察水中特定生物物种的数量、种类和健康状况来判断水体的质量。

例如,某些昆虫和鱼类对水生态系统的变化非常敏感,它们的存在与否可以反映水体的健康状况。

生物指示法具有操作简单、费用低廉的优点,但也存在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结果解读复杂等问题。

传感技术传感技术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水质检测方法。

这种方法利用传感器和远程监测技术,实时监测水体中的各种参数,如温度、浊度、电导率等。

传感技术具有实时监测、高效、便捷的特点,对于检测水质变化和快速响应污染事件非常有用。

未来发展方向随着科技的进步,水质检测方法也在不断更新和改进。

未来水质检测的发展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向:纳米技术的应用纳米技术在水质检测中的应用前景广阔。

通过利用纳米材料的高灵敏度和高反应性,可以实现更快速和更准确的水质检测。

例如,利用纳米传感器可以实现对微量有机污染物的检测,提高水质检测的灵敏度和准确性。

智能化水质监测系统智能化水质监测系统是将传感技术、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融合在一起,实现对水质的全面监测和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设计(论文)荆马河水质监测与评价Jing landmark water quality monitoring and evaluation班级给排水121学生姓名指导教师职称导师单位论文提交日期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课题名称荆马河水质监测与评价课题性质实验论文班级给排水121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导师职称一.选题意义及背景水是生命之源,当今社会对于水源保护的理念深入人心,水质监测是又是检测水体健康的重要手段,徐州荆马河作为京杭大运河分支,流经徐州鼓楼老工业区,具有治理和保护代表性,是徐州政府经济与环保两手抓的重点治理对象,经过一年治理期治理效果明显。

本文就荆马河现在的水体情况,进行监测,希望对于接下来的治理和保护提出意见和依据。

二.毕业设计(论文)主要内容:1、论文选题2、论文概述3、初步设计4、实地勘测5、实验选择6、实验准备7、实验记录8、数据分析9、水质评价10、修改完善三.计划进度:2014年10月13日---10月19日:论文选题、论文概述2014年10月20日---10月20日:论文概述、初步设计2014年10月21日---10月26日:初步设计、实地勘测2014年10月27日---11月02日:实验选择、实验准备2014年11月03日---11月09日:实验进行、实验记录2014年11月10日---11月16日:数据分析、水质评价2014年11月17日---11月23日:水质评价、修改完善四.毕业设计(论文)结束应提交的材料:1、毕业设计(论文)2、毕业设计书3、论文真实性承诺及指导教师声明指导教师教研室主任2014 年月日2014年月日论文真实性承诺及指导教师声明学生论文真实性承诺本人郑重声明:所提交的作品是本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内容真实可靠,不存在抄袭、造假等学术不端行为。

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如被发现论文中存在抄袭、造假等学术不端行为,本人愿承担本声明的法律责任和一切后果。

毕业生签名:日期:指导教师关于学生论文真实性审核的声明本人郑重声明:已经对学生论文所涉及的内容进行严格审核,确定其内容均由学生在本人指导下取得,对他人论文及成果的引用已经明确注明,不存在抄袭等学术不端行为。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摘要本文通过对于徐州荆马河进行监测,研究荆马河不同区域的水质情况,在荆马河支流九里段上中下游分设一个采样点,监测悬浮物、溶解氧、化学需氧量、氨氮,分别采用称量法、重铬酸钾法、碘量法、分光光度法,并结合其他著者监测论文从而对于荆马河水质得出评价。

评价结果表明:基本达到Ⅳ类,超过一般景观河最低Ⅴ类的标准,是鼓楼区农业水利局河道管理所经过一年的治理成果。

关键词:荆马河水质监测水质评价综合指标AbstractThrough monitoring for Xuzhou Jing Ma River, the research situation of water quality of Jingma River in different region, in Jingma River tributaries in section nine in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a sampling points, monitoring of suspended solids, dissolved oxygen, chemical oxygen demand, ammonia nitrogen, respectively by weighing method, the method of potassium dichromate, spectrophotometry, iodine quantity method photometry, combined with other authors of papers to the monitoring of Jingma river water quality obtained evaluation. The evalu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basic reachⅣ,more than the general landscape river minimum grade V standard, is the Agricultural Water Conservancy Bureau Gulou District River Management after a year of treatment results.Key wordS:Jingma River Water quality monitoring Evaluation of water quality Comprehensive index目录摘要 (5)Abstract (6)第一章、监测方案 (1)1.1、监测目的 (1)1.2、监测水体 (1)1.3、断面的布设及采样点的确定 (1)1.3.1、监测断面布设 (1)1.3.2、采样点布设 (1)1.3.3、采样时间 (2)1.3.4、采样频率确定的一般原则 (2)1.4、采样方法 (2)1.5、简述水体污染指标 (2)1.6、地表水体评价标准 (4)1.7、水质监测指标的选择 (5)1.7.1、监测指标及检测方法 (5)1.7.2、选取水质指标 (6)1.7.3、指标选择原因 (7)1.8、质量保证程序和措施 (7)第二章、监测方案的实施 (12)2.1、基础资料的收集 (12)2.2、河段勘察 (13)2.3、断面优化 (13)2.4、分析方案 (13)2.4.1、监测项目 (13)2.4.2、项目测定方法: (14)2.4.3、实验准备 (14)2.4.4、准备仪器 (16)2.4.5、分析项目及操作步骤 (17)第三章、数据记录及处理 (22)3.1、溶解氧(DO)的测定 (22)3.2、化学需氧量COD的测定 (24)3.3、水样氨氮的测定 (26)3.4、悬浮物的测定 (29)第四章、结果与评价 (29)4.1、监测结果 (29)4.2、结果分析 (32)4.3污染的防治措施 (33)总结 (34)参考文献 (36)致谢 (37)附录 (38)第一章、监测方案1.1、监测目的1、课程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2、熟悉水处理环境监测的全过程;3、掌握常规水处理监测项目的监测原理、方法、操作技能;4、培养学生进行现场调查和操作动手的能力;5、熟悉在监测过程进行质量保证的方法;6、具备制定和实施污染源调查、环境影响评价、治理工程所必需的监测方案的能力。

1.2、监测水体徐州市荆马河水水体1.3、断面的布设及采样点的确定1.3.1、监测断面布设根据水体实际情况在荆马河水系取6个控制断面。

后考虑实际工作量,优化为3个断面。

具体见下文。

1.3.2、采样点布设监测断面水宽≤5m,设一条中泓垂线;水面宽5—10m,在近左右岸有明显水流处各设一条垂线。

荆马河水体水深为0.5—5m,只在水面下0.5m处设一个采样点。

1.3.3、采样时间由于没有降水,水质变化不大,故确定在2014年11月02日取样。

1.3.4、采样频率确定的一般原则1、力求以最低的采样频率或取得最有代表性的样品2、充分考虑水体功能、影响范围以及有关的水文要素3、既要充分反应水体状况的需要又实际可行1.4、采样方法1、采样方法:采样器采样;2、水样类型:瞬时水样。

3、水样采集量:每份500ml。

4、所需器材:采水样器一个、矿泉水瓶8个,5、采样频率:每个控制断面采瞬时水样2次。

1.5、简述水体污染指标1.物理性指标主要有温度、色度、嗅和味以及固体物质。

2.化学性指标(1)有机物废水中所含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等有机化合物在微生物作用下最终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质、二氧化碳和水等。

1、生物需氧量(BOD),水中有机污染物被好养微生物分解时所需的氧量称为生化需氧量(以mg/L为单位)。

2、化学需氧量(COD),化学需氧量是用化学氧化剂氧化水中有机污染物是所消耗的氧化剂量,用氧量(mg/L)表示。

化学需氧量愈高,也表示水中有机污染物愈多。

常用的氧化剂主要是重铬酸钾,测得的值称CODcr和CODmn。

3、总有机碳(TOC)与总需氧量(TOD),总有机碳(TOC)包括水样中所有有机污染物的含碳量,有机物中除含碳外,还含有氢、氮、硫等元素,当有机物全都被氧化时,碳被氧化为二氧化碳,氢、氮及硫则被氧化为、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此时需氧量4、称为总需氧量(TOD)。

4、油类污染物有石油和动植物油脂两种。

油类污染物进入水体后影响水生生物的生长、降低水体的资源价值。

油膜覆盖水面阻碍水的蒸发,影响大气和水体的热交换。

5、酚类化合物是有毒有害污染物。

水体受酚类化合物污染后影响水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酚的毒性可抑制水微生物(如细菌、藻等)的自然生长速度,甚至使其停止生长。

(2)无机性指标1、污水中的N、P为植物营养元素,从农作物生长角度看,植物营养元素是宝贵的物质,但过多的N、P进入天然水体却易导致富营养化。

2、pH值主要是指示水样的酸碱性。

一般要求污水处理后的pH值在6~9之间。

天然水体若长期遭受酸、碱污染,将使水质逐渐酸化或碱化,从而对正常生态系统产生影响。

3、重金属主要指汞、镉、铅、铬、镍,以及类金属砷等生物毒性显著的元素,也包括具有一定毒害性的一般重金属,如锌、铜、钴、锡等。

3.生物性指标包括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两个指标。

1.6、地表水体评价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表1-1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标准限值单位:mg/L1.7、水质监测指标的选择1.7.1、监测指标及检测方法表1-2监测指标与监测方法1.7.2、选取水质指标表1-3选取水质指标1.7.3、指标选择原因1、方便实验操作2、实验器材局限3、实验条件局限4、实验的代表性1.8、质量保证程序和措施(1)、实验室设施与环境条件的要求:1、实验室检测设施及环境条件应满足相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或标准的要求,确保监测结果质量,并确保实验室的安全。

2、实验室的空间布局应合理、科学,相互干扰的监测项目不得在同一操作间内实施。

3、液体试剂不得与固体试剂混放,试剂柜应避免阳光的直射。

4、化学试剂、实验用水、用气均应符合分析方法中规定的质量要求,并按规定的方法配制和储存。

冰箱内不宜贮放易挥发物。

(2)、监测人员要求1、在户外采样时应充分配合小组人员工作,听从组长安排,及时保质保量完成小组任务,保证安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