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文言文阅读专项复习教案.

合集下载

精准备考:中考课外文言文专项复习教案

精准备考:中考课外文言文专项复习教案

精准备考:中考课外文言文专项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掌握课外文言文的基本知识,理解文言文的句式、词汇和语法。

2. 能够独立阅读并理解课外文言文,把握文章的大意和主题。

3. 熟练运用文言文的表达方式,进行简单的文言文写作。

过程与方法1. 通过对比分析,让学生掌握课外文言文的特点和规律。

2. 运用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理解和分析文言文的能力。

3.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深入了解文言文阅读的技巧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教学篇目1. 《岳阳楼记》范仲淹2. 《醉翁亭记》欧阳修3. 《出师表》诸葛亮4. 《捕蛇者说》柳宗元5. 《岳阳楼记》范仲淹(修改版)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课外文言文的基本知识,如句式、词汇和语法。

2. 难点:理解课外文言文的文章大意和主题,掌握阅读技巧和方法。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课外文言文的概念和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学篇目分析1. 对每篇篇目进行详细分析,讲解文言文的句式、词汇和语法。

2. 通过对比分析,让学生掌握课外文言文的特点和规律。

3. 案例分析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深入了解文言文阅读的技巧和方法。

4. 合作学习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理解和分析文言文的能力。

5. 写作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文言文知识,进行简单的文言文写作练习。

6.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7.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课外文言文阅读任务,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小组合作学习:评价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中考文言文阅读复习教案

中考文言文阅读复习教案

探寻金钥匙,打开阅读文言之门——中考文言文阅读复习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对近两年中考题的探究,归纳中考考点,熟悉常见的中考题型;2、探究有效的复习策略或答题技巧。

掌握翻译实词、理解句意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难点:如何寻找出有效的复习策略或答题技巧三、教学方法:归纳法、点拨法四、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如果中考是一场战争,则我们要“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知彼”就是知道考什么?怎么考?“知己”就是掌握有效的方法,从容答题。

本节课我们就本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一出发点来探讨中考文言文的复习的有效策略。

(二)探究考题,归纳考点老师引导学生阅读下发的材料——我省10、11年的中考题,归纳考点。

金钥匙一:明确考点朗读节奏、实词理解、句子翻译、把握文意概括要点、探究写法、领悟情感、评价人物关键考点:文意把握:朗读节奏、实词理解、句子翻译。

其中朗读节奏定为选择题,答题方法以后再讲,本节课重点讲实词理解,句子翻译。

(三)细读题目,明确要求(熟悉题型)比较两种题干设置语: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解释文中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都强调了什么要求?要翻译语境含义(词不离句)比较说说“闻金人大至,众心摇愕”的意思。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闻金人大至,众心摇愕。

”有什么不同的要求?上一句是要求意译,下一句是直译。

音译与直译也是两种方法:直译:字字句句落实。

意译:基本意思翻译。

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难以直译则用意译。

(四)认真解题,归纳方法1、学生做题:文言文(一)讨论做题方法。

2、学生做题:文言文(二)讨论做题方法。

3、教师归纳:实词解释的方法:夯实基础(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等)调用积累、语境推测、利用常识、联系成语、参考注释等翻译句子三个要求:信(准确翻译)达(流畅表达)雅(语言优美)翻译句子六种方法:留:专用名词可保留不译。

如国号、人名、地名、官职等。

补:补充被省略的成分。

中考文言文阅读复习教案

中考文言文阅读复习教案

中考文言文阅读复习教案1.1 设计背景:文言文阅读是中考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学生的古文素养和语文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1.2 教学意义:通过复习和练习,使学生掌握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方法和技巧,提高他们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1.3 教学时长:本章节预计用时1课时。

二、知识点讲解2.1 文言文阅读的基本技巧:实词推断、虚词辨析、句子结构分析、词句翻译等。

2.2 文言文阅读的策略:快速浏览、细读理解、对照注释、揣摩文意等。

2.3 文言文阅读的实践:通过阅读经典文言文篇目,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语感。

三、教学内容3.1 经典文言文篇目:选取中考常见的文言文篇目进行讲解和分析,如《岳阳楼记》、《出师表》等。

3.2 阅读技巧和方法的实践: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掌握实词推断、虚词辨析等阅读技巧。

3.3 学生自主阅读练习:让学生自主阅读其他文言文篇目,巩固所学知识和技巧。

四、教学目标4.1 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掌握文言文阅读的基本技巧和方法,能够独立阅读简单的文言文。

4.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例分析和实践,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和语感。

4.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提高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五、教学难点与重点5.1 重点:文言文阅读的基本技巧和方法的掌握。

5.2 难点:对经典文言文篇目的理解和翻译,以及对阅读技巧的灵活运用。

以上是前五个章节的教案内容,后续章节将包括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评价和教学反思等,供您参考。

六、教具与学具准备6.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学PPT、文言文阅读材料、黑板、粉笔等。

6.2 学具:学生笔记本、文具、文言文阅读材料、参考书籍等。

6.3 准备:教师在课前要准备好相关的教学材料和PPT,确保教学过程中能够顺利进行。

七、教学过程7.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简单的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文言文阅读的学习状态。

7.2 讲解与示范:教师对文言文阅读的基本技巧和方法进行讲解和示范,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中考文言文阅读复习教案

中考文言文阅读复习教案

中考文言文阅读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方法和技巧,提高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解、示范、练习等环节,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文言文句子结构、词语含义、句子翻译等。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文言文阅读方法与技巧的讲解。

2. 文言文句子结构、词语含义、句子翻译的分析与练习。

3. 选取适合初中生程度的文言文进行阅读训练。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文言文阅读方法与技巧的讲解,文言文句子结构、词语含义、句子翻译的分析。

2. 教学难点:文言文句子结构、词语含义、句子翻译的深入理解和运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以生动有趣的故事或事例引出文言文阅读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讲解文言文阅读的方法与技巧,如划分句子结构、查找词语含义、翻译句子等。

3. 示范:选取一篇简单的文言文,示范分析句子结构、词语含义、句子翻译的过程。

4. 练习:让学生练习分析文言文句子结构、词语含义、句子翻译,教师给予指导和反馈。

五、课后作业:1. 分析一篇给定的文言文,划分行句结构,查找词语含义,翻译句子。

六、教学策略与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文言文阅读的方法和技巧。

2. 运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文言文实例,让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阅读技巧。

3. 利用互动教学法,鼓励学生提问、讨论,提高课堂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2. 练习作业评价: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估其对文言文阅读方法和技巧的掌握程度。

3. 期中期末考试评价:通过考试检测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了解其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运用情况。

八、教学资源:1. 文言文阅读教材和辅导书,用于提供教学内容和练习题。

2. 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和电脑,用于展示文言文实例和教学PPT。

中考课外古代文言文学习阅读专题复习教案

中考课外古代文言文学习阅读专题复习教案

中考课外古代文言文学习阅读专题复习教

前言
在中考考试中,语文科的满分十分重要,而古代文言文占据了其中的一大部分。

因此,我们有必要在平时进行系统的复。

本教案旨在帮助同学们在课外研究中更好地掌握古代文言文阅读技巧。

重点内容
1. 词语研究:通过课外阅读积累优美的词语,提高古代文言文阅读水平。

2. 句子分析:重点复句子结构,尤其是关联词的使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文章。

3. 阅读实战:通过课外文言文练,模拟中考试题,加深学生的文言文理解和应试能力。

教学安排
1. 第一周:
- 词语研究:推荐学生阅读《庄子》、《孟子》等名著,积累
其中妙语佳句,制作单词卡片,以便日后的复。

- 句子分析:讲解并练文言文常见的句子结构和关联词的使用。

- 阅读实战:快速阅读《红楼梦》第一回,找出其中的关键句
和生僻字,掌握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方法。

2. 第二周:
- 词语研究:推荐学生阅读《诗经》、《论语》等名著,使用
单词卡片进行复。

- 句子分析:讲解并练文言文中的各种长难句。

- 阅读实战:认真阅读《红楼梦》第一回,针对其中的难点句
型进行分析,总结经验。

3. 第三周:
- 词语研究:推荐学生阅读《史记》、《汉书》等名著,使用
单词卡片进行复。

- 句子分析:使用教材中的例句进行练。

- 阅读实战:模拟中考试题,让学生通过阅读文言文来提高自己的应试能力。

总结
通过以上的学习和实践,相信同学们可以更好地掌握古代文言文阅读技巧,为中考打下坚实的语文基础。

中考文言文复习教案

中考文言文复习教案

中考文言文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掌握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技巧,如实词推断、虚词辨析、句子结构分析等。

2. 提高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能够准确理解文言文中的词语、句子和篇章。

3. 培养学生的文言文翻译能力,能够将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4. 通过对文言文的复习,提高学生的中考文言文成绩。

二、教学内容1. 文言文阅读技巧的复习与实践。

2. 文言文词语的推断与理解。

3. 文言文句子的分析与翻译。

4. 文言文篇章的理解与分析。

5. 中考文言文题型的复习与练习。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讲解文言文阅读技巧,让学生在实践中加以运用。

2. 采用分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互相交流学习心得,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3. 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文言文动画、视频等,增加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

4. 进行模拟测试,让学生熟悉中考文言文的题型和答题技巧。

四、教学评估1. 定期进行文言文阅读测试,评估学生的阅读能力。

2. 评估学生的文言文翻译能力,检查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程度。

3. 收集学生的学习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困难和学习需求。

4. 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和指导。

五、教学计划1. 第一周:复习文言文阅读技巧,分析文言文句子结构。

2. 第二周:推断文言文词语,理解文言文篇章。

3. 第三周:练习文言文翻译,翻译经典文言文篇目。

4. 第四周:模拟中考文言文考试,讲解答题技巧。

5. 第五周:进行中考文言文模拟测试,评估学生掌握程度。

六、教学资源1. 文言文阅读指导书籍,用于参考和辅助教学。

2. 中考文言文真题集,用于模拟测试和学生练习。

3. 在线文言文资源库,提供丰富的文言文篇目和资料。

4. 文言文学习软件,可以帮助学生进行实词推断和翻译练习。

5. 教学课件和教案,用于课堂教学和指导学生学习。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技巧,提高文言文理解和翻译能力。

2. 教学难点:推断文言文词语的含义,分析文言文句子的结构,翻译文言文。

中考必备:课外文言文专题复习教案

中考必备:课外文言文专题复习教案

中考必备:课外文言文专题复习教案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课外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的文言文理解能力,为中考做好充分准备。

二、教学内容
1. 课外文言文阅读技巧和方法的讲解。

2. 分析近年中考课外文言文题型及解题策略。

3. 精选课外文言文篇目进行实战演练。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回顾之前学习的文言文知识,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更好地应对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

2. 讲解课外文言文阅读技巧和方法(15分钟)
1. 注重词汇积累:讲解文言文中常见的实词、虚词及其用法。

2. 理解句式结构:分析文言文的特殊句式,如判断句、倒装句等。

3. 把握文章大意:快速浏览全文,抓住文章主旨和关键词。

4. 深入解读细节:细致分析文章中的难点、重点句子。

3. 分析近年中考课外文言文题型及解题策略(10分钟)
1. 题型分析:概括题、细节题、翻译题等。

2. 解题策略:抓住题干关键信息,结合文章内容进行答题。

4. 实战演练(10分钟)
选取一篇中考课外文言文真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进行讲解和解答。

5. 总结与反思(5分钟)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教师针对学生的反馈进行总结,为课后学习提供指导。

四、课后作业
1. 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整理笔记。

2. 自行阅读一篇课外文言文,运用所学方法进行理解和解读。

五、教学评价
通过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课堂参与度以及实战演练的表现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中考文言文阅读复习教案

中考文言文阅读复习教案

中考文言文阅读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基本理解能力。

2. 帮助学生掌握文言文阅读的技巧和方法。

3. 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和阅读习惯。

二、教学内容1. 文言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文言文阅读的技巧和方法。

3. 文言文翻译的技巧和方法。

三、教学过程1. 引导学生了解文言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通过举例和讲解让学生对文言文有直观的认识。

2. 教授文言文阅读的技巧和方法,如抓住关键词、理解句子结构、推断词义等,并通过实际阅读练习让学生加以运用。

3. 教授文言文翻译的技巧和方法,如直译和意译、注意文化背景和词义转换等,并通过翻译练习让学生加以实践。

四、教学评价1. 通过对学生的阅读理解和翻译能力的评估,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练习,观察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五、教学资源1. 文言文阅读材料,包括经典文学作品和中考真题。

2. 文言文翻译技巧和参考资料。

3. 教学PPT和多媒体辅助教学材料。

六、教学活动1. 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答题竞赛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组织文言文阅读角,提供丰富的文言文材料,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和交流。

3. 定期举办文言文朗读比赛和翻译比赛,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翻译水平。

七、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教学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自主寻找答案,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运用案例教学法,通过具体文言文案例分析和讨论,让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和技巧。

3. 采用差异化教学策略,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和需求,提供适当的辅导和挑战性的学习任务。

八、教学实践1. 安排定期的文言文阅读和翻译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巩固所学知识和技巧。

2. 鼓励学生在课堂外进行文言文阅读,如家庭作业、阅读笔记等,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阅读能力。

3. 组织文言文阅读俱乐部或兴趣小组,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交流和分享,促进学生的合作学习和共同成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文言文阅读专项复习教案复习目标:1.回顾有关文言文的知识点。

2.了解文言文的考点及常见题型。

3.掌握答题的技巧,从容应对中考。

重点:掌握文言文阅读的答题技巧。

难点:文言文阅读题的答题技巧应。

教法:1.启发引导法;2、整理归纳法。

学法:“自主——合作——归纳——应用”教学设想: 利用多媒体课件,目标点击,示例精析,突破重难点;专项练习,及时巩固。

课时安排:1教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二、中考考查方向何陋之有?2016年文言文阅读考试内容及要求:①参考注释,结合语境,灵活运用课内文言文知识,理解课外文言文语段的主要内容。

②理解文中文言词语(包括文言实词、文言虚词、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的含义及用法。

③掌握基本的文言文句式(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

④将文中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三、2016中考题型:1、实词解释;2、虚词用法;3、特殊句式;4、文意理解;5、句子翻译。

四、文言文阅读解题思路和答题技巧(一中考题型一:实词解释结合青岛2015年中考试题第8题学习方法:解释文言字词的方法一:联想推断法:当试卷上给出某一个加点实词时,应该联想到课文中有关此词的用法和意义,将二者比较,再确定其含义。

(二中考题型二:虚词用法师:联想推断法可解答普通实词和特殊词类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和词类活用等词,但对于一词多义词和虚词来说,仅用这一种方法就不够了,下面再给大家介绍另一种方法:结合青岛2015年中考试题第9题学习方法:解释文言字词的方法二:语境代入法:结合整段选文、整个句子上下文的意思来确定某个词的意思,将词义代入原句,看它是否通顺正确。

实战演练:做《王翦伐楚》第1、2题(三中考题型三:特殊句式1知识回顾:文言文特殊句式有四种(、(、(、(;其中判断句翻译时要译出(;省略句有(、(、(、(;倒装句有(、(、(、(;被动句有(和(。

2.判断句式: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陶渊明《桃花源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孟子《鱼我所欲》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愚公移山》屠惧,投以骨。

蒲松龄《狼》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

彭端淑《为学》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诸葛亮《出师表》尝贻余核舟一。

魏学伊《核舟记》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范仲淹《岳阳楼记》3.实战演练:做《故事两则》第10题,《王翦伐楚》第3题(四中考题型四:文意理解1.方法指导:如何快速整体把握全文的内容?第一步:快速浏览题目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有个特点:A.有的题目选项出示了文中某些关键字词的意思(如第一题后面的词语解释,有一个是错的,其它三个是对的,可以帮助理解文章内容。

B.有的题目则提示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

(如第四题浏览题目,有助于同学们初步了解文言文的大致意思。

所以,接到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首先应该快速浏览文段后的题目。

第二步:仔细分析标题有的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会给出标题。

大部分标题本身就概括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

我们看了标题就知道文段的主要内容了。

(如青岛2014年中考题《周寻画龙》、2012年《桓公用管仲》、2011年《任贤》总之,仔细分析文段的标题,可使我们快速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

第三步:结合注释速读全文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对于一些难懂的文言字词一般都会给出注释。

这些注释有助于同学们准确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

所以,千万别忽略这些注释。

另外,需要注意:在阅读全文的过程中,碰到“拦路虎”,千万别停下来苦苦思索,而应继续阅读。

总之,速读全文,不求完全读懂,能明白文章的大致意思就可以了。

第四步:“对症下药”解答问题。

用原文句子或者关键的词语来检验答项是否正确。

2. 实战演练:做《故事两则》第11题,《王翦伐楚》第4题(五中考题型五:句子翻译1.文言文翻译三大原则:信:忠于原文;达:文意通达流畅;雅:语言富有文采。

要求:直译为主,意译为辅2.句子翻译的方法:对:指把原句中的单音节词对译为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节词或多音节词。

留:凡朝代、年号、人名、地名、官职等专有名词或现代汉语也通用的词,皆保留不动。

删:把无意义或没必要译出的衬词(同义连用、偏义复词等、虚词删去。

换:对古今异义、通假、词类活用,翻译时都要换成现在通俗的词语,使译文通达明快。

调:文言文倒装句应依据现代正常语序进行调整。

补:对句中省略成分,须据上下文文意,适当补充,使语意完整。

贯:指要根据上下文,灵活贯通地翻译。

首先要“直译”(对留删换调补,在“直译”不能完成时,不得已才用“意译”,这个“贯”就是所谓的“意译”。

3.翻译下面一篇短文:越人溺鼠鼠好夜窃粟。

越人置粟于盎①,恣鼠啮不顾。

鼠呼群类入焉,必饫而后反。

越人乃易粟以水,浮糠覆水上。

而鼠不知也。

逮夜,复呼群次第入,咸溺死。

【注释】①盎(àng:腹大口小的盆子。

4.结合句子理解掌握对译方法。

5.翻译歌诀:通读全文,掌握大意。

古今同义,保留不译。

古今异义,辨析仔细,以今换古,要合原义。

句中省略,括号补齐。

如遇倒装,调整语序。

个别虚词,无法翻译,没有影响,不妨删去。

直译为主,辅以意译,忠于原作,贯通顺利。

6. 实战演练:做《故事两则》第12题,《王翦伐楚》第5题(六总结:1.依据课本,夯实基础注意积累常用实词(现代汉语中还在用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之、其、而、以、于”等重要虚词。

2.多读多背,培养语感3.调动积累,提高能力课外文言文中见到重现的语言知识,要能联系已掌握的文言知识,比较异同,分析其内在联系,以解决新问题。

遇到疑难词句,要能联系所掌握的知识,把已知代入未知,根据上下文寻求隐含信息,推断出疑难词句的意思,以训练推断能力。

附实战演练试题:(一2015年中考真题再现:文言文阅读【本题满分12分】故事两则向有友人馈朱鲫①于孙公子禹年②,家无慧仆,以老佣往。

走送之,及门,倾水出鱼,索盘而进之。

及达主所,鱼已枯毙。

公子笑而不言,以酒犒佣,即烹鱼以飨③。

既归,主人问:“公子得鱼,颇欢慰否?”答曰:“欢甚。

”问:“何以知之?”曰:“公子见鱼便欣然有笑容,立命赐酒,且烹数尾以犒小人。

”主人骇甚,自念所赠颇不粗劣,何至烹赐下人。

因责之曰:“必汝蠢顽无礼,故公子迁怒耳。

”佣扬手力辩曰:“我固陋拙,遂以为非人④也!登公子门,小心如许,犹恐筲斗不文⑤,敬索盘出,一一匀排而后进之,有何不周详也?”主人骂而遣之。

灵隐寺僧某,以茶得名,铛臼⑥皆精。

然所蓄茶有数等,恒视客之贵贱以为烹献;其最上者,非贵客及知味者,不一奉也。

一日,有贵官至,僧伏谒甚恭,出佳茶,手自烹进,冀得称誉。

贵官默然。

僧惑甚,又以最上一等烹而进之。

饮已将尽,并无赞语。

僧急不能待,鞠躬曰:“茶何如?”贵官执盏一拱曰:“甚热。

”(取材于蒲松龄《聊斋志异》【注释】①朱鲫:红鲫鱼,一种名贵的观赏鱼。

②孙公子禹年:孙禹年,淄川人,清代顺治年间兵部尚书之子。

③飨(xiǎng:用酒食款待。

④非人:不懂事理的人。

⑤筲斗不文:用小水桶盛着鱼,不够体面。

筲(shāo斗,小水桶。

⑥铛(chēng臼:煎茶、碎茶用具。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走送之走:跑B.自念所赠颇不粗劣念:思念,怀念C.手自烹进手自:亲自用手D.贵官执盏一拱曰执:拿着,握着9.下列句子中,“以”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2分例句:又以最上一等烹而进之A.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愚公移山》B.卷石底以出(《小石潭记》C.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出师表》D.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隆中对》10.下列句子中,与“何以知之?”句式相同的一项是(2分A.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曹刿论战》B.山峦为晴雪所洗(《满井游记》C.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D.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11.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老佣人把鱼摆在盘中献给孙公子,公子很高兴,但没说话,让人拿酒烹鱼款待老佣人。

B.老佣人认为自己做得很有礼节,对主人的责备很不满意,极力辩解;主人非常生气。

C.灵隐寺有位以茶闻名的僧人,存了不同等级的茶叶,用来招待不同的客人。

D.僧人煮了上等好茶献给贵官,希望得到称赞,哪知这位贵官却不懂得茶叶的优劣。

12.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向有友人馈朱鲫于孙公子禹年。

(2分(2既归,主人问:“公子得鱼,颇欢慰否?”(2分(二文言文阅读(满分12分王翦伐楚王问于将军李信曰:“吾欲取荆①,于将军度用几何人而足?”李信曰:“不过用二十万。

”王以问王翦,王翦曰:“非六十万人不可。

”王曰:“王将军老矣,何怯也!”遂使李信、蒙恬将二十万人伐楚;王翦因谢病归频阳②。

李信大破楚军,于是引兵而西,与蒙恬会城父③,楚人因随之,三日三夜不顿舍④,大败李信。

王闻之,大怒,自至频阳谢王翦曰:“寡人不用将军谋,李信果辱秦军。

将军虽病,独⑤忍弃寡人乎!”王翦谢病:“不能将。

”王曰:“已矣,勿复言!”王翦曰:“必不得已用臣,非六十万人不可!”王曰:“唯听将军计耳。

”于是王翦将六十万人伐楚。

王送至霸上⑥,王翦请美田宅甚众。

王翦既行,至关⑦,使使还请善田者五辈。

或曰:“将军之乞贷亦已甚矣!”王翦曰:“不然。

王怚⑧中而不信人,今空国中之甲士而专委于我,我不多请田宅为子孙业以自坚,顾令王坐而疑我矣。

”楚人闻王翦益军而来,乃悉国中兵以御之;王翦坚壁不与战。

楚人数挑战,终不出。

王翦日休士洗沐而善饮食,抚循之;亲与士卒同食。

楚既不得战,乃引而东。

王翦追之,令壮士击,大破楚师,杀其将军项燕,楚师遂败走。

【注】①荆:即楚国。

②频阳:地名,今陕西富平。

③城父:地名,今安徽涡阳西北。

④顿舍:停宿。

⑤独:难道。

⑥霸上:地名,今西安市东。

⑦关:指武关,今陕西丹风东。

⑧怚:同“粗”。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自至频阳谢王翦曰谢:道歉B.于是引兵而西西:向西进发C.今空国中之甲士而专委于我委:托付D.楚师遂败走走:离开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以”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组是((2分例句:我不多请田宅为子孙业以自坚A.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B.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C.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醉翁亭记》D.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3.下列各句中,与“王以问王翦”一句句式相同的是((2分A.(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B.宋何罪之有(《公输》C.而城居者未之知也(《满井游记》D.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桃花源记》4.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李信和蒙恬攻打楚国,一开始取得了胜利,但最后在楚军的反攻中大败而归。

B.当李信大败而归后,秦王亲自去向王翦道歉,并送王翦至霸上,体现了秦王知错能改的品质。

C.王翦最后答应了秦王要求他带兵的要求,同时请求秦王赏他很多良田大宅,这说明王翦是一个贪图荣华富贵的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