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行为观察记录课件21
合集下载
幼儿行为的观察、记录与分析 PPT

幼儿行为的观察、记录与分析
一、什么是“观察”?“观察”与 “观看”的区别
观——看(视觉系统参与) 察——察觉,即:发现(思维) “观察”是指细察事物的现象、动向。
我们把对幼儿在园时间内的观察, 统称“教育观察”
二、教育观察:
教育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比 较持久的活动。是为了发现儿童独特特点, 了解幼儿的行为和行为变化,评价儿童的 发展状态,提供发展支持,促成儿童达到 发展目标。
幼儿的行为:
指在主客观因素影响下而产生的 外部(外显)的活动。
(动作 语言 表情 神态 )
三、观察的意义
(一)观察的必要性 (二)观察的重要性 (三)观察的可行性
(一)观察的必要性
(一)观察的必要性
(一)观察的必要性
1、指向幼 儿层面
2、指向教 师层面
(二)观察的重要性
(二)观察的重要性
2. 档案式记录 地点:大一班 对象:天天小朋友 目的:天天小朋友学习1到10的点数情况
观察记录:
2006/12/18 天天拿起一根纺锤棒点数后放入写有数字1的盒子里。用同样的方法他
完成了3和4的点数。到5的时候,他先念出盒子上的数字5,可点数出的纺 锤棒却不是5根。后面的数字都是如此,不是多了就是少了。
2007/2/9 他在点数完4根纺锤棒并放入相应的盒子里后,又去拿纺锤棒时,却从
4开始继续点数5、6、7……应该从1数到5)。老师过去指导他,在老师 的指导下它能够正确的点数,可是老师一离开他就恢复了原样。
2007/2/15 他很快就正确地从1点数到5。这时他发现写有0的盒子内有一根皮筋,
便拿起一根纺锤棒套上皮筋放在盒子内。老师走过去指着盒子上写的0问: “这是几?”他说:“0。”老师又问:“你放了几?”他笑着说:“1。” 老师说:“0有吗?”他说:“没有。这有皮筋。”老师把皮筋拿走后, 他又继续进行点数一直到9,而且全部数对了。
一、什么是“观察”?“观察”与 “观看”的区别
观——看(视觉系统参与) 察——察觉,即:发现(思维) “观察”是指细察事物的现象、动向。
我们把对幼儿在园时间内的观察, 统称“教育观察”
二、教育观察:
教育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比 较持久的活动。是为了发现儿童独特特点, 了解幼儿的行为和行为变化,评价儿童的 发展状态,提供发展支持,促成儿童达到 发展目标。
幼儿的行为:
指在主客观因素影响下而产生的 外部(外显)的活动。
(动作 语言 表情 神态 )
三、观察的意义
(一)观察的必要性 (二)观察的重要性 (三)观察的可行性
(一)观察的必要性
(一)观察的必要性
(一)观察的必要性
1、指向幼 儿层面
2、指向教 师层面
(二)观察的重要性
(二)观察的重要性
2. 档案式记录 地点:大一班 对象:天天小朋友 目的:天天小朋友学习1到10的点数情况
观察记录:
2006/12/18 天天拿起一根纺锤棒点数后放入写有数字1的盒子里。用同样的方法他
完成了3和4的点数。到5的时候,他先念出盒子上的数字5,可点数出的纺 锤棒却不是5根。后面的数字都是如此,不是多了就是少了。
2007/2/9 他在点数完4根纺锤棒并放入相应的盒子里后,又去拿纺锤棒时,却从
4开始继续点数5、6、7……应该从1数到5)。老师过去指导他,在老师 的指导下它能够正确的点数,可是老师一离开他就恢复了原样。
2007/2/15 他很快就正确地从1点数到5。这时他发现写有0的盒子内有一根皮筋,
便拿起一根纺锤棒套上皮筋放在盒子内。老师走过去指着盒子上写的0问: “这是几?”他说:“0。”老师又问:“你放了几?”他笑着说:“1。” 老师说:“0有吗?”他说:“没有。这有皮筋。”老师把皮筋拿走后, 他又继续进行点数一直到9,而且全部数对了。
婴幼儿行为观察记录的方法-PPT课件

三、轶事记录法的优缺点 轶事记录法的优点:从以上对轶事记录法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轶事记录法有一些明显的优点。(1)最简单最常用轶事记录法因为它的简单、方便和灵活,能针对某个特殊事件做迅速、正确和详细持述的记录,而且无需编制观察记录表格,也不需要安排特别的情境、范围或事件,当事情发生了,教师可以随时随地地进行记录,所以通常被认为是一种最简单的观察法,也是幼儿园教师最常用的一种观察方法。我们经常看到一些教师在带班的同时进行一些幼儿行为的记录,这些大多就是运用了轶事记录法。
轶事记录法的缺点:虽然轶事记录法确实是教师最喜欢和最常用的方法,其简便、容易不容置疑,但是这些不能掩盖它的一些不足。 (1)记录行为内容易偏差轶事记录法容易受偏见影响而选择所记录的行为,这种偏见的产生往往是因为观察者的好恶而引起的。例如会专门选择记录一些教师眼中比较不守纪律幼儿的行为。因为轶事记录法并不是在事件发生的当时就记录下来,例如教师在带班过程中观察到的一些情况,往往因为在带班无法顾及记录,而进行事后的补记。这种事后进行补记的做法,记录的内容常会带有一些偏差,这样的偏差可能是因为记忆不清造成的,但是也有可能是观察者本身的主观倾向性本章主要学习几种常见的幼儿行为观察记录方法,叙述的方法(日记描述法、轶事纪录法和实况详录法)、取样法(时间取样法和事件取样法)、行为检核法、等级评定量表法和数码影音工具辅助法,结合具体案例分析掌握各方法的含义、优缺点及格式类型,并在实践过程中能够灵活选择应用观察记录方法,科学记录和分析幼儿的行为。
轶事记录是有主题的,记录的是被观察者独特的行为或事件。通常要求将行为或事件发生的过程客观、准确、具体、完整地记录下来,不仅要记录被研究者的行为、肓谈,还要记录被观察者行为发生的背景以及与之联系的其他在场儿童的活动,记录的词句要准确、客观,如实反映客观情况。观察者的主观评价和解释与行为事实的客观描述要严格地区分开来,以免将客观事实与主观判断相混淆。轶事记录往往是在事件发生后的追记,因此一定要及时记录,以免受记忆误差的影响。
轶事记录法的缺点:虽然轶事记录法确实是教师最喜欢和最常用的方法,其简便、容易不容置疑,但是这些不能掩盖它的一些不足。 (1)记录行为内容易偏差轶事记录法容易受偏见影响而选择所记录的行为,这种偏见的产生往往是因为观察者的好恶而引起的。例如会专门选择记录一些教师眼中比较不守纪律幼儿的行为。因为轶事记录法并不是在事件发生的当时就记录下来,例如教师在带班过程中观察到的一些情况,往往因为在带班无法顾及记录,而进行事后的补记。这种事后进行补记的做法,记录的内容常会带有一些偏差,这样的偏差可能是因为记忆不清造成的,但是也有可能是观察者本身的主观倾向性本章主要学习几种常见的幼儿行为观察记录方法,叙述的方法(日记描述法、轶事纪录法和实况详录法)、取样法(时间取样法和事件取样法)、行为检核法、等级评定量表法和数码影音工具辅助法,结合具体案例分析掌握各方法的含义、优缺点及格式类型,并在实践过程中能够灵活选择应用观察记录方法,科学记录和分析幼儿的行为。
轶事记录是有主题的,记录的是被观察者独特的行为或事件。通常要求将行为或事件发生的过程客观、准确、具体、完整地记录下来,不仅要记录被研究者的行为、肓谈,还要记录被观察者行为发生的背景以及与之联系的其他在场儿童的活动,记录的词句要准确、客观,如实反映客观情况。观察者的主观评价和解释与行为事实的客观描述要严格地区分开来,以免将客观事实与主观判断相混淆。轶事记录往往是在事件发生后的追记,因此一定要及时记录,以免受记忆误差的影响。
幼儿行为观察与记录 ppt课件

观察了一会发现班上幼儿对于乐高玩具的搭法只是局限于将乐高玩具 一层层的垒高。于是,老师找来几本关于建构类的图书放在旁边,并 告诉幼儿可以模仿书里面的图案搭建,逐渐地,幼儿搭建的图形越来 越丰富,还创造性地搭建出许多新的造型。
TF
(三)观察是对游戏进行正确评价的保证
案例3 当听到老师发出“下班了”的信号时,孩子们都在忙着收拾、整理自
TF
二、为什么观察
(一)讨论: 观察的目的 ——我们为什么要观察?
(冲突,40s 3min)
TF
为什么要观察?——观察的目的
接手新班级,要了解孩子的现状? 最近班级中发生了一些小的事件(如告状),想要了解具体情况? 一些孩子出现了行为习惯方面的问题,严重性程度如何? 开展主题活动中,想要了解班级孩子的一些经验、想法、水平? 在开展个别化的活动中,投放了材料,想了解这些材料的适合性? 想了解个别孩子的特殊情况? ……
TF
一、发展概论
(一)发展的涵义 发展是一种连续的现象,是随着生命周期变化而产 生的一系列变化。
(二)发展的质与量 量:生理上的变化(可测量的,如身高、体重) 质:心理功能的变化(情绪、智力)
TF
(三)相关概念
分化性: 起初行为是以一种较笼统的方式呈现,渐渐彼此分离、 发展出一 种较熟练、特殊及彼此独立的方式(手的分化,如撕纸)
儿童的发展主要是遗传的作用还是环境的影响?
TF
(一)遗传因素来自成熟过程:
格塞尔成熟理论(爬梯实验)
格塞尔找来一对同卵双生子A和B,A从出
生后第48周起接受爬梯及肌肉协调训练,每日
练习10分钟,连续6周;B则从出生后第53周开
始,仅训练了2周,就赶上了A的水平
由于同卵双生子有相同的基因,格塞尔得
TF
(三)观察是对游戏进行正确评价的保证
案例3 当听到老师发出“下班了”的信号时,孩子们都在忙着收拾、整理自
TF
二、为什么观察
(一)讨论: 观察的目的 ——我们为什么要观察?
(冲突,40s 3min)
TF
为什么要观察?——观察的目的
接手新班级,要了解孩子的现状? 最近班级中发生了一些小的事件(如告状),想要了解具体情况? 一些孩子出现了行为习惯方面的问题,严重性程度如何? 开展主题活动中,想要了解班级孩子的一些经验、想法、水平? 在开展个别化的活动中,投放了材料,想了解这些材料的适合性? 想了解个别孩子的特殊情况? ……
TF
一、发展概论
(一)发展的涵义 发展是一种连续的现象,是随着生命周期变化而产 生的一系列变化。
(二)发展的质与量 量:生理上的变化(可测量的,如身高、体重) 质:心理功能的变化(情绪、智力)
TF
(三)相关概念
分化性: 起初行为是以一种较笼统的方式呈现,渐渐彼此分离、 发展出一 种较熟练、特殊及彼此独立的方式(手的分化,如撕纸)
儿童的发展主要是遗传的作用还是环境的影响?
TF
(一)遗传因素来自成熟过程:
格塞尔成熟理论(爬梯实验)
格塞尔找来一对同卵双生子A和B,A从出
生后第48周起接受爬梯及肌肉协调训练,每日
练习10分钟,连续6周;B则从出生后第53周开
始,仅训练了2周,就赶上了A的水平
由于同卵双生子有相同的基因,格塞尔得
第七章儿童行为观察中的记录ppt课件

日期
开始记录时间 结束记录时间 次数划记 总计
备注
08-10-24
9:53
10:53
正正
10次
……
……
08-12-30
9:00
10:00
正
5次
❖类型:记录行为发生的次数(现场记录适用)
2. 对某类行为多种表现出现频率记录
4岁幼儿早晨入园后的反应
时间:8:00——9:30 活动:自由游戏
幼儿 代号
记录 时段
一 二三四 五
备注
1. 要求喝水
2. 要求上厕所
3. 慢慢走进寝室
4. 与同伴玩耍 5. 哭闹
6. 跑出寝室
7. 在床边乱跑 8. 其他 9. 在小床上滚来滚去
❖类型:记录行为发生的次数(现场记录适用)
1. 对某类行为单一表现出现频率记录
吮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手指动作记录表
吮吸手指动作记录
被观察者:***
记录者:***
第四节 现代观察记录手段的运用
现代设备辅助观察技术
三种主要手段
辅助观 察的三 种技术
手段
摄影
特点:辅助文字描述的有效手段 运用要点:掌握技术、选择场景、 拍摄效果、处理照片
录音
特点:记录儿童语言的有效手段 运用要点:掌握技术、录音与文字 配合、事后处理
摄像
特点:对行为过程动态的全景记录 运用要点:掌握技术(重点跟踪、 非现场遥控式摄像)、距离选择和 角度的调整、、整理摄像结果
第三节 表格符号记录法 (频数、等级、符号记录)
一、表格符号记录法概述(观察前已设计好的观察工具)
❖ 基本含义: 运用表格以及各种符号进行记录的方式;
❖ 适用范围: 记录行为出现的次数频率、强弱程度、行为归类等;
儿童行为观察记录21

家长和/或儿童的反馈
席宇豪能够利用不同的材料进行搭建,相同的物品搭建成不同的形状。有着充分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利用材料搭建出自己想象的物体。
班级:小一班 观察对象: 教师:
有助于学的心智倾向
好奇主动
敢于探索和尝试
乐于想象和创造
这两天进行环境创设,班级两大箱的废旧物品堆的乱七八糟的,于是便请了几个小朋友整理,过一会时间,过去看看孩子整理好了没有,却发现他们不但没有整理好,还玩的很专注、很开心。有的在玩“做饭”的游戏,有的拿奶粉罐在敲打着,头还不停的动来动去,有的把茶叶罐滚来滚去,席宇豪在围着纸盒搭建房子,他先用牙膏盒当柱子,再找出盒子当楼板,一共搭建了三层,最后还用两个盒子搭建了三角形当屋顶,他开心的告诉我:“老师,这是我盖的别墅。”玩了一段时间后,要求孩子们收拾材料,每个幼儿都自主将材料归类整理收拾好。
学 科 知 识
科学
艺术
发展领域
健康
科学
艺术
我们觉得,什么样的学习在这里发生了?(关注儿童能做的和长处)
利用废旧物品按照自己的意愿,自主、快乐的游戏。知道基本的建构技能,学习互相合作完成一件作品。能在教师的提醒下,将材料归类整理好,愿意把自己的开心告诉老师、小朋友,一起分享快乐。
机会和可能性
组织幼儿引导、讨论,仔细倾听幼儿的想法,将这种底结构、开放性的材料投放到区域中,形成一个“自主 活动区”。 给幼儿自由和自主,激发幼儿的游戏兴趣。家园配合,收集一些废旧物品整理归类,放置自主活动区供幼 儿操作
席宇豪能够利用不同的材料进行搭建,相同的物品搭建成不同的形状。有着充分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利用材料搭建出自己想象的物体。
班级:小一班 观察对象: 教师:
有助于学的心智倾向
好奇主动
敢于探索和尝试
乐于想象和创造
这两天进行环境创设,班级两大箱的废旧物品堆的乱七八糟的,于是便请了几个小朋友整理,过一会时间,过去看看孩子整理好了没有,却发现他们不但没有整理好,还玩的很专注、很开心。有的在玩“做饭”的游戏,有的拿奶粉罐在敲打着,头还不停的动来动去,有的把茶叶罐滚来滚去,席宇豪在围着纸盒搭建房子,他先用牙膏盒当柱子,再找出盒子当楼板,一共搭建了三层,最后还用两个盒子搭建了三角形当屋顶,他开心的告诉我:“老师,这是我盖的别墅。”玩了一段时间后,要求孩子们收拾材料,每个幼儿都自主将材料归类整理收拾好。
学 科 知 识
科学
艺术
发展领域
健康
科学
艺术
我们觉得,什么样的学习在这里发生了?(关注儿童能做的和长处)
利用废旧物品按照自己的意愿,自主、快乐的游戏。知道基本的建构技能,学习互相合作完成一件作品。能在教师的提醒下,将材料归类整理好,愿意把自己的开心告诉老师、小朋友,一起分享快乐。
机会和可能性
组织幼儿引导、讨论,仔细倾听幼儿的想法,将这种底结构、开放性的材料投放到区域中,形成一个“自主 活动区”。 给幼儿自由和自主,激发幼儿的游戏兴趣。家园配合,收集一些废旧物品整理归类,放置自主活动区供幼 儿操作
儿童行为观察与分析(课堂PPT)

发动(自主性)、
• 情绪宣泄——激动(自控)、忍耐(抑制)
31
角色游戏看什么:
• 替代物的使用电话熨斗 • 游戏情节的变化 • 游戏冲突的解决 社会冲突(纠纷)
认知冲突(困难)
行为诊断、发展可能性、 课程的问题与调整
结构游戏中看什么: • 发现搭建过程中的问题和困难 • 看作品的搭建技能 • 看作品搭建中体现的数理逻辑经验 • 作品的表征水平(与原型的一致性、细致性、概括性)
27
三、观察结果的分析---以游戏观察为例
1、装扮行为:
• 主题——主题发起(动机)、主题名称(生活经验范 围)
• 情节——情节构思(目的性、想象)、情节内容(知 识经验)
• 角色——角色意识(自我意识)、角色认知(社会认 知)、角色类型(社会认知)
28
三、观察结果的分析---以游戏观察为例
2、替代行为
3、操作行为
• 搭建——作品构思(目的性、想象)、作品名称(知识 经验)、结构的复杂性(空间想象、精细动作)
• 练习——反复摆弄(精细动作) • 探索——探索材料(物理经验)、解决问题(逻辑经验
)
4、合作行为
• 交往——玩伴群体(自我意识)、交往地位(独立性) 、交往策略(社会认知)
• 规则——遵守游戏规则(规则认知)、遵守日常规则( 行为习惯)、创造规则(认知和社会)
(一)基本概念解读
1.行为
行为是指人在主客观因素影响下而产生的外部(外显)活动
2.学前儿童的行为
学前儿童的行为是指学前儿童在主客观因素影响下而产 生的外部(外显)活动。
这里的主客观因素,各位老师如何理解,具体又可 以指什么?
依据直接的观察,可以把学前儿童的行为简要概括为动作、 语言、表情、神态等,以及由此倒推而出其心理活动。
• 情绪宣泄——激动(自控)、忍耐(抑制)
31
角色游戏看什么:
• 替代物的使用电话熨斗 • 游戏情节的变化 • 游戏冲突的解决 社会冲突(纠纷)
认知冲突(困难)
行为诊断、发展可能性、 课程的问题与调整
结构游戏中看什么: • 发现搭建过程中的问题和困难 • 看作品的搭建技能 • 看作品搭建中体现的数理逻辑经验 • 作品的表征水平(与原型的一致性、细致性、概括性)
27
三、观察结果的分析---以游戏观察为例
1、装扮行为:
• 主题——主题发起(动机)、主题名称(生活经验范 围)
• 情节——情节构思(目的性、想象)、情节内容(知 识经验)
• 角色——角色意识(自我意识)、角色认知(社会认 知)、角色类型(社会认知)
28
三、观察结果的分析---以游戏观察为例
2、替代行为
3、操作行为
• 搭建——作品构思(目的性、想象)、作品名称(知识 经验)、结构的复杂性(空间想象、精细动作)
• 练习——反复摆弄(精细动作) • 探索——探索材料(物理经验)、解决问题(逻辑经验
)
4、合作行为
• 交往——玩伴群体(自我意识)、交往地位(独立性) 、交往策略(社会认知)
• 规则——遵守游戏规则(规则认知)、遵守日常规则( 行为习惯)、创造规则(认知和社会)
(一)基本概念解读
1.行为
行为是指人在主客观因素影响下而产生的外部(外显)活动
2.学前儿童的行为
学前儿童的行为是指学前儿童在主客观因素影响下而产 生的外部(外显)活动。
这里的主客观因素,各位老师如何理解,具体又可 以指什么?
依据直接的观察,可以把学前儿童的行为简要概括为动作、 语言、表情、神态等,以及由此倒推而出其心理活动。
最新幼儿行为观察与记录PPT课件

*缺點
敘事描述法可能使記錄者花費大量的時間 與精力,此方法無法快述地獲得某種行為的 代表性樣本,Lay-Dopyera和Dopyera(1982) 認為,因為「記錄的負擔很重,多數觀察者 局限於記錄主要的情節」,並建議採用時間 取樣法(timesamping法的特徵為何?此特徵有何優點? 2﹒敘事描述法的選擇性對觀察者明確地記錄觀
察資料的影響有多少? 3﹒在什麼情況下你可能不會使用敘事描述法?
在什麼情況下可能會使用此方法? 4﹒在敘事描述法中,解釋扮演何種角色?何時
最可能或需要使用解釋? 5﹒什麼時候你會以敘事描述法作為連續記錄?
此兩種記錄法所呈現的資料有顯著的不同 嗎?
「描述性的敘事法」顯然是採樣記錄的觀 點。敘市描述法是記錄行為的正式方法之一 ,敘事描述也記錄正發生的行為,且通常是 當場記錄。
就敘事描述法的技術而言,儘可能非常 詳細的連續記錄兒童本身即與其他人或物做 了什麼事、說了什麼話。敘事描述法的主要 目標在於獲得詳細的、客觀的敘述性行為, 而不加以推論、解釋或評價,這是敘事描述 法的一項重要特質。
儿童行为观察与分析ppt课件

1.观察对象:不完整 2.观察时间:不具体,持续时间 3.游戏环境、背景的必要描述 4.描述是否详实 、客观、准确 5.分析是否准确、点到核心 6.理论的使用:评价依据 7.调整(建议)是否具有针对性 8.混淆观察描述、分析与背景
三、观察结果的分析---以游戏观察为例
1、装扮行为:
• 主题——主题发起(动机)、主题名称(生活经验范 围)
游戏区
位置 面积 材料 参与人 使用材 持续时间 备注
数
料
角色游 戏区 结构游 戏区 表演区
科学区
……
20
SUCCESS
THANK YOU
2019/6/5
角色游戏区观察记录例表
主题名 来源与 角色及 材料与 情节与 备注
称
发起 分配 使用 过程
1 2 3 ……
22
结构游戏区观察记录例表
区域名 提供 参与 使用 持续 成果 备注
• 情节——情节构思(目的性、想象)、情节内容(知 识经验)
• 角色——角色意识(自我意识)、角色认知(社会认 知)、角色类型(社会认知)
三、观察结果的分析---以游戏观察为例
2、替代行为
• 替代物——替代物与原型物之间的相似程度(思维的 抽象性、想象)
• 替代特征——构造替代(再造性想象)、多功能替代 (思维的变通性)、多物替代(思维的抽象性)
学前儿童 行为观察与分析
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背景
教师专业发展要求 课程游戏化实施 观察意识:与我的关系 观察分析能力:有待提升
目录
基本概念解读 如何呈现观察 观察结果的分析 观察能力提升支架
一、儿童行为观察概述
儿童行为观察概述 为什么要观察 观察对幼儿教育的价值
三、观察结果的分析---以游戏观察为例
1、装扮行为:
• 主题——主题发起(动机)、主题名称(生活经验范 围)
游戏区
位置 面积 材料 参与人 使用材 持续时间 备注
数
料
角色游 戏区 结构游 戏区 表演区
科学区
……
20
SUCCESS
THANK YOU
2019/6/5
角色游戏区观察记录例表
主题名 来源与 角色及 材料与 情节与 备注
称
发起 分配 使用 过程
1 2 3 ……
22
结构游戏区观察记录例表
区域名 提供 参与 使用 持续 成果 备注
• 情节——情节构思(目的性、想象)、情节内容(知 识经验)
• 角色——角色意识(自我意识)、角色认知(社会认 知)、角色类型(社会认知)
三、观察结果的分析---以游戏观察为例
2、替代行为
• 替代物——替代物与原型物之间的相似程度(思维的 抽象性、想象)
• 替代特征——构造替代(再造性想象)、多功能替代 (思维的变通性)、多物替代(思维的抽象性)
学前儿童 行为观察与分析
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背景
教师专业发展要求 课程游戏化实施 观察意识:与我的关系 观察分析能力:有待提升
目录
基本概念解读 如何呈现观察 观察结果的分析 观察能力提升支架
一、儿童行为观察概述
儿童行为观察概述 为什么要观察 观察对幼儿教育的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始搭建你们的城堡。
观察与记录:
你们的城堡越搭越高,也越来越漂亮,最后,大 城堡摆好了,你开心的笑了,你和乔乔不约而同的给 自己鼓起了掌声,看着你和乔乔的笑容,我也笑了。
儿童行为分析:
构建区是孩子们很喜欢的,孩子们也有合作游戏 的能力,并能够主动、自主地完成活动。
牛牛是一个自尊心比较强的孩子,在搭建积木的 过程中,虽然刚开始经过了两次的失败,但是牛牛并 没有气馁,通过和乔乔的合作,两个人一起完成了建 构,两个孩子在搭积木的过程中有商有量,突出了合 作的重要性,也体现了合作的能力。
支持与回应:
1.投放半成品搭建材料,为能力较弱的幼儿降低 材料难度。
2.为建构区材料创设情景,解决建构区玩具等等。
3.可为玩具区投放构图,为幼儿提供参考和帮助。
学习故事
观察对象:牛牛 幼儿年龄:六岁 性 别:男 故事背景:观察孩子们在构建
区中是否能够主动、自主地完 成活动。
观察与记录:
区域时间到了,你走进了 建构区,开心地玩起了
搭建城堡的游戏。
你很认真的在摆积木,一 点点地叠高,就在你摆的很 认真的时候,积木突然倒了, 于是你开始尝试第二次搭建, 我发现你很聪明,第一次你 是一块积木叠高,很轻易地 就倒了,这一次你选择了在 底层放两块积木再一次叠高.
观察与记录:
这时,我发现你在摆 积木的时候偷偷看了一 眼旁边的乔乔小朋友, 他的积木摆的很高也很 稳,你很着急,于是摆 积木的速度也变快了, 可是你又一次地失败了, 积木又倒了,你生气地 将积木全都一下推倒了, 还很愤怒地自言自语, 我怎么就摆不高呢?
观察与记录:
这时,旁边的乔乔对你说,我们俩一起合作摆一 个大大的城堡好吗?你答应了,你和乔乔开始合作 建构,我发现你的颜色搭配的非常好,你和乔乔开
观察与记录:
你们的城堡越搭越高,也越来越漂亮,最后,大 城堡摆好了,你开心的笑了,你和乔乔不约而同的给 自己鼓起了掌声,看着你和乔乔的笑容,我也笑了。
儿童行为分析:
构建区是孩子们很喜欢的,孩子们也有合作游戏 的能力,并能够主动、自主地完成活动。
牛牛是一个自尊心比较强的孩子,在搭建积木的 过程中,虽然刚开始经过了两次的失败,但是牛牛并 没有气馁,通过和乔乔的合作,两个人一起完成了建 构,两个孩子在搭积木的过程中有商有量,突出了合 作的重要性,也体现了合作的能力。
支持与回应:
1.投放半成品搭建材料,为能力较弱的幼儿降低 材料难度。
2.为建构区材料创设情景,解决建构区玩具等等。
3.可为玩具区投放构图,为幼儿提供参考和帮助。
学习故事
观察对象:牛牛 幼儿年龄:六岁 性 别:男 故事背景:观察孩子们在构建
区中是否能够主动、自主地完 成活动。
观察与记录:
区域时间到了,你走进了 建构区,开心地玩起了
搭建城堡的游戏。
你很认真的在摆积木,一 点点地叠高,就在你摆的很 认真的时候,积木突然倒了, 于是你开始尝试第二次搭建, 我发现你很聪明,第一次你 是一块积木叠高,很轻易地 就倒了,这一次你选择了在 底层放两块积木再一次叠高.
观察与记录:
这时,我发现你在摆 积木的时候偷偷看了一 眼旁边的乔乔小朋友, 他的积木摆的很高也很 稳,你很着急,于是摆 积木的速度也变快了, 可是你又一次地失败了, 积木又倒了,你生气地 将积木全都一下推倒了, 还很愤怒地自言自语, 我怎么就摆不高呢?
观察与记录:
这时,旁边的乔乔对你说,我们俩一起合作摆一 个大大的城堡好吗?你答应了,你和乔乔开始合作 建构,我发现你的颜色搭配的非常好,你和乔乔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