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石油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基于C51单片机直流电机测速仪设计

基于C51单片机直流电机测速仪设计摘要:电机的转速是各类电机运行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监测量,测速装置在电机调速系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特别是数字式测速仪在工业电机测速方面有独到的优势。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C51单片机的光电传感器转速测量系统的设计。
系统采用对射式光电传感器产生与齿轮相对应的脉冲信号,使用AT89C51单片机采样脉冲信号并计算每分钟内脉冲信号的数目,即电机对应的转速值,最终系统通过LCD实时显示电机的转速值。
经过软硬件系统的搭建,分别通过Protues软件系统仿真实验和实际电路搭建检查实验。
仿真实验表明本系统满足设计要求,并且结构简单、实用。
整个直流电机测速系统在降低测速仪成本,提高测速稳定性及可靠性等方面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转速测量;光电传感器;单片机Based On C51 SCM Single DC Motor Speedometer DesignABSTRACT:Motor speed is all kinds of motor operation is an important process to monitor the amount of speed measuring device in the motor control system occupies a very important position, Especially the digital speedometer in the industrial motor speed has unique advantage. This paper describes a photoelectric sensor 51 SCM-based speed measurement system design. System uses a beam photoelectric sensor generates a pulse signal corresponding to the gear, the use of a sampling pulse signal AT89C51 SCM and calculating the pulse per minute, the number of signals that the speed of the motor corresponding to the value of the final system time through the LCD display the motor speed value.After a hardware and software system structures, respectively, through Protues software system to build the actual circuit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al examination.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system meets the design requirements, and the structure is simple and practical. DC Motor Speed entire system in reducing speedometer costs, improve reliability, speed stability and a certain application value.Keywords: Speed measurement; Photoelectric; Single chip micyoco目录1 绪论 (1)1.1 数字式转速测量系统的发展背景 (1)1.2 转速测量在国民经济中的应用 (1)1.3主要研究内容 (2)1.4 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2)2 转速测量系统的原理 (4)2.1 转速测量原理 (4)2.2 转速测量计算方法 (5)3转速测量系统设计方案 (7)3.1 直流电机转速测量方法 (7)3.2 设计任务及方案 (8)4 直流电机测速系统设计 (9)4.1 单片机AT89C51介绍 (9)4.2 转速信号采集 (14)4.2 转速信号处理电路设计 (16)4.4 最小系统的设计 (17)4.4.1复位电路 (17)4.4.2 晶振电路 (20)4.5 显示部分设计 (20)5 直流测速系统仿真 (24)5.1 直流测速系统仿真 (24)5.1.1单片机最小系统仿真 (25)5.1.2 数码管显示仿真 (25)5.2 主程序流程设计 (26)5.2.1 主程序流程设计 (26)5.2.2 定时器的初始化 (27)5.3 实际电路实验 (28)参考文献 (30)致谢 (31)1 绪论1.1 数字式转速测量系统的发展背景在现代工业自动化高度发展的时期,几乎所有的工业设备都离不开旋转设备,形形色色的电机在不同领域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
西安石油大学毕业设计

细粒长石砂岩
0
1.5
0.5
>1.0
痕
1.5
J41 438 1280.45 细粒含黑云母长石砂岩 0
1
0.5
>1.0
痕
1
二、长62储层岩石学特征
2.2 储层物性与孔隙结构 长6油层形成了多孔隙类型: (1)原生粒间孔隙 (2)溶蚀孔隙 (3)微孔隙
三、永宁油田负压分层采油
立项背景和开展意义 永宁油田在近年的油田开发过程中,主要以单层开 采为主,首先主要以开采长6-1为主(也有少数井先开 采了长6-2)。储层岩性为长石砂岩,具有低孔隙、特 低渗透特性,既无边水,又无底水,无气顶,天然能 量不足,属弹性—溶解气驱岩性油藏,随着油田开发 工作的开展,单层开采已经不能满足油田发展的需要, 从2010年开始逐步实现双层开采。
饱和烃
族组成(%) 芳香烃 胶质
沥青质
J62
0.836
6.82
19
6.52
66.10
6.50
3.98
0.43
J68-4
0.836
6.75
18
6.42
66.42
6.97
3.60
0.55
J76
0.840
6.35
22
6.95
66.41
7.72
4.05
0.58
J211
0.840
6.89
24
7.80
63.65
1、丢开接头 2、连接套 3、卡块 4、外套 5、推套 6、剪切销钉 7、主体
OSYD-114液压丢手示意图
四、负压分层采油技术关键
4、负压分层采油管柱组合
负压分层采油管柱的组合方式如右图 所示:由液压丢手和一定数量的堵水封隔 器、负压分采器、死堵组成。在封隔器坐 封后,各层液体必须通过分采器才能进入 油管;其中封隔器和丢手都属于常见的井 下工具。可见,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利用了 负压分采器。
西安石油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1)

西安石油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为了规范我校本科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撰写,保证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GB7713-87)的有关规定,结合我校的教学实践,制定本规范。
1 内容及要求1.1 题目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应该明确、精练、有概括性。
通过题目能大致了解毕业设计(论文)的内容、专业的特点和学科的范畴。
题目的字数要适当,一般在25字以内,必要时可加副标题。
1.2 摘要与关键词1.2.1 摘要摘要应概括地反映出毕业设计(论文)的目的、内容、方法、成果和结论。
摘要中不宜使用公式、图表,不标注引用文献编号。
中文摘要以300~500字为宜。
1.2.2 关键词关键词是供检索用的主题词条,应采用能覆盖毕业设计(论文)主要内容的通用技术词条(参照相应的技术术语标准)。
关键词一般为3~5个,按词条的外延层次排列,外延大的排在前面。
1.3 目录目录可按章、节、条、款、项五级标题编写,要求标题层次清晰。
目录中的标题要与正文中标题一致。
目录中应包括绪论、主体、结论、参考文献、致谢、附录等。
1.4 正文正文是毕业设计(论文)的核心部分,一般应包括绪论、主体及结论等部分。
1.4.1 绪论(前言、引言)绪论(前言、引言)一般作为第一章,是毕业设计(论文)正文的开端,应包括毕业设计(论文)的背景及目的、国内外研究状况和相关领域中已有的研究成果、本课题的意义、研究方法、理论依据和具备的条件、毕业设计(论文)构成及主要研究内容等。
1.4.2 主体主体是毕业设计(论文)的主要部分,应该结构合理、层次清楚、重点突出、文字简练通顺。
主体的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毕业设计(论文)总体方案设计与选择的论证。
(2) 毕业设计(论文)各部分(包括硬件与软件)的设计与计算。
(3) 试验方案设计的可行性、有效性以及试验数据的处理及分析。
(4) 对本研究内容及成果应进行较全面的阐述,应着重指出本研究内容中的创新、改进与实际应用之处。
气田产水因素分析

摘要随着气田开发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气井开采时间的延长,出水气井的数量逐渐增加,它严重地威胁气井生产的稳定,使产气量急剧下降,严重时气井被水淹停产,大大降低气田和气井釆收率。
因此,开展对气井出水的分析工作,有效开发对策研究,提高气田和气井最终釆收率是很有必要的。
对于出水气井,控水稳气、防治井筒积液则是开釆该类气井的重要任务。
本文主要通过威远-自流井构造带中二叠统有水气藏、苏里格气田以及河坝飞三气藏气井存在的出水问题进行综合研究,由于地质特征、气水地下分布以及井位布置等因素的不同,不同气田或者区块上的气井都有各自的出水特征及规律,出水对气井的生产造成的影响也不同。
总体上,治水措施有三种方法,分别是控水采气、堵水以及排水采气。
气井出水规律让我们对气井的现状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并对出水情况进行了分类,通过出水规律可以判断气井出水的主要水源,为气田气井后期合理工作制度的确定提供了理论基础;出水的对策研究克服了产水气井防水治水措施选用的盲目性,对气田的后期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气田水;出水特征;产水分布;水侵影响因素AbstractAlong with the increase of gas field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scale expanding and the gas well later time, the number of water producing gas wells increases gradually, it is a serious threat to the stability of the gas production, gas production fell sharply, serious when well be water flooded, greatly reducing gas and gas recovery. Therefore, to carry out analysis on gas well water, effectiv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 it is quite necessary to improve the gas and gas well is the ultimate recovery rate. For water wells, water control and stable gas, preventing wellbore fluid is an important task of mining this kind of wells.This paper mainly through the Weiyuan - Ziliujing structure belt in Permian has two gas reservoirs in Sulige gas field water problems, as well as Heba fly three gas reservoirs are synthetically studied, the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gas water distribution and location layout and other factors in different ways, different gas wells or blocks have water features and regularity of their effect of water on the gas well production, resulting in the different. On the whole, flood control measures in three ways, respectively is the control water gas production, water blocking and drainage gas recovery. Gas well water rules let us status of gas wells have further understanding, and classifies the water situation, water can be judged by law of main water source well water, provides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determining reasonable working system of gas well of late; Countermeasures on water overcomes the blindness selection of water producing gas well water control measure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late development of gas fields.Key words:The gas field water; water features; water invasion;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water distribution目录第一章绪论 (1)1.1 论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2.1 油气田水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现状 (1)1.2.2 低渗致密气藏流体识别方法研究现状 (2)第二章气藏开发地质特征 (5)2.1 测录井响应特征 (5)2.1.1 录井响应特征 (5)2.1.2 测井响应特征 (7)2.2 地层压力特征 (9)2.3 地层流体特征 (10)2.3.1 天然气性质 (10)2.3.2 地层水性质 (10)第三章气水分布规律 (13)3.1 地层水成因及水体边界确定 (13)3.2 存在的水体类型 (14)3.3 气水剖面特征 (16)3.4 气水分布的控制因素 (17)3.4.1 气藏成因 (17)3.4.2 储层非均质性 (17)3.4.3 构造特征与地层水的关系 (20)第四章水侵机理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2)4.1 水侵机理 (22)4.2 侵影响因素分析 (23)第五章结论与建议 (27)5.1 结论 (27)5.2 建议 (27)参考文献 (28)致谢 (31)第一章绪论1.1 论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地层水与石油、天然气共存于同一地层流体系统中,从有机物的堆积到油气的生成、运移和聚集成油气藏,乃至油气藏的破坏,均与地层水有关。
中国石油大学本科毕业设计

对喇嘛甸油田的地质特征精细研究摘要对喇嘛甸油田的地质特征精细研究,分析喇嘛甸油田储层非均质特征、动用状况和剩余油分布规律。
针对喇嘛甸油田特高含水期厚油层不同结构界面的情况和剩余油分布的类型,提出了3种厚油层精细挖潜的采油工艺:①长胶筒封隔器细分注水、堵水工艺胶筒长1~3m,封卡薄隔层及附近的炮眼,封卡结构界面厚度为0.2m;②层内水力割缝射孔工艺,该工艺定位控制精度高,割缝无震动,对薄夹层及水泥环不产生损伤,试验的最小隔层厚度达到0.2m;③层内定位平衡压裂工艺,利用6种工艺管柱,可保护上、中、下结构界面及压裂层上、下结构界面,实施的结构界面厚度达到0.4m。
这3种精细挖潜工艺均得到了应用,对特高含水期厚油层挖潜有较好效果。
并阐述了周期注水采油机理,研究了喇嘛甸油田高含水后期周期注水的组合方式和合理参数,通过典型实例证明, 周期注水是改善非均质油层高含水后期水驱开发效果的一种有效方法。
周期注水方法可以有效地减缓产量递减和含水上升速度,最终达到提高采收率的目的。
关键词:喇嘛甸油田;特高含水期;剩余油;挖潜工艺;周期注水AbstractLamadian field of the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through fine reservoir description, analysis Lamadian reservoir heterogeneity characteristics, status and use of the remaining oil distribution .On the view of different construction interface and different type of remaining oil distribution in thick formations of extra-high water cut period in Lamadian Oilfield, three kinds of fine inner potential excavation technology for thick oil formation were presented. The first one is the fine division water injection and plugging in a long rubber packer with a seal length of1~3meters. This packer can be used to jam the thin barrier and neighbour borehole. The thickness of construction interface jammed by this packer is0.2meter.The second one is the inner hydraulic slotting perforation technology. This technology is characterized by high accuracy for positional control and no quaking for slotting .The operation of this technology has no damage to the thin interbed and cement sheath. The barrier thickness is minimized to0.2meter.The third one is the inner positional balance fracturing technology. Six kinds of string can be used to protect the construction interface. The construction interface of0.4meter in thickness was tested. The three kinds of fine potential excavation technology were all used in large scale and became the new mode for inner potential excavation of the thick formation in the extra-high water cut period. This paper illustrates the mechanism of oil production by cyclic waterflooding and studies the combination method and reasonable parameters of waterflooding in the late stage of high water cut of Lamadian Oil Field. Typical examples prove that cyclic waterflooding is an effective method to improve waterflooding development in late stage of high water cut in heterogeneous reservoirs. Cycle injection can be effective in slowing production decline and increase in speed aquifers, and ultimately achieving the objective of enhanced oil recovery.Key words:Lamadian Oilfield; extra-high water cut period; remaining oil; technology of potential tapping;water cycle目录第1章喇嘛甸油田地质特征 (1)1.1喇嘛甸油田基本概况 (1)1.2喇嘛甸油田构造、断层特征…………………………………………... .11.3喇嘛甸油田储层特点和流体性质 (2)1.4喇嘛甸油田油藏类型、油气水分布 (4)第2章喇嘛甸油田储层动用状况及剩余油分布 (5)2.1喇嘛甸油田储层动用状况 (5)2.2喇嘛甸油田的潜力分析 (5)2.3喇嘛甸油田厚油层内剩余油分布 (6)2.4喇嘛甸油田层内剩余油分布模式 (10)第3章喇嘛甸油田特高含水期开发特点、挖潜工艺 (13)3.1喇嘛甸油田特高含水期开发的特点 (13)3.2喇嘛甸油田特高含水期层内剩余油挖潜工艺 (15)3.3喇嘛甸油田特高含水期开发的油井地层压力界限和流压界限 (20)3.4喇嘛甸油田特高含水期开发对钻井、地面流程工艺技术要求 (22)第4章利用周期注水方法改善喇嘛甸油田高含水后期开发效果 (24)4.1周期注水采油机理及数值模拟研究 (24)4.2喇嘛甸油田周期注水效果分析 (26)结论 (27)参考文献 (28)致谢 (31)第1章喇嘛甸油田地质特征喇嘛甸油田基本概况喇嘛甸油田位于黑龙江省大庆市,地形较为平坦,为草原覆盖区,地面海拔高度为145~152m。
光纤折射率传感

法布里-珀罗干涉仪的湿度传感研究摘要:光纤传感器具有抗电磁干扰、电绝缘、灵敏度高、体积小、成本低等优点,是光感技术以后的发展方向。
法布里珀罗(F-P)干涉仪是一种分辨率极高的多光束干涉仪。
也是干涉型传感器中结构最简单的高精度传感器。
而采用化学腐蚀法制作的F-P 干涉传感器,其制作方法简单、成本低廉、可以批量生产,避免了传统镀膜法制得的F-P腔容易被环境破坏的缺点。
本文针对腐蚀法中存在的多种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利用成本低廉的普通标准单模光纤来制作光纤F-P传感器,在制作过程中通过不断探索,最终得到了一套较完整的腐蚀法制做光纤F-P传感器的方案(包括腐蚀、熔接)。
并对用此方法制作出的光纤F-P传感器进行了湿度和温度的实验测试,结果证实此方法制作的光纤传感器的湿度灵敏度为0.0661dB/%RH,其温度灵敏度为0.265nm/℃。
最后利用光纤熔接机制作了光纤细锥,并制作了光纤细锥与FBG级联的光纤传感器。
关键词:湿度传感;法布里-珀罗;光纤传感器;化学腐蚀;双光束干涉Study on F-P based Humidity sensorAbstract:Optical fiber sensor has advantage of anti-electromagnetic disturbance, electrical insulation, high sensitivity, small size, and low cost, which is the future direction of development of optical sensing technology. F-P cavity interferometer is invented by the French physicist C. Fabry and A. Perot,which is a kind of high resolution multi-beam interferometer. Optical fiber F-P Sensor is a simplest structure of precision interference type sensor. The production methods of the F-P interferometer sensor produced by chemical etching method is simple, inexpensive and compact, which avoid the traditional F-P cavity easily destroyed by environment. The problems that exist in etching method are theoretically analyzed, and standard single-mode fiber is used to make an optical fiber F-P sensor. A more complete corrosion method of optical fiber F-P sensor (including corrosion, welding) is obtained through exploring fabrication process. A humidity sensor based on F-P is fabricated through this way.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humidity sensitivity is 0.0661dB/% RH and temperature sensitivity is 0.265mm/℃. Finally, the fabrication of fiber taper by commercial fusion splicer is given. Moreover, the sensor based on FBG with fiber taper is made.Keywords: Humidity sensor; Optical fiber F-P sensor; Chemical corrosion; Dual beam interference目录1 绪论 (1)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3)2 光纤F-P干涉传感器理论分析 (5)2.1 F-P腔干涉原理 (6)2.2 光纤F-P干涉仪 (7)2.2.1 本征型光纤F-P干涉仪 (7)2.2.2 非本征型光纤F-P干涉仪 (8)2.2.3 在线型光纤F-P干涉仪 (8)2.3 低精细度光纤F-P腔 (9)2.4 光纤F-P传感器的制作方法 (11)2.4.1 传统制作法 (11)2.4.2 激光微加工法 (11)2.4.3 化学腐蚀法 (12)3 化学腐蚀法制作光纤F-P传感器的理论分析 (13)3.1 化学腐蚀原理 (13)3.2 曲率对反射率和透射率的影响分析 (13)3.3 腐蚀光纤F-P腔光强公式 (15)3.4 光纤F-P腔的湿度传感原理 (16)4 化学腐蚀法制作光纤F-P湿度传感器 (18)4.1 光纤的腐蚀特性 (18)4.2 普通单模光纤的腐蚀特性 (19)4.3 电弧在光纤F-P腔制作中的影响 (20)4.4 化学腐蚀法制作光纤F-P腔的一致性 (22)5 F-P湿度传感器实验 (23)5.1 湿度测试实验准备 (23)5.2 光纤F-P湿度传感器实验测试与结果分析 (25)6 光纤细锥的制作 (29)6.1 光纤拉锥的传统方法 (29)6.2 光纤熔接机制作光纤锥的操作方法 (29)7 总结 (34)参考文献 (35)致谢 (37)1 绪论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相对湿度(Relative humidity)简称RH。
油田缓蚀剂

1 绪论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近年来,能源供应日趋紧张,全世界对能源的关注和重视大大提高。
这导致石油开发部门加大对石油的开采力度。
在石油生产过程中,CO2常常作为天然气或油田伴生气的组分之一存在于油气中,此外采用CO2的EOR(提高原油采收率)原油增产技术,也将它带入原油的输送系统,因此,油气工业中广泛存在CO2,CO2溶入水后对钢铁有极强的腐蚀性,在相同的pH值下,由于CO2的总酸度比盐酸高,因此它对钢铁的腐蚀比盐酸还严重[1-2]。
腐蚀可能使油气井的寿命大大低于设计寿命,低碳钢的腐蚀速率有时高达7 mm/a,有时甚至更高。
这一问题的存在使各大采油公司每年要花费巨额资金来解决这一难题,所以,CO2腐蚀已经成为我国各油田进行腐蚀控制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认识到国内各油气田的腐蚀现状后,因此,必须采用合理的防护技术提高油田设备的使用寿命。
尽管开发了一些特殊的耐蚀材料,但不能防止石油管的所有腐蚀,例如住友金属公司的SM一S和SM一SS钢,能有效防止硫化氢应力腐蚀开裂,但不能防止H2S和CO2的一般腐蚀,同时耐蚀材料成本高。
各种有机、无机涂镀层用于管路内防护时施工难度较大,且存在结合力低、不能保护丝扣、不适应苛刻力学环境、有机涂料易老化、耐高温性能差等缺点。
在介质中加人少量缓蚀剂,可显著减少金属材料的腐蚀速度,并可保持金属的物理机械性能不变。
缓蚀剂具有成本低、操作简单、见效快、能保护整体设备、适合长期保护等特点,采用缓蚀剂无疑是油气田设备的最佳防护措施之一,也是该领域中国内外学者研究得最多的防腐措施。
国内外的油田现场应用表明,加注缓蚀剂能大大提高油田设备的使用寿命。
1.2 油田缓蚀剂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缓蚀剂的研究、开发与应用经历了不同阶段。
最初,由于冶金工业的发展,为钢铁材料酸洗除锈和设备的除垢,研制了酸洗缓蚀剂。
随后,因石油工业油井酸化技术的需要,研究开发了油井酸化缓蚀剂和油气田缓蚀剂。
此后,随着石油化工、电力、交通运输工业的发展,海水、工业用水等冷却系统用的中性介质无机缓蚀剂迅速发展。
浅议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过程管理

通过对近几年毕业论文工作 的总结和调查 ,发现 目前毕 范 的 毕 业 论 文 。 在此过程 中,院工作小组领 导组 织对 论文工作的进度和 业论文中主要 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 1 .学校方面 。学校教学条 件投入不足,从而严重影 响毕 质量进行抽查和检查 。毕业论文 的检查 可以分为前 、中 、后 三个 时期 。①前期检查 :组织指导教 师对课题 、任务书 、开 业 论 文 的 质量 。 2 组 织管理有漏洞 。表现在各级教学管理部 门重视程度 题报告 、有关 的参考资料是否齐全等前期 工作 进行 抽查 。特 . 不一 ,没 有具体 的操作 与管理措 施 ,缺 少严格 的管理办法 , 别是 任务书 内容的填写不能 马虎 。② 中期检查 :通 过召开师 个别谈话等形式 ,听取教师 和学生 的意见 、建议 。 要求 不统一 ,因而有的毕业论文不规 范 、材料 不齐全 ,致使 生座谈会 、 掌握 教师的指导情况 、学生完成 的情况 。对 于基础太差 的学 毕业 论文工作 管理 流于形式 。 3 .教师方面。一方 面一名教师指导数名学生 ,教师精力 生 ,可以加大辅导力度 。③后期检查 :可 以由教研 室组织一 分散 ;另一方面,学校对教师 的要求越来越高 ,很多老师忙于 些经 验丰富的教师对毕业论文工作 的全过程进行指导 :课题 读学位 、做项 目、评职称等 ;还有一方面 ,年轻教师由于缺乏 的质量 、教师的到位情况 、学生对教师 的满意度 以及学生 的 出勤情况 , 论文水平与存在 的质量问题 , 并汇总写出书面总结。 足够 的科研能力和实践经验 ,指导的毕业论文质量也不高 。 ( )( 6 第八学期 1—4周 ) 31 :毕业 论文评审 。指导教师和 4 学生方面。学生 自身精力投入不足 , . 主要原 因有 四个 : ( )考研 影响 。( 1 2)考试压力 。( )就业压力 。( )思 想不 评 阅人分别填 写审阅意见书和评阅意见书 。评审毕业论文期 3 4 间,学生做答辩前 的准备工作 。 重视。 ( ) 第八学期 1 ) 组织答辩 。我 院组织具备答辩资 7( 5周 : 5 新专业 经验 方面。随着不断扩招 ,各高校都 增加 了一 . 些新专业 ,由于没有太 多可借鉴 的经验 ,领导 和教 师都 是摸 格 的学生进行答辩 。对 于毕 业论文成绩不及格 的学生 ,可给 着石头过河 ,学 生也无 太多参考资料 ,学生完成 的毕业 设计 予一次重做机会 。 ( )( 8 第八学期 1 6周 ) :评选优秀毕业论 文。按 每 专 业 ( 文 )质 量 也 不 高 。 论 1—2篇统 一 评选 出校 级优 秀 毕 业论 文 。 加 强毕 业设计 ( 论文 )的过 程管理 2 对老师的要求。所有参与毕业论文指导工作 的老师都 . 西安石 油大学在毕 业论文组 织管理上采取校 、院 ( 、 系) 必须 以高度的责任感 , 按照相关规范要求认真做好各项工作。 专业教研室三级组织 管理体制 ,建立分级管理 、层层负 责的 指导教师要对所指导 的学生 分阶段 明确任务和要求 ,积极检 管理机制 。 查督促其按计划完成各个 阶段 的任务 ,最后审阅学生的毕业 理学院成立 以院长为组 长、教研 室主任和专家教授 为成 论文 ,并 向答辩组提 出对学生工作态度 、能力 水平等的审阅 员的院本科毕业论文工作领导小组 ,贯彻执行学校有关本科 意见。 毕业论文的管理规定 ,结合本 院专业 培养 目标和特点 ,制定 3 对 学生的要 求。所有毕业生必须高度重视和严肃对待 . 本科毕业论文工作基本要求。 毕业 论文工作 ,积极及时地与指导老 师联 系 ,认 真完成 每一 1 .建立毕业设计 ( 论文 )科学合理 的组织 管理体系 。为 阶段应该 完成 的任务 , 严禁 以各种理 由推延进度和降低水准 , 了确保本科毕业论文工作 的顺利开展 和质 量 ,根据西安石油 确保 高质量完成毕业论 文。 大学相关文件精 神 , 理学 院将该项工作 的进度具体 安排 如下 : 结束语 ( )( 1 第七学期 的 1-8周 ) 71 :教研室 和学 工办分别对教 毕业 论文作为本科学生参加工作前 的一次 大练兵 ,我们 师和学生进行动员 ,安排毕业论文工作 ,强调毕业论文工作 的重要性 ,指导教师上报毕业论文题 目,经院学术委员会对 只有 通过规范 的管 理,才能使学生 的独立 工作能力得到 真正 意义上 的锻炼 和提 高 , 才能为其今后 的工作打下 良好 的基础 。 题 目审核后 确定 ( 文题 目数要 大于学生人 数 ) 论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安石油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为了规范我校本科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撰写,保证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GB7713-87)的有关规定,结合我校的教学实践,制定本规范。
1 内容及要求1.1 题目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应该明确、精练、有概括性。
通过题目能大致了解毕业设计(论文)的内容、专业的特点和学科的范畴。
题目的字数要适当,一般在25字以内,必要时可加副标题。
1.2 摘要与关键词1.2.1 摘要摘要应概括地反映出毕业设计(论文)的目的、内容、方法、成果和结论。
摘要中不宜使用公式、图表,不标注引用文献编号。
中文摘要以300~500字为宜。
1.2.2 关键词关键词是供检索用的主题词条,应采用能覆盖毕业设计(论文)主要内容的通用技术词条(参照相应的技术术语标准)。
关键词一般为3~5个,按词条的外延层次排列,外延大的排在前面。
1.3 目录目录可按章、节、条、款、项五级标题编写,要求标题层次清晰。
目录中的标题要与正文中标题一致。
目录中应包括绪论、主体、结论、参考文献、致谢、附录等。
1.4 正文正文是毕业设计(论文)的核心部分,一般应包括绪论、主体及结论等部分。
1.4.1 绪论(前言、引言)绪论(前言、引言)一般作为第一章,是毕业设计(论文)正文的开端,应包括毕业设计(论文)的背景及目的、国内外研究状况和相关领域中已有的研究成果、本课题的意义、研究方法、理论依据和具备的条件、毕业设计(论文)构成及主要研究内容等。
1.4.2 主体主体是毕业设计(论文)的主要部分,应该结构合理、层次清楚、重点突出、文字简练通顺。
主体的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毕业设计(论文)总体方案设计与选择的论证。
(2) 毕业设计(论文)各部分(包括硬件与软件)的设计与计算。
(3) 试验方案设计的可行性、有效性以及试验数据的处理及分析。
(4) 对本研究内容及成果应进行较全面的阐述,应着重指出本研究内容中的创新、改进与实际应用之处。
理论分析中,应将他人研究成果单独书写,并注明出处,不得将其与本人提出的理论分析混淆在一起。
对于将其他领域的理论、结果引用到本研究领域者,应说明其出处,并论述引用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5) 自然科学的毕业设计(论文)应推理正确,结论清晰,无科学性错误。
(6) 管理和人文学科的毕业设计(论文)应包括对研究问题的论述及系统分析,比较研究,模型或方案设计,案例论证或实证分析,模型运行的结果分析或建议、改进措施等。
1.4.3 结论毕业设计(论文)的结论单独作为一章编写。
结论是毕业设计(论文)的总结,是整个毕业设计(论文)的归宿。
要求精炼、准确地阐述自己的创造性工作或新的见解及其意义和作用,还可进一步提出需要讨论的问题和建议。
1.5 参考文献按毕业设计(论文)正文中出现的顺序列出直接引用的主要参考文献。
毕业设计(论文)的撰写应本着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凡有引用他人成果之处,均应按其所出现的先后次序列于参考文献中。
参考文献中只列出正文中以标注形式引用或参考的有关著作和论文。
一篇论著在毕业设计(论文)中多处引用时,在参考文献中只应出现一次,序号以第一次出现的位置为准。
1.6 致谢致谢中主要感谢指导教师和对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有直接贡献及帮助的人士和单位。
1.7 附录对于一些不便放入正文中、但作为毕业设计(论文)又是不可缺少的部分,或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内容,可编入毕业设计(论文)的附录中。
例如,过长的公式推导、重复性的重要数据、图表、程序清单、硬件介绍及其说明等。
2 书写规范与打印要求2.1 文字和字数除外语专业外,其余各专业一般用汉语规范文字书写。
理工类专业论文字数应在20000字以上,艺术类专业论文字数应在5000字以上,外语类专业论文字数应在5000实词以上,其余专业论文字数应在10000字以上。
2.2 书写毕业设计(论文)版面不分栏,一律用计算机编排并单面打印在A4幅面白纸上。
行间距为20磅行距。
2.3 字体和字号章标题: 3号宋体节标题: 4号宋体条标题:小4号宋体正文:小4号宋体页码: 5号宋体数字和字母: Times New Roman体2.4 封面毕业设计(论文)封面由学校统一印制,缺项内容用钢笔填写。
2.5 扉页扉页为“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任务书应由指导教师填写(打印),签名与审查意见均用钢笔填写,不得打印。
2.6 页面设置2.6.1 页眉和页脚页眉为1.5cm,上写“西安石油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页脚为1.75cm。
页眉和页脚均用5号宋体。
页眉文字之下划一贯穿页面的直线。
例:西安石油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2.6.2 页边距上边距:2.5cm;下边距:2.5cm;左边距:2.5cm;右边距:2.5cm;装订线为0.5cm。
2.6.3 页码的书写要求毕业设计(论文)页码从绪论部分开始至附录,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排,页码位于页面底端居中排列。
封面、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摘要不编页码;目录用罗马数字单独编页码。
2.7 摘要2.7.1 中文摘要中文摘要包括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摘要:”字样、摘要正文和关键词。
摘要正文后下空一行打印“关键词:”,关键词一般为3~5个,每一关键词之间用分号分开,最后一个关键词后不用标点符号。
题目用3号宋体,其余用小4号宋体字。
2.7.2 外文摘要外文摘要应另起一页,其内容及格式与中文摘要一致,字体用Times New Roman。
2.8 目录建议按(1 ……、1.1 ……、1.1.1 ……)的格式编写,目录中各章题序的阿拉伯数字用小4号Times New Roman体,其余用小4号宋体。
“目录”两字用3号宋体字加黑居中排列。
2.9 正文2.9.1 章节及各章标题毕业设计(论文)正文分章节撰写,每章应另起一页。
各章标题要突出重点、简明扼要,字数一般在15字以内,不得使用标点符号。
标题中尽量不采用外文缩写词,对必须采用者,应使用本行业的通用缩写词。
2.9.2 层次层次以少为宜,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正文层次的编排和标题序码要求统一,层次为:章:如1 ******(标题与题序间空2格,3号宋体加黑页面居中,单独一行,其后空一行)节:如1.1 ******(标题与题序间空2格,4号宋体加黑,单独一行)条:如1.1.1 ******(标题与题序间空2格,小4号宋体加黑,单独一行)款:如1.1.1.1 ******(标题与题序间空2格,小4号宋体,单独一行)项:如(1) ******行首缩进4个空格,标题与题序间空2格,小4宋体),******(接排)。
用到哪一层次视需要而定,若节后无需“条”时可直接列“款”、“项”。
“节”标题的段前、段后各设为0.5行。
2.10 引用文献引用文献标注方式应全文统一,并采用所在学科领域内通用的方式,用上标的形式置于所引内容最末句的右上角,用小4号字体。
所引文献编号用阿拉伯数字置于方括号中,如:“…成果[1]”。
当提及的参考文献为文中直接说明时,其序号用小4号字与正文排齐,如“由文献[8,10-14]可知”。
不得将引用文献标示置于各级标题处。
2.11 名词术语科技名词术语及设备、元件的名称,应采用国家标准或部颁标准中规定的术语或名称。
标准中未规定的术语要采用行业通用术语或名称。
全文名词术语必须统一。
一些特殊名词或新名词应在适当位置加以说明或注解。
采用外文缩写词时,除本行业广泛应用的通用缩写词外,文中第一次出现的缩写词应该用括号注明外文全文。
2.12 物理量名称、符号与计量单位2.12.1 物理量的名称和符号物理量的名称和符号应符合GB3100~3102-86的规定。
文中某一量的名称和符号应统一。
2.12.2 物理量计量单位物理量计量单位及符号应按国务院1984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及GB3100~3102-86执行,不得使用非法定计量单位及符号。
计量单位符号,除用人名命名的单位第一个字母用大写之外,一律用小写字母。
非物理量单位(如件、台、人、元、次等)可以采用汉字与单位符号混写的方式,如“万t·km”。
文稿叙述中不定数字之后允许用中文计量单位符号,如“几千克至1000kg”。
表达时刻时应采用中文计量单位,如“上午8点3刻”,不能写成“8h45min”。
计量单位符号一律用正体。
2.13 外文字母的正、斜体用法物理量符号、物理常量、变量符号用斜体,计量单位等符号均用正体。
2.14 数字按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等七单位1987年发布的《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试行规定》,除习惯用中文数字表示的以外,一般均采用阿拉伯数字。
年份一概写全数,如2003年不能写成03年。
2.15 公式公式应另起一行写在页面中央,公式和编号之间不加虚线。
公式较长时最好在等号“=”处转行,如难实现,则可在+、-、×、÷运算符号处转行,运算符号应写在转行后的行首,公式的编号用圆括号括起来放在公式右边行末(按整个页面右对齐)。
公式应有公式序号,公式序号按章编排,如第一章第一个公式序号为“(1-1)”,附录A中的第一个公式为“(A1)”等。
公式中各物理量及量纲按国际标准及国家规定的法定符号和计量单位标注。
文中引用公式时,一般用“见式(1-1)”或“由公式(1-1)”。
公式中用斜线表示“除”的关系时应采用括号,以免含糊不清,如)ba。
通常/(xcos“乘”的关系在前,如ba/cos而不写成xx/(。
)a cosb2.16 表格表格应紧跟文字表述处;引用他人表格须注明出处。
每个表格应有自己的表序和表题。
并应在文中进行说明,例如“表1-1”。
表序一般按章编排,如第一章第一个插表的序号为“表1-1”等。
表序与表题之间空两格,表题中不允许使用标点符号,表题后不加标点。
表序与表题置于表上居中(表题用5号宋体加黑,数字和字母用5号Times New Roman体加黑)。
表头设计应简单明了,尽量不用斜线。
表头与表格为一整体,不得拆开写于两页。
表中数据应正确无误,书写清楚。
数字空缺的格内可加“—”字线(占2个数字),不允许用“ ”、“同上”之类的写法。
表内文字和数据均用5号宋体。
表格中各物理量及量纲按国际标准及国家规定的法定符号和计量单位标注。
表中若有附注时,用小5号宋体,写在表的下方,句末加标点,仅有一条附注时写成“注:”;有多条附注时,附注各项的序号一律用阿拉伯数字,例如“注1:”。
2.17 图毕业设计(论文)的插图需紧跟文字表述处,与文字紧密配合,文图相符,技术内容正确。
选图要力求精练。
在正文中,一般先引用图号,后列出插图,特殊情况需延后的插图不应跨节。
引用他人插图须注明出处。
所有插图均应有图号和图名。
图号按章编排,如第一章的第三张图为“图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