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功能衰竭及其并发症

合集下载

慢性肾功能衰竭并发症疑难病例讨论

慢性肾功能衰竭并发症疑难病例讨论

慢性肾功能衰竭并发症疑难病例讨论
病例介绍
患者为一名65岁的男性,因体检发现肾功能不全,前往医院进一步检查。

经过检查,诊断为慢性肾功能衰竭,并发症为贫血、高血压、水肿。

治疗方案包括血液透析、纠正贫血、控制血压、限制蛋白质摄入、控制水分摄入等。

但治疗效果不佳,患者出现口干舌燥、皮肤瘙痒等症状。

讨论
慢性肾功能衰竭是一种进展缓慢、不可逆转的肾脏疾病,常伴发多种并发症。

本病例中,患者并发贫血、高血压、水肿等症状,这些症状需要针对性的治疗。

贫血的治疗
贫血是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可以采用补充红细胞生成素、血液透析前输注红细胞等治疗方法。

高血压的治疗
高血压是慢性肾功能衰竭另外一个常见的并发症,需要进行积极的控制。

控制高血压可以采用药物治疗、改变生活方式等措施。

水肿的治疗
水肿是慢性肾功能衰竭晚期最为突出的表现之一,治疗方法包括限制水分摄入、利尿剂治疗等。

本病例中,患者出现口干舌燥、皮肤瘙痒等症状,可能是由于血液透析过程中出现并发症,需要密切监测。

总结
针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应该采用综合治疗措施,例如血液透析、药物治疗、营养干预等方法。

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细节处理,避免出现其他并发症。

同时,定期进行随访和监测,以保证治疗效果和预后。

慢性肾功能衰竭并发症疑难病例讨论

慢性肾功能衰竭并发症疑难病例讨论

慢性肾功能衰竭并发症疑难病例讨论
慢性肾功能衰竭是一种常见的肾脏疾病,常常伴随着一系列并发症。

本篇文档将讨论一些慢性肾功能衰竭并发症的疑难病例,以期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病例一:贫血与肾性骨病并发症
患者为一名65岁的女性,患有慢性肾功能衰竭已有多年。

近期出现严重贫血和骨质疏松的症状,经常性骨折。

在治疗过程中,如何平衡贫血和肾性骨病的治疗是一个挑战。

病例二:心血管并发症管理
患者为一名50岁的男性,患有慢性肾功能衰竭。

持续的高血压和心脏病变导致心血管并发症的加重。

如何控制血压和管理心脏病变对于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至关重要。

病例三:代谢性酸中毒与血液透析
患者为一名40岁的男性,患有慢性肾功能衰竭。

代谢性酸中毒是他的一个突出并发症。

在经过血液透析治疗后,如何控制代谢性酸中毒的发生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结论
慢性肾功能衰竭并发症的疑难病例需要综合考虑不同的治疗方案和管理策略。

通过与专业医生的紧密合作和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可以更好地管理并预防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并发症的发生。

妊娠期急性肾功能衰竭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妊娠期急性肾功能衰竭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妊娠期急性肾功能衰竭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导读:妊娠期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并发症较多,常见的有下面几种:1、感染是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多见于严重外伤……
妊娠期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并发症较多,常见的有下面几种:
1、感染是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多见于严重外伤,烧伤等所致的高分解型急性肾功能衰竭。

2、心血管系统并发症,包括心律紊乱,心力衰竭,心包炎,高血压等。

3、神经系统并发症,表现有头痛、嗜睡、肌肉抽搐、昏迷、癫痫等,神经系统并发症与毒素在体内潴留以及水中毒、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紊乱等有关。

4、可有并发流产的可能性。

第1 页。

慢性肾功能衰竭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慢性肾功能衰竭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1 心 脏病变 .
4 慢 性肾功 能衰竭 治疗 研究 其它方 面的 进展 .
由动脉粥样硬化( S 所致的缺血性心血管疾病( V 是慢性肾功能 A) C D)
4 I 趋向于西医结合中医的治疗:. . a辨证论治;. b 中成药治疗 ;. e 中
衰竭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 冠心病和心功能衰竭也是慢性 肾功能衰竭透析 药针剂治疗;. d 中药保 留 灌肠( 或配合结肠透析) e中药药浴或足浴; 针 ; . £ 患者 的 主要 死 亡原因 。心肌 新生血 管形成 受损 是导致 C F患者 C D的 直 灸治疗 ;. R V g穴位注射治疗;. h综合治疗。 42 再 生 医学 领域 : . 运用 多能 干 细胞 移植 的方 法 把干 细胞移植 到 肾 接原 因 。 11 C F心脏病变传统的C D危险因素包括有年龄、 . R V 性别、 吸烟、 糖 损害区定向诱导分化为肾小管上皮和肾实质细胞。如骨髓千细胞的移植。 尿病、 高血压、 脂代谢紊乱、 绝经、 体力活动减少等。另外 C F患者C D危 R V 参考文 献 险 因素还包 括有 : [ ] We ese Lw—Fi r hL Rel e 8 Ivr ap a 0u 1 inse o s D, r di , i e t 1 ni pr h£ e e h M, . t o o 111 高毒索如肌 酐、 .. 尿素氮[. , 。 ] 胍乙 酸、 2 甲基 胍L , 3 甲状旁腺 ] mccri oa y J . eho , 9 5 3 :9 40 i ad mypt []N prn1 36 ( )32— 0. o h 9 素 【 。 型半胱氨 酸 ; 同 [ ] 刘春艳, 2 贾长绪. 尿毒症血清对大鼠心肌损害的研 究[ ] 中华肾脏 J. I12 中分子物 质( MS L .. M )1 如糖 基化 终末产 物 ; 病 杂志 ,9 9 1( ) l8 1. 19 ,5 2 :1 —19 113 贫 血【]微 炎症 反 应 、 . . 8、 肾素 血管 紧 张素 醛 固酮 系 统失 衡 等更 [ ] 吴国荃. 3 慢性肾功能衰竭及替代治疗 [ . M] 北京: 出 北京 版社, 9 : 18 9 加重了心脏的损害。 1 7—1 8 0 0 . 12 R . C F心脏病变的治疗。C F心脏病主要为肾功能减退或丧失后 R [ ] RtE T ereo e aa y ig n snte rmc yd m []A 4 i . h l fh r rd l d e isnr eJ m z o t p t o a i h u h o 毒性代谢产物堆积、 水电解质、 酸碱平衡紊乱的直接作用以及高血压、 贫血 J iny i,95 2 ( )8 8 1 . deDs19 ,6 5 :0 —83 k 等对心脏的长期损害【 。因此要改善 C F患者心脏病变, 9 R 应致力于治疗 [ ] 李秀吕, 5 胡燕燕, 张运 , 血 清同型半胱氨酸对心脏结构和功能影 等. 心脏原 有 的潜在病 因和病 变 。心血 管疾病 的 主要表 现 之一 即为 L H其 的 V 响的研究[ ]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0 1 ( ) 13—15 J. 2 0 ,2 : 0 0. 发生率约占4 % 一 0 对患者危害极大。 0 6 %, [ ] 粱敏, 6 余月明, 侯凡凡, 同型半胱氨酸诱导心肌细胞增殖并增加 等. 2 出血倾 向和贫血 . 细胞内游离钙浓度[ ] 中华肾脏病杂志, 0 ,94 :1 7 . J. 2 3 1( )7 — 4 0 2 1 出血倾 向是 慢性 肾功能 衰竭较 为 常见 的并 发症 。严 重 出血 会成 . [ 】 崔存德, 7 王桂兰, 李韶 , 尿毒症患者血浆中分子物质对大鼠心肌 等. 为慢性肾功能衰竭死亡的原因。过去的观点认为, 导致慢性肾功能衰竭病 舒缩性的抑制作用[ ]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984 3 : 4—3 . J. 19 ,( )3 0 0 7 人出血的原因是血管内皮的损伤, 血小板和凝血因子的数量下降; 近来研 [ ] Pr l .h eec f e fnevno ayr a ds es 8 ote JT ebnfi ee ̄o t et ni er nl i — ae os iM i r i n le 究发现 , 血小板的功能异常才是出血的主要原因。C F R 的尿毒症出血的原 [ ] Np rDa rnp n。 0 , ( up :2一l. J . eh liTasl t2 11 Sp ̄)1 5 o l a 0 6 因是复杂的, 涉及血管损伤、 凝血、 纤溶功能异常等l 】 。左心室肥厚(e 1t f [ ] 杨雪军, 9 何立群. 慢性 肾功能衰竭心脏病变的研究进展[] 上海 中 J. vn cl yerpyL H) et u r proh ,V 的发生 及发 展均 与贫血程 度 相关 , i f ah t 而且 可 因贫 医药杂 志 , 0 ,9 1)5 6 . 2 53 (2 :8— 1 0 血的控制而逆转l 】 。FakH等在德国完成的一项针对由血液透析导致 r n [0 李劲高, 1] 宛霞. 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中的出血倾 向[ 】 广东医学, J. 的肾性贫血伴 L H的患者的前瞻性试验中发现, V 纠正贫血能够逆转 L H, V

慢性肾功能衰竭并发症常见的有哪些?

慢性肾功能衰竭并发症常见的有哪些?

慢性肾功能衰竭并发症常见的有哪些?肾病作为困扰当代人的常见疾病,越来越受到肾病的影响,其中,慢性肾功能衰竭作为肾病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其并发症已然成为近代危及人们生命的“元凶”,那么究竟常见的慢性肾功能衰竭并发症有哪些呢?下面笔者就将结合以往慢性肾功能衰竭诊疗的经验为您一一阐述。

什么是慢性肾功能衰竭?慢性肾功能衰竭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尿毒症”,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因为肾脏出现了实质性的损坏,这些损坏导致患者您的肾脏已经出现了明显的萎缩,并且很难满足您身体正常运行时对于肾脏的要求,从而导致您身体中的水、电解质、酸碱度等等出现失衡,最终影响您的生命健康。

就绝大部分慢性肾功能衰竭而言,这些病症都源于轻微的肾功能不全,如果您没能在肾功能不全时就及时处理这些问题,那么轻微的肾功能不全将逐步加剧,直至出现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情况。

慢性肾功能衰竭并发症有哪些呢?当您已经处于慢性肾功能衰竭阶段时,目前唯一能缓解您病症的举措就是透析,而在开展透析前,慢性肾功能衰竭问题就很容易导致您身体出现各种各样的并发症,从笔者以往肾内科工作经验来看,其绝大部分并发症都集中在心血管、营养不良、骨骼等层面:心血管并发症相对于其他患者而言,患有慢性肾功能衰竭问题的患者出现心血管疾病的几率更高,所以,可以认为对于慢性肾功能衰竭而言,心血管疾病也是这一疾病的常见并发症。

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大都是因为高血压是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表现形式,如果不能及时干预,那么患者高血压的情况就会随着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加剧而加剧,进而诱发其他类型的心血管并发症;营养不良并发症回顾过去有关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治疗,可以发现绝大部分医生都会要求患者日常饮食过程中严格控制蛋白质的摄入,并尽量选择绝对健康的饮食方案(低脂、低油、低盐等),长时间控制饮食很容易导致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情况;与此同时,绝大部分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在这一阶段都会出现病理性的食欲减低,甚至存在很多患者会因为生理上的疼痛、心理上的压力而拒绝进食,如果这一问题长时间得不到改善,那么患者也很容易出现营养不良这一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并发症,危及患者生命;贫血并发症贫血是绝大部分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都经历过的并发症,造成这一并发症的原因是因为患者在出现慢性肾功能衰竭后,患者身体中的铁元素量会相对减少,导致患者晕厥,严重的更会危及患者的生命;需要注意,在临床中,如果患者您身体中的铝负荷比较重(或同时存在血红蛋白病等病症时)时,您身体出现贫血这一并发症的可能也会大大增加,增加您后续治疗的难度。

急性肾功能衰竭

急性肾功能衰竭

急性肾功能衰竭【疾病概要】急性肾功能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ARF)简称急性肾衰,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肾功能在短期内急剧进行性减退的临床综合征。

临床特征主要为肾小球滤过率明显降低所致的氮质血症,以及肾小管重吸收和排泄功能障碍所致的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

临床上根据尿量减少与否分为:少尿(无尿)型和非少尿型。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1.病因急性肾衰的病因很多,按传统分为肾前性、肾实质性和肾后性三大类。

(1)肾前性:是指肾脏本身无器质性病变,由于循环血容量不足,心排血量减少,导致肾脏血液灌注量减少,而致肾小球滤过率降低。

(2)肾实质性:是指肾脏器质性损害引起的急性肾衰。

以急性肾小管坏死为最常见,占75%~80%。

引起急性肾小管坏死最常见的原因是缺血性病变,其他还有某些药物,中毒、血管内溶血等。

引起肾实质性损害的疾病还有急性肾炎、急进性肾炎、急性间质性肾炎、多发性小血管炎等。

(3)肾后性:是指肾以下尿路梗阻所致,及时解除梗阻常可使肾功能迅速恢复正常。

常见的原因有尿路结石和肿瘤、前列腺肥大和肿瘤等引起的尿路梗阻。

2.发病机制急性肾衰的发病机制尚有争议,当前有下列几种学说:(1)肾小管阻塞学说:肾小管堵塞(变性坏死的上皮细胞及脱落的微绒毛碎片或血红蛋白等所致),使堵塞以上肾小管内压增高,继而使肾小囊内压升高,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或停止。

(2)反漏学说:肾小管上皮细胞受损后,肾小管壁失去完整性,造成肾小管内液反漏至肾间质,引起肾间质水肿,压迫肾小球和肾小管,加重肾缺血,使肾小球滤过率更低。

(3)肾血流动力学改变:实验表明,在急性肾小管坏死时,肾血流量会重新分布,几乎没有血流至肾小球,从而导致肾小球滤过率降低。

(4)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多由于败血症、流行性出血热、休克、产后出血、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等原因引起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而引起急性肾衰。

(二)临床表现急性肾衰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三方面,即原发疾病、急性肾衰引起的代谢紊乱和并发症。

慢性肾功能衰竭

慢性肾功能衰竭

慢性肾脏病的分期
分期 描述 GFR (ml/min/1. 73m2) 肾损伤 GFR ≥90 正常或 ↑ 肾损伤GFR 60~89 轻度↓
GFR中度↓ 30~59
1
2 3 4
5
GFR严重↓
肾衰竭
15~29
<15
一、病因 慢性肾脏疾病的年发病率约为 2‰~3‰,尿毒症的年发病率约为100~ 130/每百万人口。在西方国家糖尿病和高 血压是CRF主要原因,约为50%。我国 仍以慢性肾小球肾炎为主,依次为高血 压肾小动脉硬化症、糖尿病肾病、系统 性红斑狼疮性肾病。
(三) 心血管系统表现 心血管系统疾患是CRF常见并发症,亦 是尿毒症期的首位死亡原因。 1. 动脉粥样硬化 2. 高血压:90%容量依赖型, 10%肾素依赖 型 3. 心包炎 4. 心肌病与心力衰竭
(四)呼吸系统表现 除酸中毒所致的深大呼吸外,由于 抵抗力下降,肺部易于合并感染。特别 值得重视的是,近年来CRF病人肺结核 发生率比一般人群增高,常伴有肺外结 核 。尿毒症时可出现肺间质炎症,称为 尿毒症肺 。CRF病人亦可出现尿毒症性 胸膜炎。
慢性肾功能衰竭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肾内科 杨定平
慢性肾脏病的定义(K/DOQI)
肾脏损伤(结构或功能异常) ≥3月,有或无
GFR下降,可表现为下面任何一条: 病理异 常或肾损伤表现:血 尿成分异常或影像学 异常 GFR<60ml/min/1.73m2 ≥3月,有或无肾损 伤证据
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 CRF) 是指各种原因导致肾功能持续性、进行性降 低,直至衰竭,从而出现代谢产物潴留,水、 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以及全身各系统受累等 一系列临床症状综合征。各种肾脏疾病如持 续进展,最后均可导致慢性肾衰竭。

肾功能衰竭的护理

肾功能衰竭的护理

制定护理计划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护理计划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包括饮食护理、 药物治疗、病情监测等方面的内容。
确定护理目标
明确护理目标,如减轻症状、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等,以便为 患者提供有针对性的护理服务。
制定预期结果
根据护理目标,制定预期结果,如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控制患者 的血压和血糖水平等。
肾脏负担。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
多吃蔬菜、水果和粗粮,有助 于保持大便通畅,预防便秘。
控制水分摄入
根据病情和医生指导,合理控 制每日水分摄入量,避免水肿
和心衰。
药物治疗与观察
遵医嘱用药
患者应按时按量服用医生开具 的药物,不可随意增减剂量或
停药。
观察药物反应
注意观察身体对药物的反应, 如出现异常应及时就医。
免感染等。
提供心理支持与辅导
01
02
03
情绪管理
帮助患者及家属认识并处 理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
应对压力
教导患者及家属如何应对 生活中的压力,以保持积 极心态。
建立社会支持网络
鼓励患者及家属参与相关 团体活动,互相交流经验 与支持。
指导患者及家属进行自我护理
日常监测
教导患者及家属如何监测 患者的病情变化,如体重、 血压等。
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
避免自行购买和使用可能对肾 脏造成损害的药物。
定期复查肾功能
根据医生建议,定期进行肾功 能检查,以便及时了解病情变
化。
症状管理与控制
控制血压和血糖
预防感染
关注贫血症状
高血压和高血糖是肾功 能衰竭的常见并发症,
应积极控制。
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室 内空气流通,避免感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肾功能衰竭及其并发症————————————————————————————————作者: ————————————————————————————————日期:肾功能衰竭及其并发症肾功能衰竭可分为急性肾衰竭(ARF)和慢性肾衰竭(CRF),肾衰竭患者是血液净化治疗的主要人群。

急性肾衰竭的命名目前已被急性肾损伤(AKI)所取代,是一组以肾功能迅速下降为特点的临床综合征。

慢性肾衰竭多数从慢性肾病(CKD)发展而来,是各种慢性肾脏病进展的结果,最终进展到终末期肾脏病(ESRD)或叫尿毒症(Uremia)。

肾衰竭主要临床表现为肾小球滤过功能下降、肾小管浓缩和稀释功能异常导致的毒素潴留(临床常常用肌酐及尿素氮等氮质代谢产物来监测毒素潴留情况)和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以及内分泌、全身各系统的并发症。

慢性肾衰竭也是一种临床综合征。

本文重点讲述慢性肾衰竭及其并发症。

1.慢性肾功能衰竭(CRF)CRF是各种慢性肾脏病发展的结果,有些急性肾衰竭未能完全恢复亦遗留CRF。

慢性肾脏病临床实践指南建议的CKD诊断和分期标准:1)肾脏损伤(肾脏结构或功能异常)≥3个月,伴或不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临床上表现为肾脏病理学检查异常或肾脏损伤(血、尿成分或影像学检查异常);2)GFR<60ml/min/1.73m2≥3个月,有或没有肾脏损伤的证据。

CKD的疾病谱广泛,就CRF的病因性疾病而言,目前我国仍以I gA肾病为主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最为常见,其次为糖尿病肾病和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症,随着人口老龄化和代谢性疾病的发病率上升,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症和糖尿病肾病的发病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

CKD早期认识和完善CKD-CRF的早期综合防治异常重要。

即使采取了合适的治疗措施,CKD仍会逐步进展,肾功能逐步下降。

肾功能下降到一定程度,肾脏无法维持内环境稳定时,即出现全身有多个系统的症状、体征和多种检查异常,称为CKD或CRF的并发症。

1)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是肾脏的基本功能,肾脏具有强大的代偿能力,肾功能丧失75%时仍能保持内环境稳定。

CRF患者早期通常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但常有夜尿增多、尿渗透压降低等尿液浓缩、稀释功能障碍的表现。

到了晚期,水、电解质和酸碱失衡,可出现一系列并发症,常见的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的类型有:①水潴留:肾功能轻中度下降时,残余肾功能仍保留溶质重吸收功能,而水的重吸收功能降低,此时尚能进行水负荷的调整,一般在GFR<10ml/min才会出现水潴留。

多数患者出现身体低垂部位的水肿,常见下肢水肿,部分患者出现浆膜腔积液如胸腔积液和腹腔积液。

②钠潴留:肾脏是钠盐代谢的重要脏器。

由于钠离子主要分布于细胞外,影响着细胞外水的分布和血容量的稳定性。

CRF发生后,随着肾单位的丢失,肾小球滤过的钠逐渐减少,导致体液内的钠浓度上升,细胞外液容量负荷加重,出现水钠潴留,加重心血管负担,易发生高血压和充血性心功能不全。

③高钾血症:肾脏是体内排钾的主要器官,尿中出现的钾是远端肾小管分泌的结果,在肾功能严重下降时,肾脏排钾能力下降,容易发生高钾血症。

保钾利尿药、ACEI/ARB、β受体激动剂等药物在不同程度上增加了医源性高钾血症的风险,在CRF 患者使用时需要密切监测血钾水平。

高钾血症的出现,最严重的后果是影响心脏传导系统,可出现心率减慢、室内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甚至室颤和心跳骤停,可危及患者生命,需要紧急临床处理。

④低钙血症和高磷血症:早期的CRF患者的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升高,可抑制肾小管重吸收磷,促进骨钙释放、增加肠道钙吸收等方式以缓解低钙血症。

但CRF晚期时,这一代偿机制逐渐失去作用,肾脏不能有效排除多余的磷,出现磷潴留和高磷血症。

同时尿毒症毒素导致骨骼对PTH抵抗,再加上维生素D缺乏,导致骨钙释放和肠道钙质吸收减少,最终导致低钙血症。

⑤高镁血症:在CRF下降至30ml/min以下,肾脏不足以排出体内存在的镁离子,尤其在进食高镁饮食时,可出现镁潴留。

高镁血症可引起嗜睡、言语障碍、食欲不振等表现,还会抑制神经肌肉功能和心脏传导系统,引起腱反射减弱,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等现象。

⑥代谢性酸中毒:CRF早期,由于残余肾代偿性增加氢离子的排泄和氨的产生,以及体内骨质碱储备的动员,代谢性酸中毒尚能代偿,到了CRF晚期,患者多出现阴离子间隙升高的代谢性酸中毒,严重酸中毒危害心血管系统时,可导致心肌收缩力减弱和心律失常发生;抑制神经系统的功能时,可导致嗜睡和昏迷发生。

酸中毒还会加重高钾血症,进一步影响心血管系统。

2)消化系统:消化系统症状是CRF最早和最突出的表现,可作为CRF诊断的线索。

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泻是尿毒症最常见的早期表现,而胃肠道症状可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进一步加重肾功能恶化,形成恶性循环。

晚期患者口中可带特殊的氨味。

由于毒素的影响,晚期患者胃肠道可出现弥漫的粘膜糜烂和溃疡,发生消化道出血。

3)心血管系统:心血管疾病和CKD的关系密切,也是ESRD患者死亡的首要原因。

CRF患者心血管系统的并发症包括:①高血压:CRF患者高血压的发生率高达80%,进入ESRD阶段超过95%的患者伴有高血压,其原因和水钠潴留、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的激活、交感兴奋。

血管内皮功能异常等因素相关。

高血压加重了左心室负担,超声心动图证实85%以上的CRF患者出现心脏结构的改变;②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脂代谢异常、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因素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加之CRF患者合并的高凝状态,增加了冠心病和其他血栓性疾病的发生:③心力衰竭:长期的高血压引起心肌重塑和心功能失代偿,动脉粥样硬化和容量负荷加重心脏负担,可导致心力衰竭的出现。

此外,尿毒症毒素可导致特异性心肌间质纤维化,突出表现为左室肥厚和左室舒张功能下降,形成尿毒症心肌病,也会促进心力衰竭的发生;④心包炎:可分为尿毒症性心包炎和透析相关性心包炎,病情进展时可出现心包积液甚至心包填塞。

4)近几年的研究证实,血磷增高是心血管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和血管钙化的始动原因,这也构成了CKD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特有因素。

血管的钙化防御是ESRD患者特有的血管钙化,可导致心律失常、左室功能紊乱、缺血或充血性心衰的发生、钙化可见于各级血管的内膜和中层,而中层钙化在年轻ESRD患者身上更为突出,其机理尚不明确,但高磷血症、高钙血症、钙磷乘积升高和PTH的高水平都是可能的因素,其中还包括含钙的磷结合剂对血管钙化的影响。

5)另外,还值得重视的是,ESRD患者血液循环中某些促炎症物质和急性时相蛋白,如IL-6、TNF-α、同型半胱氨酸、hs-CRP等物质的水平升高,长期处于“微炎症”状态,同样增加了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这些炎症物质通过激活补体加重组织损伤、刺激巨噬细胞产生组织因子、导致血管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增殖、增强LDL致动脉粥样硬化能力等多种途径致使心血管疾病发生。

6)呼吸系统:由于尿毒症毒素可增加肺泡毛细血管膜通透性,加之心力衰竭和低蛋白血症等因素,CRF患者可在没有容量负荷的条件下发生充血和水肿,X线以双侧肺门毛细血管周围充血形成“蝶翼征”,称为“尿毒症肺”。

部分患者可出现尿毒症胸膜炎和胸腔积液。

CRF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也可出现胸腔积液。

CRF患者PTH升高,其导致的异位钙化如在肺部出现,可导致肺组织硬化和纤维化的发生,影响肺的弥散功能和换气功能。

7)血液系统:由于促红细胞生成素生成不足、慢性失血(胃肠道出血、透析器凝血等)、铁储备不足或铁利用障碍、炎症状态等原因,大多数CRF患者在GFR<30ml/min后,可出现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贫血加重组织缺氧,对于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而言更加不利。

出血倾向也是CRF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一般为轻度出血,表现为皮下瘀斑、紫癜、鼻出血和牙龈出血,其机制尚不十分清楚。

另有部分患者表现出血栓形成倾向,表现为动静脉瘘易阻塞,这部分患者的血小板功能呈亢进状态。

8)骨骼系统:CRF患者的骨骼病变称为肾性骨病,与钙磷代谢紊乱密切相关。

可分为①高转化性骨病:临床表现为纤维囊性骨病。

可伴有骨质疏松和骨硬化,合并甲状旁腺激素升高是其特点。

低钙血症、钙三醇合成减少和血磷升高刺激PTH产生,以及甲状旁腺细胞增殖,导致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发生,高水平的PTH刺激成骨细胞并最终导致了高骨转运;②低转化性骨病:早期表现为骨软化症,逐渐发展为无力型骨病。

低转化性骨病的损伤特点是骨转运和重塑减少,伴随破骨细胞和成骨细胞数目减少和活性降低。

骨软化症和维生素D缺乏、铅过量或代谢性酸中毒相关,而无力型骨病可能和铅过量以及钙三醇对PTH的多度抑制相关。

9)神经系统:由于尿毒症毒素。

水钠潴留、电解质失衡、酸中毒、感染、药物等多种因素的影响,CRF患者可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病变。

①中枢神经系统紊乱称为尿毒症脑病,早期表现为淡漠、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晚期可表现为嗜睡、昏迷、抑郁、躁狂和精神错乱等表现;②周围神经系统中感觉神经受累早于运动神经,下肢早于上肢,肢体远端早于近端,患者常存在下肢疼痛和痛觉过敏,运动后消失,患者常不自主地活动腿,表现为“不宁腿综合征”。

10)免疫系统:CRF患者存在白细胞尤其是多形核白细胞功能缺陷,并多有淋巴组织萎缩和淋巴细胞减少,免疫功能低下,对于感染的抵御能力下降,加之部分患者的原发病需使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更是增加了感染的机会。

感染是CRF患者重要死亡原因,应积极预防。

11)内分泌系统:肾脏是合成维生素D活性产物1,25(OH)2D3的主要器官,当GFR 下降至60ml/min以下时。

1α羟化酶减少,导致1,25(OH)2D3的产生减少,绝对或相对的1,25(OH)2D3减少,可通过不依赖低钙血症的其他途径,进而诱发继发性甲状腺机能亢进的发生,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活性维生素D在改善免疫反应、改善心血管危险因素、抑制RAAS、降低CKD患者死亡率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肾脏还是促红细胞生成素的产生器官,促红细胞生成素不只是肾性贫血的重要原因,和肾脏相关的内分泌系统紊乱还常见有性激素功能紊乱,女性患者可出现闭经、不育;男性患者可伴有阳痿、精子生成减少和活力下降;甲状腺也是较常受到影响的部位,患者常伴有甲状腺功能低下,基础体温和基础代谢率下调。

血液净化治疗是CRF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慢性肾脏病治疗方面,欧洲最佳临床实践指南推荐患者估算肾小球滤过率GFR<15ml/min/1.73m2,并且在药物治疗的同时仍存在尿毒症、容量超载或营养不良的症状和征象时开始血液净化治疗;对于无症状的患者,可在估算GFR下降至60ml/min/1.73m2时开始血液透析治疗。

2.急性肾损伤(急性肾衰)AKIAKI的概念和诊断2005年继续肾脏损伤网络对AKI的诊断及分级标准进行了修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