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民居的建筑语言刍议
小议我国传统建筑文化语言的现代表述

小议我国传统建筑文化语言的现代表述本文对建筑语言方面的理论进行了概述,并探讨了我国传统文化和建筑语言的关系以及我国传统建筑文化语言的现代表述,最后总结了我国传统文化语言现代表述的启发,希望给我们的研究工作起到一定指导作用。
标签:传统建筑;建筑语言;文化1、引言我国传统建筑博大精深,具有很多文化方面的底蕴。
因此当前的很多建筑设计需要向传统建筑学习,并做好传统建筑文化语言现代表述方面的研究,这对于我国的建筑发展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2、建筑语言理论分析建筑语言不仅属于一种理论表述中的概念,也属于和一定外延及内涵产生关联的特质概念。
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建筑语言已经由以往的简单化到现在的越来越复杂化,而且产生非常详细的类别、语种。
以下将对建筑语言的特性进行详细的分析:建筑虽然属于一种语言,不过由于这种语言和一些其他的语言相比具有很多不同的特点,因此,建筑语言是具有自身特性的:物质性以及精神性的双重性。
具体来说,物质资料是组成建筑的材料,因此建筑会受到构造法则、结构以及施工技术方面因素的影响,这就使得建筑语言因这些物质的特点而具备相关的特性。
另外,建筑师主观构想是决定建筑形态的关键因素,也就是说一旦缺乏了这种建筑构想,即使再好的材料也构建不出好的的建筑,只能成为一堆材料。
基于此,我们可以看出建筑语言相对于一些其他的艺术而言,其符号组合在任意性上会受到非常大的束缚,不能够和音乐、绘画这类具有非常大自由度的创造相比。
这一点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表现的非常明显,比如很多想法很好的设计在实际中往往难以实现,而此正体现出建筑语言受制于具体物质条件的特性。
另外,建筑语言还具有很多侧面特性,这是因为建筑学科非常综合且复杂所决定的,举例来说,建筑语言中往往会融入建筑哲学、建筑心理学、建筑历史学等因素,其决定了建筑语言的精神意义。
换句话说,建筑语言中属于浸透着情感、能够表述精神的语言。
整体来说,建筑语言的物质性和精神性是不可分割的。
论中国传统建筑的语法在当代设计中的运用

我国传统建筑的语法在当代设计中的运用1. 我国传统建筑的特点我国传统建筑是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审美和文化内涵。
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1. 结构和布局:我国传统建筑注重几何规则和结构稳定,建筑布局通常遵循“四合五常”的原则,形成宏大的空间结构。
1.2. 材料和装饰:我国传统建筑广泛使用木材、青砖、瓦片等天然材料,并以雕刻、绘画等手法进行装饰,体现了我国传统艺术的精髓。
1.3. 环境与建筑的融合:我国传统建筑注重与周围自然环境的融合,通过庭院、园林等手法,营造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空间氛围。
2. 当代设计对我国传统建筑的借鉴与创新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我国传统建筑在当代设计中得到了广泛的借鉴与创新,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1. 结构与布局:当代建筑师在借鉴我国传统建筑结构的也注重结合现代建筑技术和理念,打破传统布局的束缚,创造出更加灵活多变的空间结构。
2.2. 材料与装饰:当代设计师在尊重传统材料和装饰工艺的基础上,注重使用环保、新型的建筑材料,并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创造出更具创意和时尚感的建筑装饰。
2.3. 环境与建筑的融合:当代设计强调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生,通过绿色建筑、生态建筑等手法,实现建筑与自然环境的更加紧密的融合。
3. 我国传统建筑语法在当代设计中的运用我国传统建筑的语法包括结构布局、材料装饰、环境融合等多个方面,在当代设计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3.1. 结构布局:当代建筑师通过借鉴我国传统建筑的结构布局,创造出更加丰富多样的建筑形式,提升了建筑的空间感和美感。
3.2. 材料装饰:我国传统建筑的材料和装饰工艺在当代设计中被赋予新的内涵,不仅体现了传统文化的价值,也融入了现代建筑的审美趣味。
3.3. 环境融合:我国传统建筑所强调的环境与建筑的和谐共生理念,为当代设计提供了宝贵的启示,使建筑更加融入自然,与周围环境形成共鸣。
4. 总结与展望我国传统建筑的语法在当代设计中得到了积极的运用,并在现代建筑创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传统民居建筑保护问题的探讨

开发与建设 吞没的危机中 。本文从可持续发展的资 源 观念与经济、 历史文化生态 平衡概念的角度探讨了中国
机” 的思想。因此更应充分研究各地民居建筑, 充分考 虑它们的不同自 人文地理背景和其渗透历练的文化 然、
传 居 筑 护 题 提 贯彻 在保 开 , 统民 建 保 的问 , 倡 “ 护中 发 在
间的各种差异, 造就了丰富多彩的传统民居建筑, 在艺
迁 保 夹 等 那迟 到的 。 子中 与 护的 缝中 待着 迟未 修补 院
间的 古式结构大厅还有 一间小房未拆完, 院子前半部原
术、 术、 境 调 都达 很 水 。因 传 技 环 谐 方面 到了 高的 平 此“
统民 居建筑” 是我国建筑大家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特 有的建筑形式, 其产生和发展是自然、 社会, 经济、 文化 等因素影响的综合反映, 具有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特 色。 此它又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的 因 佼佼者之一。
先的 房 位已 一 废墟 后 部 则 上世 0 门 部 成了 片 , 半 分 是 纪8 年 修 水 楼, 经 不 代 建的 泥 也已 破旧 堪。
又 西安东木头市 8 号院是一座清代光绪年间 如, 8 的建筑, 被文物部门挂牌列入保护对象。随着时代的 已
变迁和自 然环境的影响, 院落的许多地方开始出现脱
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各个地区的地理条件, 经济技术
和建筑文化有着明 地域差异, 显的 中国的传统建筑文化
正是由 各个地区、 各个民 族各具特色的地方建筑文化所 组成的。正因如此, 中国传统建筑就像一颗明珠在世界 建筑史上占有耀眼的 一席之 而且影响广 远。 地, 泛深
在我国, 天人合一” 受“ 思想的影响, 古人仰观天文、
开发中 保护” 的原则, 以期使传统民 居建筑在现代城市
中国的人种语言特色民居

中国的人种语言特色民居1、根据世界语系划分,我国55个少数民族有130种民族语言,汉族的汉语方言分为17种,它们分为五大语系(汉藏语系、阿尔泰语系、南亚语系、南岛语系、印欧语系)、朝鲜语和混合语。
2、中国的民居是我国传统建筑中的一个重要类型,是我国古代建筑中民间建筑体系中的重要组成内容。
我国传统建筑有两大体系,官式的和民间的。
官式的建筑如宫殿、坛庙、陵寝、寺庙、宅第等,民间建筑如民居、园林、祠堂、会馆等。
民居,作为传统建筑内容之一,因它分布广,数量又多,并且与各民族人民的生活生产密切相关,故它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和浓厚的民族特色。
从民族的历史实践中,总结出它的优秀特征和经验,在今天的建筑创作中也有加以借鉴和运用。
3、民居中的特征,主要是指民居在历史实践中反映出本民族地区最具有本质的和代表性的东西,特别是要反映出与各族人民的生活生产方式、习俗、审美观念密切相关的特征。
民族的经验,则主要指民居在当时社会条件下如何满足生活生产需要和向自然环境斗争的经验,譬如民居结合地形经验利、适应气候的经验、利用当地的材料的经验以及适应环境的经验等,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因地制宜、因材致用的经验。
4、民居分布在全国各地,由于民族的历史传统、生活习俗、人文条件、审美观念的不同,也由于各地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不同,因而,民居的平面布局、结构方法、造型和细部特征也就不同,呈现出淳朴自然、而又有着各自的特色。
特别是在民居中,各族人民常把自己的心愿、信仰和审美观念,把自己所最希望、最喜爱的东西,用现实的或象征的手法,反映到民居的装饰、花纹、色彩和样式等结构中去。
如汉族的鹤、鹿、蝙蝠、喜鹊、梅、竹、百合、灵芝、万字纹、回纹等,云南白族的莲花、傣族的大象、孔雀、槟榔树图案等。
这样,就到、导致各地区各民族的民居呈现出丰富多彩和百花争艳的民族特色。
5、民居建筑没有像官方建筑都有一套程序化的规章制度和做法,它可以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自己的经济水平和建筑材料特点,因地因材来建造房子。
传统村落景观设计语言研究

传统村落景观设计语言研究传统村落景观设计语言要注重保护和传承村落的历史文化遗产。
传统村落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独特的历史背景和风土人情。
在景观设计中应该尊重和保护村落的传统建筑和布局,尽可能地还原历史的原貌。
通过景观设计的手法将历史文化元素融入到村落的现代生活中,使其成为现代人们的文化乐园。
传统村落景观设计语言要注重人文环境的营造。
村落是人们生活和社交的场所,因此景观设计要考虑到人们的行为习惯和需求。
可以通过合理布局和设计人文景观来满足人们的休闲娱乐、社交互动等需求。
在村落中设置公共广场、休闲椅子、游乐设施等,以及规划步道和绿化带,使人们可以在其中尽情享受自然和文化的美好。
传统村落景观设计语言要考虑到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在设计中要注重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尽量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可以运用生态设计的理念,通过植物配置、水体规划等手法来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还应该注重节能和资源循环利用,例如通过太阳能灯光和雨水收集系统等设施来实现可持续发展。
传统村落景观设计语言要注重实用性和功能性。
村落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场所,景观设计应该符合人们的生活习惯和实际需求。
在设计道路和交通系统时要考虑到行车和行人的便利性,合理规划停车场和交通动线。
还要考虑到村落的公共设施和服务配套,例如医疗、教育和商业设施等,以满足居民的各种需求。
传统村落景观设计语言的研究应该注重文化传承、人文环境、环保和可持续发展,以及实用性和功能性。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规划,可以将传统村落打造成为文化艺术、休闲娱乐和生态环境相结合的宜居乡村。
中国传统建筑的建筑语言与表达

中国传统建筑的建筑语言与表达中国传统建筑凝聚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与建筑智慧,其建筑语言与表达方式独具特色。
这些特征不仅体现在建筑的形式与结构上,还反映在材料的选择、装饰的技法、空间布局等方面。
本文将介绍中国传统建筑的建筑语言与表达。
一、传统建筑的形式与结构中国传统建筑的形式与结构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传统建筑常采用木质结构,以柱和梁相承支撑屋顶。
屋顶通常采用独特的抬梁式结构,通过榫卯和斗拱将梁与柱连接起来,形成稳固的整体结构。
同时,建筑外墙常采用砖石或木材进行装饰,形成独特的外观。
二、材料的选择传统建筑中常采用天然材料,如木材、石材、泥土等。
木材作为主要结构材料,具有良好的韧性和可塑性,可以灵活应对地震等自然灾害。
石材则用于建筑的基础和装饰,不仅坚固耐用,还可以增加建筑的质感。
泥土则用于制作墙体,既能保持室内的适宜温度,又能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
三、装饰的技法传统建筑的装饰常采用独特的技法,如彩绘、雕刻、瓦当等。
彩绘是将图案与色彩刻画在建筑结构和家具上的一种手艺,常用于装饰各种柱子、梁和墙壁。
雕刻则是通过刀、锯等工具将木材或石材雕成不同形状的装饰物,常用于门窗、楼梯和栏杆等部位。
瓦当是传统建筑屋脊的重要装饰元素,以其造型独特、色彩丰富而闻名。
四、空间布局传统建筑的空间布局注重以人为本,追求和谐与平衡。
传统建筑常采用庭院式布局,将建筑围绕中央庭院建设,形成内外相连的空间体系。
庭院作为建筑的核心,不仅提供了自然采光和通风的条件,还为人们提供了休憩和交流的场所。
此外,传统建筑还注重室内空间的功能分区,如书房、客厅、卧室等,以满足不同需求。
五、寓意与象征传统建筑的建筑语言与表达中蕴含着丰富的寓意与象征。
比如屋顶的抬梁式结构,象征着人与自然相融合的理念;彩绘和雕刻中的图案和符号则反映了传统文化和宗教信仰。
传统建筑的设计与装饰不仅追求美观,更重要的是传递文化和思想。
总结起来,中国传统建筑的建筑语言与表达独具特色,从形式与结构、材料的选择、装饰的技法、空间布局以及寓意与象征等方面都有所体现。
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设计理念

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设计理念《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设计理念》中国传统民居建筑是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瑰宝,代表了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在建筑形式和设计理念上,中国传统民居建筑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自身的和谐关系。
以下将介绍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设计理念。
首先,中国传统民居建筑注重在自然环境中的融合。
设计中充分考虑地理、气候和环境特点,使建筑与自然融为一体。
例如,在北方的冬季,传统民居建筑往往朝南建造,在夏季,则会利用庭院的建筑布局来获得凉爽的避暑空间。
同时,通过设计使用良好的通风系统和合适的建筑材料,使建筑能够在四季宜人的自然环境中提供舒适的居住体验。
其次,中国传统民居建筑注重实用性和灵活性。
传统民居建筑通常采用木结构和砖石结构,这些建筑材料易于获得并能更好地适应地方特点。
建筑的平面布局和内部空间的划分非常灵活,以适应家庭成员的需求变化。
不仅能适应不同的人口结构,还能满足社会活动和生活习惯的多样化需求。
例如,房屋内通常设有多个庭院和客厅,以满足家庭成员和亲朋好友相聚的需要。
此外,中国传统民居建筑强调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
设计中运用寓意和象征的元素,使建筑具有更深刻的文化内涵。
例如,建筑的屋顶往往采用懿旧斗拱,象征着富贵、吉祥和长寿。
门前常设有石狮子或门神,以驱邪避凶。
这些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使得民居建筑成为文化遗产的表达和传承。
最后,中国传统民居建筑注重与社会的互动与融合。
传统民居建筑很少是独立存在的,而是以街区或村落为单位的集体建筑。
建筑之间通过道路和胡同连接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社区氛围和人际关系。
这种密集的建筑布局和融洽的社会关系体现了中国人重视集体利益和人际交往的价值观。
总之,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设计理念融汇了自然、实用、文化和社会等多个方面,体现了中国古代人民智慧和对和谐生活的追求。
这些理念在现代社会中仍然具有启示,为当代建筑设计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刍议我国传统民居建筑的生态思想

文章编号:1009-6825(2012)32-0016-02刍议我国传统民居建筑的生态思想收稿日期:2012-09-17作者简介:柏强(1986-),男,在读硕士柏强(河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河南开封475001)摘要:指出我国传统民居建筑具有特定的生态哲学思想,通过探讨生态思想及生态技术在我国传统民居建筑中的具体运用,以期对我国现在快速城市化的建设起到积极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传统民居建筑,生态思想,技术经验中图分类号:TU241.5文献标识码:A我国传统民居建筑是适应当地气候及其他自然条件的有机产物,它的生成和发展,是人们长期适应自然环境的结果。
我国传统民居建筑是对地域文化的保护和对传统建筑技术的发扬,从而保护和培育地域建筑文化特色。
随着生态学的悄然兴起,用生态和技术的眼光重新审视我国传统民居建筑在处理人与环境、人与资源的关系方面的巧妙之处,特别是保存在民居建筑中朴素的生态建筑思想和技术经验成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1我国传统民居建筑生态的哲学思想我国古代文明是以农业经济的长期发展为基础孕育出来的,这种原始的农业自然经济,使人们对自然的认识在敬畏自然的状态中找到了一条理想的生存道路,即顺应自然、尊重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共存,进而形成了我国传统民居建筑生成和发展的自然生态观。
几千年来我国传统民居建筑的发展,始终是以尊重自然为前提。
崇尚天地,适应自然,对自然资源既合理利用又积极保护成为我国传统民居建筑成长发展的主要特征。
我国古代社会是以农业和手工业为主的农耕社会,造就了我国先民具有相当水准的生态环境意识。
由于农耕生活的影响,人们祈盼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希望与自然建立起一种顺畅的关系。
在“万物有灵”观念的支配下,与人息息相关的自然,如天地、日月、风云、山川等不自觉的成了人们崇拜祭祀的对象,这种对自然的崇拜,经过漫长的发展历程而积淀为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并升华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我国古代哲学思想中的“天”是指大自然,“天道”则是自然规律,而“人”是指人类,“人道”则是人类的行为规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延 伸中有 了间隔 ,在间隔 中 又有延 伸 ,图 7 。 22 .饶有 变化的 建筑 “ 轮廓 线” —— 坡 屋 顶 。 屋顶最 初是用 来排除 雨雪的 。 坡 民居建筑 的屋 顶的式样 虽较 单一 , 但通过 在技术 和艺术 上的 巧妙 结 合进行 处理 和造 型 ,把 这种 单调 的、 无生 命的物 质堆 , 为空间的形 式和秩序 , 化 形成 了饶 有变化 的建筑 “ 轮廓线 ” ,图8 。
构 的民 居 ,外墙 不加 粉饰 ,形 成 了与 自然 高
度 融 合 ,亲切 宜 人 的 小 木 屋 ,图 2。 13 . 石碉:碉楼 以石片砌 成 , 石墙 内侧 与 地 面垂直 , 外侧 由下而上 向内稍倾斜 , 四角 , 有 六角 , 角等形式 , 八 高度在 l至 3 米之 间 , 0 0 用 以御敌 和贮存粮 食柴草 。多建于村 寨住房 旁 , 在 西南部 分地 区 , 汉时 或更早 已有碉 房 , 3 图 。 14 楼 土楼主要 分布于 福建 、 东 、 .土 广 赣 南等 地区 。 客家人 用当地 生土 , 砂石 , 竹木 , 将 他们 的房子 夯筑成一 个浑然 一体 、森 严壁 垒、
不但使简单 的悬 山顶人字 屋面变得错 落有致 ,
曲折流畅 , 且还切 换 了空间格 局 , 而 使空 间在
住宅建造的直接 目的主要是满足人们 日常 生 活起 居 的实 际需要 ,是 “ ”之 所在 。在 家 特 别重 视血 缘 与亲情 的 中 国 ,人 们在 建 “ 宅 子 ”的 过程 中 ,往往 运 用建筑 的手 法 对建 筑
维普资讯
15 .草房 海 草房 山东 省最 东端临海地 区 , 夏季 多 雨潮湿 , 冬季 多雪寒冷 , 当地居 民便以厚 石砌
i
郑海晨
豢
西北 民族 大学土木工程 学院 7 0 3 300
墙, 把海草 晒干 后羔星 顶 , 那松软 的海草 调和
1 、用大地的材料书写的民居建筑
语 言
泥 土 、 庄 稼 、 林木 、 碎 石 、 溪流 、 花
草 都是 大地 本身 的材料 ,民居 建筑 的 材料 多
是取至 “ 山之 木 、原 之 土 、滩 之 石 、 田之
图 1傣家 竹楼
图 2 木屋
图 3碉 楼
草 ……” ,就 地 取 材 , 因材 施 工 , 为 我 所 用 。许许 多 多民居 运 用原始 的材 料来 构 成建
精巧奇特的庞大建筑 , 它具有安全防卫 、 通风采
光 , 震防火 ,防潮保温 , 抗 隔音 隔热 、冬暖夏 凉 等 种种 功 能 , 图 4。
术 。它 既 要 考 虑 材 料 、结 构 、 工 艺 ,建 筑 形式 所形 成 的视 觉效 果 ,又要 考虑 实现 的可
能性 和使 用 的效果 。 传统 民居 的建筑 语 言包 罗 万象 ,不胜 枚 举 ,本 文 仅从 材 料 ,功 能 、 秩序 三个 层面来 赏析民 居的 建筑语 言 。
1. 2木 屋 :在 东 北 、云 南 、 四 川、 甘 肃 的林 区 ,有一种 用木构 井干 壁作 为 承重结
连檐 连栋 , 密度 极高 , 易引起 火灾 , 容 在高 出
居 民屋脊 的部 分 设置封 火墙 以 阻止 火势 的蔓 延 。 结构 一,它对建筑 层数 、高差 , 退等 在 L 进 问题都能 很好地 过渡 、 解决; 在形 式上封 火墙
山式 屋顶 ,屋面坡 度较 陡 , 出檐深 远 。整体 造型轻 巧 、飘 逸 、色彩 淡雅 ,多用 于气 候炎 热 多雨地 区 。在 中国 ,以傣 族 的竹楼 最 为著
名 ,图 l。
建筑语 言进 行遣型 ,是 内部 机 能理 想化 ,视
觉化 的表现 ,是 与机 能有机结 合在 一起 的结 果 ,是 表 现 的 艺术 。 本 文 从 材 料 , 功 能 、 秩 序三 个层 面来分析 民居 的建筑语 言 ,使 我 们从一 个佣 面领 略到 民居 的建 筑艺 术魅 力。 民居建筑语 言; 材料 ; 功能; 秩序
筑 语 言进 行造 型 ,给我 们带 来 了最视 觉 化的 艺术享受 。
实体元素进行组织 安排 或对实体元素进行造 型
而形 成一 种 不仅提 供物 质性 要 求的 同时 ,也 向 它赋予 精神 性 内涵 :普遍 的 审美性 和 情感 性 ,甚至 还可 能上 升到 表 达某种 思想 倾 向的 高度 ,这 就是 建筑 的语 言 ,它所 表达 的 是三 维 空 间 ,采 用抽 象 的表 现 手 段 和 形 态 ,用 “ ” 的物 态构 成 建筑 语 言 进行 造 型 ,是 与 力 机 能 有 机 结 合 在 一 起 的结 果 , 是表 现 的 艺
了坚硬的 头 ,图 5 。
“ 蘑菇 房”一 南红河 元阳 、 春等地哈 绿
建筑 语言 刍议
种 ,其 内部 空 间通 透 、开 敞 ,采用 高耸 的 歇
建筑 的语 言所表 达 的是 三维 空间 , 采用抽 象 的表 现 手段 和 形 态 , 用 “ ” 的物 态构 成 力
尼 族多居住在 高 L; 半山区 , IN I I 空气湿 度大 ,顶 , 屋低矮 ,门窗 较小 , 远 房 远 望去 , 在绿 树掩映 与梯 田环 抱之 中的座 座民居
犹 如朵朵 破土而 出的 蘑菇 , 。 图6
2 功 能 、结 构 和 艺术 的完 美 统 一
建 筑 语 言的 装 饰形 态源 于 其功 利 动机 ,
同时还通过建筑技 术上 的实用性 加工而表现出 来。 这些 即发挥 了建筑 材料的性 能特 点 , 满足 了使 用功 能 , 而且 其形体 、 彩 、 色 肌理 与质感 也 同时符 合审美 的要求的 民居建筑语 言 , 功 把 能 、结 构和 艺术完 美的统 一 一起 。 在 2 1 落有致 的封 火墙 。F .错 l时木结 构房 屋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