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居建筑 (完美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论文

(2013—2014 学年第一学期)论文题目:中国民居建筑

课程名称:中国建筑史

任课教师:孙保燕

授课时间:2013年9月至2013年11月

学号:1201530124

姓名:丘尚超

专业名称:土木工程

所在学院:建筑与交通工程学院

摘要:通过学习中国建筑史之后,我对中国传统的建筑历史有了一定的了解。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历史悠久,风格各异,精彩纷呈,为世界所知。有代表性的建筑有:江南水乡、历代皇家宫廷建筑、王府建筑,还有徽派民居、北京四合院、云贵滇西吊脚楼、西北的窑洞等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建筑,文化之内涵博大精深,受到各国建筑大师的称赞及效仿。

正文:我是学习建筑类专业的,所以对建筑有独特的情感,就我所了解来看中式建筑,在建造上,工艺要求较高,难度较大,做好不容易,做不好就成了四不像。其中我以中国的民居建筑为代表,谈谈中国建筑给我们的赏心悦目。

一.民居建筑的历史根源

人类从母系社会而父系社会,从过去到现在,在漫长的社会发展中无不是以“家”为基本单位,依靠“家”作为社会细胞,聚合布置成为这种那种形式的人居环境——从早先的聚落到后来的乡村和城市,无不如此。

二.传统民居的文化背景

中国传统文化往往都含有着眼全局、追求和谐的特点。重视整体,讲求从整体出发的这种思维习惯,甚至地阔天高,可以联想到人与天地自然的沟通,进入那种亦虚亦实的神秘化的整体境界。非常明显,古代中国追求虚实结合的整体思维方式,无疑成了锻铸中国传统文化个性特色的哲理基础。同时深刻影响传统民居建筑个性特色的文化背景。最主要的就是:天人合一思想、宗法礼制观念、风水学说等非常重要的基本理念。

三.中华民居建筑的丰富多彩

1.北方院落居民

北方院落民居以北京四合院最为典型。四合院坐北朝南,大门开在东南角,称“坎宅巽门”认为是吉利的,实际上也有利于保持私密性和增加空间的变化。其基本特点是按南北轴线对称布置房屋和院落,坐北

朝南,大门一般开在东南角,门内建有影壁,外人看不到院内的活动。正房位于中轴线上,侧面为耳房及左右厢房。正房是长辈的起居室,厢房则供晚辈起居用,这种庄重的布局,亦体现了华北人民正统、严谨的传统性格。北京地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寒少雪,春旱多风沙,因此,住宅设计注重保温防寒避风沙,外围砌砖墙,整个院落被房屋与墙垣包围,硬山式屋顶,墙壁和屋顶都比较厚实。

四合院这样一个布景,更有助于邻里感情的交融。

2.南方院落民居

南方中小型院落民居多由一或两个院落合成。如浙江的“十三间头”,由正方三间和左右厢房各五间共十三间房组成三合院,都是楼屋。三座楼两端高出“马头山墙”。布局规整、简单而明确,给人以舒展大度堂堂正正之感。

3.南方天井式居民

“天井”,其实也是院落,只是比较小。南方炎热多雨而潮湿,人稠山多地窄,故重视通风,布局密集而多楼房。天井民居以横长方形为核心,四面或左右后三面围以楼房。正房即堂正房即堂屋前向天井,各屋都向天井排水。墙头高出屋顶,作阶梯状,砖墙抹灰,覆以青瓦樯橹,明朗而素雅,是南方建筑的一大造型特色。

这类居民式院落在我们广西比较常见,房间的布置也比较讲究,长辈和晚辈的房间不能随便分布。这体现了民居建筑中的尊卑之礼、长幼之序、内外之分等宗法伦理思想。

4.岭南客家集团民居

两晋之交和两宋之交,因北方战乱,常合族南移,辗转居于岭南,聚族而居,形成客家。客家恪守传统,特别尊行儒礼,珍视家族团结,保持着颇见特色的客家文化,集团式民居是客家文化的鲜明表现。

客家民居属于集体性建筑,土楼就是其标志性建筑之一。其最大的特点在于其造型大,无论从远处还是走到跟前,土楼都以其庞大的单体式建筑令人震惊,其体积之大,堪称民居之最。这些土楼直径大约为50余米,三、四层楼的高度,共有百余间住房,可住三、四十户人家,可容纳二三百人。而大型圆楼直径可达七八十米,高五六层,内有四五百间住房,可住七八百人。从土楼这种民居建筑方式体现了客家人聚族而居的民俗。

我是客家人,对于岭南客家集团民居,有着一份感动,当你看到客

家的民居土楼时,你就可以从建筑直接感受到客家的这种团结精神,就像人们所说的: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

五.结束语

中国的民居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典范更有如一座中国传统文化的殿堂,以其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全面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居住观念为世界所瞩目。

参考文献;

1.《中国艺术十六讲》姚扣根赵骥主编

2,《中国艺术的文化阐释》张延风

3.《走进中国艺术殿堂》高奇编著

4.《中国古代设计艺术思想论纲》孙长初著

5.《中国古代建筑史》刘敦桢著

6.《解读故宫》张加勉著

致谢

论文撰写期间,301班同学给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本人在此特向各位同学表示深深的谢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