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中国民居建筑
中国民居案例

中国民居案例
中国传统民居体现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和地域特色,是中华民族建
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下是三种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民居案例。
1. 四合院
四合院是中国北方地区常见的传统民居,也是北京胡同的典型建
筑形式。
它的基本布局为一个中心庭院,四面围以厅房,通过连接庭
院的廊道将各个房间连接起来。
四合院空间层次丰富,内外有别,居
住舒适度高。
同时,庭院的布局也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天人合一”哲学思想。
2. 建筑群
建筑群是中国南方地区的传统民居形式,以南方水乡的“水乡建筑”为代表。
这种建筑形式特别考虑到地域环境,将建筑与自然融为
一体。
建筑群分布在水岸两边,房间以天井、平台进行连接,形成一
个相对封闭的空间。
同时,建筑群中的建筑结构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
建筑内的人们免受洪水、台风等灾害。
3. 圆明园
圆明园是中国京郊秦腔镇的皇家园林,也是中国最著名的古代皇
家园林之一。
圆明园中的宫殿、城楼、排座、假山、人工湖等建筑构
成了一个完整的园林体系。
其中,园林内的建筑群具有中西合璧的风格,展现了清代中国皇家建筑的高超水平。
此外,圆明园中各种奇花
异草、流水垂柳等自然景观也吸引了众多的游客。
中国传统民居介绍

中国传统民居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风格。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中国传统民居:
1. 四合院:四合院是中国北方地区的典型民居,其基本特点是四面房屋围合成一个院子,院子的入口设在南面或东南面。
北京的四合院是四合院的典型代表,分为单进或多进式,布局规整,中轴对称。
2. 福建土楼:福建土楼是中国南方地区的传统民居,主要分布在福建的龙岩、漳州等地区。
福建土楼以圆形、方形等形状的土楼建筑为代表,一般由多户人家聚居而成,其建筑风格独特,防风、防火、防盗等方面的功能非常出色。
3. 窑洞:窑洞是中国黄土高原地区的传统民居,其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古代。
窑洞主要建在黄土高原的崖壁上,有靠崖窑和地坑窑两种形式。
窑洞内部结构简单,具有良好的保温和隔热性能。
4. 吊脚楼:吊脚楼是中国南方苗族、土家族等少数民族的传统民居,其特点是房屋悬于山腰或坡地,采用木结构或砖木结构,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
5. 江南水乡民居:江南水乡民居是中国南方水乡地区的传统民居,其特点是房屋沿水而建,粉墙黛瓦,绿树掩映,给人以清新、幽静的感觉。
以上是中国传统民居中的一些主要类型,它们具有独特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华民风民俗中的民居风格

中华民风民俗中的民居风格丰富多样,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地方特色。
以下是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民居风格:
1. 徽派建筑:主要分布在安徽、江西等地区,以砖木结构为主,外观典雅大方,多采用深宅大院的形式,有马头墙、小青瓦等特色元素。
2. 福建土楼:福建土楼是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代表之一,建造时多采用夯土或土坯建造,具有就地取材、保暖隔热等特点。
3. 窑洞: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地区,具有冬暖夏凉、节能环保的优点,是中国北方地区传统的民居形式之一。
4. 傣族竹楼:傣族竹楼是一种干阑式民居,以竹子为主要建筑材料,屋顶呈人字形,通风透气,适合热带雨林气候。
5. 藏族碉房:藏族碉房是一种石木结构的建筑形式,具有厚重的墙体、高矮错落的屋顶等特点,是藏族传统民居的主要形式之一。
6. 苗族吊脚楼:苗族吊脚楼是一种干阑式民居,以木结构为主,悬于山腰或坡地,具有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民族特色。
7. 客家土楼:客家土楼是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代表之一,建造时多采用夯土或土坯建造,具有防御功能和聚族而居的特点。
这些民居风格各具特色,不仅反映了不同地区和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生活方式,也是中华民风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经典的十种传统民居建筑风格

中国经典的⼗种传统民居建筑风格在中国建筑的发展历史上,⾄少有着这⼗种经典的传统民居住宅,在历史长河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流传⾄今,仍能看到它不可泯灭的⾝影,这就是蒙古包,四合院,晋中⼤院,陕北窑洞,徽系民居,浙江民居,西藏碉楼,湘西吊脚楼,客家⼟楼,傣家⽵楼。
其中在现代建筑中,四合院和徽系民居因为兼容性强,⽽成为保存最为完整,且仍被⼤多数⼈使⽤的两种建筑⽅式。
⼀、蒙古包蒙古包是蒙古族牧民居住的⼀种房⼦,适于牧业⽣产和游牧⽣活,包内宽敞舒适,是⽤特制的⽊架做“哈那”(蒙古包的围栏⽀撑),⽤两⾄三层⽺⽑毡围裹⽽成,之后⽤马鬃或驼⽑拧成的绳⼦捆绑⽽成,其顶部⽤“乌耐”作⽀架并盖有“布乐斯”,以呈天幕状。
其圆形尖顶开有天窗“陶脑”,上⾯盖着四⽅块的⽺⽑毡 “乌⽇何”,可通风、采光,既便于搭建,⼜便于拆卸移动,适于轮牧⾛场居住。
蒙古包独特的制作技艺,体现了蒙古族的审美观与⾼超的技能,有着不可替代的观赏价值,同时具有实⽤价值、艺术价值与经济价值。
⼆、四合院四合院⼜称四合房,是中国的⼀种传统合院式建筑,其格局为⼀个院⼦四⾯建有房屋,从四⾯将庭院合围在中间,故名四合院。
四合院就是三合院前⾯⼜加门房的屋舍来封闭。
若呈“⼝”字形的称为⼀进院落;“⽇”字形的称为⼆进院落;“⽬”字形的称为三进院落。
⼀般⽽⾔,⼤宅院中,第⼀进为门屋,第⼆进是厅堂,第三进或后进为私室或闺房,是妇⼥或眷属的活动空间,⼀般⼈不得随意进⼊,难怪古⼈有诗云:“庭院深深深⼏许”。
庭院越深,越不得窥其堂奥。
四合院⾄少有3000多年的历史,在中国各地有多种类型,其中以北京四合院为典型。
四合院通常为⼤家庭所居住,提供了对外界⽐较隐密的庭院空间,其建筑和格局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尊卑等级思想以及阴阳五⾏学说。
三、晋中⼤院晋中⼤院也叫⼭西⼤院,是中国民居建筑的典范,向有“北在⼭西,南在安徽”之说。
皖南民居以朴实清新⽽闻名,晋中⼤院则以深邃富丽著称。
在⼭西,元明清时期的民居现存尚有近1300处,其中最精彩的部分,当数集中分布在晋中⼀带的晋商豪宅⼤院。
[宝典]中国著名的100座人文建筑你去过几个?
![[宝典]中国著名的100座人文建筑你去过几个?](https://img.taocdn.com/s3/m/94ca2e00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86.png)
中国著名的100座人文建筑你去过几个?建筑是实用的艺术,是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
千百年来,我国人民博采众长,用勤劳和智慧,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建筑奇迹。
有人说,建筑是人类文明的灵魂所在,是艺术的超高体验;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因为它与音乐之间有着太多的相同。
它的外在形态、内部结构、组合、比例,如音乐变幻的旋律。
单独的建筑或者建筑群就是乐曲中的独唱、对唱、重唱和多声部的大合唱;建筑是砖石叠成的史书,一座座宫殿,一座座纪念馆,一座座追悼先人的祠堂,一座座古典园林,无不体现着它的文化特征、记录着历史的足迹。
走在历史与文化铸就的建筑中,触摸着那些斑驳的墙壁,仿佛看到了那段岁月,听见那段动人的传说;看着精美的雕刻、装饰,不禁使人感叹古代劳动人民的无穷智慧。
建筑的飞檐翘角,犹如翱翔的羽翼;雕梁画栋的装饰,反映了每一个时代的审美观念,见证着曾经的繁华。
大好河山,您去过哪些地方?要不要重走人生路?一、最美的乡村民居1.永定土楼——建筑学上的奇葩2.凤凰吊脚楼——与水为邻3.肇兴侗寨——白云深处有人家4.开平碉楼——近代建筑博物馆5.喜洲白族民居——干净整洁的建筑6.丹巴藏寨碉楼——世界上最集中的古碉群7.赣南客家围屋——客家建筑的代表8.龙川徽派民居——“三雕”艺术中的代表9.西江千户苗寨——壮观的苗族村庄10.增冲鼓楼——侗寨第一楼11.哈尼族蘑菇房——正在消失的奇迹12.桃坪羌寨——坚不可摧的建筑13.山西大院——大红灯笼高高挂14.延安窑洞——革命的摇篮15.卓克基土司官寨——末代土司的衙署16.利川鱼木寨——天下第一土寨17.西双版纳傣族竹楼——干栏式的建筑二、最美的皇宫王府18.北京故宫——明、清两代的皇宫19.拉萨布达拉宫——藏传佛教圣地20.北京恭王府——现存最大的一座王府21.丽江木府——与故宫齐名的南方宫殿22.桂林靖江王城——保存最好的明藩王府23.沈阳故宫——东北地区的皇宫三、最美的园林别墅24.北京颐和园——保存最好的皇家园林25.承德避暑山庄——中国最大的皇家园林26.苏州拙政园——苏州园林的代表27.苏州留园——吴中第一名园28.扬州个园——以布局取胜29.无锡蠡园——范蠡和西施的幽会之所30.潍坊十笏园——北国小园之首31.东莞可园——岭南古典园林的珍品32.西藏罗布林卡——历代达赖喇嘛的的夏宫33.庐山别墅群——建筑艺术与幽美环境的完美结合34.鼓浪屿别墅群——园在海上,海在园中35.八大关别墅群——万国建筑博览园36.莫干山别墅群——清凉胜境四、最美的寺院古塔37.北京雍和宫——北京最大的喇嘛庙38.拉萨大昭寺——先有大昭寺,后有拉萨城9.日喀则扎什伦布寺——历代班禅驻锡之地40.香格里拉松赞林寺——有“小布达拉宫”之誉41.甘南拉卜楞寺——世界上最大的喇嘛教学府42.武当山宫殿群——著名的道教建筑43.同心清真大寺——伊斯兰教的圣地44.张掖大佛寺——塞上名刹,佛国胜境45.五台山寺庙群——以白塔著称46.洛阳白马寺——白马驮经事已空47.韶关南华寺——六祖圆寂之地48.恒山悬空寺——以奇、悬、巧著称49.应县木塔——我国保存最好的木塔50.大理崇圣寺三塔——“文献名邦”的象征51.西安大雁塔——古都西安的象征52.吐鲁番苏公塔——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现存最大的古塔53.西双版纳曼飞龙笋塔——宛如玉笋五、最美的桥梁栈道54.河北赵州桥——天下第一桥55.北京卢沟桥——以石狮为胜56.泉州洛阳桥——我国第一座海港大石桥57.潮州广济桥——四大名桥之一58.泰顺廊桥——散布乡间的奇迹59.程阳风雨桥——凭栏聆听流水声60.广元明月峡栈道——古栈道的代表61.宁武悬崖古栈道——历经千年不朽六、最美的石窟牌坊62.敦煌莫高窟——“飞天”的故乡63.大同云冈石窟——我国三大石窟之一64.洛阳龙门石窟——世界文化遗产65.麦积山石窟——闻名世界的艺术宝库66.安徽棠樾牌坊——慈孝天下午双里67.四川隆昌牌坊群——鳞次栉比石坊68.澳门大三巴牌坊——澳门的标志七、最美的古代工程69.八达岭长城——万里长城的精华70.吐鲁番坎儿井——中国古代三大工程之一71.京杭大运河——南北交通的大动脉72.秦皇岛山海关——天下第一关73.四川都江堰——伟大的水利工程八、最美的庄园故居74.巩义康百万庄园——中国三大庄园之一75.烟台牟氏庄园——再现当年盛况76.江孜帕拉庄园——西藏贵族的庄园77.成都刘氏庄园——典型的地主庄园78.绍兴鲁迅故居——回忆先生当年79.乌镇茅盾故居——古镇里的精华80.奉化蒋氏故居——以山水见长81.沈阳张氏帅府——回忆少帅当年九、最美的祠坛教堂82.北京天坛——皇帝祭天之地83.北京太庙——明清皇家的祖庙84.曲阜孔庙——祭祀孔子的庙宇85.成都武侯祠——常使英雄泪满襟86.汨罗屈子祠——路漫漫其修远兮87.山西晋祠——山西的小江南88.广州陈家祠——百粤之祠89.圣?索菲亚大教堂——远东最大的东正教堂90.北京天主教堂——拥有东西南北四处91.天津老西开教堂——天津市最大的天主教堂十、最美的名楼帝陵92.湖北黄鹤楼——极目楚天舒93.湖南岳阳楼——先天下之忧而忧94.南昌滕王阁——秋水共长天一色95.清东陵与清西陵——满清王朝的皇陵96.北京明十三陵——明代皇陵最集中的地方十一、最美的现代建筑97.北京“鸟巢”——奥运会的主会场98.国家大剧院——新时代的标志性建筑99.中华世纪坛——随时间旋转100.上海东方明珠——大珠小珠落玉盘去过的地方,用一生去好好品味;木有去过的地方,制订规划,明天就出发!。
各具特色的民居课件

各具特色的民居课件民居在中国传统文化和建筑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随着时代的变迁,各地的民居风格和特色也不尽相同。
本文将介绍几种典型的中国民居,以展示其各具特色的风貌。
一、北京四合院北京四合院是北京地区典型的民居建筑。
它采用“四合五进”的格局,四合指的是四面有围墙,中间有天井,五进指的是从外到内的五个进深。
四合院的墙壁采用灰色的砖头,天井中常常种有花草树木,空气流通,光线充足,成为了许多人向往的居住环境。
二、南京金陵六合居南京金陵六合居是南京传统民居建筑的代表之一,它也是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金陵六合居的建筑风格独特,充满了浓郁的南方特色。
它采用仿木结构建造,屋顶上有飞檐斗拱,构造精美,浑然天成。
建筑内部分为前中后三个部分,分别用来居住、工作和储存。
建筑的布局十分合理,充分体现了古代居住文化的奥妙。
三、上海弄堂上海的弄堂是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民居建筑。
它通常由一条长长的弯曲小巷和两侧的苏州园林式的住房组成。
这些住房被称为“弄堂里弄”,它们的入口通常是小小的门洞,但是一经进入,就会发现这里有着广阔的院落和精致的庭院。
弄堂里弄的居民通常是上海老城厢的本地居民,他们继承了家族居住的传统,形成了特殊的生活方式。
四、四川木屋四川木屋是四川省传统的民居建筑,以川西木构古民居最为出名。
它的建筑材料主要是木头,这些木头常常被雕刻成华美的造型,充满了生动活泼的气息。
木屋中一般分为前院和后院两个部分,前院用来存放农具和杂物,后院则是人居住的地方。
建筑内部分为三层,分别是客厅、卧室和后勤区域。
整个建筑呈现出一种古朴、自然的风貌,展现出西部地区淳朴的生活气息。
五、广东骑楼广东骑楼是广东传统的民居建筑,祖先是广州地区的“犁头屋”,唐朝时期始興民居汲其中。
它是一种由两脚架着的建筑物,既可以用于商业,也可以用于居住。
骑楼上部一般设置有吊柿子,挂着彩灯、红布、对联等,常作为悬挂红对联庆贺节日等用途。
骑楼下面有落地的木门,有时也会开设门廊,增加商业气氛,这些都是广州独特的建筑特色。
中国十大特色当地民居(中国各地特色民居)

中国十大特色当地民居(中国各地特色民居)一、中国十大特色民居中国民俗文化源远流长,有许多值得欣赏的民俗文化,而民俗建筑又各具特色,欣赏起来也是别有一番风味。
1、福建土楼:客家土楼,也称福建圆楼,是中华文明的一颗明珠,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山村民居建筑,是中国古建筑的一朵奇葩,它以历史悠久、风格独特、规模宏大、结构精巧等特点独立于世界民居建筑艺术之林。
福建土楼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山区大型夯土民居建筑,创造性的生土建筑艺术杰作。
福建土楼依山就势,布局合理,吸收了中国传统建筑规划的“风水”理念(参见董斌《现代风水精鉴》),适应聚族而居的生活和防御的要求,巧妙地利用了山间狭小的平地和当地的生土、木材、鹅卵石等建筑材料,是一种自成体系,具有节约、坚固、防御性强特点,又极富美感的生土高层建筑类型。
2、开平碉楼:广东开平碉楼交错,形成中国绝无仅有的乡间景色。
碉楼中西合璧,融会了各种建筑风格的精髓。
开平境内最多的时候共有3000多座碉楼,目前尚存1800多座,分布在开平15个镇、办事处。
这些碉楼是上世纪开平华侨与村民主动把外国建筑文化与当地建筑文化相结合的结晶。
其数量之多,建筑之精美,风格之多样,堪称世界最大的“碉楼博物馆”。
3、王家大院:王家大院是清代民居建筑的集大成者,由历史上灵石县四大家族之一的太原王氏后裔——静升王家于清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年间先后建成。
建筑规模宏大,拥有“五巷”、“五堡”、“五祠堂”。
其中,五座古堡的院落布局分别被喻为“龙”、“凤”、“龟”、“麟”、“虎”五瑞兽造型,总面积达25万平方米以上。
现以“中国民居艺术馆”、“中华王氏博物馆”和“力群美术馆”开放的红门堡(龙)、高家崖(凤)、崇宁堡(虎)三大建筑群和王氏宗祠等,共有大小院落231 座,房屋2078间,面积8万平方米。
4、乔家大院:乔家大院位于山西省祁县乔家堡村,北距太原54公里,南距东观镇仅2公里。
它又名在中堂,是清代中国著名的商业金融资本家乔致庸的宅第。
各具特色的民居课件

各具特色的民居课件在我国的民居建筑中,各地区均有着不同的特色和风格。
这些风格和特色与地域、历史、文化等因素有着紧密的联系,形成了中国独具特色的建筑风貌。
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民居建筑。
一、四合院四合院是中国传统住宅的代表之一,主要分布在北京、天津、山东、河南等地。
四合院由四组房屋组成,中心是一个天井,房屋与天井相互独立、相互联系。
四合院建筑的外观朴素古朴,内部装饰华丽,彰显出中国传统建筑的精髓和文化内涵。
二、圆明园圆明园是中国历史悠久的皇家园林,其建筑融合了传统汉族建筑和外来建筑风格,如西式建筑和蒙古包等。
圆明园的建筑形式具有中国古代的光华式、琉璃瓦式和官府建筑等特色,充满了中西合璧的艺术魅力。
三、土楼土楼是闽南地区特有的建筑风格,也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的瑰宝之一。
土楼由土坯、石头、竹子等材料建造而成,外形宏伟壮观,内部通风、采光良好。
土楼建筑的主体是一个庭园,四面围绕着多个房间,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艺术价值。
四、苏州园林苏州园林是中国最著名的园林之一,其建筑风格独特、形式多样。
苏州园林的建筑以水、石、林、亭为主要元素,建筑材料多采用玉石、砖瓦等,其造型风格禅意清新,结构精妙。
五、水乡民居水乡民居是江南地区特有的建筑风格,代表性的城市有杭州、苏州、无锡等。
水乡民居的建筑主要以白墙黑瓦、门面四合院为主,以水运为交通工具,内部多设有回廊、亭台和庭院等构造,具有极高的景观价值和实用价值。
六、藏式建筑藏式建筑是中国西藏地区特有的建筑风格,主要包括宗教建筑和民居建筑。
藏式建筑的主要特征在于色彩明亮,结构复杂,屋顶多采用抬檐式建造,具有很高的实际价值和文化价值。
以上是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一些代表性建筑风格,其各具特色,都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并给我们展示了丰富多彩的中国文化遗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徽州民居最突出的特点是马头墙和青瓦。马头墙高人,能把屋顶都遮挡起来,起到防火 的作用。门楼用石雕和砖雕进行装饰,装饰纹样富有生活气息。宅院大多依地而建,分 三合院、四合院。徽州民居屋顶的处理以“四水归堂”的天井为特点。 四水归堂是指大 门在中轴线上,正中为大厅,后面院内有二层楼房,四合房围成的小院称天井,目的是 为了采光和排水。四面屋顶的水流入天井,俗称“四水归堂”。
局,主要建筑都分布在中轴线上,左右对称布局。这一布局方式, 严格遵循了封建社会的宗法和礼教制度。在房间的使用上家庭成 员从尊卑、长幼等进行分配。
客家土楼
福建永定圆形土楼群
少数民族民居—干栏式住宅
是 傣 族 竹 楼 , 又 称 傣 家 竹 楼 。 等 民 族 地 区 。 由 于 傣 族 竹 楼 的 代 表 性 , 现 在 的 竹 楼 一 般 都 指 的 竹 楼 主 要 分 布 在 我 国 云 南 的 西 双 版 纳 和 德 宏 州 的 傣 族 、 基 诺 族
的湿气,一般为两层建筑,二层做
卧室。底层多为砖墙,上层为木结 构。
江南水乡
江苏吴江同里民居
江苏昆山周庄街巷. 民居
徽州民居
徽州民居最突出的特点是马头墙和青瓦。 马头墙高人,能把屋顶都遮挡起来,起到防 火的作用。门楼用石雕和砖雕进行装饰,装 饰纹样富有生活气息。宅院大多依地而建, 分三合院、四合院,合院又有二进、三进之 分。徽州民居屋顶的处理以“四水归堂”的 天井为特点。 四水归堂是指大门在中轴线上,正中为 大厅,后面院内有二层楼房,四合房围成的 小院称天井,目的是为了采光和排水。四面 屋顶的水流入天井,俗称“四水归堂”。
西藏碉房
西藏穷结县藏族住宅
蒙古包的外形为圆形,由架木、毡、绳带组成,原料以木和皮毛为主,大小不等,但基本 构造相同。 蒙古包一般门朝东南方向,内部正面和西侧供长辈起居,东面供晚辈起居。
西北民居
最具特色的西北民居为因地制宜、利用黄 土高原的黄土层建造的独特住宅—窑洞。窑 洞依其外形可分为靠崖式窑洞、独立式窑洞、 下沉式窑洞。
窑洞重视对门窗的装饰,门窗与洞孔一般 大小,门窗上装饰有棂格图案、逢年过节时, 多在窗上贴各式剪纸。
最具特色的西北民居为版纳傣族竹楼民居
吊脚楼
形式包括单吊式、双吊式、四合水式、二屋吊式、平屋起吊式等。吊脚楼一般底层用来
堆放物品,二楼住人。二楼设有厅,用来接待客人,三层的吊脚楼,除在三楼设起居室
外,还有隔出来的小间用来储存粮食或物品。 四川达县住宅
少数民族民居—“一颗印”
一颗印
碉房多为石木结构,墙壁 非常坚固.外墙往上逐渐 收缩。 内部一般为两层,也有三 四层。平顶,窗户很小, 可防止外人从窗户入内。 碉房一般底层作储 藏室或畜圈,二层为起居 室,三层一般为经堂或晒 台。
中国民居建筑
江南民居
江南因为地理原因,水资
源丰富,所以大部分的村 镇、城市的建筑基本上立 于河岸两岸,两岸的建筑 将河流围成一条水街。周 庄古镇就是江南水乡的典 型代表,这里建筑多临河 而建,为了防水防潮,墙 壁下部分一般使用大块石 或用石料贴面。
江南民居的平面布局方式,与北方的四合院大致相同,都是封闭式院落,但相对紧凑一
徽州民居
安徽南部徽州地区的歙县、绩溪等地,至今仍保存 有许多明清住宅。
徽州民居不仅装饰雕刻精彩,其村落的整体
布局也颇具特色。在建筑布局上,南方民居 比北方更讲究风水。根据风水理论,徽州民 居多选择在临山面水处建村落,地势似“穴” 状环抱内敛,以存住“气”。在强调注重自 然环境的同时,徽州民居还特别要表现人文 内涵和树立传统的道德标准。如棠樾村入口 处即建有7座表彰贞节、孝道、义行、功名的 牌坊,它们先是面向东北再逐渐转而面东, 沿村口道路依次排列。
层建造的独特住宅—窑洞。窑洞依其外形可分为靠崖式 窑洞、独立式窑洞、下沉式窑洞。
窑洞重视对门窗的装饰,门窗与洞孔一般大小,门窗 上装饰有棂格图案、逢年过节时,多在窗上贴各式剪纸。
河南荥阳地坑窑住宅俯视
河南巩县“康百万”宅窑洞前院落群 俯视
北京民居
北京四合院是中国四合院的代表作品。四合院严格按照中轴线布
些。住宅的大门一般开在中轴线上,中轴线上的第一座房子是用来接待客人和举行典礼 的大厅,后面院内多有二层小楼,为了通风采光,院墙上都开有漏窗,房屋也前后开窗。
南方炎热潮湿、多雨的气候特点,
对江南的建筑产生了极大影响,为 了防潮避湿气,江南民居的墙一般 较高达,开间也大,设前后门,便 于通风。同时,为了隔绝地上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