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第3阶段测试题
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测试 选择题 49题

1.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中,HACCP代表的是:A. 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B. 健康分析和关键控制点C. 危害分析和关键步骤D. 健康分析和关键步骤2. 以下哪种食品添加剂被广泛用于防腐?A. 亚硝酸盐B. 柠檬酸C. 维生素CD. 糖精3. 食品中的微生物污染主要来源于:A. 空气B. 水C. 土壤D. 以上都是4. 食品中的重金属污染通常来自:A. 农药B. 化肥C. 工业废水D. 食品添加剂5. 食品标签上必须标明的信息不包括:A. 成分B. 生产日期C. 保质期D. 生产厂家地址6. 食品中的农药残留主要通过哪种方式去除?A. 清洗B. 烹饪C. 浸泡D. 以上都是7. 食品中的放射性污染主要来自:A. 核电站B. 医疗设备C. 天然放射性物质D. 以上都是8. 食品中的化学污染不包括:A. 重金属B. 农药C. 微生物D. 食品添加剂9. 食品中的物理污染主要来自:A. 包装材料B. 生产设备C. 生产环境D. 以上都是10. 食品中的生物毒素不包括:A. 黄曲霉毒素B. 肉毒杆菌毒素C. 重金属D. 河豚毒素11. 食品中的天然毒素主要来自:A. 植物B. 动物C. 微生物D. 以上都是12. 食品中的食品添加剂不包括:A. 防腐剂B. 色素C. 营养强化剂D. 重金属13. 食品中的营养强化剂主要用于:A. 增加食品的营养价值B. 改善食品的口感C. 延长食品的保质期D. 改善食品的外观14. 食品中的防腐剂主要用于:A. 防止食品腐败B. 改善食品的口感C. 延长食品的保质期D. 改善食品的外观15. 食品中的色素主要用于:A. 增加食品的营养价值B. 改善食品的口感C. 延长食品的保质期D. 改善食品的外观16. 食品中的香精主要用于:A. 增加食品的营养价值B. 改善食品的口感C. 延长食品的保质期D. 改善食品的外观17. 食品中的甜味剂主要用于:A. 增加食品的营养价值B. 改善食品的口感C. 延长食品的保质期D. 改善食品的外观18. 食品中的酸味剂主要用于:A. 增加食品的营养价值B. 改善食品的口感C. 延长食品的保质期D. 改善食品的外观19. 食品中的增稠剂主要用于:A. 增加食品的营养价值B. 改善食品的口感C. 延长食品的保质期D. 改善食品的外观20. 食品中的乳化剂主要用于:A. 增加食品的营养价值B. 改善食品的口感C. 延长食品的保质期D. 改善食品的外观21. 食品中的膨松剂主要用于:A. 增加食品的营养价值B. 改善食品的口感C. 延长食品的保质期D. 改善食品的外观22. 食品中的抗氧化剂主要用于:A. 防止食品氧化B. 改善食品的口感C. 延长食品的保质期D. 改善食品的外观23. 食品中的抗结剂主要用于:A. 防止食品结块B. 改善食品的口感C. 延长食品的保质期D. 改善食品的外观24. 食品中的稳定剂主要用于:A. 增加食品的营养价值B. 改善食品的口感C. 延长食品的保质期D. 改善食品的外观25. 食品中的凝固剂主要用于:A. 增加食品的营养价值B. 改善食品的口感C. 延长食品的保质期D. 改善食品的外观26. 食品中的漂白剂主要用于:A. 增加食品的营养价值B. 改善食品的口感C. 延长食品的保质期D. 改善食品的外观27. 食品中的脱氧剂主要用于:A. 防止食品氧化B. 改善食品的口感C. 延长食品的保质期D. 改善食品的外观28. 食品中的保鲜剂主要用于:A. 防止食品腐败B. 改善食品的口感C. 延长食品的保质期D. 改善食品的外观29. 食品中的调味剂主要用于:A. 增加食品的营养价值B. 改善食品的口感C. 延长食品的保质期D. 改善食品的外观30. 食品中的增香剂主要用于:A. 增加食品的营养价值B. 改善食品的口感C. 延长食品的保质期D. 改善食品的外观31. 食品中的增味剂主要用于:A. 增加食品的营养价值B. 改善食品的口感C. 延长食品的保质期D. 改善食品的外观32. 食品中的增鲜剂主要用于:A. 增加食品的营养价值B. 改善食品的口感C. 延长食品的保质期D. 改善食品的外观33. 食品中的增色剂主要用于:A. 增加食品的营养价值B. 改善食品的口感C. 延长食品的保质期D. 改善食品的外观34. 食品中的增稠剂主要用于:A. 增加食品的营养价值B. 改善食品的口感C. 延长食品的保质期D. 改善食品的外观35. 食品中的乳化剂主要用于:A. 增加食品的营养价值B. 改善食品的口感C. 延长食品的保质期D. 改善食品的外观36. 食品中的膨松剂主要用于:A. 增加食品的营养价值B. 改善食品的口感C. 延长食品的保质期D. 改善食品的外观37. 食品中的抗氧化剂主要用于:A. 防止食品氧化B. 改善食品的口感C. 延长食品的保质期D. 改善食品的外观38. 食品中的抗结剂主要用于:A. 防止食品结块B. 改善食品的口感C. 延长食品的保质期D. 改善食品的外观39. 食品中的稳定剂主要用于:A. 增加食品的营养价值B. 改善食品的口感C. 延长食品的保质期D. 改善食品的外观40. 食品中的凝固剂主要用于:A. 增加食品的营养价值B. 改善食品的口感C. 延长食品的保质期D. 改善食品的外观41. 食品中的漂白剂主要用于:A. 增加食品的营养价值B. 改善食品的口感C. 延长食品的保质期D. 改善食品的外观42. 食品中的脱氧剂主要用于:A. 防止食品氧化B. 改善食品的口感C. 延长食品的保质期D. 改善食品的外观43. 食品中的保鲜剂主要用于:A. 防止食品腐败B. 改善食品的口感C. 延长食品的保质期D. 改善食品的外观44. 食品中的调味剂主要用于:A. 增加食品的营养价值B. 改善食品的口感C. 延长食品的保质期D. 改善食品的外观45. 食品中的增香剂主要用于:A. 增加食品的营养价值B. 改善食品的口感C. 延长食品的保质期D. 改善食品的外观46. 食品中的增味剂主要用于:A. 增加食品的营养价值B. 改善食品的口感C. 延长食品的保质期D. 改善食品的外观47. 食品中的增鲜剂主要用于:A. 增加食品的营养价值B. 改善食品的口感C. 延长食品的保质期D. 改善食品的外观48. 食品中的增色剂主要用于:A. 增加食品的营养价值B. 改善食品的口感C. 延长食品的保质期D. 改善食品的外观49. 食品中的增稠剂主要用于:A. 增加食品的营养价值B. 改善食品的口感C. 延长食品的保质期D. 改善食品的外观答案:1. A2. A3. D4. C5. D6. D7. D8. C9. D10. C11. D12. D13. A14. A15. D16. B17. B18. B19. B20. B21. B22. A23. A24. C25. C26. D27. A28. A29. B30. B31. B32. B33. D34. B35. B36. B37. A38. A39. C40. C41. D42. A43. A44. B45. B46. B47. B48. D49. B。
食品安全检测技术_第三阶段练习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第三阶段练习题考试科目:《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第十一章至第十六章(总分100分)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计20分)1.食品添加剂: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者天然物质。
2.合成着色剂:主要是以人工方法进行化学合成的有机色素类,按其化学结构不同可分为偶氮类色素和非偶氮类色素,偶氮类色素按溶解性不同又可分为油溶性和水溶性两类。
合成类色素中还包括色淀。
3.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指持久存在于环境中,通过食物网积聚,并对人类健康及环境造成不利影响的化学物质。
4.动物源性食品:全部可食用的动物组织以及蛋和奶。
5.兽药的最高残留限量(MRLVDs)由于使用某种兽药而在食物中或食物表面产生的此兽药残留的最高允许浓度。
6.食源性疾病:凡是通过摄取食物而使病原体进入人体,以致人体患感染性疾病,统称为食源性疾病,包括食物中毒、肠道传染病、人传染病、肠源生病毒感染以及经肠道感染的寄生虫病等。
7.菌落总数:是指食品检样经过处理,在-定条件下培养后所得1g或1ml检样中所含细菌菌落的总数。
8.农药:指用于预防、消灭或者控制危害农业、林业的病、虫、草和其他有害生物以及有目的的调节植物、昆虫生长的化学合成或者来源于生物,其他天然物质的-种物质或者几种物质的混合物及其制剂。
9.GB:国家标准10.湿法消化:在有机物破坏法中利用强氧化剂消化食品中的有机物,以获得待检无机成分的过程。
11.防腐剂:是指能防止食品腐败、变质,抑制食品中微生物繁殖,延长食品保存期的物质,它是人类使用最悠久、最广泛的食品添加剂。
12.抗氧化剂:是指能阻止或推迟食品氧化变质,提高食品稳定性和延长储存期的食品添加剂。
13.生物富集:是指生物体从环境中能不断吸收低剂量的药剂,并逐渐在体内积累的能力。
14.兽药残留:给动物使用兽药或饲料添加剂后,药物的原形及其代谢产物可蓄积或贮存于动物的细胞、组织、器官或可食性产品(如蛋、奶)中,称为兽药在动物性食品中的残留,简称兽药残留。
食品安全检测模拟题与答案

食品安全检测模拟题与答案一、单选题(共70题,每题1分,共70分)1、下列不属于对糖果糕点感官分析人员要求的一项是()。
A、对产品无偏见B、具超常敏感性C、身体健康D、无明显个人气味正确答案:B2、薄层色谱法测山梨酸含量,采用 ( )作为吸附剂。
A、氧化铝GB、聚酰胺粉C、硅胶HD、CMC正确答案:B3、下列不属于GB 2760-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中规定的食品功能类别的是()。
A、漂白剂B、食品强化剂C、甜味剂D、食品用香料正确答案:B4、在水果农残检测的均质过程中,需要准备与盛装样品的离心管配套的空离心管的作用是( )。
A、装多余的样品B、装乙腈,用于清洗均质机C、装废液D、用于盛放移液管正确答案:B5、食品生产企业在一年内()次因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规定受到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以外处罚的,由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责令停产停业,直至吊销许可证。
A、出现一次B、累计两次C、累计三次D、以上都不对正确答案:C6、大多数微生物的营养类型属于()。
A、光能自养型B、光能异养型C、化能异养型D、化能自养型正确答案:C7、国家建立( ),对存在或者可能存在食品安全隐患的状况进行风险分析和评估。
A、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制度B、食品安全抽检制度C、食品安全检查制度D、食品安全监督制度正确答案:A8、下列选项中 ( )是用以确定两种同类产品之间是否存在感官差别的感官分析检验方法A、三点检验B、差别检验C、五中取二检验D、两点检验正确答案:B9、如果有化学品进入眼睛,应立即()。
A、滴氯霉素眼药水B、用干净手帕擦拭C、不处理D、用大量清水冲洗眼睛正确答案:D10、对生活的微生物进行计数的最准确的方法是()。
A、平板菌落计数B、干细胞重量测定C、显微直接计数法D、比浊法正确答案:A11、关于生产过程食品安全控制的说法,以下表述不正确的是()。
A、对于内包装材料使用紫外等传统清洁消毒方法,食品生产企业不必验证其效果B、食品生产企业应做好清洁消毒记录C、食品生产企业在关键环节所在区域,应配备相关的文件以落实控制措施,如配料(投料)表、岗位操作规程等D、食品生产企业可采用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HACCP)对生产过程进行食品安全控制正确答案:A12、在预包装食品标签配料表中,添加量不超过()的各种果脯蜜饯水果,可以标示为“蜜饯”、“果脯”。
食品安全与检测管理考试 选择题 55题

1.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中,HACCP代表的是什么?A. 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B. 健康分析和关键控制点C. 危害评估和关键控制点D. 健康评估和关键控制点2. 以下哪种食品添加剂被广泛用于防腐?A. 硫酸盐B. 苯甲酸钠C. 柠檬酸D. 维生素C3. 食品中的微生物污染主要通过以下哪种方式传播?A. 空气B. 水C. 土壤D. 以上都是4. 食品标签上的“最佳食用日期”是指什么?A. 食品变质日期B. 食品最佳口感日期C. 食品安全日期D. 食品过期日期5. 食品中的重金属污染主要来源于哪里?A. 农药B. 化肥C. 工业排放D. 食品加工6. 食品检测中,常用的微生物检测方法不包括以下哪项?A. 培养基法B. PCR法C. 色谱法D. 显微镜观察法7. 食品中的农药残留可以通过以下哪种方法有效去除?A. 水洗B. 浸泡C. 烹饪D. 以上都是8. 食品中的黄曲霉毒素主要来源于哪种食品?A. 谷物B. 肉类C. 蔬菜D. 水果9. 食品中的亚硝酸盐主要用于什么目的?A. 防腐B. 增色C. 增味D. 营养强化10. 食品中的转基因成分在标签上应如何标识?A. 必须明确标识B. 可以选择性标识C. 不需要标识D. 根据生产商意愿标识11. 食品中的过敏原信息应在标签上如何标识?A. 必须明确标识B. 可以选择性标识C. 不需要标识D. 根据生产商意愿标识12. 食品中的营养成分表应包括哪些信息?A. 能量B. 蛋白质C. 脂肪D. 以上都是13. 食品中的食品添加剂在标签上应如何标识?A. 必须明确标识B. 可以选择性标识C. 不需要标识D. 根据生产商意愿标识14. 食品中的辐照处理应在标签上如何标识?A. 必须明确标识B. 可以选择性标识C. 不需要标识D. 根据生产商意愿标识15. 食品中的有机成分在标签上应如何标识?A. 必须明确标识B. 可以选择性标识C. 不需要标识D. 根据生产商意愿标识16. 食品中的非转基因成分在标签上应如何标识?A. 必须明确标识B. 可以选择性标识C. 不需要标识D. 根据生产商意愿标识17. 食品中的无麸质成分在标签上应如何标识?A. 必须明确标识B. 可以选择性标识C. 不需要标识D. 根据生产商意愿标识18. 食品中的低糖成分在标签上应如何标识?A. 必须明确标识B. 可以选择性标识C. 不需要标识D. 根据生产商意愿标识19. 食品中的低脂成分在标签上应如何标识?A. 必须明确标识B. 可以选择性标识C. 不需要标识D. 根据生产商意愿标识20. 食品中的低盐成分在标签上应如何标识?A. 必须明确标识B. 可以选择性标识C. 不需要标识D. 根据生产商意愿标识21. 食品中的高纤维成分在标签上应如何标识?A. 必须明确标识B. 可以选择性标识C. 不需要标识D. 根据生产商意愿标识22. 食品中的高蛋白成分在标签上应如何标识?A. 必须明确标识B. 可以选择性标识C. 不需要标识D. 根据生产商意愿标识23. 食品中的高钙成分在标签上应如何标识?A. 必须明确标识B. 可以选择性标识C. 不需要标识D. 根据生产商意愿标识24. 食品中的高铁成分在标签上应如何标识?A. 必须明确标识B. 可以选择性标识C. 不需要标识D. 根据生产商意愿标识25. 食品中的高维生素成分在标签上应如何标识?A. 必须明确标识B. 可以选择性标识C. 不需要标识D. 根据生产商意愿标识26. 食品中的高矿物质成分在标签上应如何标识?A. 必须明确标识B. 可以选择性标识C. 不需要标识D. 根据生产商意愿标识27. 食品中的高抗氧化成分在标签上应如何标识?A. 必须明确标识B. 可以选择性标识C. 不需要标识D. 根据生产商意愿标识28. 食品中的高Omega-3成分在标签上应如何标识?A. 必须明确标识B. 可以选择性标识C. 不需要标识D. 根据生产商意愿标识29. 食品中的高Omega-6成分在标签上应如何标识?A. 必须明确标识B. 可以选择性标识C. 不需要标识D. 根据生产商意愿标识30. 食品中的高Omega-9成分在标签上应如何标识?A. 必须明确标识B. 可以选择性标识C. 不需要标识D. 根据生产商意愿标识31. 食品中的高CLA成分在标签上应如何标识?A. 必须明确标识B. 可以选择性标识C. 不需要标识D. 根据生产商意愿标识32. 食品中的高GLA成分在标签上应如何标识?A. 必须明确标识B. 可以选择性标识C. 不需要标识D. 根据生产商意愿标识33. 食品中的高ALA成分在标签上应如何标识?A. 必须明确标识B. 可以选择性标识C. 不需要标识D. 根据生产商意愿标识34. 食品中的高EPA成分在标签上应如何标识?A. 必须明确标识B. 可以选择性标识C. 不需要标识D. 根据生产商意愿标识35. 食品中的高DHA成分在标签上应如何标识?A. 必须明确标识B. 可以选择性标识C. 不需要标识D. 根据生产商意愿标识36. 食品中的高ARA成分在标签上应如何标识?A. 必须明确标识B. 可以选择性标识C. 不需要标识D. 根据生产商意愿标识37. 食品中的高GLA成分在标签上应如何标识?A. 必须明确标识B. 可以选择性标识C. 不需要标识D. 根据生产商意愿标识38. 食品中的高ALA成分在标签上应如何标识?A. 必须明确标识B. 可以选择性标识C. 不需要标识D. 根据生产商意愿标识39. 食品中的高EPA成分在标签上应如何标识?A. 必须明确标识B. 可以选择性标识C. 不需要标识D. 根据生产商意愿标识40. 食品中的高DHA成分在标签上应如何标识?A. 必须明确标识B. 可以选择性标识C. 不需要标识D. 根据生产商意愿标识41. 食品中的高ARA成分在标签上应如何标识?A. 必须明确标识B. 可以选择性标识C. 不需要标识D. 根据生产商意愿标识42. 食品中的高GLA成分在标签上应如何标识?A. 必须明确标识B. 可以选择性标识C. 不需要标识D. 根据生产商意愿标识43. 食品中的高ALA成分在标签上应如何标识?A. 必须明确标识B. 可以选择性标识C. 不需要标识D. 根据生产商意愿标识44. 食品中的高EPA成分在标签上应如何标识?A. 必须明确标识B. 可以选择性标识C. 不需要标识D. 根据生产商意愿标识45. 食品中的高DHA成分在标签上应如何标识?A. 必须明确标识B. 可以选择性标识C. 不需要标识D. 根据生产商意愿标识46. 食品中的高ARA成分在标签上应如何标识?A. 必须明确标识B. 可以选择性标识C. 不需要标识D. 根据生产商意愿标识47. 食品中的高GLA成分在标签上应如何标识?A. 必须明确标识B. 可以选择性标识C. 不需要标识D. 根据生产商意愿标识48. 食品中的高ALA成分在标签上应如何标识?A. 必须明确标识B. 可以选择性标识C. 不需要标识D. 根据生产商意愿标识49. 食品中的高EPA成分在标签上应如何标识?A. 必须明确标识B. 可以选择性标识C. 不需要标识D. 根据生产商意愿标识50. 食品中的高DHA成分在标签上应如何标识?A. 必须明确标识B. 可以选择性标识C. 不需要标识D. 根据生产商意愿标识51. 食品中的高ARA成分在标签上应如何标识?A. 必须明确标识B. 可以选择性标识C. 不需要标识D. 根据生产商意愿标识52. 食品中的高GLA成分在标签上应如何标识?A. 必须明确标识B. 可以选择性标识C. 不需要标识D. 根据生产商意愿标识53. 食品中的高ALA成分在标签上应如何标识?A. 必须明确标识B. 可以选择性标识C. 不需要标识D. 根据生产商意愿标识54. 食品中的高EPA成分在标签上应如何标识?A. 必须明确标识B. 可以选择性标识C. 不需要标识D. 根据生产商意愿标识55. 食品中的高DHA成分在标签上应如何标识?A. 必须明确标识B. 可以选择性标识C. 不需要标识D. 根据生产商意愿标识答案:1. A2. B3. D4. B5. C6. C7. D8. A9. B10. A11. A12. D13. A14. A15. A16. A17. A18. A19. A20. A21. A22. A23. A24. A25. A26. A27. A28. A29. A30. A31. A32. A33. A34. A35. A36. A37. A38. A39. A40. A41. A42. A43. A44. A45. A46. A47. A48. A49. A50. A51. A52. A53. A54. A55. A。
食品分析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华南理工大学

第一章测试1.我国的法定分析方法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等。
其中行业标准为仲裁法。
A:错B:对答案:A2.国际组织中与食品质量安全有关的组织主要有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世界卫生组织(WHO)、食品法典委员会(CAC)、国际制酪业联合会(IDF)、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国际葡萄与葡萄酒局(IWO)。
A:错B:对答案:B3.CAC制定的9项限量标准,包括了食品中农药残留最大限量标准、兽药最大限量标准、农药再残留最大限量,但不包括有害元素和生物毒素的限量标准。
A:错B:对答案:A4.按照标准的具体内容可将CAC的标准分为商品标准、技术规范标准、限量标准、分析与取样方法标准、一般准则及指南五大类。
A:错B:对答案:B5.国际AOAC是世界性的会员组织,但不属于标准化组织。
A:对B:错答案:A第二章测试1.测定样品中挥发性酸含量时,可用水蒸汽蒸馏样品,将馏出的蒸汽冷凝,测定冷凝液中酸的含量即为样品中挥发性酸的含量。
A:错B:对答案:B2.灭酶法预处理样品中常用的温度是100℃左右。
A:错B:对答案:A3.皂化法是利用热碱溶液处理样品提取液,以除去脂肪等干扰杂质。
其原理是利用盐酸-乙醇溶液将脂肪等杂质皂化除去,以达到净化目的。
A:对B:错答案:B4.对样品进行理化检验时,采集样品必须有。
A:随意性B:适时性C:代表性D:典型性答案:C5.常压干法灰化的温度一般是。
A:100℃~150℃B:200℃~300℃C:300℃~400℃D:500℃~600℃答案:D第三章测试1.误差的计算结果值可能有正数也可能有负数。
A:错B:对答案:B2.真实值是指某物理量本身具有的客观值或实际值。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检测结果能逼近真值并达到真值。
A:错B:对答案:A3.误差和偏差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误差是以真实值作为标准,偏差是以多次测量值的平均值作为标准。
A:对B:错答案:A4.系统误差可以进行修正,随机误差无法进行修正。
食品安全管理与检测技术考试 选择题 60题

1.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中,HACCP代表什么?A. 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B. 健康分析和关键控制点C. 危害分析和关键步骤D. 健康分析和关键步骤2. 下列哪种食品添加剂被广泛用于防止食品氧化?A. 硫酸盐B. 抗坏血酸C. 苯甲酸D. 山梨酸3. 食品中的微生物污染主要来源于哪个环节?A. 种植B. 加工C. 运输D. 销售4. 下列哪种方法不是常用的食品检测技术?A. 高效液相色谱法B. 质谱法C. 核磁共振法D. 电泳法5. 食品中的重金属污染主要通过哪种途径进入食品?A. 空气B. 水C. 土壤D. 以上都是6. 下列哪种食品最容易受到黄曲霉毒素的污染?A. 肉类B. 蔬菜C. 谷物D. 水果7. 食品中的农药残留检测通常使用哪种技术?A. 气相色谱法B. 液相色谱法C. 薄层色谱法D. 以上都是8. 食品中的添加剂使用过量可能导致什么后果?A. 营养不良B. 过敏反应C. 中毒D. 以上都是9. 食品中的微生物检测通常包括哪些步骤?A. 采样B. 培养C. 鉴定D. 以上都是10. 食品中的化学污染主要包括哪些类型?A. 重金属B. 农药C. 食品添加剂D. 以上都是11. 食品中的物理污染主要指什么?A. 异物B. 微生物C. 化学物质D. 以上都不是12. 食品中的放射性污染主要来源于什么?A. 核事故B. 核试验C. 核废料D. 以上都是13. 食品中的生物毒素主要包括哪些类型?A. 细菌毒素B. 真菌毒素C. 藻类毒素D. 以上都是14. 食品中的营养成分检测通常使用哪种技术?A. 色谱法B. 光谱法C. 电化学法D. 以上都是15. 食品中的微生物污染检测通常使用哪种技术?A. 培养法B. PCR法C. 免疫学法D. 以上都是16. 食品中的化学污染检测通常使用哪种技术?A. 色谱法B. 光谱法C. 电化学法D. 以上都是17. 食品中的物理污染检测通常使用哪种技术?A. 显微镜法B. X射线法C. 红外光谱法D. 以上都是18. 食品中的放射性污染检测通常使用哪种技术?A. 放射性测量法B. 光谱法C. 色谱法D. 以上都是19. 食品中的生物毒素检测通常使用哪种技术?A. 免疫学法B. 色谱法C. 光谱法D. 以上都是20. 食品中的营养成分检测通常使用哪种技术?A. 色谱法B. 光谱法C. 电化学法D. 以上都是21. 食品中的微生物污染检测通常使用哪种技术?A. 培养法B. PCR法C. 免疫学法D. 以上都是22. 食品中的化学污染检测通常使用哪种技术?A. 色谱法B. 光谱法C. 电化学法D. 以上都是23. 食品中的物理污染检测通常使用哪种技术?A. 显微镜法B. X射线法C. 红外光谱法D. 以上都是24. 食品中的放射性污染检测通常使用哪种技术?A. 放射性测量法B. 光谱法C. 色谱法D. 以上都是25. 食品中的生物毒素检测通常使用哪种技术?A. 免疫学法B. 色谱法C. 光谱法D. 以上都是26. 食品中的营养成分检测通常使用哪种技术?A. 色谱法B. 光谱法C. 电化学法D. 以上都是27. 食品中的微生物污染检测通常使用哪种技术?A. 培养法B. PCR法C. 免疫学法D. 以上都是28. 食品中的化学污染检测通常使用哪种技术?A. 色谱法B. 光谱法C. 电化学法D. 以上都是29. 食品中的物理污染检测通常使用哪种技术?A. 显微镜法B. X射线法C. 红外光谱法D. 以上都是30. 食品中的放射性污染检测通常使用哪种技术?A. 放射性测量法B. 光谱法C. 色谱法D. 以上都是31. 食品中的生物毒素检测通常使用哪种技术?A. 免疫学法B. 色谱法C. 光谱法D. 以上都是32. 食品中的营养成分检测通常使用哪种技术?A. 色谱法B. 光谱法C. 电化学法D. 以上都是33. 食品中的微生物污染检测通常使用哪种技术?A. 培养法B. PCR法C. 免疫学法D. 以上都是34. 食品中的化学污染检测通常使用哪种技术?A. 色谱法B. 光谱法C. 电化学法D. 以上都是35. 食品中的物理污染检测通常使用哪种技术?A. 显微镜法B. X射线法C. 红外光谱法D. 以上都是36. 食品中的放射性污染检测通常使用哪种技术?A. 放射性测量法B. 光谱法C. 色谱法D. 以上都是37. 食品中的生物毒素检测通常使用哪种技术?A. 免疫学法B. 色谱法C. 光谱法D. 以上都是38. 食品中的营养成分检测通常使用哪种技术?A. 色谱法B. 光谱法C. 电化学法D. 以上都是39. 食品中的微生物污染检测通常使用哪种技术?A. 培养法B. PCR法C. 免疫学法D. 以上都是40. 食品中的化学污染检测通常使用哪种技术?A. 色谱法B. 光谱法C. 电化学法D. 以上都是41. 食品中的物理污染检测通常使用哪种技术?A. 显微镜法B. X射线法C. 红外光谱法D. 以上都是42. 食品中的放射性污染检测通常使用哪种技术?A. 放射性测量法B. 光谱法C. 色谱法D. 以上都是43. 食品中的生物毒素检测通常使用哪种技术?A. 免疫学法B. 色谱法C. 光谱法D. 以上都是44. 食品中的营养成分检测通常使用哪种技术?A. 色谱法B. 光谱法C. 电化学法D. 以上都是45. 食品中的微生物污染检测通常使用哪种技术?A. 培养法B. PCR法C. 免疫学法D. 以上都是46. 食品中的化学污染检测通常使用哪种技术?A. 色谱法B. 光谱法C. 电化学法D. 以上都是47. 食品中的物理污染检测通常使用哪种技术?A. 显微镜法B. X射线法C. 红外光谱法D. 以上都是48. 食品中的放射性污染检测通常使用哪种技术?A. 放射性测量法B. 光谱法C. 色谱法D. 以上都是49. 食品中的生物毒素检测通常使用哪种技术?A. 免疫学法B. 色谱法C. 光谱法D. 以上都是50. 食品中的营养成分检测通常使用哪种技术?A. 色谱法B. 光谱法C. 电化学法D. 以上都是51. 食品中的微生物污染检测通常使用哪种技术?A. 培养法B. PCR法C. 免疫学法D. 以上都是52. 食品中的化学污染检测通常使用哪种技术?A. 色谱法B. 光谱法C. 电化学法D. 以上都是53. 食品中的物理污染检测通常使用哪种技术?A. 显微镜法B. X射线法C. 红外光谱法D. 以上都是54. 食品中的放射性污染检测通常使用哪种技术?A. 放射性测量法B. 光谱法C. 色谱法D. 以上都是55. 食品中的生物毒素检测通常使用哪种技术?A. 免疫学法B. 色谱法C. 光谱法D. 以上都是56. 食品中的营养成分检测通常使用哪种技术?A. 色谱法B. 光谱法C. 电化学法D. 以上都是57. 食品中的微生物污染检测通常使用哪种技术?A. 培养法B. PCR法C. 免疫学法D. 以上都是58. 食品中的化学污染检测通常使用哪种技术?A. 色谱法B. 光谱法C. 电化学法D. 以上都是59. 食品中的物理污染检测通常使用哪种技术?A. 显微镜法B. X射线法C. 红外光谱法D. 以上都是60. 食品中的放射性污染检测通常使用哪种技术?A. 放射性测量法B. 光谱法C. 色谱法D. 以上都是1. A2. B3. B4. C5. D6. C7. D8. D9. D10. D11. A12. D13. D14. D15. D16. D17. D18. A19. D20. D21. D22. D23. D24. A25. D26. D27. D28. D29. D30. A31. D32. D33. D34. D35. D36. A37. D38. D39. D40. D41. D42. A43. D44. D45. D46. D47. D48. A50. D51. D52. D53. D54. A55. D56. D57. D58. D59. D60. A。
食品安全与质量检测技术考试 选择题 47题

1. 食品中的微生物污染主要来源于哪些途径?A. 原料污染B. 加工过程中的污染C. 包装材料污染D. 以上都是2.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目的是什么?A. 改善食品的色、香、味B. 保持食品的营养价值C. 防止食品腐败变质D. 以上都是3. 下列哪种物质不属于食品中的天然毒素?A. 黄曲霉毒素B. 组胺C. 亚硝酸盐D. 苯并芘4. 食品中的重金属污染主要来源于哪些途径?A. 环境污染B. 农业投入品C. 食品加工D. 以上都是5. 食品中的农药残留主要来源于哪些途径?A. 农作物种植B. 食品加工C. 食品储存D. 以上都是6. 食品中的兽药残留主要来源于哪些途径?A. 动物养殖B. 食品加工C. 食品储存D. 以上都是7. 食品中的放射性污染主要来源于哪些途径?A. 核事故B. 核试验C. 核设施D. 以上都是8. 食品中的生物毒素主要来源于哪些途径?A. 微生物B. 植物C. 动物D. 以上都是9. 食品中的化学污染物主要来源于哪些途径?A. 环境污染B. 农业投入品C. 食品加工D. 以上都是10. 食品中的物理污染物主要来源于哪些途径?A. 原料B. 加工过程C. 包装材料D. 以上都是11. 食品中的微生物污染主要通过哪些方法检测?A. 培养法B. 分子生物学方法C. 免疫学方法D. 以上都是12. 食品中的重金属污染主要通过哪些方法检测?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C. 荧光光谱法D. 以上都是13. 食品中的农药残留主要通过哪些方法检测?A. 气相色谱法B. 液相色谱法C. 质谱法D. 以上都是14. 食品中的兽药残留主要通过哪些方法检测?A. 高效液相色谱法B.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C.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D. 以上都是15. 食品中的放射性污染主要通过哪些方法检测?A. 放射性核素分析法B. 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C. 放射性剂量测量法D. 以上都是16. 食品中的生物毒素主要通过哪些方法检测?A. 生物学方法B. 化学方法C. 免疫学方法D. 以上都是17. 食品中的化学污染物主要通过哪些方法检测?A. 色谱法B. 质谱法C. 光谱法D. 以上都是18. 食品中的物理污染物主要通过哪些方法检测?A. 目视检查B. 筛分法C. 磁选法D. 以上都是19. 食品中的微生物污染主要通过哪些方法控制?A. 原料控制B. 加工过程控制C. 包装控制D. 以上都是20. 食品中的重金属污染主要通过哪些方法控制?A. 原料控制B. 加工过程控制C. 包装控制D. 以上都是21. 食品中的农药残留主要通过哪些方法控制?A. 原料控制B. 加工过程控制C. 包装控制D. 以上都是22. 食品中的兽药残留主要通过哪些方法控制?A. 原料控制B. 加工过程控制C. 包装控制D. 以上都是23. 食品中的放射性污染主要通过哪些方法控制?A. 原料控制B. 加工过程控制C. 包装控制D. 以上都是24. 食品中的生物毒素主要通过哪些方法控制?A. 原料控制B. 加工过程控制C. 包装控制D. 以上都是25. 食品中的化学污染物主要通过哪些方法控制?A. 原料控制B. 加工过程控制C. 包装控制D. 以上都是26. 食品中的物理污染物主要通过哪些方法控制?A. 原料控制B. 加工过程控制C. 包装控制D. 以上都是27. 食品中的微生物污染主要通过哪些方法预防?A. 原料预防B. 加工过程预防C. 包装预防D. 以上都是28. 食品中的重金属污染主要通过哪些方法预防?A. 原料预防B. 加工过程预防C. 包装预防D. 以上都是29. 食品中的农药残留主要通过哪些方法预防?A. 原料预防B. 加工过程预防C. 包装预防D. 以上都是30. 食品中的兽药残留主要通过哪些方法预防?A. 原料预防B. 加工过程预防C. 包装预防D. 以上都是31. 食品中的放射性污染主要通过哪些方法预防?A. 原料预防B. 加工过程预防C. 包装预防D. 以上都是32. 食品中的生物毒素主要通过哪些方法预防?A. 原料预防B. 加工过程预防C. 包装预防D. 以上都是33. 食品中的化学污染物主要通过哪些方法预防?A. 原料预防B. 加工过程预防C. 包装预防D. 以上都是34. 食品中的物理污染物主要通过哪些方法预防?A. 原料预防B. 加工过程预防C. 包装预防D. 以上都是35. 食品中的微生物污染主要通过哪些方法处理?A. 原料处理B. 加工过程处理C. 包装处理D. 以上都是36. 食品中的重金属污染主要通过哪些方法处理?A. 原料处理B. 加工过程处理C. 包装处理D. 以上都是37. 食品中的农药残留主要通过哪些方法处理?A. 原料处理B. 加工过程处理C. 包装处理D. 以上都是38. 食品中的兽药残留主要通过哪些方法处理?A. 原料处理B. 加工过程处理C. 包装处理D. 以上都是39. 食品中的放射性污染主要通过哪些方法处理?A. 原料处理B. 加工过程处理C. 包装处理D. 以上都是40. 食品中的生物毒素主要通过哪些方法处理?A. 原料处理B. 加工过程处理C. 包装处理D. 以上都是41. 食品中的化学污染物主要通过哪些方法处理?A. 原料处理B. 加工过程处理C. 包装处理D. 以上都是42. 食品中的物理污染物主要通过哪些方法处理?A. 原料处理B. 加工过程处理C. 包装处理D. 以上都是43. 食品中的微生物污染主要通过哪些方法监测?A. 原料监测B. 加工过程监测C. 包装监测D. 以上都是44. 食品中的重金属污染主要通过哪些方法监测?A. 原料监测B. 加工过程监测C. 包装监测D. 以上都是45. 食品中的农药残留主要通过哪些方法监测?A. 原料监测B. 加工过程监测C. 包装监测D. 以上都是46. 食品中的兽药残留主要通过哪些方法监测?A. 原料监测B. 加工过程监测C. 包装监测D. 以上都是47. 食品中的放射性污染主要通过哪些方法监测?A. 原料监测B. 加工过程监测C. 包装监测D. 以上都是答案:1. D2. D3. C4. D5. D6. A7. D8. D9. D10. D11. D12. D13. D14. D15. D16. D17. D18. D19. D20. D21. D22. D23. D24. D25. D26. D27. D28. D29. D30. D31. D32. D33. D34. D35. D36. D37. D38. D39. D40. D41. D42. D43. D44. D45. D46. D47. D。
食品检验工三级理论及答案B

1武汉市职业技能鉴定理论试卷食品检验工三证书考试试题(B)_答案注 意 事 项1、考试时间:闭卷120分钟。
2、请在试卷标封处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和所在单位的名称。
3、请仔细阅读答题要求,在规定位置填写答案。
一、判断题(每题1分 共20分)1.检验报告单可以由进修及代培人员填写但必须有指导人员或室负责人的同意和签字,检验结果才能生效。
(V )2.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分析是一种良好的定性定量尹分析方法。
(X ) 3.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可以同时测定多种元素。
(X )4.沙门氏菌的形态特征是革兰氏阳性杆菌,无芽袍无荚膜,多数有动力,周生鞭毛。
(X )5.志贺氏菌的形态特征是革兰氏阴性杆菌、无芽抱、无荚膜、无鞭毛、运动、有菌毛。
(X ) 6.葡萄球菌属的形态特征是革兰氏阴性球菌、无芽袍、一般不形成荚膜、有鞭毛。
(X ) 7.链球菌的形态特征是革兰氏阳性、呈球形或卵圆形、不形成芽孢、无鞭毛、不运动。
(V ) 8.葡萄球菌的培养条件是营养要求较高,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不良。
(X ) 9.链球菌的培养条件是营养要求不高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良好。
(X ) 10.志贺氏菌能发酵葡萄糖产酸产气,也能分解蔗糖、水杨素和乳糖。
(V ) 11.沙门氏菌能发酵葡萄糖产酸产气,也能分解蔗糖、水杨素和乳糖。
(X )12.从食物中毒标本中分离出葡萄球菌,则说明它一定是引起该食物中毒的病原菌。
(X ) 13.M .R 试验时,甲基红指示剂呈红色,可判断为阴性反应;呈黄色,则可判断为阳性反应。
(X ) 14. V .P 试验呈阳性反应的指示颜色是红色。
(V )15.硫氰酸钾法测定食品中铁含量原理是在碱性条件下,二价铁与硫氰酸钾作用生成血红色的硫氰酸铁络合物,颜色深浅与铁离子浓度成正比。
(X )16.普通光学显微镜的工作性能主要取决于放大率,放大率越高,显微镜性能就越好。
(X ) 17.紫外线灭菌,只适用于空气、水及物体表面的灭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第三阶段测试卷
考试科目:《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第十一章至第十六章(总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__________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
专业:学号:身份证号:
姓名:得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计20分)
1.食品添加剂
2.合成着色剂:
3.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
4.动物源性食品:
5.兽药的最高残留限量(MRLVDs)
6.食源性疾病:
7.菌落总数:
8.农药:
9.GB:
10.湿法消化: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计10分)
1.天然色素和合成色素对氧、热、光敏感,但对金属离子和催化剂保持稳定。
()
2.食品中天然色素基本上有五大类,其中四类色素仅分布于整个植物界,而第五类却存在于动物组织中。
()
3.油脂含量高的样品不影响色素的测定。
()
4.六六六、氯环二烯、敌百虫属于有机氯农药。
()
5.一般肉、乳品种含有的农药主要是牲畜或家禽取食了农药污染的饲料,造成农药在体内的蓄积。
()
6.生物富集和食物链可使农药的残留浓度最多提高至1000倍。
()
7.有机磷对人体的危害以急性毒为主,主要是抑制血液和组织中胆碱酯酶的活性,引起乙酰胆碱在体内大量积聚而出一系列神经中毒症状,如出汗、震颤、共济失调、精神错乱、语言失常等。
()
8.真菌毒素具有两种毒性,一是致DNA损伤,有的可致癌;二是细胞毒性,有破坏质膜和细胞酶的作用。
()
9.在天然原料中的真菌毒素主要结合在水溶性成分上。
()
10.食品中如果大肠菌群数越多,说明食品受粪便污染的程度越大。
()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20分)
1.类胡萝卜素分为两大类:()和()。
类胡萝卜素不仅给食品红色增加了黄色,而且还是()的前体。
2.许多花色苷含(),通常是(),但是其他糖的部分可能与各种()相连。
3.食品添加剂是指为()和色、香、味,以及为()和()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者();我国()也属食品添加剂。
4.日本使用习惯和管理要求,将食品添加剂划定为四种,即()、()、()和()。
5.防腐剂是在()具有()作用的一类物质总称。
6.农药残留的来源:()、()和()。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计40分)
1.用于亚硝酸盐的测定的盐酸萘乙二胺法的原理?
2.食品添加剂检测的重要性
3.用滴定法测定样品中苯甲酸钠的原理
4.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传统分析检测过程
五、计算题(每题10分,共计10分)
蜜饯中防腐剂苯甲酸钠的测定:准确称取25.0g样品,加175ml水,粉碎5分钟成匀浆,准确称取10.0g匀浆于250ml分液漏斗中,加5ml0.50mol/L盐酸酸化,准确移取50ml氯仿提取2分钟,取氯仿层,用无水硫酸钠干燥,移取上述溶液25ml于250ml分液漏斗中,准确移取50ml0.3mol/L碳酸氢钠反萃取2分钟,静止分层,取水相在225nm处,用1cm比色皿,读取吸光度为0.112,同时做空白,吸光度为0.002。
求:样品中苯甲酸钠的含量。
标准曲线的绘制:分别移取10g/L苯甲酸钠标准溶液0.1,0.2,0.3,0.4,0.5ml,用0.3mol/L
Y=0.4183X+0.0001 γ=0.9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