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院学习钱学森的采访稿
关于钱学森的演讲稿

关于钱学森的演讲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同仁们: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一个伟大科学家和国际人才——钱学森的故事。
作为钱老先生的崇拜者,我一直在研究和学习他的思想与行为,他的经历也深深感染着我。
在这里,我想向大家介绍他的不凡之处,以及他给我们带来的思考和启示。
钱学森,这个名字无疑是中国近代科学史上耀眼的一颗明星。
作为中国航空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他为推动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然而,他的人生不仅仅是科技的辉煌,更多的是他在遭受挫折与困难时的坚忍不拔和乐观向前的精神。
钱学森出生于1911年,生于时代的变革和烽火纷飞之间。
在那个时代,中国还处于落后和封闭的状况下,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相对较低。
然而,钱学森凭借出众的学术天赋和勤奋认真的学习态度,进入了国外知名大学深造。
他在美国的诺斯魏斯特联合大学(Northwestern University)攻读土木工程学位,并在毕业后进入了哈佛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他展现了非凡的才智和对航空航天事业的浓厚兴趣。
在二战后的美国,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备受瞩目。
而钱学森正是抓住了这个机遇,他先后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杜鲁门航空航天研究所(Institute for Advanced Study at Princeton)工作,并参与了美国的火箭发射试验,成为了美国火箭研究的中坚力量。
然而,航天梦想终究指向了祖国的蓝天。
1955年,钱老公开写信回国表示愿意回到中国为祖国的科学事业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他回国不久后组织了中国第一个火箭研究机构——五院,为发展中国的航空航天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钱学森的科学成就是显而易见的,但更值得我们借鉴的是他永不退缩的人生信念和对国家使命的感悟。
当我翻阅钱学森的许多演讲稿和书籍时,我被他那种“追求卓越、追求真理”的精神所折服。
在一次演讲中,钱学森曾经说过:“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学习“钱学森精神”演讲稿

学习“钱学森精神”演讲稿第一篇:学习“钱学森精神”演讲稿“钱学森精神”贵在“特别”90年冰雪磨砺了他的矢志不渝,90年风雨冲洗不了他那赤子情怀。
“我是中国人”,激励着他勇往直前。
他,带着为祖国争光的冲劲,在大洋彼岸设计研制了第一代导弹……睿智使他声名鹊起,勤奋与业绩孪生相伴。
“一个能顶上三至五个师的兵力”,他的威名足以让敌者胆寒。
伟大的实践催生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推动伟大的实践。
在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实践中,在攀登现代科技高峰的征程中,广大航天事业工作者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满怀为国争光的雄心壮志,自强不息,顽强拼搏,团结协作,开拓创新,表现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
这一精神是我国航天领域取得辉煌成就的巨大动力,也是我们党和国家宝贵的精神财富。
钱学森就是其中一位航天精神实践者的代表。
这些党性的、人性的崇高,在钱学森身上集中呈现,散发出怡人的芳香,折射出夺目的光辉,足以让人感动,催人奋进。
载人航天精神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和鲜明的时代特征。
它是“两弹一星”精神的传承和升华,是伟大民族精神的延伸和扩展,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
载人航天精神贵在“特别”,也难在“特别”。
这“四个特别”落实在行动上,就是要有一流的精神状态、一流的工作标准、一流的工作作风、一流的工作成效。
特别能吃苦,体现了我航天人的优良传统,反映了航天人的性质、本色和作风。
广大航天人与苦作伴,以苦为荣,从科研战线到试验基地,从荒凉戈壁到浩瀚海洋,到处留下了艰苦创业的足迹,洒下了不懈奋斗的汗水。
历尽千难成此境,人间万事出艰辛。
无论时代发生怎样的变化,航天人特别能吃苦的优良传统都将会发扬光大。
特别能战斗,是我党我军长期实践中形成的特有优势,是战胜困难、夺取胜利的重要法宝。
广大航天人不畏艰险,顽强拼搏,不因挫折而气馁,不因成功而懈怠,表现了坚韧不拔的革命意志和义无反顾的战斗精神。
实践证明,没有过硬战斗精神的战士,不可能勇往直前;没有过硬战斗精神的部队,不可能所向披靡。
钱学森为主题的演讲稿

钱学森为主题的演讲稿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在这里向大家介绍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和国家领袖——钱学森先生。
钱学森先生是中国现代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也是我国航天事业的重要开拓者和推动者。
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的成就不仅影响了中国,也影响了世界。
钱学森先生出生于1911年,他年少时就展现出了非凡的数学天赋和对科学的浓厚兴趣。
在他的一生中,他不仅在数学和物理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还在航天事业的发展上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钱学森先生曾在美国哈佛大学深造,后来又前往加州理工学院攻读博士学位。
在美国求学期间,他结识了许多国际顶尖的科学家,也深受他们的影响。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钱学森先生加入了曼哈顿计划,为美国研发原子弹作出了重要贡献。
他的聪明才智和勤奋努力赢得了美国政府的高度赞扬和肯定。
然而,钱学森先生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
1945年,他毅然决定回国,为中国的科学事业贡献自己的一生。
他在航天领域的成就令人瞩目,他主持了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工作,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他还提出了“三步走”发展战略,为中国的航天事业指明了方向。
钱学森先生不仅在科学研究上有着非凡的成就,他还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和领导者。
他长期担任中国科学院院长,致力于培养青年科学家和推动科学研究的国际合作。
他的影响力远远超出了科学领域,成为了一代人的楷模和榜样。
钱学森先生一生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他的一言一行都彰显着对祖国和人民的深厚情感。
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爱国情怀和报国之志。
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的成就不仅影响了中国,也影响了世界。
在今天这个特殊的场合,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向钱学森先生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他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努力。
谢谢大家!。
直面钱学森之问

直面钱学森之问内容提要:钱老“我们为什么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的疑问,使整个教育界乃至科学界都在不断反思和讨论。
这不仅仅是一个教育的问题更是关乎学术风气,大学精神,社会导向的问题。
从一个学生的角度来分析自己所接受的教育,或许有一些不同寻常的发现。
关键词:钱学森之问高等教育教育行政化大学精神正文:已故的科学泰斗钱学森向温总理提出疑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去年这个问题引起各界的高度关注和普遍反思,在教育界更是引起一场大的争论。
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作为一名学生,在十多的求学生涯中,我从自己的所见所闻,亲身经历中有了一些自己的体会和感悟。
在阅读查证了大量了资料之后,对这个问题我有了自己的一些不成熟的看法。
与杰出人才最直接相关的是高等教育,也就是各高校。
然而这只是第一层次的问题所在。
杰出人才超出常人的绝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学术思想,乃至学术精神。
这些品质的培养和建立,不仅仅是高等教育能独立完成的,这些需要从小抓起,在潜移默化中一点点的完成。
曾有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感慨到,对我影响最深的是幼儿园,在那里我学会了有好东西要和大家分享,要礼貌谦让。
因此杰出人才的培养,最根本的是在高等教育之前的教育。
要真正的解决教育的问题,绝不能头疼医头,脚痛医脚。
要从要从最根本的源头抓起。
要解决问题,首先就要搞清楚我们现在有什么问题。
在阅读和查证大量资料之后,我总结我们有以下问题:一.初等教育仍是向高考看起,素质教育一直都只是响当当的口号。
社会各界孜孜不倦的喊了十多年,实际效果却是微乎其微。
结合我自己的经历来看,我是在山西最好的中学上的初高中。
我们老师提出的口号是“高一高二素质教育,高三应试教育”相对其他学校而言,我们已经是和幸运的了,我们有相对而言省内最好的的教育资源和最开明的老师。
但是就这样过来,我认为我们做得大多数活动认识围绕在高考周围的。
其他的活动诸如研究性学习、社团活动、科技节等要不是作为一种高考加分的项目,要不就仅仅是一种休闲放松。
与钱学森对话600字作文

与钱学森对话600字作文Title: A Dialogue with Qian XuesenIn the realm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re is a man who stands out like a beacon.His name? Qian Xuesen.A pioneering figure in China"s aerospace industry, he is often hailed as the "Father of Chinese Rocketry."在中国科技领域,有一位人物如同灯塔般耀眼。
他的名字叫钱学森。
作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开拓者,他被誉为“中国火箭之父”。
To imagine a conversation with such a legendary figure is an awe-inspiring thought.I find myself standing before a kindly elderly man, his eyes brimming with wisdom and experience.I offer a respectful bow, and we begin our dialogue.想象与这样一位传奇人物对话,令人敬畏。
我站在一位和蔼可亲的老人面前,他的眼睛充满了智慧和经验。
我恭敬地鞠了一躬,我们开始了对话。
"Mr.Qian, what do you think is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 in achieving success in scientific research?" I inquire respectfully.“钱先生,您认为在科学研究中取得成功的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我恭敬地询问。
"Curiosity, without a doubt," he replies with a warm smile."It is the driving force behind all great discoveries and inventions.Never lose your sense of wonder."“毫无疑问,是好奇心,”他带着温暖的微笑回答。
关于钱学森的演讲稿向科学家钱学森爷爷学习

关于钱学森的演讲稿:向科学家钱学森爷爷学习今天,我来为大家介绍一位功勋卓著的科学家,他就是钱学森爷爷。
钱学森爷爷大家都知道吧,他是我国著名的科学家,是人类航天科技的重要开创者和主要奠基人之一,是航空领域的世界级权威、空气动力学学科的第三代挚旗人,是工程控制论的创始人,是二十世纪应用数学和应用力学领域的领袖人物。
他19XX年生于上海,193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毕业之后,他为新中国的成长做出无可估量贡献的老一辈科学家团体中,影响最大、功勋最为卓著的杰出代表人物,是新中国爱国留学归国人员中最具代表性的国家建设者,是新中国历史上伟大的人民科学家: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火箭之王”、“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
在1935年到1950年的XX年期间,钱学森爷爷在学术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当时,在国外人家给予他很丰厚的待遇,可是,他一心惦记着祖国,一心想回到祖国的怀抱。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钱学森爷爷回国的愿望更强烈了,终于,他舍弃了在国外的优越待遇,回到了中国,回到了自己的国家。
但是,在那个时候,美国的中国科学家归国很不容易,而钱学森爷爷的专长又直接与国防有关,所以他历尽种种艰辛,最后在周恩来总理的帮助下,历经曲折,才终于回到了阔别20年的祖国。
他这一曲折的斗争过程,表现了钱学森爷爷对祖国的深爱之情,是多么的感人啊!1955年初冬,刚刚回到祖国的钱学森爷爷,来到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参观。
院长陈赓大将问他:“中国人能不能搞导弹?”他说:“外国人能干的,中国人为什么不能干?难道中国人比外国人矮一截?这是多么强的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呀!”就这一句话,决定了他从事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生涯。
1956年我国第一个导弹研究机构成立,钱学森爷爷被任命为第一任院长,在这里,钱学森爷爷跟所有科技人员一样,吃睡帐篷、吃粗粮,组织导弹试验的测试、计算、分析、研究。
终于,在他的指导下,1960年11月5日,他们突破重重困难,成功进行了我国第一枚导弹飞行试验。
创新教育大家谈——回应钱学森大师之问

何 处 理 好 创 新教 育 与 学 科 教 育 之 间 的 关
系?
梁 全 进 ( 西教 育 科 学研 究所 原 所 广 长 , 究 员 , 西 教 育 科 学 工 作 者协 会 会 研 广
长 ,享受 国务 院特殊 津贴科 学工作 者 )
一
蒋国平 ( 西教 育科 学研 究所副所 广
代教育 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当前教育改 是
革 面临 的迫 切 任 务 。创 新 型 人 才 的 培 养
上好所有 的学科性课 程 ;实施 “ 分层 要 求、 分层指导 、 整体推进 、 全面提高 ” 的策 略; 加强全面质量管理 , 实现全面 、 全程 、
全员 育 人 。 是树 立 正 确 的评 价 观 。 变 六 改 单一 的知 识 评 价 , 实施 发 展 性 评 价 。 展 发 性 学 生 评 价 是 以 促 进 学 生 的 全 面 发 展 为 根 本 目的 的学 生 评 价 理 念 和 评 价 体 系 ,
的育人观 。 校教育工作的着眼点 , 当 学 应
聚焦 在 未来 人 类 社 会 的生 存 需 要 和 未 来 社 会 创 造 者 的发 展 需 要 , 而不 能仅 仅考 虑 学 生 的分 数 、 学 的 入 门 要 求 , 至 教 大 甚 师 的名 与 利 。 “ 切 为 了孩 子 , 了一 切 一 为 孩 子 , 了孩 子 的 一 切 ” 应 当 成 为 教 育 为 ,
杰出人才 ,必须树立尊重个性 、张扬个
性 、 展 个 性 的理 念 , 持 以 人 为 本 , 发 坚 全 面发展 , 视 个性 发展 , 化优 势智能 。 重 强 我 们要 根据 人 的 智 能 是 多 元 的 、多 层 次 的 实 际 , 到“ 底 不 封 顶 ” 提 高 整 体 素 做 保 , 质 ,让 一部 分优 秀 学 生 的 优 势 智 能 充 分
我与钱学森先生对话作文600字

我与钱学森先生对话作文600字篇1我挂断了跨越时空的电话,反复回味梦乡中和“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先生的隔空对话,心潮澎湃,思绪万千;记忆犹新,意犹未尽!从小我就对航空航天产生浓厚兴趣,经常去科技馆学习航空航天知识,追寻新中国航空航天发展光辉历史。
久而久之,有个光耀千秋的形象深深融入我的幼小心灵,他就是被称为“中国导弹之父”和“火箭之王”的钱学森先生!他的形象在我心中无比高大,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无以伦比,无人能敌!梦乡中与钱学森先生的隔空对话像美丽画卷徐徐展开!梦乡中我的电话打给了正在导弹发射场进行试验的钱学森先生。
和我的大神级偶像对话,难免语无伦次,语焉不详,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
话筒那边传来钱学森先生温润如玉的声音:“孩子,你好,我是钱学森,你可以叫我钱爷爷,你打电话给我,一定是想和我交流航空航天的话题,我非常愿意回答你的问题,你来提问吧!”一席话让我的心情平静下来,听得出他是和蔼可亲的长者和老师。
我开门见山,直抒胸臆:“钱爷爷,您好!我最想问的就是您当年为什么抛弃国外优越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排除千难万险,跋涉千山万水,想尽千方百计,毅然回到祖国怀抱?”钱爷爷好像早有准备,斩钉截铁地回答道:“我们这代人经历过许多磨难,深知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能有机会报效祖国,以身许国,我们无怨无悔,无比骄傲,无比自豪!”钱爷爷的回答饱含深情,令人动容,彰显“两弹一星”元勋浓厚家国情怀!我敞开心扉,畅所欲言:“钱爷爷,以您为代表的“两弹一星”元勋的座右铭是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你们最大的动力是什么?”钱爷爷快人快语,一语中的:“我们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义无反顾,百折不挠;披荆斩棘,舍生忘死,我们的动力来自让中国人挺起脊梁的初心使命”!话音未落,我已经感觉到钱爷爷的慷慨激昂,壮志豪情!我再接再厉,顺水推舟:“钱爷爷,你们崇尚的格言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它的真正含义是什么?”钱爷爷声若洪钟,言之凿凿:“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等不来,要不来的,世界上没有神仙皇帝,必须靠我们自己”!我感到心灵震撼,振聋发聩,仿佛看到以钱爷爷为代表的“两弹一星”元勋扎根荒原大漠,冲破重重封锁,艰苦奋斗,创造震惊世界的伟大奇迹!“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我从梦乡中醒来,钱爷爷的谆谆教诲在耳边萦绕,伟大的“两弹一星”精神必将成为我前进路上的加油站,新时代长征途中的冲锋号!钱爷爷,请您放心,我们一定接过“两弹一星元勋”的接力棒,建功新时代!篇2在我生命的某个清晨,阳光温暖而柔和,我仿佛置身于一片宁静的田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逢影片《钱学森》全国热映,为进一步加强对师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弘扬和学习钱学森先生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坚定的理想信念,学院于4月组织五系放映爱国电影《钱学森》。
《鄂职青年报》报社记者预约采访了我院人事处处长陈海秀(以下简称陈处长),采访内容如下:
记:陈处长您好!很高兴就学院观看教育影片《钱学森》的活动,对您进行一次专访。
首先,我想问您,您所了解的钱学森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陈处长:首先在我的印象中我所了解的钱学森从小就是一个非常聪明而且立志当英雄的人,他曾说过“英雄如果不是上天的星星变的,那么我也可以做英雄”。
第二是他在学生时代就具有科学钻研精神。
第三是他的爱国精神,他不畏艰辛,立志报效祖国的航天事业,它曾说过:科学是可以没有国界的,但科学家是有自己的祖国的。
最后他还是一个生活低调、严于律己的人。
“不上任何名人录”是钱老自定的“七不准则”中的一个,连同“不题词、不写序、不兼荣誉性职务”等自律条款,体现了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对人生观的诠释。
记:请问陈处长对学院开展观看教育影片《钱学森》活动有什么看法呢?
陈处长:我觉得学院开展的这次活动对学生来讲是非常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
我们在课堂上、在书本上经常教导同学们要爱国,但多数人觉得爱国只是停留在口头上。
《钱学森》电影让我们看到了体会
到了什么是爱国,爱国的真正含义。
通过观看影片能激励同学们树立远大的抱负,并为实现理想,不畏艰难、自强不息的钻研精神。
记:刚刚陈处长提到后人要学习钱学森的爱国精神。
那请问您觉得当代大学生还应该学习他的哪些精神呢?
陈处长:我觉得主要是学习他四个方面的精神。
一是学习他的爱国主义精神,爱国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必须具备的品质。
二是学习他的奉献精神,钱学森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国家、献给了科学。
三是学习他自强不息的精神,面对丰富的物质生活不迷失自己,坚决回归祖国,用心钻研“两弹”事业。
四是学习他谦虚待人,助人为乐的精神。
记:就像陈处长所说,钱学森身上有众多值得当代大学生学习的地方,那请问您对我们大学生学习钱学森,有那些好的建议呢?
陈处长:作为学生,最重要的就是学习。
首先,要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就像钱学森全心全意致力于航天事业一样;其次,要为实现目标有计划有步骤的脚踏实地刻苦学习;三是要坚定信念,成功的道路上难免会有坎坷,但一定要坚持,就像钱学森不被美国丰厚的物质生活所诱惑一样;最后,不轻易放弃任何锻炼自己的机会,努力提高自己适应社会的综合能力,做一个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记:请问陈处长对同学们学习钱学森有那些期望与寄语呢?
陈处长:虽然我们是高职学生,但我们一样能为社会做贡献,国家不仅需要科学家同样需要有一技之长的高技能人才,希望同学们立足本专业,在学好本专业的基础上,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和加强自
身综合能力的培养。
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胸怀、有能力、有计划,有规律,有效率,有成绩”的八有新人。
前面的“四有”是教学生们怎样做人,后面的“四有”是教学生们如何学习。
记:谢谢陈处长在百忙之中接受我们的采访,祝您工作顺利,万事如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