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考青少年预防艾滋病基本知识10条
关于艾滋病十条基本知识

关于艾滋病十条基本知识第一篇:关于艾滋病十条基本知识世界艾滋病日宣传稿关于艾滋病十条“最基本知识”1、艾滋病是一种目前尚无有效治愈方法但是完全可以预防的严重传染病。
2、艾滋病主要通过三种途径传播: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传播。
3、预防经性途径传染艾滋病首先是洁身自爱、遵守性道德,其次是正确使用避孕套。
使用避孕套不仅可以避免怀孕,还可以预防性病和艾滋病。
4、预防经血液途径传染艾滋病首先是不要吸毒,特别是不能共用注射器或使用未消毒的注射器静脉注射毒品。
5、预防经血液途径传染艾滋病的另一个方面是避免使用未消毒的器械拔牙和其他侵入人体的操作,避免使用不安全的血液和血液制品。
6、已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妇女避免怀孕和哺乳可以预防经母婴途径传染艾滋病。
7、已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在发展成艾滋病病人以前通常可以没有任何症状的生活很多年,外表看上去完全正常,但他们能够将病毒传染给其他人。
8、与艾滋病病人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一般生活工作接触是不会传染上艾滋病的,不必恐惧与艾滋病病人接触。
9、不要歧视艾滋病病人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给予他们人道主义的关心和帮助有利于预防和控制艾滋病。
10、艾滋病威胁着每一个人和每一个家庭,预防艾滋病是全社会的责任。
HIV传播必须同时具备的三个条件:一、有大量的病毒从感染者体内排出。
二、排出的病毒要经过一定方式传递给他人。
三、有足量的病毒进入体内。
塘高中医务室宣2014.12.01第二篇:艾滋病基本知识艾滋病基本知识1、艾滋病的中文全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2、艾滋病的英文简称AIDS3、艾滋病病毒英文简称HIV4、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性传播,母婴垂直传播,血液传播5、2010年我国世界艾滋病日的宣传主题遏制艾滋履行承诺6、预防艾滋病的ABC原则?A禁欲B忠诚C避孕套7、艾滋病主要损害人体的系统?免疫8、目前全球艾滋病流行最严重的地区是非洲9、“世界艾滋病日”是每年的月日12月1日10、世界艾滋病日的标志是红丝带11、艾滋病可以通过人体体液传播,那么请写出两种人体体液血液,淋巴液,阴道液,精液,汗液,泪液,唾液等12、世界第一例艾滋病病人是在哪个国家发现的?美国13、我国第一例艾滋病病人是在哪一年发现的?198514、中国艾滋病人数在亚洲排第位二15、目前,广西的艾滋病感染人数在中国排第名二16、写出两种以上艾滋病不可传播途径握手、共同进餐、共用工具和办公用具、共同游泳、咳嗽、打喷嚏及蚊虫叮咬不传播艾滋病17、静脉吸毒的公用针具行为会不会传播艾滋病?会18、到目前为止艾滋病可以治愈吗?不可以19、一般的接吻会不会传播艾滋病?不会20、蚊子能传播艾滋病吗?不能第三篇:预防艾滋病基本知识预防艾滋病基本知识1、什么是艾滋病艾滋病是英文AIDS的音译,它的医学全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预防艾滋病的十条核心信息

预防艾滋病的十条核心信息1、艾滋病是由艾滋病病毒引起的(1)艾滋病的医学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英文缩写AIDS)。
(2)艾滋病病毒的医学全称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英文缩写HIV)。
(3)艾滋病病毒侵入人体后,会在体内不断繁殖,逐渐破坏人体免疫功能,使人体抵御疾病的能力降低,而导致发生多种感染和肿瘤,并最终导致死亡。
(4)目前还没有可治愈艾滋病的药物,但规范化治疗可以减缓体内病毒复制,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
2、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人可以看起来很健康,但仍然可以将艾滋病病毒传给他人(1)艾滋病病毒进入人体后,一般经过2~12周才能从血液中检测出艾滋病病毒抗体,这段时间叫做“窗口期”。
窗口期虽然检测不出抗体,但感染者体内已有病毒存在,这些病毒也可以感染其他人。
(2)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在潜伏期或发病期前外表与常人没有区别,可以没有任何症状,但能通过高危行为将病毒传染给他人。
(3)艾滋病病毒对人体免疫系统的破坏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没有治疗,大约三分之二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在10年的时间内发展成为艾滋病病人。
如果感染者本身身体不健康或生活在疾病多发的地方,发病的时间会更短。
(4)当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免疫系统受到严重破坏,不能维持日常抗病能力时,感染者即发展为艾滋病病人,可出现长期低热、体重下降、慢性腹泻、咳嗽、皮疹等症状。
(5)如果不能获得及时治疗和救助,半数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儿童将在2岁之前死亡。
3、艾滋病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1)艾滋病病毒主要存在于人体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液和乳汁中,通过带病毒的体液交换传播。
(2)艾滋病可以通过性接触在男女之间或同性之间传播。
减少性伴侣的人数有助于降低感染的风险。
患有性传播疾病会增加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风险。
(3)共用注射器静脉吸毒是经血液传播艾滋病的高危险行为。
(4)输入被艾滋病病毒污染的血液或血液制品,使用被艾滋病病毒污染且未经严格消毒的、可刺入人体的针具和医疗器械等都可能导致艾滋病病毒感染。
预防艾滋病基本知识

国内有关专家根据目前存在的许多易使艾滋病传播的危(wei)险因素分析认为:我国艾滋病流行已进入快速增长期,实际感染人数已超过 30 万。
为尽快在全民中普及艾滋病预防知识,遏制艾滋病在我国的流行,卫生部疾病控制司特邀国内专家,编写了预防艾滋病的十条基本知识及相关的重要信息。
艾滋病的医学全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英文缩写AIDS),是由艾滋病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严重传染病。
艾滋病病毒侵入人体后破坏人体的免疫功能,使人体发生多种难以治愈的感染和肿瘤,最终导致死亡。
艾滋病病毒对外界环境的反抗力较弱,离开人体后,常温下只能生存数小时至数天。
高温、干燥以及常用消毒药品都可以杀灭这种病毒。
感染艾滋病病毒 4—8 周后才干从血液中检测出艾滋病病毒抗体,但在能测出抗体之前已具有传染性。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液、乳汁、伤口渗出液中含有大量艾滋病病毒,具有很强的传染性。
已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平均经过7— 10 年的时间(潜伏期)才发展为艾滋病病人,在发展成艾滋病病人以前,外表看上去正常。
他们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地生活和工作不少年,但能够将病毒传染给他人。
当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免疫系统受到病毒的严重破坏,以至不能维持最低的抗病能力时,感染者便发展成为艾滋病病人,浮现原因不明的长期低热、体重下降、盗汗、慢性腹泻、咳嗽等症状。
目前还没有能够治愈艾滋病的药物,已经研制出的一些药物只能在某种程度上缓解艾滋病病人的症状和延长患者的生命。
积极接受医学指导和治疗,可以匡助艾滋病病人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至今还没有研制出可以有效预防艾滋病的疫苗。
在世界范围内,性接触是艾滋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
艾滋病可通过性交的方式在男性之间、男女之间传播。
性接触者越多,感染艾滋病的危(wei)险越大。
共用注射器吸毒是经血液传播艾滋病的重要危(wei)险行为。
输入或者注射被艾滋病病毒污染的血液或者血液制品就会感染艾滋病。
青少年预防艾滋病知识

青少年预防艾滋病知识艾滋病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对青少年的健康和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
为了保护青少年免受艾滋病的危害,以下是一些预防艾滋病的重要知识。
了解艾滋病的传播途径艾滋病主要通过以下途径传播:1. 性接触:无保护性行为,特别是与有艾滋病感染的人发生性行为,是传播艾滋病的主要途径之一。
2. 血液传播: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共用注射器、针头、刮痧具等器具,或者输血、器官移植等医疗操作不规范,会增加艾滋病的传播风险。
3. 垂直传播:孕妇感染艾滋病,经过垂直传播(即母婴传播)会将病毒传给胎儿。
4. 母乳喂养:艾滋病病毒也可能通过母乳传给婴儿。
掌握预防艾滋病的方法为了预防艾滋病,青少年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保持安全性行为:青少年在性行为时,应采取正确和安全的措施,如正确使用安全套等。
2. 拒绝共用器具:避免与他人共用注射器、针头等物品,避免接触其他人的血液。
3. 参与艾滋病毒测试:如果有与艾滋病病毒携带者接触的风险,青少年可以进行艾滋病毒的测试,及早发现并采取必要的治疗措施。
4. 移除婴儿的传播风险:如果母亲是艾滋病感染者,了解和遵循正确的母乳喂养技巧,避免将艾滋病病毒传给婴儿。
5. 提高艾滋病意识:通过教育和宣传活动,提高对艾滋病的认识和了解,帮助青少年形成正确的预防观念和行为。
寻求专业的帮助与支持如果青少年有关于艾滋病预防方面的问题,他们应该积极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与支持,如医生、健康教育师等。
这些专业人士能够提供准确的信息和指导,帮助青少年制定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预防艾滋病的策略。
预防艾滋病是每个青少年应该关注的重要议题。
通过掌握正确的知识和采取正确的措施,青少年可以保护自己免受艾滋病的侵害,拥有健康的未来。
青少年艾滋病预防常识

青少年艾滋病预防常识包括以下内容:
1.保持正常性行为,避免与感染状况不明的网友或朋友发生性行为。
如果发生性行为,需确保了解性伴的HIV检测结果,并针对性伴不同的感染状况采取保护措施。
2.勿静脉吸毒,不共用针具。
3.使用经检验合格的血液和血制品。
4.发生高危性行为后,应在72小时内使用暴露后预防药物及时进行
阻断,服药时间越早效果越好。
如果超过了72小时,建议3周后尽早进行HIV检测,如果检测结果为阴性,应在12周后再做一次检测。
5.了解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及高危行为,如不安全性生活、静脉注射
毒品、输入未经HIV抗体检测的血液或血液制品、职业暴露等。
6.正确使用安全套进行安全的性行为。
7.如果存在艾滋病感染风险,可以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和建议,考
虑使用暴露前预防药物(PrEP)。
以上内容为青少年艾滋病预防常识,希望能帮助到您。
预防艾滋10条基本知识预防艾滋病的措施

预防艾滋10条基本知识预防艾滋病的措施预防艾滋病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公共卫生工作,我们应该加强对艾滋病的预防和控制。
下面是预防艾滋病的10个基本知识和措施。
1.了解艾滋病的传播途径:艾滋病主要通过血液、性传播和母婴传播三种途径传播。
了解这些途径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预防艾滋病。
2.使用安全套:正确使用安全套是预防艾滋病和其他性传播疾病的有效措施。
在性行为中使用安全套可以减少性传播艾滋病的风险。
3.不共用注射器:艾滋病主要通过血液传播,不共用注射器是防止艾滋病传播的重要措施之一、在注射药物时,要确保使用消毒的注射器及配件。
4.定期接受艾滋病检测:如果有风险行为,或者有可能接触到携带艾滋病病毒的人体液体,应该定期接受艾滋病检测。
早期发现和治疗可以提高预后。
5.接受艾滋病病毒抗体治疗:艾滋病病毒抗体治疗(ART)可以帮助控制病毒复制和维持艾滋病患者的免疫功能。
6.孕妇接受艾滋病检测:孕妇应该定期接受艾滋病检测,以便及早发现并进行干预,减少母婴传播的风险。
7.尊重他人的隐私和权益:艾滋病患者和病毒携带者是社会的一部分,我们应该尊重他们的权益和隐私,避免歧视和排斥。
8.推广艾滋病教育:通过教育可以提高公众的艾滋病认知水平,增加对艾滋病的了解,减少传播风险。
9.推广安全输血:艾滋病可以通过输血传播,因此推广安全输血措施是预防艾滋病的重要手段。
10.加强对有艾滋病风险人群的关注和帮助:对有艾滋病风险的人群,如男男性行为者、吸毒人员等,应该加强关注和帮助,提供预防知识和服务。
预防艾滋病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全社会的努力。
只有通过科学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才能减少艾滋病的传播,保障公众的健康。
让我们共同努力,为预防艾滋病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艾滋病预防知识

艾滋病预防知识预防艾滋病基本知识十条:1.艾滋病是一种病死率极高的严重传染病,目前还没有治愈的药物和方法,但可以预防。
2.艾滋病主要通过性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
3.与艾滋病人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不会感染艾滋病。
4.洁身自爱、遵守性道德是预防经性途径传染艾滋病的根本措施。
5.正确使用避孕套不仅能避孕,还能减少感染艾滋病、性病的危险。
6.及早治疗并治愈性病可减少感染艾滋病、性病危险。
7.共用注射器吸毒是传播艾滋病的重要途径,因此要拒绝毒品,珍爱生命。
8.避免不必要的输血和注射,使用经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的血液和血液制品。
9.关心、帮助和不岐视艾滋病病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是预防与控制艾滋病的重要内容。
10.艾滋病威胁着每一个人和每一个家庭,预防艾滋病是全社会的责任。
艾滋病预防的总体要求:1、经性传播艾滋病病毒的预防艾滋病在世界范围内大规模快速流行与各种危险行为频繁的发生直接相关。
其中,危险性行为的发生是造成艾滋病传播最主要的途径。
因此,通过避免危险性行为的发生来预防艾滋病病毒经性传播,是艾滋病预防与控制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从战略角度出发,应“标本兼治”。
2、树立健康的性观念,提倡安全性行为我国的社会开放,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同时,外来文化的影响也使人们传统的性观念、价值观念发生变化,出现了性道德的多元化。
对独身主义的认同,对同性恋现象的进一步宽容和默许,多性伴侣现象的蔓延,婚前性行为和婚外性行为的增多等等,已经成为艾滋病迅速传播的温床。
因此,在社区他别是在广大青少年人群中,积极开展树立健康的性观念、提倡安全性行为的教育,对于阻断艾滋病的传播与流行,降低艾滋病对个人、家庭、社区和社会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3、健康的性观念健康的性观念概括为:节制性欲、忠于性伴侣、正确使用安全套三个方面,简称为健康性观念ABC。
A节制性欲(禁止婚前性行为)B忠于性伴侣(夫妻间要忠实,避免婚外性行为)C正确使用安全套(推广和使用安全套)。
学生应掌握的预防艾滋病的十项基本知识

学生应掌握的预防艾滋病的十项基本知识1、艾滋病是一种病死率极高的严重传染病,目前尚无有效疫苗和治愈药物,但完全可以预防,消除与己无关的麻痹思想和恐惧心理。
2、艾滋病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与HIV/AIDS 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不会感染艾滋病。
3、已感染HIV的妇女最好不要生育,对HIV的孕产妇及时采取抗病毒药物干预、减少产时损伤性操作、避免母乳喂养等预防措施,可大大降低胎、婴儿被感染的可能性。
4、洁身自爱,遵守性道德是预防经性接触感染艾滋病的根本措施, 树立健康的恋爱、婚姻、家庭及性观念是预防和控制艾滋病、性病传播的治本之策。
5、保持单一性伴侣,有性行为时正确使用质量可靠的安全套,不仅能避孕,还能减少感染艾滋病、性病的危险。
6、患有性病后应及时、积极进行治疗,可以减少艾滋病感染的危险。
7、共用注射器吸毒是传播艾滋病的重要途径,因此要拒绝毒品,珍爱生命。
8、避免不必要的输血和注射,使用未经检测的血液和血液制品,不去不正规的医疗机构打针、拔牙、针灸、手术或献血,不共用牙刷、剃须刀、避免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沾上伤者的血液。
提倡无偿献血,杜绝贩血卖血,加强血液管理和检测是保证用血安全的重要措施。
9、关心帮助和不歧视HIV感染者和艾滋病人,鼓励他们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是控制艾滋病传播的重要措施。
10、艾滋病威胁着每一个人和每一个家庭,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和稳定,预防艾滋病是全社会的责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少年预防艾滋病基本知识10条
1.艾滋病是由艾滋病病毒引起的一种严重传染病
——艾滋病的医学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英文缩写AIDS)。
——艾滋病由艾滋病病毒引起,该病毒的医学全称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英文缩写HIV)。
——艾滋病病毒侵入人体后,会在体内不断复制,逐渐破坏人体免疫功能,使人体抵御疾病的能力降低,易发生多种感染和肿瘤,最终导致死亡。
2.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人,外表上看不出来,但具有传染性
——艾滋病病毒进入人体后,一般经过2~12周才能从血液中检测出艾滋病病毒抗体,这段时间叫做“窗口期”。
窗口期虽然检测不出抗体,但感染者体内已有病毒存在,具有传染性。
——艾滋病病毒对人体免疫系统的破坏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经过平均7~10年的时间,发展成为艾滋病病人,这段时间叫做“潜伏期”。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在潜伏期期间外表上看不出来,可以没有任何症状,但能通过易感染艾滋病的危险行为将病毒传染给他人。
——当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免疫系统受到严重破坏、不能维持最低抗病能力时,就进入了“发病期”,成为艾滋病病人,可出现长期低热、体重下降、慢性腹泻、咳嗽、皮疹等症状。
——目前还没有可治愈艾滋病的药物,但规范化抗病毒治疗可有效抑制病毒复制,延缓发病,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降低传播危险。
3.艾滋病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
——艾滋病病毒主要存在于人体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液和乳汁中,通过带病毒的体液交换传播。
——艾滋病可以通过性接触在男女之间或男男之间传播。
性伴侣越多,感染的危险越大。
——共用注射器静脉注射毒品,是经血液传播艾滋病的高危险行为。
——输入被艾滋病病毒污染的血液或血液制品,使用被艾滋病病毒污染、且未经严格消毒的、可刺入人体的针具和医疗器械等都可能感染艾滋病病毒。
——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妇女可通过怀孕、分娩、哺乳把病毒传染给孩子。
4.艾滋病不会通过日常生活和一般接触传播
——艾滋病病毒是一种非常脆弱的病毒,离开人体后会很快死亡。
——唾液、泪液、汗液、尿液中病毒含量极低,不足以引起传播。
目前还没有发现通过这些体液感染艾滋病的病例。
——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的日常生活和一般接触不会感染艾滋病。
如:
握手、拥抱、礼节性接吻,一起进餐、乘车、学习、郊游、玩耍,共用学习用具、餐饮具、卫生间、游泳池、卧具、生活用品。
——艾滋病病毒不会通过飞沫传播,咳嗽或打喷嚏都不会传播艾滋病。
——蚊虫叮咬不会传播艾滋病。
艾滋病病毒在蚊子体内既不发育也不会复制,蚊子嘴上残留的血液量微乎其微,远不足以引起传染。
目前还没有有关蚊子或昆虫叮咬而感染艾滋病的报道。
5.艾滋病病毒经性途径感染的危险是可以降低和避免的
——学会识别正确、健康的性知识来源,不要看黄色书刊或从低级网站上获得相关的性知识。
——青少年要把握异性交往的尺度,要自尊、自爱,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恋人之间应彼此忠诚,要对自己健康和生命负责,对他人健康和生命负责,避免发生婚前性行为。
发生婚前性行为对彼此身心健康都有不利影响。
——坚决抵制卖淫、嫖娼等违法活动。
6.拒绝毒品,预防经注射毒品传播艾滋病
——吸毒是一种违法行为,不但因成瘾而严重损害身心健康,而且使人丧失理智,危害家庭和社会。
——共用注射器注射毒品的人很容易感染艾滋病病毒。
——口吸毒品一段时间后,很容易发展成为静脉注射毒品。
毒品会减低人的自知力和自我控制能力,容易从事危险的性行为。
——交友不慎、好奇、不相信毒品的严重危害、不重视自己生命的价值,是导致青少年吸毒的重要原因。
要坚决拒绝尝试毒品,在诱惑面前说“不”。
——与怀疑有贩毒或吸毒行为的人交往会增加沾染毒品的危险;在娱乐场所或其它公共场所交友,要三思而后行。
7.避免不安全注射或输血,预防艾滋病经血传播
——不安全和不必要的注射是引起艾滋病传播的原因之一,因此能通过吃药治疗的疾病就不要打针,能打针治疗的就不要输液,避免不必要的输血。
——要到正规医院就医,不轻信街头广告,不去无行医执照的个体诊所打针、输液、补牙等。
——就医时,应当选择使用一次性针具以及严格消毒的医疗器械。
——不要到非正规的美容、整形机构去做纹眉、纹身、穿耳眼、矫正畸形等刺破皮肤的手术。
——不与他人共用牙刷、剃须刀及有可能刺破皮肤的日常生活用品。
——必要时使用检测合格的血液和血液制品,以及血浆代用品或自身血液。
——要到国家指定的正规血站献血。
无偿献血既有利于保证临床用血安全,又不会对献血者的健康产生影响。
——帮助他人止血时,应做好自我防护,避免徒手接触血液和伤口,要用干净的手绢、纸巾或乳胶手套等物品进行应急处理,然后再去医院就诊
8.进行艾滋病咨询和检测,可以及时了解是否感染艾滋病病毒
——国家实施免费和保密的艾滋病自愿咨询和抗体初筛检测服务,为经济困难的艾滋病病人提供免费抗病毒治疗药物。
——及早进行艾滋病抗体检测有利于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状况;有利于及时治疗、延缓发病;有利于采取预防措施,减少传播。
——一旦发生易感染艾滋病的危险行为,或怀疑自己可能感染艾滋病病毒,一定要到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咨询和检测。
——易感染艾滋病的危险行为包括:
发生过未使用安全套的高危险性行为,如与感染者的性行为、多性伴、男男性行为、遭强暴等;
与他人共用注射器静脉注射毒品;
到非法采血点卖过血。
9.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是疾病的受害者,应该得到理解和关心
——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拥有上学、工作、就医的权利,他们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歧视或冷漠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不但不能减少艾滋病的传播,反而会引起社会的恐慌和不安定。
——未经本人同意,公开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的身份,对其个人状况乱加猜测、肆意散布,采取漠视甚至侮辱的态度和行为,都是歧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的表现。
——青少年应当尊重和关心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及受艾滋病影响的人们,尊重和关心他们,就是关心我们自己。
——歧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会导致他们隐藏和不愿暴露自己的感染状况,不去寻求或不接受医疗服务和救助,这样既不利于病人就医,也不利于预防病毒传播。
10.青少年要主动学习预防艾滋病的知识,并将掌握的知识告诉家人和朋友
——艾滋病威胁着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人,影响社会发展和稳定,预防艾滋病是大家共同的责任。
——主动学习预防艾滋病的知识,全面了解相关信息,掌握自我保护技能,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
——将掌握的知识、方法和技能与家人和朋友分享,做艾滋病防治知识的传播者,为预防控制艾滋病做出自己的贡献。
——如需了解更多相关信息,可到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咨询,或拨打艾滋病咨询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