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良好的“第一印象”-教育案例-精选模板

合集下载

李镇西: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下)

李镇西: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下)

李镇西: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下)给学生一个做主人的机会每接一个班,我除了给学生“见面礼”之外,还让学生也送给我“见面礼”——给我写一封信。

我对学生说:“请每人给李老师写一封短信,写三个方面的内容:1.你以前遇到过的最好的老师是谁?他最突出的优点是什么?你希望李老师向他学习什么?2.你希望以后我们的班级是什么样的集体?为达到这个目标,你有什么好的建议?3.你愿意担任班干部吗?你有何特长或爱好?你可以在哪些方面为班集体出力?”第一个问题是提醒学生,永远不要忘记过去的老师,时时想想以前老师对自己的教育之恩;同时,我想让学生给我提供榜样,汲取更多的教育智慧。

第二个问题和第三个问题的用意是让每位学生明白:这个班不仅仅是李老师的,更是“我”的,每位学生都有责任为她贡献智慧和力量。

学生的写信过程,就是集体责任感在学生头脑中初步形成的过程。

就这样,在我的引导下,学生们不知不觉地进入了班级主人的状态。

在第一天见面过程中,我特别注意观察学生纯真可爱品质的萌芽——哪怕这些萌芽是那么的微不足道,我也要记在心里。

有一年,我讲完“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之后,学生开始领新教材。

我发现一本音乐书的封面破烂不堪,当即决定把这本书当成集体主义教育的“教材”。

我举起这本书,问:“谁愿意要这本封面破了的音乐教材?”结果如我所料,一个学生举手了,两个学生举手了,三个、四个、五个……最后几乎全班学生都把手举了起来。

我把书交给了最先举手的一位男生,问:“请问你叫什么名字呀?”这男生有些不好意思地小声回答:“喻建中。

”我当即大声地对全班学生说:“同学们,此时此刻,我们每一个人都因喻建中同学的存在而感到了幸福!不,应该说,每个同学都举起了手,那么,每个同学都因彼此的存在而感到了幸福!”下午放学后,需要打扫教室卫生,本来我也可以随便指定几个学生,我相信无论叫到谁,他们都会愿意的,但这种“愿意”是被动的。

所以,我换了一种方式,引导学生变“被动”为“主动”。

首要印象举例子

首要印象举例子

第一印象的典型例子1第一印象很重要的例子秦末,刘邦赴项羽摆下的鸿门宴。

宴会上暗藏杀机,项羽的亚父范增,一直主张杀掉刘邦,在酒宴上,一再示意项羽发令,但项羽却犹豫不决,默然不应。

范增召项庄舞剑为酒宴助兴,想趁机杀掉刘邦,项伯为保护刘邦,也拔剑起舞,掩护了刘邦。

在危急关头,刘邦部下樊哙一手持盾,一手持剑闯将进去,卫兵前来阻挡,被力大无穷的樊哙撞得东倒西歪,简直像入无人之境。

项羽一看,一个壮汉虎背熊腰,发指眦裂闯将进来,立于大厅中央,便十分吃惊地问道:“这是何人?”张良连忙上前代答道:“这是替沛公驾车的樊哈。

”项羽生平最喜欢壮士,看到樊哈,赞叹道:“好一个魁伟的壮士。

”接着就命卫士赏他一杯酒,一只猪膀,樊哈接过,用剑切猪膀,就看酒狼吞虎咽,顷刻间一扫而光,项羽见樊哈如此豪壮便问道:“壮士还能再喝酒吗?”樊哙愤愤地回答道:“我死都不怕,还怕喝酒,当年秦王苛政如虎杀人如麻,到了天怒人怨的地步,逼得天下人造反。

怀王有约在先,谁先入咸阳就封谁为关中王,可沛公先人关,并未做王,而是封库闭宫,驻军于灞上,专候将军到来。

像这样劳苦功高的人,将军却听信谗言,意欲加害,这样做与残暴的秦王有什么两样?”一席话说得项羽无言以对,刘邦乘机逃走,摆脱了一场危机。

樊哈只是一个小小的车夫,为什么能够让楚霸王项羽如此高看?关键是项羽对樊哈很有好感,能够听进去樊哈的话,所以放走刘邦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一个人的第一印象往往会给对方留下很深的烙印,如果你在第一次交往中给别人留下了一个好印象,别人就乐于跟你进行第二次交往;相反,如果你在第一次交际中表现不佳或很差,往往很难挽回。

所以,务必注意你第一次跟人打交道时的“第一印象”。

某女是电脑行业中的“白领”一族,工作能力很强。

但她有个不好的习惯,生活里她总是不拘小节,整天一身破牛仔服,给人一种吊儿郎当的印象。

而她从未想过注重个人形象这回事。

有一次,她去一家公司面试,依旧穿的是那套“行头”。

刚一见面,负责招聘的人便皱起了眉头,双方谈了几句,对方便下了逐客令:“对不起,我们公司需要的是工作态度和生活态度都很严肃的人!”要想在面试工作中顺利过关,第一印象是不能忽略的环节。

树立良好的第一印象

树立良好的第一印象

影响及危害→针对个人
心理危害
社交恐惧常常会有一些植物神经紊乱的症状, 如心律失常、胸闷、心慌、出汗、尿急等,甚 至会有一些身体颤抖、四肢发软、头晕目眩的 异常情况。
对生活的影响
我们的生活其实会被恐惧造成影响,社交恐惧 的人会慢慢改变自己原本的正常生活,很多比 较有意义的活动都避而不参加,不喜欢出门, 甚至去商场买东西都不想去。
2.基本社交经验缺乏;
3.过分关注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过分关注和看中社交失败的结果和影响;
4.缺乏打破自己突破自我的勇气;
5.个人长期形成的懒惰与顺其自然的 气质特征;
6.长期沉溺与抖音快手等网络新媒体 和网络游戏、影音电视等泛娱乐化场景 中,缺乏现实实际有效的社交活动。
解决措施→
1.增强自身实力,增 强自信
实验结论
洛钦斯的研究证明了第一印象对认知的影响,并将其称为「首因效应」,指交 往双方形成的第一印象对今后交往关系的影响,虽然这些第一印象并非总是正 确的,但却是最鲜明、最牢固的,并且决定着以后双方交往的进程。
销售潜能里的案例
视频学习
视频播放《流浪汉的逆袭》
我们从哪些方面来树立良好的第一印象呢?
主动问好
情景表演:
在朋友生日的聚会 在校园内遇到老师 在求职应聘的现场 练习微笑、问好,展现得 体举止。
记住别人的名字
一名著名的推销员—锡得·李维拜访了一个 名字非常难念的顾客。他叫尼古得玛斯·帕帕都 拉斯,别人都只叫他“尼古”。李维告诉我们说: “在我拜访他之前,我特别用心地念了几遍他的 名字。当我用全名称呼他:‘早安,尼古得玛 斯·帕帕都拉斯先生’时,他呆住了。过了几分钟, 他都没有答话。最后,眼泪滚下他的双颊,他 说:“李维先生,我在这个国家十五年了,从没 有一个人会试着用我真正的名字来称呼我。”

打造良好的第一印象

打造良好的第一印象

3、遵守个人礼仪有什么作用?
◆ 有助于塑造良好的个人形象
◆ 有助于营造和谐友善的气氛
◆ 有助于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加快社会发展, 促进社会和谐
个人礼仪重在养成
小严去某公司面试应聘,应聘的每一关都顺利通过了, 他的自我感觉也很好,但最后没有被录取,竟是因为自己 在面试以前随地吐了一口痰的缘故时,为此后悔不已。 该事例说明了什么道理? 4、如何提高个人礼仪修养水准? ◆ 要加强自律,学会自我约束。 ◆ 要懂得自尊自爱
◆ 要注意言行适度得体
互动在线
俗话说“站有站相,坐有坐相”,一个人的 举止风度是从他举手投足等身体各部的动作, 以及待人接物的行为中具体表现出来的。“站 如松、行如风、坐如钟、卧如弓”是古人对人 体姿态的形象概括,也是对人们举止的形象化 要求。发自内心的微笑可以沟通人们的心灵, 架起友谊的桥梁,给人以美好的享受。 请几位同学上讲台做自我展示介绍,其他同 学注意观察他们的言谈举止,表情和动作姿态, 并作出客观评价。
伦 理 学 家 的 实 验
礼貌有加
不屑一顾
个人礼仪应遵循什么样的基本要求,才能塑 造良好的个人形象,彰显个人魅力呢?
个人礼仪打造良好“第一印象”
1、个人礼仪 主要表现在一个人的仪容仪表、言谈举止、待人接 物等方面,是一个人精神面貌、内在品质、文化素养、 风度魅力的外在表现。 2、个人礼仪有哪些基本要求呢? 仪容仪表 言谈举止 服装饰物 表情 干净、整洁、端庄 真挚大方 搭配得体 自然舒展
正确站姿的要点:
头正、腰直、肩平、挺胸、收腹。பைடு நூலகம்
正确坐姿的要点: 安详、雅致、大方、得体。 正确行姿的要点:
两肩平稳,双臂前后自然摆动,上身挺直,收腹立 腰,重心稍前倾。

初中心理健康应用首因效应营造好的第一印象教案

初中心理健康应用首因效应营造好的第一印象教案
三、活动深入:创设情境,假设假设你的姐姐参加“非诚勿扰〞相亲节目,作为她的亲友团,你需要帮她pick,请同学们根据接下来播放的两段视频,分别给两位嘉宾在容貌、着装、站姿、谈吐、态度等五个方面进行打分,其中,每个维度的分数范围在0-20分,分数越高,代表相应印象越好,在每个维度相应的圆圈填上对应的分数后,要在总分栏里写上两位男嘉宾的总分。等打分结束后,请每个小组挑选一个同学来分享自己打分的理由。
1.请同学们,同桌间互相给对方写下你对他的第一印象。
2.请同学们,就如何应用首因效应,营造更好的第一印象,对同桌提出善意的、可行的建设性意见。
3.同桌间就对方的坦诚及建设性意见,互相致谢。
设计:旨在让学生们,在指导同桌实践的过程中,教学相长,再次厘清思路,掌握方法,激发潜能及心灵的内在成长。
三、活动深入〔创设情境〕:让学生作为“非诚勿扰〞亲友团中的一员,帮姐姐通过给男嘉宾打分的活动,Pick一位男嘉宾。并让几个学生分享:自己Pick哪位男嘉宾,为什么?让学生在体验及分享的过程中,深刻体验第一印象的重要性,探寻出首因效应的主要影响因素。
四、活动升华:让学生通过分组讨论,如何应用首因效应,给别人留下好的第一印象,探寻营造良好第一印象的方向、方式、方法及技巧。
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姓名
课程名称
应用首因效应营造好的第一印象
知识点
□学科:心理健康 □年级: 七年级 □教材版本:无
□所属章节:无
设计思路
一、活动导入:请说一说你对同桌的第一印象,快速吸引学生对第一印象的关注及兴趣。
二、活动开展:看视频,写下对首因效应、第一印象的理解,并厘清两者之间的关系,学生分享后教师点拨,让学生深入理解首因效应、第一印象及两者之间的关系,为接下来的学以致用奠定根底。

如何塑造良好的第一印象

如何塑造良好的第一印象

如何塑造良好的第一印象如何塑造良好的第一印象,以女性为例文摘:无论是遵循“三分着装、七分气质”还是“三分气质、七分着装”的原则,都可以定义服装和气质形成印象的重要因素。

通过外部修饰,你可以在内部增加点数,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你应该知道好的开始是成功的开始。

在第一次见面、第一次握手、第一次跳舞、第一次自我介绍时,我们都会在心里为他人打分。

这种印象管理每天都在不知不觉中进行,所以我们应该尽最大努力给人们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女权主义的创始人波沃娃说: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天生的。

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女装是非常重要的,这件衣服涵盖了很多方面,比如面容、礼服、交际礼仪等等。

然后,女性应该在这些层面上塑造自己的形象,给他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并得到他人的肯定。

关键词:印象管理第一因果内外美女性形象一、良好的第一印象的重要性在一个人们相互交流的社会里,人际交流已经成为人们成功的重要途径。

我们总是希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认可,所以我们需要有良好的外部准备,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然后达到合作或其他目的。

无论我们遵循“三点着装,七点气质”或“三点气质,七点着装”的原则,我们都可以定义影响着装和气质的重要因素。

气质是在后天环境的影响下逐渐形成的,如知识和道德教育。

它是从内部发出的,只有通过一定的接触才能真正感受到;然而,通过着装和礼仪,你可以很快给他人留下深刻的影响,这第一个因果关系将继续影响下一次沟通。

通过外部修饰,你可以在内部增加点数,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你应该知道好的开始是成功的开始。

第一印象真的很重要。

哈佛大学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让一群学生只是看这个教授教书的录像带十秒钟,然后让大家把对这位教授的印象写下来,等到上完整一学期的课以后,让他们再写下对这位教授的印象,这两次的结果比对下来就发现,并没有比较大的差别。

也就是说,他们的第一印象往往不会太离谱。

很多专家说三秒钟到三十秒钟内,往往就会给人留下一个深刻的第一印象,而且是不太容易改变的①。

第一课塑造自己的良好形象-2

第一课塑造自己的良好形象-2

交叉式蹲姿
下蹲时,右(左)脚在前, 左(右)脚在后,右(左)小 腿垂直于地面,全脚着地, 左(右)腿在后与右(左)腿 交叉重迭,左(右)膝由后 面伸向右(左)侧,左(右) 脚跟抬起,脚掌着地,两 腿前后靠紧,合力支撑身 体。臀部向下,上身稍前 倾。
如何践行个人礼仪规范?
1
要加强自律,学会自我约束。
服饰 搭配 20分
整体 印象 20分
总分 100分
姓名
绍,其他同学
参照个人礼仪 的基本要求对
自我介绍者进
行评价打分。
二、个人礼仪蕴含的道德意义
个人礼仪修养具
有完善人格、调节道
德修养行为的意义。
态度亲和就是亲近、随和,与人保持零距离。
态度亲和的魅力
想一想,如果是你,你的感受是怎样?
你这个笨蛋,连这点小事都 做不好!你还能做什么事?
中等职业教育德育课程国家规划新教材
职业道德与法律
第一课 塑造自己的良好形象
礼仪修养显个人魅力
高等教育出版社 高等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
案例1 我校08级学生小王,学习成绩优异,可 是多次参加了用人单位面试都没有成功。她
大为不解,请学校的就业指导老师指点,老
师很快发现了她的问题:说话声音小,底气
不足,面容苍白,无修饰,头发梳理不整。
2
要懂得自尊自爱。
3
要注意言行适度得体。
文明在哪里?
管住自己的嘴
不说脏粗话、不随地吐痰、不吸烟喝酒
1
“九不” “三管住”
管住自己的手
2
3
不嗜网成瘾、不打架斗殴、不破坏公物
管住自己的脚
不迟到早退、不横穿马路、不逃寝旷寝
?
瞧 你 那 小 样

创造良好的“第一印象”-教育案例-精选模板

创造良好的“第一印象”-教育案例-精选模板

创造良好的“第一印象”-教育案例-精选模板创造良好的“第一印象”-教育案例创造良好的“第一印象”-教育案例我在接任每一届班主任之前,都要给全班同学写一封信,并且设法在开学前寄到每一位新生手中。

我的目的在于唤起孩子们对新老师、新集体的憧憬与希望。

这是新集体诞生不可缺少的前奏和序曲。

在给八七级初一班新生的信中,我写道:“亲爱的同学,首先我热诚祝贺你被录取到郭老(郭沫若)的母校——乐山一中学习……你现在一定渴望一个新的班集体吧?同学,你在《中国青年报》、《北京青年报》、《乐山报》上读过‘未来班’的事迹吗?你听说过‘未来班’还有自己的班歌、班徽、班旗吗?我想,你一定希望自己也能生活在‘未来班’这样温暖的大家庭中吧!告诉你,当你接到这封信时,你就已经是‘未来班’的第二批成员了。

‘未来班’的班歌将由你继续唱下去,‘未来班’的班旗将由你继续扛下去,新的‘未来班’将会因有了你而更加温暖!看,迎接你的,将是多么充实而富有魅力的集体啊!作为班主任和你的朋友,我真诚地欢迎你……在新学期开学之前,请允许我对你提三点要求:(1)请想一想,你有什么特长或能力,在到新班集体的第一周内为大家做一件什么好事?(2)请准备一套运动服(男生蓝色,女生红色),便于班上搞活动服装统一。

(3)请买一只口琴,我们班将建立‘口琴乐团’……同学,读到这封信,你一定心里猜测:这位班主任是男的,还是女的?是年老的,还是年轻的……就象我急于想了解你一样。

不过别急,快开学了,以后我们会朝夕相处,结下深厚情谊的,让我们在报名那一天相见吧!”新生报名那天,他们看到了黑板上方写的一句话:“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

我对大家说:“这个班不仅仅是一个教学到为,而且是一个大家庭。

每个同学都应尽量做到使自己的同学、使整个集体因为有了自己而感到温暖。

要使集体有了荣誉后都能激动地说:‘这都是因为我们班有***!’”新来乍到的学生对这些道理不一定都理解,但班主任应当一开始就提出这个要求,引导他们思考自己对新集体的责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造良好的“第一印象”-教育案例
创造良好的“第一印象”-教育案例
我在接任每一届班主任之前,都要给全班同学写一封信,并且设法在开学前寄到每一位新生手中。

我的目的在于唤起孩子们对新老师、新集体的憧憬与希望。

这是新集体诞生不可缺少的前奏和序曲。

在给八七级初一班新生的信中,我写道:“亲爱的同学,首先我热诚祝贺你被录取到郭老(郭沫若)的母校——乐山一中学习……你现在一定渴望一个新的班集体吧?同学,你在《中国青年报》、《北京青年报》、《乐山报》上读过‘未来班’的事迹吗?你听说过‘未来班’还有自己的班歌、班徽、班旗吗?我想,你一定希望自己也能生活在‘未来班’这样温暖的大家庭中吧!告诉你,当你接到这封信时,你就已经是‘未来班’的第二批成员了。

‘未来班’的班歌将由你继续唱下去,‘未来班’的班旗将由你继续扛下去,新的‘未来班’将会因有了你而更加温暖!看,迎接你的,将是多么充实而富有魅力的集体啊!作为班主任和你的朋友,我真诚地欢迎你……在新学期开学之前,请允许我对你提三点要求:(1)请想一想,你有什么特长或能力,在到新班集体的第一周内为大家做一件什么好事?(2)请准备一套运动服(男生蓝色,女生红色),便于班上搞活动服装统一。

(3)请买一只口琴,我们班将建立‘口琴乐团’……同学,读到这封信,你一定心里猜测:这位班主任是男的,还是女的?是年老的,还是年轻的……就象我急于想了解你一样。

不过别急,快开学了,以后我们会朝夕相处,结下深厚情谊的,让我们在报名那一天相见吧!”新生报名那天,他们看到了黑板上方写的一句话:“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

我对大家说:“这个班不仅仅是一个教学到为,而且是一个大家庭。

每个同学都应尽量做到使自己的同学、使整个集体因为有了自己而感到温暖。

要使集体有了荣誉后都能激动地说:‘这都是因为我们班有***!’”新来乍到的学生对这些道理不一定都理解,但班主任应当一开始就提出这个要求,引导他们思考自己对新集体的责任。

同时,班主任在第一天就应当尽量挖掘新集体中体现这种责任感的事例让学生获得切身的感受。

发新教材时,我发现一本音乐书的封面破烂不堪。

我当然可以把它退回图书室换一本好的,也可以下来后动员某位学生要这本书,但我决定把这本书变成集体注意教育的“教材”。

我当即那器这本书问全班同学:“谁愿意要这本破书呀?”果然如我所料,不少学生举起了手。

我把这本书交给了最先举手的***同学,同时表扬道:“看,我们这个新班有这么多好同学,大家不感到温暖吗?”
这天放学,需要打扫教室卫生。

本来我也可以随便指派几个学生,但我还
是有意问全班同学:“谁愿意为新集体第一次扫地呀?”又是小手如林。

于是,我与潘**、彭**、吴*等同学一起把教室打扫的干干净净。

这两件小事似乎微不足道,却教育了全班同学。

在这一天的日记中,同学们纷纷写道:“开学第一天,就有这么多同学做好事。

这个班真好!”这些新生还互不相识,同学们自然把这几位做好事的同学所表现出来的品质看作是新集体的可爱之处。

三年后毕业时,该班已是一个被《中国青年报》《少年文史报》报道过的优秀集体,不少同学在抒发对班集体留恋之情时都会议起三年前进初中时那难忘的“第一天”。

由此我受到启示,新生被编到某个班是毫无思想准备的,但在新生进校前教师对班集体的建设却应当有相当充分的思想准备;要使学生尽快产生对新集体的感情和责任感,教师就必须早在开学之前对未来的班集体产生感情和责任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