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初中地理复习
湘教版初中地理复习提纲

湘教版初中地理复习提纲知识要点:一、地球形状和大小地球的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①在海边看到从远方驶来的帆船,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②站得高,看得远;③月食现象;④地球卫星图片等。
二、地球仪(地球的模型)纬线:形状:_圆圈_,纬线指示方向_东西_。
长度特征不相等,最长纬线赤道,长度4万千米。
最短纬线极点。
纬度(0°纬线) 赤道以北为北纬符号“_N_” 以南为南纬符号“_S_”纬度变化规律:向上增大的为北纬用符号“_N_”表示;向下增大的为南纬用符号“_S_”表示。
欧洲(东、北半球)1、欧洲北、西、南三面濒临北冰洋、大西洋、地中海,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大洲,地形以平原为主。
欧洲河网密布,水量丰富但短小。
其中流经国家较多的是多瑙河。
2、欧洲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一个洲,也是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大洲。
非洲(东半球西部)1、非洲地跨赤道南北。
东临印度洋,西临大西洋。
是世界上国家最多的大洲。
非洲与欧洲分界线:直布罗陀海峡非洲与亚洲分界线:苏伊士运河,沟通了红海与地中海。
2、非洲高原面积广大,称为“高原大陆”,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3、非洲屋脊是埃塞俄比亚高原。
最高峰是的乞力马扎罗山,世界最大的盆地是刚果盆地,世界最长的裂谷带——东非大裂谷,世界最大的沙漠是撒哈拉沙漠。
4、非洲平均气温在20℃以上,称为“热带大陆”。
热带草原面积最大。
5、非洲的气候特点:气候类型以赤道为界,南北对称分布。
赤道热带雨林气候,雨林的南北两侧是热带草原气候,回归线附近是热带沙漠气候,南北两端的是地中海气候。
6、非洲物产丰富多样,称为“丰饶大陆”。
金刚石、黄金等的储量和产量都居世界前列。
7、非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
【初中地理】期中复习知识点-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湘教版2024)

大家都爱背地理上一世,我本是地理学霸,只因期末没有复习,考试失利,被隔壁班笑了一整年,这一世,我将化身为冷面地理学神,一步一步夺回属于我的荣耀!!!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P1~P15)第一步我要把地图三要素牢记在心,看懂地图,才能瞄准方向,不管向左向右向前看都难不倒我!!!1、地图的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2、方向:①有指向标的地图根据指向标来确定方向(指向标箭头指向为北方)。
②没有指向标的地图,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确定方向。
③经纬网中,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
特别注意:河流的流向写成自××向××;公路和山脉的走向可写成南北走向或东南—西北走向3、比例尺:①比例尺用公式表示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表示方法有数字式、文字式和线段式三种。
特别注意:单位一定要统一!!!一般我们在地图上看到的数字式比例尺单位是厘米。
②比例尺是个分数式,分母越大比例尺就越小。
③比例尺大小、范围、内容之间的关系:(想一下上课我们把导航放大和缩小)在图幅相同的条件下,比例尺小的地图,表示的范围较大,呈现的内容较为简略;在图幅相同的条件下,比例尺大的地图,表示的范围较小,呈现的内容较为详细。
4、图例和注记:(书本P11)5、地图的选择政区图:确定国家、地区的位置地形图:定向越野、救援等交通图:出游路线等电子地图:导航图、个人出行、高德地图等第一章拿捏进度12345第二章认识地球(P18~P30)第二步我要把地球知识学透,知道地理坐标,找到上一世嘲笑我的人!!!1、太阳系八大行星的位置关系: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
2、天体系统的层级关系:3、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4、人类认识地球的过程:盖天说—浑天说—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首次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卫星照片。
5、证明地球形状的证据:①海岸观船:从远处驶来的船只,先看见桅杆,后看见船身。
湘教版初中考试地理主要知识点复习.doc

湘教版中考地理主要知识点复习湘教版中考地理主要知识点复习(一)1.海或洋伸进陆地的部分叫海湾。
海湾的深度和宽度一般向内陆逐渐减小。
面积大小不一,大的比海还大,如哈德逊湾、墨西哥湾、孟加拉湾。
有的海和湾不加区别.如阿拉伯海是湾、又称为海;墨西哥湾是海.却又称它为湾。
2.世界上面积超过100万平方千米的大海湾共有5个,即位于印度洋东北部的孟加拉湾.位于大两洋西部美国南部的墨西哥湾,位于非洲中部西岸的几内亚湾,位于太平洋北部的阿拉斯加湾,位于加拿大东北部的哈德逊湾。
3.孟加拉湾在印度半岛、中南半岛、安达曼群岛和尼科巴群岛之间,面积为217.2万平方千米。
深度在2000~4000米之间,南半部较深。
有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等河流注入。
沿岸的重要港口有加尔各答、马德拉斯、吉大港等,是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重要通道。
4.墨西哥湾在美国、墨西哥、古巴之间、东西长1609千米,南北宽1287千米,面154.3万平方千米。
平均深度1512米。
最深处4023米.有世界第四大河密西西比河由北岸注入。
尤卡坦半岛和佛罗里达半岛环抱湾口,穿过尤卡坦海峡、佛罗里达海峡分别与大西洋、加勒比海连接。
大陆沿岸及大陆架富藏石油、天然气和硫磺等矿产。
湾内有新奥尔良、阿瑟、休斯敦、坦皮科等重要港口。
5.几内亚湾在西非加纳、多哥、贝宁、尼日利亚、喀麦隆、赤道几内亚等国沿岸,面积153.3万平方千米。
有非洲第三大河尼日尔河等河流注入。
大陆架及大陆沿岸蕴向着丰富的6.石油资源。
沿岸主要港口有洛美、拉各斯、哈尔科特、杜阿拉和马拉博等。
7.阿拉斯加湾在美国阿拉斯加半岛、科迪亚克岛、亚历山大群岛之间,面积132.7万平方千米。
沿岸主要港口有奇尔库特港等。
大陆沿岸地区多火山,渔业资源较丰富。
8.哈德逊湾在加拿大东北部巴芬岛与拉布拉多半岛西侧,面积120万平方千米。
湾内水较浅,平均深度257米。
湾内主要港口有彻奇尔等。
9.世界最著名的海湾是波斯湾。
该湾又称阿拉伯湾,在印度洋西部,介于阿拉伯半岛和伊朗高原之间.以霍尔木兹海峡和阿曼湾与阿拉伯海衔接。
地理中考必背知识点2023湘教版

地理中考必背知识点2023湘教版地理中考必背知识点2023湘教版一、自然地理部分1. 介绍我国的地理位置和边境国家我国位于东亚,东临太平洋,陆地面积居世界第三。
东北与俄罗斯、朝鲜接壤,北部与蒙古国和俄罗斯相连,西北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五国相邻,西南与尼泊尔、不丹、印度、缅甸、老挝、越南六国接壤。
2. 了解我国的地形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地、高原、盆地、平原等地貌类型齐全。
东部是中国最大的平原——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西南是高原地带——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而西北则是戈壁和荒漠,如塔里木盆地和鄂尔多斯高原。
3. 我国的河流长江是亚洲最长的河流,它发源于青藏高原,纵贯中国东部,最终注入东海。
黄河是中国母亲河,因为黄河的泥沙含量高,所以它有“黄河泛滥,万顷泽国”的美誉。
其他重要河流还有长江、珠江、黑龙江等。
4. 认识我国的气候我国气候多样,主要有北温带季风气候、南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北亚寒温带气候等。
南方气候湿润多雨,而北方则干旱少雨。
东南沿海地区的气候较为温和,而西北地区则被戈壁和草原环绕。
二、人文地理部分1. 了解我国的人口分布我国人口众多,东部沿海地区人口集中,而西部和北部人口密度较低。
主要原因是东部地区的经济发达,吸引了大量人口迁入。
而西部和北部地区地形复杂,气候条件恶劣,不利于人口的聚集。
2. 认识我国的经济地理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主要呈现东南沿海地区经济较为发达的趋势。
这是因为这些地区拥有良好的交通网络、丰富的资源和开放的经济政策。
同时,西部地区也在加快经济发展步伐,实施了一系列扶持政策。
3. 了解我国的资源分布我国资源丰富,主要有煤炭、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稀土等矿产资源。
其中煤炭是我国最重要的能源,而稀土则在高科技产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此外,我国还拥有丰富的水力、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资源。
4. 认识我国的区域发展差异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东部地区发达程度较高,而西部地区相对滞后。
初中地理总复习知识点总结(湘教版)

初中地理总复习知识点总结(湘教版)第一单元让我们走进地理第一节我们身边的地理(课本2—6页)一、以风车而著名的国家是荷兰。
二、阿拉伯人的传统服装多是身穿白色长袍,头戴头巾,这种打扮的原因是反射阳光、抵挡风沙。
第一单元让我们走进地理第二节我们怎样学地理(课本7—14页)一、地图三要素:①方向;②比例尺;③图例、注记二、方向:1. 地图上有八个方向,如右图:2.地图上方向的判定:(1)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箭头一般指向北方。
①确定中心地点,②以中心地点为中心画与指向标相对应的十字坐标,按指向标方位标注东西南北,③指出各点与中心点的方向关系。
(2)无指向标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确定方向。
①确定中心地点,②以中心地点为中心画十字坐标,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标注东西南北,③指出各点与中心点的方向关系。
(3)经纬网的地图:①确定中心地点,②以中心地点为中心沿经纬线画十字坐标,按经纬线方向标注东西南北(“横纬竖经”)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③指出各点与中心点的方向关系。
3. 野外方向的判定:(1)指南针定向:磁针指向南北方(2)北极星定向:夜空中面对北极星的方向为北方(3)太阳定向:太阳东升西落三、比例尺:1. 公式2. 比例尺概念:把地表各种地理事物按照一定比例缩小后表示在地图上,这个比例即比例尺。
表示地理事物缩小的程度。
(比例尺是一个比,没有单位)3. 三种表示方式:数字式、文字式、线段式。
4. 比例尺三种形式的转化:①数字式转成文字式要加单位,一般比例尺中的1表示图上1厘米,实际距离用千米表示;②文字式转数字式时,厘米化千米去5个0,千米化厘米加5个0,没有单位;③转线段式时单位一般写千米。
5. 比例尺大小的比较:比例尺分子均为1,故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
即“图幅大小相同时,尺大围小内容详,尺小围大内容略”。
最新湘教版初中地理复习知识点归纳总结(七八年级上下册)

七八年级(上下册)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一、平面上的八个方向:1、地图的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⑴、方向①、平面上的八个方向: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
②、地图上方向的表示法:a、有指向标的地图,应根椐指向标所标方向去辨认(箭头指向北方);b、没有指向标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定确定方向;c、在经纬网上应根椐经纬网所指的方向确定方向。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图上距离⑵、比例尺:①、比例尺=————-实地距离②、比例尺的方式:数字式 1/1000或1:1000;文字式图上1厘米等于实地距离100千米;线段式 0 1 2 3③、比例尺的选择:比例尺是个分式,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
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单。
如:学校平面图应选择较大比例尺;画中国政区图应选择较小的比例尺。
⑶、图例和注记:第二章地球的面貌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球体。
依据: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的实例。
2、地球的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 万千米。
二、地球仪在地球仪上识记以下内容。
南、北极,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
三、纬线和纬度⑴、纬线:在地球仪上,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叫纬线。
纬线有三个特点:①、纬线指示东西方向;②、纬线的长度不相等(赤道最长,从赤道向两极,纬线逐渐缩短,最后成一个点);③、自成一个圆。
○4、所有的纬线都平行,都与地轴垂直。
⑵、纬度:①、赤道为0°,赤道以北为北纬(0°—90°N),赤道以南为南纬(0°—90°S)。
赤道将地球平分南、北两个半球,因此,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纬度数从赤道向北、向南逐渐增大。
纬度最大值90°。
南、北纬度最大就是90°。
湘教版初中地理总复习(资料)

13.赤道的纬度为0°,赤道以北称以南称。北纬和南纬各有90°。
14.为高纬度地区。
15.在地球仪上,南北方向。国际上规定,把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经线叫做0°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0°经线以东为东经度,0°经线以西为西经度。
16.国际上习惯用的经线圈把地球分为东西两个半球。
20.南北美洲以为界。
21.是面积最小的大洲,广的大洲。
22.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地球上的四பைடு நூலகம்洋。其中太平洋面积最 1
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要点(记忆90条)
1.在浩淼的宇宙中,有一颗美丽的星球,她载着无数的生灵,绕着太阳不断地运动。这个星球就是地球。
2.最早出现“地理”一词的是公元前5世纪成文的.
4.在地图上表示方向的方法有:
①在没有经纬网的地图上,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规定方向。 ②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用指向标确定方向,一般情况下,指向标指向北方。 ③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它有三种表示方式,即字式。
7. 比例尺越,表现的地理事物越;比例尺越小 ,表现的地理事物越简略,反映的地理范围越大。
8.在地图上用来表示地理事物的符号叫图例。地图上的文字说明,如山脉、河流、国家、城市等的名称,以及表明山高水深的数字,叫做注记。
9. 16世纪初,科技测得: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十分规则的球体。
17.所有的纬线都,所有的经线都是等长的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越往两极纬线圈越小,到了两极就缩小成一个点了。
18.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称大洲。全世界有七个大洲:洲、南美洲、非洲、大洋州和南极洲。我国所在的大洲是亚洲。亚洲的西面是欧洲,亚洲和欧洲合起来叫亚欧大陆。亚欧大陆是地球上最大的大陆。
湘教版初中地理知识点归纳

湘教版初中地理知识点归纳复习是一个检验自己湘教版初中地理知识巩固程度的机会。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湘教版初中地理知识点的归纳,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湘教版初中地理知识点归纳(一)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问题形成的原因:1.自然原因:(1)降水:变率大,集中在夏季,多暴雨,冲刷作用强;(2)地形:从平原向山地过渡,地形坡度大,坡面物质不稳定;(3)植被:从森林向草原过渡,植被覆盖率低,涵养水源能力差;(4)土壤:由粉沙颗粒组成,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抗蚀能力低;2.人为原因:(1)毁林开荒(2)过度樵采(3)轮荒,不合理的耕作制度(4)开矿治理水土流失的主要措施:1.退耕还林、还草:压缩农业用地,扩大林草种植面积,因地制宜营造防护林、经济林、薪炭林、用材林;2.调整土地利用结构;3.加强小流域的综合治理工程措施?打坝淤地,平整土地,修筑梯田生物措施?植树种草农业技术措施?科学施肥,选育良种,地膜覆盖;4.开矿时要有计划的存放表土,大力开发复垦工作。
湘教版初中地理知识点归纳(二)1、大陆漂移假说:原始地球有一整块大陆,成为泛大陆。
板块构造学说(目前最流行最科学的学说)认为:地球由六大板块组成即亚欧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
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
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有张裂拉伸、有碰撞挤压)。
火山与地震带:板块与板块交接处。
世界两大系列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火山地震带。
两大山系: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科迪勒拉山系。
2、七大洲:面积广大的陆地叫做大陆。
面积较小的陆地叫做岛屿。
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成大洲。
世界共有七大洲,按面积大小排列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注意看P29图2.6)。
南极洲、北冰洋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大洋。
拉丁美洲:美国以南的美洲,指墨西哥等和南美洲国家。
大洲分界线:亚、欧:乌拉尔山脉;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沟通黑海和地中海);黑海;里海;乌拉尔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地理复习提纲七年级上册第一章 让我们走近地理第一节 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一、解开地理之迷:我国:最早出现“地理”一词的是公元前5世纪《易。
系辞》西方:公元前2世纪古希腊学者埃拉托色尼写出第一本地理专著《地理学》二、地理与日常生活:熟悉生活环境、确认方向、识别天气、了解风土人情、提高生活适应能力 三、地理与生产建设:1、地理与农业生产 2、地理兴建工业企业3、地理与交通、商业网点、区域规划、解决全球性的问题等 四、地理与风土人情:西伯利亚居民、狂欢节、圣诞节、斗牛、阿拉伯人的服装等。
第二节 我们怎样学习地理一、学会看地图:1、地图制作过程:鸟瞰图形----平面图-----地图(P6)(学习基础) 2、最早的地图:距今4700多年苏美尔人 3、地图的种类:(P7) 二、地图三要素:1、方向:(1)通常方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有指向标地图:箭头指向北方(3)有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 (4)室外看地图:面朝北背朝南(5)确定地平面方向:指南针;北极星;太阳;年轮;树叶疏密;山两侧的潮湿程度 2、比例尺:(1)定义: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之比 (2)表示方法:数字式;文字式;线段式 (3)大小比较:分子为1分母大,比例尺小 (4(5)相同图幅的两幅地图(6)学校平面图宜用约1/1000的比例尺3、图例与注记:(1)图例与注记的区别(P10) (2)常用图例符号(P10)4、看地图的顺序:图名——方向——图例——比例尺——图的内容5、学会收集地理信息(学习之本):图书馆查阅资料;上网查询;社会实践等6、学会思考地理问题(学习关健):地理事物的名称、分布、特征、成因、联系等7、在野外旅行中学习地理(重要途径):准备好地图、指南针、笔记本、照相机等第二章 地球的面貌第一节认识地球一、地球的形状1、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盖天说—浑天说—麦哲伦环球航行—卫星探测即天圆地方—张衡的“天之包地,犹地之裹黄”—球体—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2、麦哲伦航行的时间和路线:(P15)3、地球是球体的证据:(1)海边看船;(2)草原看马;(3)麦哲伦环球航行;(4)月食时月球表面的圆弧形阴影;(5)现代探测技术及照片;(6)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7)登高望远二、地球的大小: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三、地球仪1、 几个概念:地球仪;地轴;北极;南极;赤道;经线;纬线;经度;纬度本初子午线°赤道4、重要的经纬线:(1)0°经线:又称本初子午线,经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经度起点线(2)180°经线:只有一条(3)西经20°和东经160°: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4)0°纬线:又称赤道,经过厄瓜多尔首都基多,南北半球的分界线(5)北纬23.5°与南纬23.5°:北回归线与南回归线(6)北纬66.5°与南纬66.5°:北极圈与南极圈5、低中高纬度的划分:0°——30°——60°——90°低中高6、东西半球的划分: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西经20度向东到东经160度为东半球,西经20°向西到东经160°为西半球7、相对应的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度数之和为180°,符号相反。
三、经纬网:确定地球表面的任何一点的位置第二节世界的海陆分布一、海陆分布大势:七分海洋,三分陆地(71 %/ 29% );无论怎样把地球分成出两个半球,都是水半球面积大于陆半球面积二、七大洲和四大洋1、几人概念:大陆;大洲;岛屿;半岛;洋;海;海峡;2、口诀: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太大及印北3、洲界线:亚洲与欧洲: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黑海—土耳其海峡亚洲与非洲:苏伊士运河亚洲与北美洲:白令海峡北美洲与南美洲:巴拿马运河4、绘制海陆轮廓第三节世界的地形一、陆地地形1、海拔与相对高度:两者的概念与计算西岸为日本群岛台湾岛菲律宾群岛组成的岛弧(2)横穿亚欧大陆南部和非洲大陆北部的山脉带:喜马拉雅山、阿尔卑斯山和阿特拉斯山二、海底地形大陆架:坡度缓,水深在200米以内大洋中脊:新海洋诞生的地方大陆坡:大陆架向外倾斜的陡坡海沟:最深的地方(马里亚纳海沟)三、学看地形图1、地形图的绘制过程:鸟瞰图—平面图—等高线地形图—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2、五种地形部位的等高线表示图3、五种地形类型的表示图4、颜色与地形:黄色——陆地,蓝色——水域,绿色——平原,大面积黄色或棕色——高原,长条形黄色或棕色——山脉,众多小块黄色——丘陵5、山脊处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山谷处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6、坡陡处等高线密集,坡缓处等高线稀疏7、如何利用等高线爬山第四节海陆变迁一、地表形态变化:处于不停息的运动变化之中海洋——陆地:喜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海洋生物化石;地中海不断缩小陆地——海洋:台湾海峡森林林遗迹;东非大裂谷将形成海洋二、大陆漂移假说:魏格纳和假说内容(P33)三、板块构造学说:(P35)1、内容:3点2、六大板块名称与分布3、解释了大陆漂移四、火山和地震:两大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喜马拉雅—地中海火山地震带第三章世界的居民第一节世界的人口一、世界的人口数量与增长1、总数:65亿2、增长:18世纪以前增长缓慢,18世纪以后增长迅速。
原因:生活和医疗水平的提高,死亡率下降,寿命延长。
3、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计算三、世界人口的分布——不均匀1、分布地区:中低纬度地区,原因:气候温和、降水较多的平原和盆地及沿海地区2、四大稠密区: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的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3、四大稀疏区:干旱的荒漠、寒冷的极地、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原始的热带雨林四、世界的人口问题1、人口过多增长过快所带来的问题(1)、给资源和环境造成压力: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各种污染和灾害(2)、给社会经济发展造成压力:就业、居住、教育、医疗等问题2、人口增长过慢所带来的问题:劳动力短缺、兵源不足、人口老龄化等3、对策与出路:人口增长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4、城市人口比重(P43)5、人口迁移:发展中国家: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迁移;发达国家:人口由城市向农村迁移第二节世界的人种一、人种的概念与种类(P45)黄色人种、白色人种、黑色人种第三节世界的语言和宗教一、世界的语言1、总数:2000种二、世界的宗教第五节世界的聚落一、聚落的形态1、聚落的概念与类型:城市和乡村4、乡村演变成城市的各个阶段的外表景观的变化(P52图)5、容易形成聚落的地方:河流的交汇处、入海口;沿河沿湖;铁路或公路的交叉处;平原和山麓地带6、民居建筑特色与自然环境的关系(P53)7、湿热地区——双层结构、屋顶倾斜(坡形屋)、人住上层寒冷地区——墙厚窗小、双层玻璃炎热干旱地区——屋顶平(平顶屋)、窗小二、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1、文化遗产的类型:2、保护措施:(P54第二段)第四章世界的气候第一节天气与气候三、卫星云图: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雨区,越白表示云层越厚,下雨的可能性越大。
四、天气预报:报气温和降水;中央电视台:卫星云图—天气形势图—城市天气预报图五、天气与气候跟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第二节气温和降水一、气温1、概念与单位2、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1)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A由低纬度向高纬度地区递减;B同纬度的海陆气温不同C南半球等温线平直;D海拔低处气温高海拔高处气温低(P61)(2)一月平均气温分布(最冷月);七月平均气温分布(最热月)(P62、P63)(3)最热的地方是非洲大陆;最冷的地方是南极洲3、气温的测定:一日4次;日均温(除以4),月均温(除以月天数),年均温的计算(除以12)三、降水1、降水的条件:三方面:水汽;气温下降;有凝结核2、降水的类型及区别:地形雨;对流雨;锋面雨3、降水量的测定:月降水量和年降水量(计总和)4、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A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B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C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
5、世界的雨极和干极:乞拉朋齐、夏威夷群岛卡维金尼山;撒哈拉沙漠6、气候资料的统计方法(1)表示方法:横坐标表示时间,左侧纵坐标表示气温,右侧纵坐标表示降水量(2)绘制过程:先描点,画光滑的气温曲线,再画逐月降水量柱状图(3)分析方法:A看气温最高月与最低月及其气温值和年温差B看降水逐月分布情况、季节分配情况、总降水量情况(4)特殊值:热带:全年T >20度(16度) 亚热带:最冷月T>0度温带:最冷月T<0度最热月T>16度寒带:最热月<5度多雨:月R>100MM 适中:月R=50MM左右少雨:月R<30MM第三节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一、地球的形状即纬度位置太阳高度角从低纬度地区向高纬度地区逐渐变小——气温由低纬度地区向高纬度地区递减二、地球的运动2、公转示意图和地轴与公转轨道面的交角图(P69)3、地球上的五带(1)名称(2)分界线(3)太阳直射情况(4)极昼极夜现象(5)获的光热情况1、屏障作用:阴坡气温低湿度大,阳坡气温高湿度小2、阻挡作用: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3、垂直作用: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每升高100米约降低0。
6度,导致高山高原气温低,平原气温高。
四、人类活动1、影响局部气候:缓和与恶化2、导致气候反常:产生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旱涝灾害4、城市热岛效应:城区和郊区气温和降水不同五、洋流影响:暖流经过地区增温增湿,寒流经过地区降温降湿。
六、地球变暖的结果:海平面上升,热带风暴加剧,干旱面积扩大,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第四节世界主要气候类型一、划分标准:各地气温和降水的组合而形成的气候特征。
三、亚热带气候类型六、学习方法:1、本章节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世界气温分布和降水分布的各三大规律要与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一一对应分析。
2、世界气候类型要用比较法来学习,认真查阅图表:如热带、亚热带、温带气候的异同点;亚热带季风气候与地中海气候异同点;温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大陆性气候的异同点。
3、了解热带雨林气候的功能,热带草原气候的动植物,地中海气候的硬叶林和旅游,温带大陆性气候内部景观差异,亚寒带针叶林分布,南北极地区的动物,非洲气候类型分布的对称特点。
第五章世界的发展差异第一节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一、不同类型的国家:200个国家和地区1、面积上: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梵蒂冈2、人口上:中国、印度、美国、梵蒂冈3、社会制度上:社:中越朝古;资:美英法4、地区:格陵兰(丹麦)、百慕大地区二、分布特点1、划分标准: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2、半球分布:发达国家:北半球;发展中国家:南半球和北半球的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