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食疗养生

合集下载

中医养生食疗调理食谱大全

中医养生食疗调理食谱大全

中医养生食疗调理食谱大全中医养生食疗调理食谱大全:1. 黄豆煲猪蹄主要材料:黄豆、猪蹄做法:将黄豆和猪蹄一起放入煲内,加入适量的水,煲煮2小时,至猪蹄熟烂,黄豆煮烂即可食用。

功效:补肾益气,滋养皮肤,增强免疫力。

2. 银耳红枣糖水主要材料:银耳、红枣、冰糖做法:将银耳、红枣和适量的冰糖一起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水,用小火炖煮1小时,至糖水变浓稠即可。

功效:滋补润肺,益气养血,改善皮肤干燥。

3. 红枣粥主要材料:红枣、糯米做法:将红枣和糯米一起洗净,放入电饭锅中加入适量的水,煮熟成粥即可。

功效:养血益气,补中益胃,适合贫血体质和脾胃虚弱的人群。

4. 枸杞银耳炖蛋主要材料:枸杞、银耳、鸡蛋做法:将枸杞和银耳提前泡软,将银耳切碎,然后将枸杞、银耳和鸡蛋一起放入碗中,用蒸锅蒸熟即可。

功效:滋阴补肾,明目养颜,适合眼睛疲劳和肾虚的人群。

5. 枸杞猪肝汤主要材料:枸杞、猪肝、姜片做法:将枸杞提前泡软,猪肝切片,将枸杞、猪肝和姜片一起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水,煮熟后加入适量的盐即可。

功效:滋阴补肾,补血养肝,适用于肝肾亏虚和贫血人群。

6. 绿豆糖水主要材料:绿豆、冰糖做法:将绿豆提前泡软,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水,用小火煮沸,然后加入冰糖,继续煮熟即可。

功效:清热解毒,利尿消肿,有助于清肺热和湿热体质。

7. 莲子百合糖水主要材料:莲子、百合、冰糖做法:将莲子和百合提前泡发,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水,用小火煮沸,然后加入冰糖,继续煮熟即可。

功效:养心安神,补脾益肺,适合心脾两虚和失眠多梦的人群。

8. 薏仁山药粥主要材料:薏仁、山药、糯米做法:将薏仁和山药洗净切片,糯米洗净,放入电饭锅中加入适量的水,煮熟成粥即可。

功效:健脾益肾,滋阴养颜,适用于便秘和肾虚体质。

9. 薏仁红豆汤主要材料:薏仁、红豆、冰糖做法:将薏仁和红豆提前泡软,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水,煮沸后加入冰糖,继续煮熟即可。

功效:清热利湿,通利水道,有助于湿热和水肿体质。

中医养生食疗调理食谱

中医养生食疗调理食谱

中医养生食疗调理食谱
1. 清热解毒汤
食材:生地黄30克,金银花10克,菊花10克,蜜枣3枚,水适量。

制作方法:将生地黄、金银花、菊花洗净,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水,再加入蜜枣,煮沸后转小火煮10分钟,去渣后喝汤。

功效:清热解毒,有助于治疗火热上火、感冒发烧等。

2. 脾胃健康粥
食材:生薏米30克,糯米30克,红枣3颗,水适量。

制作方法:将生薏米、糯米洗净,加入适量水和红枣,煮沸后转小火熬煮成粥。

功效:健脾开胃,有助于调理脾胃功能,缓解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问题。

3. 补肾壮阳炖品
食材:淮山30克,枸杞10克,猪肉瘦肉30克,姜片适量,盐适量,水适量。

制作方法:将淮山、枸杞、猪肉瘦肉洗净,放入炖盅中,加入适量水和姜片,用文火炖煮2小时,加入适量盐调味。

功效:补肾壮阳,有助于改善男性性功能低下、肾虚等问题。

4. 养心安神茶
食材:罗汉果12克,银耳10克,红枣5颗,冰糖适量,水适量。

制作方法:将罗汉果、银耳、红枣洗净,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水和适量冰糖,煮沸后转小火煮10分钟,饮用即可。

功效:养心安神,有助于改善失眠、焦虑等问题。

5. 长寿延年粥
食材:糯米30克,红豆30克,芡实10克,葡萄干适量,水适量。

制作方法:将糯米、红豆、芡实洗净,加入适量水和适量葡萄干,煮沸后转小火熬煮成粥。

功效:养生延年,有助于强身健体,延缓衰老。

食疗养生食谱中医

食疗养生食谱中医

食疗养生食谱中医
食疗养生食谱:
1. 清热解毒水果沙拉:将西瓜、草莓、蓝莓、柠檬等水果切成块状,混合搅拌并加入蜂蜜调味。

具有清热解毒、降火气的作用。

2. 补血养颜粥:将红枣、黑米、白米一起煮成粥,再加入适量的红糖。

富含铁元素,有助于补血养颜。

3. 滋阴润肺蔬菜汤:将芦笋、菠菜、西红柿等蔬菜切成小块,炖煮成汤。

对于阴虚体质、肺热咳嗽有益。

4. 健脾养胃鸡蛋羹:将鸡蛋打入碗中,加入少许盐和葱花,蒸煮至熟。

有助于健脾养胃、提高消化功能。

5. 消食化痰水果茶:将柚子皮、薄荷叶、蜂蜜等材料放入茶壶中,冲泡成茶饮。

对于消食化痰、舒缓胃肠不适有效。

6. 补肾壮阳豆浆炖蛋:将黄豆磨成豆浆,加入少许红枣和鸡蛋,炖煮至熟。

有助于补肾壮阳、提高男性性功能。

7. 清热去湿凉拌海带丝:将海带丝用开水焯烫,沥干水分后加入黄瓜丝、香菜、蒜末等调料拌匀。

具有清热去湿、降血脂的效果。

8. 健脾益气炖鸽子汤:将鸽子肉与黄耆、党参、枸杞等材料一
同炖煮。

有助于健脾益气、提高免疫力。

以上食谱仅供参考,具体食用需根据个人体质和医生建议进行调整。

中医食疗养生菜谱

中医食疗养生菜谱

中医食疗养生菜谱中医食疗养生,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传统医学的瑰宝。

通过合理搭配食物,利用食物的性味和功效,达到调理身体、预防疾病、延年益寿的目的。

以下为您介绍一些中医食疗养生菜谱,让您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能收获健康。

一、山药枸杞粥山药枸杞粥是一道具有健脾益胃、滋肾益精功效的粥品。

材料准备:山药 100 克,枸杞 20 克,大米 50 克。

制作方法:1、山药去皮洗净,切成小块;枸杞洗净备用;大米淘洗干净。

2、将大米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煮 20 分钟。

3、放入山药块继续煮 15 分钟,至山药软烂。

4、最后加入枸杞煮 5 分钟即可。

山药具有健脾补肺、益胃补肾等作用;枸杞则能滋补肝肾、益精明目。

这道粥适合脾胃虚弱、肾精不足的人群食用,如经常感到食欲不振、腰膝酸软、头晕目眩的人。

二、红枣桂圆乌鸡汤红枣桂圆乌鸡汤是一道补气养血、滋阴补肾的汤品。

材料准备:乌鸡 1 只,红枣 10 颗,桂圆 10 颗,生姜 3 片,盐适量。

制作方法:1、乌鸡洗净,切成大块,放入开水中焯水去腥,捞出备用。

2、红枣去核,桂圆洗净,生姜切片。

3、将乌鸡、红枣、桂圆、生姜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炖煮 2 小时。

4、最后加入适量盐调味即可。

乌鸡营养丰富,具有滋阴清热、补肝益肾、健脾止泻等功效;红枣能补中益气、养血安神;桂圆可补益心脾、养血安神。

此汤适合气血两虚、身体虚弱的人群,如女性月经后、产妇产后等。

三、百合莲子银耳汤百合莲子银耳汤是一道润肺止咳、养心安神的甜品。

材料准备:百合 20 克,莲子 20 克,银耳 1 朵,冰糖适量。

制作方法:1、银耳用清水泡发,撕成小朵;百合、莲子洗净备用。

2、将银耳、百合、莲子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煮 1 小时。

3、加入适量冰糖,继续煮 10 分钟,至冰糖融化即可。

百合具有润肺止咳、清心安神的作用;莲子能补脾止泻、益肾涩精、养心安神;银耳则有滋阴润肺、养胃生津的功效。

中医食疗养生讲座

中医食疗养生讲座
中医食疗养生讲座
目录
• 中医食疗养生概述 • 中医食疗养生的原则和方法 • 中医食疗养生的食材与药材 • 中医食疗养生的应用与实践 • 中医食疗养生的未来发展与展望
01 中医食疗养生概述
中医食疗养生的概念
总结词
中医食疗养生是指通过合理的饮食搭配和调整,达到调理身体、预防和治疗疾 病的一种养生方法。
中医食疗养生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 将进一步走向国际,加强与其他国家 和地区的交流与合作。
中医食疗养生的研究与探索
基础理论研究
深入研究中医食疗养生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挖掘其深层次的科学内涵。
临床研究
开展中医食疗养生在各种疾病预防和辅助治疗方 面的临床研究,验证其疗效和安全性。
跨学科研究
加强中医食疗养生与现代医学、营养学、生物学 等领域的交叉研究,推动食疗养生的创新发展。
注意食疗效果
食疗效果因人而异,需长期坚 持,同时注意观察身体反应,
如有不适及时调整方案。

蔬菜
提供能量,健脾胃,补虚损。常见的谷类 有稻米、小麦、玉米、燕麦等。
提供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促进肠道蠕动 。常见的蔬菜有菠菜、芹菜、胡萝卜、黄 瓜等。
水果
调理气机,缓解疼痛。 常见的理气药材有陈皮、
木香、香附等。
缓解咳嗽痰多等症状。 常见的化痰止咳药材有 半夏、杏仁、贝母等。
食材与药材的搭配原则
01
02
03
相辅相成
食材与药材搭配时,应发 挥各自的优势,相互补充, 增强疗效。
避免相克
食材与药材之间可能存在 相克关系,搭配时应避免 产生不良反应或降低药效。
因时制宜
根据季节、气候变化选择适宜 的食物,顺应自然规律。
食疗养生的方法

中医养生食疗食谱大全

中医养生食疗食谱大全

中医养生食疗食谱大全1. 青椒炒白萝卜材料:青椒、白萝卜、葱姜蒜、盐、料酒、鸡精、生抽、油做法:1) 白萝卜去皮切片,青椒切丝,葱姜蒜切末备用。

2) 热锅冷油,加入葱姜蒜爆炒,放入白萝卜片煸炒至变色。

3) 加入少量料酒,炒匀后加入青椒丝继续翻炒。

4) 加入适量的盐、鸡精、生抽调味,继续炒匀即可。

2. 五谷杂粮粥材料:糙米、小米、大麦、黄豆、赤小豆、红枣、桂圆做法:1) 将糙米、小米、大麦、黄豆、赤小豆混合洗净,浸泡数小时。

2) 将泡好的杂粮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水,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煮熟。

3) 煮至杂粮烂熟时,加入红枣、桂圆煮片刻即可。

3. 枸杞炖鸽蛋材料:枸杞、鸽蛋、冰糖做法:1) 鸽蛋煮熟剥壳备用。

2) 锅中加入适量水,加入冰糖煮至融化。

3) 加入枸杞和鸽蛋,煮5分钟即可。

4. 苦瓜煮鸭汤材料:苦瓜、鸭肉、枸杞、盐做法:1) 鸭肉切块,苦瓜去瓤切片备用。

2) 锅中加入足够水,放入鸭肉焯水去腥。

3) 捞出鸭肉,将焯水倒掉,重新加水放入鸭肉、苦瓜、枸杞。

4) 煮沸后,转小火煮1小时,加入适量盐调味。

5. 红豆绿豆山药糖水材料:红豆、绿豆、山药、冰糖做法:1) 红豆、绿豆泡水一晚,并分别沥水。

2) 锅中加入足够水,放入红豆、绿豆,煮沸后转小火煮至豆烂。

3) 山药切片后放入锅中,继续煮片刻。

4) 加入适量冰糖搅拌至糖溶化即可。

注意:以上食谱供参考,具体用量和烹饪时间可依个人需求酌情调整。

任何特殊情况下,应咨询专业医生或中医师建议。

中医保健养生食疗 中医养生食疗

中医保健养生食疗 中医养生食疗

中医保健养生食疗中医养生食疗
中医保健养生食疗中医养生食疗,我为大家汇聚了一些健康知识和日常养生的文章,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中医保健养生食疗中医养生食疗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中医保健养生食疗
1.百芝香菜卷鱼头汤
成分:当归10克(可从中药店购买),香菜30-40克,鱼头1个,猪肉脂肪100克和生姜5片。

方法:洗净一切,将鱼头切成两半,切成薄片,然后切成薄片,切成薄片。

将当归放入煲中,加1500毫升水(6碗)煮沸10分钟,过滤出铁水并搅拌铁锅,煮姜,将鱼头和猪油滚至煮熟,然后加入香菜和盐即可。

功效:当归是一种抗表面药物。

它具有温暖和辛辣的味道,并且具有除风,干燥和清除的作用。

其刺激性的鼻喷雾剂套装,通窍止痛特别强劲。

结合香菜卷鱼的汗湿头部,具有刺激性和鼻性,可以排出热量并收集热量,对于感冒,鼻子不适,流鼻涕和风热感冒非常有效。

中医养生食疗
2.白菜牛百叶汤
配料:500克新鲜白菜,250克牛肉叶,香油,鱼露和味精。

3片姜。

制备方法:将新鲜的白菜和生姜洗净;浸泡,清洗并切成块。

将生姜和牛肉百叶窗放入油锅中并爆裂,加适量的水,然后用高火煮沸。

加入白菜,小火煮1小时,加入鱼露和味精调味。

功效:清热解暑,开胃和中和,可治疗秋季湿感冒,对体热,口渴,倦怠和一般不适有治疗作用,也可用作夏季家庭菜。

3.荷叶菊花汤
配料:新鲜荷叶(或干荷叶12g),菊花12g,玉米粉30g,
方法l加水煮汤,去渣备用。

功效:此汤擅长清热利湿。

中医学中的食疗养生

中医学中的食疗养生

中医学中的食疗养生食疗养生是中医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指的是通过饮食调理来预防和治疗疾病,促进健康的方法。

中医学认为,食物不仅是满足人体能量和营养需求的来源,还具有调理身体阴阳平衡、改善气血运行、增强免疫力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中医学中的食疗原则和常用食疗方法,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食疗养生。

一、中医学中的食疗原则1.平衡饮食:中医强调饮食的平衡,包括五谷、肉蛋奶、蔬菜水果等各种食材的合理搭配。

五谷为基,粮食是饮食的主体,蔬菜水果富含维生素和纤维素,肉蛋奶等则提供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

2.因人而异:食疗养生也需要因人而异,根据个体的实际情况进行调理。

不同体质的人应采取不同的食疗措施,如阴虚体质的人多食用具有滋阴作用的食物,而阳虚体质的人则需要多食用温热食物。

3.顺应四季:中医学将四季分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认为每个季节对应不同的自然界特点,饮食也应随之而变。

夏季宜清爽凉调,冬季则宜温热补益。

根据季节的特点来选择食疗方法,有助于调整身体功能。

二、常用的食疗方法1.药膳煲汤:药膳是中医学中常用的食疗方法,通过将药材和食材搭配煲熬,提取药效,达到调理身体的目的。

常见的药膳有参鸡汤、当归羊肉汤等,可以根据个人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药膳煲汤。

2.水果养生:水果作为食疗的一种方式,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纤维素,有助于调理身体。

例如,柠檬富含维生素C,可增强免疫力;苹果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有助于促进消化和排便。

3.粥的调理:粥是一种易于消化的食物,常用来调理脾胃功能不佳、口干舌燥等情况。

中医推崇的养生粥有八宝粥、南瓜粥等,根据个人需求选择合适的食材进行熬煮。

4.中草药调理:中医学中常用的中草药也可以用于食疗养生。

例如,人参具有补气养血的作用,可以加入到煮粥或炖汤中食用;黄芪可用来煮水或熬粥,具有补气养阴的功效。

5.食材的搭配:中医食疗注重食材的搭配,认为一些食物之间的搭配可以相互促进药效或者抵消一些不适。

例如,豆腐和海带搭配食用,可以增加钙的吸收;鸡蛋和柿子搭配食用,可以防止引起上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湿热质
形体偏胖或苍瘦 平素面垢油光,易生痤疮粉刺 易口苦口干,眼睛红赤多眵,大便燥结或黏滞,小 便短赤 男易阴囊潮湿甚至生湿疹,女易带下增多 舌质偏红苔黄腻,脉多见滑数 性格多急躁易怒 易患疮疖、火热等病症 对湿环境或气温偏高,尤其夏末秋初较难适应
阴寒(阳虚)质
形体适中或偏虚胖 面色偏白而欠华,精神不振,睡眠偏多,动作迟缓, 反应较慢 平素畏冷,手足不温,喜热饮食, 食量较小,大便 溏薄,小便清长,或腰痠、尿频 唇、舌偏淡,舌淡胖嫩边有齿痕、苔白润,脉象沉 迟而弱 性格内向,喜静少动,性欲低 不耐寒邪,易生冻疮
中医食疗养生
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通过饮食养生、预防 和治疗疾病
食疗 『夫为医者,当须先动晓病源,知其 所犯,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 食养
中医食疗养生历史悠久
“药食同源”、“医食同源”
《周礼· 天官》
“食医、疾医、疡医、兽医”
食医“掌和王之六食、六饮、六膳、百羞、百酱、 八珍之齐” 疾医“以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
五谷之贵
大 麦
[别名]饭麦、稞麦、麰(mó u) [性味归经]甘、凉;脾、肾 [功效]健脾和胃,消渴除热, 宽肠,利水 [应用]1、食后饱胀 2、和脾养胃 3、小便不利 [宜忌]体质虚寒、大便稀溏者少食
大麦芽
[来源]大麦发芽干燥 [性味归经]甘、平;脾胃 [功效]消食开胃,行气消胀,回乳 [应用] 1、消化不良、食少腹胀; 2、乳房胀痛 3、妇女断乳 [宜忌]孕妇和哺乳期妇女不宜
荞 麦
荞 麦
[别名]三角麦、花麦、乌麦、荞子 [性味归经]甘、微酸,寒;脾、胃、大肠 [功效]消积下气,健脾除湿 [应用] 1、肠胃积滞,慢性腹泻 2、白带量多、尿浊 3、嗳气、咳嗽 [特点]营养佳、降脂降压
敛汗、止泻、生津开胃 感冒者慎食 肝 清热、泻火、解毒、除 有干燥症状者不宜多食。多食 心 烦、(燥湿) 损伤脾胃 肾 补肾、润下通便、软坚 多食容易损伤血脉 散结消肿 利尿、化湿、消肿 有干燥症状者慎用
日常饮食基本原则
自然 节制 平衡 清淡 清洁 戒烟限酒
日常饮食六宜
---《 养 生 录 》 食 宜 软 些 。 食 宜 缓 些 , 食 宜 淡 些 , 食 宜 少 些 , 食 宜 暖 些 , 食 宜 早 些 ,
中医体质学说
体质是个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 的基础上,表现出的形态结构 ( 形 ) 、生理机能 (气)和心理状态(神)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 质。
体质分类的一般依据: ① ② ③ ④ 阴阳的偏盛偏衰 气血津液的调和与否 脏腑功能状况 病邪的积聚
形体、功能、心理
影响体质的因素: 先天、年龄、性别、饮食、情志、环境、劳逸、 疾病
气郁质
形体瘦者为多
平素忧郁面貌,神情多烦闷不乐,情绪易波动
胸胁胀满,或走窜疼痛,善太息,或嗳气呃逆, 或咽喉有异物感,或乳房胀痛,睡眠较差,健忘 舌淡红,苔薄白,脉象弦细 性格内向不稳定,忧郁脆弱,敏感多疑 易患郁症、脏躁、百合病、失眠、梅核气等病症 对精神刺激适应能力较差;不喜欢阴雨天气
中医食疗养生的基本原则
预防为主
强调食物的四性五味
辨证(质)施食 平衡阴阳 调理脏腑气血 因人、因时、因地制宜 时时注意固护脾胃 注意饮食禁忌
第 一 部 分 认 识 人 体

气 血 津 液 精
脏 腑 经 络 五 官 九 窍 、 四 肢 百 骸
阴 阳 五 行
( )
阴阳理论
阴:滋润和濡养 阳:温煦和推动
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对立 互根 消长 转化

阴盛则阳病,阴盛则寒 阳盛则阴病,阳盛则热 阴虚则热 阳虚则寒
气、血、津液、精
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阴:血、津液、精(狭义) 阳:气

一、气的基本概念
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活力 极强的最基本物质
唇、舌偏红,苔薄易黄,脉多洪大有力或偏数
性格外向,喜动好强,急躁易怒,自制力较差
阴虚质
体形瘦长;皮肤偏干 面色苍白或萎黄,唇甲色淡,毛发稀疏枯黄 或面色潮红、有烘热感,或低热,或手足心热,盗 汗,或手足心汗出 口、鼻、咽干,渴喜冷饮,大便干燥,小便短涩 目干涩,头昏眼花,耳鸣,心悸,健忘,失眠 舌淡或舌红少津,少苔;脉细弦或数 性情急躁,外向好动,活泼 平素不耐热邪,耐冬不耐夏,不耐受燥邪
玉蜀黍
[别名]玉米、包谷、苞米、玉高粱 [性味归经] 甘、平;胃、大肠 [功效] 开胃健脾,除湿利尿 [应用] 1、食欲不振 2、小便不利、水肿 3、尿路结石 4、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 5、抗癌、抗衰老 6、减肥、通便 [附注]玉米、玉米须、玉米油都是很好的保健食品
玉米粉粥 [原料] 玉米粉适量,粳米适量
三餐早吃,好处多多
食物宜暖,适温适口 饮食适量,七八分饱
食物宜淡,少吃肥甘
细嚼慢咽,吸后更好 食物宜软,有助消化
三餐调匀 早餐吃得像皇帝、午餐吃得象王子、 晚餐吃得象乞丐
“一口肉 两口饭 三口蔬菜 四口水果”
日常饮食与疾病宜忌
生冷:冷饮、冷食、大量的生蔬菜和水果;脾胃虚寒腹泻 者忌; 粘滑:糯米、大麦、小麦等所制的米面食品;脾胃虚弱、 外感病初起者忌; 油腻:荤油、肥肉、油煎炸食品、奶酥、奶酪;脾湿、痰 湿者忌; 腥膻:海鱼、无鳞鱼(平鱼、巴鱼、带鱼、比目鱼等)、虾、 蟹、海味(干贝、淡菜、鲍鱼干等)、羊肉等;风热、 痰热、斑疹、疮疡者忌; 辛辣:葱、姜、蒜、辣椒、韭菜、酒、烟等;内热者忌; 发物:能引起旧病复发,新病增重的食物,除上述腥膻、 辛辣等食物外,如荞麦、豆芽、鹅肉、鸡头、猪头 肉等;哮喘、皮肤病者忌。
[别名]小米 粟谷 [性味归经] 甘、咸,凉;脾胃、肾 [功效] 健脾和胃,益肾补虚,除 热,解毒 [应用] 1、产后或体虚调养:煮粥 2、脾胃不和、消化不良、腹泻: 煮粥、或磨粉做丸吞服 3、补虚安眠:小米红枣粥 4、抗衰老:小米大豆粥 5、和胃止呕:小米煎取汁,10:1加入姜汁 6、男性精清不育:小米油加盐空腹吞服 7、烧烫伤:熬汁涂或研末撒
小肠
消化吸收

大肠
主呼吸 传导排便 主一身之气 (推动心血运行、调节水液代谢) 主防御 在体合皮毛 开窍于鼻、咽 在志为悲、忧 通于秋气 喜润恶燥
脾 ↑
主运(消)化(运化水湿) 主升举 主统血 在体合肌肉四肢 开窍于口(涎) 在志为思 喜燥恶湿
气虚质
形瘦或虚胖(肌肉不健壮),面色少华,唇色少华, 毛发不华 精神不振,目光少神,容易疲劳,气短懒言,多汗 口淡,胃纳欠佳,大便正常或易溏,尿频
头晕,健忘,心悸,胸闷;齿摇,腰痠腿软
舌淡,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脉象虚缓 性格内向,情绪不稳定,胆小 容易患感冒、内脏下垂等,病后易迁延不愈 不耐受寒邪、风邪、暑邪
食疗保健重要原则
润物细无声,王道无近功
食物的功效与养生
粳 米
[别名]大米、白米、稻米 [性味归经]甘、平;脾胃、肺 [功效] 健脾益气,和胃除烦, 止泻止痢 [应用] 1、脾虚腹泻、消化不良: 大米100g,炒焦黄,煮粥常服 2、体弱、食少、乏力、易感: 党参30g煎汁,取汁煮稠粥温服
粟 米
阴阳平和质
身体强壮,胖瘦适度
面色肤色明润含蓄
目光有神,精力充沛,反应灵活,思维敏捷,工作 潜力大 食量适中,夜眠安和,二便通调 舌红润,脉象缓匀有神
性格开朗、随和
自身调节和对外适应能力强
阳热质
形体适中或偏瘦,但较结实
面色偏红或唇偏红
精力旺盛,精神易亢奋,多动少静 平时畏热喜冷,或体温略偏高,动则多汗 食量较大,喜饮水,睡眠不安或多梦,大便易干燥, 小便易黄赤
血瘀质
瘦人居多,面色晦暗,口唇暗淡或紫,眼眶暗黑,
皮肤偏暗或色素沉著,容易出现瘀斑
易患疼痛,女性多见痛经、闭经、或经血中多凝血 块、或有出血倾向; 易烦,急躁健忘; 舌质暗有瘀点、舌下静脉曲张,脉象细涩或结代
第 二 部 分 食 物 与 养 生
食物的四性五味
四性:温、热、寒、凉 五味:辛、甘、酸、苦、咸
《黄帝内经》
“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 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 气味和而服之,以补精益气” “法于阴阳,合于术数,食饮
有节”
《神农本草经 》 收载药物365种药,有50余种食物
唐· 孟冼
《食疗本草》
元· 忽思慧
《饮膳正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 共1892种药,谷、菜、果部300 多种,虫、介、禽、兽400多种
营养、滋润作用 运载作用 精神活动的物质基础
血虚、血瘀、出血
津液
一、津液的概念: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
各脏腑组织内的液体(如肺津)
人体的各种分泌液(如泪、涕、唾、涎);
人体的排泄液(如汗、尿)
二、津液的生理功能
滋润和濡养功能
排泄代谢产物
痰湿、水肿、津亏

一、精的基本概念
广义: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一切 精微物质,包括气、血、津液等 狭义:肾中所藏的精微物质,即肾精
四 性
温 祛寒补虚 热 寒 清热降火滋阴 凉 平:健脾开胃补虚
纠正寒性体质,保护 扶助阳气,减轻寒证
纠正热性体质,保护 阴液,减轻热证
五 味
五味 作 Leabharlann 注意事项 归 经辛甘 酸 苦 咸 淡
发汗、活血、行气、化 多性温燥,多食易损伤津液, 肺 湿、开胃 导致便秘、上火、痔疮 调和脾胃、补虚、止痛 多食容易引起肥胖、伤齿,滋 脾 腻碍气,影响消化,引起腹胀
莜(yóu) 麦
[别名]裸燕麦、油麦、玉麦、苏鲁 [应用] 用于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 长期食用减肥,改善血液循环、缓解压 力,含钙磷铁等可预防骨质疏松、促进 伤口愈合,防止贫血。 主要营养成分蛋白质、脂肪 ( 主要是不 饱和脂肪酸 ) 、热能、粗纤维、矿物质 高于小麦、水稻、玉米、谷子、黍子等 8种谷类作物 40里莜麦,30里糕,10里荞面 耐饥抗寒 饿断腰,白面、大米吃不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