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常毒性实验豚鼠采食及体重变化分析
豚鼠营养需求的定量分析与饲养管理

豚鼠营养需求的定量分析与饲养管理豚鼠作为小型哺乳动物,是许多人养殖或观赏宠物的首选。
为了确保豚鼠的健康和生长发育,合理的营养供给和科学的饲养管理至关重要。
本文将通过定量分析豚鼠的营养需求,并提供相关的饲养管理建议。
一、豚鼠的营养需求1. 能量需求:豚鼠是杂食动物,其能量需求主要来自碳水化合物和脂肪。
根据不同生长阶段和活动水平的差异,每日能量摄入量也会有所变化。
一般而言,1克豚鼠体重所需能量在70至100千卡之间。
2. 蛋白质需求:蛋白质是豚鼠生长和发育所必需的主要营养物质。
豚鼠每日蛋白质需求量约为体重的16%至20%。
优质的蛋白质来源包括动物性食品(如鱼肉、蛋黄)和植物性食品(如豆类、谷物)。
3. 矿物质和维生素需求:豚鼠对矿物质和维生素的需求较高。
钙、磷、铁、锌等微量元素对于豚鼠的生长和骨骼发育至关重要。
此外,维生素C也是豚鼠必需的,因为其无法自行合成。
因此,饲养者需要确保饲料中的矿物质和维生素含量充足。
二、豚鼠饲养管理建议1. 提供均衡的饮食:为了满足豚鼠的营养需求,饲养者应该给予它们均衡的饮食。
可以选择专门生产的豚鼠饲料,其中包含了丰富的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
此外,豚鼠也可以摄入新鲜的蔬菜、水果和饲养者自制的特制饲料,以增加其食欲和提供多样化的营养。
2. 提供新鲜水源:豚鼠每天都需要充足的新鲜水源。
饲养者应该定期更换水源,确保水质的清洁和卫生,以防止疾病传播。
3. 维持适宜的饲养环境:豚鼠对饲养环境的要求较为严格。
饲养箱应该保持干燥、清洁,并提供充足的阳光照射。
温度适宜且稳定也是豚鼠生长的关键因素之一。
同时,避免与其他宠物或动物接触,以减少传染病的风险。
4. 注重日常护理:定期检查豚鼠的身体状况,包括毛发、皮肤、眼睛、耳朵等,并及时清洁。
定期修剪豚鼠的爪子,以免过长导致不适和伤害。
此外,注意与豚鼠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给予适量的关爱和陪伴。
三、结语通过对豚鼠营养需求的定量分析和饲养管理的建议,可以帮助饲养者更好地照顾和管理宠物豚鼠。
实验动物 豚鼠

Titl豚鼠动物模型评价牛口蹄疫 Asia-1 型灭活疫苗效力的研究
• 口蹄疫 ( foot- and- mouth disease,FMD) 是由口蹄疫病毒 ( foot- and- mouth disease virus,FMDV) 引起的一种急性 热性 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对各国的畜牧 业有着巨大的危害。 目前,强制免疫口 蹄疫灭活疫苗是我国用以防控口蹄疫疫 病流行和暴发的主要手段。
21天后,连同5只对照用牛用 FMDV细胞毒攻毒 2.0ml/只
观察10d,用Reed-munch 法计算PD50
Titl豚鼠动物模型评价牛口蹄疫 Asia-1 型灭活疫苗效力的研究
• 1.9 豚鼠与牛 PD50 线性回归模型的建立
R = 0. 846, 豚鼠 PD50 与牛 之间存 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P = 0. 008
• 1.6 豚鼠免疫剂量试验
共40只,十只/组,1组为对照,其它3组为免疫组
对照
1.5ml
1.0ml
0.5ml
免疫剂量
左后肢股内肌肉注射,免疫28天
10^3GPID50 /0. 2 mL 的FMD细胞毒 (0.2ml/只)左后肢趾部皮内注射 观察10d,根据免疫攻毒结果,确定最适 免疫剂量
Titl豚鼠动物模型评价牛口蹄疫 Asia-1 型灭活疫苗效力的研究
18~22度
4、营养特点:体内不能合成维C,饲料中必须添加 5、免疫学特点:易引起变态反应
• 近交品系豚鼠目前世界上有12个。 • 由于豚鼠妊娠期较长为68(62~72)天,一 胎生得少,一般2~3只,培育一个近交品系 需要20~30年,所以近交品系较少。 • 用于医学科研的近交品系纯系2号和纯系13 号。
• 为什么不用血清学检验?
豚鼠过敏实验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豚鼠过敏性休克的实验原理和方法。
2. 掌握豚鼠过敏性休克的实验操作流程。
3. 分析豚鼠过敏性休克的病理生理变化。
二、实验原理豚鼠过敏性休克是一种由IgE介导的速发型超敏反应,主要表现为全身性过敏症状,严重时可导致死亡。
本实验通过豚鼠过敏性休克的实验模型,研究过敏原与豚鼠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过敏反应的病理生理变化。
三、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豚鼠(体重200-250g)10只。
2. 实验试剂:天花粉蛋白(过敏原)、卵清蛋白(对照)、阿托品、新斯的明、生理盐水等。
3. 实验仪器:注射器、试管、离心机、显微镜等。
四、实验方法1. 实验分组:将10只豚鼠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只。
一组为实验组,另一组为对照组。
2. 过敏原制备:将天花粉蛋白溶解于生理盐水中,配制成浓度为1mg/mL的溶液。
3. 皮下注射:实验组豚鼠于背部皮下注射1mL天花粉蛋白溶液,对照组豚鼠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
4. 观察指标:观察豚鼠注射后的过敏反应,包括呼吸、心率、血压、皮肤反应等。
5. 死亡豚鼠解剖:观察实验组豚鼠死亡后,对其脏器进行解剖,观察病理变化。
五、实验结果1. 实验组豚鼠在注射天花粉蛋白后,出现明显的过敏反应,如呼吸急促、心率加快、血压下降、皮肤出现红肿等。
2. 对照组豚鼠注射生理盐水后,无过敏反应。
3. 死亡豚鼠解剖发现,实验组豚鼠的肺部、心脏、肝脏等器官出现明显的病理变化,如肺水肿、心脏肥大、肝脏淤血等。
六、实验分析1. 过敏原与豚鼠机体相互作用:实验结果显示,注射天花粉蛋白的豚鼠出现明显的过敏反应,说明天花粉蛋白是一种有效的过敏原。
2. 过敏反应的病理生理变化:实验组豚鼠在注射天花粉蛋白后,出现呼吸、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的变化,以及皮肤、肺部、心脏、肝脏等器官的病理变化,表明豚鼠过敏性休克是一种全身性过敏反应。
3. 实验结果的可靠性:本实验采用豚鼠过敏性休克的实验模型,通过观察过敏反应和病理变化,得出结论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高美华《医学免疫学》豚鼠过敏性休克实验

一、原理:
二、材料
• (一)动物:健康豚鼠(150—250g)两只。
• (二)抗原:马(或牛、羊)血清。 • (三)无菌注射器及针头、碘酒酒精棉球等。
三、方法
• (一)致敏注射 • 取体重250克健康豚鼠甲、乙两只,甲豚鼠 由皮下注射小牛血清0.1毫升致敏,乙豚鼠 留作对照。 • (二)决定注射 • 经2—3周后取甲、乙两只豚鼠由心脏注射 牛血清0.5~1毫升。观察对比两者之反应。
医学免疫学实验(三)
豚鼠过敏性休克实验
Anaphylactic Shock of Animal
超敏反应(hypersensitivity)
是指机体受某些抗原刺激时,出现生理功能 紊乱或组织细胞损伤的异常适应性免疫应答。 又称变态反应(allergy) 异常的或病理性的免疫应答,具有特异性和 记忆性 变应原(allergen):变应原是指能够选择 性地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 IgE 抗体的免疫应答, 引起速发型变态反应的抗原物质
四、结果
甲豚鼠可在注射后几分钟内有不安、前爪抓 鼻、竖毛、咳嗽,继而产生全身抽搐,大 小便失禁,最后
豚鼠实验报告过敏试验(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过敏性疾病是全球范围内常见的疾病之一,豚鼠因其对多种过敏原敏感而被广泛应用于过敏实验研究中。
本实验旨在通过豚鼠模型,探讨过敏反应的发生机制,并验证过敏原检测方法的有效性。
二、实验目的1. 观察豚鼠对常见过敏原的反应,验证过敏原检测方法的有效性。
2. 探讨豚鼠过敏反应的发生机制。
三、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豚鼠10只,雌雄各半,体重200-250克。
2. 过敏原:花粉、尘螨、霉菌、食物等。
3. 实验试剂:生理盐水、过敏原提取物、抗过敏原抗体、酶联免疫吸附剂(ELISA)试剂盒等。
4. 实验仪器:酶标仪、离心机、移液器、显微镜等。
四、实验方法1. 过敏原提取与制备:将花粉、尘螨、霉菌、食物等过敏原分别提取,制成一定浓度的过敏原提取物。
2. 豚鼠分组:将10只豚鼠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只。
第一组为实验组,第二组为对照组。
3. 过敏原致敏:实验组豚鼠采用腹腔注射法,分别注射花粉、尘螨、霉菌、食物等过敏原提取物,剂量为0.5mg/只,每周注射1次,共注射4次。
4. 对照组豚鼠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注射。
5. 过敏原检测:在第5周,对两组豚鼠进行过敏原检测。
(1)ELISA法检测血清中过敏抗体水平:取豚鼠血清,按照ELISA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检测血清中抗过敏原抗体(IgE)水平。
(2)被动皮肤过敏试验(PCA):取豚鼠背部皮肤,制备皮内注射点,分别注入过敏原提取物和对照液,观察皮肤反应。
6. 结果分析:对比分析两组豚鼠的过敏反应情况,包括血清中过敏抗体水平、PCA 反应等。
五、实验结果1. 实验组豚鼠在注射过敏原提取物后,血清中抗过敏原抗体(IgE)水平显著升高,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
2. 实验组豚鼠在PCA试验中,过敏原提取物注射点皮肤反应明显,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
六、实验结论1. 本实验结果表明,豚鼠对花粉、尘螨、霉菌、食物等过敏原具有较高的敏感性,适用于过敏反应研究。
实验动物——豚鼠

实验动物——豚鼠豚鼠在实验动物的使用量上占第4位。
豚鼠在实验动物的使用量上占第4位。
来源豚鼠(guinea pig)。
学名:avia porcellus,又名天竺鼠、海猪、荷兰猪,系哺乳纲,啮齿目,豚鼠属,豚鼠种。
豚鼠的祖先原产于南美洲,在安第斯地区作为肉用动物饲养。
由于豚鼠性情温顺,后被人工驯养。
1780年首次用于热原试验,现分布世界各地。
生活习性生长发育:豚鼠头大耳圆,颈短,体躯短而胖,四肢短而小,尾只有痕迹存在,全身被短毛。
豚鼠体长一般在22.5~33.5cm之间。
寿命为4~8年。
豚鼠怀孕时间较长,胎儿发育完好,仔鼠出生即已全身长毛,耳竖起,门齿齐备,眼睛睁开,数小时后能站立行走和柔软的饲料。
豚鼠出生体重50~150g,2~3天后就能边吸吮母乳,边吃青饲料等食物,离乳体重达150~200g豚鼠生长迅速,出生之后在两个月内平均每天增重4~5g。
两个月龄时,平均体重可达300~400g;五个月龄时,达到成熟期,雄鼠体重可达750g,雌鼠体重可达700g;大约要15个月龄雄鼠体重可达1000g,雌鼠体重可达850g。
活动规律:豚鼠性情温顺,胆小怕惊,喜群居,对周围环境变化敏感,常发出吱吱声,嗅、听觉很发达,喜干燥清洁的生活环境。
繁殖特性:豚鼠一般5~6月龄达性成熟,性周期16.5天,妊娠期平均68天,哺乳期21天,平均产仔3只左右。
采食特性:豚鼠属草食性动物,咀嚼肌发达,盲肠占腹腔容积的1/3,喜食纤维素较多的禾本科嫩草和配制的饮料,日夜自由采食,豚鼠体内不能合成维生素C,必须从饲料中添加,每日每100g体重需4~5 mg,妊娠期、哺乳期则添加更多。
环境要求:饲养室温度控制在20~25 摄氏度,噪音低于60分贝,湿度保持在50%~60%。
品种品系豚鼠经过人工驯养,已培育出英国种(English)、阿比西尼亚种(Abyssinian)、秘鲁种(Peruvian)、和安哥拉种(Angora)等,用于试验的主要是英国种豚鼠。
实验动物 豚鼠

21天后,连同5只对照用牛用 FMDV细胞毒攻毒 2.0ml/只
观察10d,用Reed-munch 法计算PD50
Titl豚鼠动物模型评价牛口蹄疫 Asia-1 型活疫苗效力的研究
• 1.9 豚鼠与牛 PD50 线性回归模型的建立
R = 0. 846, 豚鼠 PD50 与牛 之间存 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P = 0. 008
豚鼠 PD50 与牛 之间存在极显著 的正相关关系
结果表明豚鼠 PD50与牛 PD50存在极显 著的线性关系
Titl豚鼠动物模型评价牛口蹄疫 Asia-1 型灭活疫苗效力的研究
3 讨论
综合评价FMD灭活疫苗 效力
效力试验:
预实验
免疫剂量 攻毒剂量 选择毒苗
血清学试验:
豚鼠,牛对6批疫苗进行PD50效力检验 统计学分析(R=0.846,P=0.008)极具相关性
• 为什么不用血清学检验?
• 1、有的动物有很高的抗体梯度,但攻毒后仍然发病; 有的 动物几乎检测不到抗体,但却受到了保护,这些现象表明 仅靠抗体水平衡量动物是否被保护是欠妥的 。 • 2、测定与保护性反应就不存在相关性,这样的体外替代 方法很难完全替代本动物的效力检验。 • 3、由于不同试验室所用的检测方法 试剂以及判断标准等 方面难以统一,以至这类研究结果应用于实际生产中存在 困难 • 4、另外,检测免疫血清抗体效价须用非口蹄疫疫苗免疫 动物,无法从根本上取代本动物的使用,动物的选择仍存 在困难。 • 替代试验动物可以模拟疫苗免疫接种后抗原在体内通过网 状内皮系统呈递的过程 、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 疫苗佐 剂产生的效应和靶组织的特异性等体外试验无法测定的过 程。
• 效力试验是检验疫苗效力的标准化方法, 我国用疫苗50%动物保护剂量 ( 50% protective doses,PD50 ) 法进行口蹄疫 灭活疫苗的效力检测。 • 建立一种可替代本动物进行口蹄疫灭活 疫苗效力检验的方法是国内外亟待解决 的一个问题 。
豚鼠实验报告

豚鼠实验报告豚鼠实验报告引言:豚鼠是一种常见的实验动物,被广泛应用于医学、生物学等领域的实验研究中。
本报告旨在探讨豚鼠实验的意义、方法以及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第一部分:豚鼠实验的意义豚鼠作为实验动物,具有许多优势。
首先,它们的生命周期短,繁殖能力强,容易获取和繁殖,能够满足大量实验需求。
其次,豚鼠的基因组与人类相似度较高,对人类疾病的研究有重要参考价值。
此外,豚鼠的体型较小,便于实验操作和观察结果,成本相对较低。
因此,豚鼠实验在科学研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第二部分:豚鼠实验的方法豚鼠实验的方法多种多样,根据实验目的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实验方法。
常见的豚鼠实验包括行为实验、药理实验、遗传学实验等。
行为实验是研究豚鼠行为特性和认知能力的重要手段。
通过观察豚鼠在特定环境下的行为反应,可以了解它们的学习、记忆、情绪等方面的特点。
这些实验对于研究人类的行为和认知过程,以及相关疾病的发生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药理实验是研究药物对豚鼠生理和生化过程的影响的重要手段。
通过给豚鼠注射特定药物,观察其对豚鼠的影响,可以评估药物的疗效和副作用。
这些实验对于新药的研发和临床应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遗传学实验是研究豚鼠遗传变异对其生理和行为特征的影响的重要手段。
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可以对豚鼠的基因进行改造,观察其对豚鼠的影响,从而揭示基因与生理、行为之间的关系。
这些实验对于研究遗传疾病的发生机制和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部分:豚鼠实验的应用豚鼠实验在科学研究中有广泛的应用。
在医学领域,豚鼠实验被用于研究人类疾病的发生机制、药物疗效和副作用等方面。
通过豚鼠实验,科学家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疾病的发展过程,评估新药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在生物学领域,豚鼠实验被用于研究生物的生长发育、生殖和遗传等方面。
通过豚鼠实验,科学家们可以深入了解生物的生理过程和遗传机制,为生物学研究提供重要的实验数据和理论依据。
此外,豚鼠实验还被应用于环境科学、心理学等领域的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异常毒性实验豚鼠采食及体重变化分析马力,潘若文,张鹏飞,张宇船,李本婷,原田田(华兰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新乡453003)【摘要】异常毒性实验是生物制品安全性实验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中国药典》中规定的必须进行的实验检测项目。
因此异常毒性实验结果判定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本文根据《中国药典》中对异常毒性实验的规定,分析进行异常毒性实验的豚鼠采食及体重数据,发现豚鼠日平均采食量与饲养密度成负相关性,并且日平均采食量于实验第二天明显下降,第三天开始逐渐恢复。
体重增量在初始体重270~320g时最为稳定,在320~330g时,体重增量最大。
【关键词】生物制品;异常毒性;豚鼠;采食;体重Analyze the Variety of Guinea Pig Ingestion and Body Weightin Abnormal ToxicityMA li, PAN ruo-wen, ZHANG peng-fei, ZHANG yu-chuan, LI ben-ting, YUANtian-tian(HULAN BIOLOGIGAL ENGINEERING,INC,Xinxiang 453003,China)【Abstract】Abnormal Toxicity is the important experiment of the Biological Products safety test, 《China Pharmacokinetics》requires that the Abnormal Toxicity must to be put into effect. The judgment of the Abnormal Toxicity result is so important. This paper depends on the compendial requirement, analysis the numerical data of Guinea Pig ingestion and body weight in the Abnormal Toxicity. We discover that the ingestion cut down with the population density increasing, and the ingestion cut down clearly at the second day, recover at the third day. The increase of body weight is stable at the beginning body weight in 270~320g, and the highest at beginning body weight in320~330g.[作者简介]马力(1971——),生物工程师,华兰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质控部经理E-mail: ml@【Key words】Biological Products; Abnormal Toxicity; Guinea Pig; Ingestion; Body Weight异常毒性实验是生物制品安全性检查中重要的动物实验之一,是生物制品的非特异性毒性的通用安全试验【1】,检查制品中是否污染外源性毒性物质以及是否存在意外的不安全因素。
异常毒性检查法分为小鼠试验法和豚鼠试验法,《药典》中规定豚鼠检查法每批供试品使用2只豚鼠,体重范围250~350g,注射供试品观察7d,试验结束时,豚鼠无死亡,无异常反应,每只豚鼠体重均增加,则判定供试品合格。
本研究收集甲型H1N1流感病毒裂解疫苗51批异常毒性试验中102只豚鼠日采食量和体重增加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探讨实验过程中豚鼠采食量和体重增量的变化规律。
1 材料与方法1.1 供试品异常毒性试验供试品为甲型H1N1流感病毒裂解疫苗51批,由华兰生物疫苗有限公司生产。
1.2 实验动物用于异常毒性试验的清洁级Hartley豚鼠102只来源于华兰生物实验动物中心,实验动物生产许可证号:SCXK(豫)2010-0001。
1.3 饲料、垫料、饲养盒SPF级豚鼠饲料购于北京科澳协力饲料有限公司,生产许可证号:SCXK(京)2009-0012.玉米芯颗粒垫料购于广东赛柏诺科技有限公司。
豚鼠饲养盒尺寸930×625×250mm的硬塑豚鼠饲养盒,购于苏州冯氏实验动物设备有限公司,生产许可证号:SCXK(苏)2007-0009。
1.4 日采食量数据采集将进行异常毒性实验的豚鼠按6只/盒、8只/盒、10只/盒的饲养密度分开,饲养于屏障环境内,饲喂SPF级豚鼠颗粒饲料,每日记录添加饲料量和剩余饲料粮,记录6d并计算日平均采食量。
1.5 体重增量数据采集记录每批实验初始体重和结束体重,数据按初始体重250~259g、260~269 g、270~279 g、280~289 g、290~299 g、300~309 g、310~319 g、320~329 g、330 g以上进行分组统计分析7d体重增量变化情况。
2 结果2.1 单只日平均采食量表1 豚鼠单只日平均采食量(单位:g)Table 1 The Guinea Pig Ingestion a day (unit: g)饲养密度第1d 第2d 第3d 第4d 第5d 第6d 平均采食量6只/盒32.48 26.53 28.43 28.14 30.79 27.17 28.93 8只/盒29.97 26.40 28.76 29.28 29.18 28.49 28.68 10只/盒23.15 23.97 25.07 27.03 26.38 28.27 25.65图1 豚鼠日平均采食量与饲养密度关系Fig 1 The relationship of Guinea Pig ingestion and population density图2 豚鼠日平均采食量变化趋势Fig 2 The variation tendency of Guinea Pig ingestion由图1可知,豚鼠日平均采食量与饲养密度呈负相关关系,6只/盒和8只每盒日平均采食量明显高于10只/盒。
由图2可知,豚鼠注射制品后第2d采食量明显下降,由第3d开始逐渐恢复初始采食量。
2.2 体重增量表2 平均增重与初始体重(单位:g)Table 2 The average body weight increase and the beginning body weight (unit: g)编号 1 2 3 4 5 6 7 8 9初始体重250~259260~269270~279280~289290~299300~309310~319320~329300以上平均增重45.38 34.08 41.58 43.19 42.26 44.33 47.33 66.40 37.83图3 平均增重与初始体重关系Fig 3 The relationship of increase of body weight and beginning body weight1—9: The beginning body weight 250~259, 260~269, 270~279, 280~289, 290~299,300~309, 310~319, 320~329, 300以上.由图3可得知,豚鼠平均增重量在初始体重为270~319g之间时最为稳定,并呈现上升趋势。
在320~329g之间时,体重增量达到最高。
3 讨论3.1 豚鼠生物学特性、饲养密度与采食Hartley豚鼠是生物制品安全性检测的重要实验动物品种,其在自然光照条件下,日夜采食,在两餐之间有较长的休息期,一般拒绝有异味的饲料,并对限量饲喂饲料和饮水不易适应【2】。
因此在饲养豚鼠时应注意使用相同全价饲料,避免环境的突然改变,尤其在实验期间,由于实验注射刺激,极可能使豚鼠产生应激性反应,从而影响采食。
另外豚鼠属于群居性动物【3】,多种行为体现为集体行为,包括活动、休息、采食等等。
所以单位面积内的饲养密度对其采食等行为存在着一定的影响。
本文中所采集的豚鼠采食数据是在进行异常毒性实验的条件采集的,根据实验要求和豚鼠的生物学特性,使用930×625×250mm规格的豚鼠饲养盒,分别饲养6只、8只、10只每盒,其平均每只活动空间为968.75cm2、726.56 cm2、581.25 cm2,其采食量在6只/盒、8只/盒时明显高于10只/盒,证实了饲养密度与豚鼠采食量的相关性,另外,从采集豚鼠实验6d内采食量变化趋势来看,其第2d采食明显下降,于第3d开始逐渐恢复,这可能是由于实验注射性刺激和药物本身的刺激对豚鼠采食量产生了一定得影响。
3.2 初始体重与体重增量《中国药典》对异常毒性实验规定使用豚鼠体重范围是250~350g之间,豚鼠体重达到250g时,平均为4~5周龄,属于幼龄豚鼠,在此期间其生长发育速度较快。
从采集的体重增量与初始体重的数据关系来看,实验初始体重在270~319g之间时,其体重增量最为稳定,且呈现上升趋势,在320~329g之间时,体重增量达到最大,这可能是因为随着豚鼠体重的增加,其刺激耐受力也随之增强,注射型刺激和药物刺激对其采食影响不大,其生长发育速度不受影响。
因此,建议在豚鼠数量供应足够的条件下,选择体重接近300g的豚鼠进行异常毒性实验,尽可能排除人为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判定。
4 结论在进行异常毒性实验时,饲养密度与豚鼠采食量存在相关性,饲养密度增加采食量会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在7d的实验期间,由于注射性刺激和药物本身刺激,使得豚鼠采食量发生变化,于第3天开始恢复正常。
实验初始体重与体重增量存在相关性。
在《药典》规定的范围内270~320g之间,体重增量较为稳定。
参考文献[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版三部》.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2]翁谢川等.实验用豚鼠的生物学特性与饲养管理[J].生物学通报,2007,42(1):13-14.[3]魏东等.重组鼠疫组份疫苗毒理学研究[J].中国医药生物技术,2009,4(1):25-27.[4]吕文利等,不同代次毒种乙脑减毒活疫苗的滴度和安全性实验结果比较[J].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2005,33(1):11-14.[5]林小军等,流感病毒疫苗(含甲型H1N1)生产制备和关键技术[J].生物产业技术, 2010, 3:2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