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参考文献引用格式--顺序编码制
参考文献格式

一、参考文献格式:1 参考文献是对期刊论文引文进行统计和分析的重要信息源之一,在本规范中采用GB7714推荐的顺序编码制格式著录。
2 参考文献著录项目a.主要责任者(专著作者、论文集主编、学位申报人、专利申请人、报告撰写人、期刊文章作者、析出文章作者)。
多个责任者之间以“,”分隔,注意在本项数据中不得出现缩写点“.”。
主要责任者只列姓名,其后不加“著”、“编”、“主编”、“合编”等责任说明。
b.文献题名及版本(初版省略)。
c.文献类型及载体类型标识。
d.出版项(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e.文献出处或电子文献的可获得地址。
f.文献起止页码。
g.文献标准编号(标准号、专利号……)。
3 参考文献类型及其标识(1) 根据GB3469规定,以单字母方式标识以下各种参考文献类型:参考文献类型专著论文集报纸文章期刊文章学位论文报告标准专利文献类型标识MCNJDRSP(2) 对于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其文献类型标识建议采用单字母“A”;对于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建议采用单字母“Z”。
(3) 对于数据库(database)、计算机程序(computer program)及电子公告(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等电子文献类型的参考文献,建议以下列双字母作为标识:电子参考文献类型数据库计算机程序电子公告电子文献类型标识DBCPEB(4) 电子文献的载体类型及其标识对于非纸张型载体的电子文献,当被引用为参考文献时需在参考文献类型标识中同时标明其载体类型。
本规范建议采用双字母表示电子文献载体类型:磁带(magnetic tape)——MT,磁盘(disk)——DK,光盘(CD-ROM)——CD,联机网络(online)——OL,并以下列格式表示包括了文献载体类型的参考文献类型标识:[文献类型标识/载体类型标识]如:[DB/OL]——联机网上数据库(database online)[DB/MT]——磁带数据库(database on magnetic tape) [M/CD]——光盘图书(monograph on CD-ROM)[CP/DK]——磁盘软件(computer program on disk) [J/OL]——网上期刊(serial online) [EB/OL]——网上电子公告(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 online) 以纸张为载体的传统文献在引作参考文献时不必注明其载体类型。
论文参考文献格式(GB7714-2005)

论文参考文献格式(GB7714-2005)我国发布GB/T 7714-2005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和“著者出版年制”两种为我国著录文后参考文献的国家标准。
按规定,在科技论文中,凡是引用前人(包括作者自己过去)已发表的文献中的观点、数据和材料等,都要对它们在文中出现的地方予以标明,并在文末列出参考文献表。
1 在正文中引用参考文献一项科学研究取得的新成果通常是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的新进展,它体现着科学科技的继承和发展。
如,基于已有的理论、方法、思想、实验手段等,使本研究获得了新进展,有了新发现;或是将一个学科中的方法移植到另一学科中并取得成功;或是对已有方法做了改进。
当在论文中叙述研究目的、设计思想、建立的模型、与已有结果进行比较的时候,就要涉及到已有的成果。
如果在涉及到前人成果的地方再把已有成果的具体内容抄到论文当中,不但占去论文的篇幅,冲淡论文的主题,而且抄写这些已发表过的、读者可以查找到的内容是毫无意义的。
所以,在论文涉及到已有成果的地方,不去重抄已有的成果,而是指出登载这个成果文献(出处),这种做法叫做引用参考文献。
引用了参考文献,就要在涉及前人成果的地方做一个标记,见到这个标记,读者就知道在这里引用了参考文献;按照这个标记在参考文献表中就能找到刊登这个成果的详细内容的文章。
在正文中引用参考文献的地方加一个标记,称为参考文献的标注。
标注的方法称为标注法。
2 参考文献著录的目的和作用对于一篇完整的学术论文,参考文献的著录是不可缺少的。
归纳起来,参考文献著录的目的与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5个方面。
1) 著录参考文献可以反映论文作者的科学态度和论文具有真实、广泛的科学依据,也反映出该论文的起点和深度。
科学技术以及科学技术研究工作都有继承性,现时的研究都是在过去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的,今人的研究成果或研究工作一般都是前人研究成果或研究工作的继续和发展;因此,在论文中涉及研究的背景、理由、目的等的阐述,必然要对过去的工作进行评价,著录参考文献即能表明言之有据,并明白交待出该论文的起点和深度。
参考文献著录格式(引用格式,标注要求规范、方式)

参考文献著录格式(引用格式)-标注规范论文中的参考文献是按时间排还是按姓名的首字母?参考文献的标注法有两种,择一,从头至尾用同一方式标注。
1.顺序排列法:按正文引用文献出现的顺序,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依序列出(最常见)。
2.著者-出版年制:各文献标注内容,由著者姓氏与出版年构成,置于()内。
各篇文献先按文种集中,可分为中文、西文、日文、俄文、其他文种等五部分。
然后,按著者字顺和出版年排列。
中文文献一般按汉语拼音字顺排列。
按照你文章中引用的顺序排。
2015年论文参考文献的标注规范一、顺序编码制(温哥华体系)这种体系是按在正文中引用的文献出现先后顺序使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用方括号括注在文中提及的文献著者或理论系统名的右上角。
如:达尔文指出……进化论认为……如果只提及引用内容而未提及著者,则括注在所引用文字群的右上角。
如:根据遗传学原理,可以推论出这种变异是受基因控制的,是可以遗传的[8]。
如果所提及的文献作为文字叙述中的直接说明语时,则应与正文平排,并且每个序号都应加上方括号。
如:紫色土壤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南地区(参见文献[11]、[20]、[32])。
文中多次引用同一参考文献,只在第一次出现时编排序号(在参考文献表中也只出现一次),其他处使用同一序号;如果多次引用的是同一参考文献的不同页的内容并标上了页码,则每次引用都应编排序号,参考文献表中也要一一列出。
若某一问题使用了多篇文献说明,这时将各文献的序号在一个方括号内全部列出,中间加逗号,若遇连续序号,可在起讫序号中间加“~”表示。
如:这种变异往往发生在细胞的减数分裂时期[3, 5, 7~10],但是为了……二、著者-出版年制这种参考文献是由著者姓名与出版年代构成。
标注方法是在被引用的著者姓名之后用圆括号标注参考文献的出版年代。
如:徐道一(1983)认为,生物变革时期与太阳系在银河系的运行轨迹可能有一定联系。
文中只提及所引用的资料内容而未提及著者,则在引文叙述文字之后用圆括号标注著者姓(中国人、朝鲜人、日本人等用汉字姓名的著者要用完整的姓氏和名字)和出版年代,两者之间空一格,不用逗号。
最新参考文献引用格式--顺序编码制

[3]钟文勤,周庆强,孙崇潞.内蒙古草场鼠害的基本特征及其生态对策//赵炜.草原生态
期刊类
序号 作者.文章名.刊物名称,出版年,卷 ( 期,部分 ) :文章的起讫 页码.
例如:
[32]Βιβλιοθήκη 报纸序号 作者.文章名.报纸名称,出版年 -月 -日(版面第次)
例如:
[5]张奎一.一篇错译文章引起的风波.新闻出版报,1994-02-16(3) .
(3)引用文献为非正式出版物时,放入脚注中。在文中相应处的右上角用圈码注出,注 文放于该页下方。
(4)按“顺序编码制 ”排序时,各类引用文献格式统一如下,中文、日文文献也一律用 句点( .),不用句号。
普通图书
序号 作者.书名 (正书名:副书名 ).卷(册).版次 (初版除外 ).出版地:出版者, 出版年:引文页码.
例如:
[1]高世扬,宋彭生,夏树屏等.盐湖化学:新类型硼锂盐湖.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304-317 .
析出文献
序号 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 析出文献题名 //专著主要责任者. 专著题名. 卷(册).版
次 (第一版应略去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码.
例如:
[2]张希,张宏宇.聚合物的交替沉积组装 //江明,艾森伯格A,刘国军等.大分子自组装. 北 京:科学出版社, 2006:334-368 .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单词构成的期刊期刊名可以用全称也可以用缩写如果用缩写请注意缩写形式应该全书统一
中文图书参考文献引用格式——顺序编码制
(1)正文中的参考文献用上角,如“,, 已有综述[24,26~30]”。
(2)参考文献统一放每一章的末尾; 章末的参考文献标题用小 5 黑体,占 3 行。文献用 6 号宋,文献序号加方括号,顶格排,后空 1 格,回行齐肩。
【引用】参考文献标准格式

学位论文
序号作者.题名:[博士或硕士学位论文].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
4.5
专利
序号专利申请者.题名.专利国别,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出版日期
4.6
技术标准
序号起草责任者.标准代号标准顺序号一发布年标准名称.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4.7
会议文献、科技报告的着录项目与着录格式均可按专着着录
5参考文献着录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例:
[5]Odoni A R. The flow management problem in air traffic control[A]. In: Odoni A R, Szego G,eds. Flow Control of Congested Networks[C]. Berlin: Springer-Verlag,1987.269~298
(4)引用一定数量的参考文献,既表明学科的继承性和作者对他人劳动成果的尊重,也为编辑部、审稿专家和读者提供了鉴别论文价值水平的重要信息。
(5)参考文献为读者和审阅专家提供了与论文有关的文献题录,便于检索,以达到共享信息资源和推动科技进步的作用。
(6)着录参考文献有助于科技信息人员进行信息研究和文献计量研究。
3论文集着录格式
[序号]作者.题名[A].见(英文用In):主编.论文集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例:
[4]张佐光,张晓宏,仲伟虹,等.多相混杂纤维复合材料拉伸行为分析[A].见:张为民编.第九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6.410~416
例:
[2]Skolink M I. Radar handbook[M]. New York: McGraw-Hill, 1990
参考文献格式要求

参考文献根据《中国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编排规范》的要求书写参考文献,并按顺序编码制,即按中文引用的顺序将参考文献附于文末。
作者只写到第三位,余者写“等”。
几种主要参考文献著录表的格式为:连续出版物:作者,文题,刊名,年,卷号(期号):起~止页码专(译)著:作者,书名(译者),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论文集:作者,文题,编者,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学位论文:作者,文题,博士(或硕士学位论文),授予单位,授予年专利:申请者,专利名,国名,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授权日期技术标准:发布单位,技术标准代号,技术标准名称,出版地:出版者,出版日期举例如下:[1]王传昌,高分子化工的研究对象,天津大学学报,1997,53(3):1~7[2]李明,物理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977.58~62[3]Dupont B.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 in sever combined immunodeficiency with anunrelated MLC compatible donor.In:White H J,Smith R,eds.Proceedings of the Third Annual Meeting of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Experimental Hematology.Houston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Experimental Hematology,1997.44~46[4]王健,建筑物防火系统可靠性分析:[硕士学位论文],天津;天津大学,1997[5]姚光起,一种氧化锆材料的制备方法,中国专利,891056088,1980-07-03[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技术监督局,GB3100-310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4-11-01(6)量和单位要严格执行GB3100—3102:93有关量和单位的规定(具体要求请参阅《常用量和单位》.计量出版社,1996);单位名称的书写,可以采用国际通用符号,也可以用中文名称,但全文应统一,不要两种混用。
最新 正文参考文献引用格式-精品

一说起论文,好多毕业生就头大,到底该怎么写呢?下面,小编就为您提供正文引用格式。
希望对您有帮助。
我国发布 GB/T 7714-2005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和“著者出版年制”两种为我国著录文后参考文献的国家标准。
按规定,在科技论文中,凡是引用前人(包括作者自己过去)已发表的文献中的观点、数据和材料等,都要对它们在文中出现的地方予以标明,并在文末列出参考文献表。
1 在正文中引用参考文献一项科学研究取得的新成果通常是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的新进展,它体现着科学科技的继承和发展。
如,基于已有的理论、方法、思想、实验手段等,使本研究获得了新进展,有了新发现;或是将一个学科中的方法移植到另一学科中并取得成功;或是对已有方法做了改进。
当在论文中叙述研究目的、设计思想、建立的模型、与已有结果进行比较的时候,就要涉及到已有的成果。
如果在涉及到前人成果的地方再把已有成果的具体内容抄到论文当中,不但占去论文的篇幅,冲淡论文的主题,而且抄写这些已发表过的、读者可以查找到的内容是毫无意义的。
所以,在论文涉及到已有成果的地方,不去重抄已有的成果,而是指出登载这个成果文献(出处),这种做法叫做引用参考文献。
引用了参考文献,就要在涉及前人成果的地方做一个标记,见到这个标记,读者就知道在这里引用了参考文献;按照这个标记在参考文献表中就能找到刊登这个成果的详细内容的文章。
在正文中引用参考文献的地方加一个标记,称为参考文献的标注。
标注的方法称为标注法。
2 参考文献著录的目的和作用对于一篇完整的学术论文,参考文献的著录是不可缺少的。
归纳起来,参考文献著录的目的与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5个方面。
1) 著录参考文献可以反映论文作者的科学态度和论文具有真实、广泛的科学依据,也反映出该论文的起点和深度。
科学技术以及科学技术研究工作都有继承性,现时的研究都是在过去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的,今人的研究成果或研究工作一般都是前人研究成果或研究工作的继续和发展;因此,在论文中涉及研究的背景、理由、目的等的阐述,必然要对过去的工作进行评价,著录参考文献即能表明言之有据,并明白交待出该论文的起点和深度。
论文参考文献格式要求

根据《中国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编排规范》的要求书写参考文献,并按顺序编码制,作者只写到第三位,余者写“等”,英文作者超过3人写“etal”(斜体)。
序号用中扩号,与文字之间空两格。
如果需要两行的,第二行文字要位于序号的后边,与第一行文字对齐。
中文的用五号宋体,外文的用五号Times New Roman字体。
几种主要参考文献著录表的格式为:期刊、专著、学位论文及英文期刊将严格按下列格式进行著录。
(1)连续出版物:作者.文题[J].刊名,年,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2)专著:作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3)会议论文集:作者.文题[A].见(英文用In):主编.论文集名[C] .(供选择项:会议名,会址,开会年)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4)学位论文:作者.文题[D].保存地:保存单位,年份.(5)专利: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发布日期:.(6)国际、国家标准:标准代号.标准名称[S].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7)报纸文章:作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年,月(日):版次.(8)报告:作者.文题[R].报告地:报告会主办单位,年份:.(9)电子文献:作者.电子文献题名[文献类型/载体类型].:电子文献的出版或可获得地址(电子文献地址用文字表述),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 :参考文献著录中的文献类别代码:普通图书:M;会议录:C;汇编:G;报纸:N;期刊: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数据库:DB;计算机程序:CP;电子公告:EB/OL 示例:[1]袁庆龙,候文义.Ni-P合金镀层组织形貌及显微硬度研究[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19,32(1):51-53.[2]刘国钧,郑如斯.中国书的故事[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79:115.[3]孙品一.高校学报编辑工作现代化特征[A].见: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科技编辑学论文集(2)[C].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10-22.[4]罗云.安全科学理论体系的发展及趋势探讨[A].见:白春华,何学秋,吴宗之.21世纪安全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趋势[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9:1-5.[5]张和生.地质力学系统理论[D].太原:太原理工大学,1998.[6]冯西桥.核反应堆压力容器的LBB分析[R].北京: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1997.[7]姜锡洲.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P].中国专利:881056078,1983-08-12.[8]GB/T 16159—1996.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6.[9]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思路[N].人民日报,1998,12(25):10.[10]姚伯元.毕业设计(论文)规范化管理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EB/OL].:中国高等教育网教学研究,2019-2-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对于期刊名或书名,各词首字母统一用大写。仅由一个单词构成的期刊(如Nature,Science等),期刊名必须用全称;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单词构成的期刊,期刊名可以用全称,也可以用缩写,如果用缩写,请注意缩写形式应该全书统一。
期刊类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序号作者.文章名.刊物名称,出版年,卷(期,部分):文章的起讫页码.
例如:
[32]Tanatani A,Yokoyama A,Azumaya I,et al.Helical structures ofN-alkylated poly(p-benzamide)s.J Am Chem Soc,2005,127:8553-8561.
中文图书参考文献引用格式——顺序编码制
(1)正文中的参考文献用上角,如“……已有综述[24,26~30]”。
(2)参考文献统一放每一章的末尾;章末的参考文献标题用小5黑体,占3行。文献用6号宋,文献序号加方括号,顶格排,后空1格,回行齐肩。
(3)引用文献为非正式出版物时,放入脚注中。在文中相应处的右上角用圈码注出,注文放于该页下方。
报纸
序号作者.文章名.报纸名称,出版年-月-日(版面第次)
例如:
[5]张奎一.一篇错译文章引起的风波.新闻出版报,1994-02-16(3).
网页
序号作者.文章名.网页.下载年-月-日.
专利类
序号专利申请者.专利题名:专利国别,专利号.公告日期或公开日期.
请注意:
1)“作者”项,如果是英文,按“姓的全拼 名缩写”的方式,注意名的缩写字母后不加缩写点、两个名的缩写字母间空一格”;多作者之间统一用逗号隔开;作者为3位以上时,从第4位起省略,用“et al.”代替。
(4)按“顺序编码制”排序时,各类引用文献格式统一如下,中文、日文文献也一律用句点(.),不用句号。
普通图书
序号作者.书名(正书名:副书名).卷(册).版次(初版除外).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文页码.
例如:
[1]高世扬,宋彭生,夏树屏等.盐湖化学:新类型硼锂盐湖.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304-317.
析出文献
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专著主要责任者.专著题名.卷(册).版次(第一版应略去).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码.
例如:
[2]张希,张宏宇.聚合物的交替沉积组装//江明,艾森伯格A,刘国军等.大分子自组装.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334-368.
翻译类
序号 原著者译名.出版物译名(原著版次,第一版应略去).原著出版年.卷(册).译者译.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码.
例如:
[2]李朝军,陈德恒.水相有机反应大全(原著第2版).2007.王东,陈拥军,刘利译.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86-98.
论文集
序号作者.文章名//论文集编者.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文章的起讫页码.
例如:
[3]钟文勤,周庆强,孙崇潞.内蒙古草场鼠害的基本特征及其生态对策//赵炜.草原生态系统研究,第一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6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