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

春分
春分

春分,平分了春季,是春天九十天的中分点,属于季节更替中二十四节气之一,太阳位于黄经0度,春分这一天太阳直射赤道,古来俗有“风雨送暖季中春,桃柳着妆日焕新,赤道金阳直射面,白天黑夜两均分”的美诗佳句。春分日全球昼夜等长,白天和黑夜平分各为12小时,春分过后北半球各地昼渐长夜渐短。春分有三候,一候燕归来,二候雷发声,三候始闪电。这期间常伴有春旱、沙尘和倒春寒,这期间北方正是香葱的采摘季节,民间俗有吃香葱的习俗。——【题记】春分,是反映四季变化的二十四节气之一,一年中通常以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来顺延季节的变迁。初春时节,虽然乍暖还寒,可气温回升的很快,一段温和之后,又会出现短时间的气温持续偏低,这种现象在气象说上通常被称为“倒春寒”。寒潮来时,单薄的衣襟又要再添衣物,要防痛避免寒风的袭扰;寒潮来时,待放的花蕾蔫了,不再能传精授粉,会直接影响果实的成型,减少果实的产量。春分风多雨水少,土地解冻起春潮,梯田平整早翻耕,冬麦返青把水浇。从春分这天开始,呼啸的风儿带着暖意开始不停的叫嚣,吹近了山川,吹青了杨柳,吹干了刚刚春耕湿润的土壤,若没有及时的给土壤补充水分,就会出现春旱,农作物不能及时播种,会直接延误农作物的成长。狂舞的山风带着哨音开始不停的呼啸,吹开了花蕾,吹绿了小草,土地解冻河流解封,大地泛起了春潮,到处是春的轻呢,到处是花的海洋。春分风不小,叫嚣的风儿常常夹带着风沙肆意的席卷我们居住的城市和乡村,不一会儿碧蓝的晴空,就变成了黄色的帷幕,遮天蔽日,飞沙走石。风卷着沙,不时打在窗棂上,发出“沙啦啦”有节奏的声响,不时扑打在脸上,生生作疼,不时迷离了双眼,浸出泪水。弥漫扬沙如窒死,奈何自作岂能饶,愿天一阵霖霖雨,满眼黄尘瞬时消。沙尘咬啮和窒息着万物生灵,乱砍乱伐是根苗,退耕还林,防风固沙,迫切需要提上日程。我躺在十面埋伏的旷野上,太阳用利剑把白昼和黑夜平均分开,春分这一日全球昼夜等长,春分过后北半球各地昼渐长夜渐短。古来就有“风雨送暖季中春,桃柳着妆日焕新,赤道金阳直射面,白天黑夜两均分”的美诗佳句,着实把春分这个节气描述的恰如其分。这一刻,流云和燕子一起北迁,披星戴月,夜栖昼行,含泥筑巢,用翘起的尾翼,剪开沧海桑田;这一刻,雷声和闪电一起涌现,雷有发声,电有闪现,浮光掠影,用声光的结合,静待春雨的初见;这一刻,灌溉和播种一起忙碌,草长莺飞,杨柳青青,妆换新颜,靠勤劳的双手,绘就春耕无限。我躺在生机无限的旷野上,太阳停留在黄经0度,这一天太阳直射赤道。此时,桃花蕾的骨朵在春风中待放,油菜花的沁香在田野中蔓延,冬小麦的麦秆在肥水中拔节,越冬作物开始进入生长阶段,春季作物开始进入萌芽阶段;此时,北方正是香葱的采摘季节,民间俗有吃香葱的习俗;此时,辛勤的蜜蜂蛰醒了万朵花蕾,静待绽放,吟唱的黄鹂叫醒了沟壑山川,碧水青山,放歌的布谷唤醒了春播农耕,浇水播种,辛勤耕作忙碌的日子就要到来。正可谓是春“分”得意,春光无限,春暖花开。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春分时节,正是草木生长的萌芽期,也是在春风中放风筝的大好季节。沐浴在暖融融的春光里,放开胸怀投入大自然的怀抱,一线在手,风筝乘风高飞,随风飘舞,飘忽不定,放出去的是自由,收获的是放松。在放风筝的过程中,由于不停的跑动、牵线、遥控,急缓相间,有张有弛,有利于放松钮骨,活动肌肉,远眺可以调节眼肌功能,也可以消除眼的疲劳。莫道风俗去,鸢飞正满天,嗅着春潮泛起的清新,睹着春光播撒的快意,实乃是人生一大快事。春分,你是入眼的沙,你是呼啸的风,你是萌动的景;春分,你是归来的燕,你是发声的雷,你是闪光的电。春分麦起身,春耕紧跟行,土地解冻,河流解封,一刻值千金,这一天我将与你平分昼夜,这一天我将与你平分春色。

春分的含义是什么-二十四节气的含义

春分的含义是什么-二十四节气的含义 春分-二十四节气 春分,古时又称为“日中”、“日夜分”,在每年的3月19日~22日,这时太阳到达黄经0°。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另《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说:“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所以,春分的意义,一是指一天时间白天黑夜平分,各为12小时;二是古时以立春至立夏为春季,春分正当春季三个月之中,平分了春季。 二十四节气表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1月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小寒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大寒我国古代将春分分为三候:“一候元鸟至;二候雷乃发声;三候始电。”便是说春分日后,燕子便从南方飞来了,下雨时天空便要打雷并发出闪电。 3月19日~22日是二十四节气的春分,太阳运行到黄经0度(春分点)时

开始春分节气。分者半也,这一天为春季的一半,故叫春分。春分这一天阳光直射赤道,昼夜几乎相等,其后阳光直射位置逐渐北移,开始昼长夜短。 春分节气,东亚大槽明显减弱,西风带槽脊活动明显增多,蒙古到东北地区常有低压活动和气旋发展,低压移动引导冷空气南下,北方地区多大风和扬沙天气。当长波槽东移,受冷暖气团交汇影响,会出现连续阴雨和倒春寒天气。 春分时节,除了全年皆冬的高寒山区和北纬45°以北的地区外,全国各地日平均气温均稳定升达0℃以上,严寒已经逝去,气温回升较快,尤其是华北地区和黄淮平原,日平均气温几乎与多雨的沿江江南地区同时升达10℃以上而进入明媚的春季。辽阔的大地上,岸柳青青,莺飞草长,小麦拔节,油菜花香,桃红李白迎春黄。而华南地区更是一派暮春景象。从气候规律说,这时江南的降水迅速增多,进入春季“桃花汛”期;在“春雨贵如油”的东北、华北和西北广大地区降水依然很少,抗御春旱的威胁是农业生产上的主要问题。 “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北方春季少雨的地区要抓紧春灌,浇好拔节水,施好拔节肥,注意防御晚霜冻害;南方仍需继续搞好排涝防渍工作。江南早稻育秧和江淮地区早稻薄膜育秧工作已经开始,早春天气冷暖变化频繁,要注意

春分诗句

春分诗句 春分诗句75首 春分诗句(一): 1、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唐李白《落日忆山中》 2、日长亭馆。尚问寒深浅。底事今年花信晚。柳外东风未软。韶光已近春分。小桃犹*霜痕。天意因怜病起,故教迟吐清芬。--元·张野《清平乐和李御史春寒》 3、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4、镜前飘落粉,琴上响余声。《咏春风》 5、东风洒雨露,会人天地春。唐李白《送祁昂滴巴中》 6、春分自淮北,寒食渡江南。忽见浔阳水,疑是宋家潭。明主阍难叫,孤臣逐未堪。遥思故园陌,桃李正酣酣。--崔融《和宋之问寒食题黄梅临江驿》 7、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杜甫《绝句》

8、春风多可太忙生,长共花边柳外行;与燕作泥蜂酿蜜,才吹小雨又须晴。《春思》 9、卷帘亭馆酣酣日,放杖溪山款款风。《南溪早春》 10、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1、春风来不远,只在屋东头。于谦《除夜宿太原寒甚》 12、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13、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14、春风取花去,酬我以清阴。《半山春晚即事》 15、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唐杜甫《绝句漫兴九首》 16、凌寒开涸沍,寝庙致精诚。色静澄三酒,光寒肃两楹。形盐非近进,玉豆为潜英。礼自春分展,坚从北陆成。藉茅心共结,出鉴水渐明。幸得来观荐,灵台一小生。--唐·陈至《荐冰》

17、江汉春风起,冰霜昨夜除。唐杜《远怀舍弟颖观等》 18、雪人春分省见稀,半开桃李不胜威。应惭落地梅花识,却作漫天柳絮飞。不分东君专节物,故将新巧发阴机。从今造物尤难料,更暖须留御腊衣--宋·苏轼《癸丑春分後雪》 19、日长亭馆。尚问寒深浅。底事今年花信晚。柳外东风未软。韶光已近春分。小桃犹*霜痕。天意因怜病起,故教迟吐清芬。--元·张野《清平乐和李御史春寒》 20、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新城道中二首》之一 21、东风便试新刀尺,万叶千花一手裁。宋·黄庶《探春》 22、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绿野徘徊月,晴天断续云。燕飞犹个个,花落已纷纷。思妇高楼晚,歌声不可闻。--唐·徐铉《春分日》 23、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登科后》 24、何事春风容不得和莺吹折数枝花。宋王禹称

有关春分节气的优美句子.doc

有关春分节气的优美句子 春分的到来意味着春天,描述春分的又有哪些优美的句子呢?下面是我为大家精心推荐春分优美句子,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描写春分的句子 1、被春风拂过的花儿,姹紫嫣红,五彩斑斓。我问春风:" 春风春风,你为什么能使花朵变了色?"她说:"因为我是一个大画家,把花朵描绘得更加美丽娇艳。"真是: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2、被春风掠过的柳叶,婀娜多姿,形态万千。我问春风:" 春风春风,你为什么能使柳叶变了形?"她说"因为我是一个理发师,帮柳树做一个新发型。"有道是: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3、春风,将一切对冬日的眷恋吹散;春风,将万物从睡梦中温柔的吹醒;春风,将世间的一切开始新的努力;春风,将那些恍惚的懵懂领会真理;春风,将母亲的故事一一让我品味。 4、春风吹过的夜,也没有大模样,黑暗并没减淡,也还是那几粒零星,在黑空中排练。老的实在厌人,可是总比一片黑空觉得舒坦,这毕竟有春风作美,在诱惑。不知情的人上当也不觉得理亏,这般此景,倒也没几头得见。难得呀!就这么机会,满足归满足,欣赏于欣赏,美景此处只出。爱赏可观,不爱也可看。 5、晓春时,早晨一觉醒来,这时的风是快乐的,是美丽的。贺知章写的那首《咏柳》多好呀:碧绿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这首诗虽然是赞美春天的,但同时也赞美了是春风把柳叶剪得如此绝伦的。看,那柳树的枝条真长呀,还有那纤柔的腰肢,就是春风装扮出来的。 6、小鸟从南方搬家回来了,围着大树直转,小兔子脱掉了自己的毛皮大衣,换上了凉爽的春装,在草坪上奔跑着,小朋友们换上了毛衣毛裤,愉快的笑着,一个小男孩跌倒了,春风见了想去帮助他,可还没等春风过去,他就爬了起来继续和小伙伴们奔跑在春天的田野里,整个大地又恢复了往日繁华的景象。 7、温柔的春风带来的是凉意,还有心里难得的安静。可是春天已经不觉溜走,现在我只能回味。大汗淋漓的耍球回来,春风用柔顺的手或者是丝巾为我拭汗;她还为我滤去日日作祟的虚荣心,带来一时短暂又美好的佛心。更有趣的是春风总让我鼻子发痒,打打喷嚏,然后憨憨的大吸一口气。 8、四季的风,最可爱的要算是和暖的春风了。春风像慈母的手扶摸着大地,小草被春风吹翩翩起舞,好看极了;小动物也被春风吹得浑身舒服;农民们在春风吹拂下开始撒播种子,为将来美好的收获而工作。 9、春风化雨,春雨戏风。他们嬉闹着,欢笑着,不知不觉荡涤了污浊的心灵。同时将纯洁的种子撒向大地,使纯真无邪的童心在世间开花结果。 10、春风和人一样,我们都有着共同的故乡--大地,春风给人们带来希望,给人以生命的启迪,给人接受一种前所未有的温暖。它

关于二十四节气春分的谚语大全

关于二十四节气春分的谚语大全 “春分南风,先雨后旱”“春分早报西南风,台风虫害有一宗”春分时节农业谚语春分与秋分表示昼夜平分。这两天昼夜相等,古时统称为日夜分。下面是WTT给大家带来的关于二十四节气春分的谚语,一起来了解吧! 春分节气谚语 1、春分前后,大麦豌豆。 2、春分春分,百草返青。 3、春分雨多,有利春播。 4、春分雨不歇,清明前后有好天。 5、种子买得贱,空地一大片。 6、春分南风,先雨后旱。 7、春分豆苗粒粒伸。 8、惊蛰蛾子春分蚕。 9、春分栽不妥,再栽难成活。 10、春分早、谷雨迟,清明种薯正当时。 11、春分前后怕春霜,一见春霜麦苗伤。 12、春分无雨莫耕田,秋分无雨莫种园。 13、麦怕春旱,谷怕急雨。 14、花开九不尽,果子没人问。 15、春分西风多阴雨。

16、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 17、春分降雪春播寒。 18、春分大风夏至雨。 19、春分时节,果树嫁接。 20、春分春分,昼夜平分。 21、要想出好苗,棉籽粒粒挑。 22、填平坑湾,先种黍穇。 23、春分,日螟封分。 24、春分至,把树接;园树佬,没空歇。 25、种不正,苗不正,结个葫芦歪歪腚。 26、春分有雨家家忙,先种瓜豆后插秧。 27、麦到春分昼夜长。 28、春分不种麦,别怨收成坏。 29、春分早报西南风,台风虫害有一宗。 30、春分分芍药,到老花不开;秋分分芍药,花儿开不败。 31、春分前好布田,春分后好种豆。 32、春分日,植树木。 33、春分不上炕,谷雨插不上。 24节气谚语春分 1、春分秋分,昼夜平分。 2、春分无雨到清明。 3、春分天暖花渐开,牲畜配种莫懈怠。

4、追肥浇水跟松耪,三举配套麦苗壮。 5、春分阴雨天,春季雨不歇。 6、春分不冷清明冷。 7、春分刮大风,刮到四月中。 8、好种出好苗,好苗多结桃。 9、吃了春分饭,一天长一线。 10、两头去,中间留,玉米苗子黑油油。 11、麦过春分昼夜忙。 12、买种省了钱,减产后悔晚。 13、春分麦,芒种糜,小满种谷正合适。 14、春分分芍药,到老不开花。 15、春分有雨是丰年。 16、新土填得多,大长胡萝卜。 17、春分利大风,利到四月中。 18、好种出好苗,早发早结桃。 19、半年的锅头当年的炕,熏透的烟囱发苗壮。 20、纺好线,用好棉,好种壮苗长满田。 21、春分刮大风,夏至雨。 22、要想庄稼长得凶,一家一个沤粪坑。 23、春季雨丰不歉,冬有大雪多面。 24、春分种芍药,到老不开花。 25、春分有雨到清明,清明下雨无路行。

4二十四节气—春分

二十四节气——《春分》 一、活动由来: 春分是指二十四节气中第四个节气,即太阳位于黄 经0°(春分点)时。于公历3月20日或3月21日交 节。春分时,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上,此后太阳直射点继 续北移,故春分也称“升分”。古时又称为“日中”、 “日夜分”、“仲春之月”。春分是个比较重要的节气,它不仅有天文学上的意义:南北半球昼夜平分,在气候上,也有比较明显的特征。春分时,从理论上说,全球昼夜等长,春分之后,北半球各地昼渐长夜渐短,南半球各地夜渐长昼渐短。春分时,全球无极昼极夜现象。春分之后,北极附近开始极昼,范围渐大;南极附近极昼结束,极夜开始,范围渐大。 春分一到,气候温和,雨水充沛,阳光明媚,中国大部分地区的越冬作物进入春季生长阶段,此时也是早稻的播种期。 二、思维导图: 三、活动时间:2019年2月

四、活动地点:艾思坦实验幼儿园 《春分课程教案》小班 教学方案

活动流程: 一、导入 1.谈话活动:你们喜欢区域活动吗? 2.介绍新朋友,今天带来了蛋宝宝。把它带进区域想办法让蛋宝宝 站起来。“蛋宝宝天天躺着,它今天想站起来,我们能帮它吗?” 3.要求活动时保持安静,专心操作、探索,不影响别人。遇到困难, 不怕失败,不轻易放弃。 4.播放音乐,进行游戏活动 二、幼儿自主活动 1.幼儿按自己的兴趣和意愿进入 活动区域活动 2.教师观察幼儿的活动,对个别幼 儿进行适时地指导。鼓励幼儿大 胆尝试,探索。及时捕捉幼儿的 创造表现,给予肯定。 3.发现幼儿遇到困难想放弃时,给予适时的指导,争取取得成功 三、活动结束 1.师生交流,讨论哪些习惯好哪些不好 2.让幼儿展示、介绍作品,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成功感,并分享自 己的快乐和别人的快乐,并引导幼儿大胆的表达自己的作品 3.请幼儿讲讲活动中有没有遇到困难,遇到了怎么做的。估计大家 遇到困难不要放弃,想办法克服,就会学到更大的本领。 4.共同收拾各类玩教具。 四、活动延伸 1.把今天学到的本领和得到的快乐,回到家里分享给爸爸妈妈。

关于春分节气的谚语

关于春分节气的谚语 本文是关于好词好句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关于春分节气的谚语 1、春分降雪春播寒。 2、清明:清明春始草青青,种瓜点豆好时辰,植树造林种甜菜,水稻育秧选好种。 3、雨浇上元灯,日晒清明日:上元日下雨,清明定放晴。 4、春曝死鬼,夏雾做大水:春天降雾会放晴,夏天降雾会雨涝成灾。 5、立春之日雨淋淋,阴阴湿湿到清明。 6、惊蛰闻雷米似泥:惊蛰日打雷,表示节气无误,风调雨顺,稻丰收,米价便宜。 7、雷打立春节,惊蛰雨不歇。 8、春分有雨是丰年。 9、立春晴,雨水均。 10、春寒雨若泉,冬寒雨四散:春天气温低则多雨,冬天气温低雨反而少。 11、春分:春分风多雨水少,土地解冻起春潮,稻田平整早翻晒,冬麦返青把水浇。 12、年逢双春雨水多,年逢双春好种田。

13、春分前好布田,春分后好种豆:这是台湾北部的农业现象,南部则比较早。 14、立春晴一日,耕田不费力。 15、春分前冷,春分后暖;春分前暖,春分后冷。 16、惊蛰:惊蛰天暖地气开,冬眠蛰虫苏醒来,冬麦镇压来保墒,耕地耙耘种春麦。 17、雨水日下雨,预兆成丰收。 18、春分阴雨天,春季雨不歇。 19、春分大风夏至雨。 20、腊月立春春水早,正月立春春水迟。 21、立春打了霜,当春会烂秧。 22、雨淋春牛头,七七四十九天愁。 23、吃了春分饭,一天长一线。 24、春分秋分,昼夜平分。 25、正月展春流:立春以后,潮汐海流加大。 26、“春分南风,先雨后旱” 27、立春打雷,十处猪栏九处空:表示六畜不安。 28、春分西风多阴雨。 29、谷雨:谷雨雪断霜未断,杂粮播种莫迟延,家燕归来淌头水,苗圃枝接耕果园。 30、春分,日暝封分:春分日昼夜各为十二小时。 31、立春赶春气:立春之后万象回春,稻田、池塘等水面开始

春分

春分,平分了春季,是春天九十天的中分点,属于季节更替中二十四节气之一,太阳位于黄经0度,春分这一天太阳直射赤道,古来俗有“风雨送暖季中春,桃柳着妆日焕新,赤道金阳直射面,白天黑夜两均分”的美诗佳句。春分日全球昼夜等长,白天和黑夜平分各为12小时,春分过后北半球各地昼渐长夜渐短。春分有三候,一候燕归来,二候雷发声,三候始闪电。这期间常伴有春旱、沙尘和倒春寒,这期间北方正是香葱的采摘季节,民间俗有吃香葱的习俗。——【题记】春分,是反映四季变化的二十四节气之一,一年中通常以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来顺延季节的变迁。初春时节,虽然乍暖还寒,可气温回升的很快,一段温和之后,又会出现短时间的气温持续偏低,这种现象在气象说上通常被称为“倒春寒”。寒潮来时,单薄的衣襟又要再添衣物,要防痛避免寒风的袭扰;寒潮来时,待放的花蕾蔫了,不再能传精授粉,会直接影响果实的成型,减少果实的产量。春分风多雨水少,土地解冻起春潮,梯田平整早翻耕,冬麦返青把水浇。从春分这天开始,呼啸的风儿带着暖意开始不停的叫嚣,吹近了山川,吹青了杨柳,吹干了刚刚春耕湿润的土壤,若没有及时的给土壤补充水分,就会出现春旱,农作物不能及时播种,会直接延误农作物的成长。狂舞的山风带着哨音开始不停的呼啸,吹开了花蕾,吹绿了小草,土地解冻河流解封,大地泛起了春潮,到处是春的轻呢,到处是花的海洋。春分风不小,叫嚣的风儿常常夹带着风沙肆意的席卷我们居住的城市和乡村,不一会儿碧蓝的晴空,就变成了黄色的帷幕,遮天蔽日,飞沙走石。风卷着沙,不时打在窗棂上,发出“沙啦啦”有节奏的声响,不时扑打在脸上,生生作疼,不时迷离了双眼,浸出泪水。弥漫扬沙如窒死,奈何自作岂能饶,愿天一阵霖霖雨,满眼黄尘瞬时消。沙尘咬啮和窒息着万物生灵,乱砍乱伐是根苗,退耕还林,防风固沙,迫切需要提上日程。我躺在十面埋伏的旷野上,太阳用利剑把白昼和黑夜平均分开,春分这一日全球昼夜等长,春分过后北半球各地昼渐长夜渐短。古来就有“风雨送暖季中春,桃柳着妆日焕新,赤道金阳直射面,白天黑夜两均分”的美诗佳句,着实把春分这个节气描述的恰如其分。这一刻,流云和燕子一起北迁,披星戴月,夜栖昼行,含泥筑巢,用翘起的尾翼,剪开沧海桑田;这一刻,雷声和闪电一起涌现,雷有发声,电有闪现,浮光掠影,用声光的结合,静待春雨的初见;这一刻,灌溉和播种一起忙碌,草长莺飞,杨柳青青,妆换新颜,靠勤劳的双手,绘就春耕无限。我躺在生机无限的旷野上,太阳停留在黄经0度,这一天太阳直射赤道。此时,桃花蕾的骨朵在春风中待放,油菜花的沁香在田野中蔓延,冬小麦的麦秆在肥水中拔节,越冬作物开始进入生长阶段,春季作物开始进入萌芽阶段;此时,北方正是香葱的采摘季节,民间俗有吃香葱的习俗;此时,辛勤的蜜蜂蛰醒了万朵花蕾,静待绽放,吟唱的黄鹂叫醒了沟壑山川,碧水青山,放歌的布谷唤醒了春播农耕,浇水播种,辛勤耕作忙碌的日子就要到来。正可谓是春“分”得意,春光无限,春暖花开。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春分时节,正是草木生长的萌芽期,也是在春风中放风筝的大好季节。沐浴在暖融融的春光里,放开胸怀投入大自然的怀抱,一线在手,风筝乘风高飞,随风飘舞,飘忽不定,放出去的是自由,收获的是放松。在放风筝的过程中,由于不停的跑动、牵线、遥控,急缓相间,有张有弛,有利于放松钮骨,活动肌肉,远眺可以调节眼肌功能,也可以消除眼的疲劳。莫道风俗去,鸢飞正满天,嗅着春潮泛起的清新,睹着春光播撒的快意,实乃是人生一大快事。春分,你是入眼的沙,你是呼啸的风,你是萌动的景;春分,你是归来的燕,你是发声的雷,你是闪光的电。春分麦起身,春耕紧跟行,土地解冻,河流解封,一刻值千金,这一天我将与你平分昼夜,这一天我将与你平分春色。

二十四节气的故事

二十四节气的故事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独创的文化遗产,它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由于2000年来,我国的主要政治活动中心多集中在黄河流域,二十四节气也就是以这一带的气候、物候为依据建立起来的。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多变,故二十四节气对于很多地区来讲只是一种参考。 从二十四节气的字面含义来看: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分别表示四季的开始。“立”即开始的意思。公历上一般在每年的2月4日、5月5日、8月7日和11月7日前后。夏至、冬至――表示夏天、冬天到了。“至”即到的意思。夏至日、冬至日一般在每年公历的6月21日和12月22日。春分、秋分――表示昼夜长短相等。“分”即平分的意思。这两个节气一般在每年公历的3月20日和9月23日左右。雨水――表示降水开始,雨量逐步增多。公历每年的2月18日前后为雨水。惊蛰――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壤中冬眠的动物。这时气温回升较快,渐有春雷萌动。每年公历的3月5日左右为惊蛰。清明――含有天气晴朗、空气清新明洁、逐渐转暖、草木繁茂之意。公历每年大约4月5 日为清明。谷雨――雨水增多,大大有利谷类作物的生长。公历每年4月20日前后为谷雨。小满――其含义是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成熟,只是小满,还未大满。大约每年公历5月21日这天为小满。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夏种开始。每年的6月5日左右为芒种。小暑、大暑、处暑――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还未达最热,大暑才是最热时节,处暑是暑天即将结束的日子。它们分别处在每年公历的7月7日、7月23日和8月23日左右。白露――气温开始下降,天气转凉,早晨草木上有了露水。每年公历的9月7日前后是白露。寒露――气温更低,空气已结露水,渐有寒意。这一天一般在每年的10月8日。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霜降一般是在每年公历的10月23日。小雪、大雪――开始降雪,小和大表示降雪的程度。小雪在每年公历11月22日,大雪则在12月7日左右。小寒、大寒――天气进一步变冷,小寒还未达最冷,大寒为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公历1月5 日和该月的20日左右为小、大寒。 为什么是24个节气 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视太阳从春分点(黄经零度,此刻太阳垂直照射赤道)出发,每前进15度为一个节气;运行一周又回到春分点,为一回归年,合360度,因此分为24个节气。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24节气是我国民间传统节令。早在周朝和春秋时代就用"土圭"测日影办法而定夏至、冬至、春分、秋分。二十四节气是把一年内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变化和引起的地面气候的演变次序,将全年平分为二十四等份,并给每个等份起名,这就是24节气由来。名称和顺序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每个节气约间隔半个月的时间,分列在十二个月里面。在月首的叫做节气,在月中的叫做“中气”,所谓“气”就是气象、气候的意思。二十四节气与季节、温度、降水及物候有密切的联系,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分别表示春、夏、秋、冬四季的开始,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季节的转折点。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五个节气是表示最热、最冷的出现时期;白露、寒露、霜降表示低层大气中水汽

关于春分的古诗

关于春分的古诗 春分,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点。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公历大约为3月20日左右。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了关于春分的古诗,希望能帮助到您。 春分的古诗七言1《春分》长卿 日月阳阴两均天,玄鸟不辞桃花寒。 从来今日竖鸡子,川上良人放纸鸢。 2《七绝·苏醒》 春分雨脚落声微,柳岸斜风带客归。 时令北方偏向晚,可知早有绿腰肥。 3《七绝·春分》( 左河水) 风雷送暖入中春,桃柳着装日日新。 赤道金阳直射面,白天黑夜两均分。 4《癸丑春分后雪》宋苏轼 雪入春分省见稀,半开桃李不胜威。 应惭落地梅花识,却作漫天柳絮飞。 不分东君专节物,故将新巧发阴机。 従今造物尤难料,更暖须留御腊衣。 其他春分的古诗《偷声木兰花·春分遇雨》 天将小雨交春半,谁见枝头花历乱。 纵目天涯,浅黛春山处处纱。

焦人不过轻寒恼,问卜怕听情未了。许是今生,误把前生草踏青。 《春分日》唐徐铉 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 绿野徘徊月,晴天断续云。 燕飞犹个个,花落已纷纷。 思妇高楼晚,歌声不可闻。 《南乡子春分》(相城寒雨客) 风雨半春长,龙抬头日日丽光。 邻塘睡莲预惊萍,涟漪。 踏春不见卧盼蓠。 春分艳阳天,齿儿戏发发更藏。 宜兰伴窗翠正好,笑扬。 牵纤菜花青径香。 《蝶恋花》葛胜仲 已过春分春欲去。 千炬花间,作意留春住。 一曲清歌无误顾。 绕梁馀韵归何处。 尽日劝春春不语。 红气蒸霞,且看桃千树。 才子霏谈更五鼓。

剩看走笔挥风雨。 《画堂春》仲并 溪边风物已春分。画堂烟雨黄昏。 水沈一缕袅炉薰。尽醉芳尊。 舞袖飘摇回雪,歌喉宛转留云。 人间能得几回闻。丞相休嗔。 《踏莎行》欧阳修 雨霁风光,春分天气。 千花百卉争明媚。 画梁新燕一双双,玉笼鹦鹉愁孤睡。 薜荔依墙,莓苔满地。 青楼几处歌声丽。 蓦然旧事心上来,无言敛皱眉山翠。 来源网络搜集整理,仅作为学习参考,请按实际情况需要自行编辑

二十四节气:春分的故事

二十四节气:春分的故事 晋朝的时候,战乱频繁,兵祸不断,百姓苦不堪言。但是秦岭深处的张家凹村,因为地处偏僻,倒也安享了多年太平。 村里有个叫吉文孝的,老实巴交,靠祖上留下来的三亩地过日子。吉文孝的妻子姓柳,夫妻俩有个儿子,取名吉宏成,聪明乖巧。一家人过得其乐融融。 哪知这一年春分的前几天,村上大户张豪天的管家宋狐狸突然登门,说张家打算重修祖坟,选中了吉文孝家那三 什么事都没有发生过。 身时,祭坛突然“轰” 坛I临香,吉家祖地,专作祭堂。” 组织祭日的道士脸色突变,说:“ 们不能违背神意呀!” !”吉文孝急得满脸通红:“你,你们……!” ?建祭堂是关系到全村 “是呀是呀,这是神意!”“日神不可亵渎!”j‘天意难违,吉“神意?”?” !好,吉文孝,春分讲究竖鸡蛋,咱们不妨比一比:我代表神竖,如果竖不起来,证明是我搞鬼,任打任罚;如果你竖不起来,证明那确是神意,你敢吗?” “比就比!”吉文孝被他这么一激,想都没想就答应了。张豪天拍拍手,便有人拿来了鸡蛋。道士先竖,说也怪,三枚鸡蛋没多大工夫就全竖了起来。轮到吉文孝了,他连试几次,却一枚都没竖起来。 就这样,吉家祖传的三亩良田到了张豪天的手里,吉文孝又气又急,没过几天便病死了。吉柳氏想去县衙告状,可没人理她。就在她痛不欲生的时候,八岁的儿子吉宏成突然不见了。 转眼间,十年过去了,又到了春分时节。这天晚上,吉柳氏孤独地坐在小茅屋里,突然,“笃笃笃”传来了一阵敲门声。一个低低的声音传了进来:“娘,是我,宏成呀!”

“宏成?”吉柳氏腾地站起来,一把拉开了门。门外,一个军官打扮的年轻人出现在她眼前,那脸庞分明跟当年的 吉文孝一样。吉柳氏浑身一颤,紧紧搂住了分散十年的儿子:“宏成,真的是你呀!你可回来了!” 母子相拥痛哭,过了许久,吉柳氏止住哭声,问:“儿呀,这些年你去了哪里?”吉宏成叹口气,说起了这些年的 经历:那年父亲死后,他整天盘算着如何为父报仇。没想到被宋狐狸打昏,丢进了大河。幸亏他命大,被人救了,他投了军,现在已经是一名军官了。 吉宏成对吉柳氏说:“娘,咱能报仇了,我已经把张豪天、宋狐狸还有那个臭道士抓住了,就等你一句话,咱想 怎么处置就怎么处置!”说着,吉宏成向外吼了一声:“押上来!”门一开,两个兵丁把五花大绑的宋狐狸押了进来。 吉柳氏哽咽着问道:“姓宋的,我家和你无冤无仇,你为啥要气死我男人又加害我儿子?”宋狐狸吓得脸色苍白: “夫人饶命,那些都是张豪天命小人干的! 没办法呀……” 吉柳氏恨恨地说:“把张豪天押进来!” 他:“宋狐狸什么都告诉我了,那都是真的?” 样?”吉柳氏怒喝道:“ 张豪天仰天大笑:“行得正坐得端? 百家? 胡人的力量,就凭他,怎么能动得了我 “ 张豪天说:“!你记住,不管是谁,欠下的债都是要还的!” “张豪天说的是真的吗?”吉宏成跪了下来:“娘,张家有势, !”吉柳氏扶起儿子,慢慢说:“娘知道你是为了报仇才出 ” 这一切来之不易,我不会放弃的。娘,你跟我走吧。”吉柳氏脸色变了:“孩子,你别忘了咱生是晋人,就是死了,骨 子里标的也是晋鬼呀!再说了,你爹,还有你的祖上,他们都埋在大晋,怎能一走了之呢?” 吉宏成嘿嘿一笑,说:“娘,人为活而生,何必为死而守?只要能过得扬眉吐气,管他身在何处?儿其实已经改了 姓名,如今叫石尚北!”吉柳氏呆住了,她知道,眼前的吉宏成已不是十年前自己那个乖巧伶俐的儿子了,自己劝不了他,更阻止不了他了。她木然点点头,喃喃道:“好啊,连名字也改了……” 天很快就亮了,人们突然发现,整个村子已经被军队团团围住。正惊慌间,宋狐狸敲着小锣村前村后喊了起来,要大家立即到祭堂去,赵国的石大将军要亲自带领大家拜日。 不到一顿饭工夫,全村人都集中到了祭堂前。祭台上,石大将军端坐正中,吉宏成傲立一旁。有眼尖的小声惊叫:“天哪,那不是吉文孝的儿子宏成吗?”“他不是死了吗?”“是呀,他怎么回来了?”台下顿时议论纷纷。

春分节气的由来故事是什么

春分节气的由来故事是什么 3月20日为春分节气,此时春暖花开,草长莺飞,农民也进入了农忙的时刻,在古代就已制定出二十四节气,每个节气都反应了季节的变化,并且指导着农事活动,影响人人 们的衣食住行,每个节气都有每个节气的历史由来,那么春分节气的由来是怎样的。 每年公历3月21日,太阳到达黄经0度春分点时开始。这天昼夜长短平均,正当春 季九十日之半,故称“春分”。古时又称为“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春分 的意义,一是指一天时间白天黑夜平分,各为12小时;二是古时以立春至立夏为春季,春 分正当春季三个月之中,平分了春季。春分这一天阳光直射赤道,昼夜几乎相等,其后阳 光直射位置逐渐北移,开始昼长夜短。春分是个比较重要的节气,它不仅有天文学上的意义:南北半球昼夜平分;在气候上,也有比较明显的特征,春分时节,我国除青藏高原、 东北、西北和华北北部地区外都进入明媚的春天,在辽阔的大地上,杨柳青青、莺飞草长、小麦拔节、油菜花香。 春分,古时又称为“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明史·历一》说:“分者,黄赤相交之点,太阳行至此,乃昼夜平分。”所以,春分的意义,一是指一天时间白 天黑夜平分,各为12小时;二是古时以立春至立夏为春季,春分正当春季三个月之中,平 分了春季。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夏历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秋 同义。”汉董仲舒《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至于中春之月,阳在正东,阴在正西,谓之春分。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古代黄河流域与之相应的物候现 象为“玄鸟至,雷乃发声,始电”见《农桑通诀》。这时我国大部分地区越冬作物进入春 季生长阶段。华中地区农谚:“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干金。”春分亦是传统节日。在周代,春分有祭日仪式。《礼记》:“祭日于坛。”孔颖达疏:“谓春分也。”此俗历代相传。 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春分祭日,秋分祭月,乃国之大典,士民不得擅祀。”清 代春分前后,宫中词庙皆有大臣致祭,世家士族亦于是日致祭宗祠。南朝梁宗懔《荆楚岁 时记》载:“春分日,民并种戒火草于屋上。有鸟如乌,先鸡而鸣,民候此鸟则入田,以 为候。”明代山东淄川于是日栽植树木,作春酒,酿酷。《文水县志》载:“春分日,酿 酒拌酷,移花接木。” 竖鸡蛋:在每年的春分这天,世界各地有数以千万计的人在做“中国民俗竖鸡蛋”。 玩法:选择一个光滑匀称、刚生下四五天的新鲜鸡蛋,轻手轻脚地在桌子上把它竖起来。 虽然失败者颇多,但成功者也不少。春分成了竖蛋游戏的最佳时光,故有“春分到,蛋儿俏”的说法。 祭日:周代,春分有祭日仪式。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春分祭日,秋分祭月,乃国之大典,士民不得擅祀。”古代帝王的祭日场所大多设在京郊,元朝时建有日坛,此

春分前面是哪个节气,你知道吗

春分前面是哪个节气,你知道吗 二十四节气是小学的时候,已经要开始学习的内容。每个小学生都耳熟能详。一般都是让你熟悉一下到底是哪几个节气,记得那时候是串成一首家喻户晓的曲子。接下来和小编一起看看春分前面一个是什么节气吧,重温一下。 春雨惊春清谷天(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故春分之前乃惊蛰也。 春分的分,指的是昼夜平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四个节气,在这一天,太阳直射在赤道上,从这一天开始,大地春暖花开,大地回春,农村开始进行农作和田间劳动,也是人们开始出游踏青的好日子。 春分这一天有些什么现象呢?首先,这一天,全球的各个地方都是昼夜等长的。从春分过去之后,北半球的白天逐渐变长,夜间逐渐变短,而南半球则正好相反,夜间逐渐变长,白天逐渐变短。 春分的这一天,全球都没有极昼或是极夜的现象,而从春分过去之后,在地球的北极附近则开始出现极昼,极昼的范围逐渐扩大,而地球的南极附近极昼现象结束,开始出现极夜,并且极夜的范围逐渐扩大。 惊蛰,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壤中冬眠的动物。这时气温回升较快,渐有春雷萌动。每年公历的3月6日左右为惊蛰。二十四节气之一。蛰是藏的意思。“惊蛰”是指钻到泥土里越冬的小动物被雷震苏醒出来活动。“惊蛰”节气日,地球已经达到太阳黄经345度,一般在每年3月4日~7日。 中国古代将惊蛰分为三候:“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黄鹂)鸣;三候鹰化为鸠。”描述已是桃花红、李花白,黄莺鸣叫、燕飞来的时节,大部分地区都已进入了春耕。惊醒了蛰伏在泥土中冬眠的各种昆虫的时候,此时过冬的虫卵也要开始卵化,由此可见惊蛰是反映自然物候现象的一个节气。 实际上,昆虫是听不到雷声的,大地回春,天气变暖才是使它们结束冬眠,“惊而出走”的原因。中国各地春雷始鸣的时间早迟各不相同,就多年平均而言,云南南部在1月底前

春分的故事

春分的故事 【篇一:春分竖蛋】 春分到,蛋儿俏 ——春分竖蛋活动 活动目的: 1、让学生感受活动的乐趣,了解竖蛋习俗,明白其中的科学知识。 2、通过竖蛋活动让学生知道做事情欲速则不达,要心平气和,也要 有十足的耐心和一定的恒心,这样就会成功。 活动重难点:了解节气习俗,能耐心把鸡蛋竖起。 活动准备:1、每人准备鸡蛋一个。 2、搜集春分竖蛋资料。 活动流程: 一、无拘无束,聊春分(春分习俗知多少?) 1、教师问题导入:辽阔的大地上,岸柳青青,莺飞草长,小麦拔节,油菜花香,桃红李白迎春黄。春分到了,大家知道春分节气都有什 么习俗呢? 2、学生畅所欲言 3、教师小结。(引出竖蛋活动) 二、春分到,蛋儿俏 1、介绍活动由来以及传说(可以由学生介绍教师补充完成)在古 老的传说中,春分这天最容易把鸡蛋立起来。据史料记载,“春分” 立蛋的传统起源于4000年前的中国,当时是为了庆祝春天的来临。“春分到,蛋儿俏”的说法一直流传到现在。这一天,中国很多 地方都会举行立蛋比赛。竖蛋是春分这一天最好玩的民间习俗, (也可以介绍哥伦布竖蛋的故事) 2、“竖蛋”比赛 1)教师激趣:今天,我们也来一次竖蛋比赛。怎样把鸡蛋立起来?专家介绍说,挑选没有冷藏或煮熟过的蛋(必须是买回来放了2至 3天的蛋),使其大头朝下,找一个水平如镜的平面,静下心来, 小心翼翼,集中精力在指尖。看一看,蛋是不是真能立起来? 要求:以小组为单位,在同等的时间内,竖起鸡蛋多的小组获胜。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竖蛋 3、评比交流 1)评选优胜小组并请代表介绍竖蛋技巧。

2)在学生成功经验介绍的基础上明示竖蛋蕴含的科学知识 资料补充:春分这一天之所以能比较容易地把鸡蛋竖起来,是因为 春分是南北半球昼夜都一样长的日子,呈66.5度倾斜的地球地轴与 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平面处于一种力的相对平衡状态,有利于竖蛋。其次,鸡蛋的表面高低不平,有许多突起的“小山”。根据三点 构成一个三角形和决定一个平面的道理,只要找到三个“小山”和由 这三个“小山”构成的三角形,并使鸡蛋的重心线通过这个三角形, 那么这个鸡 蛋就能竖立起来了。此外,最好要选择生下后4—5天的鸡蛋,这是 因为此时鸡蛋的蛋黄素带松弛,蛋黄下沉,鸡蛋重心下降,有利于 鸡蛋的竖立。 三、不弃不馁,感受成功 刚才竖蛋成功的同学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能够心平气和、不急不躁,耐心去做。所以,做事情欲速则不达,要心平气和,也要有十 足的耐心和一定的恒心,这样就会成功。 最后,竖蛋没有成功的同学,运用掌握的科学方法,再次尝试竖蛋,一定会成功的。 四、用心记录,体味快乐 活动结束后,可以选择写日记的时间,让孩子们记录下这次活动的 过程。 【篇二:尧舜禹的故事】 炎,黄,尧舜时期的事 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传说中,黄帝原是黄河流域一个部落联盟的领袖,生活在大约4000多年以前。他提倡种植五谷,驯养牲畜,促使 这个部落联盟逐步强大。后来,黄帝部落和西方的炎帝部落联合。 打败了南方的蚩尤部落。黄帝和炎帝两个部落联盟结合在一起,经 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相传,黄帝和蚩尤的战争,发生 在涿鹿,蚩尤施展了法术,三天三夜大雾弥漫,对面看不见人。黄 帝命令制造一架指南车,识别了方向,大败蚩尤,最后擒杀了他。 黄帝以后,黄河流域部落联盟的杰出首领,先后有尧、舜、禹。那 时候,部落联盟首领由推选产生。尧年老了,召开部落联盟会议, 大家推举有才德的舜为继承人。尧死后,舜继承了尧的位置。舜年 老了,也采取同样的办法把位置让给治水有功的禹。这种更替首领 位置的办法,历史上叫作“禅让”。相传,尧很节俭。他住在茅屋里,吃糙米饭,喝野菜汤,身上穿着麻布袄。舜品德也好,能以身作则。

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与立春,夏,秋,冬

1 为什么,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比立春,夏,秋,冬重要 ? 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分别是太阳直射赤道北回归线赤道南回归线的时间。春夏秋冬是依照太阳直射地球的直射点的位置来分的而南北回归线是太阳直射地球的最北和最南端。也就是说太阳能直射到的地方只有南北回归线以内。而赤道正好把它分为两段,一段在北半球,一段在南半球。这样,当太阳直射到北半球时(即夏至左右)北半球天气比较热,就是夏,太阳直射到南半球时(即冬至左右)南半球天气比较冷,就是冬。当太阳直射既没有太靠近北,又没有太接近南时(即春分或秋分左右)就是春或秋。也就是说,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在全球全世界都是一致的,统一的。而立春,夏,秋,冬会因地区的不同而改变。例如:中国立夏时,澳大利亚则立冬。但夏至这一天就是这一天,像1月1日这一天一样,全球人都过,不会改变。 2 春分,秋分,夏至,东至与春季,秋季,夏季冬季的区别 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叫节气,分别是一天。具体的说这两分两至都有具体时刻,可以具体到这一天的某小时某分某秒钟。不过,人们一般都认为它们分别是一天。 春分日一般在3月21日 秋分日一般在6月22日 夏至日一般在9月23日 冬至日一般在12月23日 春季、秋季、夏季、冬季叫季节,分别是三个月约91天。 春季一般是公历3、4、5月 秋季一般是公历6、7、8月 夏季一般是公历9、10、11月 冬季一般是公历12、1、2月 两分两至一般都在它们对应的季节的中间一点。 春分在春季,夏至在夏季,秋分在秋季,冬至在冬季。 对四季的划分,有以下几种方法: 1.天文划分法从天文现象看,四季变化就是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在一年中,白昼最长、太阳高度最高的季节就是夏季,白昼最短、太阳高度最低的季节就是冬季,冬、夏两季的过渡季节就是春、秋两季。为此,天文划分四季法,就是以春分(3月21日)、夏至(6月21日)、秋分(9月21日)、冬至(12月21日)作为四季的开始。即:春分到夏至为春季,夏至到秋分为夏季,秋分到冬至为秋季,冬至到春分为冬季。 2.气象划分法在气象部门,通常以阳历3~5月为春季,6~8月为夏季,9~11月为秋季,

二十四节气之春分养生篇

二十四节气之春分养生篇 3月21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春分。“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一个“分”字道出了昼夜、寒暑的界限。这时太阳黄经为0度,太阳的位置在赤道上方。农历书中记载“斗指壬为春分,约行周天,南北两半球昼夜均分,又当春之半,故名为春分。” 春分日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点,南北半球昼夜相等。从这一天起,太阳直射位置渐向北移,南北半球昼夜长短也随之而变,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与之相反。春分一到,雨水明显增多,我国平均地温已稳定通过10度,这是气候学上所定义的春季温度。而春分节气后,气候温和,雨水充沛,阳光明媚,我国大部分地区的越冬作物进入春季生长阶段,此时也是早稻的播种期。各地农谚对春分有不同的说法:山东有谚语“春分日植树木,是日晴,则万物不成”;湖北有“春分有雨家家忙,先种瓜豆后插秧”;广东有谚语“春分在前,斗米斗钱”。欧阳修对春分也曾有过一段精彩的描述:“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无论南方北方,春分节气都是春意融融的大好时节,我国的台湾省更是兰花盛开的时候。 由于春分节气平分了昼夜、寒暑,人们在保健养生时应注意保持人体的阴阳平衡状态。斯大林有言:“物体相对静止的可能性,暂时平衡的可能性,是物质分化的根本条件,因而也是生命的根本条件”。我们为了求得这种“暂时平衡状态”的“生命的根本条件”,对保持人体的阴阳平衡就成为养生的一条重要法则,这一法则无论在精神、

饮食、起居等方面的调摄上,还是在自我保健和药物的使用上都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在养生中如何运用阴阳平衡规律,协调机体功能,达到机体内外的平衡状态,使人体这一有机的整体始终保持一种相对平静、平衡的状态是养生保健的根本。 《素问·至真要大论》:“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是说人体应该根据不同时期的阴阳状况,使“内在运动”也就是脏腑、气血、精气的生理运动,与“外在运动”即脑力、体力和体育运动和谐一致,保持“供销”关系的平衡。避免不适当运动的出现而破坏人体内外环境的平衡,加速人体某些器官的损伤和生理功能的失调,进而引起疾病的发生,缩短人的生命。现代医学研究证明:人的生命在活动过程中,由于新陈代谢的不协调,可导致体内某些元素的不平衡状态的出现,即有些元素的积累超量,有些元素的含量不足致使早衰和疾病的发生。而一些非感染性疾病都与人体元素平衡失调有关。如当前在世界上危害人类健康最大的心血管病和癌症的产生,都与体内物质交换平衡失调密切相关,究其原因,无一不是阴阳失调之故。平衡保健理论研究认为,在人生不同的年龄段里,根据不同的生理特点,调整相应的饮食结构,补充必要的微量元素,维持体内各种元素的平衡,将会有益于我们人类健康。 《素问·骨空论》:“调其阴阳,不足则补,有余则泻”。传统饮食养生与中医治疗均可概括为补虚、泻实两方面。如益气、养血、滋阴、助阳、填精、生津为补虚;解表、清热、利水、泻下、祛寒、去风、燥湿等方面则可视为泻实。中医养生实践证明,无论补或泻,

春分节气的含义

春分节气的含义 春分,古时又称为“日中”、“日夜分”,在每年的3月19日~22日,这时太阳到达黄经0°。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另《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说:“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所以,春分的意义,一是指一天时间白天黑夜平分,各为12小时;二是古时以立春至立夏为春季,春分正当春季三个月之中,平分了春季。 我国古代将春分分为三候:“一候元鸟至;二候雷乃发声;三候始电。”便是说春分日后,燕子便从南方飞来了,下雨时天空便要打雷并发出闪电。 3月19日~22日是二十四节气的春分,太阳运行到黄经0度(春分点)时开始春分节气。分者半也,这一天为春季的一半,故叫春分。春分这一天阳光直射赤道,昼夜几乎相等,其后阳光直射位置逐渐北移,开始昼长夜短。 春分节气,东亚大槽明显减弱,西风带槽脊活动明显增多,蒙古到东北地区常有低压活动和气旋发展,低压移动引导冷空气南下,北方地区多大风和扬沙天气。当长波槽东移,受冷暖气团交汇影响,会出现连续阴雨和倒春寒天气。 春分时节,除了全年皆冬的高寒山区和北纬45°以北的地区外,全国各地日平均气温均稳定升达0℃以上,严寒已经逝去,气温回升较快,尤其是华北地区和黄淮平原,日平均气温几乎与多雨的沿江江

南地区同时升达10℃以上而进入明媚的春季。辽阔的大地上,岸柳青青,莺飞草长,小麦拔节,油菜花香,桃红李白迎春黄。而华南地区更是一派暮春景象。从气候规律说,这时江南的降水迅速增多,进入春季“桃花汛”期;在“春雨贵如油”的东北、华北和西北广大地区降水依然很少,抗御春旱的威胁是农业生产上的主要问题。 “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北方春季少雨的地区要抓紧春灌,浇好拔节水,施好拔节肥,注意防御晚霜冻害;南方仍需继续搞好排涝防渍工作。江南早稻育秧和江淮地区早稻薄膜育秧工作已经开始,早春天气冷暖变化频繁,要注意在冷空气来临时浸种催芽,冷空气结束时抢晴播种。群众经验说:“冷尾暖头,下秧不愁。”要根据天气情况,争取播后有3—5个晴天,以保一播全苗。春茶已开始抽芽,应及时追施速效肥料,防治病虫害,力争茶叶丰产优质。 “二月惊蛰又春分,种树施肥耕地深。”春分也是植树造林的极好时机,古诗就有“夜半饭牛呼妇起,明朝种树是春分”之句。在火热的农忙季节,要继续用我们的双手去绿化祖国山河,美化我们的环境。 春分是反映四季变化的节气之一。我国古代习惯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表示四季的开始。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则处于各季的中间。春分这天,太阳光直射赤道,地球各地的昼夜时间相等,所以古代春分秋分又称为“日夜分”,民间有“春分秋分,昼夜平分”的谚语。 春分后,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越冬作物进入春季生长阶段。华中

幼儿园二十四节气之春分日活动方案

幼儿园二十四节气之春分日活动方案小班活动 有趣的蛋宝宝 活动目标: 1. 激发幼儿对蛋的兴趣。 2. 知道鸡蛋和鹌鹑蛋的特征以及它们的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 3. 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鸡蛋、鹌鹑蛋若干,母鸡和鹌鹑图片各一幅,小花若干。 活动过程: 1. 寻找蛋宝宝并与蛋宝宝做游戏。 2. 知道鸡蛋和鹌鹑蛋的外形特征。 提问:刚才是怎样与蛋宝宝做游戏? 蛋宝宝为什么可以滚动?搓蛋宝宝时有什么感觉?它们的妈妈是谁? 3. 游戏:给蛋宝宝送红花。 提问:你喜欢哪一种蛋宝宝?为什么? 4. 找出鸡蛋与鹌鹑蛋的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 提问:鸡蛋与鹌鹑蛋有哪些相同的地方?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小结:鸡蛋与鹌鹑蛋的相同之处是都有蛋黄和蛋白、蛋壳,都是椭圆形,都有营养,都可以进行孵化;不同之处是大小不同,蛋壳上的花纹不同,妈妈不同,孵化出来的宝宝不同。 5. 自己剥蛋壳并品尝蛋宝宝。 活动延伸: 区分熟蛋和生蛋 中班活动 蛋宝宝站起来 活动目标: 1. 通过游戏,探索让蛋立起来的方法。 2. 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培养幼儿对周围事物的兴趣,发展幼儿想像力与动手能力。 3. 树立自信心,体验成功的乐趣。 活动准备: 熟蛋若干,沙子、瓶盖、玻璃瓶、积木、碎布等。 活动过程: 1. 出示鸡蛋宝宝的图片,激发幼儿兴趣。 教师:瞧!它是谁呀?蛋宝宝遇到一个难题,它也想跟小朋友一样站起来做游戏,你们有什么好的办法吗? 2. 自由探索,寻找蛋站立的方法。

请幼儿讨论思考。每位幼儿一个蛋,幼儿探索,寻找在桌面上让蛋站立的方法。教师观察、鼓励。 幼儿交流操作方法。教师根据幼儿操作、交流情况作简单小结。 提出问题:有没有不把蛋磕破就让蛋宝宝站立起来的方法? 3. 提供不同材料,请幼儿再次寻找让蛋立起来的方法。 ●出示并介绍为幼儿准备的各种材料。 提醒幼儿注意事项:轻拿轻放、不将沙子乱撒。 ●幼儿自由选择材料进行试验。 ●教师观察指导,给幼儿提供帮助。 引导幼儿使用各种辅助材料让蛋站立。鼓励幼儿多试、多想、多观察。幼儿相互参观,交流方法。 ●师幼共同总结让蛋站立的各种方法。 活动延伸: 蛋宝宝送礼物。 大班活动 不倒的蛋宝宝 活动目标: 1. 在玩玩做做中,发现“不倒翁”不倒的原因,体验探究的乐趣。 2. 主动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发现与想法,认真倾听他人的表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