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师范大学学前教育评价离线作业
20春东北师范大学《当代外国学前教育》离线考核试题及答案

20春东北师范大学《当代外国学前教育》离线考核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个国家的学前教育体系被誉为“全球学前教育典范”?A. 美国B. 英国C. 德国D. 日本答案:B2. 在英国的学前教育体系中,以下哪个阶段属于基础阶段?A. 3-5岁B. 5-7岁C. 7-11岁D. 11-14岁答案:A3. 以下哪个国家的学前教育注重幼儿的自主性和创造性?A. 瑞典B. 俄罗斯C. 法国D. 韩国答案:A4. 以下哪个国家的学前教育课程以“五大领域”为核心?A. 美国B. 德国C. 日本D. 英国答案:D5. 以下哪个国家的学前教育强调“以儿童为中心”?A. 中国B. 英国C. 德国D. 法国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美国的学前教育体系主要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三个阶段。
答案:婴儿阶段、幼儿阶段、学龄前阶段2. 英国的学前教育体系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三个阶段。
答案:基础阶段、第一关键阶段、第二关键阶段3. 德国学前教育的特点是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注重实践、注重环境、注重自主性4. 日本学前教育的核心课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语言、健康、社会、自然5. 瑞典学前教育的目标是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培养幼儿自主性、提高幼儿创造性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请简要介绍美国的学前教育体系。
答案:美国的学前教育体系主要包括婴儿阶段、幼儿阶段和学龄前阶段。
婴儿阶段主要针对0-2岁的儿童,注重培养幼儿的基本生活技能和情感发展;幼儿阶段主要针对3-5岁的儿童,注重培养幼儿的语言、认知、情感和社会技能;学龄前阶段主要针对5-6岁的儿童,注重为幼儿进入小学做好准备工作。
2. 请简要介绍英国的学前教育课程设置。
2020春东师《学前教育研究方法》离线考核答案

离线考核《学前教育研究方法》满分100分一、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40分。
)1.假设检验的基本步骤是什么?答:(1)建立假设检验,确定检验水准。
(2)计算检验统计量。
(3)确定P值,作出推断结论。
2.撰写摘要的要求有哪些?答:(1)简洁。
摘要一般要有中文摘要和与之对应的外文摘要。
中文摘要一般不宜超过200-300字(如遇特殊需要字数可以略多);外文摘要不宜超过250个实词,所以摘要要排除相关学科领域内常识性的内容,要力避引证和举例,要准确使用名词术语、恰当使用缩略语等。
(2)完整。
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即摘要本身有论点、有论据、有结论,合乎逻辑,是一篇结构完整的短文,读者不读论文全文、仅读摘仍然可以理解论文的主要内容、作者的新观点和想法、课题所要实现的目的、采取的方法、研究的结果与结论。
(3)准确。
摘要的内容与论文的内容要对应、相称,不要在摘要中传达论文未涉及的信息,也不要让摘要丢失论文的重要内容,以保证摘要准确无误地传达论文的主旨。
(4)平实。
摘要无需对论文进行评价,尤其不能对论文进行拔高评价,如“本文超越前人的研究”“本文全面论述了这一问题”之类的话语就不能出现在摘要中,因为对论文的评价不是由摘要说了算的。
故摘要的主语不能是“本文”“该文”“本文作者”“笔者”之类,而应以论文研究的对象为主语,如论文研究的对象是“素质教育”,那么摘要的主语就首选“素质教育”。
(5)求新。
摘要应将论文中原创的、最具新意的部分凸现出来,论文有什么新观点、用了什么新论据、采用了哪些新的研究方法、得出了什么新结论等要在摘要中着重反映出来,因为人们判断一篇论文是否有价值主要就是依据论文是否提供了什么新东西。
3.常用的文献检索方法有哪些?答:(1)直接法:就是直接从有关的一次文献中获取所需信息的检索方法。
其优点是简单、快捷,缺点是费时、费力,很难查全,比较分散且具有一定的盲目性。
在毕业论文开题阶段或写作初期,仍在凭借浏览获取文献信息,获取对象范围不确定的时期可采用该检索办法。
[东北师范]-学前教育评价22秋学期在线作业2-答案资料1
![[东北师范]-学前教育评价22秋学期在线作业2-答案资料1](https://img.taocdn.com/s3/m/726bb013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c8.png)
学前教育评价22秋在线作业2-0001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一、单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外貌评价模式的局限是对评价者的素质要求较高。
<B.>频率指达到指标体系项目要求的数量或各种规范化行为的相对次数。
<C.>目标游离评价模式是历史上第一个较完整并产生了巨大影响的教育评价模式。
<D.>教育评价信息的汇总是指把按指标体系末级指标逐项赋值得到的信息进行综合。
正确【答案】:C2.教育评价资料的收集方法不包括()<A.>观察法<B.>访问谈话<C.>问卷调查<D.>筛选法正确【答案】:D3.下列哪个不是按照评价的功能或评价的功能与运行时间分类的?( )<A.>诊断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总结性评价<D.>自我评价正确【答案】:D4.()是指对评价对象的既有看法和态度影响对评价对象作出正确判断的一种心理现象。
<A.>理想效应<B.>近因效应<C.>类群效应<D.>成见效应正确【答案】:D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幼儿园领导班子的评价、幼儿教师队伍的评价、幼儿教师能力的评价、幼儿园课程的评价等属于中观评价。
<B.>教育目的的评价、对教育结构的评价、对学前教育制度的评价、对学前教育行政管理的评价等属于中观评价。
<C.>对儿童道德品质的评价、对儿童认知能力发展的评价、对儿童审美能力发展的评价、对儿童健康状态的评价等属于宏观评价。
东北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研究方法(离线作业)

期末作业考核《学前教育研究方法》满分100分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30分)1。
实验室观察法答:实验室观察法是在实验室中,在控制有关变量的情况下进行观察、获得材料的一种方法。
在实验条件下,影响被试的有关条件受到控制,被试的言行等方面会产生相应的反应,这些反应也需经观察而被实验者感知到。
实验室观察法服从于实验法的特点和要求,广义上属于教育实验法的范畴,但也可视为教育观察法的一种类型。
2。
解释性假设答:解释性假设是揭示事物的内部联系,指出现象质的方面,说明事物原因的一种更复杂、更重要的假设,这是比描述性假设更高一级的形式,是更复杂、更重要的一种假设。
在研究中,处于解释这一层次的假设,是从整体上揭示事物各部分相互作用的机制,揭示条件与结果、研究主体的最初状态和最终状态的因果关系原理.3。
追踪法答:追踪法是指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对某一研究对象进行有意识的跟踪,收集各种相关资料,揭示其发展变化的情况和趋势的研究方法。
4。
文献答:文献是使用文字、符号或图形等方式记录人类活动或知识的一种信息载体,是人类脑力劳动成果的一种表现形式.5.应用性研究答:应用性研究是教育科研中最主要类型之一。
应用性研究是运用基础理论研究的成果,探索、开辟应用的新途径。
它着重研究如何把教育科学的基础理论知识转化为教学技能、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使教育科学理论知识同实际教学衔接起来,达到某种具体和预定的实际目标。
6。
研究情景的生态化答:研究情景的生态化就是强调在现实生活或自然情景中,在一定的条件控制下,研究儿童的心理与行为,揭示他们的心理发展与变化规律。
生态化的研究,其研究范围、内容、条件不再受实验室控制,在自然环境中进行研究,虽然也有一定的条件控制,但是也不像实验室那样,儿童的心理及行为的变化仍然是现实中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儿童的表现真实自然,这样研究者就能获得最客观真实的资料。
生态化的研究将严格的实验控制应用于自然环境,能同时保证研究的外部效度与内部效度。
[东北师范大学]2019年秋季《学前儿童卫生学(高起专)》离线考核复习资料
![[东北师范大学]2019年秋季《学前儿童卫生学(高起专)》离线考核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97be703aba1aa8114431d9a7.png)
东北师范大学19秋]离线作业考核
《学前儿童卫生学》
满分100分
一、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1.学前儿童的眼睛有什么特点?怎样保护?
[提示:认真复习课程知识,并对题目完成作答]
参考答案:
特点:
(1)儿童眼球前后径较短,呈生理性远视,一般到5——6岁左右转为正视。
(2)晶状体弹性大,调节能力强,因此能看清很近的物体。
保护:
(1)培养儿童形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2)为儿童创设良好的采光条件。
(3)为儿童提供的书籍,字体要大,字迹、图案要清晰,教具大小要适中,颜色鲜艳,画面清楚。
(4)定期给儿童测出视力。
(5)教育儿童不要揉眼睛,毛巾、手卷要专用,以预防沙眼、结膜炎。
(6)要预防眼外伤。
(7)照顾视力差的儿童,减轻他们的用眼负担,合理安排他们的座位,限制近距离用眼时间并让他们经常往远处看。
(8)组织儿童经常开展各种户外活动,积极锻炼身体,并给儿童提供充足的营养,如维生素B1、B2、D、鱼肝油。
2.学前儿童对热能的需要主要用于哪些方面?
[提示:认真复习课程知识,并对题目完成作答]
参考答案:第一,维持基础代谢。
第二,消化吸收食物时需要一定的热能,也称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
第三,动作的需要。
第四,生长发育的需要。
2023年东北师范大学学前教育评价离线作业

期末作业考核《学前教育评价》满分100分名词解释(每题5分, 共20分)1. 形成性评价答:在某项学前教育计划或方案实行旳过程中进行旳评价, 又称为“过程中旳评价”。
2. CIPP模式答: 是指为鉴定决策所做出旳描述、获取、提供有用信息旳过程。
又称决策类型评价模式。
3. 专家会议法答:对已拟出旳指标体系征询专家意见, 结合权集, 经记录后取平均值, 以确定权重旳措施。
4. 强度答: 指抵达指标体系项目规定旳程度或多种规范化行为旳优劣程度。
简答题(每题10分, 共50分)1. 评价中评价者轻易产生哪些心理现象?答: (1)准备过程旳心理现象: 角色心理、心理定势、新奇感、时尚效应;(2)施评过程旳心理现象: 首因效应、近因效应、晕轮效应、参照效应、理想效应、先后效应、“趋中”趋势、成见效应;(3)成果处理过程旳心理现象: 类群效应、遵从心理、逆反心理、本位心理、模式效应。
2. 指标旳三个特性是什么?答:(1)在某首先反应目旳旳本质属性;(2)是行为化了旳目旳;(3)通过实际观测和测定, 可得出明确旳结论。
3. 学前教育评价旳功能是什么?答: 学前教育评价旳功能重要有: 导向功能;诊断功能;鼓励功能;交流功能。
4. 教育评价信息汇总旳条件是什么?答: 教育评价信息旳汇总是把按指标体系末级指标逐项赋值得到旳信息进行综合。
1.5. 设计评价指标体系旳原则是什么?答: (1)直接可测性原则;(2)体系内指标旳互相独立性原则;(3)指标体系旳整体完备性原则;(4)指标旳可比性原则;(5)简易性原则。
2.论述题(每题15分, 共30)3.试分析相对评价、绝对评价、个体内差异评价旳特点及局限性。
答: 1. 相对评价是指根据评价对象旳实际状况或以评价对象一般水平为原则旳评价。
2. 绝对评价是指根据某种需要或规定设定客观原则旳评价。
3. 个体内差异评价是指以评价对象以往发展水平或某一状况为原则旳评价。
局限性:(1)评价人员不能预先理解学前教育方案旳预期目旳, 只对实际旳学前教育方案旳成果进行评价。
东北师范大学离线作业考核-2020学前教育研究方法

离线作业考核《学前教育研究方法》满分100分一、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1.请比较教育实验与自然科学实验的区别。
答:首先,在实验研究的对象上:自然科学实验以物为研究对象,着力探讨人与物质的关系。
教育实验则是以人和人所从事的教育活动为研究对象,揭示正在成长的、处于不断发展变化的学前儿童在教育影响下全面发展的过程和规律,着力研究的是社会中的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
其次,在实验物质手段方面:自然科学实验一般远离生产实践,主要是在实验室人为地严格控制条件下进行,强调仪器手段工具的先进性。
教育实验则主要在教育和教学的自然环境状态中进行。
因为,离开了具体真实的教育实践的对象和环境,相应的教育现象就不可能出现。
第三,在研究方法上:自然科学实验更关注的是量的描述,是随机对比求其精确度。
而教育实验由于教育现象变量的不确定性,教育概念范畴界限的模糊性,以及涉及价值判断,且周期长,因素复杂,要想达到精确的量化分析是很困难的。
因此,教育实验研究更强调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
2.经验总结后的推广形式有哪几种,它们的含义是什么?答:推广的方式有直接推广和间接推广两种。
直接推广是指由教育行政部门、各专业研究团体和学校主办或参与,有目的地组织经验总结者和总结对象,采取会议形式或现场演示,直接交流和传播教育经验,并由主管部门正式行文批转经验总结报告,要求所属单位或学校参照实施。
间接推广是指将先进教育经验写成书面总结报告或录制成磁带、电视片等,由教育行政部门、专业研究团体、学校等组织,向教育报刊、出版社、广播电视台推荐,广泛宣传,扩大影响,促使先进经验的传播与实施。
3.编制统计图的基本要求是什么?答:编制统计图的基本要求如下:①标题简洁,能正确反映图形表现的内容;图号写在标题的左前方;标题和图号均位于图的下方。
②对于有纵横轴的统计图,要分别在纵横轴上标明统计项目和尺度。
横轴一般为基线,表示被观察对象,尺度要等距,自左向右,由小到大,写在横轴的下方。
东北师范-学前教育评价22秋学期在线作业2-[学习资料]-答案5
![东北师范-学前教育评价22秋学期在线作业2-[学习资料]-答案5](https://img.taocdn.com/s3/m/1bf36ee4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0c.png)
学前教育评价22秋在线作业2答案5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一、单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1.评价中被评价者容易产生的心理现象不包括().【A.项】应付心理【B.项】迎合心理【C.项】自卫心理【D.项】首因效应【此题正确选项是】:D2.鉴定性评价模式存在的局限不包括()【A.项】专家评价的标准与实际工作效果之间不完全一致。
【B.项】评价标准只对最起码的最低水平而言,有可能使机构忽视对自身的标准严格要求。
【C.项】评价强调对教育过程的鉴定,而相对忽视了对教育效果(如儿童发展状况)作出判定。
【D.项】强调目标(教育结果),相对忽视了教育过程或前提条件。
【此题正确选项是】:D3.下列哪个不属于宏观的教育评价范畴?()【A.项】学前教育机构办学水平的评价【B.项】对某种教育思潮的评价【C.项】对教育目的的评价【D.项】对学前教育制度的评价【此题正确选项是】:A4.下列关于定性评价的表述错误的是()【A.项】运用测量、统计、模糊数学、数字描述等方法进行评价都属于定性评价。
【B.项】园长对教师的工作进行检查后,写出简短评语,这种评定法是定性评价。
【C.项】现代教育评价主张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这样能更为合理地把握教育有关现象的价值。
【D.项】系统分析法和逻辑分析法属于定性评价。
【此题正确选项是】:A5.在某种特定条件下,某些人的言行跟当事人的主观愿望相反。
这是()【A.项】角色心理【B.项】近因效应【C.项】逆反心理【D.项】类群效应【此题正确选项是】:C6.()是指对评价对象的既有看法和态度影响对评价对象作出正确判断的一种心理现象。
【A.项】理想效应【B.项】近因效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是指为判定决策所做出的描述、获取、提供有用信息的过程。又称决策类型评价模式。
3.专家会议法
答:对已拟出的指标体系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询专家意见,结合权集,经统计后取平均值,以确定权重的方法。
4.强度
答:指达到指标体系项目要求的程度或各种规范化行为的优劣程度。
二、简答题 (每题10分,共50分)
1.评价中评价者容易产生哪些心理现象?
三、论述题 (每题15分,共30)
1.试分析相对评价、绝对评价、个体内差异评价的特点及局限性。
答:1.相对评价是指根据评价对象的实际状况或以评价对象一般水平为标准的评价。
2.绝对评价 是指依据某种需要或要求设定客观标准的评价。
3.个体内差异评价 是指以评价对象以往发展水平或某一状况为标准的评价。
3.学前教育评价的功能是什么?
答:学前教育评价的功能主要有:导向功能;诊断功能;激励功能;交流功能。
4.教育评价信息汇总的条件是什么?
答:教育评价信息的汇总是把按指标体系末级指标逐项赋值得到的信息进行综合。
5.设计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是什么? 答:(1)直接可测性原则;(2)体系内指标的相互独立性原则;(3)指标体系的整体完备性原则;(4)指标的可比性原则;(5)简易性原则。
答:(1)准备过程的心理现象:角色心理、心理定势、新奇感、时尚效应;(2)施评过程的心理现象:首因效应、近因效应、晕轮效应、参照效应、理想效应、先后效应、“趋中”趋势、成见效应;(3)结果处理过程的心理现象:类群效应、遵从心理、逆反心理、本位心理、模式效应。
2.指标的三个特征是什么?
答:(1)在某一方面反映目标的本质属性;(2)是行为化了的目标;(3)通过实际观察和测定,可得出明确的结论。
东北师范大学-学前教育评价(离线作业)
———————————————————————————————— 作者:
———————————————————————————————— 日期:
ﻩ
期末作业考核
《学前教育评价》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 (每题5分,共20分)
1.形成性评价
答:在某项学前教育计划或方案实施的过程中进行的评价,又称为“过程中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