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 第13课 猫【教案含教学反思】

合集下载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13课《猫》第二课时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13课《猫》第二课时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13课《猫》第二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猫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2.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能流畅朗读。

3.能够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对小动物的保护意识和爱心。

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辨能力。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的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2.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能够流畅朗读并理解课文。

•难点: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思考和拓展。

三、教学准备1.课文《猫》相关教学资料。

2.教学课件及相关图片。

3.学生熟悉的动物课件。

4.课堂布置好学生的座位。

四、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安排好学生的座位,准备好相关教学资料和课件。

2. 热身启动•让学生看图片,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家里或者周围是否有养过猫,有什么感受。

3. 主体教学1.导入:通过图片或故事引入“猫”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学习课文:带领学生朗读课文,并进行注重重点内容的解释。

3.讨论交流:引导学生就“猫”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了解学生对猫的认识和想法。

4. 拓展延伸•展示相关视频或图片让学生更深入了解猫的生活习性,并进行简要讨论。

•让学生猜测猫在不同情景下的表现。

5. 小结反馈•请学生总结今天所学内容,强调学习要点和方法。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学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爱护小动物的情感,教师在课堂中要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猫的生活习性,增加课堂讨论时间,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

六、板书设计•标题:《猫》七、课后作业1.复习课文。

2.描述你家里养的宠物或者周围见到的猫的生活习性。

3.阅读相关有关猫的故事或资料。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设计,希望能够帮助老师顺利开展教学工作。

部编版四年级下语文13《猫》优质示范公开课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下语文13《猫》优质示范公开课教案

第四单元【单元内容概述】【单元核心目标】1.在活动体验中,体会作家是如何表达对动物的喜爱之情的。

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感受这些词句表达的感情,学会积累,学会体会。

2.在阅读观察的引领下,写自己喜欢的动物,试着写出特点。

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写自己喜欢的一种小动物,抓住其外形、喜好及趣事。

【单元任务群目标】【单元任务群设计】13 猫【核心素养目标】文化理解:培养学生保护动物、爱护动物,创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环境。

语言运用:了解作者是怎样抓住猫的特点来写的。

思维能力:能理清课文的层次。

审美创造:培养学生热爱小动物的感情和观察小动物的兴趣。

【课前解析】关注作家及作品特点: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老舍”是他最常用的笔名。

老舍先生是杰出的语言大师,他善于描述人们的日常,让人从轻快幽默的语言中品味生活的味道。

像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猫》,描写小猫的温柔可亲——“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

”“蹭”表现了猫的撒娇之态,“几朵小梅花”形容猫的小爪印,喜爱之情溢于言表。

再如,“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呀,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这里连用的三个语气词,关爱之情就在这看似平常的语气里自然而然。

这样天然去雕饰的语言、不着痕迹的修辞在《猫》和接下来的《母鸡》中俯拾即是。

关注本文的写作方法:《猫》的写法有两大特点,一是文章布局清楚明了,二是以具体的事表现猫的特点。

与常见的“形”散神聚的散文布局不同,本文脉络清晰可寻,总起句“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到过渡句“这种古怪的小动物,真让人觉得可爱”,将文章一分为二,关注这样的关键句,理清文意,值得师生关注学习。

老舍先生善于观察,将笔触落于细微之处,通过点滴小事表现猫的特点。

写“猫的性格实在是古怪”,以事佐证“它决定要出去玩玩,就会出走一天一夜,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和“它屏息凝视,一连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猫的“贪玩与尽职”尽在猫身上矛盾的“行事风格”。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猫》优秀教案(含全册考点梳理)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猫》优秀教案(含全册考点梳理)

13.猫[教学目标]1.会认8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掌握两个多音字“屏”和“折”。

2.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以及赏析语句,体会猫的古怪、淘气等特点以及总分式写作手法的妙处,学习作者用具体事例表现猫的特点的手法。

3.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体会猫的古怪与淘气的特点以及学习用具体事例表现猫的特点的手法。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出示各种猫的挂图)学生描述他们喜欢的猫的特点。

教师予以归纳,猫:属于猫科动物,机敏灵活,行动敏捷。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写的猫。

(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初读课文,标注段落序号,识读生字词。

(屏幕出示生字词,指名读)2.再读课文,并概括本篇课文写了哪两个时期的猫?圈点勾画出这两个时期的猫都有什么核心特点?(板书:大——古怪;小——淘气)3.快速阅读全文,找到概括猫特点的句子,说说它与上下文的关系,即这是一种怎样的写作手法,这种写法有什么妙处?(总分式写法)三、初步体会猫的古怪1.紧接着,让我们分别体会猫的古怪与淘气。

2.说说猫的古怪表现在哪三个方面。

(指名概括)指名回答,分别用下列句子概括。

它既,又,又。

(老实、贪玩、尽职)它高兴时会,不高兴时会。

(温柔可亲、一声不吭)它既又。

(什么都怕、勇猛敢斗)3.我们知道了猫性格的古怪之处,作者如何具体去写的呢?下节课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一起认识了一位可爱的朋友——猫,课文主要写大猫性格古怪和小猫淘气可爱。

2.作者写小猫淘气可爱是对它们怀着怎样的感情?又是怎样把大猫的古怪性格活灵活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我们继续学习,进一步感受猫的古怪。

二、再读课文,深入品味1.细读第1—2自然段,找到描写猫老实、贪玩、尽职的句子,体会它的这些特点,并且朗读出老实、贪玩、尽职的感觉。

(教师指导朗读)(1)理解“无忧无虑”“屏息凝视”的含义。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猫》教学设计含课后作业设计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猫》教学设计含课后作业设计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猫》教学设计含课后作业设计一. 教材分析《猫》这篇课文是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课文,主要介绍了猫的性格特点和习性。

课文通过生动的描述和细腻的描绘,使学生能够了解到猫的可爱和有趣,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观察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但是对于一些细节的把握和深层次的理解可能还不够成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细节,并通过适当的引导和启发,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生字词,并能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观察能力,学会从细节中抓住文章的重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学生对动物的热爱和保护意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生字词。

2.难点:引导学生从细节中抓住文章的重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阅读兴趣。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课文中的内容,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

2.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和引导,激发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3.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或黑板:用于展示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关注细节。

2.生字词卡片:用于巩固生字词的学习。

3.相关动物的图片或视频:用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引导学生观察。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相关猫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猫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导入新课。

2.呈现(10分钟)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并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细节,如猫的性格特点、习性等。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体会课文中猫的可爱和有趣。

4.巩固(10分钟)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并巩固生字词。

部编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猫》教学反思(课后反思)3篇

部编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猫》教学反思(课后反思)3篇

《猫》教学反思《猫》一文是著名作家老舍的经典之作。

作者通过观察猫的神态、动作,倾听猫的叫声,以及对猫的一片喜爱之情为主线,把猫的古怪性格及小猫的可爱形象描写得栩栩如生。

让学生读懂领悟名家名作有一定的难度,教师泛泛的讲述、分析对学生来说,只不过是浮于浅表的被动接受。

仍无法体会、领悟文章的经典之作,独到之处。

因而,在教学本文时,我实施了探究性研读的方法,学生的学习有不少的创意。

具体作法如下:一、整体感知,质疑探究《猫》一文结构层次清晰、行文精悍,语言表达独特。

我放手让学生反复朗读,从整体上感知全文,提出值得探讨,研究的问题。

经过一番自由朗读学生提出了三对相互矛盾的问题:(一)猫既老实又贪玩(二)高兴又不高兴(三)胆小又勇猛,以及满月的小猫有什么可爱。

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对在自由朗读中自行发现的问题绕有兴趣,必定有一种强烈的探究研读的愿望。

我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开展全班性的探究性学习,在这一充满激情的基础上教学,自然是水到渠成。

二、合作探究,真切感悟。

在提出问题的同时,我安排了学生自由选择问题,小组合作共同探究。

经过一番激烈地探讨学生们感悟深刻,发表了各自独到的见解,明白了三对矛盾的问题实际并不矛盾的。

这样写,是更加能突出老舍爷爷对猫的喜爱。

对于第一问题的探究,学生能感悟到老舍爷爷是把猫当作既任性又可爱的孩子。

尤其是在研读第二自然段猫高兴时,同学们众说纷纭:有同学体会“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要求抓痒”一句是写出了猫高兴时对主人的亲昵、要好、撒娇,主动讨好主人,对主人亲热的表现。

这样写是作者把猫看作是母亲身边的一个撒娇的孩子,全然是一种拟人的写法。

还有同学发表意见说:“稿子上踩几个梅花印”这句话是写出作者对猫喜爱之极,连上大作家的稿子踩脚印也不讨厌,反而当作一种美来赞赏。

就是对猫的叫声一连用了四个词语的理解也较深刻。

认为这不仅是词汇的丰富,更是有概括和分述之变。

从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变化多端,写出猫叫声的丰富多腔。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猫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2024年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猫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2024年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猫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猫教案与反思第【1】篇〗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及其作品;熟读课文,识记并理解文中的生字、生词。

2.学习本文的写作特色,着重揣摩对动物的细节描写和直抒胸臆的文字,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重点)3.学会关爱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树立不主观臆断的意识。

(难点)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前导入猫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一种小动物。

很多家庭因为猫惹人喜爱而养它,我国著名的作家郑振铎先生,他家也曾养过三只小猫。

在养这三只小猫的过程中,他领悟到了一些生活的哲理和做人的道理。

究竟是什么样的哲理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郑振铎先生的《猫》。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污涩(sè)怂恿(sǒngyǒng)虐待(nüè)蜷伏(quán)惩戒(chéng)怅然(chàng)诅骂(zǔ)红绫(líng)2.理解词义(1)怂恿:鼓动别人去做某事。

(2)怅然:因不如意而感到不痛快。

(3)蜷伏:弯着身体卧着。

(4)悲楚:悲伤凄楚;悲苦。

(5)惩戒:通过处罚来警戒。

(6)妄下断语:不经考虑,凭借个人的主观臆断轻易、随便地下结论。

3.作者简介郑振铎(1898—1958),福建长乐人。

作家、翻译家、文学家,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

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全国作协理事等职。

他的主要著作有《中国历史参考图谱》《中国俗文学史》《欧行日记》《海燕》《山中杂记》等。

4.背景链接《猫》是郑振铎从事文学创作的早期作品。

在此之前他的其他作品,内容已经触及五四时期青年要求自由平等、个性解放等问题,面对不会说话的猫,“我”因“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枉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而感到自己的良心受了伤。

这些深表忏悔的话,表明了作者受到了当时颇具影响力的某些人生观念如平等、公正地待人接物,不伤害无辜,不欺凌弱小的影响。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整体感知1.全文可以分为几部分找出起止段落,并划分文章结构。

新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语文13《猫》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

新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语文13《猫》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

新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语文13《猫》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小说《猫》的基本内容和背景;
2.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3.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情感表达能力;
4.培养学生对《猫》中角色的人物形象的感知和情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理解小说《猫》的故事情节;
•难点:理解《猫》中的人物角色和情感走向。

三、教学准备
1.备课教师:了解教案内容,准备教学PPT、故事书籍等;
2.学生:准备《猫》的教材,熟悉故事情节。

四、教学过程
第一步:导入
•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入《猫》的故事背景,引起学生兴趣。

第二步:讲解故事
•介绍《猫》的故事情节并请学生根据情节进行阅读。

第三步:分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猫》中人物的形象和情感。

第四步:情感表达
•让学生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表达角色的情感。

五、教学反思
此次课中,通过《猫》这一经典文学作品的教学,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感知能力得到了提升。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部分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抽象思维能力还有待提高。

下一步可以通过更多的角色扮演和情感交流来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以上是针对《猫》这篇文学作品的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的内容,希望能带给学生更深入的阅读体验。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猫》教案(含教材分析、教学反思等)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猫》教案(含教材分析、教学反思等)

部编⼈教版四年级语⽂下册第13课《猫》教案(含教材分析、教学反思等)第四单元⼈类的伙伴在我们美丽的星球上,每⼀天,太阳都灿烂地升起,⼜绚丽地落下。

每⼀天,都有⼀些⽣命开始它的旅程,都有⼀些⽣命释放它的价值,也有⼀些⽣命永远地消失。

我们⽣活的世界多姿多彩,⼈类孜孜不倦地⽣产劳动,花草⽇夜不停地吐纳芬芳,⽽动物们则默默陪伴我们,它们是⼈类的知⼰、亲⼈、⽼师。

⼈类的⼩伙伴带给我们⽆限的快乐与别样的温暖……本单元让我们⾛近这些⼩伙伴们,⼀起去感受⽼舍先⽣笔下猫的调⽪与可爱,去领略母鸡对⼉⼥的慈爱情感,去见识丰⼦恺先⽣笔下⽩鹅别有趣味的⾼傲。

让尊重、友好与信赖成为我们⼈类与动物的交流⽅式,让我们把家园建设得更加温馨!本组教材以“动物朋友”为主题编排了教学内容。

前两篇《猫》和《母鸡》是同⼀个作家写的两种不同的动物,后⼀篇是另⼀位作家写的动物。

每⼀篇⽂章的内容和表达⽅式各不相同,但都表达了作者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分类具体内容内容简说教学要点课时安排课⽂猫细致⽽⽣动地描述了猫的古怪性格及刚满⽉的⼩猫的特点,字⾥⾏间流露出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理解课⽂内容,体会作者是如何把猫的特点写具体,并表达出他对猫的喜爱之情的。

2课时母鸡课⽂以作者的情感变化为线索,⽤前后鲜明的对⽐,塑造了⼀位“伟⼤的鸡母亲”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母爱的赞颂之情。

引导学⽣了解作者从讨厌母鸡到不再讨厌的原因,体会母鸡爱护⼩鸡雏的那种伟⼤的母爱。

2课时13 猫物形象,还可以了解课⽂在表达上的不同特点。

教学⽬标1.会认8个⽣字,会写15个⽣字,重点理解“尽职、淘⽓”等词语。

2.指导学⽣有感情地朗读课⽂,背诵喜欢的部分。

3.了解课⽂⽣动具体地描述⼤猫的古怪和⼩猫淘⽓可爱的性格,培养仔细观察事物的兴趣和热爱⽣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了解课⽂内容,体会作者是如何把猫的特点写具体,并表达出⾃⼰对猫的喜爱之情的。

教学难点理解重点词语,体会句⼦所表达的情感。

课时安排2课时1.会认“虑、职、屏”等8个⽣字(包括2个多⾳字),会写“忧、贪、蹭”等15个⽣字,正确读写“⽆忧⽆虑、呼唤、贪玩”等词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围绕着“动物朋友”这一主题,编排了《猫》《母鸡》《白鹅》3篇课文,每一篇文章的内容和表达方法各不相同,但都表达了同样的情感——对动物真正的喜爱和真诚的赞美。

前两篇课文《猫》和《母鸡》,是同一作家写不同的动物。

后一篇课文《白鹅》及课后“阅读链接”中的《白公鹅》,是不同作家写同一种动物。

在他们的笔下,性格古怪的猫、慈爱尽职的母鸡、高傲的白鹅,无不性格鲜明,栩栩如生,可亲可爱。

单元语文要素在课文中的梯度序列内容课时 教学目标 猫2 1.认识27个生字,读准4个多音字,会写45个字,正确读写36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的趣味。

3.体会作家是如何表达对动物的感情的。

4.读“阅读链接”中的文章,体会不同作家描写同一动物在表达上的异同。

母鸡2 白鹅 2 藏戏 2 习作 2 写自己的动物朋友,试着写出它的特点。

语文园地 2 1.能与同学交流阅读时如何体会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通过“识字加油站”,学会用换偏旁的方法来识记生字。

3.通过“词句段运用”,认识一组含有比喻意义的词语;体会冒号的用法;了解语气词不同的表达效果。

4.根据“书写提示”练习写字。

5.积累背诵古诗《蜂》。

▶教学目标1.认识“虑、职”等6个生字,读准2个多音字,会写“忧、虑”等15个字,正确读写“呼唤、响动”等10个词语。

2.默读课文,找出文中表现作者非常喜欢猫的句段,把自己的体会有感情地读出来。

3.体会作者是如何把猫的特点写具体的,学习总分的结构方式。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初步领悟作者是如何把猫的特点写具体的。

▶教学策略1.识字教学课文中的多音字较多,要提醒学生注意读准字音。

要求会写的字中,有几个字容易写错,可以根据学生写字的情况适当加以提醒。

2.阅读理解注意围绕“人爱猫,猫亲人”这一情感主线,引导学生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还要注意揣摩文章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运用富有情趣的语言表达情感的方法。

最重要的是,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品味词句,从字里行间去感受作者对动物深深的爱。

3.表达运用利用好课文后面的“阅读链接”。

通过对比阅读课后的两段文字,体会不同作家的相同爱猫之情,以及不同作家运用的不同表达方法。

同时,带领学生增加自己的语言积累,并尝试着把这些方法运用到习作实践中去,把读与思、读与写有机结合起来。

▶教学准备1.预习提纲:完成《状元大课堂·好学案》对应课文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猫的图片。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检查预习情况,认识“滤、职”等6个生字,读准2个多音字,会写“忧、虑”等15个字,正确读写“呼唤、响动”等10个词语。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板块一导入新课,识记字词1.课件出示猫的图片及课题:猫。

(生齐读)(板书:猫)2.师导入: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养过猫?谁能用一句话说说你对猫的了解?(生交流课前查找的资料)3.课件出示补充资料。

4.师:同学们,老舍先生也很爱猫,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的课文——《猫》,就体现了他对猫的喜爱之情。

5.生自由读课文。

课件出示:●大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圈出文中的生字新词。

●读完后四人小组内交流反馈字词预习情况。

6.学习生字新词。

(1)课件出示要求会认的6个生字,师指名认读。

(2)辨析多音字“屏、折”。

①出示“屏、折”2个字,让生读出每个字的不同读音。

②用“屏、折”2个字的不同读音组词。

(出示课件,师指名读后生齐读)bǐnɡ(屏息凝视)shé(枝折花落)屏pínɡ(屏风)折zhē(折腾)bīnɡ(屏营)zhé(打折)(3)课件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字。

①师指名认读;生开火车认读;全班齐读。

②口头组词。

③师指名交流: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示例1:分析字形结构,归类识记。

(相机出示课件)示例2:利用形近字识记。

如,盆—盘;稿—搞;遭—糟。

(4)指导书写。

①“遭”。

(视频出示书写笔顺)生边看边书空。

②师提示:“贪”的上面是“今”,不要写成了“令”;“勃”的右边是“力”,不是“攵”。

③生在田字格中练写。

(5)理解词语。

①出示课件。

(课件中括号内的字相机出示)你能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吗?不管,无论。

(任凭)没有一点忧愁和顾虑。

(无忧无虑)有意识地暂时抑止呼吸,聚精会神地看。

(屏息凝视)形容富有朝气,充满活力。

(生气勃勃)②师指名说词语。

【设计意图】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进入新课的学习,更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课件展示猫的资料,让学生充分感受猫的可爱,激发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

识字过程中,注重教授识字方法,充分调动学生识字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板块二默读课文,整体感知1.引导生自读课文。

(1)师过渡:同学们顺利闯过字词关,接下来我们进入课文的学习。

(2)出示课件。

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老舍先生笔下的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3)师:下面请同学们先标出自然段的序号,再用一句话说一说老舍先生笔下的猫给你留下的印象。

(相机板书:古怪淘气可爱)2.再读课文,梳理文章脉络。

(1)出示课件。

思考:课文中哪几个自然段写了猫的性格古怪?哪几个自然段又写了猫的淘气?分别用横线画出概括描写的句子。

(2)预设:第1~3自然段:猫的性格古怪。

(成年的猫)第4自然段:满月的小猫淘气可爱。

(3)出示课件。

成年的猫和满月的小猫既有不同的特点,又有相同之处,谁能从下面的句子中找到答案?●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满月的小猫们就更好玩了,腿脚还不稳,可是已经学会淘气。

(4)师指名交流。

示例1:成年的猫性格古怪,满月的小猫淘气,这是它们的不同特点。

示例2:从“更可爱”的“更”字,可以看出作者认为成年的猫和满月的小猫的相同之处是它们都可爱。

3.初步感知小猫的可爱。

(1)师:如果这只淘气的小猫是你家的猫,你会怎么评价它?(出示课件)这是一只_____________的猫。

(2)小组内交流后,全班交流。

(3)师引导:老舍先生是怎样评价它的?快速从文中找出两个相关的词语。

(相机出示课件)(4)师:此时此刻,你对猫产生了什么样的感情?谁来说一说?(预设:喜欢、喜爱)4.课堂小结。

师:这样一只生气勃勃、天真可爱的猫,我们只是通过老舍先生风趣亲切、通俗晓畅的语言描述,便对它心生喜爱之情,与它朝夕相处的老舍先生该对它何等喜爱呀!下节课我们再深入学习。

【设计意图】本板块引导学生梳理文章脉络,让学生对课文有了整体的认识,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为深入理解文本做好铺垫。

第2课时▶课时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是如何把猫的特点写具体的,感受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2.激起热爱生活的情感,激发课外观察动物的兴趣。

▶教学过程板块一复习词语,导入新课1.师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词,梳理了课文脉络。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猫》。

(板书:猫)2.检查复习。

(1)课件出示词语,师指名认读。

(2)师指导回顾课文主要内容:这篇课文主要写了猫的哪几种不同的形象?各有什么特点?预设:写了猫在成年时和满月时的不同的形象;猫的性格实在古怪,满月的小猫更可爱。

【设计意图】本课一开始,通过检查复习,引导学生从字词入手进一步熟悉文本,夯实语文学习的基础。

同时回顾课文主要内容,理清文章脉络,为品读文本做好铺垫,激发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

板块二品词析句,体会“古怪”1.学习第1自然段。

(1)师引导:“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它古怪在哪儿呢?听老师读课文第1~3自然段。

(2)课件出示段落。

(3)指名朗读。

师:这段话中,我们看到了猫的几种不同的形象?结合图片以及平日所观察到的细节,具体描绘一下猫的这些形象。

(出示课件)课件出示:①师指名描述图中猫的形象。

预设:猫很老实,喜欢找个暖和的地方,成天睡大觉,无忧无虑,什么事也不过问。

(板书:老实) 师:这真是一只无忧无虑的猫啊!注意读句子时要读出你的感受。

②(出示课件)师指名描述第二幅图中猫的形象。

课件出示:预设:猫很贪玩,决定去玩玩,就会出走一天一夜,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

(板书:贪玩) 师:猫真贪玩,居然出走一天一夜也不肯回来。

谁来读一读这一句?(师指名读)③(出示课件)师指名描述第三幅图中猫的形象。

课件出示:预设:猫很尽职,只要听到老鼠的一点儿响动,就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板书:尽职)师:猫多么尽职啊!这段话中哪些词语让你最有感触呢?认真地读一读。

(4)改写句子。

①(出示课件)师:谁能不改变句子意思,给这个句子换个说法?(师指名回答)课件出示: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②师:这只猫多么有决心啊!师指名用“非……不可……”说一句话。

(5)学习起连接作用的词句。

师:猫老实、贪玩又尽职,那么课文中作者是怎么把这些不同的特点连起来的呢?再自由读读第1自然段,注意课文中那些起连接作用的词语和句子。

(出示课件)师指名交流,相机补充:作者就是巧妙地运用这些词语和句子,将猫的古怪性格描写得淋漓尽致。

这哪里是一只猫啊,这分明就是一个无拘无束的孩子啊!(全班齐读)(6)课件出示下面两组句子,比较朗读,体会两种句式语气的不同。

课件出示:●说它老实吧。

→它很老实。

●说它贪玩吧。

→它很贪玩。

师指名读后,生自由练读。

师:体会体会课文中的这种语气给你什么感觉?(预设:它并不完全这样)师指导读出这种感觉。

(7)师小结:说它老实,它的确有时候很乖,可是它又贪玩;说它贪玩吧,它的确贪玩,可是它又很尽职。

这些就是猫的古怪性格的表现之一。

因此,课文第一句话就写到“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①师引导:其实猫就是猫,白天睡大觉,晚上捉老鼠,没事东跑西跑,根本谈不上什么古怪呀。

可作者为什么这么写呢?(预设:作者爱猫,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表达了爱猫的感情)②师指导朗读,引导生读出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2.自主学习第2自然段。

(1)师课件出示自学要求,生小声读第2自然段。

课件出示:●思考:第2自然段主要写猫的什么特点?哪几句能概括全段内容?把有关的语句画下来,自己讲一讲。

●学法提示:学习这一自然段可以读读、想想、讲讲。

如,层次的划分,详略的分配,运用的表现手法,用词和造句,甚至标点符号的作用等都可以挖掘。

(2)生交流。

示例1:“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后面用了冒号,表示后文写猫的温柔可亲。

示例2:高兴时的温柔可亲是详写的,不高兴时一声不出则写得简略。

生交流时师指导朗读,注意把冒号、层次、感情等用停顿和语调表达出来。

3.学习第3自然段。

(1)师指名读第3自然段,引导生试着用一对反义词概括这一自然段中猫的特点。

(板书:胆小勇猛)(2)师引导:谁能用一组合适的关联词语把它们连成一句话呢?(3)生交流。

师引导:如果要表明猫同时具备两个特点,用什么关联词比较合适?(预设:猫既胆小又勇猛)师:多么矛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