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用药指南(精选.)

合集下载

痛风患者的酸降低西药治疗方案及使用说明

痛风患者的酸降低西药治疗方案及使用说明

痛风患者的酸降低西药治疗方案及使用说明痛风是一种代谢性疾病,由体内尿酸代谢紊乱引起,表现为高尿酸血症,关节炎和尿酸结石等症状。

西药治疗是痛风管理的关键,其中针对降低体内尿酸水平的药物是主要的治疗手段之一。

本文将介绍痛风患者的酸降低西药治疗方案及使用说明。

一、西药治疗方案目前,主要用于痛风的酸降低药物包括尿酸生成抑制剂和尿酸排泄增加剂。

以下是常用的酸降低西药治疗方案:1. 尿酸生成抑制剂尿酸生成抑制剂通过抑制体内嘌呤核苷酸的合成,从而降低尿酸水平。

常用的尿酸生成抑制剂包括以下药物:(1)丙戊酸(Allopurinol):该药物通过抑制黄嘌呤氧化酶的活性来阻断尿酸的生成。

初始剂量为100-300毫克/日,根据尿酸水平调整剂量。

(2)费布索斯塔特(Febuxostat):与丙戊酸类似,该药物也是通过抑制黄嘌呤氧化酶的活性来降低尿酸水平。

常见的剂量为40毫克/日。

2. 尿酸排泄增加剂尿酸排泄增加剂可以提高肾脏对尿酸的排泄,从而降低体内尿酸水平。

常用的尿酸排泄增加剂包括以下药物:(1)丙苯尼酮(Benzbromarone):该药物通过抑制尿酸的重吸收以及增加肾脏对尿酸的排泄来降低尿酸水平。

初始剂量为25毫克/日,根据尿酸水平调整剂量。

(2)洛麦地特(Lesinurad):该药物可以通过抑制尿酸的重吸收以及增加肾脏对尿酸的排泄来降低尿酸水平。

常见的剂量为200毫克/日。

二、使用说明在使用酸降低西药治疗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医生指导下使用:痛风是一种慢性疾病,治疗需要长期进行。

因此,使用酸降低西药治疗方案前,应咨询医生并遵循医生的指导。

2. 剂量调整:每个病人的情况不同,剂量应根据尿酸水平以及身体的反应进行调整。

不要自行增减药物的剂量,以免影响疗效或出现不良反应。

3. 并发症风险:使用酸降低西药治疗方案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如皮疹、胃肠道不适等。

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告知医生,以便进行处理。

痛风急性发作治疗药物秋水仙碱和非甾体抗炎药物区别及指南推荐药物止痛

痛风急性发作治疗药物秋水仙碱和非甾体抗炎药物区别及指南推荐药物止痛

痛风急性发作治疗药物秋水仙碱和非甾体抗炎药物区别及指南推荐药物止痛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是痛风最常见的症状,多可于午夜因足痛而惊醒,疼痛呈刀割、咬噬感,同时关节及周围组织出现红、肿、热、痛等症状。

患者常疼痛难忍,这时就需要尽早止痛,常用的药物有秋水仙碱或非甾体抗炎药(NSAIDs)。

药物区别非甾体抗炎药是通过抑制环氧化酶的活性,抑制中枢前列腺素的合成而发挥解热、止痛、抗炎作用。

非甾体抗炎药用于痛风急性发作的治疗疗效确切,且患者的耐受性良好,相对较安全。

但这类药物也有毒副作用,其中NSAIDs主要有胃肠道副作用,如消化道溃疡、胃肠道穿孔和上消化道出血等。

秋水仙碱是目前治疗痛风、尤其是严重急性发作的首选用药之一,其可降低白细胞活动及吞噬作用、减少乳酸形成,由此减少尿酸结晶的沉积、减轻炎症反应而产生止痛作用。

指南推荐药物止痛对于痛风急性期的治疗,药物的选择上指南重点突出NSAIDs的地位,选择次序和推荐强度优于秋水仙碱和糖皮质激素。

对于NSAIDs有禁忌的患者,可选择单用低剂量秋水仙碱。

对NSAIDs和秋水仙碱不耐受的患者,可短期单用糖皮质激素,即泼尼松30mg/d,3d。

对于痛风急性发作期,推荐及早(一般应在24h内)进行抗炎止痛治疗。

痛风急性发作期,及早(24h以内)有针对性地使用NSAIDs、秋水仙碱和糖皮质激素可有效抗炎镇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痛风急性发作期,推荐首先使用NSAIDs缓解症状。

痛风急性发作时,首先考虑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

(与2016指南相同)痛风急性发作期,对NSAIDs有禁忌的患者,建议单独使用低剂量秋水仙碱。

(与2016指南相同)痛风急性发作期,短期单用糖皮质激素,其疗效和安全性与使用NSAIDs类似。

对急性痛风患者短期单用糖皮质激素(30mg/d,3d)可起到与NSAIDs同样有效的镇痛作用,且安全性良好,特别是对NSAIDs和秋水仙碱不耐受的急性发作期痛风患者。

推荐优先级:NSAIDs高于秋水仙碱。

痛风的西药治疗及使用指南

痛风的西药治疗及使用指南

痛风的西药治疗及使用指南痛风是一种由尿酸代谢紊乱引起的疾病,主要表现为关节疼痛、红肿及尿酸结晶沉积等症状。

虽然现代医学已经有了多种治疗痛风的药物,但是应用这些药物时需要注意剂量、禁忌症等使用指南,以确保治疗的效果与安全性。

本文将介绍痛风的常用西药治疗方法及使用指南。

一、非甾体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非甾体抗炎药是常用于缓解痛风疼痛和红肿的药物。

其中常用的NSAIDs包括布洛芬、阿司匹林、吲哚美辛等。

这些药物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减轻关节疼痛和红肿。

使用指南:1. 私人诊断后再自行购买NSAIDs,更好咨询专业医生;2. 遵医嘱正确控制剂量,切勿自行增减;3. 注意药物禁忌症,如溃疡、肾功能异常等;4. 长期使用时,应定期检查肝肾功能。

二、可的松(Colchicine)可的松是一种用于急性痛风发作的药物,通过减少尿酸结晶形成和抑制炎症反应起到缓解症状的作用。

使用指南:1. 急性痛风发作时首剂可的松使用为1.2毫克,随后每隔一小时重复用药,但总剂量不超过2.4毫克;2. 对于肾功能不全的患者,需减少剂量以避免药物积聚;3. 使用可的松时需注意胃肠道反应,如恶心、腹泻等。

三、尿酸降低药物(Urate-Lowering Therapy,ULT)尿酸降低药物是用于长期控制痛风症状、降低尿酸水平的药物。

常用的ULT包括阿洛普尼韦、费布索斯塔特等。

使用指南:1. 长期使用ULT可预防痛风急性发作及关节损害;2. 起始剂量可依据尿酸水平调整,一般开始以小剂量使用;3. 初始治疗的目标是降低尿酸水平到达目标值以下;4. 治疗过程应定期监测尿酸水平及肾功能。

四、利尿药物利尿药物可以增加尿液中尿酸的排出,减少尿酸的积聚,常用的利尿药物有呋塞米、氢氯噻嗪等。

使用指南:1. 利尿剂主要用于降低血尿酸值较高、有尿酸盐结石形成倾向或不适用尿酸降低药物的患者;2. 使用利尿药物时应注意血钾水平,避免低血钾的副作用;3. 需遵医嘱合理使用利尿药物,避免滥用。

痛风发作用药大全

痛风发作用药大全

痛风发作用药指南(用药时应详细阅读药品使用说明书,本人也是痛风患者(老司机),以下药品大部分都使用过,前24小时治疗效果最佳,用药一天左右就能达到效果)前言2014年1月,《痛风规范化治疗》发表后被专家教授、三甲医院和医疗媒体广泛刊发、转载。

无数患者通过规范化治疗治愈痛风,正常饮食,正常生活,多年不复发。

随后6年,医学科学不断进步,实践中积累了大量数据,痛风诊疗也有调整,因此重写此文,分成若干章节在公众号:痛风防治指南发表。

新的内容包括:●痛风患者膳食疗法●痛风患者运动疗法●最新规范化治疗方案●治愈痛风的药物●通过慢病管理提高治愈率●案例分析(总结成功经验,分析久治不愈原因)声明:1. 本文为韵意原创,已做证据保全或证据留存,谢绝抄袭,未经授权任何理由不得转载。

2. 治疗请遵医嘱。

《痛风规范化治疗之急性发作治疗》1. 痛风发作时,及早进行药物治疗2. 痛风发作治疗方案3. 如何选择治疗药物4. 如何预防复发1痛风发作时,及早进行药物治疗痛风一旦发作,病情往往是爆发性的进展,有些患者以为忍一忍就过去了,咬牙坚持几天后发觉越来越痛,再进行治疗,效果就很差了。

研究发现,痛风发作后12小时内治疗效果最佳,24小时内治疗效果次之,超过36小时再治疗,疗效不佳。

如果能在发作的初始阶段及时进行药物治疗,则可阻断痛风进展,早日痊愈。

欧洲抗风湿病联盟(EULAR,国际权威机构之一)建议患者学会“自主治疗”,当痛风刚开始发作时,马上服用治疗药物,迅速缓解症状,减少药物使用时间和剂量。

因此,患者/家属应学会治疗方法,常备治疗药物。

不管是第一次发作,还是痛风再次复发,都应该及早进行药物治疗,不仅治疗效果好,药物副作用小,花钱还少。

低至1天1元,7天治愈,只需7元。

7元!吃快餐都看不见肉,真的能治好痛风发作吗?成功治愈的痛风患者是怎么做的呢?2痛风发作治疗方案治疗目标①及时快速缓解疼痛;②避免走进治疗误区,以免延长病程、加剧痛苦;③预防痛风复发,减少发作痛风频率,减轻发作程度。

治疗痛风的常用药物

治疗痛风的常用药物

治疗痛风的常用药物(1)吲哚美辛(Indometacin):又称消炎痛。

每片25mg。

口服,首剂50mg~100mg,以后每次50mg,一日3次,饭后即服或临睡前服用,或遵医嘱。

有效后迅速减量并停止服用。

本品口服吸收完全,服药后1-4小时血药浓度达峰值,血浆半衷期变化较大,平均为4.5小时。

若与食物同服,药物吸收虽较慢,但吸收率不受影响。

直肠给药比口服给药更易吸收,吸收入血后,99%与血浆蛋白结合,血浆半衰期5~10小时,个体差异较大,同一个体也常有变异。

本品部分经肝脏代谢,主要经肾脏排泄,少量从胆汁排出,大乳汁中也有排出。

本品不能经过透析消除。

(2)双氯酚酸钠(SodiumDiclofenac)1)英太青。

每个胶囊中共含双氯芬酸钠50mg。

口服,每次50mg,每日2次,或遵医嘱。

本品口服后在胃肠道吸收良好,吸收快而完全,若与食物同服则降低吸收率,但由于肝脏的首过代谢作用,损失约40%~5 0%。

空腹服药后于2~3小时达到血浆高峰浓度,若与食物同服,6小时达到血浆峰值。

血浆半衰期为1~2小时,65%从尿液中排泄,35%从胆汁,粪便中排出,在1.2~2小时排泄完,长期应用无蓄积性。

2)戴芬:每个胶囊中共含双氯芬酸钠75mg。

成人常用剂量为每次75mg,每日一次,必要时可增加至每日两次。

口服后大约有服药后1小时即达到血浆高峰浓度,然后血浆浓度平稳下降。

本品长处是:①更快更可靠的初始吸收;②血药浓度稳定,个体差异小;③更少受进食的影响。

3)奥湿克:为肠衣片,每片含有双氯酚酸钠50毫克。

外层含米索前列醇200微克。

米索前列醇用于预防非甾体类抗炎药诱发的胃或十二指肠溃疡。

每次服一片,天天2~3次。

药片应完整吞服,不能嚼碎。

4)扶他林:75mg/片。

每次75mg,一日一次。

最大剂量每日150mg,分二次服或遵医嘱。

药片应完整吞服,不能嚼碎。

(3)布洛芬(Ibuprofen):每片100mg或200mg。

口服成人每次200mg,每日三次,饭后服用。

痛风处方

痛风处方

治疗痛风的单方和偏方(1)山慈姑30克。

水煎2次,共取汁400毫升,分2次服。

该方含有秋水仙碱成分,能有效缓解痛风发作,用于痛风发作期。

(2)萆解60克,水煎2次,共取汁400毫升,分2次服。

用于痛风发作期和缓解期,能增加尿酸排泄,降低血尿酸水平。

(3)雷公藤根(去皮)15克,生甘草5克。

每日1剂,水煎2次,共取汁400毫升,分2次服,14日为1个疗程。

用于风寒湿痹型痛风、痛风性肾病等。

(4)土茯苓30克。

水煎,每日2次,每次服200毫升。

用于痛风发作期,能增加尿酸排泄,降低血尿酸。

(5)金钱草120克。

水煎2次,共取汁400毫升,分2次服。

用于痛风缓解期,能增加尿酸排泄,降低血尿酸。

(6)威灵仙60克。

水煎2次,共取汁400毫升,分2次服。

用于痛风缓解期,能促尿酸排泄。

(7)稀莶草、臭梧桐各15克。

水煎2次,共取汁400毫升,分2次服。

用于风寒湿痹型痛风。

(8)地龙12克,当归、五灵脂、牛膝、羌活、香附、桃仁各10克,乳香6克,生甘草6克。

痰热加酒炒黄芩、黄柏各10克。

水煎3次,共取汁600毫升,混合后3次服。

用于痛风气血瘀滞型者。

(9)土茯苓、威灵仙、生薏苡仁各30克,萆解20克,车前子12克,泽泻、泽兰、当归、桃仁各10克。

每日1剂,水煎3次,共取汁600毫升,分3次服。

用于泄浊化痰,治痛风性关节炎肿胀疼痛。

(10)樟木屑2 000克,加水2000毫升,用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再煮40分钟,待温时浸洗,每次浸洗40~60分钟,每日1~2次,5日为1个疗程。

用于痛风性关节炎引起的关节痛。

(11)生草乌、生川乌、全当归、白芷、肉桂各30克,红花20克,60%白酒1000毫升。

浸泡48小时后,再加入风油精20毫升,混合后,每次取适量外搽患处关节,10日为1个疗程。

用于痛风性关节炎引起的关节痛。

治疗痛风性关节炎处方一览祛痛消风汤[处方]威灵仙、土茯苓各30克,萆解20克,车前子12克,当归、桃仁、山慈姑、泽泻各10克。

痛风的用药及急性期治疗

痛风的用药及急性期治疗

一、降尿酸西药分类/作用机制/使用原则:常用的降尿酸药物包括抑制尿酸合成和促进尿酸排泄两类。

可通过24小时尿尿酸检测,来明确尿酸生成过多还是排泄过少。

如果测出来尿中24小时尿酸明显增高,说明是尿酸合成过多,就应该选用抑制生成的药物;如果尿中24小时尿尿酸水平低于600mg/d,那就是排泄减少,可以选择使用促排药。

抑制尿酸生成药物—通过抑制黄嘌呤氧化酶活性,减少尿酸合成(别嘌醇和非布司他)别嘌醇用法用量:需从小剂量起始。

成人初始剂量50~100 mg/d,每2~5周测血尿酸水平1次,未达标患者每次可递增50~100 mg,最大剂量600 mg/d。

肾功能不全患者起始剂量每日不超过 1.5 mg /eGFR(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

肾脏病3-4期患者推荐剂量为50~100 mg/d;肾脏病5期患者禁用。

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反应、皮疹、肝损害、骨髓抑制。

剥脱性皮炎属严重超敏反应与HLA-B*5801 阳性密切相关。

非布司他用法用量:初始剂量20~40 mg/d,2~5周后血尿酸不达标者,逐渐加量,最大剂量80 mg/d。

轻中度肾功能不全(G1~3期)患者无需调整剂量,重度肾功能不全(CKD4—5期)患者慎用。

促尿酸排泄药物—苯溴马隆抑制肾小管尿酸转运蛋白-1(URATl),抑制肾小管尿酸重吸收而促进尿酸排泄。

用法用量:起始剂量 25~50 mg/d,2-5 周后根据血尿酸水平调整剂量至75 mg/d 或 100 mg/d,早餐后服用;可用于轻中度肾功能异常或肾移植患者,eGFR 20~60 ml/(min·1.73 m^2)患者推荐 50 mg /d。

eGFR<20ml/(min·1.73m^2)或尿酸性肾石症患者禁用。

不良反应:有“严重细胞溶解性肝损”的风险。

在使用促尿酸排泄药物时,一定要大量饮水,心肾功能正常者维持尿量2000 ml以上,同时口服碱性药物如碳酸氢钠1-2g,3次/日)碱化尿液,将尿液pH值调整至 6.2~6.9,以增加尿酸在尿液中的溶解度,从而避免尿酸盐在肾间质及尿道中形成结晶。

它们是痛风的特效药每天早晚喝一杯或助你尿酸悄悄降下来

它们是痛风的特效药每天早晚喝一杯或助你尿酸悄悄降下来

它们是痛风的特效药每天早晚喝一杯或助你尿酸悄悄降下来痛风是一种由尿酸代谢异常引起的疾病,它会导致关节疼痛和炎症。

针对痛风的治疗方法有很多,其中一种是通过饮食控制和药物治疗来降低体内尿酸水平。

在药物治疗中,一些药物被认为对于治疗痛风尤为有效。

这篇文章将介绍一些被认为是痛风的特效药,及其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1. 别妥(TM)(Allopurinol)别妥是一种常用的抑制尿酸生成的药物。

它通过抑制酶类反应来减少体内尿酸的产生,从而降低尿酸水平。

别妥一般每天用药1-3次,每次150-300毫克,具体剂量应根据医生的建议而定。

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遵循医生的指导,避免自行调整剂量。

2. 舒林美(Turapurinol)舒林美是一种治疗急性痛风发作和预防痛风的药物,它通过减少尿酸的生成和增加尿酸的排泄来发挥作用。

通常,成人每天使用舒林美一次,剂量为100毫克。

在开始使用舒林美前应仔细阅读药物说明书,并遵循医生的建议。

3. 华法林合剂(Huaforin Compound)华法林合剂是一种中药方剂,据说具有治疗痛风的特效药效。

它由多种草药制成,如芦笋、天麻、川芎等,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作用。

使用华法林合剂时,应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剂量和用药方法的调整。

4. 杞花地黄丸(Lycium Chinense Mill Compound)杞花地黄丸是一种中药复方制剂,常用于治疗痛风。

它由多种中药材制成,如杞花、地黄、白芍等,有清热利湿、活血化瘀的作用。

一般来说,成人每次口服10克,每天2-3次。

在使用杞花地黄丸时请遵循医生的建议,并注意药物的质量和安全性。

总之,上述药物都是用于治疗痛风的特效药,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能够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然而,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不同,使用药物前应咨询专业医生,并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用药。

同时,尽量避免自行调整药物剂量和频次,以免出现不良反应。

除了药物治疗,合理饮食、适量运动以及减少酒精和咖啡摄入等生活方式的调整也是痛风治疗的重要环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药介绍
苯溴马隆片(尔同舒)
规格:50mg×10片/盒
用药说明:促进尿酸排泄药,原发性高尿酸血症,以及痛风性关节炎间歇期。

用法用量:成人口服50mg(一片),一日一次,早餐时服用。

服药一周后检查患者血清尿酸浓度,或可在治疗初期每日口服100mg(二片),早餐时服用。

待血尿酸降至正常范围内改为每日一片。

不良反应:一般为轻度。

偶有腹泻、胃部不适、恶心等消化不良症状;风团、斑疹、潮红、瘙痒等皮肤过敏症。

禁忌症:1、已知对过敏者;2、孕妇以及哺乳期妇女节;3、中至重度肾功能损害者(肾小球滤过率小于20ml/min)及患有肾结石的患者。

注意事项:1、出现持续性腹泻应停药;2、急性痛风不要用药,以防转移性痛风。

3、长期用药应定期检查肝功能。

痛风用药指南
痛风共分为四期
即急性期发作、间歇期发作、慢性期发作、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期,在不同时期的治疗原则:
急性期以镇痛为主首选秋水仙碱初始剂量1mg,以后每2小时服0.5mg直至症状缓解为止,日剂量最大为6mg.如症状无明显缓解可改用糖皮质激素.
慢性期
1.肾功能良好,排尿好宜选用促进尿酸排泄药苯溴马隆,qd/50mg/次,服药期间多饮水,维持每日尿量在2000ml以上,并使用碳酸氢钠片,使PH值控制在6.2-6.8之间。

2.肾功能减退,宜选用抑制尿酸生成药如别嘌醇,tid/0.1g/次,一般服用7-10天.
最新文件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方便更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