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标签的编码规范及标识规定

合集下载

电厂标识系统编码标准

电厂标识系统编码标准

电厂标识系统编码标准电厂标识系统编码标准是为了规范电厂标识系统的编码方式,使得电厂内部设备、管线等元素能够被准确地识别和管理。

这一标准的制定对于提高电厂运行效率、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编码原则、编码规则、编码应用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编码原则是电厂标识系统编码标准的基础。

编码原则包括唯一性、稳定性、可识别性和可管理性。

唯一性要求每个元素都有唯一的编码,避免重复和混淆;稳定性要求编码不会频繁变动,以确保信息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可识别性要求编码能够清晰、准确地表达元素的信息;可管理性要求编码体系能够方便管理和维护。

这些原则的遵循是编码标准的基础,也是保证标识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条件。

其次,编码规则是编码标准的核心内容。

编码规则包括编码结构、编码方式、编码范围等方面。

编码结构是指编码的组成方式,可以是数字、字母、符号的组合,也可以是特定的编码格式;编码方式是指编码的生成方式,可以是手动输入、自动生成等方式;编码范围是指编码的适用范围,可以是整个电厂、某一部分设备或者某一类元素。

这些规则的制定需要考虑到电厂的实际情况和管理需求,既要满足信息表达的准确性,又要考虑到编码的实际操作性和管理便利性。

最后,编码应用是编码标准的实际运用。

编码应用包括编码的设置、编码的管理、编码的更新等方面。

编码的设置需要根据编码规则对电厂内部的元素进行编码,确保每个元素都有唯一的编码;编码的管理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确保编码的稳定性和可管理性;编码的更新需要根据电厂的设备更新、改造等情况及时对编码进行更新,保证编码体系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这些应用的落实是编码标准的关键,也是保证标识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

综上所述,电厂标识系统编码标准的制定是为了规范电厂内部元素的标识和管理,对于电厂的安全生产和高效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编码原则、编码规则和编码应用是编码标准的重要内容,需要全面考虑电厂的实际情况和管理需求,确保编码体系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电子标签数据格式规范

电子标签数据格式规范

电子标签数据格式规范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SJ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行业标准SJ/TXXXX-2006电子标签主体标识注册号与数据格式编制规则(征求意见稿)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发布目次引言本标准的发布机构提请注意如下事实,声明符合本标准时,可以使用涉及条中有关的相关专利。

本标准的发布机构对于专利的范围、有效性和验证资料不提出任何看法。

专利权持有人已向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保证,其同意任何申请人在合理和非歧视的条款和条件下,就使用授权许可证进行谈判。

在这方面,该专利权持有人的声明已在本标准的发布构备案。

有关资料可从以下地址获得:专利权持有人姓名地址请注意除上述已经公示的专利外,本标准的某些内容有可能涉及专利,据此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应承担公示可能涉及专利的责任。

电子标签主体标识注册号与数据格式编制规则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电子标签主体(含多维条码)标识注册号与数据格式编制规则。

电子标签主体标识注册号指各类电子标签主体应用在中华人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各类商品和物品时,电子标签的主体在向信息产业部申请登记注册时,信息产业部信息管理机关为其分配的统一标识代码。

电子标签主体标识注册号是电子标签主体所拥有的一个全球统一、全国唯一、终身不变的号码。

其目的是促进对电子标签的印制,发行,应用等主体实施有效监管和实现网络信息化。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信息产业部信息管理机关为电子标签主体编制和赋予注册号的工作,也适用于电子标签标识注册号用于信息产业部<<数字域名规范>>中数字域名和地址有关的各种信息处理和信息交换,电子标签数据格式中的标识注册号可以通过<<数字域名规范>>标准实现电子标签与计算机无缝衔接并与网络互连和实现数据交换,电子标签标识注册号与数据格式网络化技术是实现电子标签信息管理和信息流通的重要组成部份。

EPC编码

EPC编码
-7-
3. EPC 编码关注的问题
•4 批量产品编码
• 给批次内的每一样产品分配惟一的EPC 代码,同时 给该批次也可视为一个单一的实体对象,分配一个批 次的EPC 代码。
•5 载体
• EPC标签是EPC 代码存储的物理媒介,对所有的载 体来讲,其成本与数量成反比。EPC要广泛采用,必 尽最大可能的降低成本。
-6-
3. EPC 编码关注的问题
•2 内嵌信息
在EPC 编码中不嵌入有关产品的其他信息,如货品 重量、尺寸、有效期、目的地等。
•3 分类
分类是指将具有相同特征和属性的实体的管理和命 名,这种管理和命名的依据不涉及实体的固有特征和 属性,通常是管理者的行为。
在各个领域,分类是具有相同特点物品的集合,而 不是物品的固有属性。
-13-
3.EPC-64Ⅲ型
• 为了推动EPC 应用过程,打算将EPC 扩展到更加广泛的 组织和行业。希望通过扩展分区模式来满足小公司,服务 行业和组织的应用。因此,除了扩展单品编码的数量,就 像第二种EPC-64 那样,也会增加可以应用的公司数量来 满足要求。 • 通过把管理者分区增加到26 位,6 千7 百万个号码已经 超出世界公司的总数,因此现在已经足够用的了.13 位对 象分类分区,8,192 种不同种类的物品提供空间.23位序列 号可以为超过8 百万的商品提供空间。
-15-
8. EPC-256码
• EPC-96 和EPC-64 是作为物理实体标识符的短期 使用而设计的。在原有表示方式的限制下,EPC-64 和EPC-96 版本的不断发展使得EPC 代码作为一种世 界通用的标识方案已经不足以长期使用。更长的EPC 代码表示方式一直以来就广受期待并酝酿已久。EPC256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的。 • 256 位EPC 是为满足未来使用EPC 代码的应用需 求而设计的。因为未来应用的具体要求目前还无法准 确的知道,所以256 位EPC 版本必须可以扩展以便其 不限制未来的实际应用。多个版本就提供了这种可扩 展性。

电子标签

电子标签
方式就是利用电子标签实现摘果法出库。首先要在仓库管理中实现库位、品种与电子标签对应。出库时,出 库信息通过系统处理并传到相应库位的电子标签上,显示出该库位存放货品需出库的数量,同时发出光、声音信 号,指示拣货员完成作业。DPS使拣货人员无需费时去寻找库位和核对商品,只需核对拣货数量,因此在提高拣 货速度、准确率的同时,还降低了人员劳动强度。采用DPS时可设置多个拣货区,以进一步提高拣货速度。
中国标准

中国电子标签标准的问题一直是国内外**的焦点问题,也是关乎到能否尽快推动中国RFID产业快速发展的核 心问题。2006年6月26日在北京召开的电子标签标准工作组工作会议上获悉:2007年经过共同的努力,中国电子 标签组已经提出了13.56MHz射频识别标签基本电特性、13.56MHz射频识别读/写器规范、RFID标签物理特性,三 个标准的技术文件。
RFID电子标签是一种突破性的技术:“第一,可以识别单个的非常具体的物体,而不是像条形码那样只能识 别一类物体;第二,其采用无线电射频,可以透过外部材料读取数据,而条形码必须靠激光来读取信息;第三, 可以同时对多个物体进行识读,而条形码只能一个一个地读。此外,储存的信息量也非常大。”
工作原理
RFID技术的基本工作原理并不复杂:标签进入磁场后,接收解读器发出的射频信号,凭借感应电流所获得的 能量发送出存储在芯片中的产品信息(PassiveTag,无源标签或被动标签),或者主动发送某一频率的信号 (ActiveTag,有源标签或主动标签);解读器读取信息并解码后,送至中央信息系统进行有关数据处理。
DAS(DigitalAssortingSystem)
方式是另一种常见的电子标签应用方式,(电子版以下略)根据这些信息可快速进行分拣作业。同DPS一样, DAS也可多区作业,提高效率。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关于印发《船舶标识电子标签管理办法》的通知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关于印发《船舶标识电子标签管理办法》的通知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关于印发《船舶标识电子标签管理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公布日期】2012.07.02•【文号】海船舶[2012]454号•【施行日期】2012.07.02•【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运正文关于印发《船舶标识电子标签管理办法》的通知海船舶[2012]45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海事局,各直属海事局:为加强船舶身份识别,规范船舶标识电子标签发放、使用与管理工作,现将《船舶标识电子标签管理办法》印发你们,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船舶标识电子标签采用13.56MHZ的逻辑加密型电子标签,船舶识别号存储于芯片内并喷印在标签表面,目前阶段专门用于船舶身份识别。

各单位在现场监督检查时,应当核对读卡器读取的数据信息与标签表面喷印信息、船舶登记证书记载信息是否一致。

二、我局将于2012年7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为已经取得船舶识别号的船舶分批次制作和发放船舶标识电子标签。

各单位收到船舶标识电子标签后,应登陆船舶卡管理系统,在船舶电子标签模块下签收和管理船舶标识电子标签。

三、各单位要做好船舶标识电子标签的分发工作,做好领用台帐,确保船舶标识电子标签准确、及时的发放到相应船舶。

四、船舶标识电子标签分发与使用过程中有任何问题,请及时与我局联系。

二О一二年七月二日船舶标识电子标签管理办法第一条为加强船舶身份识别,规范船舶标识电子标签发放、使用与管理工作,提高海事信息化管理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识别号管理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船舶标识电子标签是由海事管理机构发放给船舶,存储船舶识别号等相关信息,专门用于船舶身份识别的电子标签。

第三条船舶标识电子标签适用于依照或者拟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登记条例》在中国登记并已经取得船舶识别号的船舶。

第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是船舶标识电子标签的主管机关。

中国海事局指定的制卡机构(以下称制卡机构)负责船舶标识电子标签的制作。

ISOIECRFID技术标准概述

ISOIECRFID技术标准概述

ISO/IEC RFID技术标准概述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技术,是一种利用射频通信实现的非接触式自动识别技术(以下简称RFID)。

RFID标签具有体积小、容量大、寿命长、可重复使用等特点,可支持快速读写、非可视识别、移动识别、多目标识别、定位及长期跟踪管理。

RFID技术与互联网、通讯等技术相结合,可实现全球范围内物品跟踪与信息共享。

ISO/IEC是信息技术领域最重要的标准化组织之一.ISO/IEC认为RFID是自动身份识别和数据采集的一种很好手段,制定RFID标准不仅要考虑物流供应链领域的单品标识,还要考虑电子票证、物品防伪、动物管理、食品与医药管理、固定资产管理等应用领域。

基于这种认识,ISO/IEC联合技术委员会JTC委托SC31子委员会,负责所有RFID通用技术标准的制定工作,也即对所有RFID应用领域的共同属性进行规范化;委托各专业委员会负责应用技术标准的制定,如ISO TC104 SC4负责制定集装箱系列RFID标准的制定,ISO TC 23 SC19负责制定动物管理系列RFID标准,ISO TC122和ISO TC104组成的联合工作组制定物流与供应链系列应用标准[1]。

所有标准的制定工作,可以由技术委员会委托某些专家起草标准草案,也可以由企业或者专家直接提交标准草案,然后按照ISO标准化组织制定标准的程序进行审核、修改直至最后批准执行。

目前ISO RFID所有标准草案都可以在网站h ttp://中找到.一、通用RFID技术标准ISO/IEC的通用技术标准可以分为数据采集和信息共享两大类,数据采集类技术标准涉及标签、读写器、应用程序等,可以理解为本地单个读写器构成的简单系统,也可以理解为大系统中的一部分,其层次关系如图1所示;而信息共享类就是RFID应用系统之间实现信息共享所必须的技术标准,如软件体系架构标准等。

图1 ISO RFID 标准体系框图在图1中,左半图是普通RFID标准分层框图,右半图是从2006年开始制定的增加辅助电源和传感器功能以后的RFID标准分层框图。

ISO-IEC标准

ISO-IEC标准

PCD
PICC Pause
ASK 100% 修正密勒码 106 kbps 0 1 0 0 1
60%
5% 5% t1 t2 60% t4 t3 t4 条件 t1>2.5μs t1≤2.5μs
t Min 2.5μs 0.5μs 0.7μs 0 0 Max 3.0μs t1 1.5μs 0.4μs
曼彻斯特码 副载波频率为 f c/16 负载调制 PICC PCD 0 1 0 0 1 106 kbps
标准
为什么要制定标准
• 标准的作用与制定
• 确保协同工作的进行,规模经济的实现,工作实施的安全性以及其他许多方面 • RFID标准化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制定、发布和实施标准,解决编码、通信、空中接口和数据共享 等问题,最大程度的促进RFID技术及相关系统的应用 • 标准采用过早,有可能会制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采用过晚,可能会限制技术的应用范围。
20
6 RFID的ISO IEC标准
• TYPE B (与TYPE A相类比)
• • • • • • • • 物理接口 命令和应答的帧格式 数据元素 应答器的存储器 应答器的状态 命令 强制和推荐的命令 防碰撞算法
• 更高的安全性、通信速率、简单的外围电路设计、抗干扰能力
21
阅读器选择应答器组进入识别状态
TYPE B防碰撞流程
计数器值=0 的应答器发 UID N Y
阅读器检测到碰撞? Y 阅读器发送 FAIL 命令
•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
• 隐私问题
• 目前,很多用于物品识别的应答器(电子标签)都能支持KILL命令
4
• ISO/IEC的RFID标准简介
• 非接触式IC卡
三种非接触式IC卡标准

商品编码原则

商品编码原则

目前二维条形码主要有
PDF417码 Code49码 MaxiCode码 Code 16K码 Data Matrix码
堆积或层排式
棋盘或矩阵式
二维条形码依靠其庞大的信息携带量,能够把过 去使用一维条形码时存储于后台数据库中的信息包含在 条形码中,可以直接通过阅读条形码得到相应的信息, 并且二维条形码还有错误修正技术及防伪功能,增加了 数据的安全性。
² Ç ¾ ø
ð Ê Æ ¼ × Ö · û
ý ¾ Ê Ý × Ö · û
£ Ñ Ð é × Ö · û
Õ Ö Ö ¹ × Ö · û
² Ç ¾ ø
条形码组成
条形码结构
条形码的分类
目前,国际广泛使用的条形码种类有 EAN码 UPC码(商品条形码,用于在世界范围内唯一标识一 种商品。我们在超市中最常见的就是EAN和UPC条形码)、 Code39码(可表示数字和字母,在管理领域应用最广) ITF25码(在物流管理中应用较多) Codebar码可表示数字和字母信息,主要用于医疗卫 生、图书情报、物资等领域的自动识别。
分级类别码
ú Ï É Ê À à ³ Æ Ê · ä ¶ À ³ À à Ó ¹ ¼ ¤À à Ç Ñ Ì Ì ¾ Æ Ê ² ß Ë ¡ ¢ ® Ë ¹ û ì Ê Ê ³ Ó à ã À ¡ ¢ È â À à Õ Å È ä ä À ¶ ³ Æ · ÷Î µ ¶ Æ · ¸ Ê Á ³ Ö Æ Æ · Ì ¾ Ñ Æ û × ¹ Ó ù Í ¶ ¯ · þ Ê Î · þ Ê Î Ç Ê · ³ Æ · Ð Ê Ä ½ · þ Ê Î ® Ê Å ½ · þ Ê Î Ò À  à Î À Ê à ü ´ ° ü  À Ò à Î À Ê à ü ´ ° 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子标签的编码规范及标识规定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标签作为信息传递和物品管理的重要工具,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

电子标签的编码规范和标识规定对于确保标签信息的准确性和标识的可读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电子标签的编码规范和标识规定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电子标签的编码规范
电子标签的编码规范是为了确保标签信息的统一性和标识的唯一性,便于信息的传递和管理。

在电子标签的编码规范中,常用的编码方式有以下几种:
1. EPC编码:EPC(Electronic Product Code)编码是一种全球通用的电子产品编码方式,由96位二进制数字组成。

EPC编码可以追溯产品的生产和流通情况,方便供应链管理和商品溯源。

2. RFID编码: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编码是一种利用无线电波进行数据传输和识别的技术。

RFID编码可以嵌入到电子标签中,实现物品的自动识别和追踪。

3. QR码编码:QR码(Quick Response Code)编码是一种二维码编码方式,可以存储大量的信息。

QR码编码可以在电子标签上显示,方便消费者通过扫描二维码获取产品信息。

除了以上几种编码方式外,还有一些行业特定的编码规范,如GS1编码、ISBN编码等。

这些编码规范的制定旨在实现信息的标准化和互通。

二、电子标签的标识规定
电子标签的标识规定是为了确保标签的可读性和标识的易识别。

在电子标签的标识规定中,常用的标识要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标签尺寸:电子标签的尺寸应根据实际应用需求确定,既要保证标签的可读性,又要考虑标签的粘贴和植入的便捷性。

2. 标签材质:电子标签的材质应具备耐用、防水、耐高温等特性,以确保标签
在不同环境下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3. 标识内容:电子标签上的标识内容应包括必要的信息,如产品名称、规格型号、生产日期、生产批次等。

标识内容应清晰可辨,避免模糊和混淆。

4. 标识位置:电子标签应在物品上明显可见的位置进行粘贴或植入,以方便人
们对物品进行识别和管理。

除了以上几个方面的标识规定,还有一些行业特定的标识要求,如食品包装上
的营养成分标识、药品包装上的使用说明标识等。

这些标识规定的制定旨在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安全权。

总结:
电子标签的编码规范和标识规定对于确保标签信息的准确性和标识的可读性至
关重要。

通过制定统一的编码规范和标识规定,可以实现标签信息的标准化和互通,方便信息的传递和管理。

同时,合理的标识规定可以确保标签的可读性和标识的易识别,提高物品的识别和管理效率。

在未来的发展中,电子标签的编码规范和标识规定还有待不断完善和更新,以适应不断变化的需求和技术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