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教案2022必修一政治
(整理)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精品案例

新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精品教案《经济生活》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课题二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教学内容分析【课标要求】本框题教学内容是贯彻落实课程标准4.12规定的“列举实例,阐释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教材分析】本框题包括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两个目题。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两个目题,共同阐明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我们既要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我国社会主义本质;又要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
更好地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
第一目题,公有制为主体。
教材以文字、图片、图表和正文穿插出现的方式,呈现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并在第一目重点阐明了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公有制的含义、范围;各种公有制形式的含义、地位和作用。
从而说明了我国为什么应毫不动摇地坚持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和如何更好地巩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问题。
第二目题,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本目以图文形式引入了非公有制经济的类型,进一步阐明了其含义、地位、作用,从而说明我们应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我们必须立足国情,坚持和完善我国的这一基本经济制度。
教学重点: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确立的必然性。
从理论上看,这一制度适合我国的国情,符合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辨证关系原理。
从实践上来看,这一制度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标准。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教学难点: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确立的必然性。
对“两个毫不动摇”的理解。
高一政治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教案(一)

高一政治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教案(一)高一政治教案: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教学目标•了解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掌握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特点和优势;•理解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变迁和发展。
教学内容1.什么是基本经济制度?–基本经济制度的定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作用2.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概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主要特点3.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优势和问题–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优势–我国基本经济制度面临的问题与挑战4.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变迁和发展–1949年以前的基本经济制度–1949年后的基本经济制度变迁–当前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发展路径教学步骤1.导入:通过引入经济制度的概念,引起学生对主题的兴趣。
2.导入问题:提问学生对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了解程度。
3.介绍基本经济制度的定义和作用,引导学生思考。
4.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并列举其特点。
5.小组汇报: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6.教师总结: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引出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优势。
7.分析问题与挑战: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分析我国基本经济制度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8.回顾历史:通过讲解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变迁和发展,引导学生了解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演变过程。
9.结束:进行课堂小结,并留下相关参考阅读材料。
教学评价•学生参与小组讨论和汇报的表现;•学生对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特点、优势与问题的理解程度;•学生对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变迁和发展的掌握情况。
参考阅读材料•《改革开放40年大事记》•《中国的经济制度研究》。
高一政治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教学案

高一政治: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教学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的概念和特点。
2.掌握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计划经济体制的基本内容和运行机制。
二、教学内容1. 基本经济制度的概念•经济制度的定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概念和作用2.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2.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构建和发展历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市场竞争和市场调节2.2 计划经济体制•计划经济的基本特点•计划经济体制的构建和发展历程•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家统一调控和资源配置3. 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优劣比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计划经济体制的差异•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优劣比较1.讲授法:通过教师讲解的方式,介绍基本经济制度的概念和我国的两种基本经济制度。
2.对比分析法:分别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计划经济体制进行具体分析,指导学生对两种经济体制进行对比研究。
3.讨论互动法:组织学生就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优劣进行讨论,鼓励学生表达个人观点,并引导学生形成自己的认识。
四、教学流程第一课时:1.导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经济制度的概念和作用。
2.讲授:介绍基本经济制度的概念、分类以及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3.小结:回顾本节课的内容,概括基本经济制度的分类和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第二课时:1.导入:通过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入本节课的学习。
2.讲授:详细介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计划经济体制的基本特点、发展历程和运行机制。
3.对比分析:对两种经济体制进行对比分析,指导学生理解其差异和优劣。
4.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两种经济体制的差异和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特点。
第三课时:1.导入:通过问题提出讨论的话题,激发学生对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思考。
2.讨论互动:组织学生自由讨论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优劣,并陈述自己的观点。
3.教师点评:对学生的观点进行点评和引导,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解。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教案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背景和重要性。
引导学生理解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基本内容和特点。
1.2 教学内容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定义和背景。
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性。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介绍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基本内容和特点。
采用案例分析法,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性。
第二章: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基本内容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基本内容。
引导学生理解各种所有制经济的含义和作用。
2.2 教学内容各种所有制经济的定义和特点。
我国基本经济制度中各种所有制经济的地位和作用。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介绍各种所有制经济的含义和作用。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各种所有制经济在我国基本经济制度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三章: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运行机制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运行机制。
引导学生理解市场调节和政府调控在我国基本经济制度中的作用。
3.2 教学内容市场调节和政府调控的含义和作用。
我国基本经济制度中市场调节和政府调控的运行机制。
3.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介绍市场调节和政府调控的含义和作用。
采用模拟实验法,让学生模拟市场调节和政府调控的过程,更好地理解其在我国基本经济制度中的作用。
第四章: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改革与发展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改革与发展历程。
引导学生理解我国基本经济制度改革与发展的意义。
4.2 教学内容我国基本经济制度改革的背景和过程。
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发展的趋势和目标。
4.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介绍我国基本经济制度改革的背景和过程。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我国基本经济制度改革的成就和挑战。
第五章:案例分析5.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案例分析,更好地理解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性和运行机制。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
5.2 教学内容提供几个与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相关的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
高中政治《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教案1 新人教必修1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新课标要求(一)知识目标1、识记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具体内容、各种经济成分、公有制实现形式及其主体地位。
2、理解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意义。
3、运用所学知识,区分各种经济成分,并说明他们的作用。
(二)能力目标通过大量实例,理解基本经济制度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框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基本经济制度符合我国基本国情,有利于促进我国生产力发展。
★教学重点、难点1、公有制的主体地位2、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复习导入〗:1、为什么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归纳总结:简要地说,社会主义本质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决定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
(还应包括大力发展生产力的意义:“三个‘才能’”(略))2、怎样大力发展生产力?归纳总结:大力发展生产力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改革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必须调整上层建筑中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
也就是要完善社会主义的各项基本制度,其中,基本的经济制度就是我们今天这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电脑屏幕打出)。
(二)讲授新课探究:李强一家五口人,他在朋友开的酒店当厨师,母亲在老家耕田,妻子开了个小士多(store,即小商店),儿子是铁路工人,女儿在TCL合资厂当技术员。
从中大致可以反映出我国主要有哪些经济成分?教师归纳:从中大致可以反映出我国有私营经济、集体经济、个体经济、国有经济、外资经济等经济成分。
这些形形色色的经济成分在我国经济发展中互相竞争、互相促进、共同发展,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繁荣、昌盛,从而构成了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那么我国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1、公有制为主体(1)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内涵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其中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教案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教案教案主题: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教学对象:高中经济学课程学生教学时间:2个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特点和发展历程;2.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基本特征和运行机制;3.理解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作用和意义。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教师通过提问引入话题:“我国的经济制度是什么?”并引导学生回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特点。
二、核心内容讲解(40分钟)1.什么是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包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和计划经济体制的转变。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基本特点(15分钟)教师详细介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基本特点,包括社会主义性质、市场调节、政府调节和公有制与非公有制经济并存等内容。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运行机制(15分钟)教师讲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运行机制,包括价格形成机制、资源配置机制、市场竞争机制和企业经营机制等方面的内容。
三、案例分析与讨论(30分钟)教师提供两到三个经济发展方面的案例,鼓励学生就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实践和现实问题进行讨论。
四、总结与评价(10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回顾,并引导学生对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进行评价,从中汲取教训。
教学资源:1.幻灯片或黑板,用于展示教学内容;2.相关案例材料。
教学评价: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互动参与和问题回答情况,进行教学评价。
教师还可以布置一篇作业或小组讨论任务,让学生进一步深入了解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及其实践问题。
注:此为一份简要教案,实际教学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高中思想政治人教版必修1教案-3_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_教学设计_教案

教学准备1.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并识记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具体内容,各种经济成分的含义、地位和作用、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体现。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识别现实生活中各种经济成分并说明它们的作用的能力;理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原理,并能用它来解释我国实行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原因2.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并识记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具体内容,各种经济成分的含义、地位和作用、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体现。
3. 教学用具课件4. 标签教学过程一、公有制为主体(一)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1、内容: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二)公有制经济的地位(三)公有制经济的构成国有经济在一些重点行业和关键领域所占的比重1、国有经济的含义、地位、作用含义:指由社会全体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以国家所有的形式存在)的公有制形式。
地位: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掌握国民经济的命脉,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
作用: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保障国家安全、保护生态环境、支持科技进步、发展战略性产业、提供公共服务,具有关键作用。
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典范,江苏省江阴市华西村走的是一条发展集体经济、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
思考:结合华西村的实例,全面分析集体经济?2、集体经济的含义、地位、作用含义:是由部分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公有制形式。
地位:是我国农村的主要经济形式,广泛存在于城乡工业和服务业中。
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用:体现了共同富裕的原则,可以广泛吸收社会资金,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公共积累和国家税收。
几年前,某国有独资企业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注册总资本为90亿元人民币,国有资金占80%,非公有资金占20%,总资本比股份制改造前增加将近30亿元,企业的经济效益连年增长。
新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精品教学设计

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第二框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教材地位】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制度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主要内容,第四课首先通过分析消费与生产的关系,巧妙地把教学内容从消费过渡到生产,然后集中从基本经济制度角度引导学生认识我国的生产活动。
而本框就是第四课的落脚点、归宿,对学好第四课有着重要作用,也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学生分析】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政策性强,概念多,比较理论抽象,高一学生对现实中的这些问题一知半解,感受不深,非公有制经济活跃,学生对公有制的主体地位的认识不尽深刻。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识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2、理解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内涵及如何增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3、了解各种非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及作用能力目标:通过学习,培养学生辨识不同经济实体所有制性质的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认识到基本经济制度符合我国基本国情,认识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积极参与社会经济生活。
【教学重点】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教学难点】混合所有制经济【教学方法】小组合作竞争、济钢高中“四步十六字”高效课堂模式【教学手段】多媒体、学案导学【教学准备】课前把学生划分为六个学习小组,便于开展合作学习。
设计小组PK副板书,在教学过程中评价和激励学生。
【教学过程】60年国庆视频国庆盛典的视频镜头配乐诗朗诵,让学生感受祖国60年的辉煌成就:经济的发展、国力的增强和人民生活的改善(三个有利于),归结原因,导入新课。
角色扮演教师利用图片简要直观展示不同经济成分的代表形式,然后小组各自扮演对应职业角色,依据教材和学案,围绕本单位的性质、特点及作用展开讨论,代表发言进行自我介绍。
教师展示相应图片进行评价补充。
在梳理不同经济成分的基础上,划分出公有制及非公有制经济的分类,并点明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及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教师利用课件视频材料和学案提供的文字材料,提出辩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教案2023必修一政治《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教案2023必修一政治教学预备教学目标(1)熟记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具体内容;各种经济成分的含义、地位和作用;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体现。
(2)精确理解两条基本原理: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依据和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意义,并能结合具体材料背景加以分析说明。
教学重难点1、公有制主体地位的表现2、公有制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主导地位的区分3、我国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全部制经济共同进展的缘由教学工具多媒体教学过程活动1【活动】教学过程流程一:自主学习疑难探究老师指出同学在课前导学中反映出的问题,主要是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不分。
老师引导同学作出区分,同时把握联系。
1公有制和国有范围不同。
公有制的范围更广。
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和混合全部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2、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的表现不同。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表现在两个方面①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②国有经济把握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进展起主导作用。
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主要体现在把握力上,而不是简洁的数量上,要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关键领域和重要行业占支配地位,要支配和把握国民经济的进展方向、运行态势等。
3、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强调的侧重点不同。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强调比例,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但是这种优势是就全国而言的,有的地方,有的产业上可能有差别,不能简洁地理解为分布上的优势。
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强调对经济进展方向和性质的作用,强调把握力。
4、要增加公有制的主体地位需要增加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指明两者的联系。
流程二:走进教材合作探究老师带领同学共同走进教材,指导同学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探究,解决教材中消逝的五对简洁混淆且必需区分的学问点,老师依据同学的回答适时作出点拨。
1、国有经济与集体经济2、公有制经济与混合全部制经济3、个体经济与私营经济4、社会主义经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5、公有制与非公有制流程三:走进生活体验感悟1、让同学观看一组画面,对各种经济成分作出区分。
画面中既有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全部制经济、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
2、让同学体验感悟在画面中消逝的各种经济成分,并从整体上让同学明白我国实行的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全部制共同进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3、引导同学思考我国为什么实行这一基本经济制度。
我国的生产力多层次不平衡的状况和社会主义本质打算了我国要坚持这一基本经济制度。
坚持这一制度在根本上符合生产关系要符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有利于促进生产力进展,增加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4、引导同学思考我们应如何对待这一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这一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地巩固和进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的鼓舞、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进展,形成各种全部制经济公正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
流程四:构建体系形成网络作为一轮复习课必需让同学在脑海中形成一个整体的框架体系,在这一环节让同学先自行构建,形成网络,老师呈现体系。
流程五:综合演练巩固学问在这一环节老师指导做导纲上的题目和江苏2023年的高考题,通过练习和分析,让同学对学问进行准时的巩固。
课后小结要求同学对课堂所做的主观题,进行各个角度的拓展思考,真正明白我国的每一种经济成分都有其存在的客观必定性,增加其坚持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自觉性。
高一政治上册必修1《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教案【二】教学预备教学目标1.学问目标:理解并识记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具体内容,各种经济成分的含义、地位和作用、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体现。
2.力气目标:培育同学识别现实生活中各种经济成分并说明它们的作用的力气;理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原理,并能用它来解释我国实行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缘由教学重难点理解并识记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具体内容,各种经济成分的含义、地位和作用、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体现。
教学工具课件教学过程一、公有制为主体(一)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1、内容:公有制为主体,多种全部制经济共同进展。
2、地位: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混合全部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二)公有制经济的地位(三)公有制经济的构成国有经济在一些重点行业和关键领域所占的比重1、国有经济的含义、地位、作用含义:指由社会全体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以国家全部的形式存在)的公有制形式。
地位: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把握国民经济的命脉,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
作用: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加我国的经济实力、保障国家安全、疼惜生态环境、支持科技进步、进展战略性产业、供应公共服务,具有关键作用。
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典范,江苏省江阴市华西村走的是一条进展集体经济、实现共同富有的道路。
思考:结合华西村的实例,全面分析集体经济?2、集体经济的含义、地位、作用含义:是由部分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公有制形式。
地位:是我国农村的主要经济形式,广泛存在于城乡工业和服务业中。
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用:体现了共同富有的原则,可以广泛吸取社会资金,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公共积累和国家税收。
几年前,某国有独资企业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注册总资本为90亿元人民币,国有资金占80%,非公有资金占20%,总资本比股份制改造前增加将近30亿元,企业的经济效益连年增长。
(1)该股份有限公司是什么全部制类型的企业?(2)该股份有限公司是公有还是私有的?不能笼统地说股份制是公有还是私有,关键要看控股权在谁手中,假如国家和集体控股,企业就具有明显的公有性。
3、如何增加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股份制改造--混合全部制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一位经济学家在描述股份制时举例说,国家假如拿出1000万元的国有资产投资,组建一个纯粹的国有企业,那么国家把握的总资产就是1000万元;假如组建股份制企业,国家以51%的股份控股的话,那么国家把握的总资产就不是1000万元,而是近2000万元;假如企业的股份更加分散,国家以20%的股份就可以控股的话,国家把握的总资产就变成5000万元。
增加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必需推行公有制经济实现形式的多样化.进展公有制经济,必需努力查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进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
对于国有企业:应当深化改革,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对于集体企业:不断推动改革,进展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
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证明,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不仅有利于公有制经济的进展壮大,也有力地推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进展。
(3)公有制企业搞股份制改造有什么乐观意义?第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其次,国有经济把握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进展起主导作用。
4、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是如何体现?国有经济(把握力)国有经济把握着国民经济的命脉思考:“实惠餐厅”是什么全部制的经济形式?“贵阳南明老干妈风味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又是什么全部制的经济形式?材料一“陶华碧”,单说她的名字,很多人或许茫然不知,但提起她的“老干妈麻辣酱”,却是无人不晓。
1989年,陶华碧在贵阳市南明区龙洞堡的一条街边,用四处拣来的砖头盖了个简陋的“实惠餐厅”,独自经营凉粉和冷面。
由于她制作的麻辣酱风味独特,特殊受欢迎,生意也越做越红火。
1997年8月,“贵阳南明老干妈风味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挂牌,陶华碧任董事长。
如今,“老干妈”已成为产值为33.7亿元,纳税4.3亿元的全国知名企业。
产品更是远销海外。
二、多种全部制经济共同进展1、个体经济的含义、特点、作用含义:由劳动者个人或家庭占有生产资料,从事个体劳动和经营,劳动成果直接归劳动者全部和支配的经济形式。
特点:以手工劳动为主,规模小,投资少,经营灵敏。
作用:利用资源、进展生产,扩大服务,便利生活,增加就业等 2、私营经济的含义、特点、作用含义:以生产资料私有和雇佣劳动为基础,以取得利润为目的的经济形式。
特点:与个体经济相比,规模较大,设备较先进、劳动生产率比较高。
作用:集中和利用一部分私人资金,增加就业和国家收入,提高国家综合经济实力等。
材料二:自从麦当劳1990年在深圳开设第一家分店以来,麦当劳目前已经在开设了670家分店。
麦当劳在全球各地都实行特许经营的方式扩张,在进展都以合资方式。
麦当劳在内地主要以购买或租赁地产的形式与内地企业或个人合作。
思考:麦当劳目前已经在开设的分店是什么全部制的经济?3、外资经济的含义、特点、作用含义:是指外国和港澳投资者依据我国法律、法规在我国大陆设立的独资企业及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中的外商投资部分。
特点:规模大、技术水平高、管理方法先进。
作用:三引进;二扩大;增加财政收入等。
留意: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三资企业经济我们应当如何看待非公有制经济?各种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是社会主义经济)必需毫不动摇地鼓舞,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进展,不能把两者对立起来。
各种全部制经济完全可以在市场中发挥各自优势,公正竞争、相互促进、进展共同。
请读下面的材料,并回答他们工作单位的性质。
小杨家有六口人:爸爸在移动通信公司上班爷爷在镇政府和村委共同出资兴办的一家煤厂工作妈妈自己出资创办了食品加工厂,雇有20个工人奶奶在家门口开了间小卖部姐姐在外商独资的软件研发中心工作。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全部制经济共同进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存在的客观必要性第一,适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进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
其次,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的要求。
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是解放生产力,进展生产力,毁灭剥削,消退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有。
第三,实践证明,它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进展,有利于增加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所以,我们必需坚持和完善这一基本经济制度。
三、坚持和完善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第一,必需毫不动摇地巩固和进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断增加国有经济活力、把握力、影响力。
其次,必需毫不动摇地鼓舞、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进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制造力。
第三,保证各种全部制经济依法公正使用生产要素、公开公正公正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疼惜,依法监管各种全部制经济。
(1)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并不意味着以国有经济为主体,也不意味着国有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越大越好。
(2)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整体水平比较落后,进展又很不平衡,生产力呈现多层次的结构,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进展多种全部制经济,才能充分发挥各方面的乐观性,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促进生产力进展。
(3)我国目前非公有制经济所占比重还不大,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在坚持公有制主体的前提下,在增加国有经济对国民经济把握力、影响力的条件下,确定范围内还要适当进展非公有制经济,而国有经济的比重还会有所削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