犊牛的饲养管理要点

合集下载

新生犊牛的饲养管理要点

新生犊牛的饲养管理要点

新生犊牛的饲养管理要点l.出生后的第l个小时(1)确保小牛呼吸小牛出生后如果不呼吸或呼吸困难,通常与难产有关,必须首先清除口鼻中的黏液,方法是使小牛的头部低于身体其他部位或倒提几秒种使黏液流出。

然后用人为的方法诱导呼吸,也可用-稻草搔挠小牛鼻孔或冷水酒在小牛头部以刺激呼吸。

(2)肚脐消毒呼吸正常后,应立即注意肚脐部位是否出血,如有用-干净棉花止住。

残留的几公分脐带内的血液挤干后必须用高浓度碘酒(7%)或其他消毒剂浸泡或涂抹在脐带上。

出生两天后应检查小牛是否有感染,正常时应很柔软,如感染则小牛表现沉郁,脐带区红肿并有触痛感。

如脐带感染可能很快发展成败血症(即血液受细菌感染),后者常引起死亡。

分娩后应用干净的稻草或麻袋擦干小牛。

(3)小牛登记小牛的出生资料必须登记并永久保存。

新生的小牛应打上永久的标记。

标记的方法有:在颈环上套上刻有数字的环、金属或塑料的耳标,盖印,冷冻烙印,照片。

(4)饲喂初乳初乳含大量的营养物质和生物活性物质(球蛋白、干扰素和溶菌酶),保证生长发育需要和提高抗病力,小牛饲喂初乳非常重要。

但饲喂初乳必须注意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初乳的质量是否是优质的?二是初乳的喂量,每次饲喂小牛的初乳量不能超过其体重的5%,即每次饲喂初乳l.25~2.5千克.出生头24小时应喂3mdash;4次。

三是何时喂初乳?犊牛生后4mdash;6小时对初乳中免疫球蛋白(母源抗体)吸收力最强,故生后O.5mdash;l小时喂初乳2千克,第2次饲喂应在出生后6~9小时,持续5~7天。

四是如何饲喂初乳?初乳喂前应在水浴中加热到体温39摄氏度,同时清洗奶瓶或奶桶。

(5)小牛与母牛隔离开小牛出生后立即从产房内移走并放在干燥、清洁的环境中,确保小牛及时吃到初乳,最好放在单独圈养小牛的畜栏,刚出生的小牛对疾病没有抵抗力,给小牛创造一个干燥、舒服的环境可减低患病和疾病传播的可能性。

也便于饲养人员监测小牛的采食情况和体况。

附:发酵初乳是剩余初乳放在桶中放置而成,方法是在新鲜初乳中加l%丙酸可抑制非腐败菌繁殖,降低ph。

犊牛的饲养管理要点

犊牛的饲养管理要点

犊牛的饲养管理要点
犊牛的饲养管理水平对牛一生的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必须高度重视,认真加强管理。

下面是我们总结的犊牛的饲养管理要点,供养牛的朋友们参考。

1、犊牛的喂奶方法
当初生犊牛能站立后,一般在一小时左右喂初乳,第一次可喂
1-1.5公斤,以后的喂量约相当于犊牛体重的1/7-1/6,每昼夜喂4-5次。

每次喂奶后1-2小时,应喂给36-38℃清洁凉开水0.5公斤。

犊牛生后5-10天可随意饮水,一般到15-20天后再喂给凉开水。

我国一般多采用4月龄断奶,喂全乳400-600公斤,国外犊牛期一般为3-5周左右,喂全乳100公斤左右。

2、犊牛生后一周的饲养管理
犊牛生后一周后,可在草架上放上优质干草,训练其采食,以利于瘤胃的早期发育。

3、犊牛的饲料管理要点
生后10-15天要训练采食混合精料:用玉米、麸皮、大麦,豆饼混合粉碎,加入骨粉、食盐混合成干粉料或煮粥喂之,每日每头给10-20克,数日后可增之80-100克,1月龄250一300克,2月龄0.5公斤。

此时,也可在混合精料中加入切碎的胡萝卜,2月龄时每日每头可给1-1.5公斤。

2月龄开始就可给青贮饲料,3月龄每日每头给1.5-2公斤,4-6月龄给4-5公斤。

2-3月龄可补饲抗生素饲料如金霉素,每日每头给1万国际单位,可提高犊牛日增重10%左右。

犊牛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犊牛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犊牛饲养管理技术要点牛肉在我国的市场需求是非常大的,有着较大的养殖面积。

在养牛时,我们要根据牛的生长阶段,合理的调整饲养方法。

尤其是在犊牛期时,一定要加强管理,否则对犊牛的成活及生长都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那么犊牛该怎么管理呢?下面专业人士就为大家带来了犊牛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一起来看看吧!1、哺乳管理犊牛的哺乳管理工作是我们首要注意的问题。

在给犊牛哺乳时,我们最好是使用哺乳壶等哺乳用具。

如果用桶等容易饲喂的话,容易使乳进入犊牛的前胃,导致乳在前胃中发酵而引起犊牛生病。

在喂完乳之后,要注意将犊牛嘴边的残乳擦拭干净。

防止犊牛之间互相吮吸,导致发炎。

然后对哺乳用具做好清洗消毒工作。

2、环境卫生在犊牛出生后要将其分开饲养,大约在12天左右进行分栏,既便于管理照顾犊牛,又能够为犊牛提供足够的生长空间,避免引发疾病而无法及时发现。

在半个月之后,犊牛便可单独饲养。

在单独饲养时,一定要做好牛栏的卫生工作,定期进行消毒,避免牛栏脏乱潮湿,影响犊牛的生长。

3、加强运动犊牛在饲养过程中,要注意让犊牛多多运动,增强犊牛的体质,促进生长,对犊牛的健康有着很大的帮助。

在犊牛出生后一周左右,遇到温暖晴朗的天气时,每天要让犊牛在户外运动半小时左右。

然后再随着犊牛的年龄增长,适当加长犊牛在户外的运动时间。

不过运动时间不宜在强光高温的中午,不然还会影响犊牛的生长。

4、定期擦拭犊牛的身体卫生管理工作也是在饲养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管理工作。

我们要定期对犊牛牛体进行擦拭工作,保持牛犊身体清洁,促进犊牛体内的血液循环。

并且还能够使犊牛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提高抗病能力,减少寄生虫现象。

所以我们每天至少要擦拭一次,在擦拭时,要注意控制好力度,要轻让犊牛感受到舒服。

5、保健护理我们每天在管理时,要注意观察犊牛的进食、精神、活动及粪便等各方面的变化,便于判断犊牛的状态做出对应的处理措施。

例如犊牛在发生轻度下痢的时候,要适当减少喂乳量,让犊牛喝适量的温水。

犊牛应如何养护管理

犊牛应如何养护管理

犊牛应如何养护管理犊牛的培育是一项比较细致而又十分重要的工作,与犊牛的生长发育、发病和死亡关系极大。

今天店铺就来给大家讲讲犊牛的养护管理方法。

犊牛的养护管理:卫生对犊牛的环境、牛舍、牛体以及用具卫生等,均有比较严密的管理措施,以确保犊牛的健康成长。

哺乳卫生:1.用具消毒:奶壶或奶桶每次喂完奶后要严格清洗消毒,其程序是先冷水冲洗2%碱水擦洗温水(35~40℃)漂洗干净凉干使用前再用85℃热水冲洗2.防止添癖:每次喂完奶后,用干毛巾将犊牛口、鼻周围残留的乳汁擦干,然后用颈架挟住10min,防止犊牛相互乱舔。

(可造成脐带炎、睾丸炎、乳头炎,舔食的毛容易形成扁圆形毛球,容易堵塞食道沟或幽门而引起死亡)。

犊牛的养护管理:饮水牛奶中虽含有较多的水分,但犊牛每天饮奶量有限,从奶中获得的水分不能满足正常代谢的需要。

从一周龄开始,可用加有适量牛奶的35~37℃温开水诱其饮水,10~15日龄后可直接喂饮常温开水。

一个月后由于采食植物性饲料量增加,饮水量越来越多,这时可在运动场内设置饮水池,任其自由饮用,但水温不宜低于15℃。

冬季应喂给30℃左右的温水。

犊牛的养护管理:健康观察平时对犊牛进行仔细观察,可及早发现有异常的犊牛,及时进行适当的处理,提高犊牛育成率。

观察的内容包括:1.观察每头犊牛的被毛和眼神;2.每天两次观察犊牛的食欲以及粪便情况;观察粪便颜色、气味3.稀软、淡黄色或灰色——哺乳量过高;黑硬——饮水不足;气泡——受凉;黏液——患胃肠炎;稀软、恶臭,混有黏液、血液——下痢;正常粪便——黄褐色,吃草后变干并呈盘状;正常排粪次数:1次~2次/天4.检查有无体内、外寄生虫;5.注意是否有咳嗽或气喘;6.留意犊牛体温变化:正常犊牛体温为38.5~39.2℃,当体温高达40.5℃以上即属异常;7.测心跳次数:正常心跳次数90次/分~110次/分8.测呼吸次数:正常呼吸次数20次/分~50次/分犊牛的养护管理:单栏露天培育为了提高犊牛成活率,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外在犊牛出生后常采用单栏露天培育,近年来国内一些先进的奶牛场也采用了这个办法。

犊牛期的饲养管理

犊牛期的饲养管理

犊牛期的饲养管理犊牛是指出生到6月龄的牛。

这个时期犊牛经历了从母体子宫环境到体外自然环境,由靠母乳生存到靠采食植物性为主的饲料生存,由反前到反的巨大生理环境的转变,各器官系统尚未发育完善,抵抗力低,易患病。

犊牛处于器官系统的发育时期,可塑性大,良好的培育条件可为其将来的高生产性能打下基础。

如果饲养管理不当,可造成生长发育受阻,影响终身的生产性能。

一、初生犊牛的饲养管理(1)断脐。

在擦净新生犊牛体躯上的黏液后,脐带往往会自然扯断。

未扯断脐带的情况下,可在距犊牛腹部10~12厘米处,用消毒过的剪刀断脐带,然后挤出脐带中的黏液和血液并用碘酒充分消毒,以免发生脐炎。

断脐后约一周左右脐带会干枯而脱落,若长时间脐带不干燥、出现炎症时应及时治疗。

(2)除去黏液。

当犊牛出生后,应首先清除口腔内及鼻孔内的黏液,以免妨碍呼吸造成犊牛的窒息或死亡。

如果犊牛已吸入黏液影响呼吸时,可握住犊牛的两后肢提起到立拍打其胸部使之吐尽黏液,恢复正常呼吸。

当外界气温较低时,用干草涵括干抹布擦净犊牛体躯上的黏液,以免犊牛受凉;如果温度适宜,尽量让母牛添其犊牛体躯上的黏液。

(3)饲喂初乳,出生后30-60分钟喂初乳(1.0—1.5千克,1—3天初乳喂量每日6千克[2千克×3次],3—5天的初乳喂量每日7.5千克[2.5千克×3])次(4)卫生及温湿度的控制。

犊牛应在产房的产栏中出生,产栏的面积至少应达到8.2米2,产栏内应垫以干草,保持环境的干燥。

冬天在北方地区应注意防寒,保持产房温度在10摄氏度以上。

(5)耳标。

在犊牛出生后第三天,由技术人员对其体质健康测定进行选留,确定后应打上耳标(按习惯把耳标打到牛的一侧),此号为终身代号,并建立其系谱档案。

二、哺乳期犊牛饲养管理(1)犊牛岛饲养。

新生犊牛结束初乳期以后,从产房可转入度牛舍。

现在多采用犊牛岛饲养或单栏饲喂一个月的犊牛,可以有效防止小牛互相吸吮奶头,避免形成不健康的习惯,防止传染病的转播,便于测量食物消耗量,能够最大限度地避免拥挤。

新生犊牛的护理要点及注意事项

新生犊牛的护理要点及注意事项

新生犊牛的护理要点及注意事项猪肉价格的上涨,也带动了牛肉价格的不断上升,很多养牛户看中这一时机,纷纷养牛。

养牛想要获利,最重要的,就是养牛场的繁殖,其中新生犊牛的管理是最关键的。

犊牛一般是指出生到6月龄的牛,犊牛各器官系统尚未发育完善,抵抗力低,易患病,所以这阶段的饲养管理在牛的生长发育中非常重要。

那么新生犊牛如何护理?都有哪些注意事项?一、新生犊牛的护理要点1、清除犊牛口、鼻粘液,以免影响犊牛的呼吸。

并除去脚上的脚质块。

2、断脐。

在距腹部4至6厘米处用消毒的绳子扎紧,再在打结的下方1至1.5厘米处剪断,然后用碘酒消毒,并用布包扎,以防感染。

3、让母牛舔干犊牛身上的粘液,以利于犊牛呼吸器官机能的提高和肠蠕动。

胎液中含有某些激素,能加速母牛胎衣的排出。

4、犊牛出生后半小时内一定让其吃上初乳,因为初乳中含有较多的抗体,可增强犊牛对疾病的抵抗力。

体弱的犊牛要人工辅助哺乳,直到自己会吃乳为止。

5、检查母牛胎衣是否正常。

检查后要立即拿走胎衣,以防母牛吃掉。

6、冬季出生的犊牛,除了做到上述护理措施外,还要搞好防寒保温工作,但不要点柴草生火取暖,以防烟熏使犊牛患肺炎疾病。

二、新生犊牛的注意事项1、做好卫生管理每天观察犊牛的食欲、精神和粪便等,同时每次洗刷用过的奶具、补料槽、饮水槽等,并保持干净清洁。

2、做好定期消毒每周进行至少1次的地面、墙壁、栏杆、饲槽、草架全面彻底消毒,一般可选用84消毒液、石灰水或来苏儿等。

如发生传染病或有死畜现象,则须尽快处理,并进行大面积消毒。

3、按时断奶按照实际,生长到断奶期的犊牛必须按时断奶。

过多的哺乳量和过长的哺乳期,虽有利于犊牛增重,但对犊牛瘤网胃发育不利,而且会加大饲养成本。

高喂奶量饲养出的牛膘肥体胖,但腹围小、采食量小,奶牛产后往往不能高产。

所以生产中一般90天时按时断奶。

新生犊牛的护理要点及注意事项,初生犊牛的抵抗力和适应能力差,因此,这阶段容易患病死亡,必须重视培育,尽力防止疾病,提高出生犊牛的生存率。

犊牛期的饲养管理要点

犊牛期的饲养管理要点

犊牛期的饲养管理要点一、初乳的饲喂初乳的概念:严格来说初乳是指奶牛产犊后第一次挤出的牛奶,优质初乳一般情况下呈淡黄色、粘稠、奶牛由状,如果过于稀薄或者颜色部正常说明初乳质量存在问题。

初乳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更重要的是初乳中含有犊牛所必需的各类抗体,这些抗体可以保护犊牛不受病原微生物的感染,降低犊牛的发病率和死亡淘汰率。

犊牛初乳饲喂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犊牛出生后立即饲喂初乳,最好在出生后1小时内喂上第一次初乳,出生6小时后饲喂至少两次初乳,24小时内喂给3-4次。

2.每次饲喂量不超过犊牛体重的5%,因为犊牛胃容积相当于犊牛体重的5%。

3.避免饲喂劣质初乳,包括乳房炎乳以及头胎牛的初乳。

4.每头初生犊牛必须用干净消毒的奶嘴瓶饲喂,因为敞口瓶饲喂容易引起犊牛消化机能紊乱,出生头3天采用奶嘴饲喂可以降低犊牛腹泻发病率(60%下降到13%)。

5.应该4摄氏度冰箱保存适量的优质初乳,遇到母亲初乳质量不好时,可以用冷藏初乳饲喂犊牛。

6.冷藏初乳饲喂前应该水浴加热,饲喂给犊牛的初乳温度应该在39摄氏度左右,与牛体温度相当。

7.对于弱犊不能自然吮吸的,可以采用食道管道强制饲喂初乳常乳或者代乳粉的饲喂在犊牛饲喂完初乳之后,应该给犊牛提供优质的鲜奶或者优质的代乳粉,饲喂鲜奶是应该注意如下几点:1.饲喂量:按犊牛出生重的8%-10%饲喂常乳或者代乳粉,每天的需要量不必增加,以促进犊牛采食开食料,如果没有理想的犊牛开食料不应该过分限制犊牛鲜奶或者代乳分得喂量。

2.饲喂频率:每天饲喂两次比较合理,每次饲喂饲喂4%-5%(相当于犊牛瘤胃容积量)。

3.牛奶温度:头几周饲喂温度必须接近于犊牛体温,即39摄氏度,温度过低会导致食管沟闭合不全,牛奶流入瘤胃,引起异常发酵,导致犊牛腹泻。

稍大的犊牛可以将奶温降到25到30摄氏度之间。

4.变质的鲜奶或者代乳粉严禁饲喂犊牛。

三、犊牛开食料应该在犊牛出生后4天开始采食,适当控制犊牛鲜奶摄入量有助于增加犊牛开是料的采食量,因为犊牛早期采食开食料有助于犊牛体前断奶并促进犊牛瘤胃提早发育。

如何饲养小牛犊相关方法

如何饲养小牛犊相关方法

如何饲养小牛犊相关方法牛犊饲养成本低价值高,所以有很多的养殖户都在饲养小牛犊。

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小牛犊饲养方法,一起来看看。

小牛犊饲养方法去掉牛角目的是避免牛伤人或损害其它牛。

对30日龄前的犊牛可电烙去角;1月龄—3月龄的犊牛可用苛性钠(钾)灼烧法;对较大犊牛可用凿子或锯去角。

切除副乳头有的犊牛出生后,除了正常的4个乳头外,还多出1—2个乳头,这些多出的乳头称为副乳头。

它不仅影响外观,还会造成细菌感染并影响挤奶,犊牛1月龄—2月龄时,可将副乳头切除。

具体方法是先消毒乳房,此后用锐利的弯剪将副乳头从基部剪掉,创口用5%—10%碘酊消毒,以防感染。

饮水充分因为牛奶中所含水分不能满足犊牛正常的代谢需要,奶牛哺乳期饮水必须充分。

最初可在牛奶中加入1/2—1/3的热水,同时在犊牛活动场内设水槽,任其自由饮水。

加强活动除阴冷气象外,犊牛出生后10天即可让其自由活动。

4—6周后应恰当进行驱赶,每天活动时间不能少于1小时,以加强犊牛的体质。

勤扫除和勤察看犊牛对生活环境恳求较高,应对圈舍勤扫除、勤换垫草,维持干净、单调、暖和、广阔和通风。

给犊牛喂奶时,察看食欲;活动时,察看精神;扫地时,察看粪便。

如发现犊牛眼睛下陷、耳朵下垂、皮肤紧包、后驱粪便污染较重,可初步诊断为肠炎。

饲喂要干净犊牛的饲料和饮用的牛奶不能有发霉变质和冰冻结块景象,更要避免铁钉等重金属和粪便杂质的混入,商品饲料必须在保质期内,如果自制饲料要现喂现配;人工喂乳时,奶牛及喂奶工具要讲究卫生,每次用开工具后一定要清洗干净,维持干净;每天刷拭牛体1次—2次,保证犊牛不被污水和粪便污染,减少疾病的发生。

避免舔癖初生犊牛最好单栏饲养,犊牛每次喂奶完毕,应将犊牛口鼻处的残奶擦拭干净,对于已形成舔癖的犊牛,可在鼻梁前套一个小木板来矫正。

此外,犊牛单圈饲养法,对于节制犊牛大肠杆菌病的发生,下降脐带炎发生率也都起着重要作用。

威严消毒必须建立按期消毒制度,冬季每月1次、夏季每月2—3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犊牛的饲养管理要点
犊牛是指出生不久的小牛,它们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得到良好的饲养管理。

下面将介绍一些犊牛饲养管理的要点。

一、饲料供给
犊牛饲料供给的合理性对其生长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犊牛初期,母乳是最好的饲料,可以提供充足的营养和抗体。

随着犊牛的生长,适当引入粗饲料和浓缩饲料,如青贮料、玉米秸秆、饲草、糠麸等。

饲料供应要定时定量,避免过度喂养或不足喂养。

二、饮水管理
犊牛对水分的需求量较大,每日饮水量应在5-7升之间。

饮水要保持清洁卫生,避免水源受到污染。

水槽要定时清洗消毒,确保犊牛饮水的安全性和卫生性。

三、环境管理
犊牛的饲养环境要保持干燥、清洁和舒适。

牛舍内部要保持通风良好,温度适宜。

床铺要及时更换,保持干净卫生。

牛舍内要定期进行消毒,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四、疫病防控
犊牛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容易受到各种疫病的侵害,因此疫病防控工作尤为重要。

犊牛出生后应及时进行疫苗接种,提高其免疫力。


时,要定期进行驱虫和体外消毒工作,预防寄生虫和细菌感染。

五、定期体检
犊牛的生长发育情况需要定期进行体检,以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健康问题。

体检内容包括体温、呼吸、心跳、粪便等指标的观察和记录。

如有异常情况,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治疗或调整饲养管理措施。

六、合理断奶
犊牛的断奶时间要根据其生长发育情况和饲养管理水平来确定。

一般来说,犊牛出生后2-3个月左右可以逐渐断奶。

断奶过程要温和,逐渐减少母乳喂养,增加粗饲料和浓缩饲料的供给。

七、合理饲养密度
犊牛的饲养密度要合理控制,避免过度拥挤。

过度拥挤会增加疾病传播的风险,影响犊牛的生长发育。

一般来说,每平方米的饲养密度不宜超过3-4头犊牛。

八、科学配种
犊牛的繁殖是牧场的重要环节,科学的配种可以提高犊牛的品质和产能。

选择合适的种公牛和母牛进行配种,根据犊牛的品种和用途确定配种方案,提高犊牛的遗传质量。

九、合理运输
犊牛在运输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其舒适性和安全性。

运输前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清洗消毒、饲料供应、饮水管理等。

运输过程中要注意犊牛的饮食、休息和空气流通,确保其安全抵达目的地。

犊牛的饲养管理是牧场经营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通过合理的饲料供给、饮水管理、环境管理、疫病防控、定期体检、合理断奶、合理饲养密度、科学配种和合理运输等措施,可以保证犊牛健康成长,提高牧场的经济效益。

希望以上要点能为广大养殖户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