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犊牛的管理要点
奶牛犊牛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奶牛犊牛饲养管理技术要点奶牛犊牛饲养管理技术要点奶牛犊牛饲养是奶牛养殖过程中至关重要的阶段。
为了确保犊牛的健康成长并提高其生产潜力,养殖者需要掌握一些重要的管理技术要点。
下面是一些生动、全面且有指导意义的文章,帮助您了解奶牛犊牛饲养管理的关键技术。
1. 饮食管理:犊牛的饮食对其生长和发育至关重要。
开始时,母乳是犊牛主要的饮食来源,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引入全价乳粉和精细配制的犊牛配合饲料。
确保饮食的多样性和营养均衡,以满足犊牛的生长需求。
定期检查饮食质量,确保新鲜、干净、适宜温度的饮水供应,以及提供适量的粗纤维和精细饲料。
2. 犊舍管理:犊舍应该保持干燥、清洁和充足的通风。
每只犊牛都应有足够的空间,以避免相互之间的竞争。
使用干净的床材(如干草、木屑等)来提供舒适的卧床环境,并定期更换床材以保持清洁度。
保持犊舍的温度适宜,避免过冷或过热的环境。
3. 疫病防控:犊牛容易受到多种疾病的影响,因此疫病防控非常重要。
要定期进行疫苗接种,遵循兽医建议和犊牛养殖档案。
定期进行疾病筛查,包括检查犊牛的体温、粪便、呼吸和全身状态。
确保犊牛的卫生条件佳,经常清洗和消毒犊舍,避免交叉感染。
4. 行为管理:了解奶牛犊牛的行为特点,以便更好地管理它们。
注意犊牛的食欲、精神状态、体态以及排便和排尿的频率。
注意观察犊牛是否有异常行为或症状,如呕吐、拉稀、躺卧时间过长等。
及时采取适当的措施,如就医或更换饮食,以保证犊牛的健康成长。
总结起来,奶牛犊牛饲养管理的技术要点包括饮食管理、犊舍管理、疫病防控和行为管理。
通过遵循这些管理要点,我们可以有效地提高奶牛犊牛的健康状况和生产潜力。
同时,定期咨询兽医,参考专业指导和技术建议,也是确保奶牛犊牛饲养成功的关键。
只有全面掌握这些技术要点,才能为奶牛犊牛创造一个理想的生长环境,提高其生产性能。
犊牛哺乳期的饲养管理要点

一
般 在 犊 牛 每 天 能 吃 l g左 右 犊 牛 料 k
( 5 , 0天 )时 断 奶 。 约 0- - ' 6
62 注 意 预 防犊 牛腹 泻病 发 生 . 621 不 喂凉 奶 、不 洁 奶 、变 质 奶 I.
和乳 房 炎 奶 。
维普资讯
■ h地 交a E园 xn ce 流g
2 |I 初 乳 .合 理 饲 喂 1 1 . 犊牛哺乳期的饲养管 理要点
首 次 喂 初 乳 时 间 应 在 生 后 1小 时 内 ,并 让 犊 牛 吃 足 。 以 后 日喂 3 5次 , - 草 ,定 期 清 扫 ,更 换 垫 草 和 卫 生消 毒 , 3 5天 后 即可 转 入 犊 牛 舍 与 其 它犊 牛混 - 群 饲 养 。 犊 牛 舍 温 度 、湿 度 要 适 宜 ,
犊 牛 出 生 后 ,要 做 好 接 产 护 理 。 先 用 干 净 的毛 巾 或 棉 布 擦 去 口 、鼻 的 粘 液 以 防 犊 牛 吸 人 . 然 后 擦 干 全 身 以 防 受 凉 感 冒。 在 断 脐 处 可 用 5 %碘 酊 充
调 制 即 可 喂 服 。 补 充 的 代 乳 品应 让 犊
健 康 母 牛 的 常 乳 。可 日喂 2次 。 喂 量 为 体 重 的 11 ,不 足 部 分 可 补 喂 酸 初 /0 乳 、代 乳 品 和 补饲 草料 。3周 龄前 代 乳
品 配 方 可 选 用 :脱 脂 奶 粉 、 乳 精 粉 、
摩 等 手 段 调 教 犊 牛 ,使 其 养 成 良好 习 惯 ,防 止 怪 癖 发 生 。
日喂 量 为 体 重 的 一 8 1 6 刚 挤 出芬 马 建 玲 光 要 充 足 ,并 定 期 清 扫 消 毒 ,保 持 肖 喜 东 1 王海 利 张 的 初 -/。 / 阳 ^. 阳市 卧 龙 区 畜 牧兽 医 站 ; 南 阳市 城 区动 检站 ; 卧 龙 区 靳岗 乡 畜 牧站 一 _ 南 . . 乳 可 直 接 喂 给 , 如 乳 温 过 低 应 加 热 到 牛 舍 内 空 气 新 鲜 、清 洁 卫 生 。 牛 体 要 3 - 8 :每 次 喂 初 乳 1 2小 时 后 应 让 5 3℃ - 犊 牛 饮 适 量 温 开 水 。 喂 乳 可 采 用 直 接
肉用哺乳期犊牛的饲养和管理方法 - 养牛技术

肉用哺乳期犊牛的饲养和管理方法-养牛技术犊牛阶段的饲养管理是否到位对其成年后的生产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犊牛可分为初生期和哺乳期,肉用犊牛的生长发育迅速,如果饲养管理不到位会导致发病率以及死亡率较高,影响肉牛养殖的经济效益,因此要加强肉用犊牛的饲养管理。
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犊牛的饲养管理技术犊牛的饲养管理方法。
1、哺乳期犊牛的饲养饲喂初乳。
初乳是指母牛在产犊后第一次挤出的牛奶,此后7天所产的奶为过渡期牛奶,以后的则为常乳。
初乳对犊牛的意义重大,初乳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尤其是免疫球蛋白,可使犊牛获得被动免疫,增加抵抗力。
初乳的饲喂量要根据犊牛的初生重来确定,要尽早的让初生犊牛吃上初乳,一般以犊牛在出生后th内饲喂2.25~2.5 kg的初乳,在出生后6~8 h再喂2. 25~2.5 kg的初乳。
饲喂方法是使用插有胃导管的奶瓶进行强制饲喂,这种饲喂方法可保证犊牛摄入充足的初乳,对健康有益。
对于泌乳性能好的母牛,初乳吃不完时可将其挤出进行冷冻保存,在其他母牛无奶的情况下给其产下的犊牛食用。
饲喂常乳。
犊牛在刚出生后肠胃结构和功能的发育还不完全,唯一具有消化功能的胃是皱胃,此时消化系统的功能与单胃动物相似,因此在出生后4周左右的时间以吃母乳为主。
常乳的饲喂方法主要有随母哺乳、人工哺乳。
随母哺乳是指犊牛在出生后与母牛在一起一直到断奶。
目前规模化肉牛养殖场多使用人工哺乳的方法,这样可控制犊牛的采食量,便于管理。
犊牛在饲喂完初乳后即可进行吃常乳的阶段,般在30~40日龄以内都以吃常乳为主,饲喂量一般占体重的8%~20%,每天的饲喂次数为3次,饲喂时要注意避免饲喂过量,否则会导致多余的牛奶返流到不具备消化功能的瘤胃而引起消化系统紊乱,引起腹泻或者其他方面的健康问题。
饲喂常乳的方法可以使用带有奶嘴的奶瓶,或者直接使用奶桶。
要注意喂奶时要严格的消毒。
饲喂时还要注意控制好牛奶的温度,犊牛在出生后的前几周对牛奶温度的要求较高,如果犊牛饮用冷牛奶易引发腹泻,所以在犊牛出生后的第一周,饲喂牛奶的温度最好与体温相近,对于日龄稍大的犊牛饲喂的温度则可以低于体温。
哺乳期犊牛的饲养管理

哺乳期犊牛的饲养管理犊牛在哺乳期内,其胃的生长发育经历了一个成熟过程,出生最初20天,犊牛瘤胃、网胃和瓣胃的发育极不完全,没有任何消化功能;7天以后开始尝试咀嚼干草、谷物和青贮料,出现反刍行为,瘤胃内的微生物区系开始形成,瘤胃内壁的乳头状突起逐渐发育,瘤胃和网胃开始增大;到3个月龄时,小牛4个胃的比例已接近成年牛的规模,五个月龄时,前胃发育基本成熟。
人为的干预,可改变这个过程,使其缩短。
一、哺乳期犊牛的饲养1.饲喂常乳可采用随母哺乳、保姆牛法和人工哺乳法。
随母哺乳法是让犊牛和其生母在一起,从哺喂初乳至断奶一直自然哺乳,见图1。
为促进犊牛发育和减轻母牛泌乳负担,有利于产后母牛正常发情,可在母牛栏旁边设一犊牛补饲栏,单另给犊牛补草料。
栅栏间隙宽25~30厘米,高1米,犊牛能通过,但母牛不能通过。
保姆牛法选择健康无病、气质安静、乳及乳头健康、产奶量中下等的乳用牛做保姆牛,按其产奶量安排1~3头其母缺乳或母亲已死亡的犊牛调教其相认后,自由哺乳。
犊牛栏内要设置饲槽及饮水器,以利于补饲。
把保姆牛的尿或生殖道分泌物或其亲犊的尿涂于寄养犊的臀部和尾巴上,可使保姆牛接受犊牛。
注意安全,对脾气燥的母牛第一次让寄养犊吮乳时,可把后肢捆绑,多次吮乳之后,证明保姆牛已承认寄养犊时,可停止捆绑。
找不到合适的保姆牛或乳牛场淘汰犊牛多用人工哺乳法。
新生犊牛结束5~7天的初乳期后,哺喂常乳。
见图2。
哺乳时可先将装有牛乳的奶壶放在热水锅中进行加热消毒,不能直接在锅内煮沸,以防乳清蛋白在锅底沉淀糊锅,降低奶的营养价值,并增加有害因子,待冷却至38~40℃时哺喂。
1周龄内每天喂奶3~4次,1~3周龄每天喂奶3次,4周龄以上每天喂2次。
小型肉用犊牛的喂奶量:1~2周龄3.7~5.1公斤,3~4周龄4.2~6公斤,5~6周龄4.4公斤,7~9周龄3.6公斤,10~13公斤2.6公斤,14周龄以后1.5公斤。
大型肉用犊牛的喂奶量:1~2周龄4.5~6.5公斤,3~4周龄5.7~8.1公斤,5~6周龄6公斤,7~9周龄4.8公斤,10~13周龄3.5公斤,14周龄以后2.1公斤。
犊牛哺乳期的饲养管理技术

缩短 母 牛产 后 的发情 间隔 时间 和生 产小 牛 肉所 需 ;对 于饲 为 了降低生 产成本 。 犊 牛 的消 化系 统 与成 年 牛存在 很 大 的差 异 ,早 期瘤 胃微 生 物 据李 英 等报 道 ,犊 牛产 后 5 0~ 6 O d 强 行 断奶 ,母 牛 的产后 发 存 在很 少 ,可 以说 只 有凝 乳 酶参 与 消化 过程 ,没有 反刍 症状 。待 情 时 间平 均 5 9 d± 7 d , 比犊 牛 未早 期 断奶 的哺乳 母 牛产 后 发情 时 到犊 牛2 月龄 开始 反刍 ,3 — 4 月龄 时 ,瘤 胃内纤 毛虫 区建立 完成 。 间9 8 . 8 d± 2 4 . 6 d 提 前 了2 9 d 。用于 生产 小 牛 肉的 ,早 期断 奶 时间 传统的肉用犊牛的哺乳期一般在6 个月 ,纯种肉牛养殖一般不实行 般 为2 3 月龄 ;肉乳 兼用 挤奶 牛则 可采用 5 周 龄断奶 。
充 必然 会 影 响其 生 长 , 由此 带来 的影 响可 能会 伴 随犊 牛整 个 生长 保证 有 充 足 的休 息 时 间 。第 4 ,做 好 消 毒工 作 。定期 组 织 消 毒 工 发 育 期 。 由此 , 日常饲 喂一 定 要时 刻关 注犊 牛 哺乳 期 表现 ,如果 作 ,通 常 情况 下 夏 季 要保 证 1 次/ 周 、冬 季 1 次/ 月 。常 用 的消 毒 药 出现犊 牛 频繁 顶撞 母 牛 乳房 的 现象 ,可 以推 断 母 牛泌乳 量 不 够 , 剂有 石灰 水 、来 苏 儿 、苛性 钠 等等 ,如有 病死 畜 出现 ,应 该 立 即 难 以满足其生长需求 ,哺乳结束后可补充适量饲料 ;如果犊牛吮 对病死畜周边环境进行突击性消毒。第5 ,做好犊牛调教工作。调 吸一段 时 间后 ,出现 口角泛 白沫 ,则 说 明犊 牛 已经 吃饱 ,应该 及 教必 须 自小 开始 ,一旦 形成 温顺 的性格 ,不论 是 今后 育种 还是 其 时将犊牛拉开 ,否则容易引起腹胀导致消化不 良。哺乳量无法控 他利用都非常有利。犊牛调教 ,管理人员必须要时刻保持温和的 制 的前 提 下 ,可 根据 肉用 犊 牛 日增 重量 来判 断 哺乳 量是 否 恰 当 。 态度 ,经 常 抚摸 牛体 、擦拭 牛体 ,长期 坚 持 ,有 利于 其温 顺 性格 般而言 ,大型 肉用犊牛 日增重要求维持在7 0 0~8 0 0 g ,小型 肉 的养成。第6 ,犊牛断奶。应根据当地实际和补饲情况而定 ,一般
乳用犊牛的饲管

乳用犊牛的饲管一、新生犊牛的饲喂准备1.新生犊牛的护理犊牛出生后,立即用清洁毛巾擦去口、鼻、耳内的黏液,擦干牛体。
天气寒冷气温较低时应烘干其身体,为加速血液循环用干抹布擦拭身体。
当犊牛呼吸微弱时,应进行人工呼吸;挤出脐带内潴留的血液,距腹壁基部约5毫米处剪断脐带,断端浸泡于7%~10%碘酊中1分钟;出生后30~50分钟喂给第一次初乳,喂量约2公斤,喂5~7天;犊牛称重,填写出生记录,对新生犊牛建立档案。
2.做好耳标、耳号等标记准确地给母牛标记是配种、产奶记录,免疫接种的基础。
标记分永久性和非永久性两种。
永久性的有烙印(酸烙、碱烙、火烙及液氮冻烙),花纹图及耳印;非永久性的方法有颈圈、标记漆号。
3.去角目的是防止牛伤人或伤害其他牛。
7~30天去角,烙铁或20%火碱,破坏角基细胞。
去角方法有:电烙法,对30日龄前的犊牛电烙去角;苛牲钠(钾)灼烧法,用于1~3周龄的犊牛,对较大犊牛和成年牛可用凿子或锯去角。
4.单圈饲养法将刚出生后的犊牛在单独的犊牛饲养栏内饲养,是一种个体饲养方式。
一头犊牛从出生直到断奶,始终在一个圈舍内饲养,其优点是:圈舍通风,空气新鲜,光线充足,运动自由,可增强犊牛体质,提高抗病力。
犊牛始终单独饲养在一个牛栏内,避免了与其他牛互相吸吮、接触的机会,减少了病原微生物的传播,可降低犊牛发病率。
保证犊牛的进食量,避免了相互抢食现象。
便于发现病牛,便于治疗和观察,对发病犊牛能起到隔离的作用。
圈舍较小,便于清扫和消毒,有利于对疾病的控制。
圈舍结构简单,建设成本费用较少,一旦疾病暴发。
圈舍被病原微生物污染,可将犊牛栏消毒后移植于新的新的场地,便于犊牛饲养地的更新。
实践证明,犊牛单圈饲养法,对于控制犊牛大肠杆菌的发生,降低犊牛脐带炎等,都起着重要作用。
二、犊牛的管理要点确保犊牛在出生1小时之内吃到2~3.8升初乳,如有必要,使用胃管或奶瓶喂奶,并保证初乳的质量。
在出生12~24小时内,应给犊牛饲喂3~4次初乳,每次大约2升。
1、哺乳犊牛饲养操作规范

哺乳犊牛饲养管理操作规范哺乳犊牛是指牛初生到断奶这一阶段。
初生犊牛从母体内到体外,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其自身抵抗力较差,但生长发育旺盛,代谢强度大,需切实加强饲养管理。
犊牛饲养管理工作是牧场可持续发展的强力保障。
制定本规范的目的是为提高犊牛成活率、培育健康犊牛。
一、管理目标:1、提高犊牛成活率,1—70 日龄犊牛死亡损失率<5%;2、犊牛早期生长极大化,断奶平均日增重>0.75kg ;3、实现早期断奶,35—42 天断奶;4、提高抵抗力,减少疾病发生率,腹泻治疗百分比<15%、脐带感染与呼吸疾病治疗百分比<5%。
二、管理要点:1、犊牛产出后,接产人员应在1-3 分钟内用干净的毛巾擦净犊牛口、鼻、耳中粘液,去除软蹄;断脐带(5-10cm),并用5-10%碘酒浸泡5-10 秒,12 小时内再消毒一次。
2、犊牛出生后应进行称重、记录(早产或体重低于25kg 犊牛为弱仔),填写出生报告、分娩报告,相关责任人签字确认,母犊要进行编号、照相并建立相关档案。
迟早进行母子分离,将犊牛用专门转运车移入预先铺好的干净、柔软垫草的犊牛床,进行单独饲喂;3、出生后0.5-1小时内,要让犊牛吃初乳,初乳初次喂奶量控制在 1.5-2 公斤,4 小时内累计使其吃到3—4 公斤、12 小时内累计吃到6-8 公斤。
初乳每天可喂3-4 次,5-7 天后可转为常乳饲喂,并且转入犊牛栏,日喂2—3 次,数量控制在体重的10%,全天最大饲喂量不得超 6 公斤,奶温35- 38C。
4、出生后2—3 天,经观察无明显的生理缺陷,进行编号打耳牌,耳号书写规范完整、便于识别;打于耳中部,左右各一个。
5、出生2 天要检查犊牛脐带是否有感染。
正常的犊牛,此时脐部周围柔软,如发现犊牛精神沉郁,脐部红肿并有触痛感,要立即报告兽医人员,兽医人员要立即处理。
6、转入犊牛栏的犊牛,实行小群饲喂,每群5—6 头,进行定时、定点、定人、定温、定量饲喂。
哺乳期犊牛饲养管理问题研究

哺乳期犊牛饲养管理问题研究哺乳期犊牛饲养管理是指在犊牛出生后至断奶期间对其进行适当的饲养和管理,以促进犊牛健康成长和提高生产效益。
本文将从饲料、饮水、环境、疾病预防和疾病处理等方面探讨哺乳期犊牛饲养管理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首先是饲料。
哺乳期犊牛最初的饲料主要是母乳,但随着犊牛生长发育,母乳逐渐不能满足营养需求,需要逐步添加优质饲料,如浓缩饲料和粗饲料。
对于初生的犊牛,应及时给予初乳,并逐渐增加喂食次数和喂食量。
要注意饲料的质量和卫生,以确保犊牛摄取足够的营养。
其次是饮水。
哺乳期犊牛需要充足的饮水量来满足水分需求和促进消化吸收。
饮水设施的设置和管理非常重要。
应提供清洁、新鲜的饮水,并定期清洗和消毒饮水设施,防止传染病的发生。
再次是环境。
哺乳期犊牛需要一个适宜的生活环境来保证其生长和发育。
应提供干燥、清洁、通风良好的舒适空间,并定期清理和消毒饲槽、床铺等设施,防止呼吸道疾病和其他传染病的发生。
应注意保温和防寒,避免犊牛受到低温的伤害。
再者是疾病预防。
哺乳期犊牛容易患上各种疾病,如腹泻、肺炎等,因此疾病预防十分重要。
应注重犊牛的免疫保护,定期接种疫苗,提高其抵抗力。
要加强环境卫生,隔离病畜,避免疾病的传播和扩散。
最后是疾病处理。
一旦犊牛出现疾病,应及时进行诊断和治疗,以防止疾病的恶化。
应根据不同的疾病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给予抗生素、抗炎药等药物治疗。
要注意饲喂易消化的饲料,避免给病牛造成更大的负担。
哺乳期犊牛饲养管理是保障犊牛健康发育和生产效益的基础。
通过合理的饲料供给、充足的饮水供给、舒适的生活环境以及疾病的预防和处理,可以有效提高哺乳期犊牛的存活率和生长速度,促进其健康成长。
提升现代畜牧业的持续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哺乳犊牛的管理要点
犊牛的哺乳管理工作是犊牛管理的首要问题。
在给犊牛哺乳时,我们最好是使用哺乳壶等哺乳用具。
记住以下三点,你就基本掌握了哺乳犊牛的管理要点了。
一、犊牛的哺乳方法
犊牛出生后的4mdash;5天内饲喂初乳,以后饲喂常乳,一般采用人工哺乳方法。
人工哺乳既可人为地控制犊牛的哺乳量,又可较准确地记录母牛的产奶量,同时可避免母子之间传染病的传播。
人工哺乳方法有两种,即用桶喂或用带奶嘴的哺乳壶喂,后者效果较好。
哺乳犊牛需定时定量,奶温应保证38℃-40℃。
喂奶速度要慢,每次喂奶时间应在10分钟以上,以免造成部分乳汁流入瘤网胃,引起消化不良。
每次喂完奶后用颈枷将犊牛夹住十几分钟,以免犊牛互相乱舔,养成舔癖,传染疾病。
哺乳用具要严格清洗消毒。
二、犊牛的哺乳期与哺乳量
传统上,犊牛哺乳期为6个月,喂奶量为800-1000千克。
随着人们对犊牛消化生理认识的深入,为了降低犊牛的培育成本,犊牛的
哺乳期不断缩短,喂奶量不断降低。
由于哺乳期的长短和喂奶量与培育犊牛的技术水平、培育条件及饲料条件密切相关,因而,哺乳期短者2mdash;4周,长者20周以上,差别很大;哺乳量少者几十千克,多者达1000千克,很难统一标准。
根据目前我国奶牛的饲养管理水平,采用2个月左右的哺乳期,200-300千克的哺乳量较为可行。
三、固体饲料的饲喂
犊牛初乳期过后,即在出生后5mdash;7天使应开始训练其采食固体饲料,固体饲料以谷物精料为好,也可以是全价混合料,投喂优质青干草,自由采食。
随着犊牛采食固体饲料的增加可逐渐降低喂奶量。
当犊牛谷物精料的采食量达到其体重的1%时即可断奶。
犊牛提早断奶不但可以降低犊牛的培育成本,还可促进筷牛瘤胃的发育,为以后提高生产性能打下基础。
但必须注意饲喂犊牛的固体饲料必须营养全面,容易消化,且适口性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