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尿素氮测定的原理方法及临床意义
实验十三血清尿素氮测定(脲酶—Berthelot比色法)

实验十三血清尿素氮测定(脲酶—Berthelot比色法)一、实验目的与要求1 了解血液尿素氮(BUN)在人体营养学上的生理学意义及其在代谢上的重要性。
2 掌握血液尿素氮测定方法及721分光光度计或AT648半自动生化多用仪的使用方法和现代生化检测试剂盒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尿素在脲酶作用下分解生成氨。
在碱性条件下,经次氯酸氧化生成的氯胺与苯酚被亚硝基铁氰化钠催化生成蓝色的靛酶。
其反应式为: CH2NH2N尿素O+HOH脲酶NH3彩+CHOH2N氨基甲酸O-2NH3+CO2氨NH3+OCl-NH2Cl+OH-次氯酸氨胺催化剂NH2Cl+OH+OH-Cl-+H2O+HONH2苯酚P胺基苯酚HONH2+OH-+O2==N——O-+H2O酚靛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1) AT648半自动生化分析仪1台;(2) 4孔恒温水浴锅1个;(3)振动摇床1台。
2 分组及仪器2人一组,每组仪器包括:(1)试管架1个;(2) 2ml试管10个;(3) 20μl微量加样器1个;(4) 1ml移液管1个;(5) 5ml移液管2个;(6)吸耳球1个;(7)搪瓷盘1个;(8)微量加样滴头;(9)吸水纸。
3 本试剂盒内含5种试剂:(1)脲酶(冻干) 2瓶(2) pH 8.0缓冲液:由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和磷酸氢二钾组成 1×46ml(3)显色剂Ⅰ:由苯酚和亚硝基铁氰化钠组成 1×225ml(4)显色剂Ⅱ:由氢氧化钠和安替福民组成 1×225ml(5)尿素氮标准液(20mg/dl) 2×2ml四、实验步骤1 血清(1)取脲酶一瓶,用23.0ml pH 8.0缓冲液溶解。
(2)于一系列试管中,按下表加入各溶液。
表131系列反应管中所加溶液的量空白管标准管样品管样品(μl)——20标准液(μl)—20—酶液(μl)0.50.50.5 (3)于37℃水浴中保温15min,然后各管分别加入显色剂Ⅰ和显色剂Ⅱ各2.5ml。
测定血清尿素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血清尿素测定的原理和方法。
2. 熟悉二乙酰-肟法测定血清尿素氮的实验操作。
3. 了解实验中可能出现的误差及其处理方法。
二、实验原理血清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是血液中尿素氮的浓度,是反映肾功能的重要指标。
尿素氮是蛋白质代谢的终产物,主要由肝脏产生,通过肾脏排泄。
二乙酰-肟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血清尿素氮的方法,其原理如下:在酸性反应环境中加热,尿素与二乙酰缩合,生成色素原二嗪,称为Feorin反应。
因为二乙酰不稳定,所以通常由反应系统中二乙酰-肟与强酸作用,产生二乙酰,二乙酰与尿素反应,综合生成红色的二嗪。
其颜色的深浅与血清中尿素含量成正比。
三、实验材料1. 试剂:- 碱性试剂:在三角烧瓶中加蒸馏水约100ml,然后加入浓硫酸44ml及85%H3PO466ml冷至室温,加入硫氨脲50mg及硫酸镉2g溶解后加蒸馏水稀释至1升,置棕色瓶放冰箱保存,可稳定半年。
- 二乙酰-肟溶液:称取二乙酰-肟20g,加蒸馏水约900ml溶解后,再用蒸馏水稀释至1升置棕色瓶中,贮存放于冰箱内可保存半年不变。
- 尿素标准贮存液(100mmol/L):称取干燥纯尿素(MW60.06)0.6g,溶解于水中并稀释至100毫升,加0.1g叠氮钠防腐,置冰箱内稳定六个月。
- 尿素标准应用液(5mmol/L):取5.0ml贮存液用去氨蒸馏水稀释至100ml。
2. 仪器:- 分光光度计- 离心机- 实验室试管四、实验步骤1. 标准曲线的绘制:- 取5支试管,分别加入0、0.5、1.0、1.5、2.0ml尿素标准应用液,用去氨蒸馏水稀释至5.0ml。
- 向每支试管中加入2.0ml碱性试剂,混匀。
- 将试管置于沸水中加热5分钟,取出冷却至室温。
- 以540nm波长,1cm光程,测定各管吸光度。
- 以尿素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2. 样品测定:- 取2支试管,分别加入0.5ml血清和0.5ml尿素标准应用液,用去氨蒸馏水稀释至5.0ml。
血清尿素氮测定(

【实验目的】 1.掌握脲酶-波氏比色法测定血液尿素氮的
基本原理。 2.熟悉脲酶-波氏比色法测定血液尿素氮的
操作过程。 3.了解脲酶-波氏比色法测定血液尿素氮的
影响因素。
【实验原理】
尿素经脲酶催化水解生成氨和二氧化碳。 氨在碱性介质中与苯酚及次氯酸钠反应, 生成蓝色的吲哚酚,此过程需要用亚硝酸 铁氰化钠催化反应。在630nm波长下进行 比色,蓝色吲哚酚的吸光度与尿素含量成 正比。
测定管吸光度 标准管吸光度
×
7.14mmol/L标准液浓度
=尿素mmol/L
【实验用品】
(一)器材 试管,恒温水浴箱,分光光度计。
(二)试剂 试剂 1:脲酶试剂 :6000u/L,稳定剂适量 试剂 2:磷酸盐溶液 :PH8.0,0.1mol/L磷酸盐. 试剂 3:显色剂|:亚硝基铁氰化钠、苯酚10ml/L 试剂 4:显色剂‖:次氯酸钠40ml/L
【实验操作】
脲酶-波氏比色法测定血液尿素氮操作步骤
加入物(ul)
血清 尿素标 准 液
蒸馏水 尿素测定液
显色剂| 显色剂‖
空白管
- -
10 1000 1000 1000
标准管
-
10
-
1000 1000 1000
测定管
10
- -
1000 1000 1000
按顺序操作各管混匀,37℃水浴箱中15分钟,以 空白管调零,在550nm波长下读取各管吸光度。
【计算】
二乙酰一肟法测定血清尿素(精)

3) 肾后性疾病:所有使尿路阻塞的因素都可引起血液中尿 素含量增高,如前列腺肿大、尿路结石、尿道狭窄、膀胱 肿瘤致使尿道受压等。
2.血尿素浓度降低除婴儿、孕妇以及低蛋白高糖饮食者 外,常见于肝功能衰竭患者。
【注意事项】
1.试剂中加入氨基硫脲和镉离子,可增进显色强度和色泽 稳定性,但仍有轻度褪色现象,(每小时小于5%)。煮沸显色 经冷却后,应及时比色。
2.尿液中尿素也可用此法测定,但因浓度高,需先用去离 子水作50倍以上稀释。
3.尿素浓度以前习惯用尿素氮mg/dl表示,因为一个尿素分 子中有2个氮原子,所以1mmol尿素相当于28mg尿素氮 (1mmol/L尿素相当于2.8mg/dL尿素氮);另外还有以尿素氮 mmol/L表示,则1mmol/L尿素=2mmol/L尿素氮。世界卫生 组织推荐尿素用mmol/L表示,我国卫生部临检中心也已规 定一律使用此表示方法,不再用尿素氮一词。
【原理】本实验采用二乙酰一肟法测定血清尿素氮。二乙酰 一肟法系根据双乙酰与尿素形成二嗪衍生物的有色复合物 的显色反应。由于双乙酰本身不稳定,故用二乙酰一肟来 代替,其反应式如下:
二乙酰在强酸条件下与尿素缩合成红色的4,5-二甲基-2氧咪唑化合物,颜色深浅与尿素含量成正比。因二乙酰 不稳定,故由试剂中二乙酰一肟与强酸作用产生二乙酰。
3.二乙酰一肟法的主要干扰来自血清中存在的含氮化合物。很多其它 化合物在结构中会有尿素的残基,如瓜氨酸、四氧嘧啶和尿囊素,虽然 也会产生一种带颜色的产物,但这些化合物在血清中浓度很低,故很少 引起明显的干扰。另一些其它的化合物在血清中浓度高,但这些色素的 最大吸收峰不同,因此不产生明显干扰。胆红素达171μmol/L、血红蛋 白达10g/L入物(ml) 空白管 标准管 测定管 基础管 回收管
测血清尿素含量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血清尿素含量测定的原理和方法;2. 熟悉实验操作步骤,提高实验技能;3. 了解血清尿素在临床医学中的意义。
二、实验原理血清尿素含量测定采用二乙酰-肟法,其原理如下:在强酸条件下,二乙酰与尿素发生缩合反应,生成红色的4,5-二甲基-2-氧咪唑化合物。
该化合物的颜色深浅与尿素的含量成正比。
通过比色法,可以计算出血清中尿素的含量。
三、实验材料1. 试剂:二乙酰-肟试剂、血清、盐酸、氢氧化钠、蒸馏水等;2. 仪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移液器、试管、试管架等。
四、实验步骤1. 标准曲线绘制:(1)取6支试管,分别加入0、0.2、0.4、0.6、0.8、1.0ml的标准尿素溶液;(2)向各试管加入2ml的二乙酰-肟试剂,充分混匀;(3)将试管置于60℃水浴中反应30分钟;(4)取出试管,用蒸馏水定容至5ml;(5)以蒸馏水为空白,在波长540nm处测定各管的光密度(OD);(6)以尿素浓度为横坐标,OD值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2. 血清尿素含量测定:(1)取6支试管,分别加入0、0.2、0.4、0.6、0.8、1.0ml的血清样本;(2)按照标准曲线绘制步骤中的操作,进行反应和测定;(3)以蒸馏水为空白,在波长540nm处测定各管的光密度(OD);(4)根据标准曲线,计算血清中尿素的含量。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标准曲线绘制:绘制标准曲线,结果显示尿素浓度与光密度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²=0.998。
2. 血清尿素含量测定: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各血清样本中尿素的含量,结果如下:样本1:尿素含量为5.2mmol/L;样本2:尿素含量为6.8mmol/L;样本3:尿素含量为7.4mmol/L;样本4:尿素含量为8.2mmol/L;样本5:尿素含量为9.0mmol/L;样本6:尿素含量为10.0mmol/L。
六、实验讨论1. 实验过程中,二乙酰-肟试剂的浓度、反应时间、温度等因素对实验结果有较大影响,应严格控制实验条件,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
血清尿素氮测定的原理

血清尿素氮测定的原理嘿,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一聊血清尿素氮测定这个事儿。
你可能会想,这血清尿素氮测定是啥玩意儿啊?为啥要测定它呢?先别急,听我慢慢给你说。
你看啊,咱们人体就像一个超级复杂又神奇的小宇宙。
身体里的各种物质就像小宇宙里的各个星球,都有着自己独特的作用和运行轨迹。
血清尿素氮呢,它就是这个小宇宙里比较重要的一个“小星球”。
那血清尿素氮是怎么来的呢?这就和咱们吃的东西有关啦。
咱们吃进去蛋白质,就像给身体这个大工厂送进去了原材料。
这些蛋白质经过身体里各种“小工人”(酶啊之类的物质)的加工,在肝脏这个大车间里就会产生尿素。
这尿素啊,就像是加工后的产品,会随着血液循环这个“运输大道”跑到肾脏那里去。
肾脏呢,就像一个超级精密的过滤器,它会把尿素过滤出来,然后排出体外。
这血清尿素氮其实就是血液里尿素所含的氮元素的量。
现在咱们就来说说这血清尿素氮测定的原理。
这就好比你要数清楚一个仓库里某种货物的数量一样。
不过,这个仓库就是咱们的血液,货物就是尿素氮。
目前啊,测定血清尿素氮有好几种方法呢。
有一种方法叫二乙酰一肟法。
这个方法可有趣了。
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场化学反应的小聚会。
在这个聚会里,二乙酰一肟就像一个超级活跃的小嘉宾,它会和尿素氮来一场特殊的“互动”。
在酸性的环境下,就像给这个聚会提供了一个特定的氛围一样,二乙酰一肟和尿素氮会发生反应,生成一种红色的化合物。
这红色的化合物就像聚会后出现的一个新标志一样。
然后呢,我们就可以通过比色的方法,就像比较颜色的深浅来判断这个红色化合物的多少,从而得出血清尿素氮的含量。
我给你打个比方啊,就像你看颜料混合后的颜色深浅来判断颜料量的多少一样。
这时候你可能会问,那这个方法准不准呢?其实啊,只要按照正确的操作流程来,这个方法还是挺靠谱的呢。
还有一种方法叫脲酶法。
这个脲酶啊,它可是尿素的“克星”。
脲酶就像一把专门开尿素这个锁的钥匙。
当脲酶遇到尿素的时候,就会把尿素分解掉。
这个过程就像拆积木一样,脲酶把尿素这个“大积木”拆成了氨和二氧化碳。
血清(血浆)尿素氮测定

以空白管调零比色,读取各管吸光度。
【计算】
尿素氮mg% = 测定管/标准管×0.002×100/0.1×5 = 测定管/标准管×10
【参考范围】
5-20 mg/dl
【临床意义】 1.血液尿素浓度增高,可分生理性与病理性因素二个方面。 (1) 生理性因素:高蛋白的饮食可引起血清尿素浓度和尿液排出量显著增高。血
【注意事项】 1.试剂中加入硫氨脲和镉离子可增加显色强度和色泽的稳
定性,还可消除羟胺的干扰,但仍有轻度退色现象,故应及时 比色。
2.尿液中尿素亦可用此法测定,但因尿液中尿素浓度较高, 需将尿液作50倍以上稀释后再行测定。
3.尿素浓度以前习惯用尿素氮表示,尿素分子中含有二个 氮原子,因此1mmol/L尿素等于2 mmol/L尿素氮。世界卫生组 织推荐使用尿素,并以mmol/L表示浓度单位,我国卫生部也已 规定一律使用尿素,不再使用尿素氮一词。
取4只试管,具体操作按下表进行。
加入物(ml)
空白管(B) 标准管(S) 测定管(人) 测定管(牛)
血清
——0.1Fra bibliotek0.1
尿素标准应用液
—
0.1
—
—
蒸馏水
0.1
—
—
—
二乙酰一肟溶液
0.5
0.5
0.5
0.5
尿素氮试剂
5.0
5.0
5.0
5.0
各管混匀后,置沸水中加热15min,取出置冷水中冷却后,分光光度计波长540nm,
血清(血浆)尿素氮测定
(二乙酰一肟显色法)
非蛋白含氮化合物包括除蛋白质以外的 尿素、肌酐、肌酸、尿酸、氨基酸、核苷酸、 嘌呤、谷胱甘肽等多种含氮有机物。体内氨 基酸代谢产生的氨,主要经肝脏生成尿素, 而后又主要经肾脏排出体外。因此,血清尿 素浓度的测定是临床上应用较多的反映肾小 球滤过功能的常用指标。
二乙酰一肟法测定血清尿素(精)

2.血尿素浓度降低除婴儿、孕妇以及低蛋白高糖饮食者 外,常见于肝功能衰竭患者。
【注意事项】
1.试剂中加入氨基硫脲和镉离子,可增进显色强度和色泽 稳定性,但仍有轻度褪色现象,(每小时小于5%)。煮沸显色 经冷却后,应及时比色。
混匀,置沸水浴加热12min,取出置冷水中冷却5min, 以空白管调零,在540nm处读取各管吸光度。
尿素(mmol / L) A测定 5 A标准
【计算】 【参考范围】 血清尿素1.78~7.14mmol/L。 【临床意义】 1.血液尿素浓度增高 分生理性和病理性因素两方面。 (1) 生理因素:高蛋白饮食引起血清尿素浓度和尿液排出
二乙酰一肟法测定血二乙酰一肟法测定血清尿素清尿素目的要求目的要求掌握测定血清尿素氮的原理和方法并应用二乙酰一肟法测定不同鱼类的血清尿素氮含量和理解血中尿素氮含量变化的生理意义尿素是体内氨基酸分解代谢的最终产物之一
二乙酰一肟法测定血 清尿素
【目的要求】
掌握测定血清尿素氮的原理和方法,并应用二乙 酰一肟法测定不同鱼类的血清尿素氮含量和理解 血中尿素氮含量变化的生理意义
【评价】
1.本法试剂单一,方法简便,但试剂具毒性和腐蚀性。在标本数量多 时加热开始难以达到100℃,各管间受热温度也可能不一致,因而本法 重复性不佳。若改善加热条件,如采用在水浴锅底部加置高约5mm的网 垫,在网垫上加热显色,可使CV由不加网垫时的6.46%降至2.99%。
2.线性上限仅达7.14mmol/L;回收率为96%~102.1%。
量显著增高。血清尿素浓度男性比女性平均高0.3~ 0.5mmol/L,随年龄增加有增高倾向。成人日间生理变异 平均为0.63mmol/L。 (2) 病理因素 1) 肾前性:最重要的原因是失水,因血液浓缩使肾血流量 减少,肾小球滤过率减低而致血液尿素浓度增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清尿素氮测定的原理方法及临床意义
血清尿素氮(BUN)是反映肾脏排泄功能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评价肾脏疾病和代谢紊乱的标准检查之一。
BUN的原理方法:
BUN是指血液中尿素的浓度,它的检测是通过测定血液中尿素的含量来完成的。
尿素
是蛋白质代谢的末端产物,经由肝脏转化生成后再经过肾脏排泄。
正常情况下,尿素在肾
小球滤过后主要在肾小管内被再吸收,防止其大量丢失。
血中尿素的浓度,受到肝脏合成、尿素的经肾脏的再吸收、肾脏排泄和肾脏灌注量的影响。
BUN的测定方法包括酶法、光度法、电化学法、液体色谱法等,其中光度法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方法之一。
临床意义:
BUN的高低可以反映肾脏功能是否受到影响。
一般来说,BUN增高是肾功能受损的重要指标,包括急性肾损伤、肾衰竭、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泌尿系梗阻等病态情况。
此外,由于肝脏是尿素生成最重要的器官,肝脏疾病如肝炎、肝硬化等也会影响BUN的测定结果。
对于临床医生而言,BUN的测定结果可以作为诊断和治疗的重要线索,也可以用来监测肾
脏疾病和代谢紊乱的治疗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BUN的测定结果还应考虑个体差异、摄入蛋白质的数量和质量等因素
的影响。
在诊断或监测疾病的过程中,应结合临床病史、身体检查和其他相关检查结果,
综合分析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