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区域地理知识点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一轮复习区域地理知识点终极总结

高中地理一轮复习区域地理知识点终极总结

高中地理一轮复习区域地理知识点终极总结一、世界第一大洲——亚洲1、亚洲的地理位置:亚洲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东、南、北三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

亚洲地跨寒、温、热三带,其气候基本特征是大陆性气候强烈,季风性气候典型,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2、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南极洲不是。

3、亚洲有48个国家和地区,是世界上国家和地区最多的大洲。

4、亚洲的河流特点:亚洲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顺地势呈放射状向四周奔流。

注入海洋的河流有黑龙江、湄公河等内流河,有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等河流注入北冰洋,印度河、恒河等河流注入印度洋。

世界最长的河流——尼罗河位于非洲。

5、亚洲的高原和山地:亚洲地势起伏很大,中间高,四周低。

青藏高原(“世界屋脊”)巍峨耸立,位于亚洲中部。

喜马拉雅山脉等高耸入云的山脉,位于亚洲的南部和东南部。

里海——世界的湖泊位于亚洲西部。

6、亚洲的分区:按地理方位,将亚洲分为东亚、东南亚、西亚、北亚、南亚。

中国位于东亚,是亚洲东部最大的国家。

亚洲在南极洲的以北,终年寒冷。

7、注意中东位置和地中海。

二、精讲区域地理(东亚——日本1、东亚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之一。

东亚东部和南部是人口稠密区。

东亚人口最多的国家是中国。

2、日本群岛呈东北-西南向,长约1300多千米;面积37万平方千米多。

日本是太平洋西岸的岛国。

西隔东海、黄海、朝鲜海峡、日本海与中国、朝鲜、韩国等相邻。

日本是一个多山的岛国,日本国土面积狭小,人口稠密,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带。

3、日本包括北海道、本州岛、四国、九州四大岛屿和周围一些岛屿,隔东海、黄海、东海,面向太平洋的广大海域;属温带海洋性季风气候;著名的富士山作为全国最高峰,是日本民族的象征;森林面积大,水资源缺乏;渔业资源丰富;交通运输以海洋运输为主;将核电作为主要能源。

日本工业发达,部门齐全,产品以出口为主,有“世界工厂”之称(现代型经济)。

日本的海上运输业和对外贸易十分发达。

高中区域地理知识点归纳

高中区域地理知识点归纳

高中区域地理知识点归纳高中区域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表面不同区域的地理特征、发展过程及其相互关系的学科。

以下是一些高中区域地理的知识点归纳:1. 区域地理的概念:- 区域是指地球表面具有一定空间范围和特定地理特征的区域。

- 区域地理研究区域的自然特征、人文特征以及区域发展。

2. 自然地理环境:- 包括地形、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自然要素。

- 地形对区域气候、水文等有重要影响。

3. 人文地理环境:- 包括人口分布、文化、经济活动、城市化等人文要素。

- 人口分布和经济发展水平是区域发展的重要指标。

4. 区域差异:- 由于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和历史发展等因素,不同区域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 区域差异体现在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水平、文化习俗等方面。

5. 区域发展:- 区域发展是指区域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进步和提升。

- 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是普遍现象,需要通过政策调控和资源配置来促进均衡发展。

6. 区域规划:- 区域规划是对未来区域发展进行的系统设计和安排。

- 包括土地利用规划、产业布局规划、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等。

7. 区域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同时,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 包括生态保护、资源合理利用、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等方面。

8. 区域经济一体化:- 指不同区域之间通过经济合作,形成经济上的紧密联系和一体化趋势。

- 如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等。

9. 区域文化多样性:- 每个区域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特征,包括语言、宗教、风俗习惯等。

- 保护和尊重文化多样性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方面。

10. 区域地理信息系统(GIS):- GIS是一种用于捕捉、存储、分析和展示地理空间数据的技术。

- 在区域规划和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1. 区域自然灾害:- 包括地震、洪水、干旱、台风等自然灾害。

- 区域地理研究如何通过规划和管理减少自然灾害的影响。

12. 区域环境问题:- 如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退化等环境问题。

区域地理重难点知识点梳理

区域地理重难点知识点梳理

第一章世界地理概况
第一节世界的陆地和海洋(重点)
1.世界海陆分布的基本状况。

世界七大洲的和四大洋的名称和分布特点。

(各大洲大致经纬度范围)
2.世界主要岛屿、半岛名称和分布;世界主要海域、海峡名称和分布。

(几条主要洲际分界线)
3.四大洋的分布特点。

4.重要纬线与大洲、大洋关系(北极圈、60度、40度、30度、北回归线、赤道、南回归线、30度、60度、南极圈)
5.重要经线与大洲、大洋的关系(0度、东经20度、60度、90度、120度、160度、180度、西经120度、75度、20度)
第二节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重点、难点)
1.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特征、分布及形成原因。

(新加坡、孟买、巴马科、巴西利亚、比尔马、上海、悉尼、雅典、开普敦、伦敦、惠灵顿、北京、乌兰巴托、雅库茨克、东方站、拉萨等地区的气候)
第二章世界分区地理和主要国家
第一节东亚与日本(重点)
1.东亚地区东西部地理特征的差异。

2.日本领土组成,地形和气候的特点。

3.日本资源和经济发展的特点。

4.日本城市群。

区域地理高考知识点必修

区域地理高考知识点必修

区域地理高考知识点必修在高考地理考试中,区域地理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

学好区域地理是高分的基础,以下是必修的区域地理知识点。

1. 中国地理中国是一个拥有广袤领土、多样地理环境的国家。

它位于东亚,东临太平洋,陆地面积居世界第三。

中国地理特点主要包括:地形地貌、气候、水文、植被等。

1.1 地形地貌中国地势起伏,地形地貌各异。

主要包括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草地、沙漠等。

中国的地貌特色还包括长江、黄河等重要河流和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等河口平原。

1.2 气候中国是一个气候多样的国家。

由于地处东亚季风影响区域,我国气候五大类型: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和高原特殊气候。

1.3 水文中国拥有丰富的水资源,主要指河流和湖泊。

黄河、长江、珠江等是我国重要的河流,大部分流经我国重要城市和农业区。

而洞庭湖、太湖等是著名的淡水湖泊。

1.4 植被中国植被种类丰富多样,主要分布有森林、草地、荒漠和湿地等。

我国有着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云南热带雨林,也有高寒草甸和苔原等特殊植被。

2. 世界地理在高考地理考试中,除了中国地理,世界地理也是重点考察的内容,尤其是世界各大洲的地理特征。

2.1 亚洲亚洲是地球面积最大的洲,也是人口最多的洲。

亚洲的地理情况包括:地形地貌、气候、水文、植被等。

亚洲地区还有世界上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

2.2 欧洲欧洲地理特点主要包括:地形地貌、气候、水文、植被等。

欧洲地区拥有世界最长的河流——伏尔加河、著名的意大利半岛和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等。

2.3 非洲非洲地理特点主要包括:地形地貌、气候、水文、植被等。

非洲拥有撒哈拉沙漠、尼罗河等地理特征,地理情况多样。

2.4 大洋洲大洋洲地理特点主要包括:地形地貌、气候、水文、植被等。

大洋洲包括澳大利亚、新西兰和一些岛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珊瑚堡礁——大堡礁等。

2.5 北美洲和南美洲北美洲和南美洲地理特点主要包括:地形地貌、气候、水文、植被等。

高考地理基础知识区域地理知识点

高考地理基础知识区域地理知识点

高考地理基础知识区域地理知识点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及其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的一门科学。

在高考中,地理成绩通常占据了很大的比重,地理基础知识是考生在备战高考时必须掌握的内容之一。

在地理学中,区域地理是对地球各个地域特征和差异进行研究的领域,它帮助我们了解地球上不同的地理区域的特点和问题。

本文将从几个典型的区域地理知识点出发,给大家做一些简要的介绍。

1. 亚洲地理知识点亚洲是地球上最大的大陆之一,它占据了地球总面积近三分之一的区域。

亚洲地域辽阔,资源丰富,自然地理条件复杂多样。

在亚洲地区内,我们常常会探讨的一些典型地理现象和问题是东亚的人口密度高、经济发展水平高;西亚的沙漠化问题严重、战争和宗教冲突频发;东南亚的热带雨林资源丰富、海洋资源开发潜力大等。

不同亚洲地区之间的差异引发了各种社会、经济和环境问题,这些都是高考中的热门考点。

2. 非洲地理知识点非洲是地球上人口第二多的大洲,也是经济发展相对较为落后的地区之一。

非洲的地理特点和问题主要是由于其特殊的地理环境所导致的。

例如,在撒哈拉以南地区,由于土地的干旱和水资源匮乏,农业发展困难,粮食安全问题很突出;非洲东海岸高度依赖港口经济,海洋贸易发达;非洲的草原地带适合畜牧业发展。

非洲的地理问题不仅涉及到了经济和社会层面,还深刻影响到了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稳定。

3. 欧洲地理知识点欧洲地理特点突出,一方面是由于其复杂的地理构成,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欧洲国家的历史和文化传统。

在地理上,欧洲的地形起伏不大,但是由于冷暖气流的交汇,气候变化多样,冬季温和,夏季凉爽,适宜人口聚居和农业发展;欧洲的人口密度高,城市化程度高,经济发达,技术水平先进。

欧洲还是联合国重要的成员之一,欧洲联盟的建立对于欧洲地区的经济一体化和政治稳定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4. 大洋洲地理知识点大洋洲在地理上主要由一系列岛屿组成,其中包括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南太平洋岛国。

大洋洲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丰富多样。

26个高考常考的区域地理知识点

26个高考常考的区域地理知识点

【知识归纳】26个高考常考的区域地理知识点01区域差异分析分析区域差异要从分析区域组成要素特征的差异入手,同时注意分析要素间的相互联系。

具体分析如下:1.自然环境因素差异(1)气候差异的形成(2)地貌差异的形成任何地貌都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不同的区域由于海陆位置和经纬度位置的不同,所经受的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形式及其组合不同,从而导致地貌的区域差异。

(3)河流水文差异的形成(4)土壤差异的形成:不同区域的气候、植被及人类生产活动因素的差异造成土壤类型、厚度、肥力、酸碱度的差异。

2.人类活动因素差异人类活动差异成因具体表现农业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自然条件差异作物种类、耕作制度、产量等差异市场、劳动力、交通、科技、政策等社会经济条件差异机械化、生产率、商品率等差异工业资源、市场、劳动力、科技、交通、政策等差异工业类型、规模等差异人口区域耕地、水资源等自然条件和经济状况、科技水平、开发历史、开放程度等社会条件差异人口规模、密度、增长速度等差异城市地形、气候、河流、资源、交通等差异城市形态、数量、规模、发展水平等差异交通地形、位置、经济、人口等差异交通方式、线网密度、通达度等差异通过对以上因素的分析,确定区域特征差异,分析区域间的不同发展方向和状况。

02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1.不同社会发展阶段影响人类活动的地理环境要素不同社会发展阶段人类活动的主体结构不同,影响人类活动的地理环境要素也不同,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

具体如下所示:2.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依赖性越来越小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水平的提高,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制约减弱,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依赖性减小,表现如下:(1)优势因素的效益放大。

如东北平原地广人稀,土壤肥沃,科技的进步,机械化水平的提高,耕地优势得到更好发挥。

(2)劣势因素的制约弱化。

灌溉技术、温室等的发展,使干旱寒冷地区的农业得到更好发展;运输条件改善、生产率提高,使资源短缺地区的工业发展得到促进。

高考区域地理知识点

高考区域地理知识点

高考区域地理知识点区域地理是高考地理的一个重要考查模块,那么有哪些知识点呢?接下来店铺为你整理了高考区域地理知识点,一起来看看吧。

高考区域地理知识点(一)1. 荒漠与荒漠化:荒漠是指气候干燥,降水量非常少的地区或自然景观,它包括沙漠、沙地、戈壁等。

荒漠化是土地退化的现象,是一个变化过程,其结果可能出现荒漠景观。

2. 我国的土地沙漠化主要分布于西北地区,石漠化主要分布于南方地区,盐渍化主要分布于西北地区和华北平原,冻融荒漠化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

3. 荒漠化常与贫困相伴。

土地荒漠化严重的地区多是我国贫困人口集中分布的地区。

(1) 荒漠化是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和潜在的自然因素相互影响、共同作用的产物。

(2) 在荒漠化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气候因素的变化,特别是降水量的变化,往往影响着荒漠化的进程。

(3)人类活动在荒漠化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4. 南方丘陵山区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是当地能源缺乏,农村薪柴匮乏,乱砍滥伐严重。

该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城市较多,而且这里土层薄,一旦发生水土流失,就难以治理,因此造成的经济损失远大于黄土高原。

.5. 黄土高原地区的注意点:(1)有关黄土高原地区的考查通常以经纬网图为切入点,要注意典型地理事物的经纬度位置,如秦岭(34°N)、大同(40°N);掌握110°E经线穿过的主要地理事物。

(2)黄土高原地区一些地理事物具有典型的地理界线特征,如长城、太行山脉、秦岭、祁连山脉等,要掌握其地理意义。

6. 资源开发的优势条件,一般可从资源、市场、交通三方面进行分析。

资源数量和质量具有优势,市场需求量大,且交通便利的地区,资源开发条件较好。

7. 煤炭外运能力不足和水资源短缺是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面临的主要问题。

8. 山西煤炭资源丰富,以煤炭为基础的重化工业在生产过程中会造成“三废”污染,给山西带来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9. 水力资源是否丰富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河流的水量,二是河流的落差。

高考地理复习_世界地理_区域地理_详细知识点

高考地理复习_世界地理_区域地理_详细知识点

七、南美洲
南美洲位于太平洋和大西洋之间,包括巴西、阿根廷、智利等国家。该地区 地形主要为高原和平原,气候主要为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南美洲拥有 丰富的自然资源,特别是矿产和森林资源。
八、非洲
非洲位于东半球的南部,包括撒哈拉沙漠以南的地区。该地区地形复杂,包 括大量的沙漠、高原和盆地。气候主要为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雨 林气候。非洲是世界上最热的地区之一,也是世界上最贫困的地区之一。
九、大洋洲
大洋洲位于太平洋的西南部,包括澳大利亚、新西兰和一些小岛国。该地区 地形主要为沙漠和平原,气候主要为热带沙漠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大洋洲拥 有丰富的海洋资源,特别是渔业资源。
一、引言
黄河,中国的母亲河,以其千年的古老历史和独特的文化意义,成为了中华 大地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本课件将带领学生们一起探索黄河的地理奥秘,领略黄 河之美,理解黄河对于中国的特殊意义。
降水季节变化大(旱雨两季),河流的水量季节变化也较大。河流的上游河 段流经山区峡谷地区,水流急;下游河段流经平原地区,水流平缓。河流对中南 半岛的地形和气候都有影响。如山河相间对地形的塑造有深刻影响;同时中南半 岛以热带季风气候
为主,降水季节变化大(旱雨两季),河流的水量季节变化也较大。
3、东南亚的国家-印度尼西亚被称为“千岛之国”的原因是印度尼西亚是东 南亚最大的群岛国家,由太平洋上的大大小小多个岛屿组成。最大的岛屿是加里 曼丹岛。东南亚的国家中印度尼西亚被称为“千岛之国”。
六、结语
通过对黄河的学习,我们可以了解到地理因素对环境和人类生活的影响,以 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的重要性。希望每一位学生都能从中获得启示,更好地理 解我们的地球家园。
谢谢观看
6、东南亚主要的粮食作物是水稻,稻米是当地居民的主要粮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复习区域地理知识点
区域知识是高中地理的一个重要内容。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高考复习区域地理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考复习区域地理知识点(一)
中国主要地形单元的特点
(1)四大高原
①青藏高原:雪山连绵,冰川广布;远看是山,近看是川;世界最高、我国最大;
②内蒙古高原:地面坦荡、一望无际;
③黄土高原:世界上最广的黄土分布区,土质疏松,水土流失严重,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④云贵高原:石灰岩广布,喀斯特地貌
(2)四大盆地
①塔里木盆地:是我国最大的盆地,周山环绕,内部平坦;
②准葛尔盆地:是我国第二大盆地,沙漠、戈壁广布,边缘有绿洲;
③柴达木盆地:海拔最高的盆地,沙漠、戈壁广布,东部多沼泽、盐湖,是典型的内陆高原荒漠盆地,素有聚宝盆之称;
④四川盆地:是最发达的盆地,号称天府之国,多低山丘陵,仅成都平原较平,多紫色土,又称紫色盆地。

(3)三大平原
①东北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平原,地势坦荡,沃野千里,低地多沼泽;
②华北平原:第二大平原,有黄淮海冲击而成,地势平坦;
③长江中下游平原:第三大平原,东西狭长,地势低平,河网密布,鱼米之乡
高考复习区域地理知识点(二)
1.中国的四至点:最东点在黑龙江省的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交汇处,约135°E;最西点在新疆的帕米尔高原,约73°E;最北
端在黑龙江省的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约53°N;最南端在海南省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约4°N。

邻国: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14个)
隔海相望的国家:韩国.日本.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6个)
2.中国的行政区划的名称,简称,省会(34个)
黑龙江黑哈尔滨吉林吉长春辽宁辽沈阳河北冀石家庄河南豫郑州山西晋太原山东鲁济南北京京北
京天津津天津湖北鄂武汉湖南湘长沙江苏苏南京江西赣南昌浙江浙杭州安徽皖合肥上海沪上海广东粤广州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南宁福建闽福州海南琼海口台湾台台北香港特别行政区港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澳澳门云南云或滇昆明贵州贵或黔贵阳四川川或蜀成都重庆渝重
庆西藏自治区藏拉萨陕西陕或秦西安甘肃甘或陇兰
州宁夏回族自治区宁银川青海青西宁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新乌鲁木齐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呼和浩特
高考复习区域地理知识点(三)
中国主要的地形单元名称
(1)山:天山.阴山.昆仑山.秦岭.南岭.喜马拉雅山.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小兴安岭.长白山.武夷山.横断山脉.台湾山脉高中区域地理知识点(2)四大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
(3)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准葛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
(4)三大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5)三大丘陵: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