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案-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斗争
八年级历史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斗争

孙中山与黄兴在上海商议讨袁
江西都督李烈钧誓师讨袁
二次革命失败后,孙中山流亡日 本
三、护国运动
• 1、袁世凯复辟帝制
三、护国运动
1、袁世凯复辟帝制 • 2、孙中山号召讨袁护国 • 3、蔡锷、李烈钧等打响了护国战争
蔡锷讨袁
袁世凯病死
四、护法运动
• 1、段祺瑞拒绝恢复 《临时约法》
四、护法运动
第22课 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斗争
一、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
袁世凯令唐绍仪组织第一届内阁
孙中山宣布解职
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总统
二、二次革命
• 1、宋教仁改组国民党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二、二次革命
1、宋教仁改组国民党
• 2、袁世凯刺杀宋教仁
二、二次革命
1、宋教仁改组国民党 2、袁世凯刺杀宋教仁
• 3、二次革命
• 1、段祺瑞拒绝恢复《临时约法》
2、孙中山在广州发动护发运动
孙中山就任大元帅
身着元帅服的孙中山
四、护法运动
1、段祺瑞拒绝恢复《临时约法》 2、孙中山在广州发动护发运动 3、南北军阀妥协,护法运动失败
思考题:
• 1、为了保卫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孙 中山领导了那些斗争?结局如何?从 这段历史中,你能看到孙中山先生的 哪些高贵品质?
思考题:
• 2、护法运动的失败说明了什么道理? 假设你是孙中山先生的助手,你会给 他提出什么建议?
中央电教馆资源中心制作
2003.10
; /items/SHT20-cn-1-id-44317.html SHT20
有の人都被王爷算计进来:二哥哥为他卖命,自己被嫁入王府,连玉盈姐姐都成为咯随时替补。壹想到这里,她真是寒心到咯极点。第壹 卷 第256章 庆幸即使是又寒心又劳累,水清仍是觉得万分庆幸!因为需要服侍娘娘,她与王爷连见面の机会都没有。每天早上天不亮就 起床出发,从来不知道膳房给雍亲王の营帐配给の早膳长得是啥啊样子。在水清好不容易挨到中午,能够回到自己帐子の短暂时间里,王 爷还在皇上那里御前伴驾,他们相互之间根本不可能遇见对方。而晚膳她还在娘娘这里紧张地忙碌着,王爷又从来都是避开用膳时间请安。 而且时间总是那么地凑巧,她在服侍娘娘の时候见不到爷来请安,而她回咯自己の营帐,爷都会在额娘那里嘘寒问暖。不用见到爷,是她 在塞外这些日子里最开心の事情,因此她也不觉得服侍娘娘有多么の辛苦,再辛苦她都心甘情愿,总好过见到爷の冷脸,总好过莫名其妙 地与爷发生冲突。自从那各“不许再踏进爷房里半步”の禁令下达之后,再加上这壹各月以来在娘娘这里の历练过程,她终于彻底地认清 咯自己在王府の位置,看清咯自己の人生未来。但是这各未来却是她乐见の,欢喜の,幸福の,快乐の。相反,假如王爷因为需要倚仗她 们年家の朝中势力,而对她恩宠有加,那才是她根本无法接受の现实。以利益换恩宠,对她而言,简直就是遭受咯奇耻大辱,她心中の爱 情,是两情相悦,心心相印,比翼双飞,情比金坚。而现在の状况,是最好、最好の结局!年家与王爷,是相互利用、相互倚靠、相互扶 持の关系。而她既不用服侍爷,也不用看爷の冷脸,完全就是置身度外,她只需要好好地呆在王府里,拥有侧福晋の身份,装好样子,摆 好姿态,剩下の就全都是王爷和二哥の事情咯。而她,有足够の生活空间,虽然是壹各被冷落の角落,但是从来不用担心被人打挠,不用 想别人の脸色过生活,更不用费尽心机地争利益、保位置,可以自由自在地做自己喜欢の事情。这样の生活,对水清而言,真の就是最幸 福の生活。总好过王爷为咯年家而违心地宠幸她,而她又因为是侧福晋の身份而要违心地曲意承欢,毕竟他是她の夫君,她不能对他说壹 各“不”字。而现在,她保留咯应有の尊严、应有の体面,甚至她还能保留住对爱情の美好憧憬,保留住心目中那各遥远得有些模糊の “他”,水清怎么可能不万分庆幸?今天晚膳の时候,二十三小格来得晚咯壹些。本来有政务缠身,他不想过来咯,但壹想到额娘那期盼 の目光,以及壹整天百无聊赖の生活,他还是赶咯回来。德妃壹直在等二十三小格の到来,这各壹到咯塞外,前所未有地变得让她如此省 心の二十三小格,真是越想越欢喜,就是自己不吃不喝,也高兴。塔娜早就到
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斗争(历史教案)

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斗争(历史教案)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斗争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斗争本课重点:二次革命和护国运动本课难点:袁世凯复辟丑剧短暂的原因和孙中山领导的一系列革命失败的原因。
教学过程:一、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1、教师介绍北洋军阀是指清朝末年由袁世凯建立的、得到帝国主义支持的、拥有新式武器装备的反动封建军事政治集团。
辛亥革命后,袁世凯凭借手中的军事实力,对清政府和革命派大耍反革命的两手,把清政府和革命派同时打了下去。
孙中山等企图以《临时约法》、责任内阁限制袁世凯搞专制独裁。
袁世凯表面遵守《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但在拟定各部部长名单时,却竭力排斥革命党人,结果北洋军阀掌握内阁实权。
不久,唐绍仪内阁倒台。
2、掌握内阁实权孙中山的解职和临时政府的北迁,标志着革命遭到严重挫败,北洋军阀开始统治中国。
标志:孙中山宣布解职(1912年4月1日)教师指出:革命派既然交出了政权,企图依靠一纸约法来实现资产阶级的议会政治,使中国走上民主的轨道,历史证明这是多么幼稚的幻想。
二、二次革命1、原因(学生看书总结与教师的讲解相结合)①“宋案”使国民党人开始认清袁世凯专职独裁的真面目袁世凯决定以武力镇压国民党,为筹集反革命战争经费,他不惜出卖国家主权,1913年4月与英、法、德、日、俄五国银行团,签定了《善后借款合同》,袁世凯独裁卖国的野心暴露无遗。
②善后大借款”暴露袁世凯卖国独裁的野心袁世凯得到国内外反动势力的支持,凶相毕露。
1913年夏,借口江西都督李烈钧、广东都督胡汉民、安徽都督柏文蔚曾通电反对善后大借款是不服从中央,下令免职。
并派兵南下,发动了反革命内战。
③孙中山号召武力讨袁,袁世凯罢免赣粤皖三省国民党籍都督国民党人被迫应战。
1913年7月,江西都督李烈钧在湖口誓师讨袁,宣布独立;黄兴在南京响应,随后,上海、安徽、湖南、广东、福建等省先后宣布独立,这就是“二次革命”。
2、“二次革命”(1913年)教师讲述:二次革命是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的继续,是以孙中山为首的国民党与公然践踏民主共和制度的袁世凯之间的一场武装斗争,最终因为资产阶级政治上的软弱而遭到失败。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一、导入新课
观察上述两幅图片并思考:少了“临时”二字的《中华民国约法》是不是更
民主化、制度化些?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然后导入本节课的学习。
军阀派系控制区域
直系(冯国璋、曹锟为首)控制江苏、江西、湖北等省
皖系(段祺瑞为首)掌握着北京政府,控制着安徽、浙江、山东、福
建等省
奉系(张作霖为首)控制东北地区
滇系(唐继尧为首)控制着云南、贵州
桂系(陆荣廷为首)控制着广东、广西
在目前中国这种狗咬狗的争斗中,我们并不偏爱谁,对我们来说,他们都一样……
—— 20世纪20年代一位美国外交官马克穆利2.从这张地图上,你感觉当时中国处于怎样的一种局面?用一个词形容一下。
军阀割据混战、国家四分五裂。
3.合作探究,生成能力(二)
根据材料想一想,北洋军阀的割据局面对中国社会造成哪些不利影响?
(1)农户和耕地的大量减少、荒地大量增加,说明军阀割据对经济造成严重破坏。
(2)陆军人数和军费的大量增加,说明军阀割据时期战事不断,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生产、生活,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4.护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运动
三、课堂总结
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胜利果实后,倒行逆施,为建立独裁统治,实现自己的皇
帝梦,不惜出卖国家利益,接受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
他的这种复辟行径,受到国内各界人士的强烈谴责。
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积极奋起,领导了护国战争,终于迫使袁世凯取消帝制,不久袁世凯在众叛亲离中死去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裂,中国陷入了军阀割据纷争的动乱之中,中国人民饱受苦难。
北洋军阀的统治优秀教案

北洋军阀的统治【教学目标】1.了解北洋政府的建立,袁世凯的独裁统治、复辟帝制与卖国行径,通过活动了解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混战的史实,感受民国初年中国时局的动荡状况。
2.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讨论、概述、提问等多种形式,强化学生对基础知识的了解和掌握,进而培养学生透过现象分析事物本质的能力。
3.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到历史发展是充满曲折的,革命斗争不是一蹴而就的,知道辛亥革命后中国依然是半殖民半封建社会,革命任务依然任重道远。
【教学重难点】重点:袁世凯的独裁统治与卖国行径,北洋军阀割据混战。
难点:袁世凯实现专制独裁统治以及其迅速垮台的原因。
【教学过程】一、直接引入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北洋军阀的统治》。
它的主要内容有:(一)袁世凯复辟(二)军阀割据混战二、讲授新课教师引导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了解《北洋军阀的统治》内容,形成初步感知。
1.首先,我们先来学习《北洋军阀的统治》从开始到结束的全过程。
课文从几个方面来让我们了解的呢?大家一起来学习。
(1)原因:宋教仁遇刺案。
1913年春,准备北上组阁的宋教仁在上海火车站遇刺身亡。
这就是民国初年震惊全国的“宋案”。
“宋案”发生后,袁世凯决定以武力镇压国民党,下令罢免由国民党人担任的江西、广东、安徽三省都督,并派兵南下。
孙中山和黄兴等号召南方各省起来反袁,发动“二次革命”。
(2)发展过程:袁世凯镇压二次革命后,便迫不及待地从破坏、践踏民主共和制转入彻底取消民主共和制、进行复辟帝制的活动。
(3)产生的结果:袁世凯的倒行逆施,遭到了全国人民的一致反对。
孙中山发表《讨袁檄文》;梁启超、蔡锷前往南方筹划讨袁事宜;蔡锷、李烈钧、唐继尧在云南宣告独立,组织护国军北上讨袁。
护国战争爆发。
袁世凯众叛亲离,被迫取消帝制,绝望而死。
结果:袁世凯死后,北洋军群龙无首,逐渐分裂。
2.接着,我们再来学习下一个内容:军阀割据混战。
课文又是从几个方面来让我们了解的呢?我们再一起来看看。
(1)原因:社会根源:一是由于中国社会的半封建性所决定的。
北伐战争教案

北伐战争教案导语:北伐战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场重要历史事件,也是中国现代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围绕北伐战争的背景、目标、策略以及影响等方面展开阐述,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这一段重要的历史时期。
一、背景介绍北伐战争是发生在20世纪初中国的一场重大政治军事运动。
此前,中国长期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民经济衰退,外来侵略日益加剧,国内政治腐败,社会不稳定。
这样的状况使得人民渴望改变现状,寻求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的动力日益增强。
二、北伐战争的目标北伐战争的主要目标是推翻北洋政府,建立一个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统一的中国政权。
这一目标的实现可以使中国实现真正的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
三、战略和策略1. 分割瓦解敌军北伐战争中,中国共产党、国民党及其领导人通过采取分割瓦解敌军的策略,成功地使北洋军队内部产生了一定的动摇。
他们分化、拉拢甚至在敌营内成立了一些秘密组织,从而削弱了北洋军队的战斗力。
2. 学习和吸收国外先进经验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领导人意识到,要在北伐战争中取得胜利,必须学习和吸收国外先进的军事经验和理论。
因此,他们派遣一批干部到苏联、欧洲和美国等国家,学习军事战略和组织管理方法。
这些经验的吸收为中国的军事革命提供了强大支持。
3. 发动广泛群众运动北伐战争的成功离不开广大人民的支持和参与。
共产党和国民党领导人积极发动群众,组织工农武装力量,发动罢工和抗议活动,以对抗军阀和封建势力。
这些群众运动为北伐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社会基础。
四、战争的影响北伐战争的胜利,标志着中国革命的新时期的开始,有以下几点重要影响:1. 实现中国的民族独立北伐战争的成功,推翻了北洋政府,实现了中国的民族独立。
尽管中国后来还经历了一系列的动荡和战争,但北伐战争给了中国人民信心和勇气,启发了后来的革命运动。
2. 推动中国的社会进步北伐战争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和现代化的进程。
革命力量的兴起,打破了封建势力的束缚,推动了社会和教育改革的开展,为中国的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8年级 历史部编版上册教案《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1课中华民国的创建》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反对袁世凯独裁的二次革命;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活动;维护共和的“护国运动”。
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对袁世凯一系列独裁活动,认识到民主与专制独裁的斗争是复杂而艰巨的。
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在绝望中死去,说明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孙中山为捍卫民主革命屡败屡战的斗争精神和锲而不舍的坚强品质,是今天的青年学生学习的好榜样。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袁世凯复辟帝制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反袁斗争难点:袁世凯得以实现专制独裁统治以及其迅速垮台的原因三、教学法指导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讨论、概述、提问等多种形式使学生掌握和理解本课内容。
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职,成为中华民国新任临时大总统,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中国从此进入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时期.由此导入课题.。
[讲授新课]一、预习铺垫1.介绍北洋政府北洋:清末对辽宁、河北、山东等北方沿海各省的统称,由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管辖。
1895年,袁世凯开始为清政府编练新式陆军。
后来,逐渐形成一个以他为首的军事集团。
由于袁世凯长期担任北洋大臣和直隶总督,这个军事集团通常被称为“北洋军阀”。
2.介绍北洋政府统治时期3.内容标准解读北洋政府上承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之权,下接南京国民政府之政。
北洋政府时期是近代中国的重要历史阶段。
北洋政府以北洋军队为统治支柱,对内独裁专制,争权夺利;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出卖国家利权。
在这一时期,以孙中山为首的民主革命者为维护民主共和进行了持续、坚决的斗争。
4.自学提示1两条主线北洋军阀:“宋案” 复辟帝制军阀割据资产阶级:二次革命护国战争继续探索自学提示2(1)什么叫“宋案”(2)二次革命爆发的直接原因(导火索)、时间、结果(3)袁世凯为推行复辟帝制做了哪些准备?(对内、对外)结果怎么样(4)护国运动爆发的原因、时间、领导者、结果(5)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成哪三大派系军阀?其代表是谁?目的、手段、影响5.小组成员之间分享问题的答案及困惑小组长在本班分享本组答案及困惑小组长4、5、7、8、6分别回答问题1、2、3、4、5以及本组的困惑。
八年级历史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斗争

思考题:
• 2、护法运动的失败说明了什么道理? 假设你是孙中山先生的助手,你会给 他提出什么建议?
中央电教馆资源中心制作
2003.10
培养基(Medium)是供微生物、植物和动物组织生长和维持用的人工配制的养料,一般都含有水、氮源、无机盐(包括微量元素)、碳源、 生长因子(维生素、氨基酸、碱基、抗菌素、色素、激素和血清等)等。 [1]
孙中山与黄兴在上海商议讨袁
江西都督李烈钧誓师讨袁
袁世凯复辟帝制
三、护国运动
1、袁世凯复辟帝制 • 2、孙中山号召讨袁护国 • 3、蔡锷、李烈钧等打响了护国战争
蔡锷讨袁
袁世凯病死
四、护法运动
• 1、段祺瑞拒绝恢复 《临时约法》
四、护法运动
LB培养基 /shiji/peiyangji/LB-media.html LB培养基
ngh26pfi 培养基由于配制的原料不同,使用要求不同,而贮存保管方面也稍有不同。一般培养基在受热、吸潮后,易被细菌污染或分解变质,因此 一般培养基必须防潮、避光、阴凉处保存。对一些需严格灭菌的培养基(如组织培养基),较长时间的贮存,必须放在3-6℃的冰箱内。由 于液体培养基不易长期保管,均改制成粉末。
心你身子弱,王爷又大你这么多岁数,如果不知心疼体贴,你得受多大的罪啊!”“娘亲,您放心吧,王爷对凝儿真的很好。”“那就好, 那就好,趁着王爷对你还新鲜着,赶快抓紧生个小阿哥,你在这王府里也算是站住了脚跟。对了,娘教给你的生子秘方没有忘记吧?”冰 凝这才恍然大悟,刚刚娘亲问她的那些话,原来是指……。壹想到这里,她的脸壹下子就红了起来,年夫人见凝儿的脸红得就像个大苹果 似的,更是高兴坏了:“还有什么不好意思的,诸人这辈子不都是这么过来的吗?你这脸皮薄得跟层纸似的,娘还担心你会不会新婚的那 天晚上就跟爷起了冲突。娘可是得再提醒你,这事儿呢,万不可违了爷的意,爷要是对你示好,不管你高兴还是不高兴,你都不能驳了爷 的面子,你现在还小,不懂得男人的心思,也不懂得这事儿的好,以后……”“娘!您就别说了!凝儿不听!不听!”“你现在不听,将 来吃亏的是你自己!你怎么这么不懂事!你壹个人孤苦伶仃地在王府,谁跟你说这些体已贴心话?那些人还巴不得你不得宠,壹辈子都不 得爷的心呢!你不趁年轻,趁着爷对你还有心思,赶快生个壹男半女,将来你这壹辈子可怎么过啊!你要急死娘吗?”看着娘亲因为自己 任性而急得泪流满面的样子,冰凝壹下子慌了神儿,赶快扑到娘的怀中:“娘亲,凝儿错了,凝儿错了,凝儿再也不惹您生气,不惹您伤 心了,您不要哭了,哭坏了身了,凝儿心不安啊!”“你要是让娘不伤心,不生气,你就赶快给娘生个小阿哥!”“娘,您何苦难为凝儿 呢!”“好,这是娘在难为凝儿,是吧?”“不是,不是娘在难为……”“那你答应娘,赶快生个小阿哥”“娘!”冰凝被年夫人逼得走 投无路,可是,望着娘亲那担忧、难过、焦急、热切的目光,她又不忍让年迈的娘亲还要为她这个女儿操心担忧,万般无奈之下,她只得 先来壹个缓兵之计:“娘,不是凝儿不答应,只是,这也不是凝儿说了算的事情,王府里十来个诸人,不也只有三阿哥壹根独苗 吗?”“怪不得玉盈管你叫小祖宗!你怎么这么多歪理!你管别人生不生呢,你只管你自己赶快生就行了!”年夫人的担心壹点儿都不是 杞人忧天,知女莫如母!自己的女儿什么脾气禀性她是最清楚!这个凝儿,不但脸皮比纸薄,性子更是比石头还硬!特别是初经男女之事, 万壹不合了她的意,再给王爷摞脸子可怎么办?王爷能吃得了她那壹套?在这年府里,她是壹大家子人供着、宠着的小祖宗,但在那王府 里,她不得颠倒过来,去哄着、供着王爷?第壹卷 第八十八章 大驾玉盈从冰凝那里出来,壹路小跑着到了二进院,不知道爹爹有什么急 事找她。壹见玉盈过来,年总督忙站了起来:“快,盈儿,年峰刚刚跟我禀报,说王府的太监
教案北伐战争

教案北伐战争一、教学目标:1. 了解北伐战争的历史背景和原因。
2. 掌握北伐战争的过程和重要事件。
3. 分析北伐战争的影响和意义。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 北伐战争的原因和目的。
- 北伐战争的过程和重要战役。
2. 教学难点- 北伐战争胜利的原因及其历史意义。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直观演示法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北伐战争时期的历史图片或播放相关视频,引发学生对北伐战争的兴趣。
2. 背景介绍- 讲解北伐战争的历史背景,包括国共合作的形成、北洋军阀的统治以及中国人民对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的渴望。
3. 北伐战争的过程- 讲述北伐战争的准备阶段,包括国共两党的军事合作和北伐军的组建。
- 按时间顺序详细讲解北伐战争的主要战役和战斗,如汀泗桥战役、贺胜桥战役、武昌战役等。
- 引导学生分析北伐战争的胜利原因,如国共合作、北伐军的战略战术等。
4. 北伐战争的影响和意义- 分析北伐战争对中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影响,如推动了国共合作、促进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等。
- 强调北伐战争在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意义,如打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促进了国家的统一等。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重点强调北伐战争的过程、影响和意义。
6. 作业布置布置作业,让学生在课后通过查找资料等方式,了解北伐战争时期的其他历史事件或人物。
五、教学总结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对北伐战争的历史背景、过程和意义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掌握了相关的历史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的展示,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教案-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斗争
教案概述:本教案主要针对中国近代史中一场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斗争进行教学。
通过教学,学生能够了解这场斗争的背景、目标和影响,进一步加深对中国近代史的理解。
教学目标:
1. 了解北洋军阀统治的形成和影响;
2. 理解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斗争的背景、目标和方式;
3. 分析这场斗争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教学重点:
1. 北洋军阀统治的形成和影响;
2. 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斗争的背景、目标和方式;
3. 这场斗争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教学难点:
1. 理解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斗争的背景、目标和方式;
2. 分析这场斗争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教学方法:
1. 教师讲授;
2. 小组讨论;
3. 学生报告。
教学资源准备:
1. 教科书和参考资料;
2. 黑板或白板,彩色粉笔或马克笔;
3. 学生分组讨论或报道所需的材料。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 教师出示一幅图片,图片上是一个军阀统治的场景。
2. 教师提问学生:你们对这幅图片上的情景有什么了解?你们知道这张图片上的人是谁吗?
3. 学生回答后,教师简单介绍北洋军阀统治的背景和影响。
二、学习
1. 教师讲授北洋军阀统治的形成和影响。
2. 学生带着问题听讲,随时记录下他们的问题和疑惑。
三、讨论
1. 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讨论:你们认为为什么会有人反对北洋军阀统治?
2. 每组选派一名代表向全班汇报他们的观点和讨论结果。
四、学习
1. 教师介绍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斗争的背景、目标和方式,并提供相关案例。
2. 学生认真听讲并做好笔记。
五、学生报告
1. 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选择一个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重要事件或人物进行研究。
2. 每组选派一名代表向全班做简短的报告,介绍该事件或人物的背景、目标和影响。
六、总结
1. 教师总结整个课堂内容,并解答学生的疑惑和问题。
2. 学生进行课堂小结,将学到的知识进行总结并写下。
七、作业
学生回家后,根据课堂内容回答几个问题,如:北洋军阀统治对中国社会造成了哪些影响?你个人对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斗争有什么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