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参 结构式

合集下载

人参(五加科人参属植物)(百度百科)

人参(五加科人参属植物)(百度百科)

人参(五加科人参属植物)(百度百科)人参(学名:Panax ginseng C. A. Meyer)是五加科、人参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高达60厘米;根茎短,主根纺锤形;掌状复叶3-6轮生茎顶,叶柄长3-8厘米,无毛;小叶3-5,膜质,中央小叶椭圆形或长圆状椭圆形,长8-12厘米,侧生小叶卵形或菱状卵形,长2-4厘米,先端长渐尖,基部宽楔形,具细密锯齿,齿具刺尖,上面疏被刺毛,下面无毛,侧脉5-6对;小叶柄长0.5-2.5厘米;伞形花序单生茎顶,具30-50花,花序梗长15-30厘米;花梗长0.8-1.5厘米;花淡黄绿色;萼具5小齿,无毛;花瓣5;花丝短;子房2室,花柱2,离生;果扁球形,鲜红色,径6-7毫米;种子肾形,乳白色。

[1]分布于中国、俄罗斯和朝鲜;在中国分布于辽宁东部、吉林东半部和黑龙江东部。

一般生于海拔数百米的落叶阔叶林或针叶阔叶混交林下。

喜质地疏松、通气性好、排水性好、养料肥沃的砂质壤土;喜阴,凉爽而湿润的气候对其生长有利;耐低温,忌强光直射,喜散射较弱的光照。

人参的肉质根为强壮滋补药,适用于调整血压、恢复心脏功能、神经衰弱及身体虚弱等症,也有祛痰、健胃、利尿、兴奋等功效。

人参的茎、叶、花,果以及加工副产品都是轻工业的原料,可加工出诸如含有人参成分的烟、酒、茶、晶、膏等商品。

人参栽培是农民多种经营的重要项目,能给国家提供大量的税金和利润。

中文名:人参拉丁学名:Panax ginseng C. A. Meyer别名:棒槌、棒棰、棒锤、地精、老山参、人葠、山参、神草、血参、野山参、园参、高丽参、吉林参、人衔生、晒参、野人参、圆参界:植物界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亚纲: 原始花被亚纲目: 伞形目科: 五加科族: 人参族属: 人参属种: 人参命名者及年代: C. A. Meyer,1842植物学史编辑•物种进化五加科人参属植物起源于新生代第三纪,距今约六千万年,当时非常兴旺。

后来由于第四纪冰川的到来,它们的分布区域大大缩小,人参和人参属的其他植物也成为古老的孑遗植物而幸存下来。

人参(知识与技术)

人参(知识与技术)

人参(知识与技术)人参别名棒棰、山参、园参、人衔、鬼盖。

五加科。

分布吉林、辽宁、黑龙江、河北(雾灵山、都山)、山西、湖北。

濒危种。

人参为第三纪孑遗植物,也是珍贵的中药材,以“东北三宝”之称驰名中外,在我国药用历史悠久。

人参为多年生草本;主根肉质,圆柱形或纺锤形,须根细长;根状茎(芦头)短,上有茎痕(芦碗)和芽苞;茎单生,直立,高40~60厘米。

叶为掌状复叶,2~6枚轮生茎顶,依年龄而异:1年生有3小叶,2年生有5小叶1~2枚,3年生2~3枚,4年生3~4枚,5年生以上4~5枚,最多的6枚;小叶3~5,中部的1片最大,卵形或椭圆形,长3~12厘米,宽1~4厘米,基部楔形,先端渐尖,边缘有细尖锯齿,上面沿中脉疏被刚毛。

伞形花序顶生,花小;花菩钟形,具5齿;花瓣5,淡黄绿色;雄蕊5,花丝短,花药球形;于房下位,2室,花柱1,柱头2裂。

浆果状核果扁球形或肾形,成熟时鲜红色;种子2,扁圆形,黄白色。

喜阴凉、湿润的气候,多生长于昼夜温差小的海拔500~1100米山地缓坡或斜坡地的针阔混交林或杂木林中。

由于根部肥大,形若纺锤,常有分叉,全貌颇似人的头、手、足和四肢,故而称为人参。

人参含多种皂甙和多糖类成分。

味甘,气温、微寒、气味俱轻,可升可降,阳中有阴,无毒。

乃补气之圣药,活人之灵苗也。

能入五脏六腑,无经不到,非仅入脾、肺、心而不入肝、肾也。

五脏之中,尤专入肺、入脾。

其入心者十之八,入肝者十之五,入肾者十之三耳。

人参能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的平衡;可改变机体的反应性;能提高心肌收缩力,对健康人及高血脂病人均有降血脂作用;增强肾上腺素对肝糖原的分解;具有抗肿瘤作用等。

【人参栽培技术】人参多生长在北纬40~45度之间,1月平均温-23~5℃,7月平均温20~26℃,耐寒性强,可耐-40℃低温,生长适宜温度为15~25℃,积温2000~3000℃,无霜期125~150天,积雪20~44厘米,年降水量500~1000毫米。

人参结构说明及图解(人参标本版)

人参结构说明及图解(人参标本版)

人参结构说明图解
1.参叶
人参叶多年生草本,高30-70cm。

根肥大,肉质,圆柱或纺锤形,末端多分歧,外皮淡黄色。

叶为掌状复叶,具长柄;轮生叶的数目依生长年限而不同,一般1年生者1片三出复叶,2年复叶,最多可达6片复叶;小叶5,偶有7片。

见图1
图1-人参(参叶)局部图
2.叶茎(叶柄)
连接参叶与参茎,见图1
3.地上茎
长在土层上面的参茎,因长年在土层上面,成深绿色或黑色,见图2
图2-人参(参茎)局部图
4.地下茎
长在土层下面的参茎,因长年在土层下面,成淡白色,见图3
图3-人参(参茎)局部图
5.根茎“芦头”
人参的根茎主根顶端短小的根茎,顶端横生皱纹的部位,芦碗是指每年参茎脱落残留的部分,见图4
图4-人参(芦头)局部图
6.不定根“艼”
长在芦头中,芦碗与芦碗之间的根,见图5。

图5-人参(不定根“艼”)局部图
7.主根
人参根部的主体,见图6
图6-人参(主根)局部图
8.支根
在主根上分出来的支枝根,见图6
9.须根“毛须”
人参根部的末端,见图7
图7-人参(须根)局部图10.珍珠
长在须根上的根瘤,药用价值高于参须。

见图8
图8-人参(珍珠)局部图。

人参

人参

人工种植濒危植物固然是资源保护的重要手段,但 对于人参而言,我们只能用柳三变的名句来表达内心 的感受:“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近十年来, 我国园参的种植的无序化至少造成了2大危害:其一, 种质蜕变;其二,生药品质良莠不齐;进而导致我国 产人参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严重下降,严重损害了在 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人参在呼唤我们的呵护。办 法只有一个,实现GAP(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 范)。
炮制研究表明:红参特有的成分:20(S)-人参甙Rg3,20(R)-人参甙Rh1,Rh2及人参炔三醇。这是在 人参加工成红参后,由其他成分转化而来的。使得人参 的化学成分不同于生晒参。其功效也有差异。另外红参 中的田七素成分只有生晒参的50%,因此,红参的副作 用原比生晒参低。 3、资源保护 人参现在主要分布于东北、尤其吉林省的长白山 区。其实,人参的最早的道地产区在我国的华北,主要 在山西上党地区(今山西长治市)。 宋朝以前,人参的道地产区是山西上党郡。唐、 宋时期,人们将人参分成三等,即上党参、辽参和高丽 参。种类相同,品质有差别,山西上党参为最佳,东北 辽参和高丽人参为次。
区别点 木栓细胞 簇晶
人参 切向延长
西洋参 方形或径向延长
多(30~40个/mg 少(16~18个/mg粉末) 粉末) 人参皂甙Rg3和 Rh 假人参皂甙24(R)-F11
化学成分
功效
性温,平大补元 性凉,补肺阴,清火 气,复脉固脱
人参与伪品的鉴别
伪品 商陆 华山参 野豇豆 土人参
与人参的区别点 横断面有同心多环维管组织 无树脂道和草酸钙簇晶 无草酸钙簇晶 无树脂道
上党人参虽已绝迹,但人们无限怀念,不愿意接 受这个事实,拼命寻找,发现了党参,充当人参使用, 拿现代的术语讲,早期为人参的伪品,好在其功效近 似人参,渐为人们接受,以党参为名,中药家族又多 了一个成员,但人类总会有这样的幸运吗? 人与自然的和谐,必须成为我们生药学工作者 利用资源的主旋律之一。值得庆幸的是,国家已将野 生人参列入一级重点保护植物,共8种,其中药用植 物5种,分别为:桫椤、珙桐、水杉、望天树和人参。 国家规定,严格禁止私人采挖野生人参,就是国家有 关部门采挖人参也必须是十年以上的人参。

人参 结构式

人参 结构式

人参结构式
人参是一种知名的药用植物,其主要成分包括皂苷、皂甙、人参多糖、人参碱等。

然而,人参的主要成分并不是单一的化学物质,而是一组复杂的化合物,因此人参的结构式并不唯一,而涉及多种化合物。

以下是一些常见人参中的化学成分及其可能的结构式:
1. 人参皂苷:人参的重要活性成分之一,可能包括Rb1、Rb2、Rc、Rd、Re、Rf、Rg1、Rg2、Rh1等成分。

其中以Rg1、Re等为主。

2. 人参皂甙:也是人参的重要活性成分,包括panaxtriol和panaxdiol。

3. 人参多糖:是人参中的主要营养成分之一,具有多种保健作用。

4. 人参碱:是一类生物碱类物质,也是人参的重要成分之一。

鉴于人参中的化学成分众多,对于每种成分都有可能存
在多种不同的结构式。

由于复杂性和多样性,这里无法提供确切的结构式。

如果你对某种特定的人参成分的结构式感兴趣,建议向化学领域的专业出版物或科学文献中进行查询。

人参知识点总结

人参知识点总结

人参知识点总结一、植物学特征人参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属五加科人参属植物,株高20~60厘米,根形似人形,故名“人参”。

人参有红参和白参之分,其中红参是指成熟的根,呈红褐色;而白参是指幼年或新鲜采挖的根,呈淡黄色或浅灰色;此外,还有水参、果参等。

1. 叶:人参叶互生,掌状复叶,小叶5~9枚,长圆形或卵形,先端渐尖,叶缘有锯齿。

2. 花:人参的花小而黄绿色,聚伞花序状花序。

3. 根:人参的根茎粗大,呈倒圆锥形或纺锤形,粗者有指腕粗,表面黄棕色,有分枝,具皱纹,茎瘤状突起体众多,残留纤维及根痂,横切面呈淡黄白色或淡红褐色,具明显的放射状纤维束。

4. 种子:种子黑色,椭圆形。

以上是人参的主要植物学特征,通过对植物学特征的了解,可以更好地鉴别人参,确保其药用价值。

二、化学成分人参的主要化学成分包括皂苷、多糖、多酚、挥发油、氨基酸等,其中皂苷和多酚是人参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明显的药理作用。

1. 皂苷:人参皂苷是人参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其主要成分为人参皂苷Rb1、Rg1、Rg3、Re、Rf等。

人参皂苷具有抗疲劳、改善免疫功能、抗氧化、抗炎等多种药理作用。

2. 多酚类化合物:人参中富含多种多酚类化合物,如黄酮类、黄酮苷、鞣质、酚酸类等。

这些多酚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等作用。

3. 挥发油:人参中的挥发油含量较低,但其具有明显的芳香气味,对人参的品质和功效有一定影响。

4. 氨基酸:人参中富含氨基酸,尤其是人参氨基酸含量较高,具有增强免疫力、促进体力恢复等作用。

除此之外,人参还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如铁、锌、锰、铜等以及维生素B1、B2、C、E等,这些成分也对人参的药理作用和保健价值起到一定的作用。

三、药理作用人参是一种重要的药用植物,在中医传统上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如抗疲劳、增强免疫力、改善认知功能等,其药理作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介绍。

1. 抗疲劳作用人参具有明显的抗疲劳作用,可以提高机体适应各种不良刺激的能力,延缓疲劳程度。

人参结构说明及图解(人参标本版)

人参结构说明及图解(人参标本版)

人参结构说明图解
1.参叶
人参叶多年生草本,高30-70cm。

根肥大,肉质,圆柱或纺锤形,末端多分歧,外皮淡黄色。

叶为掌状复叶,具长柄;轮生叶的数目依生长年限而不同,一般1年生者1片三出复叶,2年复叶,最多可达6片复叶;小叶5,偶有7片.见图1
图1—人参(参叶)局部图
2.叶茎(叶柄)
连接参叶与参茎,见图1
3.地上茎
长在土层上面的参茎,因长年在土层上面,成深绿色或黑色,见图2
图2-人参(参茎)局部图
4.地下茎
长在土层下面的参茎,因长年在土层下面,成淡白色,见图3
图3-人参(参茎)局部图
5.根茎“芦头”
人参的根茎主根顶端短小的根茎,顶端横生皱纹的部位,芦碗是指每年参茎脱落残留的部分,见图4
图4—人参(芦头)局部图
6.不定根“艼"
长在芦头中,芦碗与芦碗之间的根,见图5.
图5-人参(不定根“艼”)局部图
7.主根
人参根部的主体,见图6
图6—人参(主根)局部图8.支根
在主根上分出来的支枝根,见图6
9.须根“毛须”
人参根部的末端,见图7
图7—人参(须根)局部图10.珍珠
长在须根上的根瘤,药用价值高于参须.见图8
图8-人参(珍珠)局部图。

植物人参形态特征

植物人参形态特征

植物人参形态特征人参植物形态人参为多年生草本植物,茎高30-60厘米。

主根肉质,圆柱形或纺锤形,淡黄色;根状茎很短,多较明显;掌状复叶3-6枚轮生茎顶;小叶3-5片,中央一片最大,椭圆形至长椭圆形,长8-12厘米,宽3-5厘米,先端长渐尖,基部楔形,下延,边缘有锯齿,叶面脉上散生少数刚毛,下面无毛,最外一对侧生小叶较小;小叶柄长达2.5厘米。

伞形花序,单个顶生;花小,淡黄绿色;萼边缘有5齿;花瓣5;雄蕊5;子房下位,2室;花柱2,分离。

果实扁球形,成熟时鲜红色或黄色,以红色居多。

【种子】人参种子具有胚、胚乳和种皮,它们分别来源于合子,初生胚乳核和珠被。

人参种子属于胚发育不全的类型,其内部几乎全部被胚乳占据,剖检新采收的“成熟”种子发现,胚很小,平均长度约0.3-0.4毫米,几乎完全没有分化,顶部有2个子叶原基,基部有明显的胚柄,胚被包在胚乳腔中,胚乳肥厚,面积将近胚面积的300倍。

这样的种子胚,需要经过形态后熟和生理后熟过程才能生根发芽。

新采收的人参种子,胚的酶活性很弱,使胚没有能力迅速吸收胚乳中的营养物质,因此需要在适宜的温度、水分和空气条件下完成形态后熟。

胚开始萌动初期,胚乳中过氧化物酶活性较低,只局限在靠近胚的狭窄部位,随着胚的生长,过氧化物酶活性逐渐提高。

由于胚体逐渐增大,加上胚的膨压,迫使坚硬的外种皮沿着结合痕开始开裂,当胚长到 3.0-4.5毫米时,胚已经分化出子叶、胚芽、胚轴和胚根,完成了胚形态后熟过程。

人参种子完成了胚形态后熟过程后,还需要经过低温阶段完成生理后熟过程才能出苗。

随着胚的迅速增长,子叶开始向胚乳细胞内分泌解糖酶,促使纤维素分解,并很快转化成易被胚吸收的可溶性糖。

在将近发芽的种子中,过氧化物酶表现出很高的活性,细胞色素氧化酶开始出现,并集中于胚根上,当胚长到种子大小,即胚率达到100%时,经过一定时期的低温阶段,种子完成了生理后熟过程,开始出苗。

1-6年生人参植株【根】人参根为肉质很,有主根、侧根、须根,须根上长有瘤状突起(珍珠疙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参结构式
摘要:
1.人参的简介
2.人参的结构式介绍
3.人参的主要成分
4.人参的药理作用
5.人参的临床应用
6.人参的副作用及禁忌
正文:
人参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有着悠久的药用历史。

它主要生长在我国东北地区,以吉林省长白山地区的人参最为著名。

人参的学名为Panax ginseng,属于五加科植物。

在我国,人参被认为是一种具有滋补养生、延年益寿的神奇植物。

人参的结构式为C15H24O4,是一种多环化合物。

人参的化学成分非常复杂,主要包括人参皂苷、人参炔醇、人参醇、人参酸、人参多糖等。

其中,人参皂苷是人参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多种药理作用。

人参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包括抗疲劳、增强免疫力、抗氧化、抗肿瘤、调节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等。

人参在中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可以用于治疗虚劳、气血两虚、脾肺气虚等多种症状。

人参还可以促进蛋白质合成,提高细胞活力,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效果。

人参在临床上的应用非常广泛,可以用于治疗各种疾病。

人参可以作为保
健品,用于调节身体机能,提高免疫力。

人参还可以用于治疗癌症、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具有很好的疗效。

然而,人参并非人人适用。

人参具有兴奋作用,对于一些兴奋性体质的人群来说,不适合使用。

此外,人参具有一定的毒性,过量使用可能导致人参中毒。

因此,在使用人参时,一定要遵循医生的建议,避免滥用。

总之,人参是一种具有很高药用价值的中药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