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别称大全
古代对不同年龄的别称

古代对不同年龄的别称
1.襁褓:不满周岁。
2.孩提:2-3岁。
3.髫年:女孩7岁。
4.龆年:男孩8岁。
5.总角:幼年泛称。
6.垂髫:童年。
7.黄口:10岁以下。
8.金钗之年:女孩12岁。
9.豆蔻年华:女孩13岁。
10.舞勺之年:13-15岁。
11.束发:青少年。
12.及笄之年:女孩15岁。
13.破瓜年华、碧玉年华、破瓜之年:女孩16岁。
14.舞象之年:15-20岁。
15.桃李年华:女孩20岁。
16.弱冠:男孩20岁。
17.花信年华:女孩24岁。
18.梅之年:至出嫁。
19.而立之年:男孩30岁。
20.不惑之年、强壮之年:男孩40岁。
21.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大衍之年、杖家之年:50岁。
22.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下寿:60岁。
23.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70岁。
24.杖朝之年、杖家之年、中寿:80岁。
25.耄耋之年:80-90岁。
26.鲐背之年:90岁。
27.期颐、上寿:100岁。
别称大全——精选推荐

别称⼤全别称⼤全古代男⼦别称:古代男⼦别称丁:《史记.律书》记载:"丁者,⾔万物之丁壮也。
丈夫、⼤丈夫:"丈夫"不仅仅是妻⼦的配偶,它也是男⼦的别称。
⽽"⼤丈夫"则是⼈们对有志⽓、有作为的男⼦的称呼,如我们常说的"⼤丈夫敢作敢为......"、"⼤丈夫⼀⾔既出,驷马难追"等等。
"后来,⼈们因此⽽称美好的男⼦或⼥⼦爱恋的男⼦为"萧郎"。
"古时以为男⼦之美在于须眉,故以须眉来代称男⼦。
吉⼠、⽟郎:古⼈对男⼦的美称。
美⼈、⾹草:也曾作为过男⼦的别称。
中国古代帝王别称中国古代帝王别称_yu4977的⼝袋_经验⼝袋。
30、王:先秦以前帝王的称呼。
36、国王:君主或帝王的称呼。
道家称有帝王之德⽽不必居帝王之位者为素王。
49、驾、⼤驾、车驾、御驾、圣驾、尊驾:原为帝王车乘的总称,后来常⽤为帝王的代称。
51、乘舆:帝王的车舆,后亦代称帝王。
52、皇舆:帝王的车舆,后亦代称帝王。
57、天颜:帝王的容颜,代称帝王。
73、朝廷:本来指帝王接见⾂下纥处理政事的地⽅,也⽤作中央政府和帝王的代称。
皇帝皇帝。
皇帝⾃称"朕",其他⼈当⾯直接称皇帝为"陛下"、"圣上"、"万岁"等,私下敬称皇帝为"圣⼈"、"官家"、"⾄尊"等。
南越武帝赵陀超过⼋⼗岁的皇帝只有七位,即最长寿的南越武帝赵佗(约103岁)、乾隆皇帝(89)、梁武帝萧衍(86)、⼥皇帝武瞾(82)、宋⾼宗赵构(81)和五代吴越武肃王钱镠(81)、元世祖忽必烈(80)。
皇帝的在位时间 在位最久的皇帝:康熙皇帝(1661-1722,共61年)和乾隆皇帝(1735-1795,共60年)。
中国古代帝王别称中国古代帝王别称中国古代帝王别称。
古代别称

古代别称:1.桑梓:家乡2.巾帼:妇女3.须眉:男子4.鸿雁:书信5.社稷:国家6.汗青:史册7.轩辕:祖国8.“三尺”:法律9.谦称:①自称:愚、鄙、敞、卑、窃、臣、仆②帝王自称:孤、寡、不谷③读书人自称:小生、晚生、晚学④其它:在下、小可、老朽、妾、老纳等10.敬称:①称帝王:万岁、圣上、圣驾、天子、陛下等②称天子:殿下③称将军:麾下④称对方或对方亲属:有令、尊、贤、仁。
令,意思是美好,用于称呼对方的亲属。
如令尊(对方的父亲),令堂(对方的母亲),令阃(kǔn)(对方的妻子),令兄(对方的哥哥),令郎(对方的儿子),令爱(对方的女儿);尊,用来称对方有关的人或物。
如尊上(称对方的父母),尊公、尊君、尊府(皆称对方父亲),尊堂(对方的母亲),尊亲(对方亲戚),尊驾(称对方),尊命(对方的嘱咐),尊意(对方的意见);贤,用于称平辈或晚辈。
如贤家(称对方),贤郎(称对方的儿子),贤弟(称对方的弟弟)。
仁,表示爱重,应用范围较广。
如称用辈友人中长于自已的人为仁兄,称地位高的人为仁公等。
⑤称年老的为:丈、丈人(后来指妻父)又称“泰山”,妻母称丈母,“泰水”。
⑥称谓前加“先”,表示已死。
⑦对尊长者和同于朋辈间的称谓有:君、子、公、足下、先生、大人等。
11.年龄称谓:(代称)①垂髫(tiao)指三四岁~八九岁儿童。
②总角指八九岁~十三四岁少年。
③豆蔻指十三四风岁~十五六岁的少年。
④束发:男子十五岁。
⑤弱冠:男子20岁,表示已成年。
⑥而立:是男子三十岁。
(立:“立身”之志)⑦不惑:是男子四十岁。
⑧知命:是男子五十岁。
(知命,即知“天命”)⑨花甲:是六十岁。
⑩古稀:是七十岁。
(11)耄耋:指八九十岁。
(12)期颐:是一百岁。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古称别称

第三篇: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古称别称【古称别称】如南京又称建康、金陵、江宁、白下。
《柳敬亭传》:“尝奉命至金陵。
”《病梅馆记》:“江宁之龙蟠……皆产梅。
”《梅花岭记》:“吴中孙公兆奎以起兵不克,执至白下。
”又如扬州称广陵、维扬,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烟花三月下扬州。
”姜夔《扬州慢》:“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
”再如杭州称临安、武林,苏州称姑苏,福州称三山,成都称锦官城。
《柳敬亭传》:“余读《东京梦华录》、《武林旧事》。
”《枫桥夜泊》:“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春夜喜雨》:“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指南录>后序》:“自海道至永嘉来三山,为一卷。
”【京畿】国都及其附近的地区。
《左忠毅公逸事》:“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
”【三辅】西汉时本指治理京畿地区的三位官员,后指这三位官员管辖的地区。
《张衡传》:“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
”《记王忠肃公翱事》:“公一女,嫁为畿辅某官某妻。
”隋唐以后简称“辅”。
【三秦】指潼关以西的关中地区。
项羽灭秦后曾将此地封给秦军三位降将,故得名。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13楼【郡】古代的行政区域。
秦统一天下设三十六郡,隋唐后州郡互称,明清称府。
《过秦论》“北收要害之郡”,《琵琶行》“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赤壁之战》“已据有六郡,兵精粮多”。
【州】参见“郡”条。
《隆中对》:“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
”《赤壁之战》:“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
”【道】汉代在少数民族聚居区设道,这是一种行政特区,与县相当。
唐代的道,先为监察区,后演变为行政区,是州以上一级行政单位。
明清在省内设道,其中守道是小行政区,而巡道只有监察区性质。
《谭嗣同》“旋升宁夏道”,这里的“道”,指道的长官。
【路】宋元时期行政区域,相当于现在的省。
《{指南录>后序》:“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古代官名大全及别称

古代官名大全及别称
古代官名大全及别称是一个广泛而复杂的主题,因为古代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官职体系各不相同。
以下是一些古代中国官名及其别称的例子:
1. 太守:别称为“刺史”或“牧”,负责管理一个州或郡的行政、
军事和司法事务。
2. 太常:别称为“司空”,负责管理国家的宗教仪式和祭祀事宜。
3. 太尉:别称为“丞相”或“辅政”,是国家的最高军事指挥官和
政治顾问。
4. 太仆:别称为“骑士”或“卫尉”,负责管理国家的财政、农业
和物资供给。
5. 太傅:别称为“宰相”或“辅政”,负责辅佐君主进行国家的政治、外交和教育事务。
6. 太监:别称为“宦官”,是皇帝的侍从和管家,负责管理后宫和皇帝的私人事务。
7. 大理:别称为“判官”或“审判官”,负责审理和判决民事和刑
事案件。
8. 大学士:别称为“首辅”或“宰相”,是君主的最高顾问和政治
决策者。
9. 大司空:别称为“太尉”或“宰相”,负责管理国家的城市建设
和公共工程。
10. 大司马:别称为“太尉”或“辅政”,是国家军事力量的最高
指挥官和管理者。
这只是一小部分古代中国官职的例子,实际上古代官名及其别
称繁多。
需要具体了解某个古代国家、朝代的官职体系时,可以参考相关历史资料或专业著作。
古代职业(含别称)

古代职业(含别称)谙达、帮闲、包头、保镖、笔工、标客、镖客、镖师、傧相、摈相、饼师、捕役、才人、裁缝、茶商、娼妓、长班、长随、车人、城牙、厨人、厨子、踹匠、船工、船家、船匠、船娘、村吏、村胥、村正、当主、刀匠、典坐、典座、硐主、舵师、番子、粪夫、更夫、更人、弓匠、弓师、弓手、估客、官商、官校、馆丁、管家、锅头、过卖、海寇、海师、行户、豪侠、皇商、火长、火家、火头、伙长、伙夫、货郎、机户、机匠、剞氏、驾娘、荐头、浆人、脚夫、脚力、脚色、教头、教习、净人、灸师、酒商、杠人、刻工、会计、快班、粮商、龙阳、马快、马医、买办、帽匠、门斗、门匠、篾片、墨匠、木厂、木工、木客、牧圉、幕客、男娼、镊工、镊者、弩父、女酒、女师、庖厨、庖丁、庖人、棚匠、皮匠、铺行、铺户、铺排、旗校、纤夫、窃贼、清客、萨满、砂丁、山匠、膳夫、艄公、社首、兽医、师爷、矢人、使客、使节、使人、使者、手民、书办、书商、塾师、塾掌、数家、苏拉、滩子、坛户、陶工、陶户、提牢、铁商、亭部、亭父、亭卒、屠夫、屠工、屠家、屠人、屠者、土工、兔子、拖工、拖师、柁工、瓦工、瓦匠、瓦人、瓦师、瓦市、瓦子、巫觋、仵人、仵作、武师、西宾、西席、侠徒、香作、相公、像姑、鞋匠、行贩、行贾、行老、行商、髹工、绣工、靴匠、牙行、牙郎、牙人、牙商、牙师、盐商、盐枭、砚匠、砚台、砚田、洋商、窑户、雍人、游侠、虞人、狱吏、狱子、狱卒、乐人、乐探、乐胥、驵侩、驵人、缯商、针工、纸工、竹工、竹人、柱工、梓匠、梓人、坐商、鞍子匠、把式匠、拜唐阿、包买商、报录人、裱背匠、裱褙匠、冰窖工、兵器匠、彩子匠、车轿匠、成衣匠、搭棚匠、大锯匠、担水夫、刀镊工、典当商、钉书匠、伐木工、房纤手、缂丝作、弓弦作、火镰匠、火头军、剞劂工、剞劂氏、建除家、金疮医、金融商、刻画匠、刻书匠、刻铜匠、刻字匠、马快手、卖艺的、冥器作、命相家、磨刀匠、木材商、泥水匠、泥瓦匠、纽扣匠、女陪堂、跑纤的、皮革匠、蒲器匠、漆器匠、圈椅匠、扇股匠、烧炭匠、牲畜贩、绳麻匠、梳篦匠、刷子匠、说话人、私盐贩、塑像师、算盘匠、绦带匠、淘沙匠、剃头匠、剃头师、剔脚匠、拓本师、网巾作、五放家、五行家、响铜匠、相畜者、小番子、小儿医、修脚匠、修鞋匠、烟枪匠、音声人、蝇拂匠、羽扇匠、玉器匠、乐舞生、乐营将、针线娘、针线人、执事匠、织补匠、铸钱匠、铸铁匠、铸造匠、铸钟匠、砖窑匠、妆銮匠、装裱匠、装褾匠、装池匠、装褫匠、装潢匠、子钱家、鼻烟壶匠、刀笔先生、刀剪工人、干鲜果贩、管庄太监、画界丝匠、会馆董事、会馆司理、火工道人、教引嬷嬷、金银线作、荆柳器匠、景泰蓝匠、拉房纤的、琉璃瓦匠、卖估衣的、枪炮工人、萨满太太、寿木工人、耍把式的、弹染工人、镟床子匠、折卷作坊、砖瓦工匠、走江湖的、对外贸易商、锔锅补缸匠、木器家具匠、毡帘铺工人、。
我国古代文人别号大全

我国古代文人别号大全别号,指中国古代人于名字之外的别称。
以下是为你带来的我国古代文人别号大全,希望对你有帮助。
常见别号:五柳先生--晋陶渊明青莲居士--唐李白香山居士--唐白居易东坡居士--宋苏轼六一居士--宋欧阳修幽栖居士--宋朱淑贞九华山人--唐杜荀鹤半山老人--宋王安石山谷道人--宋黄庭坚淮海居士--宋秦观白石道人--宋姜夔石湖居士--宋范成大后山居士--宋陈师道芦山居士--宋张元平易安居士--宋李清照清真居士--宋周邦彦衡山居士--明文征明六如居士--明唐寅温陵居士--明李贽柳泉居士--清蒲松龄称居士的青莲居士李白(唐代大诗人)香山居士白居易(唐代大诗人)耐辱居士司空图(唐诗人)乌伤居士傅翕(南北朝梁善慧尊者)莲峰居士李煜(南唐后主)龙丘居士陈慥(北宋诗人)无尽居士张商英(北宋名相)姑溪居士李之仪(北宋文学家)山谷居士黄庭坚(北宋文学家)半山居士王安石(北宋文学家)范仲淹居士范仲淹(北宋政治文学家) 斜川居士苏过(北宋文学家)翠微居士薛绍彭(北宋书法家)一佛居士郑侠(北宋文学家)鹿门居士米芾(北宋书法家)草堂居士魏野(北宋诗人)六一居士欧阳修(北宋文学家)东坡居士苏轼(北宋文学家)淮海居士秦观(北宋词人)后山居士陈师道(北宋官员、诗人。
) 清真居士周邦彦(北宋著名词人)至游居士曾慥(北宋末、南宋初)稼轩居士辛弃疾(南宋词人)彝斋居士赵孟坚(南宋画家)简斋居士陈与义(南宋词人)芦川居士张元干(南宋词人)石林居士叶梦得(南宋词人)后村居士刘克庄(南宋文学家)深宁居士王应麟(南宋学者)易安居士李清照(南宋女词人)茶山居士曾畿(南宋诗人)芦川居士张元干(南宋词人)灌园居士计有功(南宋文学家)石湖居士范成大(南宋诗人)遂初居士尤袤(南宋诗人)于湖居士张孝祥(南宋词人)幽栖居士朱淑真(南宋女词人)后村居士刘克庄(南宋文学家)深宁居士王应麟(南宋学者)无诤居士刘迎(金文学家)云林居士倪瓒(元代画家)湛然居士耶律楚材(元政治家、诗人) 瑁湖居士陆居仁(元书法家)清容居士袁桷(元代著名作家)衡山居士文征明(明画家、文学家) 无相居士宋濂(明画家)圣华居士丁云鹏(明画家)梅村居士吴伟业(明代诗人)青藤居士徐渭(明晚期文学艺术家) 石头居士袁宏道(明文学家)沧溟居士李攀龙(明文学家)香光居士董其昌(明清书法家)闲闲居士袁可立(明清官)六如居士唐寅(明画家、文学家)遵岩居士王慎中(明散文家)温陵居士李贽(明文学家)莲溪居士薛论道(明散曲家)慎娱居士李流芳(明文学家、画家)蝶庵居士张岱(明末清初文学家)梅溪居士钱泳(明清文学家)柳泉居士蒲松龄(清文学家)瓠冈居士史震林(清文学家)更生居士洪亮吉(清文学家、经学家) 明珊居士招子庸(清文学家)万松居士钱载(清诗人、画家)板桥居士郑板桥(清书画家、文学家) 芹溪居士曹雪芹(清文学家)随园居士袁枚(清文学家)破尘居士、圆明居士雍正皇帝瓠冈居士史震林(清文学家)天瓶居士张照(清代书法家)更生居士洪亮吉(清文学家、经学家) 苇间居士边寿民(清代画家)樵山居士、观白居士张崟(清代画家)晚学居士吴熙载(清篆刻家)瓶庵居士翁同龢(咸丰六年状元,近代史颇有影响政治家)仁山居士杨文会(清末佛学家)无竞居士张之洞(清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 称官爵的:杜工部、杜拾遗(杜甫)王右丞(王维) 蔡中郎(蔡邕)三闾大夫(屈原)贾太傅(贾谊)张燕公(张悦)高常侍(高适)张祠部(张继)钱考功(钱起)张司业(张籍)称地望的:杜少陵(杜甫)韩昌黎(韩愈)柳河东(柳宗元)孔北海(孔融)岑嘉州(岑参)白香山(白居易)王江宁(王昌龄)贾长江(贾岛)韦苏州(韦应物)刘随州(刘长卿)称子的抱朴子:即葛洪,东晋道教学者、著名炼丹家、医药学家白云子:即司马承祯,唐朝人,道教上清派茅山宗第十二代宗师阳明子:即王阳明,中国明朝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军事家重阳子:即王喆,又名王重阳,是中国道教分支全真道的始创人,后被尊为道教的北五祖之一韩湘子:八仙之一纯阳子:即吕洞宾,唐代道士,后道教奉为神仙,八仙之一鬼谷子:名王诩,又名王禅。
中国最著名的四大别称

中国最著名的四大古代中国四大别称:神州、九州、华夏、中原;四大自然奇观:云南石林、吉林雾淞、桂林山水、长江三峡;四大名酒:贵州茅台酒、山西汾酒、四川泸州老窖、陕西西凤酒;四大美男:潘安、宋玉、兰陵王、卫玠;四大美女:西施、貂蝉、王昭君、杨玉环;四大才子:唐伯虎、祝枝山、文征明、徐祯卿;四大才女:卓文君、蔡文姬、李清照、上官婉儿;四大奸臣:蔡京、秦桧、严嵩、和珅;四大名医:扁鹊、华佗、张仲景、李时珍;四大古都:西安、南京、北京、洛阳;四大发明:造纸、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术;四大名著: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四大国粹:中国武术、中国医学、中国京剧、中国书法。
中国最著名的别称一、九州,相传禹治水后,分中国为九州:冀、兖、青、徐、荆、阳、豫、梁、雍。
《淮南子·地形》又载:古代中国设置九个州:神州、次州、戎州、州、冀州、台州、济州、薄州、阳州。
后来,九州泛指中国。
二、赤县神州,《史记·孟子荀子列传》战国邹衍言:“中国名曰赤县神州。
”赤县,《诗北山传》:“中国名曰赤县。
赤县内,自有九州。
”《谷梁恒五年传》又载:“九州之内,名曰赤县。
”三、神州,《中华大字典》:“神州,中国之别称。
”始于战国后。
四、海内,《辞源》“四海”条注:古人以为中国四周皆是海,所以把中国叫作海内,外国叫海外。
五、华夏,《史记·夏本纪》:“禹封国号为夏。
”《左定十年传》:“夷不乱华。
”夏原为国号,华原为国名。
后称华夏为中国。
六、中夏,《后汉书》:“目中夏而布德,瞰四裔而抗棱。
”七、函夏,《汉书》:“以函夏之大汉兮,彼曾何足与比功。
”晋朝张景阳《七命》:“王猷四塞,函夏谧宁。
”八、九牧,《荀子》:“此其所以代殷王而受九牧也。
”又据《汉书·郊祀志》载:“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象九州”。
九、九区,晋朝陆士衡《皇太子宴玄圃宣猷堂有令赋》:“九区克咸,燕歌以咏。
”十、九域,《汉书》:“《祭典》曰:‘共工氏伯九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别称大全古代别称大全●银河【也有说是星星】别称天河、天汉、星汉、星河、银浦、银弯、云汉●天的别称天空、太空、天宇、太皇、大区、大皓、碧落、天穹、穹冥、苍穹、大、太清、太虚●月亮的雅称 1.白兔(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2.白玉盘(呼作白玉盘。
大明夜已残)3.半轮(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轮鸡唱五更残)4.月轮(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5.冰壶(谁做冰壶浮世界,最怜玉斧修时节)6.冰鉴(绛河冰鉴朗,黄道玉轮巍)7.冰镜(团团冰镜叶清辉) 8.冰轮(玉钩定谁挂,冰轮了无辙)9.冰盘(翡翠楼边悬玉镜,珍珠帘外挂冰盘)10.圆影(方晖竟户入,圆影隙中来)11.婵娟(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12.蟾蜍(闽国扬帆去,蟾蜍亏复团)13.蟾宫(男则愿早步蟾宫,高攀仙桂。
女则愿貌似嫦娥,圆如皓月)14.蟾光(仰首望蟾光,无踪亦无影)15.蟾盘(共看蟾盘上海涯)16.嫦娥(嫦娥出复还,似诉无限情)17.方晖(方晖竟户入,圆影隙中来)18.飞镜(飞镜无根谁系,姮娥不嫁谁留)19.飞轮(飞轮了无辙,明镜不安台)20.顾菟(阳鸟未出谷,顾菟半藏身)21.挂镜(台前疑挂镜,帘外似悬钩)22.广寒(深守广寒内,时思海上生)23.桂宫(桂宫袅袅落桂枝,露寒凄凄凝白露)24.桂魄(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25.圆蟾(休使圆蟾照客眠。
人何在?桂影自婵娟)26.金波(月穆穆似金波)27.金镜(何人玉匣开金镜)28.金盆(墙西云正黑,趾趾堕金盆)29.明镜(飞轮了无辙,明镜不安台)30.清光(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31.琼阙(细雨蒙琼阙,浓云蔽玉京)32.秋影(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33.素娥(素娥即月亮之别称)34.素月(太阴妙果素月天尊神位)35.太阴(太阴妙果素月天尊神位)36.兔影(沉钩摇兔影,浮桂动丹芳卢照邻)37.悬钩(台前疑挂镜,帘外似悬钩)38.瑶台镜(又疑瑶台镜)39.夜光(夜光何德,死则又育?厥利维何,而顾兔在腹)40.银盘(月从海东来,径尺熔银盘)41.银阕珠宫(身游银阕珠宫,俯看积气蒙蒙)42.幽阳(徽月生西海,幽阳始化升)43.玉蟾(凉宵烟霭外,三五玉蟾秋)44.玉兔(著意登楼瞻玉免,何人张幕遮银阙)45.玉钩(春晚妆初罢,遥天系玉钩)46.玉京(细雨蒙琼阙,浓云蔽玉京)47.玉镜(翡翠楼边悬玉镜,珍珠帘外挂冰盘)48.玉栏(时逢三五便团圆,满把晴光护玉栏)49.玉轮(玉轮轧露湿团光,鸾佩相逢桂香陌)50.玉盘(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51.玉盆(月似圆盛色渐凝,玉盆盛水欲侵棱)抢沙发本贴沙发位置会员特权抢先体验立即开通(2)·9月亮的其他雅称望舒、纤维、桂殿、团扇、玉桂、银台、五羊、夜光、太清、蟾、霜蟾、素蟾、冰魄、冰蟾、银蟾、瑶蟾、皓蟾、金魄、金蟾、蟾魄、素魄、圆魄、瑶魄、金盘、银盘、圆盘、广寒、霜盘、水晶盘、圆镜、寒镜、秦镜、瑶镜、金轮、银轮、玉轮、圆轮、冰轮、霜轮、孤轮、斜轮、银钩、垂钩、金兔、白兔、圆兔、蛾眉、悬弓、妲蛾、、广寒宫、月桂、玉弓、恒娥、宝镜、冰魄。
回复收起回复9●太阳的雅称白驹、金虎、赤乌、阳乌、金乌、金轮、火轮、赤轮、晷景、奔晷、朱曦、曦和、阳景、大明、明光、光朱、曙雀、红日、日、乌、阳、炎、羲、一轮、九阳、三足、大明、飞鸟、飞金、飞辔、天阳、天晷、日车、日母、日头、日驭、日色、日阳、日轮、丹灵、乌阳、乌轮、乌焰、六龙、火伞、火精、火镜、东君、白日、白景、玄晖、老火、老阳、朱明、朱炎、朱雀、阳日、阳乌、阳婆、阳精、红轮、赤日、赤龙、赤羽、赤轮、赤帜、赤鸦、赤萍、赤盖、旸乌、利眼、灵乌、规毁、金鸦、金虎、金钲、炎精、织乌、赵盾、赵衰素日、热头、圆轮、翔阳、毁炎、赫熹、赫曦、踆乌、赪轮、羲驭、羲阳、羲轮、、羲御、羲曜、曜灵、曦车、耀灵、三足乌、太阳爷、太阳星、日头公、日头爷、日爷儿、丹砂毂、老爷儿、赵盾儿、圆光蔚、赪玉盘、濯耀罗、白玉盂、、三足老鸦、日头旸儿、紫金毕逋9春天的太阳――春晖夏天的太阳――骄阳早晨的太阳――朝阳、朝曦、朝暾、朝光、朝晕、初旭、初景黄昏的太阳――夕照、夕曛、夕晕、夕阳、残阳、斜阳●百花别称(杏林虎)花友 (对各种花的雅称)十二客 (对十二种名花的谑称)玉英 (花的美称)玉玲珑 (花的别名)瑶芳 (白色花朵的美称)琼苞 (花苞的美称)玉叶 (花木叶子的美称)木芍药 (牡丹的别名)百两金 (牡丹的别名)伊洛传芳 (牡丹的别称)花后 (牡丹的别名)贵客 (牡丹的别名)洛阳花 (牡丹的别称)鹿韭 (牡丹的别名)雄红 (牡丹的别名)赏客 (牡丹的别名)鼠姑 (牡丹的别名)醒酒花 (牡丹花的别名)京花 (千叶牡丹的别名)九英梅 (蜡梅的别名)久客 (腊梅的别名)小黄香 (蜡梅的别名)奇友 (蜡梅的别称)黄梅花 (蜡梅的别名)寒客 (腊梅的异名)狂客 (杨花的别称)一捻红 (山茶花的别名)月丹 (山茶的别名)玉茗 (白山茶花的别称)丰瑞花 (瑞圣花的别名)闺客 (瑞香花的别名)紫风流 (麝囊花的别名)蓬莱紫 (瑞香花的别名)锦熏笼 (瑞香花的别名)麝囊 (瑞香花的别名)僭客 (春花的别名)百结花 (丁香的别名)素客 (丁香花的别名)情客 (丁香的别名)女郎花 (辛夷的别名)书客 (木笔花的名)新夷 (木兰的别名)山石榴(亦省称“山榴”,杜鹃花的别称)山客 (踯躅的雅称)山踯躅 (杜鹃花的别名)红踯躅 (红杜鹃花的别称)映山红 (杜鹃花的别名)谢豹花 ( 杜鹃花的别名)踯跼 (杜鹃花的别名)踯躅 (杜鹃花的别名)拘那夷(亦称“拘拏儿”,夹竹桃的别名)俱那卫 (夹竹桃的别名)也叫俱那异、枸那花川红 (海棠的别名)名友 (海棠的别名)蜀客 (海棠的别名)蜀锦 (海棠的别称)醉美人 (垂丝海棠的别称)雪毬 (绣球花的别名)●月份别称 1、月份的别称(通俗版)一月:正月端月初月嘉月新月开岁陬月二月:丽月杏月花月仲月仲春酣月如月三月:桃月绸月季月莺月晚春暮春四月:阳月麦月梅月纯月清和初夏余月五月:蒲月榴月郁月呜蜩天中仲夏皋月六月:荷月焦月署月精阳溽暑季暑且月七月:瓜月巧月兰月兰秋肇秋新秋首秋相月八月:桂月仲商竹春正秋仲秋壮月九月:菊月暮商霜序朽月季秋玄月青女月三孟秋十月:良月露月初冬开冬阳月冬飞阴月十一月:畅月葭月仲冬幸月龙潜月十二月:冰月腊月严月除月季冬残冬末冬嘉平穷节星回节2、夏历月份别名一月:正月、元月、端月、孟月、征月、初月、嘉月、三微月、陬(zou)月、孟春、开岁、发岁、献岁、芳岁、华岁、早春、春王、孟阳、孟陬、首阳、新正、夏正、三之日、青阳、三阳、初春、始春、元春、大簇、首春、元阳、正阳、寅月、泰月。
二月:杏月、丽月、花月、令月、如月、仲春、酣春、仲阳、竹秋、四之日、中和、花潮、夹钟、大壮、卯月。
三月:桃月、桐月、蚕月、季春、末春、暮春、晚春、杪(miao)春、莺时、桃浪、雩(yu)风、樱笋时、上已、寒食、三春、阳春、故洗、央月、辰月。
四月:梅月、麦月、仲月、阴月、乏月、麦秋月、清和月、余月、槐月、孟夏、初夏、维夏、槐夏、麦候、麦序、纯阳、正阳、朱明、麦秋、仲吕、乾月、槐序、已月。
五月:榴月、蒲月、恶月、皋月、午月、仲夏、天中、郁蒸、小刑、鸣蜩(tiao)、满月、端阳、端月、蕤(rui)宾。
六月:荷月、季月、焦月、暑月、溽月、且月、伏月、季夏、精阳、徂(cu)署、荔月、天贶(kuang)、林钟、遁月、未月。
七月:兰月、瓜月、凉月、巧月、相月、桐月、霜月、孟秋、初秋、上秋、首秋、早秋、新秋、瓜时、兰秋、肇秋、中元、夷则、否月、申月。
八月:桂月、壮月、仲秋、仲商、正秋、中秋、桂秋、竹小春、南吕、酉月。
九月:菊月、朽月、玄月、亥月、青女月、季秋、凉秋、三秋、杪秋、穷秋、暮秋、晚秋、季商、暮商、霜序、重阳、菊秋、无射、菊序、元月、剥月、戍月。
十月:良月、小春月、阳月、孟冬、开冬、上冬、初冬、小阳春、梅月、阳春、应钟、坤月、亥月。
十一月:葭(jia)月、龙潜月、畅月、辜月、子月、复月、仲冬、一之日、霞月、冬月、长至、黄钟。
十二月:冰月、除月、腊月、蜡月、严月、涂月、嘉平月、季冬、末冬、暮冬、杪冬、残冬、穷节、星回节、二之日、清祀、寒冬、大吕、严冬、临月、岁杪、丑月。
1、农历四季的别称春季:阳春、艳阳、淑节、青春、阳节、青阳夏季:三夏、朱明、九夏、炎夏、朱律、清夏秋季:凄辰、金天、三秋、商节、素节、白藏冬季:安宁、冬辰、岁余、九冬、无序、严节2、以花命名的农历各月份的诗意别称正月——柳月银柳插瓶头,又称柳月二月——杏月杏花闹枝头,又称杏月三月——桃月桃花粉面羞,又称桃月四月——槐月槐花挂满枝,又称槐月五月——榴月石榴红似火,又称榴月六月——荷月荷花满池放,又称荷月七月——巧月凤仙节节开,又称巧月八月——桂月桂花遍地香,又称桂月九月——菊月菊花傲霜雪,又称菊月十月——阳月芙蓉显小阳,又称阳月十一月——葭月葭草吐绿头,又称葭月腊月——梅月梅花吐幽香,又称梅月3、农历各月份的又一别称正月:孟春、寅月、嘉月、首阳、献岁、早春、元月、端月、华月、夏正、冠月、新正二月:建卯、夹仲、丽月、酣春、花朝、仲春、花月、杏月、竹秋、火壮、中春三月:季春、姑先、桃月、辰月、莺时、末春、蚕月、桐月、秒春、桃浪四月:槐序、孟夏、麦春、乾月、除月、麦候、建巳、中吕、朱明、正阳五月:建午、炎月、天中、午月、幕月、仲夏、蒲月、郁蒸、小刑、鸣蜩六月:季夏、林钟、征暑、荷月、遁月、精阳七月:早秋、兰秋、首秋、建中、上秋、相月八月:仲商、中秋、壮月、桂月、仲秋、南宫九月:朽月、霜序、菊月、暮秋、无射、咏月十月:良月、子春、孟冬、初冬、坤月、吉月十一月:建字、葭月、畅月、复月、黄钟、寒月十二月:建丑、严月、腊月、嘉平、残月、冰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