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缆跟光纤计算公式
实用线缆用量计算公式

实用线缆用量计算公式一、综合布线系统1水平子系统,线缆用量计算方法:电缆平均长度=(最远信息点水平距离+最近信息点水平距离)/2+2H(H-楼层高)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电缆平均长度×1.1+(端接容限,通常取6)每箱线缆布线根数=每箱电缆长度/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电缆需要箱数=信息点总数/每箱线缆布线根数注:最远、最近信息点水平距离是从楼层配线间(IDF)到信息点的水平实际距离,包含水平实际路由的距离,若是多层设置一个IDF则还应包含相应楼层高度。
上面的“电缆平均长度”计算公式适应一层或三层设置一个楼层配线间(IDF)的情形。
2主干子系统①铜线缆用量计算方法:电缆平均长度=(最远IDF距离+最近IDF距离)/2实际电缆平均长度= 电缆平均长度×1.1+(端接容限,通常取6)每轴线缆布线根数= 每轴电缆长度/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电缆需要轴数= IDF的总数/每箱线缆布线根数注:最远、最近IDF距离是从楼层配线间(IDF)到网中心主配线架(MDF)的实际距离,主要取决于楼层高度和弱电井到设备间(MDF)的水平距离。
大对数电缆对数按照1:2(即1个语音点配置2对双绞线)计算,并分别选择25/50对电缆进行合理设计。
100对大对数电缆一般不要选择,因施工较困难。
②光缆用量计算方法:光缆平均长度=(最远IDF距离+最近IDF距离)/2实际光缆平均长度=光缆平均长度×1.1+(端接容限,通常取6)光缆需要总量=IDF的总数×实际光缆平均长度注:最远、最近IDF距离是从楼层配线间(IDF)到网中心主配线架(MDF)的实际距离,主要取决于楼层高度和弱电井到MDF的水平距离。
光纤芯数、单模、多模的选择若招标文件有明确的要求,则按要求设计,通用的选择是6芯多模光缆。
二、安全防范系统1电视监控系统(1)视频电缆计算方法:通常选用SYV75-5规格。
电缆平均长度=(最远摄像机距离+最近摄像机距离)/2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电缆平均长度×1.1+(端接容限,通常取6)电缆需要总数=摄像机总数x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米)注:最远、最近摄像机距离是指从安防监控中心机房到离安防机房最远、最近摄像机的实际距离,(注意楼层高度)。
光缆密度单位

光缆密度单位
(实用版)
目录
1.光缆密度的定义和单位
2.光缆密度的计算方法
3.光缆密度在通信行业中的重要性
4.光缆密度的提高方法
正文
光缆密度是指在单位长度的光缆中,所包含的光纤数量,通常用来衡量光缆的容量和性能。
光缆密度的单位通常为“芯/公里”,表示每公里光缆中所包含的光纤芯数。
光缆密度的计算方法是通过将光缆的总光纤数除以光缆的长度,得到的结果就是光缆密度。
例如,一条长为 100 公里的光缆,其中包含有 1000 根光纤,那么这条光缆的密度就是 10 芯/公里。
在通信行业中,光缆密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它能够直接影响到光缆的传输速率和通信质量。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通信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提高光缆密度就成为了提高通信能力的有效手段。
提高光缆密度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通过提高光纤的制造工艺,使光缆中的光纤更细,这样就可以在同样的空间内放置更多的光纤;另一种是通过优化光缆的结构设计,提高光缆的利用率,从而使光缆的密度得到提高。
总的来说,光缆密度是衡量光缆性能的重要参数,对于通信行业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1页共1页。
光缆损耗计算公式

光缆损耗计算公式光缆损耗是在光通信中一个挺重要的概念,要弄清楚它的计算公式,咱们得一步步来。
先来说说啥是光缆损耗。
简单来讲,就是光信号在光缆中传输的时候变弱了。
这就好比你在操场上喊口号,离你越远的人听到的声音越小,光信号在光缆里跑也是这个道理。
那为啥会有损耗呢?原因有好几个。
比如说材料本身的吸收,就像海绵吸水一样,光缆材料会吸掉一部分光的能量。
还有散射,光在光缆里“乱跑”,方向乱了,能量也就散掉啦。
另外,光缆的弯曲、连接不完美等都会导致损耗。
接下来咱们说说光缆损耗的计算公式。
常见的公式是:总损耗(dB)= 每公里损耗(dB/km)×长度(km) + 连接点损耗(dB) + 分光损耗(dB)。
这里面每公里损耗是个很关键的参数,不同类型的光缆这个值不太一样。
比如说单模光缆和多模光缆,每公里损耗就有差别。
给您说个我自己的经历,之前在一个通信项目里,我们要铺设一段很长的光缆。
计算损耗的时候,可把大家忙坏了。
那时候,大家拿着各种数据,对着公式一点点算,生怕出错。
有个同事,因为一个小数点的错误,导致后面的方案都得重新来,被老板狠狠批评了一顿。
从那以后,我们算损耗的时候,那叫一个小心,反复核对好多遍。
连接点损耗呢,就是光缆连接的地方,比如接头啊,熔接不好就会增加损耗。
分光损耗一般在分光器那里产生,分出去的光越多,损耗也就越大。
在实际应用中,要准确测量光缆损耗,得用专业的仪器,像光功率计啥的。
而且测量的时候,环境也得注意,不能有太强的干扰。
总之,光缆损耗的计算虽然有公式,但实际操作中得细心再细心,不然一个小错误可能会带来大麻烦。
希望您通过我的讲解,对光缆损耗计算公式能有更清楚的了解!。
6 光缆预期寿命的计算公式和保证光缆寿命的有关技术措施

光缆预期寿命的计算公式和保证光缆寿命的有关技术措施太平洋光缆有限公司的设计生产的光缆使用寿命达30年以上,在使用寿命期间,光缆及缆内光纤不会出现质量问题。
为延长光缆的使用寿命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1、选用质量优越的光纤。
光纤是光缆内的主要元件,它的寿命取决于随机分布于光纤内的微裂纹的尺寸和数目.因此光纤整个长度上的筛选试验将确保光纤的最小抗张强度 ,下面是估算光纤预期寿命的计算公式:n+1m nδptr =* t*δr注:δp:筛选试验所施加的应力δr:安装固定后的应力Fr:光纤断裂几率 L:试验光纤长度(km)Np:筛选试验中每公里光纤的断裂次数(1/km) n:光纤的断裂生长指数M:光纤的韦伯尔指数 tp:筛选试验中施加应力的时间(sec) tr:光纤的预期寿命(sec)基于以上计算公式,算出光纤寿命达50年以上,从而保证我公司光缆的使用寿命完全符合要求.2、采用我公司所取得的无收缩光缆专利技术(详见下页《专利证书复印件》)进行组织生产;合理设计光缆结构,严格科学的把好工艺制造关;无收缩光缆使用了热涨系数很小的材料,因此具有良好的耐高低温性能,特别适合于气候条件恶劣的地区。
我国幅员辽阔,南北跨度大,造成南北气候差别很大,普通的通信光缆由于存在较高的热胀冷缩现象,在低温-30℃以下时,会有3-5‰的低温收缩,而当高温达到+50℃时,会出现约3‰的老化收缩,由于这种收缩现象,严重影响了光纤的传输性能和机械性能,甚至发生断纤,而无收缩通信光缆正是基于这些考虑来作设计的。
该光缆在温度为-60℃~+80℃范围内光缆纵向无收缩。
该光缆在我国西藏、新疆、大连,国外俄罗斯、新加坡、台湾和巴基斯坦得到良好应用,受到用户的一致好评。
3、正确的指导敷设(消除应力)光缆,来延长光缆的使用寿命。
按照上述公式,100km光纤长度在30年内自身断纤的概率只有0.34×10-1。
我公司为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对车间进行了恒温、恒湿、超净的改造,精细的操作技术保证我公司生产的产品符合本工程标准要求。
光功率计算公式

这里举例说明一个一发三收,各路光缆长度分别为10 km、8 km、5 km的1310光链路设计过程(光路损耗
算),来说明以上几项参数含义和数量关系,设计计算过程和结果列入表2:
光链路设计
光发射机功率,要根据(全)光链路的损耗⑧和光接收机的接收光功率两者来确定。
本例算出的光链路损耗是9.21 dB,如果接收光功率是0dBm,那么就需要容许链路损耗为9.21 dBm的光发射机,要求这台光发射机的输出光率为8.34mW;,如果接收光功率是-2dBm,那么就需要容许链路损耗为7.21 dBm的光发射机,要求这台光发射机的输出光率为5.26mW。
路损耗以0.4L计
例算出的光链路损耗是9.21台光发射机的输出光率为,要求这台光发射机的输出。
常用光缆材料的算法

常用光缆材料的算法:1) 光缆挂钩:布放光缆长度(公里)×2060(≤2条缆时用25mm2规格、≥3条缆时用35mm2规格)。
具体计算分两种情况。
新设吊线时=新设吊线长度(米)×2×1.03,利旧吊线时=光缆长度(米)×2×0.32)拉线衬环:三股(用于7/2.2拉线)、五股(用于7/2.6拉线)、七股(用于7/3.0拉线)。
2个/拉线+吊线终端(5个/km——新设吊线)+光缆预留每处1个,具体计算= 7/2.6拉线×2.02+新设架空吊线(米)×8.1/1000+新设墙壁吊线长度(米)×4.04/100+0.5,计算结果取整。
3)拉线抱箍= 7/2.6拉线×1.01+新设架空吊线(米)×4.04/1000)+0.5,计算结果取整。
4)三眼单槽夹板:每条拉线1只+利旧杆路新设拉线的数量。
5)三眼双槽夹板(D7):用于7/2.2和7/2.6拉线,算法:2个/拉线+吊线终端(5个/km——新设吊线)+终端杆一处2块。
D9:用于7/3.0拉线,算法:每条4块+辅吊处数×46)1条单股7/2.2拉线:用3.02kg钢铰线+1套地锚铁柄+1套水泥拉线盘+1套拉线抱箍+2个拉线衬环(3股)+2付三眼双槽夹板+0.22kg4.0铁线+0.30kg3.0铁线+0.02kg1.5铁线。
7)1条单股7/2.6拉线:用3.80kg钢铰线+1套地锚铁柄+1套水泥拉线盘+1套拉线抱箍+2个拉线衬环(5股)+2付三眼双槽夹板+0.22kg4.0铁线+0.55kg3.0铁线+0.04kg1.5铁线。
8)镀锌钢绞线7/2.2重量=新设7/2.2架空吊线(米)×0.23+新设墙壁吊线长度(米)×0.23+0.5,计算结果取整。
9)镀锌钢绞线7/2.6重量=新设7/2.6拉线×4.41+0.5,计算结果取整。
OPGW光缆相关计算公式

5-dc 010*R **t 1*1*ln *γθγθγ++C 5-dc 010*R *1*1*ln*γθγθγ++C O P G W 光缆相关计算公式1、 额定抗拉强度计算(RTS )RTS =α ×A AS ×δAS +A AA δAA (kN ) 其中:α 为强度绞合系数A AA 为铝合金线(AA 线)总的截面积之和(mm 2) δAA 为铝合金线(AA 线)的破断应力(MPa ) A AS 为铝包钢线(AS 线)总的截面积之和(mm 2) δAS 为铝包钢线(AS线)的破断应力(MPa ) 2、 短路电流计算(I )I = (kA )其中:C ——OPGW 的热容量(J/cm.℃)γ——导体温度系数(1/℃)θ——允许上升的温度差(℃)θ0——环境温度与导线初始温度差(℃)t ——允许短路电流时间(秒)R dc 导体直流电阻 3、 允许短路电流容量计算(I 2t )I 2t = (kA 2s ) R dc ——导体直流电阻4、 OPGW光缆弹性模量的计算(E)E =Σ(En*An)/ΣAn (N/mm2)其中:En为每种材料的弹性模量(N/mm2)An为对应的每种材料的截面积(mm2)5、线膨胀系数的计算(β)β=Σ(βn*En*An)/Σ(En*An)(1/℃)其中:En为每种材料的弹性模量(N/mm2)An为对应的每种材料的截面积(mm2)βn为对应的材料线膨胀系数值(1/℃)6、直流电阻的计算R =1/Σn(1/R mn)R mn =ρm/Σi (A mi/F i)其中:R为OPGW的直流电阻(Ω/km)R mn为每种材料的线性直流电阻(Ω/km)ρm为该种材料的电阻率A mi为第i层的给定材料的截面积F I为第I层的绞合系数O P G W 张力与弧垂和比载计算一、计算原则根据架空地线的力学计算原则进行计算。
二、主要计算公式光缆应力与弧垂:δ8gl f 2= (m) 光缆的比载:自重比载:3110S 9.8W g -⨯⨯= (N/m·mm 2) 冰重比载:3210S 9.8b)b(d 2.83g -⨯⨯+⨯= (N/m·mm 2) 自重和冰重比载:213g g g += (N/m·mm 2) 无冰时风压比载:3241016S 9.8Sin aKdV g -⨯⨯=θ (N/m·mm 2) 覆冰时风压比载:3251016S 9.8S i n 2b )V a K (d g -⨯⨯+=θ (N/m·mm 2) 无冰有风时综合比载:24216g g g +=(N ·mm 2) 有冰有风时综合比载:25237g g g += (N/m·mm 2)导线状态方程式: )t E(t 24Eg l 24E g l n 2n 2n 2n 222---=-αδδδδ。
光纤光缆(实验报告)

光纤光缆技术实验报告书指导教师:刘孟华、魏访报告人:吴宁峰组员:吴思童李金活姜峰曹健保王鹏实验时间:2014.06.08光缆的接续一、实验目的:通过接续盒将光缆接续。
二、实验仪器:准备工具、材料(接续盒、环割刀、光缆、工具、以表齐全,摆放整齐)。
三、操作步骤:1、光缆开剥:在开剥前检查光缆是否损坏,清洁光缆的端头,在光缆端头约1m处用割刀环切光缆外护套,割断外护套之后将外护套抽离(注意切伤光纤),剥去内护套露出加强芯、光纤束管。
依次用棉纱、酒精加强芯、光纤束管擦拭干净。
2、光缆端头及加强芯的固定安装将光缆端头正确放到接续盒固定处,固定。
3、光纤束管开剥理顺光纤束管,确定光纤束管的拨开位置。
用专用束管刀或钳使束管外部受伤,切勿伤及光纤。
去掉束管时,顺着束管方向用力,剥除后用脱脂棉将光纤上的油膏轻轻擦拭干净,放在干净的作业台上。
4、光纤预留盘:把束管放入收容盘内,收容盘两端用尼龙扎带将束管固定在收容盘内,注意扎带不要太紧使光纤变形增加损耗。
5、用相同的方法使另一个光缆接头同样处理。
6、光纤熔接保持作业台和熔接机的清洁,并打开熔接机设定好参数、预热。
光纤接续要按顺序一一对应接续,不得交叉错接。
7、光纤的盘纤每接一管光纤要将接好的光纤编号收入收容盘内,收容时可从一端或两端向光纤保护管方向收容,将光纤保护管安全牢固的固定在光纤保护管的固定槽内。
确认无误后盖上盘盖并测试。
8、光纤接头盒的封装:在进行光缆与接头盒的密封时,要先进行密封处的光缆护套的打磨工作,用纱布在外护套上垂直光缆轴向打磨,以使光缆和密封胶带结合得更紧密,密封得更好。
接头盒上下盖板之间的密封,主要是注意密封胶带要均匀地防止在接头盒的密封槽内,将螺丝拧紧,不留缝隙四:实验感想通过这次实验我们初步了解到了光纤光缆的内部结构及各部分结构的作用,初步了解到了光缆的连续。
光纤的熔接一、实验目的:通过熔接的方法使光纤无缝的接续在一起。
二、实验仪器:光纤熔接机、剥纤钳、光纤切割刀、清洁棉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缆跟光纤计算公式
《光缆跟光纤计算公式》
光缆和光纤是光纤网络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光缆是光纤的外壳,用于保护光纤,提供绝缘和支撑,以及维护光纤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光纤用来传输信号,它的特性决定了光纤网络的性能。
光缆和光纤的计算公式是用来确定光纤网络的性能的重要参数。
其中,光缆的计算公式是用来计算光缆的布线长度,它的计算公式为:布线长度=(线缆直径-光纤直径)/2。
另外,光纤的计算公式是用来计算光纤的传输距离,它的计算公式为:传输距离=光纤长度×损耗系数/10。
损耗系数是光纤传输过程中损失的能量,它取决于光纤的类型和材料。
因此,光缆和光纤的计算公式是用来确定光纤网络的性能的重要参数,它们的计算公式分别是:布线长度=(线缆直径-光纤直径)/2,传输距离=光纤长度×损耗系数/10。
只有正确计算出这些参数,才能确保光纤网络的性能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