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答题技巧
中考物理做题方法技巧有什么

中考物理做题方法技巧有什么中考物理做题方法技巧一、概念——学习物理的基础物理概念和术语是学习物理学的基础,只有熟练掌握才能抓住问题的实质和关键。
学习物理概念的方法有五种:1、分类法对所学概念进行分类,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初中物理学的概念可分为四小类①概念的物理量是几个物理量的积,例如:功、热量;②概念是几个物理量的比值,如:速度、密度、压强、功率、效率;③概念反应物质的属性,例如:密度、比热、燃烧值、熔点、沸点、电阻率、摩擦系数等;④概念没有定义式,只是描述性的,如力、沸点、温度。
2、对比法对于反映两个互为可逆的物理量可用这种方法进行学习,例如:熔解与凝固、汽化与液化、升华与凝华、有用功与额外功。
3、比较法对于概念中有相同字眼的相似相关概念利用相比较学习的方法可以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建立内在联系。
例如“重力”与“压力”、“压力与压强”、“功与功率”、“功率与效率”“虚像与实像”、“放大与变大”等。
4、归类法把相关联的概念进行分组比较便于形成知识系统。
例如:①力、重力、压力、浮力、平衡力、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②速度、效率、功率、压强。
③杠杆、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力的作用线。
④熔解、液化、蒸发、沸腾、汽化、液化、升华、凝华。
⑤串联、并联、混联。
⑥通路、短路、断路。
⑦能、机械能、功能、势能。
5、要点法抓住概念中关键字眼进行学习,例如“重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竖直向上的力叫重力,这个概念中“地球的吸引”“竖直向下”就是关键字眼,值得反复回味和理解。
二、公式——学习物理的钥匙每一个公式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不能乱用,每一个字母都有着特定含义,需要理解,例如P=F/S中“S”指两物全接触的公共面积,这个公式既适用于固体,也可适用于液体和气体,而P=ρ物gh来说适用范围就更小,只适用规则固体物体放在水平面上产生的压强。
我们面对每一个公式不能机械记忆其等量关系,广州中考助手物理老师建议应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扩展,这样才能形成知识体系,提升学习物理的效率。
中考《物理》常见10种题型的答题技巧

中考《物理》常见10种题型的答题技巧
第一:先拣会做的做
一定要先把看上去一眼就会的先做完这样你就有一部分分稳稳的握在手里了你的心态也会不一样了心理就有底了
拿到卷子先用三分钟时间大概扫一下整套卷子的难度分布大概确认一下答题策略先做会做的在做可能会作的最后作不会做的不会做的尽量写
提示: 小bug 注意别把答案填错了
第二:对于大题:
先猜后解的策略即使不会解也要把答案蒙上对于电学比例题因为求R 比例的题比例都不大不会给什幺3:1.4 这样的比例给的比例都是比较简单的数所以可以先猜后解反正猜得出来猜不出来半分钟就知道猜不出来在规规矩矩的解力学大题也可以这幺干只是需要你观察的更好些。
2024年中考物理解题技巧归纳总结

2024年中考物理解题技巧归纳声学部分【技巧一】如何正确认识振动跟声音的关系?【方法技巧】正在发声的物体一定正在振动,但是物体正在振动,人们未必一定能听到声音,只有振动频率在人的听觉频率范围内(即20一200000Hz) 才能被人耳感受,引起听觉。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不能叙述为“振动停止,声音也消失”因为振动停止,只是不再发声,而原来发出的声音仍继续传播并存在【技巧二】日常用语中的“高”的是音调还是响度呢?【方法技巧】日常用语里的“高”“低”大部分是指音调,也有少部分指响度.比如著名歌手李娜唱的《青藏高原》最后的高潮部分,音调非常高一般人是唱不上去的.“那么高的音我唱不上去”、“那么低的音我唱不出、这里的“高”“低”指的是音调;而“引吭高歌”、“低声细语”这里所说的“高”、“低”则是指大小.就是声音的响度了【技巧三】如何根据声音在示波器上的波形图识别声音的三特性?【方法技巧】如图所示,同一个示波器上的波形反映了声音的音调(即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同时也反映了声音的响度(即发声体振动的振幅):波形的疏密反映了振动频率,疏则频率低、音调低,密则频率高、音调高。
波形的高低反映了振动的振幅,高则振幅大、响度大,低则振幅小、响度小。
另外,音色表现在示波器上的波形不同。
【技巧四】如何控制噪声?【方法技巧】通常,坚硬光滑的表面反射声波的能力强,松软多孔的表面吸收声波的能力强;大厅内的蜂窝状天花板就是吸收声音,减弱声音的反射,避免回声的干扰。
【技巧五】如何利用回声测距?【方法技巧】利用回声测距离时要特别注意,接收到回声的时间为声音往返的时间,因此用公式s=vt 计算时,t 应为题目所给时间的一半.【技巧六】发声体振动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方法技巧】发声体振动的快慢(音调的高低) 与发声体的形状(长短、粗细)、松紧(一般指弦)和所用材料等多种因素有关.早在战国时期,我国就有“大弦小声,小弦大声”的记载,即弦越短、越细、张得越紧,它振动时发出声音的音调就越高:反之越低. 弦乐器和管乐器就是通过改变振动弦或空气柱的长度来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光学部分【技巧一】三种光现象的辨识【技巧二】光的反射、折射规律对比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技巧三】粗略测量凸透镜焦距的方法使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太阳光是平行光,使太阳光平行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下面放一张白纸,调节凸透镜到白纸的距离,直到白纸上光斑最小、最亮为止,然后用刻度尺量出凸透镜到白纸上光斑中心的距离就是凸透镜的焦距。
中考物理各题型答题规范和技巧

中考物理各题型答题规范和技巧
1.选择题:
(1)直接判断法:利用概念、规律和事实直接看准哪一选项是完全肯定的,将惟一正确答案选出。
(2)排除法:如不能完全肯定某一选项正确,也可肯定哪些选项一定不正确,可在余下选项中认真分析,最后确定一个选项。
2.填空题:
对概念性的问题回答要确切、简练;对计算性问题回答要准确,包括数字的位数、单位等,对比例性的计算千万不要前后颠倒。
3.计算题:
公式、代入数据、结果(转化为题中所要求单位)等要完整,在解题过程中,草纸上画图可以帮助你分析问题,切记数字与单位要统一。
4.作图题:
作图时力求做到规范、准确。
如:同一图中不同大小力的长短应区分,电路图中导线要横平竖直;力与光线一定画带箭头的实线;辅助线(包括法线)画虚线。
5.实验题:
在做大型的探究实验题时应特别关注这几方面——(1)设计的实验能简单就不要复杂,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要明显清晰;(2)选择器材时要注意实验对象的一些参数,例如质量的大小、力的大小、电流和电压的大小等等,是否超出仪器的测量范围或低于分度值;(3)实验中不要简单地去记住实验的结论,要更加关心实验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如误差是否较大、器材是否可行等);对这些问题进行评价,同时对方法进行正确的改进。
中考物理答题技巧大全

中考物理答题技巧大全
1. 理解题意
在回答物理题时,首先要仔细阅读题目并确保理解题意。
根据
题目中的关键词和问题要求,明确答题的方向和方法。
2. 简化问题
有些物理问题可能显得复杂,但通过简化问题可以更容易找到
解决方法。
将问题简化为更基础、更易理解的形式,然后逐步推导
和解决。
3. 利用公式
物理学中有许多公式可以用来计算各种物理量。
根据题目所给
定的条件,找到合适的公式,并将数值代入求解,注意单位的转换
和使用。
4. 画图辅助
对于一些几何或运动问题,可以通过画图来获得更清晰的理解。
通过绘制力的示意图、运动轨迹图等图示,有助于解决问题和找到
合适的解决方法。
5. 注意单位
在回答物理题时,要严格注意单位的转换和使用。
确保各种物理量的单位一致,并在计算过程中按照正确的单位进行计算,以避免出现计算错误。
6. 理性估算
对于一些复杂问题,可以通过估算来得到一个近似的答案。
通过合理的估算和推断,可以快速得出结果,并在最后选择最接近的答案。
7. 多做题目
通过多做物理题目,积累更多的经验和技巧。
做题时注意分析解题思路和方法,查漏补缺,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以上是一些中考物理答题的技巧,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请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策略和方法,提高解题的效率和准确率。
参考资料:。
中考物理各题型答题技巧

中考物理各题型答题技巧物理是理科中难度较大的一科。
考生在考试中如何正常发挥自己的实际水平,除了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外,还要注重一些答题技巧。
以下是今天本人要与大家分享的中考物理各题型的答题技巧,快来看看吧!中考物理答题技巧一、选择题选择题对考查学生掌握物理概念的准确性有较强的监别作用,也便于评卷适于标准化的考试,在中考试卷占着相当的比例(约24%)。
几个选择题对学生选答有迷惑,干扰作用,因此相当一部分学生对此类题解答不,常因考虑不周而致错,所以要答选择题除了平时对物理概念掌握清楚牢固外,还要懂得在选答时应用选择性推理的方法来判断答案的正确与否。
中考物理选择题必须遵守的八大黄金法则1.直接判断法通过观察,直接从题目中所给出的条件,根据所学知识和规律推出正确结果,作出判断,确定正确的选项。
它适合于基本不转弯且推理简单的题目。
这些题目主要用于考查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程度,属常识性知识的题目。
2.淘汰排除法这种方法要在读懂题意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先将明显的错误或不合理的备选答案一个一个地排除掉,最后只剩下正确的答案。
注意有时题目要求选出错误的选项,那就是排除正确的选项。
3.逆向思维法这种方法是从选的各个答案入手,进行题意分析,即是分别把各个答案中的物理现象和过程作为已知条件,经过周密的思考和分析,倒推出题中需成立的条件或满足的要求,从而在选项的答案中作出正确的选择。
4.反证法这种方法是先提出和定理中的结论相反的假定,然后从这个假定中得出和已知条件相矛盾的结果,这样就否定了原来的假定而肯定了定理。
5.概念辨析法概念辨析法是对题目中易混淆的物理概念进行辨析,确定正误的方法。
6.计算求解法计算法是根据命题给出的数据,运用物理公式推导或计算其结果并与备选答案对照,作出正确的选择,这种方法多用于涉及的物理量较多,难度较大的题目。
7.推理法根据题给条件,利用有关的物理规律、物理公式或物理原理通过逻辑推理或计算得出正确答案,然后再与备选答案对照作出选择。
初中物理中考答题技巧及解题方法

初中物理中考答题技巧及解题方法中考物理答题技巧【一】审题本卷须知1、浏览全卷,立足全局;明确语,避免答非所问。
在动笔答题之前,一般应将试题浏览一遍,明确卷首或题首的提示或答题要求,按规范要求答题,杜绝不应有的失分。
试题中的语常使用下划线,以引起考生的注意。
如〝以下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不正确的选项是〞等,在此提醒大家注意。
2、最简单的题目可以看一遍,一般的题目至少要看两遍。
如果通过对文字及插图的阅读觉得此题是熟悉的,肯定此题会做,这时一定要重新读一遍再去解答,千万不要凭着经验和旧的思维定势,在没有完全看清题目的情况下仓促解答。
因为同样的内容或同样的插图,并不意味着有相同的设问。
对〝生题〞的审查要耐心地读几遍。
所谓的〝生题〞就是平时没有见过的题目或擦身而过没有深入研究的题目,它可能是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与生活及生产实际相关联的问题。
遇到这种生疏的题,从心理上先不要觉得很难,由于生题第一次出现,它包括的内容及能力要求可能难度并不大,只要通过几遍阅读看清题意,及时剔除无用的信息,化繁为简,提炼出有用信息,再联系学过的知识,大部分题目是不难解决的。
凡是能画草图的题,应该边审题、边做图、边思考,这样可以建立起直观的图景,帮助理解和分析问题。
【二】中考物理答题策略本着〝容易题不丢分,难题不得零分〞的原那么去做。
答题的策略一般包括:合理安排每道题的答题时间;注意挖掘试题的隐含条件,充分利用解决未知;采取先易后难的答题策略等。
除以上几点外,还应注意各种题型的解题技巧和方法:(一)、单项选择题解答有两种主要方式:(1)排除法:如果不能完全肯定某一选项正确,也可以肯定哪些选项一定不正确,先把它们排除掉,在余下的选项中做认真的分析与比较,最后确定一个选项。
单项选择题一定不要缺答。
(2)直接判断法:利用概念、规律和事实直接看准某一选项是完全肯定的,其他选项是不正确的,这时将惟一的正确选项答出。
(二)、填空题的解答要求对概念性的问题回答要确切、简练;对计算性的问题回答要准确,包括数字的位数、单位、正负号等,对比例性的计算千万不要前后颠倒。
初三物理学考试技巧

初三物理学考试技巧一、理论考试技巧1.掌握基本概念:对物理学中的基本概念要有清晰的认识,如力、热、光、电、声等基本概念。
2.理解物理规律:熟练掌握物理公式和定律,如牛顿运动定律、欧姆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等。
3.分析题目:在做题时,要仔细阅读题目,找出已知量和未知量,明确题目所求。
4.画图辅助:对于一些复杂的题目,可以通过画图的方式来帮助理解和解决问题。
5.检查答案:在完成题目后,要回头检查计算过程和结果,确保无误。
二、实验考试技巧1.掌握实验原理:了解实验原理,明确实验目的和实验操作步骤。
2.熟悉实验仪器:熟悉实验中所使用的仪器及其使用方法。
3.注意实验安全:遵守实验规程,注意实验安全。
4.实验数据处理:学会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出合理结论。
5.实验报告撰写:撰写实验报告时,要求条理清晰,文字表达准确。
三、试题解答技巧1.审题:仔细阅读题目,找出题目中的关键信息。
2.分析题目:根据题目要求,确定解题思路和方法。
3.解答题目:按照解题步骤,简洁明了地解答题目。
4.检查答案:在提交答案前,检查计算过程和结果,确保无误。
四、复习策略1.制定计划: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制定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
2.梳理知识点:对学过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形成知识体系。
3.做题巩固:通过做题来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并及时查漏补缺。
4.总结经验:在学习过程中,及时总结经验和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5.保持良好心态:面对考试,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相信自己能够取得好成绩。
习题及方法:1.习题一:【题目】一个物体在平地上受到一个恒定的力作用,加速度为2m/s²,求物体受到的力。
【解题方法】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力等于质量乘以加速度,即 F = ma。
【答案】物体受到的力为 F = 1kg × 2m/s² = 2N。
2.习题二:【题目】一个电阻为 R 的电阻器通过的电流为 I,求电阻器产生的热量。
【解题方法】根据欧姆定律,电阻器产生的热量 Q = I²R。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物理考试技巧零失误+常态发挥=考试成功◆考试的最重要原则•沉着冷静不急不燥•认真细心条理答题•分时合理检查仔细◆答题的基本方法•先易后难, 顺序作答•难题拆分,多得半分◆经验分享不要认为读题是在浪费时间,在已知条件和关键词上徘徊的过程就是我们求得正确答案的过程。
当有些题犹豫不决时候,不要改来改去,就以第一印象为准。
“多出妙手不如减少失误。
”——李昌镐一、审题(审卷)是核心浏览全卷,立足全局;明确答题要求,避免答非所问。
反对考卷一发下来就开始闷头答题。
在动笔答题之前,一般应将全卷浏览一遍,明确卷首或题首的提示或答题要求,按规范要求答题,杜绝不应有的失分。
试题中的关键词语常使用下划线,以引起考生的注意。
如“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不正确的是”等,在此提醒大家注意。
例1.物理知识渗透于我们的生活,以下警示语中与惯性知识无关..的是A.汽车后窗贴有“保持车距” B.公路旁立有“雨天路滑,减速慢行”C.公共场所标有“禁止吸烟” D.交通规则写有“行车时系好安全带”例2.下列实例中,属于防止..惯性产生危害的是A.跳远运动员起跳前要助跑 B.乘汽车时,要系好安全带C.投出的篮球,离手后仍能向前飞行D.锤头松了,把锤柄往地上撞几下,锤头就套紧了1.如何读题?(1)无论是熟悉的题目还是“生题”,都要逐字逐句地读题,不能跳跃,要先看完再写,不要看的过程就马上产生解题的念头。
一定要看清楚问什么,题目条件是什么后再思考。
千万不要凭着经验和旧的思维定势,在没有完全看清题目的情况下仓促解答。
因为同样的内容或同样的插图,并不意味着有相同的设问。
(2)简单的题目可以看一遍,一般的题目至少要看两遍,难题和材料信息题甚至要反复斟酌。
例3.小明想通过实验来测定一块具有吸水性的干燥矿石的密度.(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该物体的质量时,放上砝码后发现指针在分度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4.用量筒装某种液体,测得的体积为V,液体与量筒的总质量为m.改变液体的体积,重复上述实验,得到了一系列V与m对应值,在m—V图象上描述如图所示,液体的密度为________kg/m3.例5.正在平直马路上工作的洒水车,在匀速行驶的过程中,它具有的动能A.变多B.变少C.不变D.不能确定2.如何审题?解题时审题是关键,否则将会离题万里,前功尽弃。
审题时需注意:(1)、要会抓住物理题中的关键“字眼”以及隐含的条件一道物理题中的关键“字眼”,是题干内容的核心部分,能否抓住并理解关键“字眼”以及关键“字眼”隐含的条件,是正确解答题目的关键。
比如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意味着:速度不变;受到平衡力或不受力;例6.对于小孩从滑梯上匀速下滑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动能变小,势能变小B. 动能不变,势能变小C. 动能不变,势能变大D. 动能变大,势能变小例7.如图所示,一瓶饮料与传送带一起水平向左匀速运动,不计空气阻力。
请在图中画出饮料瓶受力的示意图。
(图中的A点表示重心)例8.在校运动会上,钱程同学用500N的力将重30N的铅球掷出了12m 远.(1)这一过程中,他对铅球所做的功为( )A. 0JB. 360JC. 6000J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2)铅球在地面滚动过程中,人对它做的功应为( )d m的物体,放在足够多水的容器中,静止时例9.重19.6N的体积为53受到的浮力是多少?常见的关键词及隐含的条件有:同种物质(同种材料)→ρ、C 相同缓慢(徐徐)运动→匀速运动轻质杠杆→自重不计光滑斜面→不计摩擦(理想模型)两个物体大小相同→___相等(体积/质量)陷入沙中的深度相同→压强相等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受到平衡力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相同→压强相等气压是标准大气压→压强是105Pa,水的沸点是100℃冰熔化成水(或水凝固成冰)→质量不变木块浮在液面上→漂浮,浮力等于重力沿水平方向推桌子不动→推力等于摩擦力两物体在空气中和浸没在水中称,测力计的示数差相等→浮力相等,体积相等光屏上的像→实像倒立的像→实像家庭电路→电压220V,各用电器并联拉力做的功→总功小灯额定电压为4V,额定功率小于2W,电流表量程应选多大?“6V 3W”灯泡正常发光,则灯两端电压为_____V,通过灯的电流为______A。
一天平两边分别放一铁块和一铝块,天平平衡→铁块和铝块质量相等。
两个用电器串联在某一电路中→流过两灯的电流强度相等。
两用电器并联在某一电路中→两灯两端电压相等。
快速捏住电动机不转,此时电动机就是纯电阻(2)、能排除多余因素对解题的干扰物体水平移动时,不会克服重力做功,此时物体的重力就是干扰因素。
物体以不同的速度匀速上升或匀速下降,表明物体受平衡力的作用,此时的“上升”、“下降”及“不同的速度”均为干扰因素。
两灯串联,甲比乙亮。
这里的“甲比乙亮”就是判断电流相等的干扰因素。
例10.有甲、乙两个质量相同的物体分别悬浮在水面下1m和2m深处,由此可以判断()A、甲物体受到的浮力大于乙物体受到的浮力B、甲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乙物体受到的浮力C、甲物体受到的浮力小于乙物体受到的浮力D、无法判断例11.此装置是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
例12.如图所示,在粗糙程度相同的表面上,用大小相等的拉力F,沿不同的方向拉物体运动相同的路程s,则下列关于拉力做功的判断中正确的是()A .甲图中的拉力做功最少B .乙图中的拉力做功最少C .丙图中的拉力做功最多D .甲、乙、丙三种情况下拉力做功一样多例13.小车重98N ,用30N 的水平拉力使小车在水平地面匀速运动了2m ,拉力做的功是_______J 。
例14.底面积为012.m ,重为200N 的铝块,放在面积为2002c m 的水平小凳上,铝块把凳面全部盖住,铝块对凳面产生的压强是多少?甲 乙 丙FsFFs思考:根据压强的公式pFS求解,本题S是2002c m还是“012.m”?例15.一吊车在2s内将1500N的货物提高2m后,在空中停留3s,又在5s内沿水平方向将货物移动了10m,则10s内吊车做的功为多少?例16.小红用一水平的力推水平地面上的桌子,但未推动,这是因为她的推力_______桌子受到的地面摩擦力。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二、各种题型的解题技巧和方法(一)单项选择题解答有两种主要方式:(1)直接判断法:利用概念、规律和事实直接看准某一选项是完全肯定的,其他选项是不正确的,这时将惟一的正确选项答出;(2)排除法:如果不能完全肯定某一选项正确,也可以肯定哪些选项一定不正确,先把它们排除掉,在余下的选项中做认真的分析与比较,最后确定一个选项。
单项选择题一定不要缺答。
例17.下列用电器不是..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是:A.电饭锅B.电取暖器C.微波炉D.电水壶例18.为了判断一根钢棒是否具有磁性,侯雯同学进行了如下几组小实验,其中不能..达到目的的是()A.让钢棒靠近铁屑,铁屑被吸引,则钢棒具有磁性B.用细线将钢棒吊起来,使它能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静止时总是指南北方向,则钢棒具有磁性C.让小磁针靠近钢棒,若钢棒与小磁针相互排斥,则钢棒具有磁性D.让小磁针靠近钢棒,若钢棒与小磁针相互吸引,则钢棒具有磁性例19.如下图是市场上销售的一种椅子,椅子下面装有可滚动的小轮。
下列说法中不符合...物理规律的是:A.椅子腿下的轮子,能够减小移动时的摩擦B.人坐在椅子上,脚向前用力蹬地,椅子向后运动,是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C.脚蹬地后迅速抬起,椅子仍能运动,是由于惯性的缘故D.椅子运动的速度越来越小,是由于椅子受到的阻力越来越大友情提醒:答完选择题,即行填涂答题卡。
反对将答题卡填涂放置到最后,在答完题马上填涂,这样可以避免遗忘或时间不够来不及填涂,而失掉本来应得的分数。
(二)填空题解答填空题应注意:1、先前后联贯,完整读一遍题目,切忌断章取义。
对概念性和规律性的问题回答要求用词简练、到位,要用科学、规范的物理术语表述。
且完成填空之后,前后要连贯、通顺。
例20.小孩从滑梯上滑下的时候,臀部有灼热感,这是用_________的方法改变小孩臀部的内能的;家庭炒菜的时候,勺把会变热,这是用_________的方法改变勺把内能的.例21.在列车内的水平桌面上,放一杯水,如果水面突然发生了如图所示的变化,则列车的运动状态可能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和__________.例22.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竖立的透明玻璃扳下方放一把直尺,直尺与玻璃板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
(1)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_________,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
例23.如图所示,小明在往墙上挂2008年北京奥运吉祥物“福娃”的宣传画时,用自制的重锤线来检查宣传画是否挂正,这是利用了重力的方向总是_________的特点.例24.当马拉着载有1000 kg货物的雪橇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向南行驶时,马对雪橇的水平拉力是500 N,雪橇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阻力是____N,方向是______;例25.下面两幅图是从某交通宣传栏和某冷饮厂广告宣传片中选取的。
请你指出其中违背科学规律之处:(三)语言表达题的解法要用规范的物理书面语言表述,要做到准确、完整、严谨,条理清楚,前后连贯。
1、简答题(说理题)找准原理与规律。
要寻找到题目中的关键词及与之相关的物理原理和规律,然后组识好语言把这些词镶嵌到答案中。
例26.用久的灯泡壁发黑,在相同电压下工作时,亮度比原来的要暗一些,为什么?例27.园艺师傅使用如图所示的剪刀修剪树枝时,常把树枝尽量往剪刀轴O靠近。
为什么?例28.盘山公路为什么要修成S形?2、写实验步骤和判断方法例29.探究滑动摩擦力影响因素时,如何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说出操作步骤。
例29.探究滑动摩擦力影响因素时,如何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说出操作步骤。
答:物体放在水平桌面,用测力计沿水平方向匀速直线拉动物体,测力计的示数等于摩擦力大小(二力平衡)两种错误:升级版:MN乙31:某兴趣小组在研究扬声器结构时,发现扬声器中有一个环形磁体,他们不知道环形磁体的磁极分布情况,于是几位同学提出了以下三种猜想:猜想1:磁极呈横向分布(例如图甲,左侧为N极,右侧为S极).猜想2:磁极呈轴向分布(例如图乙,上面为N极,下面为S极).猜想3:磁极呈上中下分布(例如图丙,上下面为N极,中部为S极).请设计一个简单实验,验证猜想1是否正确,简述你的实验方案.简要做法:_________________;如何判断:______________________.31:某兴趣小组在研究扬声器结构时,发现扬声器中有一个环形磁体,他们不知道环形磁体的磁极分布情况,于是几位同学提出了以下三种猜想:猜想1:磁极呈横向分布(例如图甲,左侧为N极,右侧为S极).猜想2:磁极呈轴向分布(例如图乙,上面为N极,下面为S极).猜想3:磁极呈上中下分布(例如图丙,上下面为N极,中部为S极).请设计一个简单实验,验证猜想1是否正确,简述你的实验方案.简要做法:_________________;如何判断: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做法:在磁体上做个记号,用细线将环形磁体水平悬挂起来(如图丁所示),判断方法:若磁体在任意位置都能保持静止,说明猜想1是错误的;若磁体静止时记号总是指向某一方向,说明猜想1是正确的“错误”与“改正”的区别例32:小刚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天平平衡.小刚按图甲所示的方法测石子的质量,(1)请指出操作中的两个错误:①;②.(2)请改正小刚错误的操作:①;②.错误:(1)①用手拿砝码②物体放在右盘,砝码放在左盘;改正:(2)①用镊子夹取砝码②物体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3、归纳实验结论探究性实验经常要根据某些插图或表格中的数据得出结论,在表述结论时,注意以下几点:1、紧扣探究的主题,套用已知的物理规律(原理)作答;2、结论准确、全面,结论准确到什么程度,由题中的数据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