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解题方法”大全
中考物理常用7种解题方法

最新中考物理常用的7 种解题方法中考物理常用的7 种解题方法1、守恒思想方法自然界里各种运动形成诚然复杂多变,但变化中存在不变,即某些量总是守恒。
守恒的见解是解析物理问题的一种重要见解,它启示我们能够从更广阔的角度认识到系统中某些量的转变和转移其实不影响总量守恒。
(1)能量的转变和守恒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变成另一种形式,或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做功的过程就是能的转化过程。
如合外力对物体做的总功必然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
其中动力做功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变成动能,阻力做功是把机械能转变成其他形式的能。
从能量守恒的见解看,动能定理是一条应用宽泛的重要定理。
在机械运动的范围内,当系统状态变化时,若是除重力、弹力外没有其他力做功,系统的机械能守恒。
它是宽泛的能的转变和守恒定律的一个特例。
功、热和内能之间的变化关系满足热力学第必然律。
物体间由于温度差发生热传达。
是内能的转移。
如:长为 L,质量为 M 的平均软绳,放在圆滑桌面上,现让其从桌边缘无初速滑落,求绳子尾端走开桌边缘时的速度。
此题是属于变力做功问题,直接求解较难,最简略的方法是从功能关系出发求解。
解略。
(2)动量守恒若是没有其他力,或外力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比较能够忽略时,在系统内各物体相互作用过程中总动量守恒,即各物体任意时辰总动量的矢量和不变。
就系统内单个物体,其动量的变化等于合外力的冲量,但相互作用的两物体碰到的冲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则在动量传达过程中系统的总动量不变。
如在圆滑的两水平导体杆上,与杆垂直放上两质量均为 m ,电阻均为 R 的金属杆 a、b ,水平导体杆的电阻不计,长度足够长并处于范围足够大的匀强磁场中,开初两杆均静止,现给 a 以初速度 v0 ,使它向b 运动,试求 b 杆的最大速度。
解析:此题为一道力电综合题,显然系统只有相互作用的磁场力能够认为是内力,因此系统受合外力为零,动量守恒。
(3)质量守恒必然的物质形式对应必然的运动和必然的能量状态,运动是永远的,物质是不灭的。
中考物理做题方法技巧有什么

中考物理做题方法技巧有什么中考物理做题方法技巧一、概念——学习物理的基础物理概念和术语是学习物理学的基础,只有熟练掌握才能抓住问题的实质和关键。
学习物理概念的方法有五种:1、分类法对所学概念进行分类,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初中物理学的概念可分为四小类①概念的物理量是几个物理量的积,例如:功、热量;②概念是几个物理量的比值,如:速度、密度、压强、功率、效率;③概念反应物质的属性,例如:密度、比热、燃烧值、熔点、沸点、电阻率、摩擦系数等;④概念没有定义式,只是描述性的,如力、沸点、温度。
2、对比法对于反映两个互为可逆的物理量可用这种方法进行学习,例如:熔解与凝固、汽化与液化、升华与凝华、有用功与额外功。
3、比较法对于概念中有相同字眼的相似相关概念利用相比较学习的方法可以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建立内在联系。
例如“重力”与“压力”、“压力与压强”、“功与功率”、“功率与效率”“虚像与实像”、“放大与变大”等。
4、归类法把相关联的概念进行分组比较便于形成知识系统。
例如:①力、重力、压力、浮力、平衡力、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②速度、效率、功率、压强。
③杠杆、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力的作用线。
④熔解、液化、蒸发、沸腾、汽化、液化、升华、凝华。
⑤串联、并联、混联。
⑥通路、短路、断路。
⑦能、机械能、功能、势能。
5、要点法抓住概念中关键字眼进行学习,例如“重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竖直向上的力叫重力,这个概念中“地球的吸引”“竖直向下”就是关键字眼,值得反复回味和理解。
二、公式——学习物理的钥匙每一个公式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不能乱用,每一个字母都有着特定含义,需要理解,例如P=F/S中“S”指两物全接触的公共面积,这个公式既适用于固体,也可适用于液体和气体,而P=ρ物gh来说适用范围就更小,只适用规则固体物体放在水平面上产生的压强。
我们面对每一个公式不能机械记忆其等量关系,广州中考助手物理老师建议应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扩展,这样才能形成知识体系,提升学习物理的效率。
中考物理答题技巧大全

中考物理答题技巧大全
1. 理解题意
在回答物理题时,首先要仔细阅读题目并确保理解题意。
根据
题目中的关键词和问题要求,明确答题的方向和方法。
2. 简化问题
有些物理问题可能显得复杂,但通过简化问题可以更容易找到
解决方法。
将问题简化为更基础、更易理解的形式,然后逐步推导
和解决。
3. 利用公式
物理学中有许多公式可以用来计算各种物理量。
根据题目所给
定的条件,找到合适的公式,并将数值代入求解,注意单位的转换
和使用。
4. 画图辅助
对于一些几何或运动问题,可以通过画图来获得更清晰的理解。
通过绘制力的示意图、运动轨迹图等图示,有助于解决问题和找到
合适的解决方法。
5. 注意单位
在回答物理题时,要严格注意单位的转换和使用。
确保各种物理量的单位一致,并在计算过程中按照正确的单位进行计算,以避免出现计算错误。
6. 理性估算
对于一些复杂问题,可以通过估算来得到一个近似的答案。
通过合理的估算和推断,可以快速得出结果,并在最后选择最接近的答案。
7. 多做题目
通过多做物理题目,积累更多的经验和技巧。
做题时注意分析解题思路和方法,查漏补缺,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以上是一些中考物理答题的技巧,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请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策略和方法,提高解题的效率和准确率。
参考资料:。
初中物理中考答题技巧及解题方法

初中物理中考答题技巧及解题方法中考物理答题技巧【一】审题本卷须知1、浏览全卷,立足全局;明确语,避免答非所问。
在动笔答题之前,一般应将试题浏览一遍,明确卷首或题首的提示或答题要求,按规范要求答题,杜绝不应有的失分。
试题中的语常使用下划线,以引起考生的注意。
如〝以下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不正确的选项是〞等,在此提醒大家注意。
2、最简单的题目可以看一遍,一般的题目至少要看两遍。
如果通过对文字及插图的阅读觉得此题是熟悉的,肯定此题会做,这时一定要重新读一遍再去解答,千万不要凭着经验和旧的思维定势,在没有完全看清题目的情况下仓促解答。
因为同样的内容或同样的插图,并不意味着有相同的设问。
对〝生题〞的审查要耐心地读几遍。
所谓的〝生题〞就是平时没有见过的题目或擦身而过没有深入研究的题目,它可能是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与生活及生产实际相关联的问题。
遇到这种生疏的题,从心理上先不要觉得很难,由于生题第一次出现,它包括的内容及能力要求可能难度并不大,只要通过几遍阅读看清题意,及时剔除无用的信息,化繁为简,提炼出有用信息,再联系学过的知识,大部分题目是不难解决的。
凡是能画草图的题,应该边审题、边做图、边思考,这样可以建立起直观的图景,帮助理解和分析问题。
【二】中考物理答题策略本着〝容易题不丢分,难题不得零分〞的原那么去做。
答题的策略一般包括:合理安排每道题的答题时间;注意挖掘试题的隐含条件,充分利用解决未知;采取先易后难的答题策略等。
除以上几点外,还应注意各种题型的解题技巧和方法:(一)、单项选择题解答有两种主要方式:(1)排除法:如果不能完全肯定某一选项正确,也可以肯定哪些选项一定不正确,先把它们排除掉,在余下的选项中做认真的分析与比较,最后确定一个选项。
单项选择题一定不要缺答。
(2)直接判断法:利用概念、规律和事实直接看准某一选项是完全肯定的,其他选项是不正确的,这时将惟一的正确选项答出。
(二)、填空题的解答要求对概念性的问题回答要确切、简练;对计算性的问题回答要准确,包括数字的位数、单位、正负号等,对比例性的计算千万不要前后颠倒。
九年级物理各种题型做题技巧

有关“物理”各种题型的做题技巧有关“物理”各种题型的做题技巧如下:1.直线运动问题:●首先要明确题目中涉及到的物理量,如时间、速度、加速度等。
●建立物理模型,将问题转化为常见的物理现象或问题,如匀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等。
●根据物理模型,选择合适的公式进行计算。
2.物体的动态平衡问题:●明确物体受到的力,并分析力的变化情况。
●运用平衡条件进行分析,根据平衡条件列出方程,通过解方程得到答案。
3.图像类问题:●首先要明确图像所表示的物理量,如位移、速度、加速度等。
●根据图像的坐标轴、关键点、斜率、面积等信息,对运动过程进行分析。
●对于多过程问题,要按顺序逐步分析,再根据前后过程之间、两个物体之间的联系列出相应的方程,从而分析求解。
4.实验题:●读清实验目的,明确实验探究的目的和需要控制的变量。
●对记录表格中的数据进行分析,找到隐藏的规律,再用物理语言准确地表达结论。
●遇到图表,看清表格中的意义,要弄清该物理过程有几个有关的因素,控制了哪些因素不变。
●遇到开放性的题目、新情景实验,要多读题,特别明确实验的探究目的,注意可能跟几个因素有关,结论一定要采用控制变量法来表达。
5.选择题:●仔细阅读题目,找出题目中的关键词和关键信息。
●根据题目所给的选项进行逐一分析,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
●对于难以确定的选项,可以采用排除法或者比较法进行选择。
6.计算题:●仔细阅读题目,找出题目中的物理量及其关系。
●根据题目所给的公式进行计算,注意单位的换算和代入数值的准确性。
●对于多过程问题,要按顺序逐步分析,再根据前后过程之间、两个物体之间的联系列出相应的方程进行求解。
7.填空或简答:●使用专门的物理术语进行描述,如“凝固”而不是“结冰”,“压强”而不是“受力面积”,“摩擦力”而不是“接触面粗糙程度”等。
●作图中要注意审题,无关的不能多画,相关内容不能漏画,虚线实线不能混淆;距离、力臂注意标上垂直符号;光线不要漏箭头,更不要标反。
中考物理解题技巧

中考物理解题技巧1. 哎呀!中考物理的解题技巧之一就是要认真审题呀!就像你找宝藏,得先清楚宝藏图一样。
比如有道题问你“这个物体在光滑平面上运动”,那你就得立刻想到摩擦力为零啊,可别马虎了!2. 嘿,还有一个技巧很重要哦,那就是画图辅助呀!不就像你迷路了画个地图找方向嘛。
像算力学题目时,把各种力都画出来,一下子就清楚啦。
比如一个物体挂在墙上,你画出重力和摩擦力,是不是很好理解了?3. 哇塞,一定要记住公式啊!公式可是解题的法宝呢,就好比战士上战场手里的宝剑一样。
比如压强公式 p=F/S,你得熟练运用呀,不然怎么做题呢?4. 注意单位换算呀!这可不能小瞧哇,就像你买东西得认清货币单位一样。
比如把厘米换算成米,出错了可就全错啦。
比如题目给的是厘米,你却当成米去计算,那可不行!5. 多想想生活实际呀!物理不就在我们生活中嘛。
好比说电灯泡,为什么会亮,这不就是物理知识嘛。
比如有道题问你生活中的省力杠杆,那你就得想想剪刀、钳子这些呀。
6. 别着急下笔呀,先思考思考。
这就像跑步比赛前要先热身一样。
比如说看到一道复杂的题,别慌,冷静下来分析分析,找到关键点再动手。
7. 做实验题的时候要细心啊!这就如同搭积木一样,一个步骤错了就全乱啦。
像记录数据啥的,可千万不能马虎哟!8. 学会归纳总结呀!把相似的题目放在一起对比,这和整理你的玩具一样。
比如浮力的题目,总结一下不同情况下的解法,以后遇到就轻松啦。
9. 大胆去试呀!别害怕做错。
就像你学走路会摔跤一样,但最后不也会走得稳稳的嘛。
遇到难题别怕,试一下也许就找到方法了呢!我觉得呀,只要掌握了这些解题技巧,中考物理肯定能取得好成绩!。
中考物理八种法则搞定选择题

中考物理八种法则搞定选择题
破解初中物理选择题的八种黄金法那么:直接判断法、淘汰排除法、逆向思维法、归谬法反证法、概念辨析法、计算求解法、推理法、赋值法。
1.直接判断法
通过观察,直接从题目中所给出的条件,根据所学知识和规律推出正确结果,作出判断,确定正确的选项。
它适合于基本不转弯且推理简单的题目。
这些题目主要用于考查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程度,属常识性知识的题目。
2.淘汰排除法
3.逆向思维法
4.反证法
这种方法是先提出和定理中的结论相反的假定,然后从这个假定中得出和条件相矛盾的结果,这样就否定了原来的假定而肯定了定理。
5.概念辨析法
概念辨析法是对题目中易混淆的物理概念进行辨析,确定正误的方法。
6.计算求解法
7.推理法
8.赋值法
有些选择题展示出一般情形,较难直接判断正误,可针对题设条件先赋值代入进行检验,看命题是否正确,从而得出结论。
中考物理的答题技巧

中考物理的答题技巧中考物理答题技巧先易后难①做物理试题时,先从简单容易的题目开始做,简单的题做好可以增添你的自信心。
也可以给后面的难题和大题留有充足的做题时间。
②一般中考填空题一个空2分,一般都可以答对。
遇到稍难的填空题,不会做或者思路模糊,果断跳过。
③难题或者大题在思考了5分钟后,还是没有思路或者思路模糊,果断跳过先大后小①不能理解为先做大题后做小题,答题速度太慢或整体试卷难度大时,要先挑分值高难度小的大题,再做那些分值小的题。
②值得注意的,一些难度小的大题,往往得分是按照步骤来得分的,你最好能够把你想到的所有公式定理或思路写在卷纸上,批卷老师可能会给你几分。
宁少勿多这类原则适合多项选择题,一般的判分原则是,选错一个算全错。
你很确定的就选,不确定就不要选。
物理学习中的小窍门(一)做好章节的知识总结初中物理知识点多且凌乱,所以做好章节总结十分有必要。
学生可以在每一章老师讲完课后,系统地复习一遍课本知识,把考试要考的重点内容记录在册,可以用图表或者文字来表达。
根据自身教学经验总结初中物理的知识主要有:相对运动、压强、浮力、声现象、光现象、物态变化、凸透镜成像、密度测量、二力平衡、杠杆、滑轮组、欧姆定律、家庭电路、机械能和内能,比热容、电磁(发电机、电动机)等,这些都是中考的重点内容,学生们都应牢牢把握。
(二)适当地多做课后习题俗语云:“光说不练假把式”,我们要把学到的理论应用于实践中。
在熟练掌握课本知识的前提下,我们可以进行个人能力的拓展,买一本基础的练习题册,不需要多,好好研析。
多做一些基础经典的老题。
对一些奇奇怪怪比较偏僻的题我们可以尽量少做。
我们在做题时还可以对经典例题进行改编和抽吸它所考的知识点。
知己知彼,方能在考试的战场上百战不殆。
(三)多阅读教材为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审题能力,教材的阅读就显得至为重要。
我们可以分课前、课中、课后三部曲走。
通过课前阅读,我们可以对新课的内容有一定的了解,弄清知识点,找出重点、难点做出标记,以便在课堂上听老师讲解时突破攻克难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力学部分1、常考的密度测量(1)液体的密度测量一般步骤A、先用天平测出被测液体与烧杯的总质量m1;B、把烧杯中的液体往量筒内倒一些,并测出其体积V;C、再用天平测出烧杯中剩余液体与烧杯的总质量m2;D、则被测液体的密度:ρ液=(m1-m2)/V。
特别注意:若用天平先测出空烧杯的质量,然后往烧杯中倒入一些待测液体,并测出烧杯与待测液体的总质量,再将烧杯中的待测液体倒入量筒测其体积,因烧杯上会沾有一部分液体,造成所测的体积偏小,密度值偏大。
(2)固体密度的一般测量步骤A、先用天平测出待测固体的质量m;B、往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并测出其体积V1;C、用细线系住待测物体放入量筒的水中,并测出水与待测固体的总体积V2;D、则被测固体的密度:ρ固=m/V2-V1特别注意:对于密度小于水的固体密度测量时,应在第三步的“用细线系住待测物体放入量筒的水中”后面加上“用细铁棒把待测物体压入水中”2、天平使用中的几种特殊情况(1)砝码磨损,则测量值偏大;砝码生锈,则测量值偏小;(2)游码没有归零,则测量值偏大;(3)天平没有调节平衡,指针偏右时:则测量值偏小;指针偏左时,则测量值偏大。
3、天平使用技巧(1)放: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或水平桌面上。
(2)拨:把游码拨到标尺左端零刻度处。
(3)调:调节横梁两端的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水平位置平衡。
a、调节原则是:左偏右移、右偏左移。
b、判断横梁平衡的方法:指针静止时,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线上;指针运动时,看它在分度盘中央线两端摆动幅度是否一样。
(4)测:被测物体放在天平左盘,用镊子向天平右盘加减砝码(加减砝码原则:先大后小)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天平恢复平衡。
(5)读:被测物体的质量=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游码在标尺上所对应的刻度值。
注意:当左码右物时,被测物体的质量=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游码在标尺上所对应的刻度值。
(6)收:称完后,把被测物体取下,用镊子把砝码放回砝码盒。
4、判断空、实心球的方法(以铁球为例)(1)比较密度法:具体做法是:根据题中已知条件,求出球的密度。
ρ球=m球/V 球,若ρ球=ρ铁,则该球是实心;若ρ球<ρ铁,则该球是空心。
(2)比较体积法:具体做法是:先算出与球同质量的实心铁球的体积,V铁=m球/ρ铁。
若V球=V铁,则该球是实心;若V球>V铁,则则该球是空心。
(3)比较质量法:具体做法是:先算出与球同体积的实心铁球的质量,m铁=ρ铁x V球,若m铁=m球,则该球是实心;若m铁>m球,则则该球是空心。
5、利用天平和容器测量液体密度的方法(1)用天平测出空容器的质m1。
(2)用天平测出容器装满水后的总质量m2。
(3)将容器中的水全部倒出,装满待测液体,并用天平测出容器与待测液体的总质量m3。
(4)则待测液体的密度ρ液=m液/V容=(m3-m1/m2-m1)ρ水。
(V容=m2-m1/ρ水)。
6、两种物质混合后的平均密度计算公式是:ρ混=m混/V混=(m1+m2)/(V1+V2).7、在求混合物质的含量问题时:必须把握m总=m1+m2和V总=V1+V2,列方程来解。
8、判断物体运动状态的技巧(1)选定一个参照物。
(2)观察比较物体与参照物之间的位置有无发生变化。
(3)若位置发生了变化,则说明物体相对与参照物是运动的;若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则说明物体相对与参照物是静止的。
9、换算单位的技巧(1)大单位化小单位时,用原来的数值乘以它们的单位换算率。
如:m3换算dm34.6 m3=4.6x10^3=4.6x10^3 dm3(2)小单位化大单位时,用原来的数值除以它们的单位换算率。
如:23cm=?m 23cm=23/100=0.23m=2.3x10^-1m10、平均速度的几种特殊求法(1)以不同的速度经过两段相同的路程的平均速度V=2V1V2/V1+V2;(2)以不同的速度经过两段相同的时间的平均速度V=(V1+V2)/2(3)过桥问题时,总路程=车长+桥长。
即: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车长+桥长/总时间.11、根据数值判断刻度尺的分度值的技巧具体做法是:数值后面的单位代表小数点前面那一位数的单位,从小数点后开始退,退到数值的倒数第二位,倒数第二位是什么位,该数值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就是1什么。
如:256.346m 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就是1cm。
34.567dm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就是1mm。
12、惯性现象的解释步骤(1)先看两物体原来处于何种运动状态。
(2)再看其中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另一个物体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4)所以出现了什么情况。
如:拍打衣服上的灰尘:衣服与灰尘原来处于静止状态,用手拍打衣服后,衣服由静止变为运动,而灰尘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所以灰尘就从衣服中分离出来了。
13、相互作用力与平衡力区分的技巧关键看:两个力是作用在几个物体上了。
相互作用力的两个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平衡力的两个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了。
14、弹簧测力计在所用过程中应特别注意的(1)测力计受力静止时,它的两端都受到力的作用,但测力计示数只表示其中一个力的大小。
(2)弹簧的伸长是各个部分都在伸长,若弹簧断了,去掉断的部分,剩余部分受到同样大小的力伸长的长度比原来的要短,因此测量值偏小。
(3)把测力计倒过来使用,测力计的示数表示的是物体的重力与测力计重力的和,物体的重力=测力计的示数-测力计的自身重力。
15、判断液面升降的技巧情况一1、从水中把物体捞到船上时有以下特点:a、若ρ物> ρ水时:则水面上升。
b、若ρ物<ρ水或ρ物=ρ水时:则水面不变。
2、从船上把物体扔到水里时有以下特点:a、若ρ物> ρ水时:则水面下降。
b、若ρ物<ρ水或ρ物=ρ水时:则水面不变。
情况二一块冰浮在液面上,当冰全部融化后,液面变化有以下特点:1、若ρ物> ρ液时:则液面上升。
2、若ρ物=ρ液时:则液面不变。
3、若ρ物<ρ液时:则液面下降。
16、判断物体具有哪种能的技巧(1)判断物体是否具有动能,关键看物体是否在运动。
(2)判断物体是否具有重力势能,关键看物体相对与参考面是否有高度。
(3)判断物体是否具有弹性势能,关键看物体有没有发生弹性形变。
17、月球上的特点(1)无大气。
(2)无磁场。
(3)弱重力。
(4)昼夜温差大。
18、在太空和月球上不能做的事有(1)指南针不能使用。
(2)不能利用降落伞进行降落。
(3)内燃机不能工作。
(4)不能看到流星。
(5)人不能面对面直接交谈。
19、在月球上会发生的事有(1)可以用天平称物体质量。
(2)人可以举起比自己重的物体。
(3)人可以在上面用笔写字。
(4)在月球上的机器不需要进行防腐、防锈处理。
(5)在上面看天空是黑色的。
20、宇航服具有的特点(1)供氧(2)耐压(3)密闭(4)保暖(5)抗射线21、为什么火箭用液氢做燃料?(1)氢的热值高。
(2)燃烧后生成物是水,无污染。
(3)液态氢便于储存和运输,可以节约空间,以便于储存更多的燃料。
22、火箭的蒸馏罩应具备的特点(1)熔点高。
(2)隔热性能好。
电学部分1、判断物体是否带电的技巧(1)若两物体相互吸引。
则物体带电情况有两种:a、都带电且带异种电荷;b、一个带电、一个不带电;(2)若两物体相互排斥。
则物体带电情况是:都带电且带同种电荷。
2、判断变阻器联入电路部分的技巧(1)若是结构图,则滑片与下接线柱之间的部分就是联入电路部分;(2)若是电路符号图,则电流流过的部分就是联入电路的部分。
3、判断串、并联电路和电压表与电流表所测值的技巧(1)先把电压表去掉,把电流表看成导线。
(2)在看电路中有几条电流路径,若只有一条路径,则是串联;否则是并联。
(3)从电源正极出发,看电流表与谁串联,它就测通过谁的电流值;在看电压表与谁并联,它就测谁的两端电压值。
4、对与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动,引起电表示数变化的规律(一)若是串联电路具体做法是:(1)先根据滑片的移动情况判断出滑动变阻器电阻的变化情况,在根据串联电路特点判断出电路中总电阻的变化情况,据欧姆定律I=U/R,U一定判断出电路中总电流的变化情况(即:电流表的变化情况)。
(2)电压表的示数变化有三种情况:a、当电压表与电源并联时,其示数不变;b、当电压表与定值电阻并联时,其示数与电流表变化相同;c、当电压表与滑动变阻器并联时,其示数与电流表变化相反。
(二)若是并联电路具体做法是:(1)若电流表所在支路上没有滑动变阻器或开关,则滑片移动或控制该支路的开关通断时,其示数不变。
(2)若电流表所在支路上有滑动变阻器或控制该支路的开关,则电流表示数与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变化相反或与电路中的总阻值变化相反;(3)电压表示数始终不变。
5、判断电路故障的技巧(一)用电流表和电压表(1)若电流表有示数,电路有故障,则一定是某处短路;若电流表无示数,电路有故障,则一定是某处开路。
(2)若电压表有示数,电路有故障,则有两种可能:a、与电压表并联部分开路;b、与电压表并联以外部分短路;若无示数,有故障,则可能是:a、与电压表并联部分短路;b、与电压表并联以外部分开路。
(二)用试电笔判断家庭电路故障(1)若各处试电笔都发光,则是零线断了;(2)若各处试电笔都不发光,则是火线断了。
6、判断两电阻串、并联时,电路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和电路两端允许加的最大电压值的技巧(1)若两电阻串联,则取它们中最小的正常工作电流值为电路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值,在用电路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值乘以它们的总电阻,计算的结果就是电路两端允许加的最大电压值。
(2)若两电阻并联,则取它们中最小的电压值为电路两端允许加的最大电压值,再用它们的最大电压值分别除以它们各自的电阻,把计算结果相加就是电路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值。
7、关于探究电流与电阻、电压关系类型题的解题技巧(1)若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应控制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措施是在每次更换不同定值电阻后,应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使更换定值电阻后,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保持不变。
(2)若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应控制定值电阻不变,措施是通过调节滑片,达到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电压的目的。
8、判断串、并联电路中灯泡亮度的技巧关键是比较它们的电阻大小:(1)若两灯泡串联,则电阻大的亮;(2)若两灯泡并联,则电阻小的亮。
9、求实际功率的技巧(1)用公式P实/P额=(U实/U额)2P实—实际功率 P额—额定功率 U实—实际电压 U额—额定电压(2)先用公式R=U2额/P额求出用电器电阻,在用公式P实=U2实/R 或P实=I2实/R 或 P实=I实U实来求.10、用电器正常工作电流、电阻的求法(1)用电器正常工作电流: I额=P额/U额(2)用电器电阻: R =U2额/P额11、关于利用电能表的实际转速和标定转速来求所消耗的电能和功率的技巧(1)求电能用公式:W=n/n0kw.h=n/n0X3.6X10^6J来求,n--指电能表实际转速 n0--指电能表标定转速(2)求功率用公式:P=n/n0t kw= n/n0t X3.6X10^6W来求,t--指工作时间(前面的t单位是h,后面单位是s)12、判断家庭电路连接是否正确的技巧(1)看开关是否接在火线上了;(2)看开关是否与用电器串联;(3)看火线是否接在灯泡尾部、零线是否接在螺纹;(4)看三孔插座否则接的是左零、右火、中间接地;(5)看电流是否能从火线,经过用电器回到零线上;(6)看线与线连接处是否用黑点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