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户外情景式体育游戏活动《古港码头作业区》含设计意图

合集下载

古港文化背景下幼儿户外自主游戏的构建与实施

古港文化背景下幼儿户外自主游戏的构建与实施

古港文化背景下幼儿户外自主游戏的构建与实施一、问题的提出户外活动是幼儿在园生活中最喜欢的活动之一,不仅可以使幼儿体验到自然和运动的快乐,还可以让幼儿通过与同伴自由交往、解决矛盾、组织游戏等,发展社会交往能力及认知能力。

而大自然是一部真实、丰富的百科全书,蕴含着巨大的教育财富,户外环境作为课堂,户外游戏就是学习,户外自主游戏因自然环境、广阔空间为幼儿的健康发展带来了无可替代的价值。

我园占地面积4303平方米,户外活动场地充裕,但以往户外空间的利用大多集中在户外体育锻炼上,对户外活动的类型关注不多;未能有效利用户外场地、划分不够科学;活动形式单一、材料投放过于随意;教师控制过于频繁、幼儿对户外游戏活动兴趣不浓厚等。

如何进一步规划户外场地?如何根据幼儿的发展需要投放户外游戏材料?如何做到因地制宜,发挥本园场地的特色?针对户外环境的现状及困惑,从2017年起,我园开始了户外自主性游戏环境创设实践,明确了创设良好的幼儿园户外环境,需要教师从幼儿的需求与本园的特点出发,因此,利用紧邻“泉州古港”这一有利资源,根据幼儿的兴趣爱好、年龄特点,将古港文化融入到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中。

通过合理的规划与设置,整合现有资源,开拓新空间,在面积有限的户外场地中,发展最大的教育功能,促进幼儿多方面的综合发展。

二、古港文化背景下幼儿户外自主游戏的构建与实施路径(一)优化游戏环境和材料,凸显游戏的自主性。

1.合理规划户外场地,创设生态野趣的游戏环境。

结合园本实际,在自身诉求与内涵发展进程中,我们坚持以幼儿为本,以古港文化为切入口,以幼儿自主性游戏为教育途径,对幼儿园学园环境进行整体改造,积极打造古港文化氛围。

为了激发幼儿的探索天性,我园利用充分挖掘可利用的空间材环境、对边沿空置场地进行新建,设置了沙池、水池、水渠、山洞、彩胶石地、真假草坪等,使户外游戏场地有高有低,有凸有凹,有硬有软、有曲有直,有阶梯、有平地以激发幼儿自主游戏的兴趣,放飞幼儿好奇好动的天性。

幼儿园大班海港教案

幼儿园大班海港教案

幼儿园大班海港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教材《认知世界》第四章《身边的交通工具》,详细内容为海港的认识。

通过学习,让幼儿了解海港的基本概念、功能以及各种船舶的类型,培养幼儿对海洋交通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海港的基本概念,知道海港的作用。

2. 培养幼儿识别不同类型的船舶,提高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3. 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保护海洋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船舶类型的识别。

教学重点:海港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海港图片、船舶模型、PPT课件。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海港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海港的场景,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这是哪里吗?这里有什么?”激发幼儿对海港的兴趣。

2. 讲解海港的基本概念和作用(10分钟)结合PPT课件,讲解海港的定义、功能,让幼儿了解海港对于海上交通的重要性。

3. 展示船舶模型,识别不同类型的船舶(10分钟)展示各种类型的船舶模型,让幼儿观察并说出船舶的名称,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4. 随堂练习(10分钟)发放画纸和彩笔,让幼儿画出自己喜欢的船舶,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5. 实践情景引入(10分钟)组织幼儿模拟海港场景,分组扮演船长、船员、旅客等角色,进行互动游戏,加深对海港的认识。

教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评价,鼓励幼儿积极发言,分享学习心得。

六、板书设计1. 海港的定义和作用2. 船舶的分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喜欢的船舶。

答案:无固定答案,要求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力,创作出具有个性的船舶画。

2. 作业题目:介绍一种船舶的特点。

答案:要求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船舶的特点,如货船载货量大、邮轮可以载客旅行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观察、实践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幼儿对海港有了初步的认识。

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及时进行反馈和指导。

在拓展延伸方面,可以组织幼儿参观海港,让幼儿亲身体验海港的繁忙景象,增强对海洋交通的认识。

中班社会活动《港口》教案

中班社会活动《港口》教案

一、活动名称:中班社会活动《港口》二、活动目标:1. 了解港口的定义和作用,知道港口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2. 观察和描述港口的景物特征,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 通过参与活动,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动手操作能力。

4. 培养幼儿对社会的热爱和自豪感。

三、活动准备:1. 教具:港口图片、港口视频、港口模型等。

2. 材料: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四、活动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港口图片或观看港口视频,引导幼儿关注港口的景物特征,提问幼儿对港口的认知和看法。

2. 讲解:向幼儿介绍港口的定义和作用,讲解港口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引导幼儿理解港口的重要性。

3. 操作:分发材料,引导幼儿合作制作港口模型,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精神。

4. 展示:让幼儿展示自己制作的港口模型,引导幼儿描述港口的特征和作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5. 总结:通过活动,让幼儿了解港口的重要性,培养幼儿对社会的热爱和自豪感。

五、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让幼儿与家长一起收集港口的相关资料,增加幼儿对港口的了解。

2. 环境创设:在幼儿园环境中布置“港口角”,让幼儿继续观察和探索港口的奥秘。

3. 教学活动:开展港口主题的绘画、手工制作等活动,丰富幼儿的感官体验。

六、活动名称:中班社会活动《港口》七、活动目标:1. 加深对港口的了解,知道港口的不同功能区域。

2. 通过参观模拟港口,培养幼儿的实践操作能力。

3. 引导幼儿关注港口对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4.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八、活动准备:1. 教具:模拟港口模型、港口功能区域图示、货物模型等。

2. 材料:操作手册、任务卡、画纸、彩笔等。

九、活动过程:1. 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幼儿关注港口的不同功能区域。

2. 讲解:向幼儿介绍港口的功能区域,如装卸区、仓储区、调度区等,讲解各个区域的作用。

3. 实践:组织幼儿参观模拟港口,让幼儿亲身体验各个功能区域的操作,培养幼儿的实践操作能力。

中班社会活动《港口》教案

中班社会活动《港口》教案

一、活动名称:中班社会活动《港口》二、活动目标:1. 了解港口的基本概念和作用,知道港口是与海洋、河流及其沿线地区的水上运输相关的设施。

2. 通过观察和讨论,了解港口的不同功能区及其特点。

3. 培养幼儿对社会的关注和热爱,激发幼儿探索世界的兴趣。

三、活动准备:1. 教具:港口图片、港口功能区图片、船舶图片、视频片段等。

2. 材料: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四、活动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港口的图片,引导幼儿说出港口的特点和作用。

2. 基本概念:介绍港口的基本概念,解释港口是与海洋、河流及其沿线地区的水上运输相关的设施。

3. 观察与讨论:展示港口功能区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每个功能区的特点和作用。

4. 小组活动: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功能区,用彩笔和画纸制作该功能区的模型。

5. 分享与展示:每个小组展示自己制作的模型,并解释该功能区的作用和特点。

6. 总结:通过视频片段或图片,回顾港口的整体景象,引导幼儿总结港口的不同功能区及其作用。

五、活动延伸:1. 家园联系:邀请家长参与,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活动内容,鼓励家长带幼儿参观附近的港口,并记录幼儿的观察和感受。

2. 环境创设:在班级环境中设置一个“港口角”,展示幼儿制作的功能区模型,并提供相关的玩具和书籍,让幼儿在自由活动时间自由探索和交流。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兴趣,评估幼儿对港口概念的理解和记忆。

2. 评估幼儿在小组活动中的合作能力和创造力,观察幼儿是否能有效地制作出功能区的模型。

3. 收集家长反馈和观察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了解幼儿对港口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七、教学资源:1. 港口相关图片和视频片段,可用于引导幼儿观察和了解港口的景象和功能。

2. 制作功能区模型的材料,如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3. 与港口相关的书籍和玩具,可用于幼儿在活动延伸中的探索和交流。

八、安全注意:1. 在活动过程中,确保幼儿远离剪刀和胶水等尖锐物品,避免发生意外伤害。

中班社会活动《港口》教案

中班社会活动《港口》教案

中班社会活动《港口》教案第一章:活动目标1.1 了解港口的基本概念和作用,知道港口是船只停泊、货物装卸、乘客上下的重要场所。

1.2 培养幼儿对港口的兴趣,激发幼儿探索海洋文化的欲望。

1.3 通过观察、交流、实践等方式,提高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动手能力。

第二章:活动准备2.1 教具准备:港口图片、船只模型、港口设施模型等。

2.2 环境准备:宽敞的教室,舒适的座椅,清晰的投影设备。

第三章:活动过程3.1 导入:教师出示港口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港口的特点。

3.2 基本概念:教师讲解港口的基本概念和作用,帮助幼儿理解港口的重要性。

3.3 观察实践:教师展示船只模型和港口设施模型,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和作用。

3.4 交流分享:幼儿分组讨论自己对港口的了解和感受,分享彼此的观察成果。

第四章:活动延伸4.1 创意绘画:幼儿根据自己对港口的观察和想象,用画笔描绘出美丽的港口景象。

4.2 角色扮演:幼儿扮演港口工作人员,进行模拟操作,体验港口工作的乐趣。

第五章:活动总结5.1 教师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强调港口的重要性和作用。

5.2 幼儿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感受和收获,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和角色扮演视频。

5.3 布置课后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查找更多关于港口的信息,下节课分享。

第六章:活动目标6.1 加深幼儿对港口不同功能区域的认识,如码头、仓库、装卸区等。

6.2 培养幼儿团队合作意识,学会在小组中共同完成任务。

6.3 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第七章:活动准备7.1 教具准备:港口功能区域图、各类装卸工具模型、货物模型等。

7.2 环境准备:设置模拟港口场景,包括码头、仓库等区域。

第八章:活动过程8.1 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幼儿对港口功能区域进行思考。

8.2 知识讲解:教师讲解港口不同功能区域的作用和特点。

8.3 实践活动:幼儿分组进行模拟港口操作,如装卸货物、管理仓库等。

方块码头课程设计

方块码头课程设计

方块码头课程设计方块码头是一种创新型的建筑设计,它以方块形状的码头为特色,为人们提供了一个独特的学习和交流空间。

在方块码头课程设计中,我们将结合现代教育理念和实践,为学生们打造一个全新的学习环境和体验。

方块码头课程设计将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在各个学科领域中,我们将引入创新性的课程内容和活动,鼓励学生们积极思考和动手实践。

例如,在科学课程中,学生们可以利用方块码头的结构特点,设计并制作各种实验装置,进行科学实验和观察。

在艺术课程中,学生们可以利用方块码头的多样性和可塑性,创作出独特的艺术作品。

方块码头课程设计将强调跨学科的融合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我们将鼓励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进行结合和应用。

例如,在数学课程中,学生们可以利用方块码头的几何形状和计量特性,进行测量和计算。

在语言课程中,学生们可以利用方块码头的多样性和变化性,进行写作和演讲。

这样的跨学科融合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方块码头课程设计还将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

我们将引入各种实践性的课程活动和项目,让学生们亲身参与和实践。

例如,在社会实践课程中,学生们可以利用方块码头的开放性和多功能性,组织社区活动和慈善项目。

在体育课程中,学生们可以利用方块码头的结构特点,设计并制作运动器材和场地,进行体育运动和比赛。

这样的实践活动将帮助学生们锻炼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方块码头课程设计将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全面素质提升。

我们将提供多样化的课程选择和发展路径,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进行学习和发展。

例如,在音乐课程中,学生们可以利用方块码头的声音传导特性,进行音乐创作和演奏。

在语言课程中,学生们可以利用方块码头的多样性和变化性,进行口语表达和辩论。

这样的个性化发展将帮助学生们发现自己的潜能和兴趣,并全面提升自己的素质。

方块码头课程设计将为学生们提供一个创新的学习和交流空间,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实践能力、跨学科融合能力、实践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个性化发展。

大班建构游戏港口的活动教案_145

大班建构游戏港口的活动教案_145

大班建构游戏港口的活动教案大班建构游戏港口的活动教案时间:08-10:大班建构港口教案活动幼儿观察记录三十篇幼儿游戏观察记录表幼儿区域活动观察记录篇一:大班结构游戏活动教案热闹的马路大班结构游戏活动教案热闹的马路设计意图:自从我班开始实施了“在结构游戏中培养幼儿的兴趣”课题后,孩子们的建构兴趣明显增强,合作能力不断提高。

前阵开展了生成活动“我见过的汽车”后,突发奇想,何不让这次的活动融合到建构游戏中呢,所以组织了这次活动。

活动目标:1、综合运用围合、垒高、平铺、插接等技能建构出马路、房子、花、立交桥等物。

2、运用废旧材料及辅助材料装饰房子、汽车。

3、在活动中鼓励幼儿互相帮助、互相合作、学会谦让。

4、能按标记收拾整理材料。

活动准备:各种积木、积塑,废旧的牙膏盒、饮料罐。

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激起幼儿建构兴趣。

师:昨天老师带小朋友去参观了蓝皮鼠的家,那里的环境真漂亮,旁边有一条什么呀?幼:马路。

师:马路上和马路旁边有什么?幼1:有许多汽车。

幼2:我看见了滑滑梯。

幼3:有工厂。

幼4:有幼儿园的,还有居民小区。

…… 二、提出活动要求:1、和好朋友一起合作建构。

2、选择自己需要的材料。

3、活动时要互相商量、帮助,学会谦让。

三、幼儿合作建构热闹的马路:1、老师做好材料提供。

2、对能力差的组适当地帮助。

四、活动结束,评价:1、参观各组的作品。

2、请幼儿介绍自己用的材料:建构了什么、和谁建构的。

幼儿反应:幼儿能较全面的说出所要建构的内容,在活动开始时,大多数幼儿能自告奋勇地领取材料,去完成任务,并且去找自己的伙伴,如王柳阳、许林等幼儿,“我们一起玩吧。

”“我来帮助你。

”已经有了较强的协作能力。

在插花小组中,孩子遇到了困难,无法把花站起来,当孩子想得到老师帮助时,老师并没有马上告之方法,而让他们自己想办法,经过一番努力,孩子们终于想出了解决办法,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

篇二:大班结构游戏教案大班结构游戏执教:郭健班级:大一班活动名称:热闹的街道活动目标:1.能综合运用围合、垒高、平铺、插接等技能建构出书林街道上的马路、房子、商店,树木,学校等 2.能在活动中相互合作,相互谦让活动准备:雪花片,管状拼接玩具,积木活动过程:一.师生谈话,引入活动:师:平时,我们上学、放学经过的这个街道,小朋友知不知道街道名字呢?你们看到了什么?(让幼儿说一说街道中有什么,如:马路,房子、树木,学校,商店,马路上的车等)二.组织幼儿讨论:1.师:街道里有各种各样的东西,我们该选择什么材料来建构呢?2.幼儿分组讨论,学习根据物体的外形特征正确选择和使用不同类型的建构材料进行建构。

幼儿园角色教案轮渡码头

幼儿园角色教案轮渡码头

幼儿园角色教案轮渡码头教案标题:幼儿园角色教案-轮渡码头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了解并认识轮渡码头的作用和功能。

2. 培养幼儿交流合作、角色扮演和想象力的能力。

3. 培养幼儿安全意识和自理能力。

教学准备:1. 图片或视频关于轮渡码头的资源。

2. 扮演不同角色的服装和道具,如船长、乘客、码头工作人员等。

3. 绘画、涂色工具。

4. 游戏道具,如小船、人物卡等。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准备一张轮渡码头的图片或展示视频给幼儿观看,引导他们讨论和描述轮渡码头上发生的事情。

2. 向幼儿介绍轮渡码头的作用和功能,如乘船前往另一个地方、抵达码头后交通工具卸载、人们上下船等。

3. 向幼儿提问、讨论:你想过去哪个地方?你在码头上需要做些什么?主要活动:1. 角色扮演:准备扮演不同角色的服装和道具,幼儿可以自由选择扮演船长、乘客或码头工作人员。

教师引导幼儿模拟码头活动,如船长驾驶船只、码头工作人员引导乘客等。

通过角色扮演,帮助幼儿理解和体验轮渡码头的运作过程。

2. 绘画活动:为了进一步加深幼儿对轮渡码头的了解,准备一张空白纸和绘画、涂色工具。

让幼儿绘画他们想象中的轮渡码头,包括船只、码头、乘客和工作人员等。

3. 小游戏:使用小船和人物卡等游戏道具,在教室内设置一个简单的码头布置。

每个幼儿轮流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模拟上下船、引导乘客等活动。

这个游戏既可以让幼儿巩固对轮渡码头的理解,又可以培养他们的交流合作能力。

总结活动:1. 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和总结今天的活动,强调幼儿在角色扮演中学到的知识。

2. 激发幼儿对今天活动的兴趣和体验,鼓励他们向家长分享自己在轮渡码头中扮演的角色和感受。

3. 鼓励幼儿提出他们对轮渡码头的更多疑问,教师可以提供进一步的解答,鼓励他们积极探索。

拓展活动:1. 组织幼儿参观真实的码头,让他们亲自观察和体验码头的活动。

2. 组织一次户外活动,让幼儿乘坐轮渡,亲身体验码头的运作过程。

3. 引导幼儿制作模型船或码头,通过手工制作进一步巩固对轮渡码头的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户外情景式体育游戏活动《古港码头作业区》含设
计意图
以码头为游戏场景的户外活动区游戏,通过场景的模拟、角色的扮演,让幼儿深刻感受家乡文化的魅力,在游戏过程中锻炼身体动作技能的发展。

众多老师用户分享的精品幼儿园教案,欢迎阅读
设计意图
泉州古港距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马可波罗赞誉它为“东方第一大港”,联合国也确定它是唯一的“海上丝绸之路起点”。

泉州古港共分三湾十二港,以后渚港最靠近泉州市区,也最有名。

沿途古渡头、古街、古庙、古桥、古城相互映衬,“海丝”遗迹层出不穷。

我园地处在泉州古港之滨,靠近浔埔渔村,丰富的物质和文化条件,以及幼儿的生活经验为幼儿在开展相关活动时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支持。

结合学园课题活动,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利用本土资源,开展了以码头为游戏场景的户外活动区游戏。

在游戏中,通过场景的模拟、角色的扮演、游戏的合作和互动,不仅能让幼儿深刻感受家乡文化的魅力,对泉州的古港文化有了更进一步的体验和认识,激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充分发挥了游戏与本土优秀文化资源相结合的教育价值。

活动目标
1.通过情景式的游戏活动,在游戏过程中锻炼身体动作技能的发展。

2.遵守游戏规则,能与同伴合作进行游戏,游戏过程中懂得用协商的办法解决问题。

3.了解港口文化,体验码头作业游戏的乐趣,激发幼儿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让幼儿在情景式的游戏里,能在角色的扮演中锻炼身体动作技能,进行码头作业区的一系列游戏活动。

活动难点:同伴之前能有效地合作游戏,懂得遇到问题要协商解决问题。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了解渔船的作业过程,知道海产品的加工制作。

2.物质材料:大型木船、小渔船、各种海鲜模型、钓鱼竿、捕鱼网、鱼篓、渔网、贝壳类实物、收纳箱、包装箱等。

活动过程
一、师幼回忆经验,导入活动。

(一)教师激发幼儿回忆已有的经验,师幼讨论渔船作业过程。

1.提问:(1)渔船是怎么进行海上捕捞活动的?
(2)捕捞完的海产品是如何运送到码头,进行产品的加工和运输?
2.提问:(1)渔民撒网时,动作要怎么做才能把大鱼网撒开?
(2)在运输大箱海鲜的时候,如何和同伴一起搬运会更快速?
(二)幼儿讨论,教师小结,帮助幼儿梳理游戏的过程和环节。

小结:渔船在海上进行捕捞时,是用大鱼网撒入海中进行捕捞;捕捞好的海产品会在船上进行分类收放,冰冻保鲜;在靠近港口时,会通过小渔船运输海产品到港口的码头;码头有专门的海产品加工区和运输区。

二、幼儿交流游戏意愿,教师鼓励幼儿进行合作游戏。

(一)幼儿表达自己愿意进行并参与的游戏角色和场地,教师引导幼儿说出如何进行角色扮演和游戏过程。

(二)鼓励幼儿之间进行捕鱼、晒鱼、海产品加工、运输等游戏活动的合作,能自主进行游戏规则的协商,懂得互相商量解决问题。

三、幼儿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一)提出游戏要求:
1.在捕捞区、加工区和运输区进行游戏时,能清楚游戏的任务和职责。

2.能和同伴合作游戏,遵守游戏规则,懂得分享玩具,协商解决问题。

3.活动中注意安全,注意贝壳类、鱼钩等玩具的使用安全。

(二)重点指导幼儿在游戏中能互相合作,遇到问题时能和同伴商量,找到解决的办法;能自主进行码头作业区的捕鱼、海产品加工、
运输等游戏环节。

四、讲评游戏,结束活动。

(一)鼓励幼儿评价自己或同伴的游戏行为。

提问:在游戏中,你进行了哪些活动,和同伴一同游戏的时候,遇到过什么问题,用什么办法解决。

(二)教师小结幼儿在游戏中出现问题及解决的办法。

活动总结
此次活动我选择从幼儿的经验出发,创设码头作业的游戏情景,让幼儿通过角色扮演和游戏体游,充分感受港口文化的魅力。

一、结合幼儿已有经验,让幼儿自主进行游戏探究。

在活动中,我鼓励幼儿根据已有的经验,进行师幼讨论,让幼儿积极主动地去表达自己的游戏意愿,结合自己的知识经验,进行主动的游戏探索和体验。

首先让幼儿根据经验积极地进行表达,并把自己的游戏想法在活动中进行自主的游戏探索体验,在游戏活动中,适时进行介入指导,活动结束后帮助幼儿梳理活动情况,激发幼儿在下一次活动能更自主地进行游戏。

二、让幼儿在情景式的游戏中进行主动的合作游戏,增强同伴间地合作交流。

在活动中,我更多地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和游戏的自主性,让他们成为游戏的主角。

同时,鼓励幼儿进行游戏中的分工合作,加强合作性游戏的开展。

孩子们在游戏的过程中,不仅能进行分工合作,而且能共同发现问题、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情境式体育游戏让孩子体验良好的情感
首先,让孩子体验合作分享。

其次,树立孩子好的性格。

情境式体育游戏正是能够激发幼儿体育兴趣,培养他们的各方面情感。

以后的体育游戏中我将不断的摸索,积累经验。

促进幼儿身心发展,发扬情境式体育游戏的魅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