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生产工艺简介
简述沥青的生产工艺

简述沥青的生产工艺沥青是一种具有胶质性质的沥青类矿物质,广泛用于道路建设和石油化工等领域。
沥青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采矿、破碎、加工、热调和和包装等环节。
首先是沥青的采矿。
沥青主要存在于天然沥青矿石中,矿石一般分布在地下深处,需要进行开采。
开采方式主要有露天开采和地下开采两种。
露天开采方式一般适用于矿区覆盖较浅的地区,通过爆破等手段将矿石开采出来。
地下开采方式适用于矿区覆盖较深的地区,通过掘进井和巷道等方式将矿石开采出来。
其次是矿石的破碎。
采矿出来的沥青矿石经过一系列的破碎工序,将大块矿石破碎成适合加工的小颗粒。
破碎过程主要包括初级破、中间破和细碎三个阶段。
初级破碎通过颚式破碎机将矿石破碎成较大的颗粒。
中间破通过圆锥式破碎机将初级破碎后的矿石颗粒再次破碎成较小的颗粒。
细碎是通过细碎机将中间破碎后的矿石颗粒进一步破碎成更细小的颗粒。
然后是矿石的加工。
加工过程主要是对矿石颗粒进行筛分和洗涤,将矿石中的杂质和不符合要求的颗粒去除,得到纯净的沥青颗粒。
筛分是通过不同粒径的筛网对矿石颗粒进行分级,分出大颗粒和小颗粒。
洗涤是通过洗矿机对矿石颗粒进行清洗,去除矿石颗粒表面的泥土和其它杂质。
接下来是热调和。
热调和是将经过加工的沥青颗粒加热至一定温度,使其软化并与添加剂充分混合。
热调和一般需要使用沥青热调和槽进行,热调和槽中通过加热器将沥青颗粒加热,然后搅拌器将添加剂与沥青颗粒充分混合。
最后是沥青的包装。
热调和后的沥青通过输送设备输送到包装车间,经过冷却和过滤等工序后,采用灌装机将沥青灌装到桶中或袋中,然后进行封闭,最后进行码放和装运。
总之,沥青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采矿、破碎、加工、热调和和包装等环节。
这些环节相互衔接,它们的高效运行可以确保生产出高质量的沥青产品。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沥青生产工艺也在不断优化和改进,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生产沥青的原料有几种工艺

生产沥青的原料有几种工艺
生产沥青的原料主要有以下几种工艺:
1. 重整工艺:通过对渣油或重油进行加热、分馏、裂解和重整等化学反应,将其中的轻质烃类分离出来,得到沥青。
2. 蒸馏工艺:将原油进行加热,根据不同的沸点范围进行分馏,其中较重的馏分就是沥青。
3. 溶剂萃取工艺:将渣油或重油与溶剂(如丙酮、甲苯等)混合,利用其相溶性差异将沥青分离出来。
4. 焦化工艺:将煤焦炉气中的苯、甲苯等有机物与煤焦油混合后,经过蒸馏或萃取,得到沥青。
5. 渣油加氢工艺:将渣油与氢气在合适的温度和压力下进行加氢反应,去除其中的硫、氮等杂质,得到沥青。
这些工艺根据原料的不同特点和要求,以及所需的沥青品质来选择和应用。
道路沥青生产工艺

道路沥青生产工艺道路沥青生产工艺是指在道路建设过程中,对沥青原料进行加工和处理,使其适用于道路铺设的工艺过程。
以下是关于道路沥青生产工艺的内容,总计700字左右。
道路沥青生产工艺主要包括:原料准备、研磨、混合、加热、搅拌、质量控制和成品装载等步骤。
首先是原料准备的部分。
原料准备是指将需要用到的沥青原料进行准备和处理。
通常情况下,沥青原料主要包括石油焦、石沥青和改性沥青等。
在准备过程中,首先要对原料进行筛选和粉碎,以去除杂质并使其颗粒大小均匀,以便更好地进行后续工艺处理。
其次是研磨步骤。
研磨是指将预处理好的沥青原料进行研磨和破碎,以加大其表面积,增加与其他材料的接触面积,提高混合效果。
一般情况下,研磨过程会使用专用的研磨设备,将原料进行均匀研磨,达到所需粒度要求。
然后是混合步骤。
混合是指将研磨好的沥青原料与其他辅助材料进行加入和混合,生成混合料。
混合料中包含的辅助材料主要有矿粉、填料和添加剂等。
矿粉和填料的加入可以增加混合料的稳定性和抗老化能力,而添加剂可以提高混合料的黏度和强度等。
接下来是加热步骤。
加热是为了使混合料中的沥青原料达到液态状态,便于搅拌和施工。
通常情况下,加热过程会使用专门的加热设备,将混合料加热至一定温度,并保持一段时间,以确保原料充分融化、均匀分布。
然后是搅拌步骤。
搅拌是指利用搅拌设备将加热好的混合料进行搅拌和均匀分布。
搅拌的目的是使混合料中各个组成部分充分混合,确保质量的一致性。
在搅拌过程中,要注意搅拌时间、搅拌速度和搅拌温度等参数的控制,以保证混合料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最后是质量控制和成品装载的步骤。
质量控制是对搅拌好的混合料进行质量检测和调整。
在这一步骤中,要对混合料的黏度、强度、黏附性和抗老化能力等进行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进。
成品装载是将通过质量控制后的沥青混合料进行装载和运输,以便进行道路施工。
综上所述,道路沥青生产工艺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括原料准备、研磨、混合、加热、搅拌、质量控制和成品装载等多个步骤。
沥青生产工艺

沥青生产工艺沥青生产工艺是指通过石油加工过程中提取出的沥青成品,通常用于道路铺设、屋顶等建筑物的防水施工。
下面将介绍一种常见的沥青生产工艺。
首先,原油提炼是沥青生产的第一步。
原油经过初步提炼后,进入蒸馏塔进行分馏处理。
分馏塔内部设置有多个温度计和分离装置,通过控制温度和压力的变化,将原油分离成不同沸点范围的物质。
沥青通常具有较高沸点,因此可以通过分馏的方式将其从原油中提取出来。
接下来,将分馏得到的沥青送入反应釜中进行加热处理。
在加热的过程中,沥青会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反应,主要是裂解和聚合。
通过控制反应温度和时间,可以调整沥青的性质,使其具有特定的物理和化学特性。
然后,将加热处理后的沥青送入脱色器中进行脱色处理。
脱色是为了去除沥青中的杂质和色素,使其具有较高的纯度和透明度。
通常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进行脱色,如活性炭吸附、氧化剂氧化等。
脱色后的沥青通常呈现出深黑色或浅黄色。
最后,经过脱色处理后的沥青通过过滤和冷却装置进行过滤和冷却。
过滤主要是为了去除沥青中的杂质和悬浮物,通常采用滤纸或滤网等材料进行过滤处理。
冷却主要是为了降低沥青的温度,使其适合存储和运输。
冷却后的沥青称为成品沥青,可以装入桶或罐中,并进行包装和出售。
除了上述的基本工艺外,沥青生产还需要进行质量检验和质量控制。
质量检验可以通过测量沥青的密度、黏度、温度等物理特性,以及化学成分等来进行。
质量控制可以通过监测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及时调整工艺参数和设备设施,确保沥青的质量稳定和一致性。
总的来说,沥青生产工艺经过原油提炼、加热处理、脱色、过滤和冷却等环节,可以从原油中提取出纯净的沥青成品。
这种工艺不仅可以满足建筑领域对沥青的需求,还可以进行质量控制和质量检验,确保沥青的质量和性能符合标准要求。
沥青混合料 生产工艺

沥青混合料生产工艺沥青混合料是由矿料(粗骨料、细骨料)、沥青和填充料等按一定配合比例混合后制得的道路基层、面层材料。
其生产工艺一般包括以下步骤:1. 骨料的选料与破碎:首先,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骨料种类和规格。
然后,将骨料进行清洗,去除其中的泥土、杂质等。
接着进行破碎,使骨料达到要求的粒径分布。
2. 骨料的筛分:破碎后的骨料通过筛分机进行筛分,将骨料按照设计要求分为不同粒径的骨料群。
通常,骨料会分为粗骨料、中骨料、细骨料等几种规格。
3. 骨料的配料:根据设计要求和配合比例,按照一定比例将筛分好的骨料进行混合,得到预定配合比例的骨料混合料。
4. 沥青的制备:将沥青倒入沥青搅拌车中,加热至适宜的温度,使其流动性达到要求。
在加热过程中,还需要用搅拌车对沥青进行搅拌,使其均匀加热。
5. 沥青混合料的生产:将混合料的骨料和沥青按照设计要求的比例倒入搅拌车中。
然后,启动搅拌车进行搅拌,使骨料和沥青充分混合,形成均匀的沥青混合料。
6. 沥青混合料的质量控制:对生产出的沥青混合料进行样品采集,并送往实验室进行质量检测。
质量检测包括骨料配合比例、沥青含量、骨料的饱和、表观密度等指标的检测。
根据检测结果进行调整,以确保沥青混合料的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7. 沥青混合料的储存和运输:生产完成的沥青混合料将被装车运出厂区,运往工程现场。
在装车过程中,需要注意沥青混合料的温度控制,确保其保持适宜的工作温度。
同时,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还需要注意防止杂物、水分等对沥青混合料的污染。
以上就是沥青混合料的生产工艺的基本步骤。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还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以确保生产出高质量的沥青混合料。
沥青工艺简介(2)

湖北金润能源有限公司关于重交沥青装置工艺的情况说明一、减压直馏沥青的生产工艺沥青生产工艺的选择,主要取决于原料的性质和目的产品的用途。
生产沥青的工艺有多种,主要有常减压直馏工艺,渣油氧化和半氧化,渣油溶剂脱沥青等。
常减压蒸馏是原料加工过程中的第一道工序,号称原油加工的龙头装置,是一般原油深加工所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从常减压蒸馏装置可以分离出汽油、煤油及减压馏分油,余下的残渣符合沥青标准就可以直接作为沥青产品出厂,用这种方法得到的沥青称为直馏沥青,它是生产道路沥青的最主要方法,也是最经济的方法。
常减压蒸馏是在常压和减压下将原油中各种烃类加热汽化,根据其不同分的沸点不同将其冷凝,分离出不同馏程的产品,最后剩下的是渣油,它是一种物理分离过程,减压产沥青是根据油品的沸点随压力降低而降低的原理,利用喷射式蒸汽抽空器和机械抽真空的方法使减压塔内保持负压状态,使高沸点组分在低于其常压沸点的温度下汽化蒸汽,从而避免了温度过高造成的渣油热裂化和结焦,保证油品质量和分馏效果。
根据相关生产数据,一般来说,含蜡较低的环烷基原料和中间基原料比较适宜生产沥青产品,环烷基原料一般具有密度大、粘度大、凝固点低、蜡含量低等特点,由环烷基原料生产的道路沥青延度大、流动性能好,低温抗变形能力大,路面不易开裂,高温性能好,不易拥包、抗车辙能力和抗老化能力好。
因此环烷基原料是生产道路沥青的首选原料,如本公司所加工的马瑞油就是很好的沥青原料。
将其在减压下切割到480—500℃后剩下的减压渣油都可直接生产道路沥青。
本装置以减压调整生产方案来直接生产道路沥青。
二、本装置产沥青工艺流程简介约40℃的原油由原油泵送入装置,原油进入装置后进入换热网络Ⅰ段换热到137℃后进入电脱盐脱水系统,脱盐脱水系统采用三级交直流电脱盐工艺进行深度脱盐脱水。
脱盐脱水后原油进入换热网络Ⅱ段换热到220℃后进入闪蒸塔闪蒸,闪蒸塔顶油气进入常压塔28层。
闪蒸塔底闪底油用闪底油泵抽出送入换热网络Ⅲ段换热到310℃后进入常压炉,闪底油在常压炉中被加热到约370℃后经常压转油线进入常压塔进行常压蒸馏。
沥青生产工艺流程

沥青生产工艺流程
《沥青生产工艺流程》
沥青是一种重要的建筑材料,广泛应用于道路铺设、防水层、防护层等方面。
沥青的生产工艺流程经过多年的发展和改进,已经变得非常成熟和高效。
下面将介绍一下沥青的生产工艺流程。
1. 原料准备
沥青的制造过程首先需要准备原料。
主要原料包括石油渣、石油焦、沥青混合料等。
这些原料经过精确的配比,可以确保生产出优质的沥青产品。
2. 破碎和干燥
原料经过输送带进入破碎设备进行初步破碎,然后进入烘干设备进行干燥。
在这个阶段,原料中的水分和杂质会被彻底去除,确保生产出的沥青质量稳定。
3. 加热和搅拌
经过干燥的原料进入加热设备进行加热,将原料加热至一定温度。
然后将加热后的原料送入搅拌设备进行混合。
在混合过程中,添加剂和改性剂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添加,以进一步提高沥青的性能。
4. 过滤和贮存
经过搅拌的沥青进入过滤设备进行过滤,去除其中的杂质和残渣。
然后将沥青贮存在储罐中,待用。
通过以上的工艺流程,沥青的生产就完成了。
这种工艺流程简单高效,能够生产出质量稳定的沥青产品,满足各种工程需求。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沥青生产工艺流程也在不断完善和提高,相信未来沥青的生产工艺会变得更加智能化和环保化。
沥青的生产工艺

沥青的生产工艺
沥青是一种黑色的沥青状物质,是石油经过加工处理得到的产品。
沥青广泛地应用于道路建设、建筑材料、防水材料等工业领域。
下面将介绍一下沥青的生产工艺。
沥青的生产工艺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原料处理、破碎、筛分、蒸馏、吸附、干燥、装包。
首先是原料处理。
原料通常是从石油炼油厂获得,石油经过蒸馏得到一种黑色胶状物质,即原油渣。
原油渣经过加热、混合、过滤等处理,去除杂质和硫化物质,以提高沥青的品质。
接下来是破碎和筛分。
原油渣经过破碎机进行破碎,使其颗粒变小。
然后通过筛分机进行筛分,将不同颗粒大小的沥青分离开,以便后续处理。
然后是蒸馏。
将经过筛分的沥青送入蒸馏塔,加热至一定温度,通过蒸馏的过程将沥青中的轻组分蒸发出去。
蒸馏的温度控制非常关键,需根据不同类别的沥青来调整温度,以保证所得的沥青符合规定的标准。
接下来是吸附。
通过吸附设备,将蒸馏后的沥青进一步去除其中残留的轻油和杂质。
这一步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沥青的纯度和质量。
然后是干燥。
去除吸附后的沥青中的水分和其他挥发性物质。
这一步通过加热、风机等设备来进行,将沥青中的水分蒸发出
去,使其变得干燥。
最后是装包。
干燥后的沥青通过输送设备,进一步处理并分装成不同规格的沥青制品。
沥青制品通常是以袋装为主,也可以按照需要进行液体包装。
总结一下,沥青的生产工艺分为原料处理、破碎、筛分、蒸馏、吸附、干燥和装包等几个步骤。
每个步骤都非常关键,需要严格的控制和操作,以保证生产出高质量的沥青产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沥青生产工艺简介
改性沥青是指掺加橡胶、塑料等高分子聚合物、细磨的橡胶粉或其他填料型外掺剂,与沥青均匀混合,使沥青的性质得以改善的沥青混合物。
改性沥青的性质受沥青的化学组成与结构、聚合物的化学组成与结构以及它们的配伍性和相容性、加工过程等影响。
我国目前生产改性沥青的主要品种是SBS类改性沥青、SBR类改性沥青和EV A、PE 类改性沥青。
改性沥青主要有以下生产方法。
一、直接混溶法
直接混溶法通常是指采用胶体磨或高剪切搅拌机生产改性沥青的方法,一般需要经过聚合物的溶胀、分散磨细、继续发育3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工艺流程和时间随改性剂、沥青性质和加工设备的不同而异,聚合物经过溶胀后,剪切或研磨的分散效果才会更好,分散好的改性沥青还需储存一定时间仍继续发育。
该方法工艺简单,是生产沥青最常用的方法,但该工艺对剪切或研磨设备要求较高。
二、母料法
将浓度很高的改性沥青预先在工厂中制作好,运到施工现场稀释后使用,这种方法称为改性沥青的母料制作法。
用母料制作的高浓度改性沥青一般在常温下固态,运输和储存比较方便,施工现场也不需配备复杂的、功率很大的胶体磨一类的搅拌设备,母料制作方法有两种:直接混溶法和溶剂法。
三、溶剂法
我国改性沥青行业在使用胶体磨之前,溶剂法的使用非常广泛,为中国油毡厂大量使用。
用溶剂法生产改性沥青,其设备简单、投资少、上马快,是小型改性沥青企业首选的生产工艺。
但该工艺要对溶剂进行回收,能耗高,污染大,部分残留在改性沥青中,影响产品的质量,现在该方法已很少应用。
四、乳液法
适用于橡胶类胶乳改性剂,使用时根据改性剂胶乳中的固含量,按要求的比例进行掺配。
可预先将胶乳与沥青混合制备成改性沥青后使用,也可在生产现场直接将胶乳喷入拌和机中生产改性沥青混合料。
该方法生产条件缓和,主要生产SBR乳化改性沥青。
五、母粒法
将SBS等高聚物与添加剂混合造粒,制成高聚合物含量的粒子,掺配到基质沥青中,通过搅拌剪切得到改性沥青。
该方法生产工艺条件缓和,简化了生产工艺,改性沥青产品的辐射半径大大增加,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好办法。
中国的石油沥青产品标准大部分是按针入度来进行分级的,交通部现行规范(JTG F40-2004)规定同一标号的沥青分为A 、B 、C 三级,同时,还明确规定了不用等级的道路石油沥青的适用范围,如下表所示。
道路石油沥青的适用范围
沥青路面采用的沥青标号,宜按照公路等级、气候条件、交通条件、路面类型及在结构层中的层位及受力特点、施工方法等,结合当地的使用经验,经技术论证后确定。
改性沥青
改性沥青是指掺加橡胶、树脂、高分子聚合物、细磨的橡胶粉或其他填料等外掺剂(改性剂),或采取对沥青轻度氧化加工等措施,使沥青或沥青混合料的性能得以改善而制成的沥青结合料。
改性剂是指在沥青或沥青混合料中加入的天然或人工的有机或无机材料,可熔融、分散在沥青中,用以改善或提高沥青的路用性能。
改性沥青相对于普通道路沥青具有以下优点:
①改性沥青的使用,可以有效增强路面的抗病害能力,提高沥青路面的服务水平,降低营运费用;同时改性沥青的使用可以大大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延长养护、大中修的周期,减少二次投入。
②公路发展至今,世界各国都面临提高现有路面等级的任务,而使用普通沥青路面养护维修的薄层罩面处治往往会使路面在很短时间内发生各种病害,若使用改性沥青可减薄罩面层厚度,同时大大延长养护周期,减少养护费用,也可减少养护工作量。
③改性沥青技术的发展,扩大了沥青技术的应用范围。
改性沥青应用在薄层磨耗层、大孔隙排水式沥青路面、开级配沥青面层、桥面铺装、机场道面、桥面伸缩缝等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改性沥青的制造要求基质沥青与改性剂具有良好的配伍性,交通部现行规范(JTG F40-2004)推荐采用A 级或B 级沥青作为生产原料,并规定送达施工现场后应存放在改性沥青罐中,并且必须加设搅拌及其他具有搅拌混合功能的相应设备进行搅拌。
乳化沥青
乳化沥青是将黏稠沥青加热至流动态,再经高速离心、搅拌及剪切等机械作用,形成细小微粒(料径约为2~5µm )分散在含有乳化剂的水中,由于乳化剂、稳定剂的作用而形成均匀稳定的分散系。
这样,既不再需要将“黏稠沥青”加热至流动状态,也不会象“稀释沥青”那样浪费轻质溶剂油而污染环境,就能直接洒布或冷态拌和。
沥青等级 适用范围
A 级沥青 各个等级的公路,适用于任何场合和层次
(1)高速公路、一级公路沥青下面层及以下的层次,二级及二
级以下公路的各个层次
(2)用做改性沥青、乳化沥青、改性乳化沥青、稀释沥青的基
质沥青 C 级沥青 三级及三级以下公路的各个层次
B 级沥青
交通部现行规范(JTG F40-2004)明确规定了乳化沥青品种及适用范围,如下表所示。
乳化沥青品种及适用范围
根据目前国内技术发展趋势和交通道路建设需要,有关石油沥青及相关产品的开发重点有:
①高黏度改性沥青产品生产开发;
②彩色铺面胶结料应用开发;
③耐油污路面专用沥青材料生产开发;
④阻燃型路面专用沥青材料生产开发;
⑤水利工程沥青材料生产开发;
⑥路面用改性乳化沥青生产开发;
⑦宽域沥青生产开发;
⑧铁路及轻轨工程用沥青材料的研发。
分 类 品种及代号 适用范围
PC-1 表处、贯入式路面及下封层用 PC-2 透层油及基层养生用
PC-3 粘层油用
BC-1 稀浆封层或冷拌沥青混合料用
阳离子
乳化沥青 阴离子 乳化沥青 PA-1 表处、贯入式路面及下封层用
PA-2 透层油及基层养生用
PA-3 粘层油用
BA-1 稀浆封层或冷拌沥青混合料用
非离子 乳化沥青
PA-1 透层油用
PA-2 与水泥稳定集料同时使用(基层路拌或BN-1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