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生产工艺
简述沥青的生产工艺

简述沥青的生产工艺沥青是一种具有胶质性质的沥青类矿物质,广泛用于道路建设和石油化工等领域。
沥青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采矿、破碎、加工、热调和和包装等环节。
首先是沥青的采矿。
沥青主要存在于天然沥青矿石中,矿石一般分布在地下深处,需要进行开采。
开采方式主要有露天开采和地下开采两种。
露天开采方式一般适用于矿区覆盖较浅的地区,通过爆破等手段将矿石开采出来。
地下开采方式适用于矿区覆盖较深的地区,通过掘进井和巷道等方式将矿石开采出来。
其次是矿石的破碎。
采矿出来的沥青矿石经过一系列的破碎工序,将大块矿石破碎成适合加工的小颗粒。
破碎过程主要包括初级破、中间破和细碎三个阶段。
初级破碎通过颚式破碎机将矿石破碎成较大的颗粒。
中间破通过圆锥式破碎机将初级破碎后的矿石颗粒再次破碎成较小的颗粒。
细碎是通过细碎机将中间破碎后的矿石颗粒进一步破碎成更细小的颗粒。
然后是矿石的加工。
加工过程主要是对矿石颗粒进行筛分和洗涤,将矿石中的杂质和不符合要求的颗粒去除,得到纯净的沥青颗粒。
筛分是通过不同粒径的筛网对矿石颗粒进行分级,分出大颗粒和小颗粒。
洗涤是通过洗矿机对矿石颗粒进行清洗,去除矿石颗粒表面的泥土和其它杂质。
接下来是热调和。
热调和是将经过加工的沥青颗粒加热至一定温度,使其软化并与添加剂充分混合。
热调和一般需要使用沥青热调和槽进行,热调和槽中通过加热器将沥青颗粒加热,然后搅拌器将添加剂与沥青颗粒充分混合。
最后是沥青的包装。
热调和后的沥青通过输送设备输送到包装车间,经过冷却和过滤等工序后,采用灌装机将沥青灌装到桶中或袋中,然后进行封闭,最后进行码放和装运。
总之,沥青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采矿、破碎、加工、热调和和包装等环节。
这些环节相互衔接,它们的高效运行可以确保生产出高质量的沥青产品。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沥青生产工艺也在不断优化和改进,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沥青生产工艺简介

沥青生产工艺简介改性沥青是指掺加橡胶、塑料等高分子聚合物、细磨的橡胶粉或其他填料型外掺剂,与沥青均匀混合,使沥青的性质得以改善的沥青混合物。
改性沥青的性质受沥青的化学组成与结构、聚合物的化学组成与结构以及它们的配伍性和相容性、加工过程等影响。
我国目前生产改性沥青的主要品种是SBS类改性沥青、SBR类改性沥青和EV A、PE 类改性沥青。
改性沥青主要有以下生产方法。
一、直接混溶法直接混溶法通常是指采用胶体磨或高剪切搅拌机生产改性沥青的方法,一般需要经过聚合物的溶胀、分散磨细、继续发育3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工艺流程和时间随改性剂、沥青性质和加工设备的不同而异,聚合物经过溶胀后,剪切或研磨的分散效果才会更好,分散好的改性沥青还需储存一定时间仍继续发育。
该方法工艺简单,是生产沥青最常用的方法,但该工艺对剪切或研磨设备要求较高。
二、母料法将浓度很高的改性沥青预先在工厂中制作好,运到施工现场稀释后使用,这种方法称为改性沥青的母料制作法。
用母料制作的高浓度改性沥青一般在常温下固态,运输和储存比较方便,施工现场也不需配备复杂的、功率很大的胶体磨一类的搅拌设备,母料制作方法有两种:直接混溶法和溶剂法。
三、溶剂法我国改性沥青行业在使用胶体磨之前,溶剂法的使用非常广泛,为中国油毡厂大量使用。
用溶剂法生产改性沥青,其设备简单、投资少、上马快,是小型改性沥青企业首选的生产工艺。
但该工艺要对溶剂进行回收,能耗高,污染大,部分残留在改性沥青中,影响产品的质量,现在该方法已很少应用。
四、乳液法适用于橡胶类胶乳改性剂,使用时根据改性剂胶乳中的固含量,按要求的比例进行掺配。
可预先将胶乳与沥青混合制备成改性沥青后使用,也可在生产现场直接将胶乳喷入拌和机中生产改性沥青混合料。
该方法生产条件缓和,主要生产SBR乳化改性沥青。
五、母粒法将SBS等高聚物与添加剂混合造粒,制成高聚合物含量的粒子,掺配到基质沥青中,通过搅拌剪切得到改性沥青。
该方法生产工艺条件缓和,简化了生产工艺,改性沥青产品的辐射半径大大增加,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好办法。
生产沥青的原料有几种工艺

生产沥青的原料有几种工艺
生产沥青的原料主要有以下几种工艺:
1. 重整工艺:通过对渣油或重油进行加热、分馏、裂解和重整等化学反应,将其中的轻质烃类分离出来,得到沥青。
2. 蒸馏工艺:将原油进行加热,根据不同的沸点范围进行分馏,其中较重的馏分就是沥青。
3. 溶剂萃取工艺:将渣油或重油与溶剂(如丙酮、甲苯等)混合,利用其相溶性差异将沥青分离出来。
4. 焦化工艺:将煤焦炉气中的苯、甲苯等有机物与煤焦油混合后,经过蒸馏或萃取,得到沥青。
5. 渣油加氢工艺:将渣油与氢气在合适的温度和压力下进行加氢反应,去除其中的硫、氮等杂质,得到沥青。
这些工艺根据原料的不同特点和要求,以及所需的沥青品质来选择和应用。
道路沥青生产工艺

道路沥青生产工艺道路沥青生产工艺是指在道路建设过程中,对沥青原料进行加工和处理,使其适用于道路铺设的工艺过程。
以下是关于道路沥青生产工艺的内容,总计700字左右。
道路沥青生产工艺主要包括:原料准备、研磨、混合、加热、搅拌、质量控制和成品装载等步骤。
首先是原料准备的部分。
原料准备是指将需要用到的沥青原料进行准备和处理。
通常情况下,沥青原料主要包括石油焦、石沥青和改性沥青等。
在准备过程中,首先要对原料进行筛选和粉碎,以去除杂质并使其颗粒大小均匀,以便更好地进行后续工艺处理。
其次是研磨步骤。
研磨是指将预处理好的沥青原料进行研磨和破碎,以加大其表面积,增加与其他材料的接触面积,提高混合效果。
一般情况下,研磨过程会使用专用的研磨设备,将原料进行均匀研磨,达到所需粒度要求。
然后是混合步骤。
混合是指将研磨好的沥青原料与其他辅助材料进行加入和混合,生成混合料。
混合料中包含的辅助材料主要有矿粉、填料和添加剂等。
矿粉和填料的加入可以增加混合料的稳定性和抗老化能力,而添加剂可以提高混合料的黏度和强度等。
接下来是加热步骤。
加热是为了使混合料中的沥青原料达到液态状态,便于搅拌和施工。
通常情况下,加热过程会使用专门的加热设备,将混合料加热至一定温度,并保持一段时间,以确保原料充分融化、均匀分布。
然后是搅拌步骤。
搅拌是指利用搅拌设备将加热好的混合料进行搅拌和均匀分布。
搅拌的目的是使混合料中各个组成部分充分混合,确保质量的一致性。
在搅拌过程中,要注意搅拌时间、搅拌速度和搅拌温度等参数的控制,以保证混合料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最后是质量控制和成品装载的步骤。
质量控制是对搅拌好的混合料进行质量检测和调整。
在这一步骤中,要对混合料的黏度、强度、黏附性和抗老化能力等进行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进。
成品装载是将通过质量控制后的沥青混合料进行装载和运输,以便进行道路施工。
综上所述,道路沥青生产工艺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括原料准备、研磨、混合、加热、搅拌、质量控制和成品装载等多个步骤。
沥青生产工艺

沥青生产工艺沥青生产工艺是指通过石油加工过程中提取出的沥青成品,通常用于道路铺设、屋顶等建筑物的防水施工。
下面将介绍一种常见的沥青生产工艺。
首先,原油提炼是沥青生产的第一步。
原油经过初步提炼后,进入蒸馏塔进行分馏处理。
分馏塔内部设置有多个温度计和分离装置,通过控制温度和压力的变化,将原油分离成不同沸点范围的物质。
沥青通常具有较高沸点,因此可以通过分馏的方式将其从原油中提取出来。
接下来,将分馏得到的沥青送入反应釜中进行加热处理。
在加热的过程中,沥青会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反应,主要是裂解和聚合。
通过控制反应温度和时间,可以调整沥青的性质,使其具有特定的物理和化学特性。
然后,将加热处理后的沥青送入脱色器中进行脱色处理。
脱色是为了去除沥青中的杂质和色素,使其具有较高的纯度和透明度。
通常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进行脱色,如活性炭吸附、氧化剂氧化等。
脱色后的沥青通常呈现出深黑色或浅黄色。
最后,经过脱色处理后的沥青通过过滤和冷却装置进行过滤和冷却。
过滤主要是为了去除沥青中的杂质和悬浮物,通常采用滤纸或滤网等材料进行过滤处理。
冷却主要是为了降低沥青的温度,使其适合存储和运输。
冷却后的沥青称为成品沥青,可以装入桶或罐中,并进行包装和出售。
除了上述的基本工艺外,沥青生产还需要进行质量检验和质量控制。
质量检验可以通过测量沥青的密度、黏度、温度等物理特性,以及化学成分等来进行。
质量控制可以通过监测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及时调整工艺参数和设备设施,确保沥青的质量稳定和一致性。
总的来说,沥青生产工艺经过原油提炼、加热处理、脱色、过滤和冷却等环节,可以从原油中提取出纯净的沥青成品。
这种工艺不仅可以满足建筑领域对沥青的需求,还可以进行质量控制和质量检验,确保沥青的质量和性能符合标准要求。
沥青混合料 生产工艺

沥青混合料生产工艺沥青混合料是由矿料(粗骨料、细骨料)、沥青和填充料等按一定配合比例混合后制得的道路基层、面层材料。
其生产工艺一般包括以下步骤:1. 骨料的选料与破碎:首先,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骨料种类和规格。
然后,将骨料进行清洗,去除其中的泥土、杂质等。
接着进行破碎,使骨料达到要求的粒径分布。
2. 骨料的筛分:破碎后的骨料通过筛分机进行筛分,将骨料按照设计要求分为不同粒径的骨料群。
通常,骨料会分为粗骨料、中骨料、细骨料等几种规格。
3. 骨料的配料:根据设计要求和配合比例,按照一定比例将筛分好的骨料进行混合,得到预定配合比例的骨料混合料。
4. 沥青的制备:将沥青倒入沥青搅拌车中,加热至适宜的温度,使其流动性达到要求。
在加热过程中,还需要用搅拌车对沥青进行搅拌,使其均匀加热。
5. 沥青混合料的生产:将混合料的骨料和沥青按照设计要求的比例倒入搅拌车中。
然后,启动搅拌车进行搅拌,使骨料和沥青充分混合,形成均匀的沥青混合料。
6. 沥青混合料的质量控制:对生产出的沥青混合料进行样品采集,并送往实验室进行质量检测。
质量检测包括骨料配合比例、沥青含量、骨料的饱和、表观密度等指标的检测。
根据检测结果进行调整,以确保沥青混合料的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7. 沥青混合料的储存和运输:生产完成的沥青混合料将被装车运出厂区,运往工程现场。
在装车过程中,需要注意沥青混合料的温度控制,确保其保持适宜的工作温度。
同时,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还需要注意防止杂物、水分等对沥青混合料的污染。
以上就是沥青混合料的生产工艺的基本步骤。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还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以确保生产出高质量的沥青混合料。
沥青工艺简介(2)

湖北金润能源有限公司关于重交沥青装置工艺的情况说明一、减压直馏沥青的生产工艺沥青生产工艺的选择,主要取决于原料的性质和目的产品的用途。
生产沥青的工艺有多种,主要有常减压直馏工艺,渣油氧化和半氧化,渣油溶剂脱沥青等。
常减压蒸馏是原料加工过程中的第一道工序,号称原油加工的龙头装置,是一般原油深加工所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从常减压蒸馏装置可以分离出汽油、煤油及减压馏分油,余下的残渣符合沥青标准就可以直接作为沥青产品出厂,用这种方法得到的沥青称为直馏沥青,它是生产道路沥青的最主要方法,也是最经济的方法。
常减压蒸馏是在常压和减压下将原油中各种烃类加热汽化,根据其不同分的沸点不同将其冷凝,分离出不同馏程的产品,最后剩下的是渣油,它是一种物理分离过程,减压产沥青是根据油品的沸点随压力降低而降低的原理,利用喷射式蒸汽抽空器和机械抽真空的方法使减压塔内保持负压状态,使高沸点组分在低于其常压沸点的温度下汽化蒸汽,从而避免了温度过高造成的渣油热裂化和结焦,保证油品质量和分馏效果。
根据相关生产数据,一般来说,含蜡较低的环烷基原料和中间基原料比较适宜生产沥青产品,环烷基原料一般具有密度大、粘度大、凝固点低、蜡含量低等特点,由环烷基原料生产的道路沥青延度大、流动性能好,低温抗变形能力大,路面不易开裂,高温性能好,不易拥包、抗车辙能力和抗老化能力好。
因此环烷基原料是生产道路沥青的首选原料,如本公司所加工的马瑞油就是很好的沥青原料。
将其在减压下切割到480—500℃后剩下的减压渣油都可直接生产道路沥青。
本装置以减压调整生产方案来直接生产道路沥青。
二、本装置产沥青工艺流程简介约40℃的原油由原油泵送入装置,原油进入装置后进入换热网络Ⅰ段换热到137℃后进入电脱盐脱水系统,脱盐脱水系统采用三级交直流电脱盐工艺进行深度脱盐脱水。
脱盐脱水后原油进入换热网络Ⅱ段换热到220℃后进入闪蒸塔闪蒸,闪蒸塔顶油气进入常压塔28层。
闪蒸塔底闪底油用闪底油泵抽出送入换热网络Ⅲ段换热到310℃后进入常压炉,闪底油在常压炉中被加热到约370℃后经常压转油线进入常压塔进行常压蒸馏。
沥青产品生产工艺流程培训

沥青产品生产工艺流程培训一、原材料介绍1、基质沥青:用于生产改性沥青,掺加改性剂进行改性的基础沥青2、SBS:沥青改性剂,可提高沥青的路用性能3、橡胶粉:沥青改性剂,可提高沥青的路用性能4、硫磺:沥青稳定剂,起稳定作用,使改性剂不产生沉淀。
5、抽出油:石油馏分溶剂精制的抽出液经脱除溶剂后的油,做道路沥青的调合组分。
二、生产流程1、改性沥青生产流程基质沥青通过卸油槽进入基质沥青罐,再通过基沥沥青泵进入高温罐升温至160-170℃通过快速升温罐升至180-195℃,通过阀门控制进入溶胀罐,投料并保持搅拌,溶胀30分钟后通过高速剪切机(或胶体磨)剪切到反应罐,加入硫磺搅拌30分钟通过成品泵打进成品罐,装车。
2、橡胶沥青生产流程基质沥青通过卸油槽进入基质沥青罐,再通过基沥沥青泵进入高温罐升温至160-170℃通过快速升温罐升至180-195℃,通过阀门控制进入溶胀罐,投入橡胶粉并保持搅拌,溶胀30分钟后通过高速剪切机(或胶体磨)剪切到反应罐,通过成品泵打进成品罐,装车。
3、乳化沥青生产流程乳化沥青主要由以下五种主要的材料组成:沥青、水、乳化剂、酸和改性剂,为了储存稳定或者是为了满足其他的特殊用途,还会惨加少量的添加剂。
乳化沥青的生产流程可以分为以下四个过程:沥青准备,皂液准备,沥青乳化,乳液储存。
(1)、沥青的准备沥青是乳化沥青中的最主要组成部分,一般占到乳化沥青总质量的50%-65%。
(2)、皂液的准备皂液由水、酸、乳化剂等材料组成在进入乳化设备前的温度一般控制在55-75℃之间。
(3)、沥青的乳化将合理配比的沥青和皂液一起放入乳化机,经过增压、剪切、研磨等机械作用,使沥青形成均匀、细小的颗粒,稳定而均匀的分散在皂液中,形成水包油的沥青乳状液。
合适的乳化沥青出口温度应在85℃左右。
(4)、乳化沥青的储存乳化沥青从乳化机中出来,经冷却后进入储罐。
大型的储罐中应配置搅拌装置,定期进行搅拌。
以减缓乳化沥青的离析胶体磨剪切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沥青生产工艺
沥青是一种黑色的胶状物质,是从石油中提取的一种重质烃类化合物。
它具有良好的粘附性和耐候性,被广泛应用于道路建设和防水工程中。
沥青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原料准备
沥青的主要原料是石油,其次是煤焦油和天然沥青。
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将原料进行预处理,去除其中的杂质和水分,以提高沥青的质量。
2. 石油精炼
石油精炼是将原油中的各种组分进行分离和提纯的过程。
在石油精炼过程中,通过蒸馏、催化裂化、重整等工艺,可以将原油中的沥青分离出来。
不同种类的沥青可以通过不同的精炼工艺得到。
3. 沥青的改性
为了提高沥青的性能,可以对其进行改性处理。
常见的改性方法包括加入聚合物、橡胶等物质,以增加沥青的粘附性、柔韧性和耐久性。
改性后的沥青在道路建设中具有更好的性能表现。
4. 沥青的加热和混合
生产中,将提取的沥青进行加热,使其达到液态,便于后续的搅拌和混合工作。
同时,需要将沥青与骨料进行混合,形成沥青混合料。
沥青混合料是道路建设中的主要材料之一,可以提供较好的强度和耐久性。
5. 沥青的质量控制
为了保证沥青的质量,需要对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的控制。
通过对原料、工艺参数和成品沥青进行检测和分析,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确保生产出符合要求的沥青产品。
6. 沥青的运输和储存
生产完毕的沥青需要进行运输和储存,以便在需要时进行使用。
在沥青的运输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持其适当的温度,避免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对沥青的性能产生影响。
在储存中,要防止沥青与空气接触,避免氧化和变质。
7. 沥青的使用
生产好的沥青可以用于道路、机场跑道、停车场等的建设,也可以用于防水工程和屋顶的覆盖等。
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的工程要求和环境条件,选择合适的沥青类型和施工工艺。
总结:
沥青的生产工艺包括原料准备、石油精炼、沥青的改性、沥青的加热和混合、沥青的质量控制、沥青的运输和储存以及沥青的使用等环节。
通过严格控制每个环节,可以生产出符合要求的高质量沥青,满足道路建设和防水工程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