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方言

合集下载

天水方言音位声学研究

天水方言音位声学研究

天水方言音位声学研究
天水市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地处陕、甘、川三省交界处。

天水方言隶属于中原官话陇中片。

目前对于天水方言的研究有很多,其语音方面的研究主要运用的是“口耳相传”的方。

本文以天水方言的语音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语音学的方法,借助语音分析软件,从图谱分析和数据分析两方面对天水方言声母、韵母单字音系、连读变调进行全面的分析描写。

图谱分析主要反映出了天水方言声母和韵母的声学特征,数据分析主要是提取了振幅最大值和最小值、振幅平均值、共振峰、声母时长、基频等。

文章最终得出以下结论:天水方言声母中没有复辅音,只有包括零声母在内的29个声母。

天水方言中的辅音韵母很少,只有[η]可以作为韵母。

另外,还发现所有声母的发音时长都主要是受发音部位的影响。

天水方言有单韵母11个,复韵母21个。

单韵母[ε]一般单独做韵母,有时与[u]组成复韵母,不与其他韵母组合。

[o]大多数情况下单独使用,有时与[i]组合成复韵母。

天水方言只有3个单字调,其声调演化规律为:平声不分阴阳,其调值为13;清声母和次浊声母上声仍为上声,调值为51;全浊声母上声与去声合并,调值为44;入声全部合并入平声。

本文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对天水方言的声母系统、韵母系统以及声调系统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同时也可以为今后天水方言语音系统的研究提供声学参数和语音样本,为天水方言更进一步的研究奠定一定的基础。

天水方言日常用语300句

天水方言日常用语300句

天水方言日常用语300句1. 你吃了吗?2. 你去哪里?3. 你干嘛呢?4. 你什么时候回来?5. 你家离这里远不远?6. 你听说了吗?7. 你还好吗?8. 你最近忙吗?9. 你需要我帮忙吗?10. 你怎么了?11. 我想去买菜。

12. 我要去上班了。

13. 我不会做饭。

14. 我不喜欢吃辣的。

15. 我今天很累。

16. 我去找他。

17. 我喜欢看电影。

18. 我在看电视。

19. 我喜欢喝茶。

20. 我们一起去吃饭吧。

21. 他是谁?22. 他怎么了?23. 他在哪里?24. 他去哪里了?26. 他不会开车。

27. 他是老师。

28. 他很忙。

29. 他在干嘛呢?30. 她是你姐姐吗?31. 她怎么了?32. 她在做什么?33. 她在哪里?34. 她喜欢养花。

35. 她不会游泳。

36. 她在上班。

37. 她在干嘛?38. 它是一只猫。

39. 它在睡觉。

40. 它是一只小狗。

41. 它很聪明。

42. 它不喜欢吃鱼。

43. 它有点胖。

44. 它在哪里?45. 它在干嘛?46. 咱们走吧。

47. 咱们一起去吃饭吧。

48. 他们是兄弟。

49. 他们在干嘛?51. 他们在哪里?52. 他们是姐妹。

53. 他们会游泳。

54. 他们喜欢唱歌。

55. 他们一起上学。

56. 爷爷很健康。

57. 爷爷在看电视。

58. 爷爷不喜欢吃辣的。

59. 爷爷喜欢喝茶。

60. 爷爷在干嘛?61. 奶奶在睡觉。

62. 奶奶会做饭。

63. 奶奶喜欢养花。

64. 奶奶不会游泳。

65. 奶奶在洗衣服。

66. 她是我妈妈。

67. 她在做家务。

68. 她喜欢看电视。

69. 她在洗碗。

70. 她在看书。

71. 你们家离这里近吗?72. 你们学校离这里有多远?73. 你们都有手机吗?74. 你们公司在哪里?75. 你们会游泳吗?76. 你们在一起多久了?77. 你们一起去过旅游吗?78. 你们有什么爱好?79. 你们都是大学生吗?80. 他们公司很大。

天水方言考

天水方言考

天水方言考_天水天水方言考羲皇故里天水,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作为天水方言的一些词语,虽然现代汉语中已不常见,但其源渊十分古老,从《易经》和《诗经》中可探到天水方言的出处。

这充分反映了天水方言在纵向承传的细微末节,在一定程度上使古词语的音义至今保持着天水方言的独特的地域特色。

笔者经多年对天水方言的积累,对部分方言词汇进行整理,现简单归类表述于下。

一、名称类先后:方言把妯娌说成“先后”。

《辞海·先后》条注:先后:“旧时兄弟之妻相互的称谓。

犹妯娌。

”章炳麟《新方言·释亲属》:“山西太原以南。

兄弟妇称先后”。

《史记·考试纪》:“故见神于先后宛若”。

又韩愈《南山诗》:“或齐若朋友。

或随若先后”。

霈雨:方言把雷暴雨说成“霈雨”或“沛雨”。

《孟子·梁惠王一》载:“天然作云。

沛然下雨。

则苗脖(勃)然兴之矣”。

李白《明常赋》:“开斯之时,云油雨霈”。

沈真《贺雨赋》:“喜甘霈之流滋”。

倒灶:方言把垮台、败落、倒霉说成倒灶。

《辞海·倒灶》条注:倒灶:旧谓时运不利。

语出《太玄·灶》“灶灭其火。

唯家之祸”。

后也指事情不顺利为倒灶。

笼火:方言谓生火为笼火。

如把“生火做饭”说成笼火做饭。

《红楼梦》第九回袭人道:“脚炉手炉也交出去了,你可逼着他们给你笼了”。

二、动作类捩:方言把打犟劲、扭转说成“捩”。

如说:“这人尽捩我的腕哩,我说的话他连一句都听不进去”。

《辞海·捩》条注:“捩:扭转、韩愈《送穷文》:捩手覆羹”。

苏辙《入峡》诗:“捩柁破濆旋,畏与乱石遭”。

挐:方言把以手扶持在某一物体上起支撑作用说成“挈”,如说:“你把这根棍挐上,慢慢走。

”《说文大字典·挐》条注:“挐说文持也,从手如声”,撒和:方言把奢侈的花费和吃喝说成“撒和”或“筛和”。

如说“腊肉被那些好吃懒做的家伙撒和光了”。

“筛和”是“撒和”之转音。

《辞海·撒和》条注:“撒和:群聚冥欢”。

天水方言韵母读音及辨正

天水方言韵母读音及辨正

,
例如
:
ti a
n
伦理l
,
血n
斤两j
xn
lia
n
g
军 队 j几 d
n
u
x

如果 发不 准 后 鼻音

g
u o ,
,
可 以 在 后 鼻音 的 音 节 后 面 紧 接 上 一 个 轻 声 的
个 ,


: 例如 n
等 个人 d 吞
n
g g
e r
己n
通个 信 t o
n
g g
e x
i
n
听过 戏 t

r
n
g gu

腔后 部 的 肌 肉
,
从 听感 上 讲 些
因此
,
前 鼻韵 母 比 较 沉 闷
,
气 息 也 较 弱 , 而 后 鼻韵 母 比 较 响 亮
,
气 息也 强 一
在 描 写 较 强 的 响声 时
xn
常 用 后 鼻音 而 不 用 前 鼻 音
g lo
n
例如
:
叮当d
gda
n
g
,
轰隆 h o
问 哪 w 色n
n a
n
g
啼唠 p o
n n a
n
g p 己n g

如 果 读 不 准 前鼻音 人娜 r 己ir 春天
u e
可 以 在前 鼻音 的 音节 后 面 紧 接上 一 个轻 声 的
哪n
a ”
,
例如
:
n
a
进哪 j宜
lx
或者 在 前 鼻 音 的音 节 后 面 紧接 上 一 个 用 d

天水方言大全,我可能是一个“假天水人”

天水方言大全,我可能是一个“假天水人”

天水方言大全,我可能是一个“假天水人”语言是人类交际最直接的工具,不同的语言代表不同的文化,而文字是记录,传承文化最重要的工具! 天水方言有他独特的魅力和韵味,现在就让我们来盘点一下那些年我们一起说过的天水话,天水话博大精深,我只能说出冰山一角,大家一起补充。

1初级1.明早,后早,外后早【ming zao,hou zao,wai hou zao】解释:代表未来时,明天,后天,大后天。

2.今国【jin guo】解释:今天。

3.野国,前国,上前国【ye guo ,qian guo,shang qian guo】解释:时间单位,代表过去时,昨天,前天,上前天。

4.片传【pian chuan】释意:正常聊天的意思,例句:牛几个组撒着里,奥几个片传着里。

5.牛【niu 】解释:你们的意思,例句:牛都好着里么。

6.岁娃娃【sui wa wa】解释:小孩子,例句:大人不和岁娃娃一般见识。

7.米子【mi zi】解释:女子,例句:老王家的外个米子结婚了。

8.丫丫【ya ya】解释:阿姨,例句,岁的时候我丫丫经常给我给钱里。

9. 麻利【ma li】解释:扩庆麻擦的近义词,快得意思,例句:外家的个娃娃干活麻利很。

10.阿达【a da】解释:那里,例句:你在阿达里,我行不着。

11.攒劲【zan jin】解释:有本事,例句:外家的个娃娃真果攒劲,把房买着上海了。

12.心疼【xin teng】解释:漂亮,例句:天水的米子都长滴心疼啊。

SEE MORE →2中级1.锅邹【guo zou】名词:指天水特有的一种美食,例句:夏天天水人最爱吃锅邹。

2.散饭【san fan】名词:指天水特有的一种美食,例句:冬天一到,散饭就成了我的最爱。

3.混水【hun shui】解释:头里不清楚,骂人的话,例句:你娃怕混水这里。

4.朗西【lang xi】解释:邋遢,例句:你吃饭真果朗西。

5.罗然【luo ran】解释:厉害,麻烦,例句:外个娃娃罗然很,不了若的。

天水方言的特点作文

天水方言的特点作文

天水方言的特点作文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anshui dialect are as unique and diverseas the region itself.天水方言的特点像这个地区一样独特而多样。

One of the most distinctive features of the Tianshui dialect is its tonal quality, which sets it apart from other Chinese dialects.天水方言最具特色的一个特点是它的音调,这使它与其他汉语方言有所不同。

The Tianshui dialect is known for its use of simplified characters and distinct vocabulary, which reflects the local culture and history of the region.天水方言以其使用简化字和独特的词汇而闻名,这反映了该地区的当地文化和历史。

The syntax and grammar of the Tianshui dialect also differ from standard Mandarin, adding to its complexity and richness.天水方言的语法和句法也与标准普通话不同,增添了它的复杂性和丰富性。

In addition, the Tianshui dialect embodies the values and traditions of the local community, as it is a reflection of their way of life and social interactions.此外,天水方言体现了当地社区的价值观和传统,它是对他们生活方式和社会互动的反映。

天水方言之“来利”

天水方言之“来利”

天水方言之“来利”
当不该出手的时候,你偏偏出手了,天水人会斥责说,你来利得很。

意思是你不该出手这么早,这么快!这里的来利的意思和嘴尖毛长差不多,尖,就是尖出,突出,含有快速的意味。

当一个人待人接物,处置应对得体,深得进退之道,却惹人略有嫉妒心时,天水人会评价说,这人来利的很。

这个来利基本和“有眼色”的意思基本一致,当然也和伶俐的意思一样。

天水话的来利,显然出自麻利(动作迅速),刹利(办事不拖泥带水,毫不犹豫),利索。

利就是快速的意思,天水话中的"利,快“几乎是同义的,可互换,比如跑得快,天水人会说跑得利,说手快时说成手利,用以形容动作敏捷,迅速。

因此,所谓来利就是来得(出手)快速。

和麻利一样,来利也形容词,都是描述人的动作行为。

国语有伶俐,形容人机灵乖巧,做事干脆利落。

天水人也说伶俐,但比较特别的是,天水人一般把伶俐用于女性,很少形容男性,和伶俐类似,来利也一般特用于女性,很少形容男性,伶俐似乎侧重心智及语言乖巧的描述,来利则侧重行为动作。

从这个角度看来利似乎应写作“来俐”,鉴于有麻利,利索之利,就是快速之意思,故写作“来利”还是大众化一些。

本来“来利”形容某一个人是含有贬损的意味,所以多用于描述口惠心不至的女性,如果用男性,则就更加具有贬义了。

在实际生活中,有的人能言善察,最会见风使舵,所以往往深得信任,然而若只见于口不见于实,则只好称之为来利。

如果是推销员,那自然是需要来利的很的人,毕竟商场之外重见的机会无多。

来利一些,暖人一些,普通人瞬间的感动或就是生产力!
(2020.09.21)。

天水方言经典句子

天水方言经典句子

天水方言经典句子
1. 爷闷住了- 我压力很大。

2. 晡睡食卟盆- 午饭吃得真香。

3. 昂闹! - 去吧!
4. 车走了屯了南- 车子开走了。

5. 贩光水不多- 一无所有。

6. 叫broke - 没钱了。

7. 捦待甘- 看不清楚。

8. 摸- 那个。

9. 雷猝不及掩耳- 突如其来的灾难。

10. 边俗点去万量得够- 这次活动有很多人参加。

11. 曲嗯收沓- 屈从。

12. 拽山东里拉- 动作夸张。

13. 割蓝葬- 清算账目。

14. 雷赞- 非常好。

15. 匡蒙- 公共场所。

16. 安火奎- 冷静一点。

17. 爷闹闷头做- 我闷头做事情。

18. 説的东西- 打电话。

19. 屎世马- 倒霉的事情。

20. 经不能闹里曲均箪食- 经历过艰辛的人更懂得珍惜。

21. 安馁- 不满足,想要更多。

22. 白军- 皮肤白的人。

23. 给唱败了- 输了。

注意:以上句子为天水话方言,可能部分句子无法准确理解,仅供参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用天水方言考释【内容提要】本文就一些常用的单音节、双音节、三音节天水方言做了考释和介绍。

【关键词】天水方言;考释甘肃天水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其方言的文化积淀十分厚实。

许多至今仍广泛使用的方言词汇,在大量古代典籍和诗词曲语中,尤其是宋元以来的白话文学作品中都可以经常阅读到,如《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词话》、《儒林外史》、《红楼梦》等。

这些常用方言词汇,其表情达意的准确生动,刻画事物的形象传神,句式结构的简洁明快,语言韵律的悦耳上口,以及用字的浅显通俗,不仅极大地满足了人们日常交际的需要,而且也极大地丰富了现代汉语的词汇量,成为天水人语言交际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宝库。

我们应该在学好普通话的基础上,多多关注天水方言,积极收集、整理、介绍一些常用方言,并通过认真研究,总结天水方言与普通话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的特点和规律,使我们这些长期生活在这片热土上的天水人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使广大外地朋友也能更多地了解和掌握常用天水方言的形、音、义,从而更好地促进天水的对外开放和沟通交流,有效地推广和使用普通话。

这也是学习研究天水方言的最终目的之一。

下面笔者仅就一些常用天水方言略做考释和介绍:一、单音节天水方言罨,现代汉语读yǎn(掩)。

用作名词时,指捕鸟、捕鱼的网,用作动词时,既指用罨逋取,如左思《蜀都赋》:“罨翡翠。

”也有敷、覆盖的意思。

医疗方法中有“热罨”、“冷罨”,即热敷法、冷敷法。

在天水方言中,“罨”读àn(暗),有堵住、遮住或封闭起来等义。

如:“罨着嘴笑”,“放到罐子里罨住,免得跑味”。

有时特指用手把药送到嘴里吞服的动作,例《金瓶梅词话》第五十三回:“先将符药一把罨在口内,急把酒来大呷半碗。

”天水方言现仍常用此义。

碴,读chā(插)天水方言指烹饪食品的一种方法,即边煮边搅,多用于加工粘稠的食品,有煮、熬的意思。

如:“把面撒到开水锅里,再馇一会儿就熟了。

”又,“今天是腊月八,中午咱馇点稀米饭吃吧!”(稀米饭即天水人的腊八粥。

)另外,天水人常说“馇浆水”的“馇”亦当为此字,即指用开水将苦苣菜或芹菜之类的绿叶菜略煮之后投入浆水之中使其发酵变酸的制作方法。

搊,读chōu(抽),本义指用手指弹奏乐器。

《新唐书?礼乐志十一》:“旧以木拨弹,乐工裴神符初以手弹……后人习为搊琵琶。

”天水方言读cōu(“凑”的阴平声调),指用手搀扶。

比如,“他喝多了点,让人搊着回家了。

”《金瓶梅词话》第二十一回:“我搊你去,倒把我二只脚*(足字旁一茶叶的茶,读“cā”音)在雪里,把人的鞋也跐泥了。

”又,“连忙搊住他一只胳膊,不曾跌下来。

”遄,读chuán(传),指往来频繁而急速。

《易经》:“以事遄往”。

也指迅速,快。

《诗经?邶风?泉水》:“遄臻于卫”(迅速地回到卫国)。

又,《诗经?鄘风?相鼠》:“胡不遄死”(为什么不快点死呢)。

天水方言至今仍保留并使用“遄死”一词,不过读作duān(端),意思是快死,迅速死,为民间口语诅咒骂人的词语,表示对某人已厌烦憎恨到了极点。

在口语交际中,经常与长短的“短”字混用,应注意区分。

瀽,读jiǎn(简),形声字。

指祭祀死人礼毕,在地上浇酒或汤的动作,后来引申泛指泼(水)或倾倒(液体)。

该词在宋元时的口语中已多用。

如,关汉卿著名的元杂剧《感天动地窦娥冤》第三折窦娥道:“今日赴法场典刑,婆婆,此后遇着冬时年节,月一十五,有瀽不了的浆水饭,瀽半碗与儿吃……”张国宾《玉台镜》第三折:“便瀽到一两瓮香醪在地,浇到百十个公服朝衣”。

天水方言现在仍把“倒水”、“倒酒”叫“瀽水”、“瀽酒”。

简,天水方言用作形容词。

一是形容人的嗅觉特别灵敏,如:“他这人鼻子简得很,一点啥味道都能闻着。

”二是形容味道鲜美(多指烹饪饭菜的味道鲜美),比如:“大嫂用新蒜苗炝的浆水,味道才简的哩!”“这条鱼烧得真格简得很。

”敨,读tǒu(“透”的上声调)。

天水方言作动词,一是指把包着或卷着的东西打开,引申为把隐匿的事情揭摆出来,多用于贬义,含有挑拨搬弄是非、制造矛盾之义。

如:“敨是非”、“敨问题”等。

二是颤动、抖动,如“天太冷了,冻得人敨哩”。

也指抖动衣、被、包袱等,使附着的东西抖落下来。

如“把衣服上的灰尘敨干净。

”“床单落了好多土,好好敨一敨。

”抈,读wó(“窝”的阳平声调),折的意思。

《说文?桂馥注》:“太玄羡,上九,车轴折,其衡抈。

”(按,今人谓手折物为抈。

本此)由此可见,“抈”是比较古的汉字。

天水方言仍常用,如“抈断” 、“抈弯”、“ 抈树枝”等。

现代汉语已不收此字,天水口语仍保留使用。

二、双音节天水方言埝(niàn念)渠,天水方言专指小河沟,小水渠。

“埝”与“堤”义同。

章晋墀、王乔年《河工要义》中有“堤、埝二字,名异实同,皆积土而成,障水不使旁溢之谓也,故河工通用之”的话,说白了,“埝”就是防水筑的堤,“埝渠”就是人工构筑的有堤埂的河沟水渠。

至今,人们还习惯把村落附近的小河沟、小水渠叫“埝渠”。

如:“这条埝渠已干涸多年了。

”捻拢,本指演奏弦乐的手法。

捻是用手指搓弦,拢是手指在弦上上下按捺。

白居易《琵琶行》“轻拢慢捻抹复挑”;欧阳修《木兰花》“慢捻轻拢,玉指纤纤嫩剥葱”等,描写的就是这种弹奏指法。

天水方言引申其义,与现代汉语的“修理” 、“整治”意思大体相同。

一是指修理,如“电视出了点毛病,让他一捻拢就好了。

”“房子老漏雨,趁天晴赶紧找人捻拢以下。

”二是指为了管束、惩罚、打击等,使吃苦头:“这家伙不听话,你替我好好捻拢一下。

”“那人心术不正,喜欢在背后捻拢人,你要提防着点。

”这里“捻拢”就是收拾、整治的意思。

有人说“捻拢”即“捏弄”的音转,亦通。

下数,在天水方言中,“下”读作hā(哈)。

“下数”的表义较为灵活,常与否定副词“没”连用。

“没下数”,既可以指做事没有计划、没有条理、没有规矩、没有标准或尺度;也可以指对事情心中没有数;还可以指对某一具体物品不知数量、稀里糊涂。

如:“他这人做事从来都是想到那做到那,根本没下数。

”“这孩子不知天高地厚,简直没一点下数。

”“你别以为他不啃声就没下数了,其实,人家心里清楚着哩。

”一刬(chàn,忏,天水方言读作càn灿)。

表示范围的副词,即完全、全部、都、统统、一概等义。

如“家具一刬新的”,“这里是一刬的新楼房”。

天水有一句最流行的歇后语“狗看星宿——一刬明”,比喻什么都看不明白,什么都搞不清楚。

古代诗词曲语中比较常见,例《桃花女》剧四:“只见茫茫荡荡,一刬都是荆榛草莽。

”《竹叶舟》剧一:“一刬是贝阙珠宫,霞径云衢。

”天水方言仍保留此义并经常使用。

准究,即依照一定的标准仔细推究。

天水方言常说“没处准究”,其表义比较灵活,即可表示所说的话因可信度较差,而没法听信;也可表示所做的事因为多变,一会儿这样,一会儿那样,无法照办。

比如:“他的话根本没处准究,你也别太当真了。

”“小两口的事真是没处准究,局外人最好不要掺和。

”攒劲,在天水方言中表义特别灵活。

一可形容人很有力气。

“那人真格攒劲过火,二百斤的粮包扛上连大气都不喘。

”二可形容人很有才干,能力特别出众。

“他在同龄人当中可算最攒劲的一个,功成名就,步步高升。

”三可形容人长得漂亮,容貌好看。

“这姐妹俩长得攒劲,很招人喜欢。

”四可形容人身体健壮,精力充沛。

“老王头都七十多的人了,还是背不驼,腰不弯,身板硬朗,人攒劲得很。

”这种方言词的多义性,既丰富了我们的语言表达,又增加了正确理解和使用的难度,应注意辨析并准确运用。

三、三音节天水方言隔空子,即抽空,瞅时间。

用以形容人善于把握时间,能巧妙利用时间而见缝插针的一种麻利、机灵、迅速,是天水方言中较富传神的口语之一。

如:“尽管平时工作忙,可她总是隔空子看点书,来充实自己。

”“他这人比较散漫,说是在上班,隔空子就不见人影了。

”怪剌剌,指人的衣着打扮或言行举止与众不同,让人感到怪异或不好意思,难为情。

《金瓶梅词话》:“媳妇子什么样子怪剌剌的,不好。

”又,“街上人看着,怪剌剌的,真难为情。

”两耽了,形容事情没做成,两头都给耽搁了,哪一头也没沾上边。

《金瓶梅词话》:“我只说你收了出去,谁知你也没收,就两耽了。

”一答里,是“在一起”、“在一块”的意思。

例如:“他俩关系密切,成天在一答里。

”“当年下乡劳动,你我一答里吃,一答里住,谁还不了解谁呀。

”一浪汤,即一连串的,形容说的话或遇的事很多,而且很琐碎。

《金瓶梅词话》:“小炉匠跟着行香的走,琐碎一浪汤。

”又如,“姐妹几个碰到一起,闲话说了一浪汤。

”一世界,形容东西到处都是,既多又零乱。

此为夸张的说法。

“界”在天水方言中读作“gài”(盖)。

如:“小家伙一人呆在屋子里翻箱倒柜,东西摆了一世界,连下脚的地方都没有了。

”“他不小心挂破了口袋,米撒了一世界。

”扎扎高,专指小女孩扎的一种简单发型,即用头绳把当头顶的发束起来,形状像毽子一样,很随意,很大方,看上去活泼可爱。

扎,天水方言读作“zā”(匝),捆,缠束的意思。

现代汉语仍有此音义。

此外,还有多音节以及格式比较固定的天水方言成语,诸如:古眉怪眼(比喻人或事物奇特,怪模怪样,不常见)、三棱暴翘(形容物体没个正形,很不成样子)、括净麻嚓(极言人的动作迅速、麻利)、剜眉钻眼(形容人挖空心思,千方百计想搞出点名堂的一种情态)等等,限于篇幅,这里就不一一举例了。

总之,天水方言量大面广,丰富多彩,做好天水方言的收集、整理、考释、介绍工作,可以更好地为天水地方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和繁荣发展服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