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性消毒制度
小学预防性消毒制度

小学预防性消毒制度
为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做好学校传染病发生后的消毒工作,防止学校传染性疾病的传播和蔓延,特制订消毒制度。
一、消毒负责部门
校长为主要负责人,学校总务处及相关人员具体实施消毒方案。
二、消毒时间:每天下午放学后,进行全面消毒。
三、消毒范围
1.校门内外方圆10米范围内,门卫及值班人员负责对校门口进行消毒。
(每天五放学后)
2.下班前教师对自己办公室桌椅、门扶手、电脑键盘、打印机、窗户把手、开关等进行消毒。
3.教室内桌椅、门扶手、窗户、白板、黑板、开关等,学校环境、教学楼走廊、厕所、以及手可以触摸的地方,由总务处安排保洁员进行消毒。
4.功能室地面、桌椅、门扶手、玻璃窗、窗台,使用仪器等,由功能室负责老师进行酒精擦拭消毒工作。
四、消毒药品浓度配置:由校医按照要求进行指导配比。
五、消毒方式
1.教室放学后消毒员(保洁员)对桌椅面、门把手、窗户把手、多媒体柜面、白板、黑板、开关等触摸过的地方进行擦拭消毒,教室垃圾桶用消毒液进行喷洒消毒。
2.放学后负责功能室老师对对桌椅、门扶手、窗户把手等触摸过的地方,用消毒液擦拭进行消毒。
3.放学后消毒员(保洁员)对校园环境、教学楼、厕所进行喷洒消毒(根据实际情况)。
4.下班前教师对自己办公室桌椅、门扶手、电脑键盘、打印机、窗户把手、开关等进行擦拭消毒。
六、每日每次消毒完成后,消毒人员均要如实填写《消毒记录表》。
七、负责消毒人员应尽职敬业,不得懈怠。
凡未按要求进行消毒的班级、各室、需要消毒的场所等,将追查消毒负责人。
幼儿园疾病防控消毒制度

幼儿园疾病防控消毒制度
为了进一步有效地防范新冠状病毒疫情的传播,确保全园师生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在新冠状病毒疫情流行季节,我园安排专人或教师在培训后切实认真开展通风与预防性消毒工作,具体如下:
1.通风:教室等场所要保持良好通风:每日至少开窗通风二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
2.教室消毒:坚持每天早晚两次用84消毒液进行喷洒消毒(室内无幼儿学生)。
3.体育器材消毒:用过的体育器材及大型玩具必须每天消毒,并在阳光下曝晒4小时以上。
4.洗手盆消毒:每天清洗并用高锰酸钾消毒液擦拭消毒一至两次。
5.厕所:每天用白石灰粉在幼儿学生离开园所时干洒。
6.门把手、桌椅板凳台面、墙面等:每天对物体表面用84消毒液擦拭或者喷洒。
7.园所消毒:在园所内的各个角落及幼儿学生能涉足到的活动场所,坚持每天喷洒消毒液。
8.做好消毒工作记录。
XXX幼儿园
XXXX年XX月XX日。
幼儿园预防性消毒制度

幼儿园预防性消毒制度
一、加强晨间检查,要求幼儿入园时用流动水洗手(擦手毛巾、晨检牌,每天用2%文华强效消毒液浸泡20分钟。
、
二、体温表用3、5%文华强效消毒剂浸泡30分钟,压舌板采用蒸汽消毒法。
三、每天注意教室通风换气,冬天每天定时开窗数次。
四、每日用2%文华强效消毒剂进行揩擦消毒地面、门窗、桌椅、围杆等,每周五进行玩具消毒,用2%文华强效消毒剂浸泡20分钟或阳光曝晒。
五、每天幼儿午餐前15分钟用2%文华强效消毒剂进行饭桌揩擦消毒,要求消毒后自然干燥。
六、认真做到碗、茶杯、毛巾等一人一用,用后蒸汽消毒。
七、每月清洗被褥一次,每周勤晒被子及垫被,夏季席子要求每天用温水揩擦,一周用消毒水擦一次,晾干为宜。
八、幼儿与工作人员用餐前及大小便后用肥皂、流动水冲洗干净。
九、冬春季节好发病,可适当服用板蓝根、姜茶来预防,对各班进行空气消毒,食醋熏、或过氧乙酸硼喷雾。
学校预防性消毒

• 毛巾:个人专用,每日清洗 首选煮沸消毒
也可用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 30分钟后用清水清洗干净 • 被褥:个人专用,定期清洗晾晒
• 学生洗手 入校 入厕前后 就餐饮水前
• 工作人员洗手 接触学生及其用品前 处理粪便后 配餐前等
手 卫 生
天
魔
使
鬼
的
的
手
手
用肥皂和水洗手的方法
用水把手沾湿用
按使用说明书
适用于环境、水、餐具、果蔬、诊疗用品消毒
• 浸泡消毒剂量
一般污染:250~500mg/L
30min
芽胞、结核:1000~2000mg/L 60min
• 注意:去离子水配制
用于金属制品,应加防锈剂
• 特点:中效、低毒、对皮肤无刺激无黄染;对金 属有腐蚀性;受有机物影响大;稳定性好
• 用途:皮肤、粘膜消毒 • 用法:浸泡、擦拭,浸泡250mg/l,30min;擦拭
• 水龙头、门把手、楼梯扶手:清洁的基础 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擦拭作用约5分钟后清理 干净。
卫生间、厕所消毒
1. 必须有良好的自然通风或排风设施, 及时排出污秽空气,保持空气清新。
2.设置足够的水龙头,备有肥皂或洗 手液,便后流水洗手。
3.便池必须不间断流水冲洗,便池内 应无排泄物。
4.地面、墙面、便池、洗手池水龙头 等 用 有 效 氯 为 1000mg/L ~ 1500mg/L 含 氯 消毒剂或0.5%过氧乙酸喷洒或冲洗擦拭。
学校预防性消毒
主要内容
一、目的与意义 二、法律依据 三、组织管理 四、技术措施 五、消毒剂的正确选用
• 切断传播途径 • 预防和控制学校传染病的流行 • 保障师生健康
学校是学生生活与受教育的场所,而 儿童是社会成员中最脆弱的群体,儿童在 集体生活条件下相互密切接触,如果疏于 管理则易引起疾病的传播和流行。所以学 校卫生保健消毒工作是公共卫生的重要方 面,必须加强管理,严防传染病、食物中 毒的发生,确保集体儿童健康。
动物防疫消毒制度范文(4篇)

动物防疫消毒制度范文一、总则为了加强动物防疫工作,确保动物健康,维护农业生产安全,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动物防疫单位,包括畜禽养殖场、动物园、实验室等。
三、动物防疫消毒工作机构设立专门的动物防疫消毒工作机构,负责协调、组织和实施动物防疫消毒工作。
四、动物防疫消毒工作人员1. 动物防疫消毒工作人员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定期接受培训,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
2. 动物防疫消毒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工作纪律和操作规程,保证工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3. 动物防疫消毒工作人员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保障工作的合法性和安全性。
五、动物防疫消毒设备和物品1. 动物防疫消毒设备应具备相关的防护功能,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
2. 动物防疫消毒物品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确保消毒效果和安全性。
3. 动物防疫消毒设备和物品应定期维护和检修,保持其正常工作状态。
六、动物防疫消毒制度1. 动物防疫消毒工作计划应定期制定,并按照计划进行实施,确保全面完成工作任务。
2. 动物防疫消毒工作应按照科学、规范和系统的原则进行,确保工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3. 动物防疫消毒工作应按照防疫周期和防疫路径进行,确保工作的连续性和一致性。
4. 动物防疫消毒工作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确保工作的合法性和安全性。
七、动物防疫消毒工作程序1. 预防性消毒:定期对动物棚舍、设备、饮水设施等进行消毒,杀死病原体,防止疫情的发生。
2. 疑似疫点消毒:对疑似疫情发生的动物场所进行消毒,杀死病原体,隔离疫情,阻止疫情传播。
3. 疫点消毒:对已发生疫情的动物场所进行消毒,杀死病原体,清除疫情,恢复正常生产。
4. 动物运输车辆消毒:对动物运输车辆进行定期消毒,杀死病原体,防止疫情的传播。
5. 动物卫生室、养殖场设施消毒:对动物卫生室、养殖场设施进行定期消毒,杀死病原体,保持卫生。
八、动物防疫消毒工作记录1. 动物防疫消毒工作应有详细的工作记录,记录工作的时间、地点、内容等信息。
动物防疫消毒制度(四篇)

动物防疫消毒制度一、消毒的概念(一)消毒的定义。
消毒是指用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方法清除或杀灭畜禽体表及其生存环境和相关物品中的病原微生物的过程叫消毒。
(二)消毒的目的和意义。
消毒的目的是切断传播途径,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传播和蔓延。
消毒不能消除患病动物体内的病原体,仅是预防和消灭传染病的重要措施之一,它需配合免疫接种、隔离、杀虫、灭鼠、扑灭和无害化处理等措施才能取得成效。
二、消毒的种类根据消毒的具体目标可分以下三种:(一)预防性消毒:为了预防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发生,对畜禽舍、场地环境、人员、车辆、用具和饲料、饮水等进行的定期、反复的消毒。
(二)随时消毒(也可称紧急消毒)。
指在发生传染病时,为了及时消灭从患病动物体内排除的病原体而采取的应急性消毒措施。
消毒的对象包括畜禽所在的圈舍、隔离场地以及被病畜禽分泌物、排泄物污染和可能污染的一切场所、用具和物品。
随时消毒应及时进行,并且要多次消毒。
(三)终末消毒。
在最后一头病畜禽痊愈或死亡(扑杀)后,经过一个潜伏期的监测,未出现新的病例,在解除封锁前,为了消灭疫区内可能残留的病原体而进行的疫区全面彻底的最后大消毒。
终末消毒后经验收合格即可解除封锁。
三、防疫消毒的原则(一)使用的消毒药必须高效低毒,消毒器械最好为高压喷____,消毒面积小的场地或散养户也可用动力喷雾器。
(二)消毒程序。
在未发生疫情的场地为,清扫-冲洗-消毒;已发生疫情的场地为,消毒-清扫-消毒。
(三)消毒前要认真对使用的消毒药进行检查,使用合格产品。
(四)严格按要求正确配臵消毒药物,保证使用浓度的准确。
(五)根据消毒的对象和环境情况,保证消毒药物的使用剂量。
四、消毒方法(一)物理消毒1、机械消毒。
指用清扫、洗刷、通风和过滤等手段机械清除病原体的方法。
清扫。
清除畜禽舍、场地、环境和道路等场所的粪便、垫料、剩余饲料、尘土和废弃物等。
清扫工作要做到全面彻底,不留任何死角,不遗漏任何地方。
洗刷。
对水泥地面、饲槽、水槽、用具或动物体表用清水或消毒液进行洗刷或用高压水龙头冲洗。
消毒隔离制度

消毒隔离制度标题:消毒隔离制度引言概述:消毒隔离制度是一种重要的健康管理措施,旨在预防疾病的传播和控制疫情的蔓延。
本文将从消毒隔离制度的定义、目的、实施方式、注意事项和效果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消毒隔离制度的定义1.1 消毒隔离制度是指通过对人员、物品和环境进行消毒处理和隔离措施,阻断病原体传播途径,保护健康。
1.2 消毒隔离制度是一种预防性的卫生措施,旨在减少疾病传播和控制传染病的发生。
1.3 消毒隔离制度在医疗机构、食品加工企业、公共场所等各个领域都有广泛应用。
二、消毒隔离制度的目的2.1 预防疾病传播:通过消毒处理和隔离措施,减少病原体在人员、物品和环境之间的传播。
2.2 保护健康:有效实施消毒隔离制度可以保护人们的健康,降低感染疾病的风险。
2.3 控制疫情蔓延:在疫情爆发或者传播的情况下,消毒隔离制度可以有效控制疫情的蔓延,保护社会公共卫生。
三、消毒隔离制度的实施方式3.1 人员消毒:要求人员在进入特定场所或者接触特定物品前进行消毒处理,如洗手、穿戴防护用具等。
3.2 物品消毒:对进出特定场所的物品进行消毒处理,如食品、医疗器械、办公用品等。
3.3 环境消毒:对工作场所、公共场所、医疗机构等进行定期消毒处理,保持环境清洁卫生。
四、消毒隔离制度的注意事项4.1 选择合适的消毒剂:根据不同场所和物品的特点选择适合的消毒剂,确保消毒效果。
4.2 遵守消毒规范:严格按照消毒操作规范和程序进行操作,确保消毒隔离措施的有效性。
4.3 定期检查和评估:定期检查消毒设施和消毒效果,及时调整和改进消毒隔离制度。
五、消毒隔离制度的效果5.1 预防疾病传播:有效的消毒隔离制度可以有效预防疾病传播,保护人们的健康。
5.2 控制传染病:消毒隔离制度在传染病防控中起到关键作用,可以有效控制疫情的蔓延。
5.3 保障公共卫生:通过实施消毒隔离制度,可以提高公共场所和环境的卫生水平,保障公共卫生安全。
结语:消毒隔离制度是一种重要的健康管理措施,对于预防疾病传播、保护健康和控制疫情蔓延具有重要意义。
防疫消毒管理制度范本(4篇)

防疫消毒管理制度范本一、禁止外来人员及车辆随意进入羊场,如特殊情况需进入,必须经过相关领导同意;凡进入羊场的人员都必须登记和消毒,经消毒通道鞋底踩过消毒池,并在臭氧或紫外线消毒间消毒____分钟后方可进入。
二、消毒间必须每天打扫,并喷洒配比合理消毒液;消毒池每周更换____次消毒池药液;定期检修消毒设施,保证消毒质量。
三、消毒药具有刺激性或腐蚀性,根据消毒对象选择合适的消毒液;羊舍的消毒需用高效、低毒药物;羊舍消毒后及时通风,避免羊群引起消毒剂的中毒。
四、消毒药宜现配现用,控制好消毒机的雾化效果,且易直接将喷枪对着羊体喷射;要求消毒人员必须配戴口罩、手套、穿工作服,做好自我防护。
五、消毒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消毒药液说明配比,保证消毒液有效浓度;每月使用的消毒药品必须有____种以上交替使用,避免细菌产生耐药性,降低消毒效果。
六、合理安排消毒时间,消毒应避开阴雨天,选择晴朗无风天气进行。
七、要求羊场环境每月消毒____次,羊舍每周消毒____次,另外根据疫情流行季节和受周围疫情威胁程度可临时增加消毒密度。
八、羊场工作人员出羊场要更换工作服,回场时必须经过消毒通道和消毒间,进行严格消毒后方可进入场区;场内工作人员每周将自己工作服清洗消毒____次。
九、种羊引进前先对羊舍进行严格冲洗、____次消毒,至少空圈一周羊群方可进入。
十、搞好羊场环境卫生,圈舍饲喂通道每次饲喂结束后及时清扫,羊舍周围环境每天清扫____次。
及时清理羊场剩余草节、垫草、垃圾粪便,送堆粪场发酵处理。
十一、制定产房消毒制度,分娩母羊进入产房前先将产房进行清洗消毒,母羊分娩前必须对乳房、外阴进行消毒,分娩后及时清理、清洗胎衣、血迹污物。
防疫消毒管理制度范本(二)为加强动物卫生安全及人员安全,规范消毒程序,预防动物疫病发生、传播,根据《动物园管理制度规范》及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1、动物防疫人员、兽医人员必须坚持严格的消毒制度,执行消毒程序,做到组织、安排消毒工作到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预防性消毒制度
消毒对象消毒要
求消毒
方式
消毒方
法
操作要点作用
时间
注意事
项
室内空气(包括教室、活动室、寝室、卫生间、厨房、保健室、隔离室等)1、坚持
每天开
窗通风
换气,
每次至
少20~
30分钟
2、每周
使用药
械消毒
2~3次
紫外线
灯
门窗关
闭进行
照射
1、每立方米空间装不
少于1瓦或每10~15
平方米平面装30瓦紫
外线灯一盏
2、强度不低于70微
瓦/平方厘米
3、国产紫外线灯管使
用期限为1000小时,
故每支灯管每次使用
后均应记录使用时
间,累计达到使用期
限应及时更换
每次
60~
120
分钟
每次照
射后开
窗通风1
小时,以
减少臭
氧对人
的危害
过氧乙
酸
门窗关
闭加热
熏蒸
按每立方米空间用
15%溶液7ml,即每立
方米空间用原液1克
计算
每次
60
分钟
作用1
小时后
开窗通
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