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睑下垂

合集下载

上睑下垂-PPT文档资料

上睑下垂-PPT文档资料
三、有无上睑迟滞(lid lag)现象
四、上直肌及其他眼外肌的检查
Bell现象
无、视力检查
六、其他检查:新斯的明试验;咀嚼运动;测定斜 视度;Schirmer试验;角膜知觉试验; Müller 肌能试验
手术方法的选择
提上睑肌肌力弱(<4mm):利用额肌的悬吊手 术 提上睑肌肌力良好及中等(≥4mm): 提上睑肌缩短术 提上睑肌肌力>9mm:提上睑肌缩短术 睑板-结膜-Müller肌切除术 睑板-腱膜切除术 腱膜性上睑下垂:提上睑肌腱膜修复术 提上睑肌腱膜折叠术
术前缩短量的估计 确定缩短量的依据:1、提上睑肌肌力
2、上睑下垂的类型 3、下垂的程度 4、提上睑肌的弹性
5、要求矫正的程度
提上睑肌缩短术
缩短量的确定,通常遵循下列原则 每矫正1mm的下垂量,需缩短4~6mm。 肌力为4mm者,以6mm计算; 肌力为5~7mm者,以5mm计算; 肌力≥8mm着,以4mm计算。
提上睑肌缩短术
先天性上睑下垂 缩短量应>10mm。
老年性上睑下垂
缩短量应<10mm。
睑板-结膜-Müller肌切除术
适应证
提上睑肌肌力>10mm,下垂量在 1.5~2mm的先天性上睑下垂、腱膜性 上睑下垂、Horner综合征病例。
手术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1、矫正不足 2、矫正过度 3、眼睑闭合不全(兔眼)及暴露性角膜炎 4、穹窿部结膜脱垂 5、睑内翻倒睫 6、睑外翻 7、上睑皱襞不对称 8、睑缘角状畸形或弧度不佳
手 术 时 间
一般先天性上睑下垂:3~5岁以后为宜, 学龄前 严重的先天性上睑下垂:在麻醉安全的 前提下,1岁左右 外伤性上睑下垂:伤后1年病情稳定后 神经源性上睑下垂:病情稳定6个月后

上眼睑下垂

上眼睑下垂

上眼睑下垂上眼睑下垂的类型1、先天性上睑下垂,为先天发育畸形,多为双侧,可为常染色体显性或隐性遗传,占所有分类的80%左右,是由于提上睑肌发育异常而致其功能减弱,甚至丧失;2、后天性上睑下垂,其原因有外伤性、神经原性、肌原性及机械性,由于动眼神经麻痹或重症肌无力所致;3、机械性上眼睑下垂,眼睑本身的疾病,如重症沙眼、睑部肿瘤等,使眼睑重量增加而引起。

4、假性上睑下垂,无眼球、小眼球、眼球萎缩及各种原因导致眶脂肪或眶内容物减少,可引起上睑下垂。

外观上睑呈下垂状态,但客观检查提上睑肌功能正常,上睑真实位置也正常,常见于上睑皮肤松弛,上睑缺乏支撑,特发性睑痉挛。

上眼睑下垂的治疗不同的类型,选择的手术方式是不一样的。

归纳下来大致可分为两类:一、通过提上睑肌缩短或缩短加肌止缘前移,以增强提上睑肌的功能;二、借助邻近肌肉或植入物加强或替代提上睑肌的作用,如利用额肌、上直肌牵引提高上睑缘位置等。

1、提上睑肌缩短术:可分为经结膜切口(内切口法)和经皮肤切口(外切口法)或结膜和皮肤联合切口的方法。

适应于:双侧或单侧轻度或中度先天性上睑下垂,且提上睑肌仍有部分功能者(提上睑肌的肌力在5mm或5mm以上)。

亦可用于后天引起的腱膜性上睑下垂。

特点:此种手术方法保持了肌肉原有的行走与运动方向,是比较符合眼睛的生理要求的,术后效果也比较理想。

但是,此法仅限于提上睑肌有部分功能的轻、中度的上睑下垂,如提上睑肌功能较差(提上睑肌肌力不足5mm),进行提上睑肌缩短或再加肌止缘前移,手术效果可能不理想,如该肌功能完全缺失,则更难奏效,勉强进行大量肌缩短,术后会导致严重睑闭合不全、复视等严重并发症。

2、额肌提吊术:额肌提吊术有两种方式:(1)、利用各种材料或组织的帮助将睑板和额肌联结起来,间接利用额肌肌力,矫正上睑下垂。

目前应用的材料和组织有自体宽筋膜、皮肤、肌肉、同种异体硬脑膜、同种异体巩膜、丝线、银线、不锈钢线、硅胶条等。

其中以自体宽筋膜较好,它植入后不会被排斥,不会延长,手术后睑裂高度和眼睑形态稳定。

上睑下垂

上睑下垂

上睑下垂概述:概述:上睑下垂(ptosis)系指提上睑的肌肉——提上睑肌(动眼神经支配)和Müller平滑肌(交感神经支配)的功能不全或丧失,以致上睑呈部分或全部下垂。

轻者遮盖部分瞳孔,严重者则全部瞳孔被遮盖,不仅有碍美观和影响视力,先天性者还可造成重度弱视。

为了克服视力障碍,患者常紧缩额肌,借以提高上睑缘的位置,使额部皱纹加深,眉毛高竖。

如果双侧上睑下垂则需仰首视物,形成一种仰头皱额的特殊(“望天”)姿态。

上睑下垂可以是单侧或双侧;类型有先天性和后天性。

流行病学:流行病学:目前尚无与此有关的临床流行病学资料。

病因:病因:先天性上睑下垂(congenital ptosis)以双侧多见,有遗传性可以是显性或隐性遗传。

主要原因是动眼神经核发育不全或提上睑肌发育不全所致。

前者除上睑下垂外常伴有其他眼外肌麻痹或小睑裂和内眦赘皮等,后者通常为单纯性上睑下垂。

后天性上睑下垂(acquired ptosis)可因眼睑本身的病变引起,也可因神经系统或其他全身性疾患。

发病机制:发病机制:下垂发生的原因无外乎眼睑本身重量的增加和(或)提上睑肌肉及支配神经功能不同程度的异常。

先天性上睑下垂从手术和尸体解剖中发现有以下几种情况:提上睑肌完全缺如,或与上直肌融合;肌肉发育不良,为一薄带;肌肉被纤维条索取代;肌肉上端异位;肌肉有明显的萎缩性改变,但并不累及Müller平滑肌纤维。

临床表现:临床表现: 1.先天性上睑下垂分以下几种 (1)单纯性上睑下垂:占所有先天性上睑下垂病例的3/4。

由于提上睑肌与上直肌在发育过程中存在着密切关系,因此部分患者可同时呈现两种肌肉的功能障碍,即除上睑下垂外,眼球上转功能也受限制。

(2)上睑下垂伴有其他眼睑先天异常如内眦赘皮、睑裂狭小等。

(3)上睑下垂伴随其他眼外肌麻痹:如上直肌、下斜肌麻痹或动眼神经麻痹。

(4)Marcus-Gunn现象:多为单侧。

当咀嚼张嘴或将下颌朝向健侧运动时则下垂的眼睑可突然举起。

上睑下垂讲课PPT课件

上睑下垂讲课PPT课件

药物治疗:使用药物来缓解上睑下垂的症状,例如使用眼药水或口服药物。
物理治疗:通过物理疗法来改善上睑下垂,例如使用按摩或电刺激等方法。
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的上睑下垂,手术可能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手术方法包括上睑提肌缩 短术、上睑提肌折叠术等。
辅助治疗:除了上述治疗方法外,还可以采用一些辅助治疗措施,例如佩戴眼镜或隐形眼镜来 改善视力等。
药物治疗原理:通过药物作用,增强提上睑肌的力量,使上睑下垂得到改善。 常用药物:抗胆碱酯酶药物,如新斯的明等。 药物治疗优点:无创、无痛、无风险,对于轻度上睑下垂效果较好。 药物治疗缺点:对于重度上睑下垂效果不明显,需要配合其他治疗方法。
上睑下垂手术的适应症:适用于先天性上睑下垂、后天性上睑下垂等患者 手术方法:包括提上睑肌缩短术、额肌瓣悬吊术等 手术效果:通过手术可以改善上睑下垂的症状,提高视力和生活质量 注意事项:手术后需注意眼部护理,定期复查,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汇报人:
目录
CONTENTS
上睑下垂的定 义:上睑下垂 是指上眼睑无 法正常抬起, 导致眼睛无法 完全睁开的症
状。
上睑下垂的分 类:根据病因 的不同,上睑 下垂可以分为 先天性上睑下 垂和后天性上 睑下垂两类。
先天性上睑下 垂通常是由于 动眼神经核或 上睑提肌发育 不良所致,多 数患者需要手

如有异常症状, 应及时就诊并
告知医生
汇报人:
术前准备:确保手术环境清洁, 患者无感染病灶,眼部无化妆品 残留。
操作技巧:熟练掌握手术器械的 使用方法,保持手术过程中的无 菌操作,避免损伤其他眼部组织。
手术过程:根据患者上睑下垂程 度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如提上 睑肌缩短术、额肌瓣悬吊术等。
注意事项:术后定期换药、拆线, 保持眼部清洁,避免剧烈运动和 眼部受到外力冲击。

上睑下垂ppt课件

上睑下垂ppt课件
7
上睑下垂病因及分类
二、后天性上睑下垂 1、腱膜性上睑下垂(最常见):退行、外伤、
手术、接触镜、药物等 2、神经源性上睑下垂 3、肌源性上睑下垂 4、外伤性上睑下垂 5、机械性上睑下垂
8
上睑下垂病因及分类
按下垂程度 1、轻度(1-2mm) 2、中度(3-4mm) 3、重度(≥4mm)
9
上睑下垂的检查
提上睑肌折叠术,下垂量≤2mm,还可选 择做睑板-结膜-Muller肌切除术 4、腱膜性:提上睑肌腱膜修复 5、 Macus-Gunn’s综合征:提上睑肌切断+ 额肌悬吊术
18
上睑下垂并发症
一、矫正不足 二、矫正过度 三、暴露性角膜炎 四、上睑内翻倒睫 五、睑裂闭合不全 六、上睑迟滞 七、穹窿部结膜脱垂 八、眉额区血肿 九、双眼重睑不对称几睑缘角状畸形或弧度不佳 十、上睑外翻 十一、感染
外肌,致使眼球向上及轻度外旋(上直肌, 下斜肌)
22
23
3、Horner:上睑下垂(Muller肌交感神经支 配异常)、瞳孔缩小、面部不对成性无汗。
4、额肌肌力:上述正确 5、Macus-gunn’s综合征:三叉神经核的翼外
神经部分与提上睑肌的神经核区域存在异常 联系,或三叉神经与动眼神经之间在周围发 生运动支的异常联系。随年龄增长,逐渐消 失。一般情况下青春发育期后仍有下垂明显 者,才考虑手术。提上睑肌切断+额肌悬吊
24
6、伴上睑迟滞的上睑下垂:提缩手术量因保 守一:眼睑闭合时,反射性冲动到达眼
外肌,致使眼球向上及轻度外旋。 眼球各方位运动
14
上睑下垂的检查
六、有无上睑迟滞 只出现在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由于提上睑肌
外角、内角或上横韧带太紧或提上睑肌纤维 化所致

上睑下垂健康教育资料-(含基本知识、治疗方案、预防措施)

上睑下垂健康教育资料-(含基本知识、治疗方案、预防措施)

上睑下垂健康教育资料(含基本知识、治疗方案、预防措施)上睑下垂指提上睑肌和米勒平滑肌的功能不全或丧失,以致上睑呈现部分或全部下垂,轻者遮盖部分瞳孔,严重者瞳孔全部被遮盖,先天性者还可造成弱视。

正常上眼睑的位置在上方角膜缘下1-2毫米,下睑缘与下方角膜缘平行,上下睑缘之间的距离称为睑裂,西方人约9毫米,东方人约7-8毫米。

当各种原因造成上睑缘位置低于上方角膜缘下2毫米,以致上睑遮盖部分或者全部瞳孔引起视物障碍,称为上睑下垂。

上睑下垂患者往往会过分收缩额肌或仰视来摆脱视物障碍,不仅影响外观和容貌,还影响视野和视力发育等视觉功能。

1基本知识上睑下垂有多种分类方法。

根据睑缘高度或者瞳孔被遮挡的程度分为轻、中、重度。

去除额肌作用,上睑缘位于瞳孔上缘为轻度,位于瞳孔上缘和遮盖瞳孔1/2为中度,遮盖瞳孔超过1/2者为重度。

病因分类更有助于对疾病的全面认识、诊断和治疗。

以下是综合的分类方法:一、先天性上睑下垂。

是上睑下垂中最常见的类型,多因提上睑肌发育不全,或者支配它的神经(周围性和中枢性)发育障碍所致。

临床上根据上睑下垂是否伴有眼部或者其他部位的异常,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1.单纯性上睑下垂。

最为常见,它是因为提上睑肌发育异常导致其功能减弱或丧失,不伴有眼外肌的功能障碍或者其他部位的异常。

2.上睑下垂伴眼外肌麻痹。

占先天性上睑下垂的12%, 临床上除上睑下垂外还伴有上直肌或者下斜肌麻痹,导致眼球上转受限,多因中枢性神经发育障碍造成。

3.上睑下垂综合征。

表现为上睑下垂、小睑裂、倒向型内眦赘皮和内眦间距增宽,称之为小睑裂综合征,有时还可伴发小眼球、睑缺损、多指(趾)或并指(趾)畸形。

4.协同性上睑下垂。

下颌-瞬目综合征,表现为静止时一侧上睑下垂,当咀嚼、张口、下颌向对侧移动时,下垂的上睑突然抬起,达到正常,甚至超过对侧正常眼睑高度。

这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先天性上睑下垂,其原因可能是三叉神经核的翼外神经部分与提上睑肌的神经核区之间存在异常的联系,或者是三叉神经与动眼神经之间发生运动支的异常联系。

上睑下垂的科普知识PPT

上睑下垂的科普知识PPT
上睑下垂的科 普知识PPT
目录 Introduction 症状和表现 治疗和管理 预防和注意事项 常见问题解答 结论
Introduction
Introduction
什么是上睑下垂? 上睑下垂的原因是什么?
Introduction
上睑下垂对视力和外观的影响有多大?
症状和表现
症状和表现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患有上睑下 垂? 上睑下垂的主要症状是什么?
常见问题解答
常见问题解答
上睑下垂与眼袋有什么区别? 上睑下垂手术有风险吗?
常见问题解答
上睑下垂会不会复发Leabharlann 如何避免复发?结论结论
上睑下垂是一种常见的眼部问 题,早期的诊断和治疗非常重 要。
合理的生活习惯和寻求专业医 疗保健的建议都是预防和管理 上睑下垂的关键。
谢谢您的观 赏聆听
症状和表现
如何区分上睑下垂和其他类似问题?
治疗和管理
治疗和管理
上睑下垂有哪些治疗选项? 哪些情况下需要手术治疗?
治疗和管理
手术治疗上睑下垂的过程是怎样的?
预防和注意事 项
预防和注意事项
有没有预防上睑下垂的方法? 上睑下垂术后需要注意哪些事 项?
预防和注意事项
长期护理和管理上睑下垂的建议与技巧

上睑下垂的科普知识

上睑下垂的科普知识
早期干预有助于改善视觉功能。
何时需要就医? 伴随其他症状
如出现眼痛、视力模糊或其他不适,应及时咨询 医生。
这些症状可能提示潜在的严重问题。
如何治疗上睑下垂?
如何治疗上睑下垂?
手术治疗
重睑术或提肌缩短术等手术可以矫正上睑下垂。
手术的选择依赖于病因和严重程度。物或物理治疗来改善症 状。
谁容易发生上睑下垂? 特定疾病患者
患有神经系统疾病或肌肉疾病的人群更容易发生 上睑下垂。
定期检查和早期诊断可以帮助管理这些情况。
何时需要就医?
何时需要就医? 症状加重
如果发现上睑下垂的症状逐渐加重,建议及时就 医。
医生可以进行详细检查并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何时需要就医? 影响视力
如果上睑下垂影响了视力或生活质量,应尽快寻 求专业帮助。
上睑下垂的科普知识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上睑下垂? 2. 为什么会发生上睑下垂? 3. 谁容易发生上睑下垂? 4. 何时需要就医? 5. 如何治疗上睑下垂?
什么是上睑下垂?
什么是上睑下垂?
定义
上睑下垂是指上眼睑位置过低,遮盖了部分或全 部瞳孔。
这可能影响视力并导致外观上的不对称。
什么是上睑下垂?
症状
患者可能会出现视力模糊、眼睛疲劳或头痛等症 状。
长期的上睑下垂可能导致眼部不适或视力问题。
什么是上睑下垂?
类型
上睑下垂可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者在病因和 处理方法上有所不同。
先天性下垂通常是遗传因素造成的,而后天性下 垂可能由神经损伤、肌肉疾病或其他因素引起。
为什么会发生上睑下垂?
为什么会发生上睑下垂? 遗传因素
先天性上睑下垂通常与遗传有关,某些家族可能 有更高的发病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睑下垂
李兴珊 2017.09.18
眼睑解剖
正常成人睑裂高度:8-9mm 长度:26-28mm 上睑缘位于角膜上缘下约2mm 下睑缘与角膜下缘相切 上睑高度(眉睑距)15-16mm
上睑下垂诊断
正常人在无额肌参与情况下双眼向正前方平视 时,上睑覆盖上方角膜缘超过2mm以上
上睑下垂病因及分类
按病因分 一、先天性上睑下垂:提上睑肌发育不良或其 支配中枢性或周围性神经发育障碍 1、单纯性上睑下垂(最常见) 2、上睑下垂伴眼外肌麻痹 3、睑裂狭下综合征(上睑下垂、睑裂狭小、 内眦间距增宽、倒向型内眦赘皮) 4、下颌-瞬目综合征(Macus-Gunn’s综合征)
上睑下垂病因及分类
上睑下垂病因及分类
上睑下垂病因及分类
二、后天性上睑下垂 1、腱膜性上睑下垂(最常见):退行、外伤、 手术、接触镜、药物等 2、神经源性上睑下垂 3、肌源性上睑下垂 4、外伤性上睑下垂 5、机械性上睑下垂
上睑下垂病因及分类
按下垂程度 1、轻度(1-2mm) 2、中度(3-4mm) 3、重度(≥4mm)
2、bell’s现象各眼外肌作用力方向 Bell’s现象:眼睑闭合时,反射性冲动到达眼 外肌,致使眼球向上及轻度外旋(上直肌, 下斜肌)
3、Horner:上睑下垂(Muller肌交感神经支 配异常)、瞳孔缩小、面部不对成性无汗。 4、额肌肌力:上述正确 5、Macus-gunn’s综合征:三叉神经核的翼外 神经部分与提上睑肌的神经核区域存在异常 联系,或三叉神经与动眼神经之间在周围发 生运动支的异常联系。随年龄增长,逐渐消 失。一般情况下青春发育期后仍有下垂明显 者,才考虑手术。提上睑肌切断+额肌悬吊
上睑下垂的检查
三、下垂量的测定 1、角膜反光点与上睑距离(MRD):正常45mm 2、上睑缘遮盖角膜距离 3、两侧睑裂高度
上睑下垂的检查
四、提上睑肌及额肌肌力测定 提上睑肌13.37±2.55mm 额肌7.92±2.74mm
上睑下垂的检查
五、眼外肌检查 Bell’s现象:眼睑闭合时,反射性冲动到达眼 外肌,致使眼球向上及轻度外旋。 眼球各方位运动
上睑下垂手术
二、手术方式选择 1、提上睑肌肌力<4mm:额肌悬吊手术 2、提上睑肌肌力4-9mm:提上睑肌缩短术 3、提上睑肌肌力≥10mm:提上睑肌缩短或 提上睑肌折叠术,下垂量≤2mm,还可选 择做睑板-结膜-Muller肌切除术 4、腱膜性:提上睑肌腱膜修复 5、 Macus-Gunn’s综合征:提上睑肌切断+ 额肌悬吊术
6、伴上睑迟滞的上睑下垂:提缩手术量因保 守一点。
上睑下垂的检查
一、确定上睑下垂的原因 1、新斯的明试验(0.5-1mg肌注,0.5-1h) 2、咀嚼下颌运动试验 3、可卡因和肾上腺素试验或10%新福林试验 (检测Muller肌功能,排除交感神经性上睑 下垂(horner综合征)) 4、排除全身情况
上睑下垂的检查
二、眼部检查 1、常规检查:视力、验光、眼压、裂隙灯、 眼底等 2、角膜知觉检查 3、Schirmer试验
上睑下垂的检查
六、有无上睑迟滞 只出现在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由于提上睑肌 外角、内角或上横韧带太紧或提上睑肌纤维 化所致
上睑验、心电图、胸片、术前照相等
上睑下垂手术
一、先天性上睑下垂时机选择 1、影响是功能发育,应尽可能早 2、轻度上睑下垂,不影响视功能,眼睑发育 完成后手术最佳,但考虑的心理因素,现主 张学龄前手术
上睑下垂并发症
一、矫正不足 二、矫正过度 三、暴露性角膜炎 四、上睑内翻倒睫 五、睑裂闭合不全 六、上睑迟滞 七、穹窿部结膜脱垂 八、眉额区血肿 九、双眼重睑不对称几睑缘角状畸形或弧度不佳 十、上睑外翻 十一、感染
谢谢!
问题
1、提上睑肌、Muller肌、额肌起止点 提上睑肌:起于眶尖总腱环,止于内外侧 眶壁(腱膜) Muller肌:上睑Muller肌起于提上睑肌深 面的横纹肌纤维中,止于睑板上缘;下睑 Muller肌起于直肌鞘膜和下斜肌交汇处,止 于下睑板下缘 额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