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网络语言特点,正确对待网络语言 赵才贤

合集下载

网络语言特点探析

网络语言特点探析

网络语言特点探析
网络语言作为一种新兴的语言形式,最近几年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它的发展一直在不断推陈出新,改变着人们使用语言的方式和习惯。

在时代的发展下,网络语言呈现出一些特定的特点,帮助人们更好的理解以及更有效地使用网络语言。

首先,网络语言功能完备。

网络语言改变了人们日常使用语言的方式,在运用起来的时候可以更多的从实际应用的角度出发,比如可以使用许多新的表情、动态图片、视频以及文字等多种媒介,从而更好地表达出人们想要表达的意思。

其次,网络语言内容多样。

不同于以往语言的使用,网络语言可以有效地利用网络的强大功能,不管是语言内容的审美,还是更复杂的语言手段,都能更有效地表达出发言者的思想和情感,广泛地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此外,网络语言也可以改变人们的沟通方式。

网络语言不仅可以提高人们的沟通速度,而且可以让人们不用出门就可以很方便地进行远距离沟通,让沟通变得更加便捷高效。

最后,网络语言能够让信息传播得更迅速。

只要有正确的使用,网络语言可以让信息发布的有效性更高,让某个信息的传播更为迅速,从而让人们更加容易地了解和传播信息。

总之,网络语言的发展改变了人们使用语言的方式,带来了诸多新的特点:完备的功能,多样的内容,改变沟通方式以及让信息传播起来更迅速等等。

期待着未来网络语言的发展,更好地融入到我们的
生活当中,帮助我们用语言表达创意和思想,真正使我们更加便捷地沟通交流。

浅议网络语言的特征与规范

浅议网络语言的特征与规范

浅议网络语言的特征与规范第一篇:浅议网络语言的特征与规范浅议网络语言的特征与规范摘要:20世纪末互联网的诞生,把人们的生活带入了一个全新的数字化信息时代。

人们在不断的网络交流中逐渐创造出了一种新的语言形式——网络语言。

这种独特的网络语言开始由互联网进入书面语与日常用语系统,强烈冲击着传统的语言规范。

那么网络与语言的结合对中国的社会和语言的发展将带来怎样的影响?本文将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通过对网络语言的现象做具体的分析,探讨这一语言现象的特征、影响以及如何规范的问题。

关键词:网络语言,特征,影响,规范引言随着互联网的流行和普及,网络语言的发展势头强劲,它在丰富现代汉语表达的同时,也给现代汉语的前途和规范化带来挑战。

它在本质上来说是现代汉语的一种社会变异,是伴随网民这一群体的出现而产生的社会语言现象。

它脱胎于现代汉语,又有与众不同的特点。

一、网络语言的特征1、突显个性化随着时代的发展,青少年越来越注重个性的展现。

网络则给每一个人以张扬个性、释放自我的独特空间。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大学文学院院长叶辛认为:“开放的网络重新唤起了写作的本质。

标新立异是青少年的行为特征之一。

”因此,网络语言就成为网友个性的标志和象征。

例如“巨能说(特别能说)”、“I服了YOU(我服了你)”、“HoHo~~(笑声)”等等,让众多网民“爱不释手”,充分体现出他们“不走寻常路”的个性。

2、富有创新性网络代表了新技术和新文化,在这个平台上每天都在催生新事物。

网友们把古老的汉字翻出来,再赋予新鲜的含义,让人看到古老和现代的巧妙对比。

例如:“囧(真受不了)”成为2009年网络语言的新宠。

或者就某一新闻事件中富有代表性的语言富于新的隐喻。

例如:艳照门事件引出的“打酱油(不关我的事,路过而已)”一词等等。

网络世界还在继续开发,网络语言也将继续发展创新,一个更为神秘与新奇的网络时空也将等着我们去体验,去探讨。

3、力求简单化时间就是金钱,网络时代更注意时间的快捷性。

如何正确对待网络语言

如何正确对待网络语言

如何正确对待网络语言作者:王小华来源:《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8年第16期摘要:本文介绍了网络语言的特点,网络语言流行的原因,以及如何正确对待网络语言。

关键词:网络语言;正确对待网络语言就是用某些字母、数字和符号来表示自己要表达的意思。

由于网络的特点,网友之间几乎所有的交流都需要通过键盘输入来完成。

基于需要快速输入的原因,网络语言的特点就是快速、便于理解、沟通方便。

是什么使网络语言迅速流行?一般认为主要有四大原因。

1 节约时间和费用。

数字、符号、拼音、汉字、英文字母杂糅在一起,比原来更加简单易用,也就更节省时间和上网费用了。

2 蔑视传统,崇尚创新。

网友不仅积极使用网络语言,而且大胆创作网语。

3 张扬个性,引人注意。

你要脱颖而出,就必须与众不同。

风趣幽默、新奇的网语自然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4 掩饰个人身份、年龄、性别和语言习惯。

网上没有身份、年龄、性别门槛,只要你愿意,就可以上网神侃一通。

网络语言把纯洁的汉语带入了歧途,还是积极发展了现代汉语?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网络语言?我认为要以"拿来主义"的态度对待网络语言,既不能一味排斥,也不能滥学滥用。

时下,网络交流已日益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随着网络交流的普及,一些新兴的网络语言正逐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如果你不了解网络语言,就很难被视作网民中的真正一员,就像不懂英语很难与世界接轨一样。

网络语言体现了新的时代精神,给日常用语注入了一股鲜活的血液。

有的网络语言幽默诙谐、风趣生动,因此迅速传播流行起来。

比如:P9(啤酒),PFPF (佩服佩服),So So(一般),246(饿死了),918(加油吧),水手(某论坛的芸芸众生)。

网络上出现的新词汇主要取决于它自身的生命力。

如果那些充满活力的网络语言能够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约定俗成后我们就可以接受。

毕竟它们在一定程度上是网络时代的反映,同时,它也能丰富中国的语言文字。

一位语言学专家认为,人们应当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对待网络语言。

网络语言的特点及反思

网络语言的特点及反思
新 校 园
X i n X i a o Y H a l 3
百家讲 坛
网络 语 言 的 特 点 及 反 思
侯 小 华 ( 湖 北 工程职 业 学院 ,湖 北 黄石 4 3 5 0 0 0 )

要 :本 文 针 对 网络 语 言 的 特 点 进 行 了论 述 ,并 在 此 基 础 上 对 网络 语 言 的使 用情 况进 行 了反 思 。
( 2 ) 爆 发 性

网络 语 言 的 内 涵
网络 语 言 是 一 种 在 互 联 网 上 广 泛 使 用 的 语 言 。 如 今 , 网
络语 言不仅仅在 网络上使 用 , 在现 实生活 中也 有很 多人 不 自
觉地 使 用 网络 语 言 。 二、 网络 语 言 的具 体 特 点 在对网络语言特点进行分析 时, 为更好 地进行 论述 , 笔 者
四、 结 语
对 于 当前 的 网 民 而 言 , 运 用 网络 语 言 俨 然 已 经 成 为 一 种
时 尚。很多 网民在 网络 中均会 不 自觉地使 用网络语 言。网络 语言 中存在精华 , 当然也存 在糟 粕 。对 于值得 继续 运用 的 网 络语言 , 我们不应制止 ; 而对 于那 些不 符合 规定 、 有 负面影 响
很 多网络语 言往往会 在短 时 间内在 网络上爆 发性 传播 ,
从 网络语 言的 内容特点及传播特点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
1 . 网络 语 言 的 内容 特 点
其传播 速度 之快 、 传播范围之广往往 令人 咋舌 。例 如 , 在 网络
上 曾经 一度 出现“ 范跑跑” “ 楼歪 歪…‘ 周老虎” “ 打酱油” “ 俯卧 撑 …‘ 躲猫猫 ” 等词 , 这些网络语言往往是由于某 个特定事 件而 产 生的 , 一旦产生 便在 网络上 迅速传 播 。这些 网络语 言 在 网

关于网络语言规范化使用的思考

关于网络语言规范化使用的思考

关于网络语言规范化使用的思考网络语言是指在互联网上使用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它通常具有简洁、直观、富有表现力等特点。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语言的使用越来越广泛,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如缺乏规范和滥用等。

网络语言的规范化使用需要注重文明、健康的内容。

网络语言的使用方便快捷,但有时也容易被人滥用,包括侮辱、恶意攻击、传播不实信息等。

在网络语言的使用中,我们要强调尊重他人的权益和隐私,遵守基本的礼貌和道德规范,避免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和辱骂。

只有注重文明健康的内容,才能推动网络语言的规范化。

网络语言的规范化使用需要注意语法和表达的准确性。

网络语言常常以简洁明了为特点,不同于书面语言的繁复,词汇和句法结构也常常有所创新和变异。

语法和表达的准确性是任何一种语言的基本要求,网络语言也不例外。

在使用网络语言时,我们应该尽量保持语法的正确性,避免使用不恰当的词语和句式,使得自己的表达更加清晰准确。

网络语言的规范化使用需要注重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网络是一个信息交流的平台,经常有各种各样的信息被广泛传播。

网络上的信息往往没有经过审核和核实,存在着虚假信息和谣言的风险。

在网络语言的使用中,我们要理性对待信息,避免盲目转发和传播未经证实的信息,同时也要尽量提供来源和参考,让他人能够更好地判断信息的可信度。

网络语言的规范化使用需要避免使用过于简化的表达方式。

网络语言的特点之一就是简洁直观,常常使用缩写、简化的表达方式。

尽管这样的表达方式有时会提高信息传递的速度和效率,但过于简化的表达方式也可能造成信息的误解和理解的困难。

我们在使用网络语言时,应该适度地使用简化的表达方式,避免过度简化。

网络语言的规范化使用是一个相对复杂的问题,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和配合。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加强教育宣传,提高用户的意识,制定规范和准则,以及加强监管等方式来推动网络语言的规范化使用。

只有通过共同的努力,才能使得网络语言更好地为我们的交流和沟通服务。

网络语言特点浅析

网络语言特点浅析

网络语言特点浅析内容摘要:互联网的飞速迅速,带给人们一种全新的网络文化。

在此文化背景之下产生的特定语言一一网络语言,也正越来越多地为人们所使用并日益显现出它强大的渗透力和影响力。

语言学家们也敏锐地意识到网络语言己经成为一种全新的交流媒介,更有专家大胆预测一门新兴的学科,即“网络语言学”(“Web Linguistics”)将应运而生。

然而目前学术界对这一领域所作的研究还非常有限,也有人对于网络语言的出现和发展表示忧虑。

本文主要对网络语言的特点:语法特征、修辞特征等,进行了分析和论述,对网络语言产生和流行的原因、网络语言对现代汉语发展的影响进行了简单介绍,另外就如何正确应对网络语言进行了简单探讨。

关键词:网络语言,修辞,语法,互联网20世纪末,网络是改变人类生存状态的最重要的发明,而现在我们的社会已经进入了网络时代,人们的生活与网络将越来越密切相关。

网络现在是人类最前卫和重要的信息载体,网络上的瞬息万变折射出人类最新发展的面貌,一种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文明集结和全然不同于以往任何方式的文化交流与融合,正悄然改变着人类信息交流和生活的方式。

在此背景下,一种崭新的交际用语——网络语言应运而生,并迅速而广泛地传播于社会。

网络上产生的新词语、新语言现象,最直接反映了社会的进步。

由于这个原因,2l世纪人类的新词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产生,在世界范围内快速传播,网络语言体现了新的时代精神,体现了新世纪的最先锋的生活和记录新生活的语言活力,网络语言在演变自己中必然会影响社会。

大量的新生词语来自网络,如“丁克族、动漫、抢摊、销品茂、在线、有约、娱记、CCTV、CNA、IT、CEO、SOHO、DIY、SPA”等等,都先见于网络的传播。

尤其是信息技术方面大量的专业术语等,如“版主、主页、链接、下载、上传、优盘、内存、宽带、源代码、浏览器”等,更早已步入纸质媒体。

在网络语体中,病句、汉字、符号、汉语拼音、英文字母杂糅是网络语言的基本组成方式,这就造成,一方面,网络语言形象生动、简洁风趣、表现形式灵活多样;而另一方面,一些格调不高、不合语言规范的网络词语也批量出现并广泛流行,造成了语言污染,引起学者和民众的担忧。

试论网络语言的基本特点

试论网络语言的基本特点

试论网络语言的基本特征网络语言存在于网络人际交流的文本中,是基于网络环境及网民文化背景创造出来的词语,相对于所属汉民族语言现代汉语来说,大多没有明确的文体意识,缺少严格审美或教化的特质,追求所谓的时尚和自由。

在表达形式上呈现自由随意,天马行空的独有特色,令人耳目一新,并且在网络信息交际、交流频繁的使用中被越来越多的网民所接受并约定俗成,从而形成比较固定的用法,有了相对明确的含义。

网络语言这种秉承所属汉民族语言现代汉语历史文化形成的民族本色,但又不排斥对其他民族语言、本民族语言其他分类语言的包容性和兼容性。

网络语言是对社会文化内涵和表达形式的灵活性和衍生性的使用,采用表情达意的图形符号演绎了自己的词汇,是一种对常规语法运用的突破。

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个角度的结合来分析、归纳网络语言的基本特点,我认为网络语言与所属汉民族语言现代汉语的发展和使用相比,有着自己另类、鲜明、独有的特点和特点之间相互交融的特色。

1.网络语言的口语性目前,网络平台上信息交流主要以文字为中介。

网络语言主要是一种通过文字进行口语式沟通的工具,是初始口语和书面语的复合体,很大程度上网络语言保留了人际传播口语化的特点。

人们不想也不愿意像在现实生活中写文章那样注意语法、逻辑关系,甚至字斟句酌,而更注重口语表达的随意性,只求意义上的表达清晰,不讲究规范,频繁运用倒装、省略等表现形式。

此外谐音词,口语中常用的象声词、方言、汉字字母化和英语单词缩略化以及中英文表达的杂糅等,在网络语言中也被大量应用。

例如采用谐音的办法,方便快捷地用“数字”来表情达意。

比如“88”、“3166”、“5201314”分别是对英语的“再见”(BYEBYE)、日语的“再见”(莎扬拉拉)和现代汉语普通话“我爱你一生一世”的谐音借用。

这种以“数字”来表示某种意思,并非自网络始,民间常用的“二百五”、“半斤八两”等口语词汇早就深入人心,由此看来,是网络把它发扬光大了。

方言的谐音借用也体现了网络语言的口语化,如“偶灰常灰常生气乐”(福建话发音)、“稀饭”(喜欢)“就酱紫”(就这样子,台湾话发音)、“偶是东北淫”(我是东北人,东北话发音)等。

浅谈网络语言的基本特点-网络语言的特征

浅谈网络语言的基本特点-网络语言的特征

浅谈网络语言的基本特点|网络语言的特征摘要:网络语言是发生在虚拟世界的信息符号,是一种“另类”语言。

网络语言在风格上、形式上都与现实语言有一定的差异。

本文重点从网络语言的词汇、语法、风格三个方面对网络语言的基本特征做了简要的论述。

具体对网络语言词汇的新颖奇特、缩写词、符号代词、网名及网络语言语法上的随意、语码干扰,还有网络语言风格上的诙谐、侃风等方面做了具体的分析。

关键词:网络语言;基本特征;词汇;语法网络语言是一种“另类”语言。

说它“另类”,是因为网络语言是发生在虚拟世界的信息符号,它与现实生活中的语言,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在风格上都存在一定的差异。

那么,什么是“网络语言”呢?我认为“网络语言”是指与网络有关和“在线”流通的语言。

作为网络语言的生存基础——互联网,具有开放性、交互性、自由性和平等性的特点,网语言必须适应这些特点。

网络语言和现实生活中的语言是两种不同的话语体系。

“在现实空间里,我们除了用语言来交流,更多地还借助其它工具。

而在网上,我们唯一依靠的就是语言,语言的功能被网络发挥到了极限。

可以说,网络就是语言世界。

”[1]网络语言是支撑网络世界的基础。

同时,我们还应看到,网络语言孕育于自然语言的母体,又与民族语言有着血脉的联系,它在语言形式上虽然会有所突破,但它又不能脱离现实语言的基本规律。

另一方面,网络语言又与现实语言处于互动的过程之中,它即要受现实语言的制约,同时又对现实语言施加影响。

因此,搞清网络语言的基本特征,也有利于汉语本身的研究。

一网络语言的词汇特征网络语言的词汇根据使用人群、使用方式上的特点,具有自己鲜明的特色。

1 .造词新颖怪奇,形象幽默,简捷实用。

网络上的新词触目皆是,有不少词初见者会觉得怪异而不知所云,不过也不乏生动有趣的词语。

比如,“偶”就是“我”,这同粤语“我”的发音有关。

“泥”是“你”,音近。

“大虾”指网上高手,或乐于助人者。

据说此词最早的形式是“大侠”,后写作“大虾”,后一种写法很能表现弓背于电脑前的网络高手的形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识网络语言特点正确对待网络语言刘长春[内容摘要]:电脑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互动方式,网络中的互动通过书面符号的使用得以实现。

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使用惯例的改变和创新。

传统书面语言的存在和传播需要以一定形态存在的物质载体。

书写工具和物质载体的改变可以导致语言书面符号的形体变化和人们书写方式、阅读方式的改变。

网络的发展逐渐改变着人们的交流方式。

传统的面对面互动在网络上得以改变。

网络互动成为一种新兴的不容忽视的互动方式,作为互动媒介的网络语言的运用很有特色,然而我们将以什么样的态度去对待它。

本文将从自己对网络的了解方面来谈谈对网络语言的认识。

[关键词]:网络语言特点形成原因类型态度网络语言是伴随着网络的发展而新兴的一种有别于传统平面媒介的语言形式。

它以简洁生动的形式一诞生就得到了广大网友的偏爱,发展神速。

网络语言是利用电子计算机在网络交际领域中使用的语言形式。

它与一般日常生活的交际活动有密切联系,又有明显区别。

从不太严格的意义上划分,广义的网络语言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一是与网络有关的专业术语,如鼠标、硬件、软件、病毒、宽带、登陆、在线、聊天室、局域网、防火墙、浏览器等。

二是与网络有关的特别用语,如网民、网吧、黑客、短信息、电子商务、政府上网、虚拟空间、信息高速公路等。

三是以汉语为母语的网民所使用的网络语言。

主要包括网络聊天语言,如聊天软件OICQ、聊天室等网络聊天场所中使用的语言,还包括网络原创文学即运用电脑书写并首先在网络上发表和传播的文学作品,如虚拟论坛、电子公告版(BBS)等版块上所发的文章使用的语言。

如美眉、大虾、斑竹、恐龙、菜鸟、公鸡、酒屋、东东、酱紫、瘟都死等。

狭义的网络语言仅指第三类,尽管这类词语和符号在整个网络语言中所占的比例很小,但争议较大,这也是本文所讨论的重点。

我们暂且可以称它为“网语”。

网语起初主要是网虫们为了提高网上聊天的效率或某种特定的需要而采取的方式,久而久之就形成特定语言了。

网络上冒出的新词汇主要取决于它自身的生命力,如果那些充满活力的网络语言能够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约定俗成后我们就可以接受。

简而言之,网语其实就是用某些字母和数字、符号来表示自己要表达的意思。

由于网络的特点,网友之间几乎所有的交流都需要通过键盘输入来完成。

基于需要快速输入的原因,网语的特点就是要快速、便于理解、沟通方便.。

一、网语流行的主要原因(一)节约时间和上网费用。

在网络语言中数字、符号、拼音、汉字、英文字母杂糅在一起,看上去似乎没有任何规律,但事实上无论是谐音语、同音字词、简缩略语、借用还有叠加,都比原来更加简单易用,也就更节省时间,更节省上网费用了。

(二)蔑视传统,崇尚创新。

年轻人特有的激情、时尚、追求特立独行了年轻人用以自我表达的方式,这使得以年轻人为主体的网友不仅主动地使用网络语言,而且积极创作网语,这也是网络语言具有旺盛的生命力的原因。

真正的网络高手是不屑于徘徊于已有网语的。

(三)张扬个性以引起别人重视。

虽然我国网络已进入大众时代,但事实上大多数网友仍然是年轻人。

网上真实的或自称的美女、帅哥数不胜数,你要脱颖而出,就必须与众不同。

网络语言成了网友展示其个性的最好的工具,风趣幽默、新奇的网语自然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四)掩饰个人身份、年龄、性别和语言习惯。

在网上所有人都希望自己是“大侠”,而不愿“自甘堕落”为“菜鸟”。

如果你想在网上“混”,你就不得不学习网络语言,并且还要学习在恰当的时间恰当使用。

网上没有身份、年龄、性别门槛,只要你学或者只要你心年轻,你就可以像年轻人一样“神侃”。

二、网络语言的类型(一)数字型:一般是谐音。

例如9494=就是、就是;7456=气死我了;555~~~~`=呜呜呜(哭泣声);886=拜拜了;(二)翻译型:其实这在语言学上很常见,就是外来语,一般也是根据原文的发音,找合适的汉字代替,例如“伊妹儿”=e-mail;“瘟都死”=windows;“荡”=download,下载;(三)字母型:这种造词方法分二种。

1、谐音,以单纯字母的发音代替原有的汉字,例如MM=妹妹;PP=漂漂(漂亮);E文=英文;S=死。

还有一些在英文里经常用到的(目前书面语也渐趋口语化):u=you;r=are。

2、缩写,有汉语拼音缩写如JS=奸商,BT=变态,GG=哥哥;还有英文缩写,如BBS=电子公告牌系统,OMG=Oh My God ,BTW=By The Way 。

(四)符号型: 多以简单符号表示某种特定表情或文字,以表情居多。

如“- -”表示一个“无语”的表情;“O.O”表示"惊讶"的表情;“T T”表示“流泪”的表情; “| | |”表示“汗”。

这种表情型符号起源于日本漫画,后演变为漫画杂志中常出现的文字符号。

成为网络语言后出现了更多形式。

符号表示文字的多以谐音有关,如“=”表示“等”;“o”表示“哦”;“**”表示不雅语言等。

o(∩_∩)o、^_^ 表示高兴的心情;╭∩╮()︿))╭∩╮表示鄙视你!三、网络语言的特点(一)网络语言是具有生动风趣、简洁省事、人情味儿浓、个性化强的特点。

读音词语。

如“美眉”,只是将原有词语“妹妹”的读音稍加改变而已;有的是外来词语,如“调制解调器”俗称“猫”,是英文Modem的音译;有的是缩略词语,如BBS是英文Bulletin Board System(电子公告牌系统)的缩略,JJ是汉语拼音JIEJIE(姐姐)的缩略。

还有的是符号词语,如用键盘上的不同键可以组合出许多表情符号;心情不好时,可选出横眉竖目的脸谱发过去;心情好时,又可选择哈哈大笑的卡通形象。

从这种意义上说,符号词语是把有声语言中的体态语创造性地运用到了网络语言中,属于副语言的范畴。

不难看出,狭义的网络语言具有生动风趣、简洁省事、人情味浓、个性化色彩强等特点。

(二)网络语言是语言多样化的体现1、网络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群体用语,它能满足网民交际的需要。

据有关机构调查,我国网民结构以青年人为主,平均年龄27岁左右。

学历多在大专和本科以上,收入则以中高收入者为主。

这样一群在年龄、学历、智商、收入上均占优势的新一代,在网络交流传播过程中自然会闪烁出智慧的火花来。

他们是“网民”、“网虫”,一般有自己的“网页”、“网址”、“网友”和“版主”,并建立了自己的个性化网络“聊天室”、“讨论区”和“虚拟社区”。

他们喜欢在“网站”、“主页”、“桌面”、“界面”中生活,并不断地在“真实世界”和“虚拟世界”之间“交互”。

从这个层面上说,网络语言已经成为年轻人在网上彼此交流的最基本、最常用的符号了,成了他们表现其个性的一种标志。

2、网络语言是语言中的活跃部分,是语言多样化的具体体现。

从语言系统来看,语音、语法相对稳定,词汇则变化发展较快。

词汇中基本词语是核心部分,是词汇系统中最为稳定的,新词新语(包括网络词语)以及外来词语、专业术语等同属于外围部分,是比较活跃、多变的。

比起基本词语来,新词新语自然感觉较为轻松,更适合于现代人的口味。

网络群体有着不可低估的创新能力,总在不断地创造属于他们的丰富、鲜活的词语,并且非常迅速地传播、流行开来。

语言的多样化在很大程度上是要靠新词新语(包括网络词语)这些活跃部分来实现的。

从总的走势来看,网络语言本身存在于一个相对封闭的网络圈子里,在圈子里传播得飞快,而在圈子外却发展缓慢,只有一部分词语经过长时间的中间状态后,会渐渐进入基本词语,成为一种语言核心部分中的一员。

(三)有的网络语言品位不高,存在一些负面影响。

1、客观地说,目前网络语言的总体情况还是不错的,但也无庸讳言,一些格调不高、相当粗俗的词语在网上也时有出现。

譬如“TMD”是弹道导弹防御系统,它刚好与我们的国骂“他妈的”的拼音简写相同,于是一时间“TMD”就成了网上使用最为频繁的脏话了。

有人曾通过雅虎的搜索引擎进行搜索,发现因特网中文网页上“TMD””(他妈的)高达3305个之多,出口成“脏”、国骂上网在一些中文网页上已成了家常便饭。

2、在网络日益普及的虚拟空间里,网民们为了提高输入速度,对一些汉语和英语词汇进行改造,对文字、图片、符号等随意链接和镶嵌,由此出现了一些错字、别字。

如“大虾”、“斑主”、“斑竹”,GF(女朋友),BF(男朋友)等。

3、网络语言的使用肢解了传统语言,破坏了传统语法,对青少年学习语言文字及写作造成了负面的影响。

如“东西”被称为“东东”,漂亮女孩被称为“美眉”,“这样子”被连读为“酱紫”,“过奖”被称为“果酱”等。

小学生的作文中出现了诸如此类的语句:昨晚,偶GG带着他滴GF到偶家来7饭,那个MM在吃饭时一直向偶妈妈PMP,那样子真是好BT,实在是让偶粉寒……四、如何正确对待网络语言(一)网络语言一直在不停地丰富和淘汰中发展着。

对待网络新词语,有些人认为网络语言不规范,但我认为,语言是否规范,主要取决于人们是否认可,一些约定俗成的语言,如“晒太阳”、“自行车请下车推行”等,本是不符合语言规范的,太阳怎么可以晒,自行车怎么下车?但用的人多了,人们也就普遍接受了。

再如“炒鱿鱼”、“发烧友”、“大款”、“AA制”、“卡拉OK”等新词语出现之初,也有人认为是滥用,是不规范的语言,但现在,这些词语已经深入人心。

“粉丝”、“PK”不是已经出现在正规的报纸的正规新闻中吗?网络语言也是如此,某个网络词语是否规范,不应当拿现有的习惯来衡量,而应当让它接受时间的考验,大浪淘沙,好的词语会慢慢稳定地保留下来,不好的词语自然会被逐渐淘汰掉。

这和任何新事物的发展规律都是一样的。

其实道理很简单,新词语都是新事物、新概念的反映,如果说汉语的语音、语法能保持相对稳定的话,那么只要时代在前进,新语汇的出现就是必然的,而新语汇的出现,又是对传统语言的丰富和发展。

《牛津英语大词典》每隔几年就会加上一批新兴的词汇,就美国来说,新的网络词汇层出不穷。

比如,为了节省时间,微软公司内部曾经有许多“时尚新词”在沿用,例如用“ask”代替“question”,把“what is your question?”说成和写成“your ask?”在微软公司工作而不会这种用法的人,会被微软人认为是缺乏“企业文化”素质;甚至在社会上也有一些人把这种用法当作计算机时代的文化象征。

网络进入中国不过短短几年时间,发展势头却相当惊人。

随着网络交流的普及,网络语言这种新的语言现象也就迅速发展了。

(二)宽容理解,加以引导,是对待网络语言的正确态度。

关于网络语言,一直为我国语文界、教育界等方面高度关注。

有人认为,网络语言,与规范汉语背道而驰,我们应该坚决予以抵制。

尤其是中学语文教师,他们的呼声最高。

通过最近几年的高考中考作文判卷来看,凡是大量使用网络语言的作文,得分都很低,有的甚至被判了零分。

有些人,认为网络语言是洪水猛兽,而加以全盘否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