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旅游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分析

旅游服务业是指以旅游资源为凭借、以旅游设施为条件,向旅游者提供旅行游览服务的行业,又称为无烟行业、无形贸易。从广义上来讲,旅游服务业是世界上最大的产业,而且是发展速度最快的产业之一。
在旅游业发展的初级阶段,人们所进行的旅游活动就是对山河的游览和文物的欣赏。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更多的是追求多样化、个性化的旅游活动,如主题公园、历史文化遗址等逐渐受到人们的喜爱。现阶段由于人们更加注重精神文明的享受,旅游服务发展成休闲度假、商务科研与游览观光于一体的综合性娱乐活动。
目前,从旅游目的地的区域划分来看,欧洲和北美洲一直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两大旅游目的地,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但最近这几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逐渐加深,旅游业的发展打破了原来的旅游市场格局。更多的旅游者会考虑旅游资源多样化的旅游目的地,而东亚及太平洋地区逐渐成为第三首选目的地,从而形成欧洲、北美、东亚及太平洋地区“三足鼎立”的新格局。旅游服务业国际竞争力指一国旅游服务业所具有的能够持续的比其他国家(或地区)相同产业更有效地向国际市场提供符合市场需求的旅游产品和服务,并能够获得盈利和促进产业持续发展的能力。
1.2 评价指标的要素
古今中外,学者们对一国旅游服务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选取的指标各不相同。赵西萍(2014)对旅游服务业竞争力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她从旅游资源状况、旅游相关产业发展状况总结了旅游服务业国际竞争力的一些评价指标。金雯飞(2014)分析了进入21世纪后中国旅游服务业竞争力的现状,选取了旅游市场、旅游企业的经营战略作为评价一国国际竞争力的指标。国外学者对旅游竞争力的研究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对区域旅游竞争问题,他们把旅游地资源作为评价旅游服务业国际竞争力的指标。Smith(1989)以加拿大的旅游景区为研究对象,综合分析了旅游资源对一国旅游服务业竞争力的影响。20世纪80年代,一些学者把扩大旅游市场的需求作为评价旅游服务业国际竞争力的指标。20 世纪90年代末,旅游目的地的形象也是衡量一国旅游服务业国际竞争力的指标。综上所述本文根据国内外研究现状,选取了下面的一些指标。
1.2.1 资源要素
一些学者对旅游服务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的选择各不相同。起初都是根据自然禀赋理论,其中旅游资源的优势占据着重要地位。旅游资源包括的面很广,既包括自然旅游资源,又包括与旅游活动相关的人力资源等,旅游资源是旅游活动得以存在和进行外部条件的总和。其中,旅

游资源本身质量的高低对一国旅游服务业的竞争力也会带来非常大的影响,旅游资源质量越高,吸引世界各地的游客就越多,旅游服务业国际竞争力就越强。
1.2.2 企业竞争力要素
随着全球化产生,一些学者把重点转移到研究旅游企业的竞争力,他们认为旅游企业是发展旅游服务业的重要参与者。D. Little john(2015)从旅游从业人员素质对旅游服务业竞争力进行了探讨,他认为旅游工作人员职业素养的高低是影响一国旅游业竞争力的关键,相关人员只有具备高素质的职业修养才能真切的为客户做好服务,把最好的旅游产品呈现出来。如果忽视了旅游服务中的其中一个环节,就会使服务质量有所下降,从而给旅游者带来不好的旅行体验。由此可见,旅游工作人员的优质服务能够提升一国旅游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在旅游市场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旅游业属于服务行业,旅游业的竞争就是服务质量的竞争。综上所述,旅游企业的服务也是评价一国旅游服务业国际竞争力的指标之一。
1.2.3 旅游需求要素
旅游需求是评价旅游服务业国际竞争力的指标之一。其中包括国内旅游需求和国外旅游需求,而旅游需求主要是通过旅游的人数和收入来体现。一国旅游服务业中,旅游人数占比多,旅游收入占比高,则说明一国旅游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较强。反之,人数和收入占比较低,则竞争力较弱。
1.2.4 相关产业竞争力要素
旅游相关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由万绪才研究分析,他指出旅游关联产业的发展状况是评价旅游服务业国际竞争力的指标之一 。一种产业带动其他相关产业发展的作用被称为产业关联,一般认为,旅游业的发展能快速的带动相关产业的升级,促进旅游经济的发展和进步。旅游业作为新兴产业,其产品涉及的面非常广。包括资源、设施、服务、线路等,发展需要吃、住、行、购、娱等要素的协调一致,所以旅游业能够直接或间接地带动交通、酒店、建筑、邮电等相关产业的发展,相关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得到了提高,一国旅游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也会有所提高。
1.2.5 政府要素
政府及相关管理部门的支持也是评价旅游服务业国际竞争力的指标之一。政府在旅游服务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他们对旅游服务业的管理和宣传越有效,一国旅游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可能就越强。当今,市场在旅游业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但如果没有政府等相关管理部门适度的干预,就不能为旅游业的发展创造健康的环境。政府对旅游景点的宣传力度越强,相应的一国旅游服务业的形象在国际市场上就越深刻,也是对旅游服务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我

国旅游服务业在国际旅游市场上既存在优势,又存在劣势,本文将重点分析我国旅游服务业存在劣势的问题。
2.1 我国旅游资源的竞争力现状
旅游资源一般情况下分两个层级:初级和高级。旅游服务业中的初级专指自然旅游资源,而高级则与旅游业专业类人才、知识资源和涉及的配套基础设施相关。在这里主要先描写我国的初级旅游资源的竞争力现状。
我国土地辽阔,类型多样,构成了我国旅游资源的丰富性。西部地区不仅拥有广袤的土地资源,而且有较高的人均耕地面积和绝大部分草原面积。西北具有深厚苍劲的地质地貌,黄土高原、草原、沙漠等自然生态景观,这些土地资源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旅游资源,对境外游客有强大的吸引力,是西部地区发展国际旅游业绝对有利的贸易条件,市场潜力巨大。但由于西部地区对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导致了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和土壤盐渍化的土地退化现象,使我国土地资源严重减少,从而对我国旅游服务业国际竞争力带来了挑战。
我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民族文化。旅游景点的开发能充分地体现出中国的历史文化特色,在国际上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和竞争力。比如北京的故宫、西北的丝绸之路、甘肃的敦煌石窟等,对外国游客的吸引力较强。但是这种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资源相对我国的其他旅游资源来说较少,更多的是对山川河流等自然风景的游览。相比西班牙旅游服务业中,“文化旅游”是旅游业的拳头产品,西班牙有很多历史遗迹,被列为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的有39处,还有独特的民俗节日,名剑歌舞和土特产品。丰富悠久的历史和多彩的文化为西班牙提供了丰富的旅游资源。
2.2 我国旅游企业的竞争力现状
中国的旅行社仅仅只是一个旅游服务型的中介公司,往往为了一个团队的顺利出行不得不求助于政府机构,尤其在遇到突发事故的时候,旅行社的体系更为脆弱。目前中国旅行社缺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集团,缺少自动化办公设备,缺乏战略规划能力,跨国经营实力较差,其国际旅游市场的影响力不大、知名度都并不高,还远没有达到美国运通、日本交通公社等等的国际竞争力。根本不能在服务行业中起到“领羊”的作用。而相比西班牙在旅游业中注重创造品牌效应。“阳光海岸”就是西班牙的旅游品牌,而“阳光、海水、沙滩”则是其旅游品牌的主要卖点,西班牙大规模发展海滨旅游使他国的旅游服务业国际竞争力具有较大的影响力。
旅游企业中,一些旅游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和服务水平较低,导游、司机、服务人员等受经济利益的驱使,不按照规

范的要求为旅游者提供服务,随意降低服务质量,欺客宰客。比如中国的雪乡,虽然很多人没去过 ,但大部分人都听说过,雪乡“雪白心黑”,“九月磨刀,三月宰客”,雪乡可以说是因为宰客而闻名的景区。原本只是一个普通的滑雪景区,但由于夸张的宰客事件而受到人们的关注。还有西江的千户苗寨宰客也相当厉害,门票100元 ,停车费白天50元、晚上100元,表演门票130元的苗寨歌舞表演插满了广告,商家为了赚取收入,做的都是一次性的生意。这些情况严重地损害了我国旅游业的整体形象和旅游者的权益。
2.3 我国旅游需求的竞争力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服务业发展迅速,2017年接待入境游客1.39亿人次,同比增长0.80%,规模总量创下历史新高 。其中外国人入境旅游市场的规模和增速分别为2916.53万人次和3.6%,规模总量同样创下历史新高。大陆(内地)接待港澳台游客11031.71万人次,规模总量也达历史新高。2017年我国国际旅游收入1234.17亿美元,同比增长2.9%,依然保持着平稳增长的趋势。
由图2可知:2014年,我国国际旅游收入为1054亿美元,2017年国际旅游收入达到1234亿美元。2018年上半年,国际旅游收入为618亿美元,比上年同年增长2.8﹪.其中外国人在华消费345亿美元,增长4.6﹪;香港同胞在内地花费142亿美元,下降2.5﹪;澳门同胞在内地花费42亿美元,增长4.2﹪;台湾同胞在内地花费79亿美元,增长4.2﹪。
2.4 我国旅游相关产业的竞争力现状
除了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主要城市以外,我国大部分地区旅游交通的可进入性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就拿武陵山来说,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与武当山等名山相比,并不逊色,但是旅游业的发展却远远比不上武当山。每年接待的游客数量和旅游收入也无法与武当山相比,造成这一差异的原因就是交通方面的差异。武陵山周围的交通设施非常落后,周围的交通运输路网的密度比较低。普遍存在新开发的景点与交通干线连接不好,大多数景点的位置都处于比较偏僻的地方。开发旅游资源所必需的交通、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极端短缺,这严重制约了我国旅游业深层次的发展。景区景点的基础设施不完善,存在设施年久失修,老化和毁坏,极大地降低了景区接待和容纳游客的能力。
我国一些景区的接待和服务能力跟不上。比如,在我国的潜江开发区,星级宾馆、饭店只有两家,涉外宾馆、饭店同样也只有两家。我国的湖北恩施是一个民风淳朴的旅游胜地,但这个地方并不大,该地的涉外宾馆、饭店只有9家,接待能力明显不足。甚至还有一些景区,宾馆、饭店的设施陈旧,设备简陋,并与当地

的旅游资源形成强烈的反差。由于这些反差,造成了我国旅游服务业国际竞争力不足,旅游景区的接待和服务能力与日益增加的旅游人数并不匹配,与旅游发展相关的旅游基础设施的落后,造成了游客日益增长的旅游消费需求得不到满足。
2.5 政府在旅游服务业中的竞争力现状
我国政府对旅游服务业的发展以直接干预为主,规划旅游景点的开发,带动旅游业的发展。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旅游服务业不能以政府的管理手段为主导,而要靠旅游市场共同促进。我国政府对旅游服务业发展的管理严重滞后,一些管理手段呆板、不能及时顺应旅游服务业发展的需要。比如管理权限混乱,多个管理部门的权限相同,多头管理现象非常普遍。而在旅游法制建设这一进程中,我国没有完善的旅游法律法规体系,导致由旅游产生的矛盾和纠纷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我国政府对旅游经费投入较少,对很多旅游景点没有进行有效的宣传。我国政府对旅游服务业中的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国旅游服务业的健康发展,给我国旅游服务业的竞争力带来了挑战。
3 我国旅游服务业国际竞争力的劣势
3.1 我国旅游资源未得到合理开发和利用
我国旅游地区的环境保护意识不强,其中一部分原因是生态环境的退化和缺乏有效的保护与监督,在开发旅游资源的同时,各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均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水土流失、水源地污染、动植物生存环境日益减少。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主要是我国大部分旅游地的建设缺乏科学的指导与合理的监督。许多景点在开发初期就没有考虑到生态环境的保护问题,加上我国不文明旅游的现象严重,从而使得旅游地的生态环境问题愈发严峻。
我国旅游地区的两极分化严重。这主要体现在我国西部地区虽旅游资源丰富,但并没有得到有力度的开发与建设特色旅游品牌。并且西部地区的旅游资源大部分以自然风光为主,然后又有当地少数民族的风俗成分,再加上语言沟通上的问题,这导致了景点大多只能以欣赏为主,旅游者难以理解其风俗文化并参与其中。而东部地区虽然相对西部地区旅游资源匮乏,但得力于东部地区的高速发展从而带动旅游业的蒸蒸日上。便捷的交通,与国际接轨的城市化建设,加上消费水平的提高,这些都有效的带动着东部地区旅游业的发展。
3.2 我国旅游企业存在恶性竞争和服务质量普遍低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旅行社之间利益竞争问题也越发突出,这导致了许多不正确竞争方式的产生。“价格战”就是最常用的手段,更低的价格虽然可以更好地带动人们的旅游意愿,但由于销售价格低于旅游产品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