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名著简介:十日谈
【经典译林世界文学名著】《十日谈》译者导读

十日谈(经典译林)薄迦丘十日谈译序钱鸿嘉一《十日谈》是意大利文学中的一朵奇葩,是文艺复兴前期人文主义艺术的样板,是欧洲现实主义小说的先驱,在世界文学宝库中占有不可磨灭的地位。
《十日谈》的一百篇故事,有的虽取材于古罗马及东方的一些传说,但相当大的一部分都以佛罗伦萨为背景,栩栩如生地反映了14世纪佛罗伦萨丰富多彩的社会动态,不愧为当时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和一部百科全书。
《十日谈》的故事题材十分广泛,内容也极为丰富,情节曲折离奇,引人入胜,令人有百读不厌之感。
作者刻画了千姿百态的人物,有美丽多情的淑女,有淫荡泼辣的寡妇,有风流倜傥的骑士,有贪婪好色的神父,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与荒诞不经的轶事传奇穿插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画面。
不论就文体还是内容来说,《十日谈》与中世纪的传统文学作品迥然不同,因而它于1471年问世后,在意大利社会引起了巨大的反响,获得了非凡的成功。
可以说,它是一部划时代的作品。
《十日谈》在15世纪印行达十版以上,16世纪又印了七十七版,同时相继被译成欧洲许多国家的文字,对16、17世纪西欧文学的发展产生了举足轻重的影响。
例如英国大作家乔叟的名作《坎特伯雷故事集》,有不少地方受到《十日谈》的启发;他的三个故事,即管家的故事、学者的故事和商人的故事,均取材于《十日谈》。
16世纪法国作家那伐尔的《七日谈》,在格局上仿效《十日谈》的痕迹更其明显。
17世纪,意大利作家贾姆巴蒂斯塔·巴西莱写了一部故事集,原名《供小人们消遣的故事集》,后俗称《五日谈》,其模式和框形结构也完全模仿《十日谈》,后来成为传世之作。
值得一提的是:莎士比亚的两部喜剧即《辛白林》和《善始善终》,法国莫里哀的喜剧《受气丈夫》,德国大作家莱辛的著名诗剧《智者纳旦》,其题材亦莫不以《十日谈》的故事为依据。
此外,西班牙的杰出作家维加所写的喜剧,法国寓言诗人拉封丹的《故事诗》,以及英国诗人德莱顿、济慈和丁尼生等人,均从《十日谈》中汲取了创作的源泉。
课文注释:《十日谈》

课文注释:《十日谈》在西欧各国中,意大利得风气之先,是文艺复兴运动的发源地,产生了一批优秀的人文主义作家。
薄伽丘(1313—1375)和他的诗友彼特拉克(1304—1374)是其代表。
当时正是十四世纪中叶,在整个欧洲,以封建教会和世俗封建主为代表的封建势力,在政治、经济以至思想领域内,还是占着全面统治的地位。
就是意大利,资本主义生产的萌芽也不过疏稀地出现在它北部的几个城市罢了。
封建的中世纪向资本主义的近代过渡,这一历史过程还只刚刚开始。
正是在这资本主义才只透露曙光的时期。
薄伽丘写下了他的代表作《十日谈》(约1350—1353)。
这是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现实主义巨著。
作者通过十个避难的男女青年讲故事的形式,一方面以犀利的笔锋,辛辣地嘲讽教会的黑暗、罪恶,尖锐地抨击僧侣的奸诈和伪善,无情地鞭挞了封建贵族的堕落、腐败;另一方面,他赞赏平民、商人的聪明才智,赞扬妇女的善良、深情、机智,维护社会平等,坚决反对禁欲主义,热情地描绘和歌颂现世生活和纯洁的爱情,鲜明地表达人文主义思想。
《十日谈》共有一百个故事,大多取材于历史事件、中世纪传说、东方故事、宫廷里的传闻以及发生在佛罗伦萨等地的真人真事。
薄伽丘采用框形结构,把一百个故事串连起来,使全书浑然一体,并且语言精练、生动、幽默,历史人物描写细腻。
它为意大利艺术散文奠定了基础,开创了欧洲短篇小说的先河。
但也有不少糟粕,如过于渲染情欲和庸俗的趣味,赤裸裸地表现个人享乐主义等。
1348年,欧洲中世纪,一场可怕的瘟疫爆发了。
繁华的佛罗伦萨丧钟乱鸣,尸体纵横,十室九空。
人心惶惶,到处呈现着触目惊心的恐怖景象,仿佛世界末日已经来到了……薄伽丘在他的巨著《十日谈》里,一开头就通过许多给人以真实感的细节,描绘出一幅幅阴暗的画面。
小说就在这样一片悲惨的气氛中开始。
在这场浩劫中,有十个青年男女侥幸活了下来,他们相约一起逃出城外,来到小山上的一个别墅。
只见周围尽是一片青葱的草木,生意盎然;别墅又修建得非常漂亮,有草坪花坛,清泉流水,室内各处都收拾得洁静雅致。
薄伽丘十日谈是什么

薄伽丘十日谈是什么乔万尼·薄伽丘,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作家、诗人及文学家。
以故事集《十日谈》留名后世。
那你知道《十日谈》是讲什么吗?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到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薄伽丘《十日谈》乔万尼·薄伽丘所著的《十日谈》是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现实主义巨著,是世界文学史上具有巨大社会价值的文学作品;意大利近代著名评论家桑克提斯曾把《十日谈》与但丁的《神曲》并列,称之为“人曲”。
1348年,意大利佛罗伦萨瘟疫流行,10名男女在乡村一所别墅里避难。
他们终日游玩欢宴,每人每天讲一个故事,共住了10天讲了百个故事,这些故事批判天主教会,嘲笑教会传授黑暗和罪恶,赞美爱情是才华和高尚情操的源泉,谴责禁欲主义,无情暴露和鞭挞封建贵族的堕落和腐败,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
在佛罗伦萨闹瘟疫期间的一个清晨,7个美丽年轻而富有教养的小姐,在教堂遇到了3个英俊而富有热烈激情的青年男子。
7位小姐中的3人是他们的情人,别的几位和他们还有亲戚关系。
他们决心带着仆人,离开佛罗伦萨这座正在走向死亡的可怕城市。
他们相约,两天后到郊外的一座小山上的别墅里去躲避瘟疫。
那里环境幽静,景色宜人,有翠绿的树木环绕,还有曲折的走廊,精致的壁画、清澈的清泉和悦目的花草,地窖里还藏着香味浓郁的美酒。
这10位年轻人每天不是唱歌弹琴,就是跳舞散步。
在暑气逼人的夏季里,他们坐在绿草茵茵的树荫下,大家商定每人每天讲一个优秀动听的故事,以此来愉快地度过一天中最难熬的时光,他们一共讲了10天(其中因为种种原因耽误了5天,共计15天,但是就讲故事的时间而言还是10天),10天合计讲了100故事,这些故事收集成集子就叫《十日谈》。
《十日谈》的主题第一天无主题。
第二天初饱经忧患、后来又逢凶化吉、喜出望外的故事。
第三天凭着个人机智,终于如愿以偿,或者是物归原主。
第四天结局不幸的恋爱故事。
第五天历尽艰难折磨,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故事。
第六天一个富于机智的故事:或者针锋相对,驳倒了别人的非难,或者急中生智,逃避了当前的危险和耻辱。
《十日谈》故事节选

《十日谈》故事节选《十日谈》是英国作家萨缪尔·约翰逊所写的短篇小说集,共收录了50篇小说。
在这些小说中,作者借助不同的故事主线,揭示了社会上不同的问题,并给人以启示。
本文将分别介绍《十日谈》中的五个故事节选。
第一节:《特里菲德的伪君子》主线:教养的伪装人物:特里菲德、上帝评价:本篇小说极富哲学思辨,作者通过特里菲德一人的行为和言语,探究人性善恶两面性,以及教养对人的影响。
小说情节曲折,思路清晰,值得一读。
第二节:《政治家的尾巴》主线:选民的无知人物:政治家、选民、马评价:这篇小说通过政治家和选民之间的对话,暴露了选民的无知和政治操纵的现实,反映出社会上的不公和不平等。
作者运用典故和幽默手法,使文章不失深度,又不失轻松愉悦。
第三节:《微小的饥饿》主线:幸福有时很短暂人物:大妈、小姑娘评价:这篇小说反映了现实社会中存在的贫富差距对人的影响。
故事情节感人至深,小姑娘由饥饿到满足,再到失去,让人深切感受到幸福的短暂。
作者运用细腻的笔触,刻画出人物的内心世界。
第四节:《一位聪明的吝啬鬼》主线:财富的盲目追求人物:吝啬鬼、贫苦人评价:这篇小说让读者感受到财富的盲目追求会让人变得短视和自私。
作者通过吝啬鬼的言行,表现出其对金钱执着的一面。
故事结尾寓意深刻,警示人们不要因贪图小利,而失去对人生的真正追求。
第五节:《肥皂泡》主线:爱情的空中楼阁人物:约瑟夫、卡罗琳、汤姆评价:这篇小说描绘了爱情的纯洁与脆弱,以及人们在选择时的思想斗争。
小说情节跌宕起伏,人物形象生动。
作者用肥皂泡比喻爱情,虽然脆弱但值得珍视,让读者感受到爱情的真谛。
总评:《十日谈》中的这五个故事节选,都各自具有启示性和深刻的社会寓意。
作者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思考,传达出人情世故和亲情友情的真谛,对读者的精神生活带来了深刻的启示。
《十日谈》(节选)

《十日谈》(节选)(Decameron)短篇小说集,1350——1353[意大利]薄伽丘(Giovanni Boccaccio,1313——1375)[导读]薄伽丘生于1313 年,意大利著名的人文主义者和文艺复兴运动的先驱,与但丁、彼特拉克并称为文艺复兴初期的“三杰”。
薄伽丘是一个私生子,其父是佛罗伦萨的一位富商,母亲是法国人。
薄伽丘自幼酷爱诗文,对商业不感兴趣,与父亲对他的期望相去甚远。
18 至23 岁时,老父只得让他改行在那不勒斯学习教会法典,但他志不在此,依然潜心研读古希腊、罗马的文化典籍,并借父亲的影响,参加了一些宫廷社交活动,这拓宽了他的文化视野,并开始用意大利俗语写作诗文、传奇、史诗、论文、短篇故事集等。
1336 年他用托斯卡尼语写出一部带有自传性质也可以说是欧洲文学中第一部长篇小说《菲罗柯洛》(Filocolo )。
它以西班牙宫廷为背景,叙述了一对地位悬殊、信仰不同的青年男女历尽千辛万苦、终成眷属的爱情故事。
据说此书是写给他年青时代的情人“菲亚美达”的,寄托了作者最美好的希望。
之后,薄伽丘又相继为她写作了长诗《菲拉斯特拉托》(Filostrato ,1336 )及中篇小说《菲亚美达》(Fiammetta ,1343 —— 1344 ),借以倾诉自己对她的爱慕之情。
后者被认为是欧洲文学中第一部“心理小说”。
作品中出现的菲亚美达的形象可以和但丁笔下的贝亚特丽采和彼特拉克《歌集》中的劳拉相媲美,是欧洲文学中不朽的女性形象之一。
《十日谈》这部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现实主义巨著写于1348 至1353 年,历时5 年之久,1471 年第一次出版于威尼斯。
《十日谈》故事来源广泛,有的取材于中世纪传说、东方民间故事集(如《一千零一夜》、《七哲人书》、《马可波罗游记等》等);有的取材于宫廷逸闻、街谈巷议、历史事件和发生在佛罗伦萨当地的真人真事;有的取材于古罗马作家阿斯普里亚斯的《金驴记》。
作品一反学者们用拉丁文写作的传统,采用了不登大雅之堂的佛罗伦萨方言写成。
十日谈

二、《十日谈》 2、主题
★ 批判教会的腐败堕落
★ 描写男女之间的爱情故事 ★ 抨击封建特权和男女不平等 ★ 体现全面发展的人的观念
二、《十日谈》 3、艺术特点
★ 结构——采用故事的形式,别出心裁地 以框架结构把这些故事有机地组成一个严谨、 和谐的叙述系统。
★ 语言——以文学古典名著为典范,又吸
收了民间口语的特点,精炼、流畅,又俏皮、 生动。
第二讲
一、生平和创作
薄伽丘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乔万尼· 薄迦丘,意 大利文艺复兴运动的杰 出代表,人文主义者, 才华横溢、勤勉多产的 作家。他既以短篇小说、 传奇小说蜚声文坛,又 擅长写作叙事诗、牧歌、 十四行诗,在学术著述 上也成就卓著。
二、《十日谈》
1、故事梗概
薄迦丘以丰富的生活知识 和出色的艺术概括力,通过 叙述故事,概括生活现象, 描摹自然,叙写细节,刻画 心理,塑造了国王、贵族、 骑士、僧侣、商人、学者、 艺术家、农民、手工业者等 不同阶层,展示出意大利广 阔的社会生活画面,抒发了 文艺复兴初期的人文主义和 自由思想。
★ 为意大利艺术散文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并
开创了欧洲短篇小说的艺术形式。
世界名著简介——十日谈

世界名著简介——十日谈《十日谈》是一部短篇小说集,它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最早的代表作家卜伽丘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作品,是欧洲近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现实主义作品。
写于1384年,成书于1353年。
小说文笔精练,语言生动。
作品开端叙述10个男女青年为躲避黑死病,住在佛罗伦萨乡间的一个别墅里,每天每人讲一个故事,在10天中轮流讲了100个故事,故名《十日谈》。
它反映了当时意大利的广阔现实社会,反对禁欲主义,歌颂男女爱情,反对等级特权,宣扬人类平等,揭露贵族的腐朽和愚昧,抨击僧侣的虚伪和荒谬。
故事大都取材于历史事件、中世纪的民间传说和东方民间故事。
在形式上突破了中世纪小说单纯讲故事的方式,企图在描写自然风貌、勾勒人物特征、刻画人物心理和雕塑形象方面探索新的途径,对后来欧洲小说的发展有重大影响。
作者风采卜伽丘(1313-1375),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最早的代表人物之一,热心研究古籍的人文主义者,通晓希腊文的学者,多产作。
著有长篇小说《菲洛柯洛》,史诗《苔塞伊达》、《菲洛特拉托》,牧歌《亚梅托》,长诗《爱情的幻影》、《菲索塔诺的女神》等,其最重要的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作品是短篇小说集《十日谈》。
这些作品反映了人文主义的观点及早期人文主义的特点,如提倡复古文化,反对教会的禁欲主义,肯定人有享受现世幸福的权利,歌颂人间的爱情和欢乐等,同时,也表现人文主义思想的狭隘性,把个人幸福、个人利益看成是至高无上的东西。
这正是资本主义萌芽在意识形态方面带来的最初的成果。
他与但丁、彼特拉克并称文艺复兴初期的三杰。
银屏再现影片《十日谈》根据意大利作家卜伽丘的同名小说改编拍摄而成。
十四世纪的意大利内战纷繁,人人自危。
说书人博卡西奥为了心爱的女人菲梅塔不顾危险闯入城中。
可是,菲梅塔对他的追求无动于衷,还编出故事奚落博卡西奥。
博卡西奥并不气馁,运用自己的口才,向菲梅塔诉说自己的衷情,终于精诚所致,金石为开。
博卡西奥凭着自己机智的头脑、动人的故事和执着的精神终于赢得了姑娘的芳心。
解读十日谈

结构完整 线索清晰
素材丰富 多样
《十日谈》 艺术特征
语言幽默 生动、讽刺
人物身份 多样、 个性鲜明
一、 二、
作品影响
《十日谈》是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现实主 义巨著。为意大利艺术散文的发展奠定了 基础,并开创了欧洲短篇小说的艺术形式 对后来的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起了很大影 响,在欧洲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文 学方面)
走进《十日谈》
演讲人:
目录
作品产生背景 作家简介
作品的内容及人文主义思想 作品艺术特征 作品的影响
作品产生背景
文艺复兴
黑暗的中世纪末文艺复兴的前期。在宗教神权 的统治下, 压抑人性。
1348年佛罗伦萨
作者写的是瘟疫当中的佛罗伦萨,将整部作品的背 景定在这个黑死病的时间之下。
作家简介
乔万尼·薄伽丘: (1313-1375)诗人、 小说家。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的杰出代 表,人文主义者。代表作《十日谈》。
出生商人家庭,生活于佛罗伦萨。父亲曾要求他 学习经商,但薄伽丘毫无兴趣。父亲又让他改学 法律和宗教法规,但无论是商业还是法律,都引 不起他的兴趣。他自幼喜爱文学。
后来薄伽丘有机会出入的罗伯特国王的宫廷,爱 上了罗伯特的私生女玛丽娅。并结识了很多有名 的文人,与彼特拉克成为挚友。
最后他因《十日谈》强烈的反宗教倾向受到教会 仇视。1375年,薄伽丘在契塔尔多逝世。
3 揭露教士的恶行劣迹 《焦炭变圣物》(第六天故事第十个)
4 宗教平等 《三个戒指》(第一天故事第三个)
5.反对宗教禁欲主义 “僧侣们道貌岸然,满口仁义道德,骨子里却是
男娼女盗,是十足的伪君子。”
体现的人文主义思想
二、 歌颂爱情
1、坚贞纯洁的爱情:如绮思梦达 的故事(第四天故事第一)是全 书思想境界最高的一个爱情故事。 绮思梦达郡主的形象使人难以忘 怀,爱情使她变得坚强勇敢,打 破了世俗的偏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国文学名著简介:十日谈
《十日谈》是一部短篇小说集,它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最早的代表作家卜伽丘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作品,是欧洲近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现实主义作品。
写于1384年,成书于1353年。
小说文笔精练,语言生动。
作品开端叙述10个男女青年为躲避黑死病,住在佛罗伦萨乡间的一个别墅里,每天每人讲一个故事,在10天中轮流讲了100个故事,故名《十日谈》。
它反映了当时意大利的广阔现实社会,反对禁欲主义,歌颂男女爱情,反对等级特权,宣扬人类平等,揭露贵族的腐朽和愚昧,抨击僧侣的虚伪和荒谬。
故事大都取材于历史事件、中世纪的民间传说和东方民间故事。
在形式上突破了中世纪小说单纯讲故事的方式,企图在描写自然风貌、勾勒人物特征、刻画人物心理和雕塑形象方面探索新的途径,对后来欧洲小说的发展有重大影响。
卜伽丘,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最早的代表人物之一,热心研究古籍的人文主义者,通晓希腊文的学者,多产作。
著有长篇小说《菲洛柯洛》,史诗《苔塞伊达》、《菲洛特拉托》,牧歌《亚梅托》,长诗《爱情的幻影》、《菲索塔诺的女神》等,其最重要的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作品是短篇小说集《十日谈》。
这些作品反映了人文主义的观点及早期人文主义的特点,如提倡复古文化,反对教会的禁欲主义,肯定人有享受
现世幸福的权利,歌颂人间的爱情和欢乐等,同时,也表现人文主义思想的狭隘性,把个人幸福、个人利益看成是至高无上的东西。
这正是资本主义萌芽在意识形态方面带来的最初的成果。
他与但丁、彼特拉克并称文艺复兴初期的“三杰”。
影片《十日谈》根据意大利作家卜伽丘的同名小说改编拍摄而成。
十四世纪的意大利内战纷繁,人人自危。
说书人博卡西奥为了心爱的女人菲梅塔不顾危险闯入城中。
可是,菲梅塔对他的追求无动于衷,还编出故事奚落博卡西奥。
博卡西奥并不气馁,运用自己的口才,向菲梅塔诉说自己的衷情,终于精诚所致,金石为开。
博卡西奥凭着自己机智的头脑、动人的故事和执着的精神终于赢得了姑娘的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