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数字电视总前端监视监测系统设计思路
有线数字电视前端监控系统智能化设计及应用

有线数字电视前端监控系统智能化设计及应用有线数字电视前端监控系统智能化设计及应用随着数字化发展的不断加快,有线数字电视的普及率越来越高,但是有线数字电视网络系统在运营过程中容易出现故障和问题,对于业务会产生影响。
因此,有线数字电视前端监控系统在现在已成为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技术。
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开始采用智能化的设计和应用,以提高前端监控系统的效率和效果。
一、有线数字电视前端监控系统的意义数字电视前端监控系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方面,它可以实现对于数字电视系统的各种数据信息进行实时监控;另一方面,它还能及时发现故障并迅速解决问题,提高服务质量,避免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数字电视前端监控系统可以实现对于高清视频、音频以及各种数据信息的一键式监控和控制。
同时,它还能够对于数字电视系统的整个运营环节进行监控,能够快速的响应系统交互操作,自动确定是否存在故障,并进行相应的预警提示。
这样就可以在数量有限的工作人员监管下,以有效利用有限的资源,同时提高服务水平和品质,实现数字电视业务的可靠、快速运行。
二、有线数字电视前端监控系统智能化设计有线数字电视前端监控系统智能化设计,就是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该监控系统中,从而使其具有更高的效率和精准性。
智能化设计包括三个方面:先进的硬件设备、智能化的软件系统以及科学合理的参数设置。
(一)硬件设备数字电视前端监控系统硬件设备主要包括传感器、IP摄像机等。
传感器是检测设备状态、数据流等的重要部件,能够提供各种信息,让系统获得更多有效的数据信息;IP摄像机可以实时提供监控图像,充当系统眼睛的角色,帮助运维人员及时了解设备状态和工作情况。
(二)软件系统数字电视前端监控系统智能化的软件系统包括常规参数设置和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两个方面。
常规参数的设置包括设备状态监测、运行记录等基本管理能力,能够对设备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和分析判断。
在人工智能技术进一步应用的情况下,监控系统需要设置更为智能化的管理策略和复杂算法。
数字电视有线前端的监视监测系统探究

但 不 能 自动测 量 、监 测 并保 存 记 录。在 打包机处 理成 I P 信 号 ,然后 进入信 号交 备 利用 率 大 幅度提 高 ;码 流分 析 网管支 故障处理 中, 增加 了维护人员 的工作量 ,
延迟 了故 障的恢 复时间 。
数字电视有线前端的监视监测系统探究
冯 缘 肖朋 飞 李 涛
( 作 者单位 :河南有线 电视 网络集 团有 限公 司运行 维护部 ) 统是广播 电视 事业 的重要 组成部分 ,是 广播 电视 事业建设 的基础 性工作 ,是现代化 科 学工作 的
耳 目和助 手 ,是伴 随着广播 电视信 号的传输和覆 盖发展起 来的。监视监测 系统是节 目播 出系统的 重要 组成部分 ,是对 广播 电视 节
为 保存 ,也 就是 没有 自动模 式 ,全是 手 组 成 。信号 处理 部 分一 般是 将待 监测 节 看 服 务器 进行 多 画 面分 割 ,实 现 1 个 电
动模式 。 这样的监测设备虽然简单 、 快捷 , 目信 号 ( 例A S I / D S 3编 码 格 式 )通 过 I P 视 大屏 多个节 目监 看 功能 ,监 视监 测 设 换 设备 (即业务 交换 机 )用 于信 号 的汇 持对 T S码 流进行实 时深入 分析和监测 , 聚及 调取 ,实 现码 流 和节 目智 能分 组 、
2 . 1 系统功能强大
1 . 2 信 号传 输及记录全手动 模拟 电视信 号 的传播 及 监测 记 录均
新 型 的监视 监 测系 统一 般 由信 号处 工作 电子 化 ,将 值 班人 员从 繁重 枯燥 的
采 用手 动模 式 ,产生 的监 测 数据 也是 人 理、信 号交 换 、信 号监 测 、网管 等 部分 监 看 工作 中解 脱 出来 ;多 画面 网管对 监
电视监控系统设计方案

电视监控系统设计方案电视监控系统设计方案一、系统的构成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应该说是跨学科跨行业的系统工程,以功能要求的不同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前端摄像系统、视频传输系统、视频控制系统、视频显示和记录系统。
摄像部分是电视监控系统的前沿部分,是整个系统的“眼睛”,它把监视的内容变为图像信号,传送控制中心的监视器上,摄像部分的好坏及它产生的图像信号质量将影响整个系统的质量。
传输部分是系统的图像信号通道。
控制部分是整个系统的“心脏”和“大脑”,是实现整个系统功能的指挥中心。
显示部分一般是由几台或多台监视器组成,它的功能是将传送过来的图像一一显示出来。
1、摄像部分摄像部分一般安装在监视现场,它一般包括摄像机、镜头、防护罩、支架和云台等。
它的作用是对监视区域进行摄像并将其转换成电信号。
摄像机分为彩色和黑白两种,一般黑白摄像机要比彩色的灵敏度高,比较适合用于光线不足的地方,如果使用的目的只是监视景物的位置和移动,则可采用黑白摄像机;如果要分辨被摄像物体的细节,比如分辨衣服或景物的颜色,则选用彩色的效果会较好。
镜头常用的镜头种类包括:手动/自动光圈定焦镜头和自动光圈变焦镜头两种。
定焦镜头分为标准镜头和广角镜头两种。
防护罩防护罩分为室内型和室外型两种。
室内的防护罩主要是防尘,有的也有作隐蔽作用,使监视场合和对象不易察觉受监视;室外防护罩的功能主要有防晒、防雨、防尘和防冻等作用。
一般的室外防护罩都配有温度继电器,在温度高时自动打开风扇冷却,温度低时自动加热;下雨时可以人工控制雨刷器刷雨;有的室外防护罩的玻璃还可以加热,当防护罩上有结霜时,可以加热除霜。
云台云台是安装、固定摄像机的支撑设备,它分为水平和全方位云台两种。
水平云台适用于监视范围不大的情况,在水平云台上安装好摄像机后可调整摄像机俯仰的角度,达到最好的监视角度后可遥控水平旋转。
一般来说,水平旋转角度为0°~350°,垂直旋转角度为+90°。
省级数字电视总前端监视监测系统设计思路

Pr o v i nc i a l Di g i t a l TV He a d- e n d Mo n i t o r i ng S y s t e m De s i g n I d e a s 口L U 0 Ra n, YU C h e n g l o n g , L I G a n g
p r e f e r r e d wa y t o c a b l e o pe r a t o r s .Ag a i ns t t h i s b a c kg r o u n d,t h e f a c e o f t h e n e w r e qu i r e me n t s o f t h e n e w d i g i t a l
《 中国有线电视1 2 0 1 7 ( 0 1 )
CHI NA DI GI TAL CABI E TV
③
文章编 号 : 1 0 0 7— 7 0 2 2 ( 2 0 1 7 ) O l一 0 0 2 6— 0 6
・ 数 字 电 视 ・
中图分类号 : T N 9 4 8 . 1 3
i n t e r n e t , u s i n g T S o v e r I P t e c h n o l o g y a s t h e c o r e பைடு நூலகம் t o b u i l d a p r o v i n c i a l d i g i t a l T V h e a d - e n d s y s t e m h a s b e e n t h e
v i s i o n s a f e t y r e g u l a t i o n s ”,t h e t r a d i t i o n a l mo n i t o r i n g s y s t e m wi l l n o t a c h i e v e t he r e q ui r e me n t o f s a f e t y br o a d —
江西广电网络全省节目监测系统设计

� � � � � ( � 62 频率范围) 进行正常的接收解调� 2. 2. 2 Q AM 层监测 2. 1 方案实施计划和目标 � � � � � � 设 备支 持对 多种 调 制 方 式 (16 � 针对原有节目监测手段存在的各种问题, 以及江 � � � � � � � � � 256 ) 和符号率 (1� ) 的监测; 支持星座图 � 西广电网络实际情况, 计划分几期建设全省的节目监 � � � � � 信道功率� (调制误差比) � (矢量幅度误差 ) � 测系统� �
2 江西广电网络节目监测系统 � � � 设 备 可 以对 电 平 为 40�100 � 总体方案
的射 频 信 号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201 2 年第 4 期 (总第 26 8期 )
有线电视技术
B (比特误码率 ) 的测量� 2. 2. 3 T S 码流实时监测 系统可满足 10 1. 290三级错误的实时监测 (22 个常规指标 ) �能实现 流的基本结构信息监测, 包 括 流的信息构成 � 包的包长 � / 表的传输间 和网络名称 � 能 包括: A (节目 隔� 传输流的 � 的数量� 网络 实现对 / 表单的解析, 其中 关联表 ) � 2. 3. 2 报警联动功能
系统设计
有线电视技术
胡蔚星
江西省广电局网络中心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江西广电网络针对全省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形势, 如何根据江西广电网络的实际情况, 规划设计全省的节目监测系统� 关键词: 节目监测系统 数字电视 前端 监测功能 监测内容
1
概
述
由于江西广电网络从 2002 年开始逐步完成了全 省的整合, 所以全省各级市县前端的播出信号绝大部 分都是由省前端统一通过省干线网下传, 各级分前端 再加入本地节目和信息� 所以省前端的节目监测系统 是整个系统的重中之重, 为此第一期是对省前端的节 目监测系统进行升级扩容 � 随后将建设所有市级和已整转的县级前端的节 目监测系统, 然后根据整转进度逐步将全省所有分前 端的节目监测系统建设起来, 并通过省干线网络进行 联网, 实现全程全网监测管理 � 前期各级前端的监测系统均以监测数字广播电 视节目为主, 之后将根据业务发展需要, 增加对数据 广播� 股票信息 � 互动点播等业务的监测 � 并在条件成 熟的情况下, 逐步完善系统, 与各类设备网管� 全省机 房动力环境监控 � 安防监控等系统进行联网, 实现统 一管理 � 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全程全网的运行维护监 测管理系统, 为做好全省广电网络的安全播出做出有 力的技术保障� 2. 2 监测主要内容 2. 2. 1 射频监测
数字监控系统设计方案

数字监控系统设计方案数字监控系统是一种利用数字技术对监控对象进行实时监测、录制和存储的系统。
本文将介绍一个数字监控系统的设计方案,包括系统架构、硬件设备、软件平台和功能模块等方面。
1. 系统架构:该数字监控系统采用分布式架构,包括监控端和管理端两个部分。
监控端安装在监控目标处,负责采集图像、音频等信息,并通过网络传输到管理端。
管理端负责实时监控、录制和存储。
2. 硬件设备:监控端需要安装摄像头、麦克风等设备来采集图像和音频,同时需要一台计算机作为监控端的主控设备。
管理端需要一台强大的服务器来存储大量的监控数据,并进行实时处理和管理。
3. 软件平台:监控端的主控设备需要安装特定的监控软件,用于采集、传输和处理图像和音频数据。
管理端的服务器上需要安装监控系统管理软件,用于实时监控、录制和存储。
4. 功能模块:(1)实时监控:监控端通过摄像头采集图像,同时采集麦克风采集音频,通过网络传输到管理端,并在管理端进行实时监控。
(2)录制和存储:管理端将监控数据进行录制和存储,可以设定录制时间、录制区域以及存储位置等参数。
(3)远程访问:用户可以通过互联网远程访问管理端,实现远程监控和管理。
(4)报警功能:系统可以根据设定的报警规则进行实时监测,一旦发生异常情况,系统会自动触发报警,并将报警信息发送给相关人员。
(5)数据分析和查询:管理端可以对存储的监控数据进行分析和查询,通过统计分析和数据挖掘等方法,提取有价值的信息。
总结:以上是一个数字监控系统的设计方案,通过采用分布式架构,利用摄像头和麦克风等硬件设备采集监控目标的图像和音频数据,利用网络传输到管理端进行实时监控、录制和存储。
通过安装监控软件和管理软件,实现实时监控、远程访问、报警功能和数据分析等多种功能。
该系统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监控场景,如公共安全监控、工业生产监控等。
为了进一步完善数字监控系统的设计方案,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1. 网络架构:在数字监控系统中,网络架构是至关重要的,它直接影响着监控数据的传输速度和质量。
电视监控系统的设计

电视监控系统的设计设计一个稳定高效的电视监控系统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1.摄像头选择:选择合适的摄像头对整个系统功能的实现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摄像头的分辨率、视角、拍摄距离、画质等特性必须与监控场景相匹配。
此外,考虑到监控系统可能需要在不同环境下工作,选择具有防水、防尘、抗震等特性的摄像头可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2.信号传输:电视监控系统的信号传输方式可以有多种,包括有线和无线两种方式。
有线传输通常采用传输线缆,如同轴电缆、光纤等,能够保证传输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无线传输则可以采用Wi-Fi、蓝牙或其他无线通信技术,便于在不同位置进行灵活布局。
3.信号处理与存储:监控系统的信号需要经过处理才能显示在监控中心的屏幕上,所以需要选择一种可靠性和性能较高的信号处理器。
信号处理器可以对画面进行压缩、解码,以减少传输带宽需求,同时对画面进行增强、识别等功能以提高监控效果。
此外,为了方便存储和检索,监控系统还需要配备大容量的存储设备,如硬盘、网络存储等。
4.用户接口与软件支持:为方便用户操作,电视监控系统需要具备友好的用户接口设计,以便用户能够方便地查看和调整监控画面。
此外,与监控系统相关的软件也需要提供技术支持,例如视频分析软件可以通过对监控画面进行分析,提供报警、人脸识别、行为分析等功能。
5.网络接入与远程访问:为了方便管理和使用,现代的电视监控系统通常还支持网络接入和远程访问。
通过搭建局域网或互联网连接,监控中心可以远程实时查看监控画面、进行录像和设置参数。
同时,也方便了用户在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上查看监控画面。
6.安全与隐私保护:总的来说,设计一个高效稳定的电视监控系统需要综合考虑摄像头选择、信号传输、信号处理与存储、用户接口与软件支持、网路接入与远程访问、安全与隐私保护等方面因素。
只有在这些因素的协同作用下,才能够设计出一个适应不同监控场景需求的电视监控系统。
数字电视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试论数字电视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摘要广播电视监测系统由监测中心、监测前端、传输网络3部分组成,本文主要对于数字电视监测系统的设计进行研究和设想,对于今后提高数字电视监测技术发展具有一定帮助。
关键词数字电视;检测系统;系统设计中图分类号tn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1)37-0005-020 引言目前,数字电视平移已经渐入尾声,数字化、网络化、高清化是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趋势,数字时代与传统模拟时代的广播影视技术体系相比,在传播方式、服务方式、技术系统以及运行方式上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传统的依靠值班员对播出情况进行监测的模式已经无法满足需求,因此,对数字电视播出质量、传输质量和播出内容进行准确、快速的自动监测技术的发展成为广播电视监测业务的当务之急。
本文本着从当前广电技术飞速发展的实际出发主要探讨了如何组建数字电视监测系统设计的相关问题。
1 监测系统组成及功能监测系统由监测监管中心平台、存储系统、显示系统3部分组成。
监测监管中心平台是系统的核心管理平台,负责总体协调、管理各监测前端设备,下达监测任务,对监测前端回传的数据进行综合处理和汇总分析,按要求定期向相关部门提交报表和分析报告。
存储系统主要用于各种监测数据、告警信息、故障时段的音视频内容的存储。
显示系统将有线前端任意一套有线电视节目(或组合多画面)和无线广播的音柱显示在电视墙上。
1.1 监测监管中心平台在监测监管中心平台设置6台高端服务器,其具体分工如下::1)web服务器。
在监测中心局域网内,任意主机可以通过浏览器访问web服务器,web服务器通过权限认证后提供相应显示界面,完成对数据库服务器、流媒体服务器、存储的录像文件的查询、访问,以及通过应用服务器对监管分前端下达指令的任务;2)流媒体服务器(2台)。
为满足监测中心对64个以上回传视音频的实施监听监看,使用2套惠普服务器作为流媒体服务器,完成对监测前端网传视音频的分发和点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简介骆6冉!#183 76" #男#工程师#主要从事广播电视工程设计咨询工作$于成龙!#18Z 76" #男#工程师#主要从事广播电 视工程设计咨询工作$李6钢!#15$ 76" #男#工程师#主要从事广播电视工程咨询工作%
BK
! 中国有线电视"!"#$ 年第 "# 期
骆6冉等(省级数字电视总前端监视监测系统设计思路
L"'71$51#9:121)#9!MS0#-T0$-.'$1)'"1$2 8=%)0( :0%12$*-0#%
!-@^e=>&a@%MD>?QA>?&-'+=>? # e=L;A&\;QHE,DQDT;N;A> *DN;?> =>L eDND=GPM '>NI;IBID&.D;`;>?#"""2Z&%M;>=$ 4+%)"#5)('> GDPD>I<D=GN& IMDIGD>L FAG;>IDG?G=I;A> AFIDQDPAHHB>;P=I;A> >DIJAGK& CGA=LP=NI;>?>DIJAGK =>L ;>IDG>DI& BN;>?,O ATDG'YIDPM>AQA?<=NIMDPAGDIACB;QL =UGAT;>P;=QL;?;I=Q,0MD=LSD>L N<NIDHM=NCDD> IMD UGDFDGGDL J=<IAP=CQDAUDG=IAGN4)?=;>NIIM;NC=PK?GAB>L& IMDF=PDAFIMD>DJGDhB;GDHD>INAFIMD>DJL;?;I=Q MD=LSD>L N<NIDHN& IMDNI=ID=LH;>;NIG=I;A> AFG=L;AF;QH=>L IDQDT;N;A> ;NNBDL IMD) CGA=LP=NIA> G=L;A=>L IDQDS T;N;A> N=FDI<GD?BQ=I;A>N* & IMDIG=L;I;A>=QHA>;IAG;>?N<NIDH J;QQ>AI=PM;DTDIMDGDhB;GDHD>IAFN=FDI<CGA=LS P=NI4,MDH=;> NBC`DPI;NIMDNIBL<FAG=UGAT;>P;=QL;?;I=Q,0MD=LSD>L PA>NIGBPI;A> UGA`DPI& J;IM IMDNIBL<=>L GDND=GPM AFIMDL;?;I=Q,0IDPM>AQA?<& =>L =>=Q<N;NUGAT;>P;=QL;?;I=Q,0MD=LSD>L N<NIDH& CDN;LDN& UGAUAN;>? IMDPAGGDNUA>L;>?NBGTD;QQ=>PDHA>;IAG;>?N<NIDH =GPM;IDPIBGDNAQBI;A>N4 <0= >'"-%(N=FDI<CGA=LP=NI'MD=LSD>L'HA>;IAG;>?
#3$ 监看环 节 只 针 对 系 统 末 端 射 频 输 出& 一 但 出 现黑屏无法判断故障点+ 采用解码器输出到多画面方 式&一但建设完成后&再想调整电视墙节目显示&操作 复杂&节目显示监看调度不够灵活+
#2$ 由于监 测 点 有 限& 而 且 不 是 对 所 有 节 目 信 号 进行实时监测&无法掌握某一套节目在整个系统链路 中的质量状况&无法准确快速发现故障点位置+ B@省级数字电视总前端监视监测系统需求分析 !4#6省级数字电视总前端结构分析# 如图 # 所示$
?@概述 #4#6原有监视监测系统分析
省网整合前&原前端系统采用 )O'架构&监测系统 采用 )O'矩阵调度输出到码流分析仪的方式&监测点 只选取了信源环节和射频输出环节+
射频输出环节通过分配器分配 # 路到 :)] 信号 分析仪&当某个频点发生故障时&操作监测设备锁定故 障频点&对故障频点进行信号分析+
监视方式采用解码器将前端系统输出的射频信号 解码出模拟视音频信号&再通过模拟多画面拼接服务 器将多路 节 目 组 合 后 通 过 0+)输 出 到 电 视 墙 进 行 监看+ #4!6原有监视监测系统存在的问题
##$ 监测点 有 限& 并 没 有 对 数 字 电 视 前 端 系 统 内 的所有环节信号进行实时监测&当故障出现时&再通过 矩阵调度和频点锁定来进行故障排查&时效性差&运维
! 中国有线电视"!"#$#"#$ %&'()*'+',)-%).-/,0
中图分类号,(1284#366文献标识码.66文章编号#""$ 7$"!!#!"#$$"# 7""!5 7"5
%数字电视%
省级数字电视总前端监视 监测系统设计思路
!骆6冉于成龙李6钢中广电广播电影电视设计研究院北京 #"""2Z
摘6要近年来#在三网融合的大趋势下#面对新型采用 ,O ATDG'Y技术的数字前端系统#以及广电总局 发布的. 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管理规定/ 中提出的新要求#省级有线运营商原有传统的监视监测运维手段 已经无法达到广电总局的安全播出要求% 以某省级数字电视总前端监视监测系统建设项目为研究蓝 本#针对省级数字电视总前端系统结构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对应的监视监测系统架构解决方案% 关键词安全播出$监视监测$总前端
排查故障时间较长+ #!$ 省网整 合 后& 新 的 省 级 数 字 电 视 总 前 端 系 统
信源更多&处理环节更多&信号形式更多样核心部分 采用 ,O ATDG'Y技术架构&原有监测系统只能对 )O' 接口信号和 :)]射频信号进行监测&无法对 'Y组播 节目信号进行监视监测&老系统已无法满足新前端系 统的运维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