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本三上《口语交际7身边的“小事”》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合集下载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教学设计)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发现身边的“小事”,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2. 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水平。

3.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心他人,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人文素养。

二、教学内容1. 话题:身边的“小事”2. 交流内容: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小事”,以及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发现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小事”中发现问题,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教学卡片、黑板2. 学具:学生准备一个小本子,记录身边的“小事”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一些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的“小事”,引导学生关注生活。

2. 新课内容:教师讲解口语交际的基本技巧,如倾听、表达、交流等,并结合实例进行示范。

3. 实践环节: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小事”进行讨论,然后派代表上台分享。

4. 总结与反馈: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强调关注生活、关心他人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1. 课题:身边的“小事”2. 教学内容:观察生活、发现问题、口语表达、交流分享3.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发现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七、作业设计1. 学生回家后,观察身边的“小事”,记录下来,并尝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2. 家长参与,与孩子一起讨论身边的“小事”,引导孩子关注生活、关心他人。

八、课后反思1. 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反思教学方法和策略,调整教学计划,以提高教学效果。

2. 教师关注学生的成长,引导他们关注生活、关心他人,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人文素养。

总结:本节课通过观察身边的“小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口语表达能力,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心他人。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实践环节,让学生充分参与,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教师还需关注学生的成长,培养他们的人文素养和道德品质。

部编语文三上《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教案+课后反思

部编语文三上《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教案+课后反思

部编语文三上《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教案+课后反思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教学目标】1.通过口语交际,提高学生的分析和综合能力的能力。

2.如实而有条理地叙述身边的小事,并描述自己的感受和别人对这件事的看法。

3.留心生活,培养其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用简要的话表达自己的看法;汇总小组意见时,尽可能反映每个人的想法。

【教学难点】如实而有条理地叙述身边的小事,并描述自己的感受和别人对这件事的看法。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看图交流,引出主题。

1.(课件出示2)课本上的几幅图片2.小组交流,说说图片上的内容及自己的感受。

设计意图:出示课本上的图片,把学生不知不觉得带3.教师小结,导入课题:我们的身边每天都在发生着各到口语交际之中种各样的“小事”,每件小事都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我们的中。

】生活。

这节口语交际课,我们就来聊聊身边的小事。

课件出示1)身边的“小事”(板书:身边的小事)二、围绕小事,组织交流。

1.教师示范:其实我身边就有一些不文明的行为,如。

有的学生爱边吃边走,吃饭说话……可能这些惯现在许多人都有,但这些真不是什么好惯。

你边吃边走会让周围的人感到不爽,还边走边掉,掉还不捡,人家一看就是一个没责任心的人。

吃饭说话,既不卫生又不文明,你说话时可能噎着,并且你口水可能会溅到别人的碗里,或菜里……2.小组同学互相交流,说说我们身边的小事,小组长作好记录。

3.根据小组长的记录,引导学生从“身旁不文明的行动”和“令人感到温暖的行动”两个方面进行交流。

4.小组代表作汇报发言,全班交流——身边不文明的行为。

1)小组代表做汇报发言,其他同学适时补充,也可以谈谈自己的感受。

2)教师小结:设计企图:小组协作交流身旁的小课件出示3)身边不文明的行为(板书:不文明的行事,好的和不文明为)随地大小便乱扔垃圾随地吐痰的行动,谈感受。

是非分明。

造就学在公共汽车上不让座在墙上涂丫乱闯红绿灯生白话交际能力和在公共厕所用完后不冲水小摊小贩占道经营探究合作能力。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部编版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部编版

摸索中前行——《身边的“小事”》教学反思《身边的“小事”》是统编本教材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口语交际课,教材意在让学生从身边发生的不文明行为或令人感到温暖的行为出发,谈谈对这些行为的看法,汇总小组同学谈到的“小事”,和其他小组交流。

口语交际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

教学活动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不宜采用大量的口语交际原则、要领的方式,应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

教师应该重视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口语交际的能力,鼓励学生在各种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因此我在课堂上有意引导学生寻找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不文明行为和令人感到温暖的行为,力求在真实的经历过的情境中引发学生思考,进而能够畅所欲言。

另外为了使学生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看法,我点拨引导他们讲清楚自己说见过的行为以及谈谈自己的感受。

口语交际是听与说的双向互动过程,因此本节课我还初步训练的学生学习汇总他人意见的能力。

从小组合作交流开始让小组代表先试着学习汇总小组成员的意见,进而为第二课时每个学生都学习汇总以及汇总更多人的意见降低梯度。

期间为了使汇总能够顺利进行又易于学生练习我设计了“小组讨论简记纸”,这也为后来的小组汇报提供了提纲性材料。

但是,在课堂教学的时候还是存在着很多不足。

口语交际的评价,须注重提高学生对口语交际的认识水平和表达沟通的水平,评价宜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让学生承担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并结合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活动中的表现,综合考察学生真是的口语交际水平。

在实际的课堂上我忽视了对学生语病的纠正,评价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

另外口语交际课在课堂上要引导学生敢于发言乐于发言,积极表达自己的看法与意见,像平常说话一样自然大方、流畅恰切。

我还是没能足够激发学生的表达兴趣和交际欲望。

小学语文统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统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统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一、教材分析本单元的口语交际主题是“身边的‘小事’”,旨在引导学生关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小事,培养他们观察生活的能力,并通过交流这些小事,让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教材通过列举一些常见的身边小事,如在公交车上主动让座、乱扔垃圾等,为学生提供了话题示例,同时也启发学生去发现更多类似的小事,思考其背后的意义以及对他人和环境的影响。

这一内容既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又能让学生在交流中提升口语交际素养,为今后更深入的语言表达和人际交往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二、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言表达基础,能够用简单的语句描述事物和表达自己的想法。

然而,他们对于观察生活中的小事可能还不够细致全面,缺乏主动从生活中发现有价值话题进行交流的意识。

在口语表达方面,虽然能说,但可能存在表述不够清晰、条理不够分明、观点不够明确等问题。

此外,学生在倾听他人发言时,也可能出现不专注、不能很好地理解他人意思并做出恰当回应的情况。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着重引导学生学会细致观察生活,提高口语表达的质量以及培养良好的倾听习惯。

教学目标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小事,能够清楚地描述一件小事的经过。

让学生学会表达自己对身边小事的看法和感受,做到观点明确,语句通顺。

培养学生认真倾听他人发言的习惯,能听懂别人的主要意思,并能做出恰当的回应。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等活动形式,锻炼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引导学生运用举例、对比等方法来阐述自己的看法,使表达更具说服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的情感,让学生意识到身边小事虽小,但意义重大。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鼓励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传递正能量。

教学重难点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学会观察身边的小事,准确、清晰地描述小事的经过。

2024年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及教学第七单元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 优质版教案

2024年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及教学第七单元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 优质版教案

课题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主备教师【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小事”,标题在“小事”上加引号,隐含了事小意义大的价值导向。

语言运用:把对生活中常见行为的看法讲清楚。

思维能力:小组交流时注意倾听记忆,了解每个人的想法,汇总时尽量涵盖每个人的意见,渗透着彼此尊重的交际意识。

审美创造:简单讲述身边的令人感到温暖或不文明的行为,并清楚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课前解析】关注文本:教材提供了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的4幅情境图。

帮助学生勾连生话、唤起回忆。

上面两幅图表现的是令人感到温暖的行为。

下面两幅图表现的是社会生活中的不文明行为。

关注描写:本次“清楚地表达自己的看法”的要求,重在把对生活中常见行为的看法讲清楚。

“汇总小组意见时,尽可能反映每个人的想法”是要求小组交流时注意倾听记忆,了解每个人的想法,汇总时尽量涵盖每个人的意见,渗透着彼此尊重的交际意识。

【教学目标】1.能在小组中简单讲述身边的令人感到温暖或不文明的行为,并清楚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2.能汇总小组意见,汇总意见时能尽量反映每个人的想法。

【教学重点】能在小组中简单讲述身边的令人感到温暖或不文明的行为,并清楚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教学难点】能汇总小组意见,汇总意见时能尽量反映每个人的想法。

【课前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设电子版教案授课教师“二次备课”(手写)【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揭示课题(出示课件2-5)1.教师导入:今天,老师在学校车棚看见一个小同学把被风吹计倒的自行车一辆辆扶起来摆放整齐,当时我的心里感到特别温暖,你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想一想,你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小事呢?2.揭示课题:这些小事在我们生活当中很常见,有的时候一些小事也会给别人带来温暖,这节课我们就来做个生活的有心人,说说我们对身边“小事”的看法。

(板书:身边的“小事”)(设计意图:借助身边事把生活的场景引入课堂,唤起学生对生活中小事的回忆,激发学生交流的欲望,为后面关注具体场景、表达看法打下基础。

部编版口语交际七:身边的小事 教学设计教案 三年级语文上册(带板书设计教学反思)3

部编版口语交际七:身边的小事 教学设计教案 三年级语文上册(带板书设计教学反思)3

口语交际七:身边的“小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针对身边的现象清楚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2.汇总小组意见时,能综合考虑每位组员的意见。

3.出示较多的图片,激起学生表达的欲望。

通过交流、讨论,培养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的习惯和明辨是非的能力。

4.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做一个讲文明的公民。

教学重点:能在小组中简单讲述身边的令人感到温暖或不文明的行为,并清楚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教学难点:能汇总小组意见,汇总意见时能尽量反映每个人的想法。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

2.学生校园生活的照片。

3.学生课前搜集的一些照片资料。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开启新课1.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的身边每天都会发生各种各样的“小事”,这些“小事”都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有些“小事”让人感到温暖,值得我们学习;有些“小事”又是一些不文明的行为,需要大家去纠正或自我防范。

今天这节口语交际课,就让我们来找一找身边的“小事”,来聊一聊。

(板书课题:身边的“小事”)2.课件播放一些生活中的“小事”的图片:比如小学生乱倒垃圾的不文明行为、交警叔叔帮助学生摆放共享单车的图片等等。

3.引导学生发表对这些图片的看法,尽量照顾到全体学生,尽量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进来,主动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4.出示此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1)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2)汇总小组意见时,尽可能地反映每个人的想法。

二、画面再现,表达看法1.出示教材上的四幅图片,引导学生发表看法。

说说图片中的人的做法对不对?如果对,会产生什么积极的影响;如果不对,会产生什么负面的影响,应该怎样做才是对的。

2.先自己思考,然后小组内交流,最后由小组长汇总大家的想法,要尽可能的反映每个人的想法。

3.过渡:我们看到了教材上的四幅图片,有令人感到温暖的,也有让人内心不舒服的。

接下来我们就一幅一幅的来交流,看看大家能从这些图片中学到什么?4.课件出示教材上的第一幅图片。

第七单元《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第七单元《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第七单元《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 1. 了解“小事”的定义,理解“小事”具有重要性和价值。

2. 能够学会自我观察、体验,积极参与“小事”。

3. 能够讲述一次自己的“小事”体验,并能与他人分享。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意识到平凡小事的重要性,并激发学生参与“小事”的兴趣;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学会“小事”的观察、体验,并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参与小事。

三、课堂活动设计第一步:导入(5分钟)1.让学生观看相关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小事”的理解和认识。

2.几个学生分享自己曾经见过的小事,其他同学进行补充和讨论。

第二步:课堂讲解(20分钟)1.引导学生了解小事的定义,细心观察小事的发生以及为何小事会成为注意力的焦点。

学生可以通过分享认识更多的小事,从而对“小事”的重要性有更为深刻的认知。

2.让学生进行集体讨论,分享了哪些平凡的小事让他们感到惊喜或温暖。

引导学生记住并深刻理解这些小事对他们及周围人的价值。

第三步:小组活动(30分钟)1.让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个“小事”的主题。

2.让学生分享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的与主题相关的小事,以及为何这些小事让他们有感触。

3.让每个小组的学生选择一个最出色的小事分享给全班其他同学。

第四步:讨论及总结(10分钟)1.引导学生总结和回想今天的课程,理解小事的重要性以及积极参与小事的价值。

2.让学生分享自己在今天课堂中所了解到的关于“小事”的体验和感受。

四、课后作业1.让学生回家寻找平凡的小事,记录下来,并在下一堂课上与同学分享。

2.让学生画一张自己发现的最喜欢的小事或一张展现一次美好小事的图片。

3.让学生思考如何在自己的生活中积极参与“小事”,并在下一次课堂中进行分享。

五、教学手段1.PPT;2.录像或影片;3.图片或图片展示;4.小组讨论及分享。

六、教学评估1.课堂中,教师观察学生的参与度以及个人表达的能力;2.课后,教师查阅学生完成的作业,评估学生对“小事”观察、体验的程度及其在分享方面的能力。

精品部编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教学设计

精品部编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教学设计

课题: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课型:新授课任课教师教材分析口语交际是对本单元学习主题的延伸拓展,主旨是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互动交流学习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关注生活的良好品质,并提升感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学情分析小学中段学生虽然已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但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观察的角度单一,不能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事物;观察的深度不够,由于事物的表面;想象不够丰富,语言较为贫乏;没有形成良好的观察习惯,认识事物很片面。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聚焦生活中的平凡小事,并能够用流畅具体的语言进行描述。

难点:在交际过程中,敢于清楚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努力培养大胆交际的良好习惯。

教具学具及多媒体应用多媒体课件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能够唤醒生活记忆,聚焦生活中的平凡小事,并能够用流畅,具体的语言进行描述。

2.在交际过程中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努力培养大胆交际的良好习惯。

3.认真倾听他人发言,学会有礼貌地进行交流与补充。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创境激趣,引入话题师:孩子们,老师今天想与你们分享两个“心情”---一个“好心情”,还有一个“坏心情”,你们愿意先听哪一个呢?生:我想听好心情。

师生互动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师:老师的好心情是源自今天早晨我上班路上发生的一件小事情。

因为没注意,我不小心将口袋里的钱包给丢地上了,幸亏被一位小学生看到了,她赶紧把钱包捡起来交给我,让我的财物失而复得。

孩子们,你们觉得老师的心情是不是很好呢?生:您确实非常幸运。

不过,我还想知道您的坏心情又是为什么。

师:唉,同样是今天上班路上发生的。

在公交车上,一个中年男子违规抽烟,公交车师傅劝阻他不要在公共场所抽烟,结果他不但不听,还跟师傅吵起来了。

孩子们,如果你也在场,你是不是也会跟老师一样,心情被破坏了呢?生:公共场所是禁止吸烟的,这谁都知道。

生:确实是非常让人生气的一种行为。

师: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每天都在上演着许多看起来平凡,但却总是时刻影响着我们的心情,甚至是生活的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本三上《口语交际7身边的“小事”》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教学要求:
1.通过活动懂得只要是对社会有利,对他人有帮助的事就是好事,学会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逐步养成做小事的好习惯。

2.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倾听、观察、评价,与同学分享感受,身边的小事有哪些,哪些是好事,哪些是不文明现象。

3.愿意并能积极参与做好事活动,初步知道做好事是有爱心的表现,小学生做好事也是为社会作贡献。

教学重难点:
学会做力所能及的小事。

课前准备:
学生:提前收集身边的小事和自己做的小事。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1.激趣导入。

上节课,老师跟大家讲了“观察身边的小事”的原因。

那么,这节课,我们继续讨论“我们身边的小事”还有哪些不文明的现象。

2.首先,学生汇报自己收集到别人的小事有哪些。

(3—5名学生)
3.其次,学生讲述自己做过的小事有哪些?(3—5名学生) 4.讨论并小结:刚才,同学们都讲了自己做的小事和别人做的小事。

那么,老师想问一问:到现在有没有人还不会做好事呢?
5.学生再次讨论:生活中有哪些小事我们可以做?
6.看书进一步学习:除了你们说的这些事情我们可以做,生活中还有哪些小事可以做呢?我们一起看看书上为我们讲了哪些事情。

7.讲一讲身边的小事,并谈一谈感想。

教学反思:
引导学生多注意观察身边的小事,每件小事都有不同的含
义,让学生知道了解其中的道理。

每件小事都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这节课我上得相对成功,因为我以学生为本,让他们去思考问题,互相探讨问题。

他们在这中间能力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