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学重点内容提要及答案
现代文阅读之实用类文本

开头:引导读者更好地掌握全篇的精神实质或一段的主 要意思;
篇末段末:揭示人物的思想品质或事件的深刻意义。
通讯与消息的区别
1、内容上,消息简略单纯,通讯详细丰富。 2、形式上,消息程式性强,通讯创造性强。 3、在写作技巧 上,消息手法简单,通讯手法多 样。这里所说的写作技巧,含义较广,包括虚 实相衬、对比烘托、铺垫弄引、设置悬念、欲 擒故纵、欲露先藏、欲扬先抑、曲径通幽、断 续反 跌等多种表现手法,也包括比喻、对偶、 排比、夸张、比拟、起兴、象征等多种修辞手 法。这些手法,消息也是要运用的。但是,由 于消息简洁朴实的文体本性所限制,消息对这 些手 法是在合适的地方偶尔一用。通讯则不然, 为了能够加强作品的感染力和生动性,它常常 综合使用以上多种写作技巧。 4、风格上,消息朴实,通讯富有文采。
3) 注释性背景材料:往往对产品(物品)的性能特点、科技成果、技术性 问题、名词术语、文史知识、风俗人情等进行注释、介绍,以帮助受众掌
握消息内容、增长知识和见闻。
消息的最后一句话或一段话,表现 事物的完整性和逻辑的严密性。紧扣 主题的抒情议论,突出和深化主题, 语言较为精练。有的消息,事实说清 楚了,就不需要结尾。 可对全文内容作概括性小结;可用
解析:文章选取了“闹学堂,怒砸虎头牌”、“借酒性,撰反清 檄文”、“谈胡适,嘲笑白话文”、“率其性,拒佩校徽出入”、 “穿着怪,耍大牌脾气”、“严治学,不轻易为文,言发现”等几 个片段, 叙写了一位颇具个性的学者,反映了晚清、民国间的 学者风貌,并为黄侃这类旧文化学者正名。在叙写过程中,文章通 过两个结构性的句子,将这几个片段缀连了起来。第一句在第⑤ 段段首:“黄侃不仅有革命之壮行,亦多名士之趣行。”这一过渡 答案:“革命之壮行”(志士之狂):怒砸虎头牌(大闹 句提示读者,上文写的是“革命之壮行”,接下来要写的是“名士 之趣行”。而相应的事例则分别是:“闹学堂,怒砸虎头牌”、 学堂;撰写革命檄文) “借酒性,撰反清檄文”;“谈胡适,嘲笑白话文”、“率其性, “名士之趣行”(名士之狷;率性之真):拒佩校徽(穿 拒佩校徽出入”、“穿着怪,耍大牌脾气”。第二句在第⑦段的段 着古怪;耍大牌脾气;嘲笑白话文;在中央大学中的行为举止) 首:“志士之狂,名士之狷,当然不是黄侃的全貌,他对学术的谨 严与虔敬,恐怕才是其性情的根本。”这也是一个承上启下的句子, “学术严谨”:读书非常认真,绝不轻易写文章、说发现 它提示读者,下文要写的是“治学严谨”;而相应的事例则是接下 (反复阅读书籍,但却绝不轻易写文章、说发现) 来所写的“严治学,不轻易为文”。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习题库(现代文学部分)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习题库(现代文学部分)目录1. [《骆驼祥子》题](#《骆驼祥子》题)2. [《茶馆》题](#《茶馆》题)3. [《红岩》题](#《红岩》题)4. [《人生》题](#《人生》题)《骆驼祥子》题1. 请简要叙述《骆驼祥子》的主要情节和主题。
2. 描述骆驼祥子的性格特点以及对他命运的影响。
3. 分析骆驼祥子与其他角色之间的关系,包括他与丫头、癞蛤蟆和秀才等的互动。
4. 从社会角度出发,解释作者试图通过《骆驼祥子》揭示的问题。
《茶馆》题1. 《茶馆》通过描绘茶馆这一独特场所,探讨了哪些社会问题?请举例说明。
2. 描述茶馆老板贾三灌与茶馆内其他角色之间的关系,以及这些关系如何体现剧中的主题。
3. 对比茶馆老板贾三灌和旧社会的崩溃与新社会的确立之间的矛盾,分析作者通过这一角色展示的社会转型过程。
4. 从历史背景出发,分析《茶馆》对现代中国历史的启示。
《红岩》题1. 《红岩》的主题是什么?通过描写哪些角色和情节来表达这一主题?2. 请简要概括《红岩》中的以及其对主人公的影响。
3. 描述主人公在《红岩》中面临的困境和挑战,并分析他是如何与这些困境和挑战抗争的。
4. 《红岩》以教育为重要背景,探讨了中国现代教育的问题。
请解释作者试图通过这一作品传达的教育理念和价值观。
《人生》题1. 通过描写《人生》中的角色和情节,分析作品表达的主题和思想。
2. 描述主人公冯世兄在《人生》中的成长和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对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影响。
3. 分析《人生》中的红与黑的象征意义,以及它们在作品中的角色。
4. 描述《人生》中的社会环境和背景,分析作者试图通过这一背景表达的观点和思想。
以上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习题库(现代文学部分)》的部分习题。
希望对学习这些名著的同学有所帮助!。
《故乡》内容提要

《故乡》内容提要
《故乡》是鲁迅的一部短篇小说,首次发表于《新青年》第9卷第1号。
它以鲁迅1919年12月从北京回乡搬家的现实经历为素材,讲述了一个还乡
的故事。
小说通过“我”的叙述,展现了还乡者对故乡的体验和对传统乡村的文化价值判断。
在《故乡》中,鲁迅描绘了“我”回到故乡后的所见所闻,以及与儿时伙伴闰土的重逢。
通过对闰土的描写,鲁迅展示了封建社会对人的压迫和影响,以及人们对于改变命运的渴望。
此外,《故乡》还通过对杨二嫂等人物的描绘,展示了家乡的变化和人物的改变。
鲁迅在小说中用生动的语言,刻画出家乡的景象和人物形象,展现出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中国乡村社会。
总体来说,《故乡》是一部具有深刻文化内涵和批判精神的作品,通过对故乡的描绘和对人物的刻画,鲁迅表达了对封建社会的批判和对国民性的思考。
同时,《故乡》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部重要作品,对后来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七上必读名著《朝花夕拾》考点总结及练习

七上必读名著:《朝花夕拾》考点总结及练习题(附答案)一、作品介绍《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散文集,收录鲁迅于1926年创作的10篇回忆性散文。
此文集作为“回忆的记事”,多侧面地反映了作者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形象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经过。
前七篇反映他童年时代在绍兴的家庭和私塾中的生活情景,后三篇叙述他从家乡到南京,又到日本留学,然后回国教书的经历;揭露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种种丑恶的不合理现象,同时反映了有抱负的青年知识分子在旧中国茫茫黑夜中,不畏艰险,寻找光明的困难历程,以及抒发了作者对往日亲友、师长怀念之情。
文集以记事为主,饱含着浓烈的抒情气息,往往又夹以议论,做到了抒情、叙事和议论融为一体,优美和谐,朴实感人。
作品富有诗情画意,又不时穿插着幽默和讽喻;形象生动,格调明朗,有强烈的感染力。
二、作者介绍鲁迅(1881年9月25日- 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
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三、分篇简介(10篇)(1)《狗·猫·鼠》描写了作者仇猫的原因,取了“猫”这样一个类型,讽刺了生活中与猫相似的人。
(2)《阿长与山海经》记述作者儿时与阿长相处的情景,表达了对她的怀念感激之情。
(3)《二十四孝图》重点描写了在阅读“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时所引起的强烈反感,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揭示了旧中国儿童的可怜的悲惨处境。
(4)《五猖会》以赶会为背景,描写了封建制度对儿童天性的束缚和摧残。
(5)《无常》通过描写无常救人反遭毒打事件,表达了旧时代中国人民绝望于黑暗的社会,愤慨于人世的不平。
(6)《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述了作者儿时在家中百草园得到的乐趣和在三味书屋读书严格但不乏乐趣的生活,揭示儿童广阔的生活趣味与束缚儿童天性的封建书塾教育的尖锐矛盾。
现当代文学之第二个十年诗歌、散文、戏剧

• 4.这一诗派的创作适应那个慷慨悲歌时代的要求, 扩大了诗的表现领域,扩展了新诗的美学风格, 缺失是容易忽视诗歌本身的艺术特质和创作个性,
成为宣传的传声筒。
“是东方的微光,是林中的响箭,是冬末的萌 芽,是进军的第一步,是对于前驱者爱的大纛dao, 也是对于摧残者憎的丰碑。一切所谓圆熟简练, 静穆悠远之作,都无需来作比方,因为这诗属于
《雨巷》※
•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戴望舒
•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 默默彳亍着, (chi chu) 冷漠,凄清,又惆怅。 • 她静默地走近 走近,又投出 太息一般的眼光, 她飘过 像梦一般地, 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
《我思想》
我思想,故我是蝴蝶
万年后小花的呼唤
透过无梦无醒的云雾
来震撼我斑斓的彩翼
• 意象生活化。
• 浪漫主义诗歌,往往追求那种神圣化的东 西,带有一种非人间性。 • 现代派世俗化,把日常生活写进诗歌之中。
• 《我的记忆》(第一、二节)
我的记忆是忠实于我的, 忠实甚于我最好的朋友。 它生存在燃着的烟卷上, 它生存在破旧的粉盒上, 它生存在颓垣的木莓上, 它生存在喝了一半的酒瓶上, 在丝碎的往日的诗稿上,在压干的花片上, 在凄暗的灯上,在平静的水上, 在一切有灵魂没有灵魂的东西上, 它在到处生存着,像我在这世界一样。
只要我,答应一声说, “我进去听指示的圈 套,” 我很容易能够获得一切, 从名号直至纸帽。 但你的弟弟现在饥渴, 饥渴着的是永久的真理, 不要荣誉,不要功建, 只望向真理的王国进礼。
文学类文本阅读常识

现代文阅读常识1、抓关键语句快速整体把握文本①标题用语:明确对象,暗示或揭示中心②概括语句:概括提要,纲举目张③过渡词句(段):理清思路层次④主旨句:直接揭示中心⑤抒情议论句:把握情感意图⑥比较对比句:归纳主题⑦悬念句:设置矛盾,提出问题,追根溯源2、文章构件一般作用(1)题目:①写作对象;②文章体裁;③其他重要内容(2)开头:①开篇点题;②总领全文;③引出下文;④:烘托渲染(3)主体部分:①过渡段:承上启下作用;②段落总括句:总结上文;弓I出下文;表明观点态度(4)结尾:①卒章显志(点明……的中心),画龙点睛②总结全文,深化(强调,升华)中心③首尾呼应(照应开头,呼应题目)3、人称选用的效果作用第一人称:身临其境,真实,增强文章的可信度,真实感第二人称:以对话的口吻叙述,可起到拟人化作用,拉近与抒情对象的距离,亲切自然第三人称:客观旁述口吻,可使文章张弛自由,便于多角度描述事物,表达感情4、其他①表达方式:叙述顺序,描写方法,抒情类型②表现手法:悬念,铺垫,伏笔,烘托,渲染,衬托,对比,象征,想象,联想……③布局谋篇:线索选择,顺序选用,过渡照应,伏笔铺垫,卒章显志,详略剪裁④语言辞格:描绘类:比喻、夸张、拟人、借代——生动形象结构类:对偶、排比、反复——强调突出语气类:设问、反问——增强语气小说阅读知识点及题型1、定义: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体裁。
2、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人物描写:①正面描写:语言:展示人物性格,反映心理活动推动故事情节发展;肖像,动作,神态: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及性格特征;心理:直接表现人物思想品质和内在情感,刻画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
②侧面描写:以人衬人,以景衬人,以场面衬人:侧面衬托突出人物。
)3、小说的特点:①完整的故事情节;②鲜明的人物形象;③典型的环境;④深刻的主题;⑤精巧的构思。
4、题型:情节类,人物类,环境类,主题类,语言类,技巧类,作用类。
自考中国现代文学史——第十二章1937-1949年的文学创作(二)

自考中国现代文学史——第十二章1937-1949年的文学创作(二)学习本章的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解放区文艺的特征、时代意义和积极作用,能够简析解放区文学在1942年以后取得的成就及其艺术特点;了解赵树理的生平及其创作概况,能够分析其创作的思想内容、艺术成就及在人物塑造上的特色,能够评价赵树理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了解孙犁和周立波的生平与创作概况,能够分析其代表作的思想内涵及艺术成就;对《白毛女》、《王贵与李香香》和《漳河水》等作品的思想及艺术成就也要熟练掌握。
第一节概述解放区文艺的特征、时代意义和积极作用:解放区文艺最突出的特征就是民族的斗争、阶级的斗争与战天斗地的生产劳动成为作品中压倒一切的题材,工农群众在作品中真正取得了主人公地位。
解放区文艺具有广泛的群众性,与过去二三十年代的文艺有很大不同,跟当时国统区的文艺也有明显差别。
解放区文艺在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中起了积极作用。
解放区文艺的不足之处在于未能处理好普及与提高的关系,束缚了新的人民文艺的进一步提高。
解放区文学创作以《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发表作为标志,划分为两个阶段。
《讲话》发表以前的解放区文艺创作。
诗歌上有柯仲平的长篇叙事诗《边区自卫军》、《平汉路工人破坏大队》,陈辉的《守住我的战斗岗位》等塑造工农兵形象的作品;报告文学方面有《贺龙印象记》、《彭德怀速写》等;小说上有丁玲的《我在霞村的时候》,柳青的《土地的儿子》,杨朔的《帕米尔高原的流脉》等作品。
《讲话》发表以后的解放区文艺创作:诗歌方面有《王贵与李香香》、《漳河水》等;歌剧方面有《白毛女》、《赤叶河》等;小说方面,欧阳山的《高干大》是反映解放区农村生活较早的一部长篇小说,柳青的《种谷记》是较早反映农村初期互助合作组的长篇小说,马烽、西戎的《吕梁英雄传》和孔厥、袁静的《新儿女英雄传》是章回体长篇小说,《原动力》是解放区第一部以东北解放后工矿企业复工为题材的具有开拓意义的长篇小说。
2017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现代文阅读:新闻和访谈

a.标题:是消息的眼睛,要在第一时间传达出消息最重要、最吸引人的信息,力求鲜明、概括、准 确、生动。形式有三种:单行标题、双行标题、三行标题。 b.导语:消息的第一句话或第一自然段,它用简明生动的文字,写出消息中最核心的信息,鲜明地 揭示消息的主题思想。 c.主体:紧接在导语之后,它对导语作全面的阐述,具体展开事实或进一步突出中心,实事求是地 写出导语所概述的内容。 d.背景:是指事件的历史背景、周围环境、与其他方面的联系等。一般来说,它是消息的从属部分。 e.结尾:即结语,它紧扣主题进行抒情议论,起到表现或深化主题的作用,语言较为精练。
(3)新闻背景的作用 背景, 是事物的历史状况或存在的环境、 条件, 是消息的从属部分, 常穿插在主体部分, 也穿插在“导 语”或“结语”之中。新闻背景的主要作用有:①对新闻事实或新闻事实的某一部分进行解释、补充、烘 托;②与新闻事实形成对比;③使新闻事实充实丰满,解答了读者的疑问并揭示了事物的意义,突出、升 华新闻主题;④为新闻注入知识性、趣味性和科学性内涵,有助于读者读懂新闻,大大增加了新闻的厚度, 使其更具可读性。
命题法 1 新闻的语言 典例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 新华社长沙 7 月 15 日电(记者 刘良恒)在 3 岁幼童周周即将被渣土车卷入车轮下的那一刹那, 年仅 12 岁的小女孩周美玲奋不顾身地飞奔过去,从车轮下救出了他,自己却因此身负重伤。 在雷锋家乡长沙市,“小雷锋”周美玲的这一事迹被人们争相传颂。 5 月 22 日傍晚,长沙市望城区茶亭镇戴公桥村,美玲吃完晚饭陪妈妈胡金华出门散步。 当走到一个丁字路口时,美玲看到小男孩周周正横过马路。不巧的是,一辆满载砂石的大货车正由西 往东疾驰过来。周周完全没有意识到危险,还在一个劲儿地往前跑,眼看就要被大货车撞上。 就在这危急时刻,美玲飞快地冲向路中间,奋力将周周往回扯。两个人摔在一起,她紧接着用力将周 周推向路边。周周被推到安全地带,躲过了一劫。 此时,渣土车司机已经紧急刹车,可巨大的惯性让车子停不下来,撞上了来不及爬起来的美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文学重点内容提要1.分析“五四”文学革命的历史意义。
2.简析文学研究会、创造社、语丝社、新月诗派、象征诗派、东北作家群、孤岛文学创作、左联、文协、七月诗派、九叶诗派。
3.简析鸳鸯蝴蝶派、学衡派、甲寅派、战国策派。
4.分析评价左联的成就。
5.简析两个口号论争。
6.分析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内容及意义综合练习题一、填空题1.文学革命开始于1917年,它是晚清文学改良运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
2.1915年9月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
3.1917年1月,《新青年》发表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这是倡导文学革命的第一篇理论文章。
4.胡适在《建设的文学革命论》中提出了“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的口号。
5.胡适创作的现代最早的白话戏剧是《终身大事》。
6.陈独秀在《文学革命论》中提出文学革命的“三大主义”。
7.周作人在其《平民文学》一文中提出“普遍”与“真挚”的创作原则。
8.1917~1920年文学革命时期的文学思潮,现实主义占主潮地位。
9.1917-1921年郭沫若的文学思想,集中表现在论文《生命底文学》三叶集和通信集中。
10.最早代表复古主义文学思潮反对文学革命的是林纾,他在《新申报》上发表《荆生》、《妖梦》等文言小说,影射和攻击新文化运动。
11.1921年1月成立于北京的文学研究会是文学革命后出现的第一个新文学社团。
12.文学研究会的会刊有《小说月报》和《文学旬刊》。
13.文学研究会被称为“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文学流派。
14.1921年7月成立于东京的创造社,是五四时期第一个浪漫主义文学社团。
15.创造社在思想上倾向于浪漫主义。
16.五四时期双峰并峙的两大新文学社团是文学研究会和创造社。
17.在创造社中还有象征派诗人王独清、穆木天、冯乃超。
18.1923年成立的新月社,主要成员有胡适、徐志摩、梁实秋、陈西滢、闻一多(答出三人即可)等,都是欧美留学生。
19.1926年,徐志摩、闻一多在《晨报副刊》上主编《诗镌》周刊,提倡新格律诗,被称为“新月诗派”。
20.闻一多在《诗的格律》一文中提出了“三美”主张,即_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21.新月社后期,梁实秋宣扬人性论,反对无产阶级革命文学。
22.语丝社成立于l924年,其主要成员有鲁迅、周作人、林语堂、钱玄同、孙伏园、川岛(答出三人即可)。
23.语丝社对中国现代散文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24.成立于1925年的莽原社和未名社,都是鲁迅发起和领导的。
25.狂飚社的主要成员有向培良、高长虹等,受尼采思想影响较深。
26.台静农的的小说集《地之子》是未名社小说创作的重要收获。
27.被鲁迅称为“中国最坚韧,最诚实,挣扎得最久的团体”,其前身是沉钟社、浅草社。
28.湖畔诗社成立于1922 年,其成员主要有_汪静之冯雪峰潘漠华应修人,他们以“真正专心致志做情诗”为特色。
29.中国最早的话剧团体是春柳社,成立于1907年。
30.中国最早改编的话剧是《黑奴吁天录》。
31.话剧在“五四”以前被称为新剧或文明戏。
32.中国话剧进人第二阶段的标志是产生了爱美剧。
33.田汉1923年成立了南国社,创办了《南国》半月刊。
34.五四时期除文学研究会外的现实主义文学社团还有_语丝社、莽原社、未名社等,五四时期除创造社外的浪漫主义文学社团还有浅草杜、沉钟社、新月社等。
35.现代主义有许多流派,包括象征主义、未来主义、达达主义、唯美主义、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意识流、新感觉派(答出其中三个即可)等。
36.中国初期象征派诗人有李金发、穆木天、王独清、冯乃超。
37.李金发早期诗集有《微雨》、《为幸福而歌》、《食客与凶年》。
38.朱自清将新文学第一个十年的诗坛分为三派:自由诗派、格律诗派、象征诗派。
39.蒋光慈、沈泽民等于1924年组织了革命文学团体春雷社,鼓吹革命文学。
40.1919年,李大创与胡适之间发生了“问题与主义”之争。
41.1919年12月,胡适在《“新思潮”的意义》一文中提出了“整理国故”的口号。
42.现代评论派的代表人物有胡适、陈西滢、徐志摩。
43.鸳鸯蝴蝶派文学始于20世纪初,盛行于_辛亥革命后,又被称为“礼拜六派”。
44.鸳鸯蝴蝶派的主要作家有周瘦鹃、包天笑、徐枕亚、李涵秋、李定夷(答出其中三个即可)等,其小说的主流是言情小说。
45.鸳鸯蝴蝶派的代表作有《玉梨魂》_和《广陵潮》,其作者分别为徐枕亚和李涵秋。
46.学衡派1922年成立于南京,其代表人物有吴宓、梅光迪、胡先骕等。
47.甲寅派主要人物是章士钊,提倡读经、维护封建性教育。
48.最早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主要团体是创造社和太阳社。
49.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30年成立于上海,由创造社、太阳社和鲁迅及在鲁迅影响下的作家三部分人组成。
50.1932年9月,左联领导下的群众性诗歌团体中国诗歌会成立,发起人有蒲风、穆木天、杨骚等,出版会刊《新诗歌》。
51.左联时期曾进行三次规模较大的文艺大众化讨论。
52.普罗文学作品最主要的错误倾向是“革命的浪漫蒂克”。
53.1935年下半年到1936年上半年,左翼文学内部发生了“两个口号”的论争,即“国防文学”和“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之争。
54.30年代的自由主义文学思潮主要有京派新月派论语派自由人第三种人等。
55.京派成员主要有周作人、沈从文、废名、萧乾、芦焚(师陀)、李健吾、朱光潜(答出其中三个即可)等,主要刊物有《骆驼草》和《大公报•文艺》副刊,京派作家以表现乡村中国为主要内容。
56.论语派成员主要有林语堂和陶亢德,倡导幽默、闲适、性灵文学。
57.1931年~1933年,左联又和“自由人”、“第三种人”展开思想论争,论争的中心是文艺的阶级性、文艺与政治的关系问题。
58.自由人指胡秋原,第三种人指苏汶。
59.1930年到1931年,由潘公展等国民党党员组成了“民族主义文学”,其代表作有《陇海线上》《黄人之血》《国门之战》。
60.东北作家群代表作家有萧军、萧红、李辉英、端木蕻良、骆宾基、舒群、白朗(答出其中三个即可)。
61.现代诗派成员有戴望舒、卞之琳、何其芳等,创作风格以象征主义为主。
62.心理分析派小说的代表作家是施蛰存,其代表作品有《梅雨之夕》、《春阳》。
63.新感觉派小说的代表作家是穆时英,其代表作品有《夜总会里的五个人》、《上海的狐步舞》。
64.曹禺的《原野》是具有浓重现代主义色彩的剧作。
65.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在武汉成立,是全国规模的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组织。
66.《抗战文艺》是抗战时期历时最久的文艺刊物。
67.在文协成立大会上,提出了“文章下乡,文章入伍”的口号,对推动作家参加现实斗争,密切与工农兵群众的关系,起到积极作用。
68.《放下你的鞭子》是抗战时期街头剧的代表作品。
69.孤岛文学的主要成就表现在杂文和戏剧(话剧也可)上。
70.七月诗派代表人物有艾青、田间、鲁藜等。
70.“主观战斗精神”是胡风文艺思想的核心。
72.后期浪漫派小说家有徐讦和无名氏。
73.九叶诗派诗人有穆旦、陈敬容、郑敏、袁可嘉、辛笛、杜运燮、杭约赫、唐祈、唐湜(答出四位即可)等,其主要创作阵地有《诗创造》和《中国新诗》。
74.1940年,陈铨,林同济等创办《战国策》半月刊,被称为战国策派。
其代表作是《野玫瑰》。
75.解放区文学的发展,以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为界,分为两个阶段。
76.延安文艺座谈会以后,贯彻《讲话》精神在文艺上显示最初成绩的是新秧歌运动。
77.整风运动中,王实味因强调文艺暴露黑暗而受到批评。
二、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序号填在括号内)1.文学革命开始于(B)A.1915年 B.1917年 C.1919年 D.1921年2.下列哪位文学家创造了“报章”体?(B)A.谭嗣同 B.梁启超 C.夏曾佑 D.黄遵宪3.胡适在下列哪部作品中提出“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的宗旨?(C )A.《易卜生主义》B《文学改良刍议》C.《建设的文学革命论》D《历史的文学观念论》4.谁曾骂桐城派、文选派为“桐城谬种”、“选学妖孽”?(B )A.胡适 B.陈独秀 C.刘半农 D.钱玄同5.1917-1920年文学革命时期的文学思潮,下列哪种占主潮地位?(A)A.现实主义 B.浪漫主义一 C.现代主义 D.新浪漫主义6.文学研究会成立于(B)A.1919年 B.1921年 C.1922年 D.1924年7.提出“三美”理论主张的是( A )A.闻一多 B.徐志摩 C.梁实秋 D.朱湘8.下列哪一社团对中国现代散文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C )A.莽原社 B、未名社 C.语丝社 D.浅草社9.被鲁迅称为“中国的最坚韧,最诚实,挣扎得最久的团体是(C )A.语丝社 B.浅草社 C.沉钟社 D.新月社10.1928年后,下列哪一社团在文学上提出“健康”和“尊严”的原则?( D )A.语丝社 B.创造社 C.新月诗派 D.新月社11.下列哪个社团受尼采思想影响较深?(C )A.新月社 B.未名社 C.狂飚社 D.莽原社12.“真正专心致志做情诗”的新文学社团是(A)A.湖畔诗社 B.创造社 C.浅草社 D.新月社13.辛亥革命后,新剧(话剧)以演下列哪种剧型为多?(B )A.社会剧 B.家庭伦理剧 C.悲剧 D.才子佳人剧14.中国最早的话剧社团诞生于哪一年?( A )A.1907年 B.1909年 C.1919年 D.1921年15.田汉1923年创办了(C)A.民众戏剧社 B.上海戏剧协社 C.南国社 D.春柳社16.鲁迅的哪部作品主要运用了象征主义的艺术表现方式?(B)A《朝花夕拾》 B《野草》 C《呐喊》 D《故事新编》17.提出“象征即兴”说的是(C)A.朱自清 B.李金发 C.周作人 D.王独清18.最早鼓吹革命文学的社团是(B)A.创造社 B.春雷社 C.太阳社 D.后期新月社19.1919年提出“整理国故”口号的是(A)A.胡适 B.鲁迅 C.李大钊 D.茅盾20.在发刊词中提出“论究学术,闻求真理,昌明国粹,融化新知”的复古主义流派是(B)A.甲寅派 B.学衡派 C.国粹派 D.礼拜六派21.提倡复古读经,压迫学生运动的复古派人物是(C)A.吴宓 B.梅光迪 C.章士钊 D.林纾22.在革命文学论争中,强调“一切文艺固是宣传,而一切宣传却并非全是文艺”的作家是( B )A.茅盾 B.鲁迅 C.蒋光慈 D.钱杏邨23.提出“要捉住现实,歌唱新世界的意识”的团体是(C )A.左翼戏剧家联盟 B.艺术剧社 C.中国诗歌会 D.后期新月派24.以表现“乡村中国”为主要内容的是(A)A.京派 B.左翼作家 C.论语派 D.中国诗歌会25.30年代以倡导幽默闲适的小品文为主的散文流派是( B )A.语丝派 B.论语派 C.京派 D.现代派26.30年代提倡战斗的小品文的是(C)A.《论语》 B.《人间世》 C.《太白》 D.《宇宙风》27.30年代被鲁迅、瞿秋白等骂为“宠大派文学”的是(B )A.战国策派 B.民族主义文学 C.学衡派 D.新月派28.心理分析派的代表作家是(D)A.穆时英 B.刘呐鸥 C.戴望舒 D.施蛰存29.1940年前后民族形式论争中,认为“喜闻乐见”应以“习闻常见”为基础的是( B)A.葛一虹 B.向林冰 C.茅盾 D.胡风30.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最重要的现实主义诗歌流派是( A )A.七月诗派 B.现代诗派 C.中国诗歌会 D.九叶诗派31.战国策派的代表作是( D )A《黄人之血》 B.《陇海线上》 C.《国门之战》 D.《野玫瑰》32.因强调暴露黑暗被错误处决的解放区作家是( B )A.胡风 B.王实味 C.萧军 D.向林冰三、多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两个是正确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序号填在括号内)1.下列人物属于“诗界革命”倡导者的有(ABD)A.梁启超B.黄遵宪C.胡适D.夏曾佑2.下列文章出自胡适之手的有(ABC)A.《文学革命论》B.《谈新诗》C.《文学改良刍议》D.《我之文学改良观》3.下列作品能够体现郭沫若早期(1917-1920)文学思想的有(AB)A.《生命底文学》B.《三叶集》C.《女神》D.《人的文学》4.下列人物属于封建复古派的有(ABC)A.林琴南B.吴宓C.章士钊D.沈泽民5.下列哪些人物属文研会成员?(ABC)A.沈雁冰B.许地山C.周作人D.鲁迅6.属于早期象征派诗人的有(BCD)A.戴望舒B.李金发C.穆木天D.王独清7.属于新月诗派的人有(ABC)A.徐志摩B.闻一多C.朱湘D.梁实秋8.鲁迅发起或领导的团体有(ACD)A.语丝社B.论语派C.莽原社D.未名社9.基本倾向是现实主义的新文学社团有(ABC)A.语丝社B.莽原社C.未名社D.沉钟社10.主导倾向是浪漫主义的新文学社团有(ABCD)A.浅草社B.弥洒社C.湖畔诗社D.南国社11.下列流派属现代主义的有(ABD)A.象征主义B.未来主义C.自然主义D.意识流12.新文学早期作品中具有现代主义色彩的有(ACD)A.《野草》B.《女神》C.《赵阎王》D.《微雨》13.李金发的诗集有(ABC)A.《微雨》B.《食客与凶年》C.《为幸福而歌》D.《圣母像前》14.下列哪些人物是现代评论派成员?(ABC)A.胡适B.徐志摩C.陈西滢D.王独清15.下列人物属鸳鸯蝴蝶派的有(ABD)A.包天笑B.徐枕亚C.林纾D.周瘦鹃16.学衡派的代表人物有(AB)A.吴宓B.梅光迪C.章士钊D.林纾17.中国诗歌会的成员有(ACD)A.穆木天B.王独清C.杨骚D.蒲风18.早期普罗文学中具有“革命的浪漫蒂克”倾向的作品有(ABCD)A.《复兴》B.《短裤党》C.《菊芬》D.《地泉》19.属于30年代自由主义文学思潮的有(ABD)A.京派B.论语派C.后期创造社D.后期新月派20.下列刊物是京派人物主编的有(BCD)A.《新月》B.《骆驼草》C.《文学季刊》D.《水星》21.下列人物属现代诗派的有(BCD)A.臧克家B.戴望舒C.路易士D.卞之琳22.穆时英的作品有(BD)A.《石秀》B.《夜总会里的五个人》C.《梅雨之夕》D.《上海的狐步舞》23.属于“孤岛文学”的有(ABD)A.《碧血花》B.《杨娥传》C.《王昭君》D.《长夜行》24.七月诗派的成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