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医院感染监测工作总结

合集下载

2015年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总结

2015年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总结

2015年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总结2015年医院院感工作,在院领导的正确领导和重视下,在科室院感小组的配合下,全院医护人员积极参与医院感染管理和控制工作,通过医院达标上等的创建,进一步规范了医院感染各项工作,理顺管理体制,落实了院科二级院感责任,加强监测与控制,无院感流行事件发生,在过去的一年医院院感工作取得显著的成效。

各临床科室医师对所有住院患者进行医院传染病询问,发现院内感染能及时、准确报告,同时院感科也加强院感病例上报管理,出现医院感染病例时,加强监测与控制,无院感流行事件发生。

一、完善院科二级管理责任细化院感质量管理措施为进一步加强医院感染工作,2015年医院从管理组织上、制度上、考核措施上、反馈整改机制上进行调整和完善。

一是重新调整了医院感染委员会组织机构,成立了专职院感科,定期召开会议,明确了责任和作任务,二是细化了医院感染的质量控制与考评标准,纳入医院质量综合目标考核内容,根据考核标准每月进行了督导检查,并对检查情况进行了全院通报,对发现的问题极时整改,三是,为保证院感安全,切实抓好院感重点部门、重点部位、重点环节的管理,特别是手术室、胃镜室、换药室、产房、检验科等重点部门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修订检查标准,明确了科室责任制,加强监测与控制,防止院感在院内暴发。

二、加强传染病报告和院感防控结合医院达标创建工作由院感科牵头,组织全院医务人员进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培训考核,医院出台了《xx医院加强传染病管理和报告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医务人员的职责与义务,医院对发现的产科梅毒、艾滋病病人做到了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严格落实了院感防控和个人防护措施,做到了院内无一例传染病交叉感染发生。

三、根据院感管理要求,做好病例回顾性调查1至11月份,全院共出院的2717例病例,院感科全部进行了回顾性的调查,调查结果:未发生任何重大的医院感染事件。

感染好发部位依次为:下呼吸道、上呼吸道、泌尿道、胃肠道,医院清洁手术切口感染率为3%。

2015年医院感染监测报告

2015年医院感染监测报告

2015年度医院感染监测报告医院感染监测工作是医院感染预防控制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监测评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防患于未然,为降低院内感染率提供可靠依据。

一、一般情况根据医院感染规范要求以及2015年度的工作计划,对我院的医院感染工作进行了全面的综合性监测,感染管理科专职工人员深入科室对全院病例进行前瞻性或回顾病例监测,并把检查的结果每月通过信息反馈到科室。

2015年全院开展全面综合性监测,调查病例38539份,总感染人数为798人次,感染率为2.07%,从1-12月份医院感染波动在0-3.0%之间,较去年下降0.99%,在798例医院感染病例中,以下呼吸道感染率最高55%,依次为胃肠道感染率7%,泌尿系感染为14%其各病区的分布情况是:呼吸内科208235 1.68%肿瘤科166534 2.04%儿科二病区344047 1.36%康复科71321 2.94%急诊科9000合计:38399807 2.10% 2015年医院感染病例监测分析图九00%2.003t1.50%1.00%0.50%0.00^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2015年医院感染部位分布图2% l 1 魁I4.UU^■吁■喷鱼・泊比直・洒尿直・扯后切口■蔗脸■左它、原因与分析2015年对798例感染者进行院内感染危险度分析:1、原因是基层医院病房病种多,探视波动人亦多。

因此,呼吸道病毒细菌传播率高,呼吸道感染的病例较多。

2、年老体弱有基础病的病人。

3、危重病人、手术病人、外伤休克、脑血管意外、机体抵抗力低下的病人。

4、留置尿管且保留时间较长的病人。

5、全院手术部位目标性监测情况是:(1手术危险指数越高,切口污染越严重,感染发生率越高。

(2) 清洁切口,清洁-污染,没有发生感染,这与临床医生执行严格无菌技术与外科手术技术、手术操作过程要精细是密切相关。

一、填空:、填空:(3)术后护理及术前正确脱毛及脱毛时间离手术时间或较短,术中保温效果好促进了切口的预期愈合。

2015年院感工作总结12.14

2015年院感工作总结12.14

2015年院感科在医院业务副院长的领导下,以《三级中医医院评审实施细则》中院感要求为行动指南,以《医院感染质量控制指标》(2015年版)为控制目标,结合医院年初总体工作计划,为切实维护广大医务工作者及病员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进一步加强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协同医务科、护理部等职能部门,与药剂科、检验科等部门共同协作,全面完成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目标,现将2015年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总结如下:一、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指标控制情况1、医院感染发病(例次)率:2015年1-11月,全院各科室出院人,其中医院感染人数人,医院感染率 %;符合二级医院医院感染率控制标准。

医院感染例次数人,医院感染例次率 %;2、医院感染现患(例次)率:2015年9月15日全院进行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应调查住院患者人,实际调查人,实查率 %。

其中,男性患者人,女性患者人。

最小岁,最大岁。

医院感染病人人;医院感染现患率%。

医院感染例次3例;医院感染例次率%。

与平时监测数据基本一致。

3、医院感染病例漏报率:医院感染漏报人,漏报率 %,符合相关指标要求;4、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自2015年7月开始,院感科开始持续进行各科室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调查,共观察2032分钟,1629个时机,依从率 %。

其中医生个时机,依从率 %;护士个时机,依从率 %,均未达到手卫生依从性相关标准。

5、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2015年1-10月全院出院人数为人,其中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为 %。

6、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全院1-10月接受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样本送检个,送检率达53.61%,超过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30%的指标要求。

7、I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率:2015年1-10月手术科室监测全院I类切口手术370例,其中表浅切口感染1例,感染率为0.4%,在控制范围之内。

8、I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2015年1-10月手术科室完成全院I类切口手术370例,抗菌药物预防使用例,预防使用率达 %,超过30%的控制标准。

院内感染监控工作总结范文(2篇)

院内感染监控工作总结范文(2篇)

院内感染监控工作总结范文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在医院感染委员会的领导下,按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要求,积极完成了各项工作,经常对新生儿科、手术室、产科分娩室、供应室等重点部门进行重点督查,对可能发生医院内感染的重点环节、重点流程、危险因素进行逐一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现场进行指导,并提出整改意见,要求限期整改。

现将工作情况总结一、医院感染监控工作开展情况1、医院成立了组织机构,制定了相关规章制度,兼职人员克服了很多困难,工作认真负责,很好地完成任务。

2、医院感染管理能按照标准进行各项工作,年有工作计划及工作总结,检查工作有记录。

3、各种登记本规范记录,高压消毒物品有记录,消毒包内有指示卡监测、包外有指示胶带监测。

4、医疗废弃物处理有记录,一次性用品用后送污物室有记录。

换药室、检查室、治疗室、冲洗室配置脚踩式医用污物桶。

各科室统一使用了洗手液,手卫生得到进一步规范。

5、能够进行医院感染病例的监测及消毒灭菌和医院环境的监测。

三、存在问题1、制度完善但执行不力,无专职人员,身兼几职,文字资料操作性不强。

院内感染监测不到位。

2、在职医务人员掌控医院感染知识水平有待提高:对有关法规法律掌握不够。

3、重点部门的院内感染管理工作有待加强:布局不合理,流程不符合要求。

5、医疗废弃物的处理方式不符合要求:各科废弃物乱堆放、收集运送过程存在隐患,医疗垃圾桶未使用医用垃圾袋放置,各科未使用利器合放置针头。

四、下一步工作要求1、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健立健全组织机构,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年终要有工作总结。

并认真对医院感染进行监测。

2、认真对照院内感染控制有关法律法规及文件的要求,同时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及时修订和完善本院规章制度并认真组织落实。

3、加强对全院医务人员院感管理、个人防护、无菌操作技术等知识的培训,提高全员的素质,争取全院重视并参与这项工作。

4、加强重点部门的管理工作,不断改善布局及流程,规范器械的清洗、消毒操作规程,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保证消毒灭菌效果。

2015年感控科工作总结

2015年感控科工作总结

2015年感控科工作总结感控科在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领导下,与医务科、护理部、检验科、药剂科、后勤科积极协作,在执行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医院感染环节控制,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等方面有一定成效。

现将2015年工作总结汇报如下:一、工作有计划有总结:今年召开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会议2次,分别就2014年工作总结、2015年工作规划及培训学习计划、防控突发事件等几个内容,专门研究布署,落实相关工作。

二、服务临床:2014年修订完善了医院感染、消毒隔离、监测等各项制度,进一步落实了各种消毒隔离制度和医院感染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了医院感染预防控制的标准操作流程,完善了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的管理制度和措施、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和管理措施、一类手术抗菌药物应用管理、医疗废物集中处置管理制度及流程、医务人员个人防护措施等。

感控科定期督查制度落实情况,充分发挥制度的约束作用,使各项工作落实到实处。

三、指导临床:感控科每周不定期对各科室院感工作进行督查,督查后由科室负责人签字,每季度一次科主任、护士长例会,对全院院感工作进行点评、总结、分析和通报,积极整改,对亮点予以表扬,每个月在省网对医院感染病例进行数据汇总、网络上报和分析,今年1-11月共监测手术2395例,其中Ⅰ类切口545例,Ⅱ类切口1842例,Ⅲ类切口8例,围术期预防用药都能按照要求在术前0.5-2小时内执行。

医院感染率1至11月为0.08%,漏报率为0。

开展了NICU的监测,呼吸机相关肺炎调查病例数0例。

环境卫生学监测,今年1-11月份共监测871份,其中空气182份,物表495份,医务人员手78份,使用中消毒液62份,透析液54份。

四、开展了前瞻性调查和手术部位目标监测:1至11月对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监测43例,每周深入科室调查住院病人感染情况,及时掌握各科室动态,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指导防控措施,杜绝了医院感染的暴发。

进行了术后和出院后电话追踪随访。

2015年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总结

2015年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总结

2015年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总结及评价2015年感控科在所领导的正确领导和各科室的大力支持配合下,加强医院感染管理,确保感控科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存在着若干问题需要解决和改进。

现将2015年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总结如下:一、更新完善各级各类医院感染管理人员职责和工作制度,打造安全的就医环境。

年初制定了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计划并逐一落实。

感控科受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的委托,更新完善了医院感染管理各级各类人员职责共计13个,各项管理工作制度共计33个,传染病管理各级各类人员职责和制度共计11个已出版所内发行。

使医务人员在工作中有章可循。

二、加强院感质控工作,特别是对重点科室和重点环节的管理和监督1、为了落实年初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计划,制定了《医院感染控制方案》和各科室医院感染管理考核标准,根据考核标准每月对各科室院感控制工作,尤其是手术室、产房、妇产科、口腔科等重点科室进行不定期检查、督导,发现问题和院感隐患,及时进行现场指导和书面反馈,所科两级找出原因,制定整改措施进行整改,感控科跟踪改进效果。

2、加强对重点环节的监督、检查,重点抓了手卫生规范、消毒隔离制度、无菌操作技术、无菌物品(包括一次性使用无菌物品)管理以及医疗废物管理规范的落实,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制止。

减少交叉感染和院感发生的几率。

因单位人力物力所限,没有设立消毒供应中心,没有规范的器械清洗设备和工作室,只能尽力改善工作方法和手段,使之规范。

监督各科室正确刷洗保养医疗器械,保证临床诊疗安全。

三、加强医院感染监测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管理规范》等法律法规,结合我所实际,制定了《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紧急处置预案及流程》,其目的为预防、控制医院感染暴发事件,指导和规范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的卫生应急处置工作,保护患者和医务人员身体健康。

2、进行了医院感染发病率调查,全年出院病人为*****人,医院感染发病2例,感染率为***%。

2015年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总结

2015年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总结

2015年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总结2014年即将过去,在院领导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在院感委员会的指导下,全院医护人员积极参与与配合下,无院内感染的暴发流行,顺利完成了年初制定的医院感染控制工作计划,现将2015年工作总结如下:一、完善管理体系,发挥体系作用1、元月份重新调整充实了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临床科室感染监控小组,明确职责,落实任务,完善了三级网络管理体系。

2、根据实际工作开展的需要并征得分管领导同意,修改了医院感染管理奖惩办法、医院感染质量持续改进方案、医院感染管理考核方案等。

二、根据院感安全生产要求,细化院感质量管理1、根据医院“安全生产”和“质量管理”的要求,完善了医院感染的质量控制与考评制度,细化了医院感染质量综合目标考核标准,根据综合目标进行督查反馈,全面检查和梳理有关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各方面工作,认真排查安全隐患,为保证院感安全,切实抓好院感重点部门、重点部位、重点环节的管理,特别是手术室、消毒供应室、口腔科、内镜室、检验科等重点部门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对重点部位、重点环节实行风险管理。

2、统一设计制做了空气、飞沫、接触隔离三种隔离标识,标识的应用对临床医务工作者起到了很好的警示作用,使大家自觉的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好每个环节,防止院内感染的暴发。

3、工程师对我院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机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维护,监测紫外线强度均在正常使用范围内,更换了空气过滤网。

4、对保洁员环境清洁消毒工作流程进行了修订与完善。

5、根据医院各科室质量考核管理要求,每月采取量化考核方法,开展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检查,坚持持续改进的工作理念,发现问题,及时研究,及时沟通,及时改进,对于反复纠正不改的问题纳入每月质控考核评分,奖惩兑现;做到随时检查指导,定时考核评价,定期向各科室通报考核情况,每季度以院感简讯的形式向院领导汇报,做到基础、环节、终末质量的控制与管理,质量持续改进。

6、加强消毒灭菌管理工作,有效控制医院感染院感办每周深入临床,在消毒隔离工作、手卫生、无菌操作、环境卫生和保洁卫生工作质量以及医疗废物管理方面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反馈进行整改。

2015年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总结

2015年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总结

2015年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总结本年度,院感染科在院领导的正确领导和全院各科室的大力支持下,加强医院感染管理,确保院感科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但仍存在着若干问题,需要解决和改进,现将2015年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总结如下:一、健全组织,完善管理体系1.为进一步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任务细化、明确职责、落实到人,今年元月份重新调整充实了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临床科室感染监控小组,完善了三级管理体系。

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使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得到持续改进。

2.五月份县卫生局开展医疗质量管理促进月活动,活动主题“控制医院感染,保证医疗安全”。

九月份我院积极参与卫生局举办的控感知识有奖竞答活动并取得全县第二名的成绩。

在院领导的支持下,医院感染管理部分加入了我院的医疗护理质量督查中,制订了严厉的奖惩办法。

二、进行培训管理机制,提升医疗质量在医疗质量管理促进月活动中,为了控制医院感染保证医疗安全的宗旨,执行了全员培训。

1.院感科全年组织院感只是培训10次,通过培训活动,使大家认识到:洗手是预防医院感染最有效、最简单、最经济的方法,树立正确的观念,改变行为的模式,提供安全的服务。

2.落实新职工岗前培训4次,对27名新上岗职工进行了医院感染概论、医疗废物管理知识培训与考核,考核合格率为100%。

对新入院实习医生、护士进行了医院感染知识培训,使他们对医院感染概论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3.院感科人员参加省市级举办的院感继续教育班5次,以了解全省及全国感染管理工作发展的新趋势,新动态,提高我院感染管理水平。

三、加强感染管理、确保医疗安全1、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要求,每日监测出院病例掌握医院感染发病趋势,控制了医院感染病例漏报现象。

通过监测病例系统地调查、收集、整理、分析有关感染情况,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整改,每月统计感染病例、每季度向全院医务人员通报医院感染动态变化。

2、控感管理人员每周深入科室:对无菌技术操作、无菌用品使用、消毒隔离技术、医疗废物分类收集手卫生等进行检查指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采取有效控制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医院感染监测工作总结根据2015年年初制定的感染监测工作计划,现将完成情况总结如下:
1、采集临床科室病历,统计每月医院感染情况,分析医院感染危险因素,提出防控措施。

2、每季度进行环境卫生学监测:监测对象以重点部门为主,每月对重点部门的空气进行监测,每季度对物体表面、工作人员的手进行监测,反馈给各科室。

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情况:共监测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等情况共717份,合格数715份,不合格2份,合格率99.7%。

监测血透中心使用中的透析液、反渗水共12份,每月一次,全年全部合格,合格率为100%。

3、紫外线强度监测:对新购进紫外线灯管每批次进行抽检,对全院各临床科室、医技科室、门诊等使用中的紫外线灯管强度进行监测,共监测灯管3支,合格3支,合格率100%。

循环风消毒机21台,每月检查过滤网的清洗,消毒效果均达标。

4、对购入的消毒药械,一次性使用医疗卫生用品进行监督管理,审核产品的相关证件。

5、对医务人员职业暴露进行了监测:严格要求医务人员执行标准预防措施,全年共针刺伤3例,尽量避免职业暴露,并对职业暴露进行监测登记。

6、开展了多重耐药菌的监测:对全院医务人员进行多重耐药菌知识的培训,每月了解致病菌检测结果, 共检测出19例多重耐药菌患
者,如发现多重耐药菌感染,查明所住科室,通知科室主任、护士长并签名,要求采取隔离措施,加强工作人员自我防护,避免交叉感染。

通过一年的努力工作,使医院感染监测质量上了一个新台阶,降低了医院感染发病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