呱呱山 “1112”风电事故案例分析
风电机组重大事故分析(二)

风电机组重大事故分析(二)作者:王明军高原生杜作义来源:《风能》2014年第10期在中国风电的快速发展时期,不少风电场出现了机组飞车、倒塌事故。
事故原因多种多样。
在事故分析时,只有遵从风电机组运行的基本原理、设计理念,方能找出事故产生的真实原因,以避免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下面就某风电场的飞车、倒塌事故进行分析。
某风电场机组的飞车倒塌事故一、事故现象某风电场监控人员发现监控系统报发电机超速,在短暂的停机后,风电机组的叶片又再次不明原因运转。
事故机组发生飞车以后,机舱已经全部烧毁,不能从监控软件和控制器获取信息,除了事故现象和烧毁机组外,能够得到的有用信息很少,这给事故分析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而事发过程留下了很多谜团,通过剖析事发时诸多特殊的现象,可找到事故发生时的确切原因。
该机组使用的是LUST直流变桨系统,Mita控制器WP3100,后台为Getway软件,由于事发时机组控制器数据没有传到后台,机组全部烧毁,数据无法读取。
只能从现场人员那里知道当时的一些现象和细节。
事发时风速大约在10m/s左右。
一方面,现场维修人员在事发时看到,事故机组在机舱冒烟后完全停下来了,其后又迅速启机,并飞速旋转,迅速倒塌;另一方面,控制室的监控人员从监控软件上看到,机组达到的最高转速在2700rpm以上。
由于厂家维修人员和业主监控人员离出事机组距离较近,当第一次停机时,机组的机舱部分已经冒烟,所以引起了他们的特别关注,第二次启机的旋转速度又与平常机组启机有明显的区别,因此,所有现场人员都一致地描述到:“机组是完全停下来之后,经过短暂停机,机组又再次迅速启机”。
机组全部烧毁后,现场勘查发现,三支叶片都没有顺桨;在第二节塔筒的中部位置折断;主轴刹车器处于制动状态,刹车盘和主轴刹车片严重磨损。
而其他部位没有卡死和剧烈磨损的现象。
从以上的现象和现场勘测留下的疑问有:当时机组是因什么故障而停机的;在机组停下来的同时,机舱因何冒烟、火源来自何方;而停机之后,没有人复位,又怎么会自动迅速启机(在正常情况下,只有当机组故障消除后,才能自动复位);是主轴刹车器刹不住还是自动解开了?如果主轴刹车器自动解开,又因何而解开等众多疑问。
风电企业事故案例和重大事件分析案例

原因3 一定安全隐患。
第二部分 事故案例分析
一、事20件10经年0过9月21日11时52分,某风电场值班员在
据了解,此次事故原因为风机安装施 工过程中存在基础螺栓紧固不当,并与当 地特殊突发风况相互作用所致。
实例二十:
2009年6月3日,某风电场维斯塔斯(V52850kW)133号风电机组,质保期内叶片在运行 中突然掉落,未造成人员伤亡。
据了解,此次事故原因为同批次风机安装 施工过程使用的叶片固定螺栓存在质量不符合 要求。事后,更换了同批次机组叶片螺栓。
由于机组超速,高速轴刹车盘摩擦产生大 量热量,出现火花导致机舱失火,并伴有倒塔 情况出现。
Hale Waihona Puke 例十四:2010年2月1日3时18分,某风电场,43号风电机组 出现倒塔。
倒塔前机组发出“振动频带值高”等报警,事故后 对全场机组进行检查,发现有一台机组中下塔筒法兰连 接螺栓断裂48个(共125 个),在螺栓未断裂部分的法 兰与筒壁焊缝中有长度为1.67 米的裂缝,事故原因很 可能是塔架制造和螺栓质量不符合要求。
起重机路基板倾斜度超标,导致吊臂倾斜,在 起吊过程中产生侧向屈曲变形。在累积损伤的情况 下,当回转操作时,受回转惯性载荷影响,瞬间侧 向载荷超出了起重机主要受力构件的强度极限,吊 臂根部断裂,造成起重机倾覆。
实例十九:
2012年9月5日,在托克逊风电场调试 中的明阳风机倒塌事故,造成调试人员1死 3伤,风机严重受损 。
一些令人震撼的事故照片。。。
总结:风电机组事故分类
人身 伤亡
机组 火灾
风电 事故
机组 倒塔
机组 超速
叶轮 脱落
导致• 风事电场故管发理不生严,的对风原电设因备的:重要
风电机组重大事故分析(2)

二、事故的思考与问题是否因屏蔽状态码造成飞车倒塌事故该机组使用的是Mita公司所生产的风电机组控制器,其设计较为完善。
该控制器把风电机组所处的状态都用与之对应代码表示,可以表明风电机组的运行状态、故障信息以及刹车等级等,这就是状态码。
对于绝大部分的状态码,根据维修人员的技术水平与当时的需要可以屏蔽(使其失效);而有的状态码则由程序设定不能屏蔽,即使是用最高权限也不能屏蔽,例如:手动停机(13)、电池检测(95)、轮毂电池故障(57)、电池电压低(1182、1184、1186)、变桨速度太慢(1919、1920、1921)、刹车反馈(429、455)、刹车磨损(415)以及与安全链有关的状态码等。
也就是说,任何现场人员都不能对这些状态码进行操作。
这样,既能保证机组安全和人身安全,又能在处理故障时采取灵活多变的措施,根据维修人员的经验、判断和处理故障能力,在保证部件安全的前提下,以达到迅速分析、判断、确认并排除故障。
经过以上分析,此次事故不可能是因现场人员屏蔽状态码造成,而事故原因何在?有多道超速保护机组为何没有停下来当机组第二次启机时,机组转速从0rpm一直飞升到2700rpm,中间顺利通过了多道超速保护,而没有顺桨,则是交、直流顺桨均没有起作用。
该控制器为限制机组超速而设置的状态码有:213、1905、1411、310、311、312、317、328、319、320。
除状态码213是只报警不停机之外,其他的9道超速保护均为停机保护。
以上状态码,除213、1905、1411之外,其他超速状态码都由机组控制器的程序设定不能屏蔽。
虽然状态码1905能够屏蔽,但是,它的执行是完全由变桨控制器控制的,即使在机组控制器中被屏蔽了,只要满足触发条件,叶轮顺桨依然是要执行的。
第一,状态码213(极端阵风),限制超速,只报警不停机。
在出现瞬时飓风时,报状态码213是降低额定转速,把机组的额定转速降至安全转速,即:机组在达到1960rpm,时间超过0.2秒,叶片以5°/s顺桨,通过软件把机组的额定转速由1780rpm降到1720rpm,使机组转速迅速下降。
中石化黄岛1122事故分析和反思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齐鲁分公司
现场应急方面存在的问题 1、现场混乱 人、车、装备的混乱。 2、现场应急指挥混乱 各级领导到现场查看; 各级人员畏难、及怕担责任的心理。 3、救援次序和轻重缓急不清 人、环境、次生和衍生事故; 4、后勤保障不力 应急救援人员的办公、生活和居住环境; 5、基础信息的欠缺 事故现场管线、暗涵、原油的基础数据等等。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齐鲁分公司
三、事故原因
原油泄漏到爆炸8个多小时,期间从企业到政府的有关部 门对事故风险研判失误,没有及时采取封路警戒的措施,也没 有及时通知疏散周边的群众。 潍坊输油处及青岛输油站、中石化管道分公司对泄漏原 油数量未按应急预案要求进行研判,对事故风险评估出现严 重错误,没有及时下达启动应急预案的指令;未按要求及时全 面报告泄漏量、泄漏油品等信息,存在漏报问题;现场处置人 员没有对泄漏区域实施有效警戒和围挡;抢修现场未进行可 燃气体检测,盲目动用非防爆设备进行作业,严重违规违章。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齐鲁分公司
二、事故经过
1、管道泄漏发现过程 2013年11月22日凌晨2时12分,管道储运分公司潍坊输油处调 2时20分,潍坊调度安排青岛输油站巡线。 2时23分,黄岛出站压力继续下降,判断为管线漏油,启动管 2时25分, 管道全线停输完毕。 2时26分, 青岛输油站巡线工赶往现场,并向黄岛区地方派出 2时50分, 黄岛丽东化工厂附近有油品溢出。 度中心发现黄岛出站管道压力下降。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齐鲁分公司
一是对厂区外公共区域架空和埋地危化品输送管线(尤 其是硫化氢和液态烃管线)、管廊、管道周边安全间距不 能满足标准要求和违章占用、占压问题等事故隐患和风险 重新进对管廊进行警示隔离。对安全风险较大的区段和场 所,应当进行重点监测监控,确保本质安全。对占用、占 压及安全距离内不符合要求的进行清理并地方政府报告。 二是应对厂际、装置间和装置区污水井及排污管网的事 故风险重新进行认识和评估,定期对可燃气体进行监测分 析,加强跑冒滴漏的源头管理,及时消除隐患。
最新风电火灾事故调查报告

最新风电火灾事故调查报告一、案例描述最近,某地区的风电场发生了一起火灾事故,造成严重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据初步调查,该风电场共有30台风力发电机,其中有5台在火灾中受损。
火灾发生时,现场工作人员试图扑灭火灾,但由于火势太大,无法控制。
最终,消防部门赶到现场进行扑灭,但5台风力发电机已经被彻底损毁。
同时,火灾还导致了2名工作人员受伤,其中一名伤势严重,被紧急送往医院。
风电场的管理方表示,他们对此次事故感到非常震惊和遗憾,希望能尽快找出事故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二、调查过程此次风电火灾事故发生后,现场封锁并通知相关部门进行调查。
调查组首先对事故现场进行勘察,查找可能的火灾原因。
其次,调查组对风电场的设备进行了审核,发现一些潜在的安全隐患,如设备老化、电气连接松动等。
随后,调查组还对风电场的运营和管理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一些管理问题,如安全培训不足、安全意识薄弱等。
最后,调查组还对近期的天气情况和风电场的维护记录进行审核,发现有些发电机的维护记录并不完善。
三、调查结果1. 火灾原因分析通过勘察和审核,调查组发现此次风电火灾的主要原因是电气短路导致。
在火灾现场,发现了一台风力发电机的电缆连接处被烧焦的情况,因此可以初步判断是电气短路导致了火灾。
2. 安全隐患发现此次调查还发现风电场存在一些安全隐患,主要包括设备老化、电气连接松动、管理问题、维护记录不完善等。
这些安全隐患都为风电火灾埋下了隐患。
3. 管理问题发现调查发现,风电场的管理存在一定问题,主要表现为安全培训不足、安全意识薄弱等。
这些问题也是导致风电火灾的重要原因之一。
4. 天气和维护情况分析调查组审核了近期的天气情况和风电场的维护记录,发现风电场在天气较恶劣时并没有采取足够的防范措施,也没有做好对设备的维护保养。
四、结论及建议根据调查结果,调查组对此次风电火灾事故给出如下结论和建议:1. 结论(1) 此次风电火灾的主要原因是电气短路导致;(2) 风电场存在一些设备老化、电气连接松动等安全隐患;(3) 风电场的管理存在一定问题,主要表现为安全培训不足、安全意识薄弱等。
2019年全国电力系统人身伤亡事故简要分析(内部编制安全教育资料)

(内部编制安全教育资料)依据国家能源局信息公布的2019年全国电力系统人身伤亡事故简要信息,河南公司组织系统各企业对信息公布的43起人身伤亡事故(造成52人伤亡)进行简要分析,如下:一、“1.1”内蒙呼和浩特京能盛乐热电人身伤亡事故(一)事故简要2019年1月1日,内蒙古京能盛乐热电公司拉煤车在卸煤时,拉煤车司机的1名随行人员被本车卸下的燃煤掩埋,造成1人死亡。
(二)原因分析1.随车人员站位位臵不合理,站在煤车卸煤的下方。
2.未对煤的流动性进行危险点分析,从煤车卸的煤流动太快,造成掩埋。
3.对进入卸煤区的作业人员控制不严。
(三)防范措施1.保持安全距离,卸煤人员应站在卸煤的侧部,避免被卸煤掩埋。
2.开展卸煤危险点分析,辨识卸煤时是否会造成掩埋的安全风险。
3.随车人员不得进入煤场,接卸作业使用机械或专用工具,消除安全风险。
4.认真开展安全风险告知,告知运煤司机安全风险。
二、“1.3”安徽定远光大生物人身伤亡事故(一)事故简要2019年1月3日,光大生物能源(定远)有限公司检修维护单位中国能建劳务分包单位永兴建设公司,在燃料堆场进行燃料草垛拆包时,1名作业人员被卸下的草垛掩埋,造成1人死亡。
(二)原因分析1.作业人员作业站位位臵不合理,被卸下的草垛掩埋,是事故的直接原因。
2.现场危险点分析不到位,拆垛前未分析卸下的草垛是否存在埋人的安全风险。
(三)防范措施1.杜绝交叉作业,燃料堆场作业草垛下部和附近不得有人。
2.规范作业流程,认真落实监护责任,对现场作业是否存在埋人风险进行辨识,落实控制措施。
三、“1.13”新疆国电哈密煤电人身伤亡事故(一)事故简要2019年1月13日,国电哈密煤电开发有限公司运营及维护外包单位山东德源机电设备检修运营有限公司在清理输煤系统1号乙皮带漏煤过程中,1名输煤运行人员被卷入皮带下方,头部受伤,造成1人死亡。
(二)原因分析1.运维人员违章进入运行中的#1乙皮带头部下部清煤,被#1乙皮带和回程支撑滚筒挤压甩出,是造成这次事故的直接原因。
风力发电安全生产事故案例

风力发电安全生产事故案例风力发电安全生产事故案例:海南某风力发电场2019年10月15日,位于海南岛南部的某风力发电场发生一起安全生产事故,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物质损失。
经初步调查,事故的主要原因是设备故障和人为疏忽。
当天早上,风力发电场的运维人员正在对一台发电机进行例行巡检。
由于该发电机的传动装置部分出现异常声音,工作人员决定进行检修。
然而,在检修过程中,由于缺乏相关的安全操作流程和检修手册,工作人员并没有彻底切断电源,导致发电机在检修过程中突然重新启动,造成了一名工作人员被强烈的旋转风扇击中,后致死。
事故发生后,风力发电场方立即组织相关人员抢救伤员和处理事故现场,并迅速报告了事故情况。
随后,警方、工安监督部门和地方政府也纷纷赶到事故现场展开调查和处理。
调查结果显示,设备故障主要是由于发电机内部的某个关键部件发生了损坏,导致其无法正常停止运转。
而人为疏忽表现在对设备的检修过程中缺乏标准化的安全操作流程和操作规范,并且缺乏应急措施。
在调查过程中,还发现了其他一些安全隐患:缺乏定期维护和设备巡检的制度化管理,工作人员对设备操作流程和相关法律法规的理解不足。
此外,风力发电场的相关安全培训和应急预案存在一定的问题,员工对安全生产意识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不能有效地防范事故的发生。
针对此次事故的教训,风力发电场方面立即进行了严肃的整改。
首先,对发电机进行了彻底的检修和维护,更新了设备操作手册和安全操作规范,并建立了定期的设备巡检制度。
同时,加强了员工的安全培训和技能培训,提高了其对安全生产的认识和敏感度。
另外,组织编制了详细的应急预案,并进行了演练和测试,确保员工们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快速反应,有效应对。
此外,风力发电场积极与当地政府和相关行业协会合作,加强了安全生产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与此同时,监管部门也加强了对风力发电行业的监督和检查力度,加强了安全生产的指导和教育。
通过此次事故的教训,风力发电场在安全生产方面加强了管理和监督,提高了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有效预防了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风电机组事故分析及预防的思考

风电机组事故分析及预防的思考文|王明军随着我国风电机组运行总量的增加,叶片断裂、脱落,机组烧毁、倒塌等重大事故时有发生。
近年来,随着国内出质保机组数量的不断增加,机组烧毁、倒塌等重大事故更有增多的趋势。
这不仅要从机组及部件质量上找原因,更应从现场施工、机组运维、备件采购、风电场管理和现场机组改造等多方面查找原因。
对风电机组重大事故预防不足,或过度预防,均不利于度电成本的降低及行业的发展。
面对事故,需深入分析和研究。
从过去事故中总结经验教训,采取合理、适度的防范措施,减少和避免重大事故的发生。
相反,事故分析结论的错误,无效预防措施的实施,势必造成重大事故的再次发生和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
下面就我国业内的风电机组重大事故分析的现状,以及预防措施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阐述,并对机组烧毁、倒塌事故的预防措施进行分析和探讨。
风电机组事故分析和预防的现状一、事故案例分析的疑问对于风电机组重大事故,各级部门通常高度重视。
调用单位及相关部门的技术人员进行事故分析。
例如,某风电场在机组烧毁事故发生之后,事故单位及相关机构高度重视,对事故分析工作进行了部署和安排,事故分析团队由国内多家电力企业的风电技术人员和相关部门的消防人员组成。
事故机组的变频器布置于塔基,事故前在现场进行了变频器定子接触器改造,增加了定子接触器柜。
这样,变频器布局从左到右依次为:定子接触器柜、并网柜、中间控制柜及功率柜。
在烧毁事故中,定子接触器柜、并网柜和中间控制柜烧毁严重,离定子接触器柜最远的变频器功率柜,相对保存完好;塔筒内部的电缆、机舱及轮毂等全部烧毁。
在现场勘查时,在进机舱的U形电缆处,分析人员发现了发电机定子电缆对地短路打火的证据,后经权威机构检测,认定电缆阻燃值不达标,机组烧毁原因指向定子电缆,即在U形电缆处的发电机定子电缆拉弧、打火是引发本次事故的主要原因。
于是,多个风电场的同类型机组,按照分析意见进行了整改,将该品牌电缆全部予以更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事故原因与性质
4.部门监管不到位。海原县市场监管局、发展改革局、应急局对事故项目监督 检查不到位,未及时排查出涉事起重设备安装存在的安全隐患,对施工现场管 理混乱的问题未及时跟踪问效,致使事故隐患长期存在。
(三)事故性质。
XX风电(海原)有限公司 “11·12”风电项目瞒报事故分析
-----安全监察部
一、事故经过
• 1、项目概况
建设单位 华润风电(海原)有限公司
总承包单位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 河北鸿泰融新工程项目咨介
华润海原呱呱山200MW风电项目位于宁夏中卫市海原县境 内,地处宁夏中部干旱带。风电场场址区占地面积为613平 方公里,海拔高程在1400~2010米之间,本项目由中国十
一、事故经过
• 2、事故发生经过
2019年11月11日上午9时左右,海原呱呱山200MW风电项目现场,王玉池、刘见东、 赵冲飞组织人员将涉事履带起重机由S42#机位向S43#机位转场(距离约1公里),转场 模式选用生产厂家徐工集团出具的《XGC2100W履带起重机技术规格书》转场模式一: 自行走模式。转场工作当天没有完成。11月12日上午7时左右,郭建真、刘见东、赵冲 飞共同操作设备,于上午11时左右将设备转移至S43#机位。11月12日下午14点左右所 有设备到达S43#机位,开始安装起重机。15时多,在S43#机位现场,王玉池被天顺公 司会计王康叫走,16时左右,由裴俊、刘见东、赵冲飞、郭建真等人继续组织现场人 员安装。这期间,郭建真操控主遥控操作装置(操纵行走、变幅、起降等动作),刘 见东、赵冲飞分别操控两个副遥控操作装置(操纵主臂底节油缸、连接节提升油缸、 支腿升缩等动作),在现场有关人员的配合下完成了副臂底节臂与主臂连接节的连接。 之后,他们利用主臂底节油缸将固定钩推入副臂顶节滚轮,固定副臂顶节,并用销轴 将固定钩进行固定。完成副臂的安装之后,郭建真会同工人开始在副臂下安装钢丝绳 绳头组合及连接板。副臂此时与地面大约处于水平状态,距地面约1米左右,此时,郭 建真操作了主遥控器,造成主臂端头下降,低于水平线。由于此时主臂三节臂的定位 销轴处于缩回状态,受重力作用两节臂从基本臂内滑出,造成副臂顶节滚轮与主臂下 部的固定钩脱开,总重量34.8吨的副臂臂头下落,将正在副臂下端安装连接板、副臂 变幅钢丝绳绳头组合等部件的5名工人压在下面。
(二)间接原因
1.施工组织混乱,方案无操作性。十七冶公司编制的《华润海原呱呱山200MW风 电项目风力发电机组安装专项施工方案》等仅由物资供应部人员兼资料员王立东 一人编制,编制内容和深度不能满足指导施工的需要;该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论证 时间较监理单位审批实施时间滞后42天,管理程序倒置;没有专家论证通过意见。 编制的《冬季施工方案》编制人员、编制内容和深度难以指导施工需要。
二、事故结果
本次事故共造成5人死亡。
1.死者情况 (1)王国防,男,48岁,家住河南省濮阳县子岸乡故县村; (2)彭思垒,男,41岁,家住河南省濮阳县华龙区王助乡闫提村; (3)李忠东,男,28岁,家住河南省濮阳县华龙区新习乡东别寨村; (4)张广寒,男,53岁,家住河南省濮阳县华龙区新习乡东别寨村; (5)张广礼,男,54岁,家住河南省濮阳县华龙区新习乡东别寨村。 2.直接经济损失 事故调查组依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统计标准》(GB6721-1986)等标准和规定统计, 核定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850万元。其中:丧葬及抚恤费650万元,误工费100万元,合同 损失费100万元。
七冶集团有限公司风力与太阳能发电工程技术分公司承建, 本项目安装中车2.5MW风力发电机组80台,采取110kV与 330kV两级升压模式,最终接入六盘山750kV变电站。
一、事故经过
• 2、事故发生经过
• 发生时间---2019年11月12日16时 • 发生地点---海原县郑旗乡老鸦村北侧山地S43#机位 • 事故机械---机械型号:XGC2100W,整机重量:525T,最大起重力矩:2200T·M,
三、事故原因与性质
(一)直接原因
涉事履带起重机安装过程中,安装人员没有对履带起重机安全状态进行有效检查, 操作司机误操作造成主臂端头下降,在重力作用下,主臂第二、三节臂在基本节 内滑出,带动与主臂端头连接的副臂外移,连锁引发副臂端头滚轮与主臂下部的 固定钩脱开,重力作用下,副臂端头下落,副臂下方蹲着作业的5名人员来不及躲 避,被当场砸压在副臂下方所致。
三、事故原因与性质
2.现场管理缺失,无有效安全监督。施工单位天顺公司未按《XGC2100W履带起 重机技术规格书》规定在安装过程中设置观察员岗位,现场对关键部位的检查 确认环节缺失,违反起重机安装流程;安排未经培训和安全交底人员参与起重 机安装(郭建真假证)。承建单位十七冶公司在起重机械安装期间,项目经理、 安全员不在岗履行管理职责。监理单位总监、安全监理不在岗履行监督管理职 责。承建单位、监理单位没有对施工单位的人员持证上岗情况、技术交底情况、 检查确认情况进行监督管理。建设单位没有对总承包单位、监理单位人员到岗 履职情况进行有效管理。建设单位、承建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安全法治 意识淡薄。
3.安全教育缺失,员工安全意识淡薄。事故起重机司机、指挥及相关安装作业 人员没有经过规范的培训教育,郭建真没有经过专业机构和事故起重机厂家专 业培训,其所持Q8流动起重机司机证是用1000元网上购买;对参与起重机安装 的5名事故人员未进行起重机械转场安装方面的安全培训教育;事故起重机安装 前未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未组织进行现场安装作业风险辨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