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典型事故案例
煤矿事故案例大全

煤矿事故案例大全煤矿事故是指在煤矿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各种意外事件,包括煤与瓦斯突出、煤与瓦斯爆炸、煤与瓦斯火灾、矿井顶板、煤柱、煤岩冲击事故、机电设备事故、运输事故、通风事故等。
煤矿事故不仅给煤矿企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更重要的是给矿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危害。
为了更好地预防和应对煤矿事故,我们有必要对一些煤矿事故案例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总结。
1. 煤与瓦斯突出事故。
煤与瓦斯突出是指在煤矿开采过程中,由于煤层开采所引起的煤与瓦斯的突然大量涌出,造成矿井内瓦斯浓度急剧升高,从而引发瓦斯爆炸事故。
2010年河南新乡煤矿发生的煤与瓦斯突出事故,造成了数十名矿工的伤亡。
事故原因主要是由于煤矿开采过程中未严格按照安全规定进行瓦斯抽放,导致瓦斯积聚达到爆炸浓度。
2. 煤与瓦斯爆炸事故。
煤与瓦斯爆炸是指在煤矿内,煤与瓦斯混合气体在一定条件下遇明火或电火花引发的爆炸事故。
2005年山西太岳煤矿发生的煤与瓦斯爆炸事故,共造成了74人死亡。
事故原因主要是由于矿工在作业过程中使用了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引发了瓦斯爆炸。
3. 煤与瓦斯火灾事故。
煤与瓦斯火灾是指在煤矿内,煤与瓦斯混合气体在一定条件下遇明火或高温引发的火灾事故。
2018年贵州贵定煤矿发生的煤与瓦斯火灾事故,造成了20余名矿工的死亡。
事故原因主要是由于矿井内通风系统不畅,导致瓦斯积聚并引发了火灾。
4. 机电设备事故。
机电设备事故是指在煤矿生产过程中,由于机械设备故障或操作不当引发的事故。
2016年湖南益阳一煤矿发生的机电设备事故,造成了8名矿工的伤亡。
事故原因主要是由于矿工在操作采煤机时未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导致了采煤机的故障。
总结,以上案例仅是煤矿事故中的一部分,但足以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煤矿事故的发生往往是由于安全管理不到位、操作不当、设备故障等原因造成的。
因此,煤矿企业和相关部门应加强安全生产管理,严格遵守相关法规,提高矿工的安全意识,从而有效预防和减少煤矿事故的发生。
全国煤矿安全事故案例汇编

全国煤矿安全事故案例汇编
近年来,我国煤矿安全形势持续向好,但不幸的是,仍有一些事故发生。
事故的发生,不仅给亲人带来巨大的伤痛,也使社会各界深感痛心。
为此,下面就让我们来看一下全国煤矿安全事故的案例汇编。
1.2017年2月9日,河南省平顶山市叶县五井铁矿发生一起矿难事故,4人死亡,1人失联。
2.2018年4月22日,陕西省神木县三矿发生瓦斯爆炸事故,11人遇难,其中10人是矿业公司员工。
3.2018年12月15日,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某煤矿发生瓦斯爆炸,20人死亡,23人受伤。
4.2019年1月13日,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官庄煤业发生瓦斯爆炸事故,造成1人死亡。
5.2019年2月23日,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华昌煤业发生一起瓦斯爆炸事故,致使13人死亡,2人受伤。
6.2019年3月2日,山西省晋城市阳泉煤业集团发生一起顶板事故,5人遇难。
7.2019年6月13日,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根河乡一金矿发生事故,5人死亡。
8.2020年1月23日,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市一处非法煤矿发生火灾,造成8人死亡。
9.2020年3月23日,山西省大同市平定县某煤矿井下隧道发生垮塌事故,造成9人遇难。
10.2020年4月18日,云南省昭通市盐津县闽森矿业公司发生事故,2人遇难。
以上十起煤矿事故,虽然只是我国煤矿事故中的一部分,但这些案例看似孤立的数字,却代表了无数生命的消失,代表着许多家庭永远无法弥补的损失。
因此,对于煤矿生产管理部门和矿业企业而言,强化安全管理,不断提升安全生产水平是至关重要的。
几起特大煤矿事故案例分析

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
01
煤矿企业未能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或者制度
执行不力,导致管理混乱。
监管缺失
02
政府监管部门对煤矿的日常监督检查不到位,未能及时发现和
纠正存在的安全隐患。
利益驱动
03
部分煤矿企业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忽视安全投入,冒险生产,
导致事故发生。
04 事故责任认定
直接责任人
直接责任人是指在煤矿事故中直接参与事故发生的人员,如 操作失误、违章作业等行为导致的事故。这些人员通常需要 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和民事赔偿责任。
事故类型及等级
山西王家岭煤矿透水事故
透水事故,属于特大安全事故
黑龙江鹤岗新兴煤矿瓦斯爆炸事故
瓦斯爆炸事故,属于特别重大安全事故
02 事故经过
事故发生前的征兆
01
02
03
矿井异常
矿井内出现异常气味、烟 雾、震动等,可能是事故 发生的前兆。
设备故障
矿井内的通风设备、排水 设备等出现故障,可能预 示着事故即将发生。
加强监管力度
增加监管力量,提高监管人员的素质和责任心,加强对煤矿安全的日 常监督检查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确保煤矿安全生产。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在一些特大煤矿事故中,间接责任人可能是矿长、安全管 理人员、技术指导人员等。例如,在某起矿井坍塌事故中 ,间接责任人就是没有及时发现和处理坍塌隐患的管理层 和技术指导人员。
管理责任人
01
管理责任人是指对煤矿企业负有管理 职责的人员,如企业负责人、安全总 监等。这些人需要对企业安全生产工 作全面负责,并承担相应的管理责任 。
人员反应
煤矿事故案例大全

煤矿事故案例大全由于煤矿事故是一个复杂而严重的问题,其案例也非常多样化。
以下是一些较为典型的煤矿事故案例,仅供参考:1. 2005年秦岭煤矿爆炸事故2005年10月,陕西省秦岭煤矿发生了一起严重的煤矿爆炸事故,造成了数十名矿工的死亡和伤残。
事后调查发现,爆炸的直接原因是因为矿井内积聚了大量的可燃气体,而矿工在作业时未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导致了可燃气体的泄漏和引燃,最终触发了爆炸。
2. 2009年东北某煤矿透水事故2009年,中国东北某煤矿发生了一起因为矿井透水而导致的事故。
透水事故是指地下矿井遭到地下水的浸润,导致矿井水位升高,甚至溃坝,造成工人和设备的严重损失,并有可能引发事故。
在该煤矿透水事故中,由于煤矿管理人员未能及时采取有效的排水措施,致使矿井内部的水位升高,最终导致了事故的发生。
3. 2014年河南某煤矿事故2014年,河南某煤矿发生了一起大规模的事故,导致了数十名矿工的伤亡。
该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因为矿井内的支护工程不到位,导致了地质结构的崩塌,最终引发了事故的发生。
事故发生时矿工的安全防护设备也存在缺陷,加剧了事故的伤亡程度。
4. 2018年山西某私营煤矿“8·24”事故2018年8月24日,山西省某私营煤矿发生了一起特别重大的事故,造成了数十名矿工的死亡和伤残。
事故发生时,煤矿内的瓦斯浓度超标,矿工在未经有效安全检测和防范的情况下进行作业,导致了可燃气体的爆炸,最终引发了这起惨重的事故。
以上案例只是煤矿事故中的个别案例,实际上煤矿事故的原因和形式千差万别,但无论何种形式的事故,其背后都反映出了煤矿管理和安全监管方面的严重问题。
各级政府和煤矿企业应加强安全管理、严格遵守相关安全规定,以确保矿工的生命安全。
煤矿事故案例大全

煤矿事故案例大全
以下是一些煤矿事故案例:
1.中国本溪煤矿惨案(1942年):由于不当管理,导致瓦斯爆炸,数百矿工在地下气体中丧生。
2.美国蒙兴煤矿灾难(1907年):瓦斯爆炸导致数百名矿工丧生,引起了美国社会对于工业安全的高度关注,促使了相关法规的制定和实施。
3.新西兰彭格罗煤矿爆炸(2010年):29名矿工在地下被困,由于救援尝试失败,整个国家为之痛惜,也引发了对于煤矿安全的全球关注。
4.中国大安煤矿塌陷(1960年):近300名矿工失踪,是中国工业化初期黑暗时期的缩影,也是血色年代的残酷记忆。
5.智利厄尔尼诺煤矿坍塌(2010年):33名矿工被困700米深的地下长达69天,经过艰苦的救援才获救,让人们重新审视矿工的工作环境和安全问题。
6.俄罗斯联邦矿业塌陷(2007年):超过100名矿工死亡,在极端恶劣的气候条件下,救援行动艰难异常,也使得人们对于极地煤矿工人的安全关切更加迫切。
7.印度达哈矿业瓦斯爆炸(1965年):超过300名矿工在爆炸中失踪,引发了印度国内对于矿业安全的广泛关切,推动了相关立法的出台。
8.波兰哈乌斯煤矿透水事故(2006年):25名矿工在井下透水事故中丧生,揭示了煤矿透水问题对矿工生命安全的威胁,引发了波兰对于煤矿安全的深刻反思。
9.印尼塔劳煤矿事故(1979年):200多名矿工在煤矿透水事故中丧生,引发了印尼政府对于煤矿安全管理的重视,推动了相关法规的制定。
10.乌克兰东部矿业爆炸(2000年):造成81名矿工死亡,揭示了矿工在井下工作所面临的种种危险,也。
煤矿事故案例大全

煤矿事故案例大全煤矿事故是指在煤矿生产过程中发生的意外事件,通常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煤矿事故的发生往往给社会带来巨大的伤害和损失,因此对煤矿安全的重视和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我们将列举一些煤矿事故的案例,以便更好地了解事故发生的原因和教训。
1. 2010年山西煤矿透水事故。
2010年4月,山西省阳泉市煤矿发生透水事故,造成了22名矿工被困井下。
经过紧急救援,最终成功营救出了全部被困人员,但其中仍有7名矿工不幸遇难。
事故原因主要是因为煤矿开采过程中未能有效处理矿井透水问题,导致矿井失水量过大,最终引发了透水事故。
2. 2005年辽宁煤矿瓦斯爆炸事故。
2005年2月14日,辽宁省阜新市煤矿发生了一起严重的瓦斯爆炸事故,造成了74名矿工死亡。
经调查发现,事故原因是煤矿管理部门未能有效监测和控制矿井内的瓦斯浓度,同时矿工在作业过程中未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导致了瓦斯爆炸的发生。
3. 2018年湖南煤矿坍塌事故。
2018年8月,湖南省益阳市煤矿发生了一起严重的坍塌事故,造成了15名矿工死亡。
事故原因主要是因为煤矿在开采过程中未能及时进行支护和加固工作,导致了矿井的坍塌,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
4. 2016年河南煤矿火灾事故。
2016年5月,河南省焦作市煤矿发生了一起严重的火灾事故,造成了32名矿工死亡。
经调查发现,事故原因是煤矿在生产过程中未能有效控制煤尘的扬尘量,同时未能及时清理矿井内的积尘,最终引发了火灾事故。
5. 2019年安徽煤矿事故。
2019年12月,安徽省六安市煤矿发生了一起严重的事故,导致了10名矿工死亡。
事故原因主要是因为煤矿在生产过程中未能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同时未能及时进行设备维护和检修,最终导致了事故的发生。
通过以上案例可以看出,煤矿事故的发生往往是由于煤矿管理部门未能有效监管和管理,同时矿工在作业过程中未能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导致了事故的发生。
因此,加强煤矿安全管理,提高矿工的安全意识,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是预防煤矿事故的关键。
煤矿生产安全事故案例

煤矿生产安全事故案例一、河南省平顶山市石龙区五七(集团)公司大井“12·10”瓦斯爆炸事故(一)基本情况1997年12月10日10时50分,河南省平顶山市石龙区五七(集团)公司大井发生特别重瓦斯爆炸事故,死亡79人,直接经济损失480万元(二)事故经过1997年12月10日8点班,大井区共入井124人,其中采、掘工作面68人,机修30人,巷修19人,区直人员3人,公司辅助救护队员4人,分别在1、2号回采工作面和1、2号掘进头等地点作业。
10时50分,大井区主井井口工袁某发现井口冒黑烟,便马上向承包人高某报告,高某立即向井底车场打电话询问情况,井下打点工说:“过来一阵风,把我的帽子吹掉报告”。
高某随即让井长回采工作面打电话,但没人接。
这时井下脱险的工人开始升井,并报告说:“井下瓦斯爆炸了”。
10时15分,公司安全副经理刘某、安全科长张某、大井区井长杨某、副井长段某、公司辅助救护队队长樊某、安全员尚某等11人立即赶到井下,他们从皮带巷进去40多米,见前面巷道严重冒顶堵死,便立即返回,但皮带头处也发生冒顶,把他们堵在里面,后经过40多分钟内外抢救脱险。
10时55分,五七(集团)公司向石龙区政府和区煤炭局报告事故情况。
11时30分,区委、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领导相继赶到事故现场。
并立即调韩庄矿务局、石龙区和五七集团公司共6各救护小队进行抢救工作。
平顶山市政府及有关部门领导闻讯后立即赶到现场,成立抢险指挥部,指挥事故的抢险工作。
(三)事故原因(1)矿井通风系统不合理,风流短路,风量不足;大串联通风;局部通风机吸循环风;盲目向采空区送风,导致瓦斯增大、瓦斯积聚、达到爆炸界限;违章放炮,是这起瓦斯爆炸事故的直接原因。
(2 )大井承包后,为了追求高额利润,重生产、轻安全、不执行《煤矿安全规程》有关规定,在长385m、宽83 m的狭小煤柱上同时布置2个掘进头和2个高落式采面,超通风能力生产。
安全力量检查严重不足,井下每班仅有一个安全员,不仅要检查十多个地点的瓦斯,还要负责局部通风、排查隐患等,工作量大,难以保证“一炮三检”和瓦斯检查制度的落实。
煤矿事故案例分析63例

本期共梳理事故案例共63例,其中采掘专业25例,机电运输专业13例,一通三防专业16例,地测防治水专业9例。
一、采掘专业事故案例(25例)案例1:单体柱伤人事故2012年4月18日14时30分,XX矿综采一队职工王XX在12041综采工作面用单体柱推槽,由于推槽时操作不当单体柱崩落,发生单体柱伤人事故,造成王XX右肩肩胛骨粉碎性骨折、右侧肋骨多根骨折。
一、事故地点概况12041工作面倾斜长度177.5m,采用倾斜分层走向长壁后退式采煤法,综合机械化采煤工艺,工作面支架型号ZF8600/20/38,工作面安装117架,刮板输送机型号SGZ800/800,采高3.5m,采用全部垮落法处理采空区。
2012年4月2日工作面初次来压后, 因工作面水大、压力大,多次出现工作面部分支架被压死、支架十字头被压断,无法进行正常推溜移架,至2012年4月18日工作面机尾段支架压死,支架高度降低,造成作业空间狭小。
二、事故经过:2012年4月18日八点班,跟班队长王XX安排职工王XX处理机尾死架。
王XX使用单体柱柱根顶住机尾槽节上沿,柱头顶住支架大立柱底座进行辅助推溜。
由于注液枪枪头卡未卡紧单体柱三用阀,开始移溜时,顶在支架底座上的单体柱受力、柱头柱牙逐渐变形,导致单体柱受力不均,造成单体柱发生崩落,王XX闪躲不及,单体柱直接崩到王XX的右肩上,造成右肩肩胛骨粉碎性骨折、右侧第5、6、7、8根肋骨骨折。
三、事故原因分析1、职工违章作业,使用单体柱进行推槽作业,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
2、液压支柱枪头安装后没有再次检查确认,未及时发现注液枪头卡未卡紧,是造成事故的的重要原因。
3、工作面大面积来压,支架被压死,施工现场空间狭小,施工环境存在安全隐患,是造成事故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4、区队现场管理人员安全检查不到位,没有及时发现、制止违章作业,职工安全意识差、安全防护不到位,是造成事故的间接原因。
四、防范措施1、全面强化现场安全管理,加强现场管理人员安全责任制,及时查处现场安全隐患,杜绝职工违章作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外包队安全管理何以如此混乱?外包 队的入井合同只是矿领导的口头协议!外 包工队进入发生事故的采区与本矿采掘队 组混杂作业,没有统一有效的安全管理。 外包队入井承包工作面,通风、供电、检 修、考勤无统一正规的安全监管。井下随 意停送电、随意停风、随意甩掉三双两闭 锁,造成瓦斯积聚,又不能及早彻底处理。
三、同类事故的预防措施
6、没经安全培训的矿外承包队不允许入 井施工作业。
东北网哈尔滨9月28日电 27日,黑龙江省鸡 西市城子河区检察院对鸡西矿业集团城子河煤矿 “6.20” 特大瓦斯爆炸事故的四名犯罪嫌疑 人作出了批捕的决定。 据中国广播网报道,今年6月20日上午9 时45分,黑龙江省矿业集团城子河煤矿发生了 特大瓦斯爆炸,造成了124人死亡、24人受 伤。经审查,城子河煤矿小恒山外包队队长杨恒 山、段长刘俊友、通风区监测段长吕宜增、监测 员季青松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对这起事故负有 重大责任,其行为已涉嫌重大事故责任罪。四人 被捕后,此案正进一步诉讼中。
2、依靠科技进步,完善防治装备。高突 矿井必须上齐瓦斯监控系统,采掘工作面 瓦斯和局扇、风门开关的监测探头覆盖面 要达到100%;低沼气矿井采掘工作面 断电仪投用率要达到100%;井下监测 断电仪器和探头完好率要达到100%; 井下测风、测尘、瓦检、安监仪器和自救 防护器具投入率也要达到100%,各采 区各煤层都要摸索出瓦斯涌出规律,制定 并落实完善的针对性措施。
教训与反思
2、失爆开关何以产生引爆弧光火花?发生事故的停工巷道不存在爆 破火源、机械碰撞、岩石冒落摩擦火花和其他吸烟火源。排水巷爆源 中心潜水泵插销开关处于虚接失爆状态,供风局扇和潜水泵动力开关 联锁断开并且瓦斯电闭锁没接。在这种情况下,工人启动联锁开关, 瓦斯与电闭锁,虽然煤巷内瓦斯积聚超限,但水泵插销开关送不上电, “两闭锁”都 不起作用,但送电前先检查瓦斯,只要瓦斯浓度不超1%再送电,悲 前先检查瓦斯,瓦斯浓度3%以上,请救护队排放,3%以下由井区 领导指挥排放瓦斯;2%以下瓦检员先送风排瓦斯,待瓦斯浓度降至
4、严细独头盲巷管理,消灭瓦斯超 限积聚。采掘施工不允许留下不封闭独头 盲巷。掘进巷道停工封闭和启封复用都必 须严格执行规程规定,独头盲巷启封复用 必须先探查瓦斯、后排放瓦斯、恢复通风 系统,原为重点瓦斯工作面,必须仍按重 点工作面严加监管。
三、同类事故的预防措施
5、严格通风安全培训,提高职工技术 素质。要对工人进行正规系统的“采掘机 运通”专业安全知识培训,侧重进行安全 法规,安全实用技术,重大和各类事故灾 变时工人自救,互救和安全逃生演示教育; 组织瓦斯煤尘摸拟爆炸演示教育,增强井 下职工处理重大事故隐患的技术素质,实 现人自为战,从根本上提高矿井抗灾能力。
二、事故的主要原因
2、外包队安全管理混乱,严重以包代管。 灾区现场外包队人员遇难32人。外包队 入井即无正式的用工合同,也没有经过正 规安全培训,又无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 井下作业各自为政、无统一的安全监督管 理。
二、事故的主要原因
3、井下事故区域接送电管理混乱。外包 队作业停电、送电无报告,无审批,外包 队无专职电工,不懂供电知识的临时工经 常随意接电,随意停送电,风电闭锁,瓦 斯电闭锁随意短接或甩掉。
二、事故的主要原因
6、电钳监测工素质低,无证上岗。承 包队三名机电检修工不懂风电闭锁,瓦斯 电闭锁怎么联接,没经过岗前培训。瓦斯 监测室无专职执机员,不知超限报告。监 测系统显示瓦斯超限40分钟无人观察, 无人报告。检修工兼微机员一小时内观察 一次瓦斯监测记录,问他瓦斯超限为什么 不报告,说岗位责任制没规定。
二、事故的主要原因
经充分调查和技术鉴定,认定这起事故主 要原因为: 1、局扇停风造成停工煤巷瓦斯积聚。外 包队工人误送电导致潜水泵开关(插销开 关虚插失爆)产生电弧火花,引起瓦斯爆 炸。在爆炸火焰传播过程中,运输巷道和 145采煤工作面部分煤尘和被摧毁的盲 巷密闭内瓦斯参予了爆炸。增加了爆炸破 坏威力。
三、同类事故的预防措施
煤矿的职工干部和技术人员必须吸取 教训,警钟长鸣;要举一反三,防微杜渐, 自觉认真地查隐患、堵漏洞。坚持通风安 全管理、装备、培训并重;坚持防治瓦斯 “机治、机治、人治”并举;坚持思想麻 木隐患和现场事故隐患同步查处的思路, 痛下决心,集中力量,打好根治瓦斯“超 前预防,综合治理,控制源头”的攻坚仗。
教训与反思
1、160米全煤停工巷何以停风42分钟?事故发生的西二区3B层 全煤上山240米停工巷(下部80米积水)于2001年10月开始施工。 2002年2月封闭,5月24日启封,通风排瓦斯并回撤设备,事故前在 停工状态实供风量160m3/分,回风瓦斯浓度0.7%,绝对瓦斯涌出
井瓦斯监测系统主机存储资料证实,该停工巷距拉门口往里15米处设有监 测探头,探头监测数据显示:从9点3分开始,停工巷局扇停止运转,巷道 内瓦斯浓度迅速上升,从9点3分开始到9点11分;9点24分;9点4 2分,瓦斯浓度分别达到1.4%、2.02%和3.01%,到9点45 分,探头位置瓦斯浓度已达到3.51%,此时停工巷内炸源位置瓦斯浓度 达到7.2%左右。据专家测算停风42分巷道可积存瓦斯47.04m3, 加原始积聚瓦斯量7.06m3。160米长停风煤巷内累新积存瓦斯量可 达到54.1m3。如能及早发现并及时报警采取有效补救治理措施,这起 “岗、网、哨”均没起作用!监测执 机员和井下瓦检员没向矿调度和矿领导报告,错过了补救时机。
教训与反思
二、事故的教训与反思 城子河煤矿“6•20”特大瓦斯爆炸事故充 分暴露出井下生产采区安全管理的严重漏洞,特 别是在用工管理、供电和瓦斯监测管理等方面存 在严重的薄弱环节。事故隐患加“三违”多层面 的严重性确实令人触目惊心!通过深入调查,也 暴露出导致这起事故的隐患险情难以彻底消除的 深层次根源:安全有死角,措施不落实。反思这 起事故,应该吸取的主要教训有:
教训与反思
5、通风安全防护设施何以不齐不全?发生事故 的3B层和事故波及的24号层煤之间180米, 煤层间石门内没安设隔爆设施;145综采附近 存在4道临时通风设施,特别是入井人员全部没 有佩带自救器,班组长和电钳工没有配带便携式 瓦斯报警器,导致抗灾能力减弱和灾情伤亡扩大。 事故暴露出的安全欠账是最近煤矿经济困难造成 的结果。但这些监测仪器方面的小欠帐只要矿领 导重视,是完全可以能及早的彻底解决。
三、同类事故的预防措施
、确保主、局扇经常运转,实现采掘风量 充足。井下在用局扇要实现专用电源供电, 并备有转换电源,井下采煤必须全风压通 风;掘进局扇供风必须实行风电和瓦斯电 闭锁,并推广风电自动延时闭锁装置和局 扇停风远距离监视技术,凡主扇随意停风 造成瓦斯积聚要按事故追查处理。
三、同类事故的预防措施
二、事故的主要原因
4、重点瓦斯掘进面(全煤巷道)密闭 启封复用后,没有重新制定并落实可靠的 通风安全措施。此煤巷事故前定为重点瓦 斯工作面,回风流CH4浓度0.7%, 瓦斯绝对量达到1.12m3/分,应继 续按重点瓦斯面管理,落实“三双两闭锁” 等专门通风安全措施。
二、事故的主要原因
5、隔爆和安全防护器材投入不齐全。 灾区现场勘察发现3B层生产系统原有4 处临时通风设施,质量不合格,3B层和 24号、25号层煤之间石门没安设隔爆 设施;灾区内二个采煤,三掘进及外包作 业人员均没佩带自救器,班组长没带便携 式瓦斯报警器,造成灾害波及范围扩大, 人员伤亡增加。
三、同类事故的预防措施
1、突出防治重点,落实“十二字” 方针。要把高瓦斯煤层、重点瓦斯工作面 的瓦斯防治列为安全工作重中之重。要抓 住“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这 三大治本环节、并以此为三大重点,逐项 对照落实,实现综合治理瓦斯措施配套。 城子河煤矿3B层煤必须“先抽后采”。
三、同类事故的预防措施
高瓦斯矿井瓦斯爆炸案例
开关失爆 的代价:124人死亡,24人受伤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城子河煤矿“6.20”特大 瓦斯事故教训与反思
2002年6月20日9时45分,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城子河煤矿西二采区发 生一起特大瓦斯爆炸事故,造成124人 死亡,24人受伤,直接损失984.8 094万元。这起事故造成1名厅级领导、4 名县团级干部殉职井下。
停风都存在瓦斯和随性气体积聚的危险隐患;都存在先检查后“分级、 限量、卸流”排放瓦斯措施兑规操作和技术监管问题。如果超前落实 了岗位责任或及时彻底消除了这类隐患,这起特大瓦斯爆炸事故也许
教训与反思
3、何以煤尘飞扬参与了瓦斯爆炸?事故发生地点的3B 层煤属于有煤尘爆炸性煤层,煤尘爆炸指数为34.82 %。事故后救护队和专家组现场勘查发现:在145采煤 工作面上巷口,超前单体支柱,工作面上部综采支架、下 巷腰巷入口等多处有典型的堆角状高温过火煤尘结焦。实 验室对煤尘焦滓进行化验分析,发现尘样灰分由事故前2 4.87%上升到47.92%,挥发分由事故前2 5.9%降低到17.65%,并且测得采煤工作面上隅 角CO浓度为3500ppm,下隅角CO浓度为300 0ppm,证明煤尘不但参予了爆炸,而且增加爆炸破坏 威力。爆炸时有煤尘飞扬参与爆炸,说明此前综合防尘必 然存在死角和积尘隐患。反映出日常井下防尘薄弱,综采 支柱上、皮带运输巷道有煤尘沉积,防尘监管不严,对煤 尘浓度超标没有检测制度,对防尘措施效果没有评价手段。
瓦斯爆炸发生在3B层全煤下山风道(原802停工巷)距拉门点1 46米处。此巷道沿3B层全煤下山掘进、采用钻爆法施工,锚杆支 护、巷道断面6.3平方米。年初掘进时,双局扇双风筒同时供风, 供风量360m3/分,巷道回风流CH4浓度为0.9%,瓦斯绝 对涌出量达3.24m3/分。元月2号因一台局扇停风、工人误送 电、电缆放炮曾发生一次瓦斯燃烧。一月末此巷封闭,5月24日排 瓦斯后巷道启封,准备回撤设备。6月16日矿决定将此巷道改为新 投产的145综采工作面的临时水仓。至6月20日发生事故时,巷 道积水斜长80米,水面以上全煤巷长160米。事故前此全煤停工 巷采用一台28KW局扇供风160m3/分,一台11KW局扇做 备用。距煤巷拉门点往下15米设一处监测探头,监测信号可反映到 通风区监测室。事故后国务院技术调查组经灾区现场勘察,对35名 知情者调查取证与对井下供电系统和四台供电开头开箱解剖取证证实: 现场主用和备用局扇自动转换联线断开,风电闭锁短接,瓦斯电闭锁 没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