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考研政治真题及参考答案
200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理论试题及答案详解——多选题

200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理论试题及答案详解——多选题二、多项选择题:17~33小题,每小题2分,共34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试题要求的。
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17.人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是在实践的旅游管理考研运行过程中实现的,其基本环节有A.区分实践活动的主体与客体B.确立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C.实践主体依据目的、方案,借助手段作用于客体D.完成、检验和评价实践活动的结果,进行反馈调节【答案】BCD【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人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的基本环节。
人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包括三个基本环节:确立实践目的,制定实践方案;实践主体依据目的、方案借助一定手段作用于客体;完成、检验和评价实践活动的结果,并根据实践结果修正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从而对实践活动本身进行反馈调节。
这三个环节构成了人的实践活动的运行机制,并通过它们实现了人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
选项A“区分实践活动的主体与客体”是人进行实践活动的基本前提和人的实践的基本特征,主体和客体是对立统一的,上述实践运行过程中的三个环节正是在主体和客体对立统一的运动中实现人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的。
故选项A不是实践把握的环节,应排除。
因此,此题的正确答案是选项BCD。
18.马克思指出:“一个社会即使探索到了本身运动的自然规律,……它还是既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自然的发展阶段。
但是它能缩短和减轻分娩的痛苦。
”这表明A.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B.社会发展过程与自然界演变过程一样都是自觉的C.人的自觉选择在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D.人类总体历史进程是不可超越的【答案】ACD【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会规律及其特点。
社会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和人的创造活动的辩证统一,因此也是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
故选项A正确。
唯物史观认为,社会规律就是人的实践活动的规律,是“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人通过实践活动可以认识、利用和驾驭社会规律,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可以对社会发展的可能途径进行能动地选择。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政治(江苏卷)及参考答案

绝密★启用前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政治(江苏卷)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1.2005年10月,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个五年的建议》。
A.十一计划B.十一规划C.十计划D.十规划2.2006年1月,胡锦涛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发表了题为《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而努力奋斗》的重要讲话。
A.学习型社会B.节约型社会C.创新型国家D.现代化国家3.2005年4月,时任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率领国民党大陆访问团先后到南京、北京、西安和上海等地访问。
此行名为A.破冰之旅B.和平之旅C.民族之旅D.搭桥之旅4.2005年6月,北京奥运会组委会公布的2008年奥运会主题口号是A.新北京、新奥运B.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绿色奥运C.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D.给北京一个机会,还世界一个奇迹5.2005年10月15日,青藏铁路全线贯通。
青藏铁路自至,全长1956公里,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
A.西宁拉萨B.西宁日喀则C.格尔木日喀则D.格尔木拉萨6.《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再次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是①生产发展②生活宽裕③乡风文明④村容整洁⑤城乡和谐⑥管理民主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⑥C.①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⑥7.200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周年。
A.60 B.65C.70 D.758.“各级党委要全面分析和正确判断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形势,确定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思路和工作重点,加强和改进对经济社会重大事务的综合协调,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局。
”这段话说明A.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B .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实质是大力发展生产力C .中国共产党对国家的领导方式是经济领导D.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9.近年来,我国政府在2万多公里的边境线上大力组织实施“兴边富边行动”,以促进边疆少 数民族地区的全面发展。
2006年四川大学482政治学原理考研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06年四川大学482政治学原理考研真题及详解四川大学2006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政治学原理科目代码:482适用专业:政治学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一、问答题(6小题,每小题15分,共90分)1.结合我国政党制度的实际分析影响政党制度形成的因素。
2.分析政治管理与政治统治的差异与联系。
3.试折我国的国家政体与国家结构形式的特点和影响因素。
4.分析国际政治的基本行为准则。
5.分析民主与法制的关系。
6.试述政治社团在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功能。
二、论述题(3小题,每小题20分,共60分。
要求理论联系实践,围绕论题展开论证分析)1.运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界定的理论分析我国当前政府职能转变问题。
2.以民主与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分析为理论基础,分析我国实施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政策的绩效。
3.通过我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实践总结,论析政治民主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意义。
参考答案四川大学2006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政治学原理科目代码:482适用专业:政治学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一、问答题(6小题,每小题15分,共90分)1.结合我国政党制度的实际分析影响政党制度形成的因素。
答:政党制度是指由国家法律规定或在实际政治生活中形成的关于政党的社会政治地位、作用,执掌政权或参与政治的方式、方法、程序的制度性规定。
我国实行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
从我国政党制度的实际分析可以得出影响政党制度的因素如下:(1)在特定的生产关系基础上形成的社会利益结构。
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共同利益占据社会主导地位,中国共产党是这一利益的代表,因而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其他政党代表劳动人民不同方面的利益要求,因而与执政党之间是合作和监督关系。
(2)各种不同的阶级力量和政治力量的发展成熟程度。
在中国,无产阶级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而中国共产党则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组织,它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为思想武器,以严密的组织和纪律为组织力量,以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以共产主义社会为奋斗目标,因而,它不仅最有资格,而且最有能力担任社会主义国家的领导核心力量。
2006考研政治真题及参考答案解析

200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思想政治理论试题答案及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16题,每小题1分,共16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世界上惟一不变的是变。
这一论断的含义是:A.变是世界的本原B.世界上只有变,没有不变C.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D.变与不变是绝对对立的【答案】C【解析】题干中“唯一不变”指的是绝对性,“变”指明了事物是运动和发展的。
这里讲的变化是指运动,不变是指静止,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选项C正确。
世界的本质或本原是物质,世界上既有变(运动),又有不变(静止),变与不变的对立是相对的即它们可以相互转化,故选项A、B、D是错误选项。
因此,此题的正确答案是选项C。
2.“只有音乐才能激起人的音乐感;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说来,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
这表明:A.人的认识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B.人的感觉能力决定认识的产生和发展C.人的认识能力是由人的生理结构决定的D.事物因人的感觉而存在【答案】A【解析】从认识的本质可知,实践决定着认识的产生和发展,选项B错误。
人的生理结构对人的认识能力有制约作用,但是人的认识能力的产生、发展归根结底是取决于实践,故选项C错误。
事物是客观存在的,不因人感觉的改变而改变,选项D的说法显然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故选项D错误。
题中的话来源于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它的意思是说,音乐是客体,听音乐的人是主体,音乐感是人对音乐的认识。
认识之所以产生,主体和客体之间必须发生相互作用,仅有主体或客体都不可能产生认识。
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因此,认识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
所以,此题的正确答案是选项A。
3.温家宝总理在给一位国务院参事的回信中,引用了两句诗:“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
”这一古训蕴含的哲理是:A.人的经验是判断是非得失的根本尺度B.直接经验比间接经验更重要C.感性认识高于理性认识D.人民群众的直接经验即实践是认识的重要基础【答案】D【解析】题中温总理引用的话来源于我国东汉王充的《论衡》,意思是,房子是否漏雨,在屋宇下的人最清楚;政策得失,老百姓的评说最重要。
2006考研政治真题答案

2006考研政治真题答案【篇一:考研政治真题及解析06】ss=txt>一、单项选择题:1~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
1. 世界上惟一不变的是变。
这一论断的含义是a. 变是世界的本原b. 世界上只有变,没有不变c. 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d. 变与不变是绝对对立的2.“只有音乐才能激起人的音乐感;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说来,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
这表明a. 人的认识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b. 人的感觉能力决定认识的产生和发展c. 人的认识能力是由人的生理结构决定的d. 事物因人的感觉而存在3.温家宝总理在给一位国务院参事的回信中,引用了两句诗:“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朝野。
”这一古训蕴含的哲理是a. 人的经验是判断是非得失的根本尺度b. 直接经验比间接经验更重要c. 感性认识高于理性认识d. 人民群众的直接经验即实践是认识的重要基础4.“许多事情我们可以讲一千个理由、一万个理由,但老百姓吃不上饭,就没有理由。
‘民以食为天’”。
这段话说明a. 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才能从事政治、科技、艺术、宗教等等活动b. 人的生理需求是历史的基础c. 人的自然属性决定着人的本质d. 人的物质欲望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5.某资本家投资100万元,资本有机构成4:1,m′=100%,一年周转4次,其年剩余价值量和剩余价值率分别是a. 80万,100%b. 40万,400%c. 40万,100%d. 80万,400%6.商业资本作为一种独立的职能资本,也获得平均利润,其直接原因是a. 商业部门和产业部门之间的竞争和资本转移b. 产业资本家为销售商品将部分利润让渡给商业资本家c. 商业资本家加强对商业雇员的剥削d. 产业部门将工人创造的一部分剩余价值分割给商业部门7.现代企业制度的典型形式是a. 股份制b. 股份c. 合伙制d. 公司制8.“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考研政治真题答案2006

考研政治真题答案2006考研政治是中国研究生入学考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考察学生对政治理论的掌握程度。
以下是2006年考研政治真题的部分答案,仅供参考。
一、单项选择题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C)A. 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B.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C. 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的统一D. 辩证唯物主义和唯物史观的统一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是:(B)A. 以市场为基础的资源配置方式B.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C. 以计划经济为主导,市场调节为辅助D. 以市场调节为主,计划经济为辅助3.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D)A.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B.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C. 坚持改革开放D.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二、多项选择题1. 以下哪些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ABCD)A. 富强B. 民主C. 文明D. 和谐2. 以下哪些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ABC)A. 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B. 严密的法治实施体系C. 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D. 高效的法治监督体系三、简答题1. 简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包括: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同时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
2. 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基本原则。
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基本原则包括:坚持党的领导,确保法治建设的正确方向;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保障人民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和社会事务;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推动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
四、论述题1. 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意义。
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2006年北京大学政治学原理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育明教育)

育明教育专注于北京大学考研专业课辅导始于2006,八年辅导经验北京大学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专业目录(政治学理论)北京大学政管学院政治学理论考研参考书目考试科目一:政治学原理1、王浦劬主编:《政治学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莱斯利·里普森著:《政治学的重大问题》,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
3、李景鹏著:《权力政治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4、俞可平著:《权利政治与公益政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5、燕继荣著:《现代政治分析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考试科目二:综合一1.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第二卷),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年。
(用胡绳版本的就可以)2. G.萨托利著:《政党与政党体制》,商务印书馆,2006年。
3. [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等著:《当代比较政治学:世界视野》,杨红伟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
4. [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西德尼·维巴著:《公民文化——五个国家的政治态度和民主制》,徐湘林等译,东方出版社,2008年。
5.唐晓、王为、王春英著:《当代西方国家政治制度》,世界知识出版社,200 5年。
6.梁琴、钟德涛著:《中外政党制度比较》,商务印书馆,2000年。
7.谢庆奎主编:《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中国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8.杨凤春著:《中国政府概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9.江荣海主编:《中国政治思想史九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2月第二版。
10.陈哲夫、江荣海等主编:《现代中国政治思想流派》(上、中、下)当代中国出版社,1999年。
11.陈哲夫著:《20世纪中国思想史》,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
育明教育考研咨询QQ1559022430 徐老师2006年政治学原理(一)、名词解释1.利益集团又称压力集团。
是西方常见的政治现象之一。
06年政治真题(部分)

06年政治真题5.某资本家投资100万元,资本有机构成4:1,m'=100%,一年周转4次,其年剩余价值量和剩余价值率分别是______.A: 80万,100%B: 40万,400%C: 40万,100%D: 80万,400%参考答案: D 题目分值: 1.0 分您的答案: B 得分: 0.0详细解答: [命题出处]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第三、四章:资本有机构成、年剩余价值量、年剩余价值率。
[思路剖析] 这是一道数字型案例题。
用数字的方式,考查对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的把握。
某资本家投资100万元,表明C+V为100万;资本有机构成4:1,表明C:V为4:1,即在100万资本中,C为80万,V为20万。
通过给定的剩余价值率(m:v)为100%,得出每周转1次所获得的剩余价值为20万;年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乘以年周转次数,20万乘以4,得出年剩余价值量为80万。
年剩余价值率是年剩余价值除以可变资本,80除以20,得出年剩余价值率为400%。
[必背考点] 资本有机构成、剩余价值率、年剩余价值率的定义和计算公式。
[应试对策] 这类题目有的人称之为计算题,实际上不贴切。
考查的并不是计算能力,而是用数字的方式考查对基本概念的把握,应该叫做是数字型案例题。
主要把基本概念记忆好,相互的关系界定清楚,把数字带进去,得出正确的答案并不困难。
6.商业资本作为一种独立的职能资本,也获得平均利润,其直接原因是______.A:商业部门和产业部门之间的竞争和资本转移B:产业资本家为销售商品将部分利润让渡给商业资本家C:商业资本家加强对商业雇员的剥削D:产业部门将工人创造的一部分剩余价值分割给商业部门参考答案: A 题目分值: 1.0 分您的答案: B 得分: 0.0详细解答: [命题出处]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第三章: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
[思路剖析] 这是一道记忆型的题目,考查记忆的准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理论(科目代码:101)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须在答题卡和答题纸上填写考生姓名、报考单位和考生编号,同时在答题卡上涂写考生编号的信息点。
2. 选择题的答案必须涂写在答题卡上,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书写在答题纸上。
写在其他地方无效3. 填(书)写部分必须使用蓝(黑)色字迹钢笔、圆珠笔或签字笔,涂写部分必须使用2B 铅笔。
4.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答题纸和试题一并装入试题袋中。
一、单项选择题:1~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 世界上惟一不变的是变。
这一论断的含义是A.变是世界的本原B.世界上只有变,没有不变C.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D.变与不变是绝对对立的2. “只有音乐才能激起人的音乐感;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说来,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
这表明A.人的认识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B.人的感觉能力决定认识的产生和发展C.人的认识能力是由人的生理结构决定的D.事物因人的感觉而存在3. 温家宝总理在给一位国务院参事的回信中,引用了两句诗:“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朝野。
”这一古训蕴含的哲理是A.人的经验是判断是非得失的根本尺度B.直接经验比间接经验更重要C.感性认识高于理性认识D.人民群众的直接经验即实践是认识的重要基础4. “许多事情我们可以讲一千个理由、一万个理由,但老百姓吃不上饭,就没有理由。
‘民以食为天’”。
这段话说明A.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才能从事政治、科技、艺术、宗教等等活动B.人的生理需求是历史的基础C.人的自然属性决定着人的本质D.人的物质欲望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5. 某资本家投资100万元,资本有机构成4:1,m′=100%,一年周转4次,其年剩余价值量和剩余价值率分别是A.80万,100%B.40万,400%C.40万,100%D.80万,400%6. 商业资本作为一种独立的职能资本,也获得平均利润,其直接原因是A.商业部门和产业部门之间的竞争和资本转移B.产业资本家为销售商品将部分利润让渡给商业资本家C.商业资本家加强对商业雇员的剥削D.产业部门将工人创造的一部分剩余价值分割给商业部门7. 现代企业制度的典型形式是A.股份制B.股份合作制C.合伙制D.公司制8.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毛泽东在延安整风运动期间用这幅对联形象地讽刺了A.主观主义的学风B.宗派主义的党风C.党八股的文风D.官僚主义的作风9.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统一战线包含着两个联盟。
其中基本的、主要的联盟是A.工人阶级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联盟B.以工农联盟为主体的工人阶级同农民、小资产阶级等其他劳动人民的联盟C.以工农联盟为主体的工人阶级同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D.工人阶级同可以合作的非劳动人民的联盟10. 1939年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指出:中国是在许多帝国主义国家统治或半统治下,实际上处于长期的不统一状态,再加上土地扩大,其结果是A.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日益成为统治中国的决定性力量B.封建经济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占着显然的优势C.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表现出极端的不平衡D.人民的贫困和不自由的程度是世界所少见的11. 要实现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其核心是正确处理好A.积累与消费的关系B.投入与产出的关系C.速度与效益的关系D.数量与质量的关系12.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创新包括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文化创新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
在各项创新中处于先导地位的是A.科技创新B.制度创新C.文化创新D.理论创新13.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的关系表现为A.前者是目的,后者是手段B.前者是基础,后者是目标C.前者是内容,后者是形式D.二者相互依赖,相互配合14.《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十一五”时期要做到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A.10%左右B.20%左右C.30%左右D.40%左右15. 2005年10月27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将个人所得税工薪费用扣除标准调整为A.800元B.1200元C.1600元D.2000元16. 2005年5月底6月初,欧盟成员国法国和荷兰先后在全民公决中以多数票否决了《欧盟宪法条约》,这一事件说明A.欧盟已失去其吸引力B.法、荷两国民众对欧洲一体化建设现状不满C.法、荷两国将退出欧盟D.《欧盟宪法条约》与欧洲一体化进程背道而驰二、多项选择题:17~33小题,每小题2分,共34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17. 人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是在实践的运行过程中实现的,其基本环节有A.区分实践活动的主体与客体B.确立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C.实践主体依据目的、方案,借助手段作用于客体D.完成、检验和评价实践活动的结果,进行反馈调节18. 马克思指出:“一个社会即使探索到本身运动的自然规律,……它还是既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自然的发展阶段。
但是它能缩短和减轻分娩的痛苦。
”这表明A.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B.社会发展过程与自然界演变过程一样都是自觉的C.人的自觉选择在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D.人类总体历史进程是不可超越的19. 据报载,北京市××区开展以文化育文明的活动,通过文化资源孕育文明、群众文化哺育文明、文化兴区培育文明等三种途径,营造文明城区。
这是因为A.文化和文明是没有区别的B.文化中的积极成分构成文明C.文化和文明都是人类活动的结果D.文化进步程度与文明发展水平是同步的20. 深圳青年歌手丛飞在8年时间内,捐资上百万元资助很多贫困山区的失学儿童,而自己却身患癌症,负债17万元。
有人这样评价他:“丛飞能够从帮助别人的过程中得到快乐。
”丛飞的行为表明A.人的价值不包含个人的价值选择和目标设计等主观方面B.人的价值的大小取决于对社会的贡献C.人的价值不仅表现在物质方面,更表现在精神方面D.社会价值的实现总是以个人价值的牺牲为代价21. 在资料积累过程中,实现个别资本增大的形式是A.资本循环B.资本积聚C.资本周转D.资本集中22. 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包括A.垄断组织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B.资本输出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C.在金融资本的基础上形成金融寡头的统治D.垄断使竞争趋于缓和2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特点有A.按劳分配中的“劳”不是直接的社会劳动B.按劳分配中的劳动量按照劳动者实际付出的劳动量来计量C.按劳分配在全社会范围内按统一标准实现D.按劳分配必须通过商品货币形式实现24. 我国宏观经济调控政策有A.财政政策B.货币政策C.产业政策D.收入政策25. 在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思想得到系统总结和多方面展开而达到成熟。
下列毛泽东的科学著作中,写于这个时期的有A.《星星之火,可以燎原》B.《反对本本主义》C.《新民主主义论》D.《论联合政府》26.1948年中国共产党制定了土地改革总路线。
下列选项中对这一总路线所含内容理解正确的有A.按照平分土地的原则,满足贫雇农的要求B.团结中农,允许中农保有比他人略多的土地C.没收地主土地,不再对地主分配土地D.实行耕者有其田,将土地的所有权分配给农民27.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A.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B.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C.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D.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28.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表现在A.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B.明确提出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C.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D.确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29.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邓小平这一论断的内涵是A.计划和市场都属于社会基本制度的范畴B.计划和市场都是资源配置的方式C.计划和市场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D.计划和市场是不能兼容的30.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多党合作的主要方式有A.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参加人大、政协参与管理国家和参政议政B.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互派成员到对方担任领导职务C.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通过多种渠道实行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D.吸收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中的优秀人才到国家机关担任领导职务31.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根本性问题,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依靠广大农民群众,因为A.广大农民是我国现代化事业发展中人数最多的依靠力量B.工农联盟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基础,也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保证C.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保证和支持着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和稳定发展D.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32. 2005年9月15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发表了《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讲话,他提出A.坚持多边主义,实现共同安全B.坚持互利合作,实现共同繁荣C.坚持包容精神,共建和谐世界D.坚持积极稳妥方针,推进联合国改革33. 主要在越南、泰国等东南亚国家发生的禽流感于2005年10月扩散到欧洲、中国、中东及美洲等地。
一直被认为是传染病“拒入”地带的俄罗斯、乌克兰、克罗地亚、希腊、瑞典和英国等欧洲国家也相继出现禽流感疫情,世界各国都感到了危机。
这一事件表明A.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日益突出B.发展中国家的贫困直接导致了这一全球问题C.协商对话和携手合作是应对全球性问题的理性选择D.全球公共卫生能力建设亟待加强三、分析题:34~38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
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相应位置上。
34.从前,沧州城南有一座临河寺庙,庙前有两尊面对流水的石兽,据说是“镇水”用的。
一年暴雨成灾,大庙山门倒塌,将那两尊石兽撞入河中。
庙僧一时无计可施,待到10年后募金重修山门,才感到那对石兽之不可或缺,于是派人下河寻找。
按照他的想法,河水东流,石兽理应顺流东下,谁知一直向下游找了十里地,也不见其踪影。
这时,一位在庙中讲学的先生提出其见解:石兽不是木头做的,而是由大石头制成,它们不会被流水冲走,石重沙轻,石兽必然于掉落之处朝下沉,你们往下游找,怎么找得到呢?旁人听来,此言有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