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国历史汉朝的大一统有那些措施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知识点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知识点汉武帝(公元前156年-公元前87年在位)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皇帝,也是汉朝的第七位皇帝。
他不仅在政治、军事和文化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而且继续巩固了汉朝的大一统地位。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介绍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知识点。
一、扩大疆域汉武帝通过大规模的战争与外敌进行斗争,扩大了汉朝的疆域,进一步加强了统治力。
他实行了一系列的西征政策,征服了西南地区的南越国,并将其置于汉朝的管辖之下。
此外,他还将北方的匈奴进行了多次战争,并采用了“策马飞矛”的战略,有效削弱了匈奴的实力,巩固了对边疆地区的控制。
二、推行中央集权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
他废除了九卿制度,建立了三公九卿制,使得中央政权更加集中在皇帝手中。
他还设立了内史、郎中等新的职位,来监督地方官员的行政工作。
这些改革措施进一步巩固了汉朝的统治地位,增强了央地关系的稳定性。
三、加强农业生产汉武帝非常注重农业生产,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提高粮食产量。
他推行了“封禅之法”,让富豪地主进行封禅祭祀,以祈求丰收。
他还鼓励垦荒,开展水利工程建设,提供丰富的水源,对农业生产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这些举措促使了农业的繁荣发展,增加了国家的收入,并确保了大规模的人口供养。
四、推行文化政策除了在政治和农业方面的改革,汉武帝还非常重视文化的发展。
他追求道德教育,提倡礼仪之邦,致力于儒家思想的推广。
他任用了一批儒家学者,加强了儒家教育,在社会中弘扬了儒家思想。
此外,他还加强了对史书的整理修订,编纂了《汉书》和《史记》,使得历史文献得以保存和传承。
五、加强对各族人民的治理为了巩固大一统的地位,汉武帝采取了多种手段来加强对各族人民的治理。
他实行了“武帝法”,即对各族人民实行统一的法律制度,保证了统治的公正性和稳定性。
他还派遣官员到各族地区,了解民情,察访政务,并加强了与各族人民之间的交流和信任。
如上所述,汉武帝通过扩大疆域、推行中央集权、加强农业生产、推行文化政策以及加强对各族人民的治理等多项举措,巩固了汉朝的大一统地位。
第12课 汉武帝大一统措施

汉武帝从政治、思想、经济等方面巩固了大一 统的局面,使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
课堂小结 汉 武 帝 的 “罢黜百家, 大 思想: 独尊儒术” 一 统 铸币权收回中 措 央,统一铸五 施 经济: 铢钱;盐铁专
营;平抑物价
加强了中央集权, 1. 颁布“推恩令” 政治: 削弱诸侯国势力 维护了国家统一, 2.设立刺史制度 实现政治上的大 一统。
实现了思想 上的大一统
实现了经济 上的大一统
沁园春·雪 (片段)
秦 始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皇
惜秦皇汉武,
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
汉 武 帝
为什么把“秦皇汉武”相提并论?
一、都是我国封建师的重要君主; 二、都采用了创新的制度来巩固中央集权; 成吉思汗, 三、这些制度对后世影响巨大且对封建社 只识弯弓射大雕。 会历史起了推动作用; 四、秦皇汉武是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的象征。
目的: 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封建统治
措施: 政治;经济;思想;军事;外交等
自学思考题
1、西汉初,哪两股势力导致社会秩序(政治)混乱?汉武帝 采取哪些措施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的?这些措施有什么作 用? 2、西汉初,思想方面存在哪些问题?汉武帝即位后,采取哪 些措施加强思想上的控制的?造成怎样的影响? 3、西汉初,经济方面存在哪些问题?汉武帝怎样加强对社会 经济的控制的?这些措施有什么作用? 4、汉武帝的以上这些措施有什么影响?
使用金缕玉衣,说明他们无视 朝廷,“拟同天子”的史实。
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金缕玉衣 (玉2498片,金线1100克)
材料二 汉武帝的叔叔梁王出行,千乘万骑,和天子一样威风。 他还自造弓箭数十万,府库的“珠玉宝器,多于京师”。
为了巩固大一统汉武帝采取了什么政策

为了巩固大一统汉武帝采取了什么政策一、汉武帝大一统的措施:1、政治上,实施推恩令,削夺诸侯爵位,建立刺史制度;2、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3、经济上:盐铁专卖,将铸币权统一收归中央。
4、军事上:征讨匈奴,解决边疆隐患。
二、推恩令实施的原因推行的原因。
两股势力导致社会秩序混乱,一是诸侯王势力,二是地方地主豪强势力。
因而接受主父偃的建议,实施推恩令。
三、实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原因推行的原因,一是统治者奉行无为而治,二是诸子百家的学说影响中央统治。
接受董仲舒的建议,把儒家学说作为正统思想,使儒家忠君守礼的思想称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
在长安兴办太学,将儒家的《诗》《书》《礼》《易》《春秋》作为教材。
目的是培养统治阶级需要的儒学人才。
影响是从此以后,儒家学说称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四、盐铁专卖推行的原因一是私人铸币权没有完全禁绝,二是富商控制了国家重要的经济命脉。
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实行盐铁官营、专卖;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
盐铁专卖使国家的财政状况有了很大改善,为汉武帝许多政策的推行奠定了经济基础。
我国封建社会出现第一个鼎盛局面。
五、军事上攻打匈奴,稳定边疆武帝即位之后,决心设法解决匈奴的外患问题。
从元光六年(前129年)开始对匈奴作战。
经过卫青和霍去病等人的北伐后,三次大破匈奴,匈奴再也无力对抗西汉,部分匈奴开始南迁,西汉西北边境上的威胁暂时解除,也为边境的和平和民族的交往奠定了基础。
除了上述课本里的提及的举措外,汉武帝还有很多对西汉有力的举措。
一、政治上1、完善监察制度汉武帝在地方设置十三州部刺史。
即完善监察制度,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打击地方豪强。
京师七郡则另外设立司隶校尉监察。
汉武帝将全国地方划分为13个监察区,是为冀、兖、豫、青、徐、幽、并、凉、荆、扬、益、朔方、交趾共13州(京畿附近7郡为司隶校尉部作为一个单独的监察区)。
每州派遣一名刺史,每年8月巡行所部,监察地方官员和强宗豪右,岁终至京师向御史中丞禀报。
七年级上册历史15课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的措施

官僚制度不健全
汉武帝时期的官僚制度尚不健全, 存在任人唯亲、贪污腐败等问题, 影响政治稳定和治理效果。
民族政策不平等
汉武帝在对待边疆民族、尤其是 南方民族时,存在一定的民族歧 视和压迫,导致民族矛盾激化。
经济局限
1 2 3
土地兼并严重
随着汉武帝时期经济的繁荣,土地兼并现象日益 严重,导致贫富差距扩大,农民生活困苦。
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政治措施
加强中央集权
汉武帝通过削弱诸侯王的势力, 加强中央官僚机构,实现了中央 对地方的有效控制。
整顿吏治
他推行察举制,选拔有才能的人 才进入官僚队伍,同时严厉打击 贪污腐败,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 率。
军事措施
强化军队建设
汉武帝时期,国家建立了强大的常备 军,并重视提高军队的装备和战斗力 。
推行法治
汉武帝推崇儒学,同时注重法家思想,制定了一系列法律和规章制度,为国家的治理提供了法律保障。这表明 现代政治应坚持依法治国,确保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对现代经济的启示
促进经济发展
汉武帝时期实行了一系列经济政策,如统 一货币、度量衡和文字等,促进了商品流 通和经济发展。这启示现代经济应加强市 场监管,促进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
。
02
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儒学
为官方学说。
03
推广文字统一,制定和推行标准字体"小篆",促进文化
交流和发展。
03
汉武帝大一统格局的影响
对当时社会的影响
政治统一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01
汉武帝通过削藩、推恩令等措施,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加强
了中央集权,实现了政治上的统一。
汉代——中国历史上的大一统时期

汉代——中国历史上的大一统时期汉朝是中国历史上一段重要的时期,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高峰时期。
汉朝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成就对中国及东亚地区的影响深远,被誉为中国封建社会的黄金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大一统时期。
汉朝的统一西汉建立于公元前202年,此前,中国处于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互相争斗,局面混乱。
当时,汉高祖刘邦击败了西楚霸王项羽,建立了汉朝,并将全国各地的诸侯国统一。
为了巩固统一,汉高祖实施了一系列政策,如重视教育、加强文化、打击贪污等,为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汉朝的政治制度汉朝的政治制度为皇帝专制制度,文官武将相互制衡,相互配合,成为一个相对稳定的政治体系。
汉武帝时期,设置了三公九卿制度,实行诸侯制度,确立了中央集权的意识。
汉朝的政治制度具有可贵的民主元素。
汉朝时期,设有议事堂,以大臣讨论政事。
此外,还有宫闱秘书和太史令,掌管历史和编撰大事记。
这种议论政治制度,为社会政治和文化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汉朝经济的发展汉朝时期的中国,经济迅速发展,为了巩固统一,汉武帝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调控价格、平衡贸易、对异族进行贸易等,促进了社会的繁荣。
在农业上,刘邦采取了轻徭薄赋政策,促进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的发展。
同时,还开垦了大片土地,提高了耕作水平。
汉朝时期,手工业水平高超,工艺品代表了民族文化的艺术水平,如文物、陶器、青铜器等。
汉朝文化的繁荣汉朝时期,文化繁荣,著名的文化成果有史载版的《汉书》和《后汉书》,还有《汉武大帝东游图》等绘画作品。
此外,汉朝时期还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诗人、作家和思想家,如司马迁、班固、杨雄、高诚等。
汉朝时期,文化的繁荣,是有一系列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如人才优秀、文化模式成熟、官学的普及、传统文化和异文化的融合等等。
结语汉朝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高峰时期,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中国统一政治制度的确立,文化艺术的繁荣,经济的发展等,对中国及周边地区有重要的影响,是中国历史上的大一统时期。
大一统的汉朝的知识点

大一统的汉朝的知识点汉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以其大一统的政权和伟大的成就而闻名于世。
下面将介绍汉朝的一些关键知识点。
1. 汉朝的建立:汉朝是由刘邦(汉高祖)在公元前202年建立的。
刘邦是一位出身贫寒的农民领袖,在起义军的帮助下,他推翻了秦朝的统治,建立了汉朝。
2. 大一统政权:汉朝实行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统一了全国的政权,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巩固自己的统治。
汉朝的统治者通过设立郡、县以及州和郡县官员的任免等方式,有效地管理了广袤的领土。
3. 刘氏政权:刘邦建立的汉朝是由刘氏家族继续统治的。
汉朝一共经历了两次刘氏政权,分别是西汉和东汉。
西汉从公元前202年至公元8年,东汉从公元25年至公元220年。
4. 科举制度:汉朝实行了科举制度,以选拔人才。
这个制度通过参加考试来选拔具有才华和能力的人才进入政府官员的行列。
科举制度提供了一个积极的机制来培养和选拔人才。
5. 汉文化的繁荣:汉朝是中国历史上文化繁荣的时期之一。
汉朝的文化主要表现为文学、艺术和科学的发展。
代表性的文学作品有《七略》、《汉书》和《史记》等。
汉朝还发展了许多技术和科学知识,如造纸术和铁制武器等。
6. 丝绸之路的开通:汉朝开通了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国与西方贸易的繁荣和双方文化之间的交流。
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贸易和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7. 韩信、李斯等重要人物:汉朝的历史上有很多重要的人物。
韩信是刘邦的重要将领,为刘邦建立政权立下了赫赫战功。
李斯则是刘邦的重要谋士,他制定了一系列重要的法律和政策,为汉朝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总结:汉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其大一统的政权和伟大的成就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刘邦的建立、大一统政权、科举制度、汉文化的繁荣、丝绸之路的开通以及重要人物的贡献都是汉朝的重要知识点。
深入了解这些知识点,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汉朝的历史和文化。
中考历史章节突显题30例:大一统的汉朝(含答案)

中考历史章节突显题30例(11)——大一统的汉朝1、汉武帝为巩固国家统一采取的措施有()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②颁布推恩令③盐铁由国家垄断经营④设置西域都护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 D.②③④答案B2、观察下边的“讲经图”(汉代画像砖),这是哪一位皇帝时期兴办太学的实证?()A.汉高祖刘邦B.汉武帝刘彻C.汉光武帝刘秀 D.蜀汉皇帝刘备答案B3、你如果是汉武帝统治时期的一位丞相,可能会遇到下列哪些事件的发生?()①焚书坑儒②书同文,车同轨③颁布“推恩令”④张骞出使西域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A.①②③B.①②③C.③④⑤D.①②③④答案 C4、汉武帝为巩固国家统一采取的措施有()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②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③盐铁由国家垄断经营④设置西域都护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答案 B5、小张与小王讨论汉武帝时,他们一起将汉武帝的大一统措施列表如下:上述表格有一处错误,请指出错误并说明理由。
错误:理由:答案错误:汉武帝实现和亲政策,把王昭君嫁给匈奴单于。
理由:汉武帝在军事上实行大一统的措施是对匈奴组织大规模的反攻,如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
而实行和亲政策,把昭君嫁给匈奴首领的是汉元帝。
6、观察下图,其反映的信息包括()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②击败匈奴,安定边疆③铸造钱币,兴修水利④奖励耕战,变法图强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答案 A7、依照中国主要朝代更迭顺序,填写以下空格。
(每空1分,共5分)秦---(①)三国 ---两晋---(②)---隋---(③)五代十国---(④)---元--- 明 --- 清---民国①()②()③()(都城)④()答案①汉朝②南北朝③唐朝(都城:长安)④宋朝8、新疆喀什巴楚县23日发生严重暴力恐怖事件,15名民警、社区工作人员在发现并处置多名携带管制刀具的可疑人员时遭暴徒袭杀。
一小撮极端分子利用恐怖暴行制造分离,严重违背新疆的广大民意,伤害了新疆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
七年级上册历史15课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的措施

灭六国,完成统一,建立了我国历史 国家—___朝。
上第一统一的多民族的
起义是第一次大规模农民战争。
3、 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有哪些?(政治、
经济、思想文化、军事)
大一统的秦汉帝国
第十五课
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
西汉的建立
刘邦于公元前 刘 邦 202年称帝建立 汉朝,定都长安, 史称西汉。刘邦 就是汉高祖。
1、公元前202年,_ 刘邦 称帝(汉高祖),建 _ 西汉 立汉朝,定都_ 长安 历史上称为_ _, 。 2、 汉武帝 接受 董仲舒 的建议,把_ 儒家 _学说 定为治国的指导思想,推行“____、____”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的政策。 主父偃 3、汉武帝采纳_________的建议,颁布推恩令 _ __, 巧妙地削弱了诸侯王国的势力。 监察制度 4、 汉武帝加强__________,在中央设立__ _ 司隶校尉,在地方派_ 刺史 _监督……
练习一:选择题
1. 西汉的开国皇帝是 A.汉武帝 B.汉景帝 C.汉文帝 D.汉高祖
2、儒家学说被确立为正统思想,开始于( ) A 春秋 B 战国 C 秦朝 D 汉朝 3、西汉时期出现经济发展,政治、思想、文化 大一统局面是在谁统治时期?
A.汉高祖 B.汉景帝 C.汉武帝 D.汉文帝
C
4. 汉武帝颁布“推恩令”是为了(
全国划分为13个监察区,称为“十三”州部 地 方
刺 史
刺 史 刺 史 刺 史 刺 史 刺 史
刺 史
刺 史
刺 史
刺 史
刺 史
刺 史
刺 史
刺 史
责监督地方官员,并抑制和打击地方豪富
汉武帝时期的监察制度表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汉 武 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历史汉朝的大一统有那些措施
汉武帝即位之初,一方面政治形势比较稳定,国家经济状况也相当好,另一方面诸侯王国的分裂因素依然存在,潜在威胁还不小。
所以,他在继续推行景帝各项政策的同时,采取了一系列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
政治:在政治方面,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削弱汉初分封的诸侯国势力,加强中央集权、加强监察制度等。
汉武帝还变古创制,包括收相权、设刺史、立平准均输等重大改革与创制,建立了一套系统完整的政治制度。
这种法制传统,成为此后二千年间中华帝国制度的基本范式。
军事:在军事方面,主要是集中兵权,充实了中央的军事力量;改革兵制。
派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使北部边郡得以安定,派张骞出使西域,开括了西北边疆:开通了西汉联系西域以至中亚给地通道
经济:在经济方面,采取重农轻商,整顿财政,颁布“算缗”、“告缗”令,征收商人资产税,大力打击奸商;又采取桑弘羊建议,将冶铁、煮盐收归官营,禁止郡国铸钱,统一铸造五铢钱;设置平准官、均输官,由官府经营运输和贸易,大大增强了国家经济实力。
同时兴修水利,移民西北屯田,实行“代田法”,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在经济方面还有一条重要的举措,就是将当时的货币进行统一。
思想:在思想方面,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使儒学成为了中国社会的统治思想,大力推行儒学,在长安设太学。
儒家学说成为中国封建统治正统思想,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对后世 ___、社会、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但是也有弊端,就是不利于思想多元化的发展。
人事:汉武帝也非常注重人才的开发,他确立了察举制度,是中国有系统选拔人才制度之滥觞,对后世影响很大。
汉武帝进行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人口统计。
意义:西汉进入鼎盛时期,也是中国封建时代的第一个鼎盛局面。
对外关系
发动对匈奴战争
汉武帝对外采取软硬兼施的手段,一方面自前133年马邑之战起结束高祖以来对匈奴的和亲政策,开始对匈奴正式宣战,先后派李广、卫青、霍去病征伐,解除了匈奴威胁,夺回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扩张了西域版图,将匈奴置于被动称臣的局面,保障了北方经济文化的发展。
派张骞出使西域
汉武帝在发动对匈奴战争同时,他派张骞出使西域,打通了著名的丝绸之路,进一步加强了与西域的联系,并发展了中西经济文化的交流。
对东北方和南方用兵,扩充疆土模板,内容仅供参考。